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PVD热障涂层等温氧化过程中的界面韧性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前岗 唐建新 +2 位作者 王宁 陆峰 吴学仁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6-49,共4页
用压入法测试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热障涂层在1100℃等温氧化过程中的界面韧性,该热障涂层体系的界面韧性(Гi)在38~45J m2之间。在等温暴露过程中,界面韧性Гi变化较小;但由于TGO增厚引起涂层的弹性应变能(G0)快速增长,使得归一化的... 用压入法测试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热障涂层在1100℃等温氧化过程中的界面韧性,该热障涂层体系的界面韧性(Гi)在38~45J m2之间。在等温暴露过程中,界面韧性Гi变化较小;但由于TGO增厚引起涂层的弹性应变能(G0)快速增长,使得归一化的界面韧性(Гi G0)随暴露时间而急剧降低,逐渐趋于1。结果表明,粘结层的热生长氧化物(TGO)的增厚是热障涂层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PVD热障涂层 等温氧化过程 界面韧性 压入法 测试
下载PDF
测量镀铬层界面韧性的激光屈曲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祥 张坤 +2 位作者 罗耕星 陈光南 李怀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了测量强界面电镀铬层的界面韧性,利用连续CO2激光器对钢基体上的电镀铬层表面进行循环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加热方式能够诱发铬层沿激光扫描方向呈周期性分布的屈曲变形。在此基础上,结合涂层屈曲变形理论,提出测量镀铬层界面韧... 为了测量强界面电镀铬层的界面韧性,利用连续CO2激光器对钢基体上的电镀铬层表面进行循环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加热方式能够诱发铬层沿激光扫描方向呈周期性分布的屈曲变形。在此基础上,结合涂层屈曲变形理论,提出测量镀铬层界面韧性的激光屈曲法。该方法只需对一个屈曲单元的最大屈曲高度和屈曲半长进行测量,就可给出界面韧性。作为应用举例,利用该方法对上述镀铬层/钢基体结构界面韧性进行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实验力学 界面韧性 镀铬层 激光屈服法 连续CO2激光器
下载PDF
陶瓷/金属连接界面韧性及其实验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君 阎俊霞 +1 位作者 徐凯龄 贾燕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2,共6页
基于能量叠加和梁的等效截面转换原理,本文导出了计算Sandwich梁试样界面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的解析式,并利用专门设计的四点弯曲实验系统测得了Si3N4/Al真空扩散连接界面的韧性,进而为优化陶瓷/金属连接工艺、筛选... 基于能量叠加和梁的等效截面转换原理,本文导出了计算Sandwich梁试样界面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的解析式,并利用专门设计的四点弯曲实验系统测得了Si3N4/Al真空扩散连接界面的韧性,进而为优化陶瓷/金属连接工艺、筛选材料组配和评价其连接界面的抗断裂性能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连接 界面韧性 能量释放率 界面断裂力学
下载PDF
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韧性的方法
4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6年第2期68-68,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材料界面韧性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韧性差的技术问题。方法为:①将热塑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助剂,制得聚合物溶液;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 界面韧性 环氧 热塑性树脂 聚合物溶液 有机溶剂 发明
下载PDF
低界面韧性材料可实现大规模有效除冰
5
作者 Kevin Golovin Abhishek Dhyani +2 位作者 M.D.Thouless Anish Tuteja 李巧红 《家电科技》 2019年第3期8-8,共1页
积冰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一系列的商业活动都造成诸多不便,同时对于除冰来说,通常认为除冰所需要的力与冰的面积成正比,这就对应用于如电线或船体等大面积结构的疏冰涂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在本文中利用通用塑料、硅胶+塑化剂的... 积冰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一系列的商业活动都造成诸多不便,同时对于除冰来说,通常认为除冰所需要的力与冰的面积成正比,这就对应用于如电线或船体等大面积结构的疏冰涂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在本文中利用通用塑料、硅胶+塑化剂的组合制成低界面韧性的材料,另外作者还证明,由于该种疏冰材料与冰的接触面的黏附性较低,使得将冰从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大面积的物体的表面除去所需要的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材料 除冰 商业活动 通用塑料 界面韧性 面积 塑化剂 黏附性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生长聚合物微球同时提高界面强度和韧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兴宇 王正 +4 位作者 刘慧敏 钟美华 刘莲英 任明伟 杨万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碳纤维(CF)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C)的界面性能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的关键因素,提高界面黏附强度常带来界面韧性损失。文中提出在CF表面进行点击分散聚合,原位生长功能聚合物粒子,同时提高CF-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和韧性。首先利用... 碳纤维(CF)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C)的界面性能是影响其性能和使用的关键因素,提高界面黏附强度常带来界面韧性损失。文中提出在CF表面进行点击分散聚合,原位生长功能聚合物粒子,同时提高CF-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和韧性。首先利用多巴胺(DA)对CF进行预处理,然后借助CF表面PDA,室温下进行巯基(-SH)-环氧(-Epoxy)在异丙醇或巯基(-SH)-异氰酸酯(-NCO)在乙醇中的原位点击分散聚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到,随单体用量增加,CF表面生长聚合物粒子增大、增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使用等摩尔、高浓度单体,或使用过量-SH或-NCO单体,所得CF表面粒子含有残留-SH或-NCO基团,并可进一步功能化;动态接触角测试表明,单体用量增加,CF表面长出的聚合物粒子增多,表面接触角下降,表面能上升;微滴脱黏测试和SEM断面观察证实,长有粒子的CF与环氧基材的界面剪切强度和断裂韧性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点击分散聚合 聚合物微球 界面强度 界面韧性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的强韧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沁宇 卓家桂 +4 位作者 李新顶 杜鹏程 王文 朱大雷 谈建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8,84,共6页
为了同时提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后的界面强度和韧性,设计了新型“刚-柔”界面层。该方法采用超声分散将刚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柔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均匀分散,随后采用浸涂法将MWCNT与TPU同时沉积在... 为了同时提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后的界面强度和韧性,设计了新型“刚-柔”界面层。该方法采用超声分散将刚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柔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均匀分散,随后采用浸涂法将MWCNT与TPU同时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改性后碳纤维表面进行表征,并采用纤维束拔出实验测试了碳纤维/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和拔出位移。结果表明:利用上述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的强韧化设计方法可将MWCNT和TPU均匀沉积在碳纤维表面;与对照组相比,由于该方法实现了化学的氢键作用和物理的机械连锁作用的协同,改性后的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提升了163.3%,拔出位移提升了52.8%,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刚-柔”界面层对提升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的强度和韧性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强韧化设计 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韧性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GFRP/Mg复合板界面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玺 温金浩 +3 位作者 武冰冰 解芳 马新波 孔凡校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单悬臂梁测试法对基于不同表面改性镁合金制备的玻璃钢/镁合金复合板(GFRP/Mg)的界面形貌和界面断裂韧性进行了观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经高锰酸盐改性后,镁合金的表面能比仅打磨提高了约57%,其表面润湿性得到了明显... 采用扫描电镜、单悬臂梁测试法对基于不同表面改性镁合金制备的玻璃钢/镁合金复合板(GFRP/Mg)的界面形貌和界面断裂韧性进行了观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经高锰酸盐改性后,镁合金的表面能比仅打磨提高了约57%,其表面润湿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高锰酸盐改性可以提高GFRP/Mg复合板的界面粘接强度和界面断裂韧性,界面结合极为紧密,其界面断裂能比仅打磨处理的GFRP/Mg复合板提高了约45%。两种表面改性的GFRP/Mg复合板的界面失效模式均为以双材料界面粘接破坏为主的粘接破坏/内聚破坏混合的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镁合金 表面改性 界面断裂韧性
下载PDF
反分析确定金属薄膜与陶瓷间界面的力学性能参数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海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85,共6页
该文基于薄膜撕裂实验测量和反分析来确定铝膜与陶瓷基体之间界面的力学参数(指界面粘结功和分离强度),薄膜是通过一层环氧树脂胶粘结到基体的。薄膜厚度20μm―250μm,撕裂实验中撕裂角度取90°、135°和180°三种。嵌入... 该文基于薄膜撕裂实验测量和反分析来确定铝膜与陶瓷基体之间界面的力学参数(指界面粘结功和分离强度),薄膜是通过一层环氧树脂胶粘结到基体的。薄膜厚度20μm―250μm,撕裂实验中撕裂角度取90°、135°和180°三种。嵌入粘聚力单元(cohesive zone elements)的有限元模型用于模拟撕裂过程,反分析中有限元计算结果作为一个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将撕裂实验结果输入训练后的网络,可得界面粘结功和分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裂实验 界面韧性 粘聚力模型 反分析 分离强度
下载PDF
外伸梁弯曲法确定薄膜界面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五柱 张嘉振 周振功 《强度与环境》 2013年第5期57-64,共8页
为了研究用外伸梁弯曲法确定薄膜/基体界面强度的可行性,采用零厚度内聚力单元来模拟薄膜/基体界面结合层的剥离失效。对外伸梁施加"加载-卸载"的载荷历程,利用加载过程中的界面开裂引起的能量耗散来表征界面能量释放率。采... 为了研究用外伸梁弯曲法确定薄膜/基体界面强度的可行性,采用零厚度内聚力单元来模拟薄膜/基体界面结合层的剥离失效。对外伸梁施加"加载-卸载"的载荷历程,利用加载过程中的界面开裂引起的能量耗散来表征界面能量释放率。采用二次名义应变准则和Benzeggagh-Kenane断裂准则来定义界面损伤演化和失效。研究结果表明,外伸梁弯曲法可以有效地测量薄膜杨氏模量和界面强度。文中提出的方法简便有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伸梁弯曲 薄膜 界面韧性 有限元
下载PDF
不锈钢-铝复层材料界面断裂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向鹏 刘洪伟 +2 位作者 郭成 陈永甲 赵利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31-133,共3页
采用四点弯曲的试验研究方法,对爆炸焊接不锈钢-铝复层材料界面断裂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界面裂纹与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爆炸焊接工艺可以达到不锈钢-铝复层板的良好结合,以界面能量释放率作为界面... 采用四点弯曲的试验研究方法,对爆炸焊接不锈钢-铝复层材料界面断裂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界面裂纹与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爆炸焊接工艺可以达到不锈钢-铝复层板的良好结合,以界面能量释放率作为界面断裂韧性的评价指标,其平均值为1.725 MPa·m。界面断口可以观察到清晰的爆炸焊接波纹痕迹,并且有微观裂纹的存在,界面断裂整体倾向于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层材料 界面能量释放率 四点弯曲 界面断裂韧性
下载PDF
一种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晓龙 姚寅 陈少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4-1344,I0002,共12页
界面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起到传递载荷的关键作用,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整体力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复合材料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强度和界面断裂韧性难以确定,尤其是法向与切向界面强度的分别预测缺乏有效方法.... 界面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起到传递载荷的关键作用,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整体力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复合材料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强度和界面断裂韧性难以确定,尤其是法向与切向界面强度的分别预测缺乏有效方法.本文以氧化锆颗粒增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新方法.首先,实验获得纯PDMS基体材料及单颗粒填充PDMS试样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标定出PDMS基体材料的单轴拉伸超弹性本构关系;其次,建立与单颗粒填充试样一致的有限元模型,选择特定的黏结区模型描述界面力学行为,通过样品不同阶段拉伸力学响应的实验与数值结果对比,分别给出颗粒与基体界面的法向强度、切向强度及界面断裂韧性;进一步应用标定的界面力学参数,开展不同尺寸及不同数目颗粒填充试样的实验与数值结果比较,验证界面性能预测结果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界面力学性能预测方法简便、易操作、精度高,对定量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帮助,亦对定量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强度 界面断裂韧性 拉伸实验 有限元
下载PDF
主被动耦合防/除冰技术及能耗控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沈一洲 贺俊健 +1 位作者 吴炳泉 王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4905-14915,共11页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飞机表面防/除冰技术提出了更高效、更低能耗、更大面积的需求。从现有主动防/除冰技术和被动防/除冰技术出发,主要具体介绍了电热除冰、压电除冰、超疏水表面和低界面韧性涂层等技术。简要介绍了不同技术...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飞机表面防/除冰技术提出了更高效、更低能耗、更大面积的需求。从现有主动防/除冰技术和被动防/除冰技术出发,主要具体介绍了电热除冰、压电除冰、超疏水表面和低界面韧性涂层等技术。简要介绍了不同技术的除冰机理,总结了各项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比分析了各类防/除冰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虽然各项技术均有良好的防/除冰效果,但仍然受到能耗高、效率低、除冰不彻底等问题的限制。而主被动耦合除冰技术能有效地综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同时补足各自的劣势,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除冰效果,近年来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重点介绍了超疏水表面耦合电热除冰技术。面对飞机大面积、高效、快速、低能的表面防除冰需求,考虑到压电除冰的低能耗和低界面韧性涂层在大面积积冰条件下的优势,提出低界面韧性涂层耦合压电材料除冰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冰 压电除冰 界面韧性 大面积冰层 耦合 低能耗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细观压缩断裂模拟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雪君 罗健林 +3 位作者 樊康鑫 陈杰 朱敏 高乙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84-3894,共11页
韧性城市构筑需要更多高强、高韧的混凝土基础设施,现有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细观力学模型与断裂性能模拟研究仍存在挑战。本文借助Python软件对Abaqus前处理二次开发,建立了SFRC三维细观模型,全局插入内聚力单元模拟骨料与混凝土基... 韧性城市构筑需要更多高强、高韧的混凝土基础设施,现有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细观力学模型与断裂性能模拟研究仍存在挑战。本文借助Python软件对Abaqus前处理二次开发,建立了SFRC三维细观模型,全局插入内聚力单元模拟骨料与混凝土基体之间的界面,研究钢纤维体积率V_(SF)、混凝土基体强度、骨料粒径对SFRC单轴压缩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_(SF)在0%~2.0%时,V_(SF)越大,SFRC抗裂性能越好,且残余应力更大;V_(SF)为2.0%时,SFRC应力较未加入钢纤维混凝土提高了60.64%;当基体强度增加时,SFRC的韧性也随之提高,C60、C80混凝土所对应的最大应力值与C40混凝土相比分别提高了66.48%、91.39%,SFRC的应力-步长曲线在弹性阶段变得更陡峭;骨料粒径在5~7 mm时,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加,SFRC的抗裂性能显著增强。显然将分散、不定向的韧性钢纤维加入脆性混凝土基体中可有效增强混凝土设施的抗震韧性和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模型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内聚力单元 抗裂性能 界面韧性
下载PDF
C/Mo双涂层改性SiC_f/Ti-6Al-4V界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庆 薛春岭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C/Mo双涂层改性SiC f/Ti-6Al-4V复合材料,并对部分热压材料进行真空热暴露处理。随后对两种材料分别进行纤维顶出试验,由顶出后的纤维表面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可知,在顶出过程中,制备态试样界面脱粘发生在C/Mo涂层之间... 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C/Mo双涂层改性SiC f/Ti-6Al-4V复合材料,并对部分热压材料进行真空热暴露处理。随后对两种材料分别进行纤维顶出试验,由顶出后的纤维表面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可知,在顶出过程中,制备态试样界面脱粘发生在C/Mo涂层之间;热处理试样界面脱粘发生在纤维与反应层TiC之间。最后,采用已有理论模型估计了两种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与界面断裂韧性,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C/Mo/Ti-6Al-4V复合材料 顶出试验 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断裂韧性
下载PDF
热喷涂涂层中残余应力分析和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6
作者 马维 潘文霞 +1 位作者 张文宏 吴承康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56,共16页
综述热喷涂涂层中残余应力研究进展.主要内容有:对残余应力产生的最新认识,残余应 力分布实验测试技术、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对热喷涂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 对该领域几个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喷涂涂层 残余应力 界面韧性 应变能释放率 界面“层离” 尺度效应 失配应变 曲率法
下载PDF
纳米多层结构实现硬质薄膜韧化的方法、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军 朱晓莹 王红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14,共13页
硬质薄膜的韧化正成为气相沉积硬质薄膜研究和应用的重点。纳米多层结构设计是实现硬质薄膜强韧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纳米多层薄膜组元和韧化机理,讨论了周期、调制周期比、微观结构等子层因素对强韧化的影响,以及耐磨损、耐冲蚀场... 硬质薄膜的韧化正成为气相沉积硬质薄膜研究和应用的重点。纳米多层结构设计是实现硬质薄膜强韧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纳米多层薄膜组元和韧化机理,讨论了周期、调制周期比、微观结构等子层因素对强韧化的影响,以及耐磨损、耐冲蚀场合的应用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微裂纹在多层界面间偏折是纳米多层结构韧化的主要机理,但纳米多层结构界面越多,其裂纹萌生源越多,如果界面韧性较差,纳米多层结构会很快发生层-层剥离而失效。因此,纳米多层薄膜的韧化效果决定于界面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必须获得高质量的层间界面,从断裂力学角度考虑抑制微裂纹的扩展,才能发挥纳米多层结构薄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薄膜 纳米多层 韧化 界面韧性 冲蚀
下载PDF
低冰粘附力涂层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喆 沈一洲 +3 位作者 刘森云 刘伟兰 曾朝娇 陶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7,共10页
基于飞机快速、高效除冰的目的,设计与制备低冰粘附力的涂层,以期实现较低(甚至超低)的冰层粘附强度,减轻对现有高能耗主动防/除冰技术的依赖程度。总结了现有疏冰涂层的发展历程,基于不同涂层的防覆冰机理,以冰粘附性能或除冰外力作为... 基于飞机快速、高效除冰的目的,设计与制备低冰粘附力的涂层,以期实现较低(甚至超低)的冰层粘附强度,减轻对现有高能耗主动防/除冰技术的依赖程度。总结了现有疏冰涂层的发展历程,基于不同涂层的防覆冰机理,以冰粘附性能或除冰外力作为主要技术指标来评估涂层的防/除冰性能,依次阐明了超疏水涂层、超润滑涂层和低界面韧性涂层的除冰机理,具体介绍了三者的疏水/冰效果,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性。其中重点阐述了低界面韧性涂层大面积除冰的优势,即在大面积结冰条件下,以冰层剪切粘附强度定义的(超)疏冰涂层材料,其除冰外力都受限于结冰面积,随着结冰面积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但新型的低界面韧性涂层通过诱导材料表面萌生固-冰界面微裂纹,降低其界面断裂韧性,使得微裂纹在较低的除冰外力(甚至冰层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扩展,从而实现冰层脱离。以此总结了设计、制备新型(超)疏冰涂层的方法,展望了低冰粘附力涂层在防/除冰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冰 冰粘附力 超疏水 超润滑 界面韧性
下载PDF
Buckling behavior of micro metal wire on polymer membrane under combined effect of electrical loading and mechanical loading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庆华 岸本哲 +2 位作者 谢惠民 李艳杰 吴丹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2606-2611,共6页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a typical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micro constantan wire and a polymer membrane under coupled electrical-mechanical loading was studi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constantan wire delaminates fr...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a typical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micro constantan wire and a polymer membrane under coupled electrical-mechanical loading was studi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constantan wire delaminates from the polymer membrane was observed after unloading. The interfacial toughness of the constantan wire and the polymer membrane was estimated. Moreover, several new instability modes of the constantan wire could be further triggered based on the buckle-driven delamination. After electrical loading and tensile loading, the constantan wire was likely to fracture based on buckling. After electrical loading and compressive loading, the constantan wire was easily folded at the top of the buckling region. On the occasion, the constantan wire buckled towards the inside of the polymer membrane under electrical-compressive loading. The mechanisms of these instability modes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MINATION instability modes electrical loading mechanical loading interfacial toughness
下载PDF
叠层结构陶瓷强韧化设计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香华 蔡乾煌 +1 位作者 汪长安 黄勇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24,共12页
基于梁的理论和裂纹在异材界面上拐折与扩展条件 ,对叠层结构陶瓷弯曲试件的强度与韧性进行了力学分析 ,获得叠层结构中陶瓷基片和界面层的材料性能、结构几何参数与叠层结构弯曲强度、韧性间的定量解析关系 ,给出相应的影响曲线 ,并对S... 基于梁的理论和裂纹在异材界面上拐折与扩展条件 ,对叠层结构陶瓷弯曲试件的强度与韧性进行了力学分析 ,获得叠层结构中陶瓷基片和界面层的材料性能、结构几何参数与叠层结构弯曲强度、韧性间的定量解析关系 ,给出相应的影响曲线 ,并对Si3N4 /BN叠层结构四点弯曲试样断裂功的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作对比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结构陶瓷 载荷-位移曲线 界面断裂韧性 强韧化设计 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