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阿特伍德《疯癫亚当》三部曲中的瘟疫隐喻
1
作者 唐建南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0,113,共9页
在《疯癫亚当》三部曲中,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造性地使用了隐喻手法书写瘟疫。作品以《圣经》为叙事原型将瘟疫比喻为洪水,通过绿色宗教“伊甸崖”的创始人亚当一号诠释了人性之恶和遭受天罚的末日想象。瘟疫病毒的载体... 在《疯癫亚当》三部曲中,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造性地使用了隐喻手法书写瘟疫。作品以《圣经》为叙事原型将瘟疫比喻为洪水,通过绿色宗教“伊甸崖”的创始人亚当一号诠释了人性之恶和遭受天罚的末日想象。瘟疫病毒的载体——“喜福多”药丸在人类的狂欢中变化为蒙着面具的“红死魔”,这种通往所谓极乐天堂的良药实质上是将人类投入地狱的毒药,而极乐的背后又隐藏着社会痼疾给研发者和传播者带来的心灵创伤。瘟疫种子承载了病毒研发者终结人类之恶的幻想,但是这不仅遮掩了灭绝人类的血腥,也质疑了当下科技发展至上的理念,其所开启的后人类世界也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疯癫亚当》三部曲 瘟疫书写 隐喻
下载PDF
佯狂、审丑与后现代——数字媒体时代的疯癫展演研究
2
作者 张振 赵爱玲 《河北画报》 2024年第8期154-156,共3页
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佯狂”现象可视为最早的疯癫展演,佯狂者通过一系列超出日常行为规范的疯癫行为,以实现对社会昏暗动乱的抗争与逃避,疯癫由此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蕴含于文学、书法、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中。演变至当下数字媒体时代... 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佯狂”现象可视为最早的疯癫展演,佯狂者通过一系列超出日常行为规范的疯癫行为,以实现对社会昏暗动乱的抗争与逃避,疯癫由此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蕴含于文学、书法、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中。演变至当下数字媒体时代的疯癫展演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助推下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渗透力,散布于赛博空间中的每一处角落。疯癫展演已彻底降格为充满荒诞与低俗的审丑行为,无法给文化带来真正的新鲜感与刺激感,也无法像行为艺术般成为社会的一股僭越式能量。疯癫展演的实验性与艺术价值尽失,逐渐走向了失序与混乱,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疯癫展演潜藏着深层的破坏性力量,因此要给予高度警惕与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展演 佯狂 解构 嬉戏 后现代 身体叙事
下载PDF
生命规范、异质空间与疯癫事件--论《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生命哲学
3
作者 罗薇 《河北画报》 2024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宇宙探索编辑部》看似以荒诞戏谑的方式解构人类存在意义,实则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之思。本文基于康吉莱姆的生命哲学理论,探讨影片中的生命个体性、生命存在的环境以及生命新常态。影片打破了规范与异常的二元对立,在异质空间... 《宇宙探索编辑部》看似以荒诞戏谑的方式解构人类存在意义,实则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之思。本文基于康吉莱姆的生命哲学理论,探讨影片中的生命个体性、生命存在的环境以及生命新常态。影片打破了规范与异常的二元对立,在异质空间中勾勒人生本真,于事件性的疯癫中探讨生命新的可能性,展现出生命哲学的多维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探索编辑部 生命哲学 康吉莱姆 疯癫
下载PDF
身体的呐喊:《拥有快乐的秘密》中的疯癫书写
4
作者 张锦云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0期62-65,共4页
《拥有快乐的秘密》是著名的非裔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创新之作,她大胆地揭露了非洲割礼文化的本质,展示了非洲女性群体的生存境遇。文章基于米歇尔·福柯对身体和疯癫的基本理论,从女性身体变化的三阶段研究女性疯癫的症结... 《拥有快乐的秘密》是著名的非裔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创新之作,她大胆地揭露了非洲割礼文化的本质,展示了非洲女性群体的生存境遇。文章基于米歇尔·福柯对身体和疯癫的基本理论,从女性身体变化的三阶段研究女性疯癫的症结、表征和隐喻,探索女性身体和疯癫的内在联系,解读这部作品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救赎之路,揭示从女性疯癫到社会疯癫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 身体 艾丽斯·沃克 《拥有快乐的秘密》
下载PDF
“疯癫与文明”视域下《聊斋志异》非理性人物形象探析
5
作者 耿鑫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福柯指出疯癫是一种文明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极富个性的非理性人物形象,他们因行为怪诞、言语癫狂而遭到封建社会的排斥和打压。然而,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实则是心性纯良、勇敢坚毅、爱憎分明的时代觉醒者。在“疯癫... 福柯指出疯癫是一种文明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极富个性的非理性人物形象,他们因行为怪诞、言语癫狂而遭到封建社会的排斥和打压。然而,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实则是心性纯良、勇敢坚毅、爱憎分明的时代觉醒者。在“疯癫与文明”的视域下,分析《聊斋志异》中非理性者的性格特点,探寻蒲松龄隐藏在人物形象背后的思想内涵,揭示其塑造非理性人物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与文明 《聊斋志异》 非理性人物
下载PDF
疯癫:洞见生存本相的符码——论余华《一九八六年》中的疯癫叙事
6
作者 刘童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年》中的疯癫叙事进行分析,发现其独特之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余华以“疯癫”作为解读世界的符码,不仅将“疯癫”作为重构历史的起点,揭示了历史的非理性真相与暴力本质,还将“疯癫”作为人性暴力... 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年》中的疯癫叙事进行分析,发现其独特之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余华以“疯癫”作为解读世界的符码,不仅将“疯癫”作为重构历史的起点,揭示了历史的非理性真相与暴力本质,还将“疯癫”作为人性暴力欲望的敞视点,从而发现了隐藏在人性深处的本我暴力欲望和人类群体中的精神暴力现象,完成了对人性本恶这一主题的论证;二是叙述上采用了二重奏式的叙事方式,在文本中主要体现为暴力书写的“外冷内热”和叙述场面的“轻”“重”交织这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八六年》 疯癫 暴力 二重奏叙事
下载PDF
尤金·奥尼尔《救命草》中的疾病与疯癫书写解读
7
作者 赵一瑾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4-58,77,共6页
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四大剧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在其早期剧作《救命草》的创作中,奥尼尔将自己身患肺结核及家庭生活的情况置于《救命草》剧本的创作中,以剧中患有结核病的艾琳·卡莫狄... 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四大剧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在其早期剧作《救命草》的创作中,奥尼尔将自己身患肺结核及家庭生活的情况置于《救命草》剧本的创作中,以剧中患有结核病的艾琳·卡莫狄及疯癫的比尔·卡莫狄、斯蒂芬·莫雷作为疾病与疯癫书写的表现人物,既反映了20世纪美国人民所经历的精神危机,也展现了20世纪美国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奥尼尔对20世纪人类精神危机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命草》 疾病 疯癫书写 精神危机
下载PDF
《别名格蕾丝》中格蕾丝之疯癫
8
作者 郝静迪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9-71,共3页
根据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疯癫是并非仅仅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它本质上是人对主体性的争夺。文章以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为理论基础,结合变态精神学的相关医学定义概念,探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别名格蕾丝》中... 根据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疯癫是并非仅仅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它本质上是人对主体性的争夺。文章以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为理论基础,结合变态精神学的相关医学定义概念,探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别名格蕾丝》中的杀人犯格蕾丝疯癫的表现形式,他人对其疯癫症状的界定,她的疯癫的归因,得出结论:疯癫,是主流群体对边缘群体的一种规训和惩戒;但同时可能是边缘人群为了获得个体主体性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 创伤 福柯 《别名格蕾丝》
下载PDF
疯癫叙事·乡村镜像·类型混搭——伦理视角下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9-162,共4页
平遥国际电影节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自2023年愚人节上映以来,保持着低排片高上座率的票房表现,其高概念低成本、软科幻硬文本的尝试获得热议。青年导演孔大山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镜像乡土社会,在电影作品中呈现出叙事... 平遥国际电影节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自2023年愚人节上映以来,保持着低排片高上座率的票房表现,其高概念低成本、软科幻硬文本的尝试获得热议。青年导演孔大山用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镜像乡土社会,在电影作品中呈现出叙事和类型上的新突破,通过在伦理视角下运用疯癫叙事策略观照“西行”路上的经历与自掘,用类型的混搭拓展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边界,打开了另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探索编辑部》 疯癫叙事 乡村镜像 电影伦理
下载PDF
莫言《蛙》中的疯癫世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美玲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一定程度上,莫言的《蛙》是一部书写“疯癫”的小说。首先,作品刻画了疯癫的人,如“姑姑”既是理性的狂热信徒,又是理性崩解下的悲惨牺牲品,陈眉、秦河是被理性所拒斥的“他者”,而陈鼻则是佯疯的“骑士”;其次,作品展现了计划生育运... 在一定程度上,莫言的《蛙》是一部书写“疯癫”的小说。首先,作品刻画了疯癫的人,如“姑姑”既是理性的狂热信徒,又是理性崩解下的悲惨牺牲品,陈眉、秦河是被理性所拒斥的“他者”,而陈鼻则是佯疯的“骑士”;其次,作品展现了计划生育运动中狂热的理性力量,以及市场经济时代末世癫狂般的俗世景象。通过对疯癫的展示,小说传达了作者对历史、文明及人性的批判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蛙》 疯癫 理性 他者
下载PDF
理性与疯癫的对抗与转化——从福柯理论视角解读小说《仙症》
11
作者 甘蔷 马东峰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仙症》是郑执于201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大潮下的东北。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王战团被苏童称赞是“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他时而清醒,时而疯癫,被包括妻子在内的大多数人所压制和隔绝,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形象。... 《仙症》是郑执于201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大潮下的东北。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王战团被苏童称赞是“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他时而清醒,时而疯癫,被包括妻子在内的大多数人所压制和隔绝,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形象。其实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在中国文学不断被赋予现代性的过程中,“疯人”的形象就从未断绝过,从鲁迅的“狂人”开始,到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莫言《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余华《一九八六年》中那个没有名字的“历史教师”,再到格非《人面桃花》中的陆侃,疯癫化的“疯人”形象几乎伴随着中国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乳肥臀》 疯癫 曹七巧 《人面桃花》 格非 苏童 张爱玲 莫言
下载PDF
《河边的错误》中的“疯癫”书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龙波 《世界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余华的《河边的错误》是其先锋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疯癫是如何被这个理性世界所驱逐、禁闭以至消灭的,另一方面这样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疯癫未曾沟通的事实,同样作用于了理性世界秩序内部的每一个个体。余华用这样的... 余华的《河边的错误》是其先锋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疯癫是如何被这个理性世界所驱逐、禁闭以至消灭的,另一方面这样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疯癫未曾沟通的事实,同样作用于了理性世界秩序内部的每一个个体。余华用这样的事实展现了他的真实观:现实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理性秩序的不可靠性,要求我们以怀疑的眼光,去寻求一种精神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河边的错误》 疯癫
下载PDF
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
13
作者 安永娜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3年第2期211-227,共17页
学术界关于疯癫史的讨论中,“患者被置于疯人院的意图”一直存有争议。在其争议性的历史背后,疯癫与性别之间建立的耻辱感相联系,在患者、疯人院及其家庭等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中得到强化。历史学者对此研究已跨越一个世纪之久,系统地梳... 学术界关于疯癫史的讨论中,“患者被置于疯人院的意图”一直存有争议。在其争议性的历史背后,疯癫与性别之间建立的耻辱感相联系,在患者、疯人院及其家庭等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中得到强化。历史学者对此研究已跨越一个世纪之久,系统地梳理和回顾西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还原不同争论背后的历史场域,可为现实提供参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英国史 女性与性别史 疯癫
下载PDF
范小青小说《我的名字叫王村》的疯癫解读
14
作者 汪仕惠 贺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82-84,共3页
文章根据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解读范小青《我的名字叫王村》中的疯癫书写,揭示出范小青写作冷静与温情并存、犀利讽刺与人文关怀同在的特点。
关键词 《我的名字叫王村》 范小青 福柯 权力话语 疯癫
下载PDF
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疯癫亚当三部曲”中的科技伦理思想
15
作者 李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疯癫亚当三部曲”描写了集权语境下,科技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赛博空间伦理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并从科技发展目的的异化、科技工作者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三个方面揭示了科技异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疯癫亚当三部曲”描写了集权语境下,科技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赛博空间伦理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并从科技发展目的的异化、科技工作者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三个方面揭示了科技异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威胁。“疯癫亚当三部曲”表达了阿特伍德对科技集权和科技异化的担忧,警醒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任由科技无度、无序发展,必将自食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疯癫亚当三部曲” 科技伦理 科技集权 科技异化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疯癫”书写的精神意涵
16
作者 林少白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5-70,113,共7页
“疯癫”作为一种叙述对象或是编码进文本效应写作意图的叙事策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长廊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识谱系学,如“疯癫”的形象谱系、“疯癫叙事”所阐发的各种形式效应及其衍生的审美内涵等。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叙事学... “疯癫”作为一种叙述对象或是编码进文本效应写作意图的叙事策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长廊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识谱系学,如“疯癫”的形象谱系、“疯癫叙事”所阐发的各种形式效应及其衍生的审美内涵等。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叙事学的意义之外,“疯癫”作为一种与理性相互映衬的精神姿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文本中也建构起了自己的话语体系,书写着自己的疯癫“精神史”。因而,探究嵌入于文本长河的“疯癫”精神链有助于明晰疯癫的文学书写所承载的文化内蕴与社会政治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学 疯癫”精神 颠覆 解构 狂欢
下载PDF
疯癫是理性的礼物 北京板泉之野民宿
17
作者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11期56-61,共6页
去往项目场地的路上满眼都是山野葱郁的深绿,穿过官厅水库湿地,先是远远望见了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小海坨山,兜转几巡,见到前黑龙庙村东北角的这2排小房子时,它们在一片果园尽头。院落地势由南向北逐步升高,紧邻院墙东边是一片在坡... 去往项目场地的路上满眼都是山野葱郁的深绿,穿过官厅水库湿地,先是远远望见了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小海坨山,兜转几巡,见到前黑龙庙村东北角的这2排小房子时,它们在一片果园尽头。院落地势由南向北逐步升高,紧邻院墙东边是一片在坡地上自然生长的树林,仿佛准备讲述一个逃离成人与城市的童话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 童话故事 北京延庆 黑龙庙 官厅水库 奥林匹克 逃离
下载PDF
“荆棘冠”与“荆棘鸟”:解读伯莎·梅森与安托瓦内特的疯癫形象
18
作者 拾雪 吕佩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02-109,共8页
《简·爱》中的伯莎·梅森和《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两个女性人物均因疯癫引起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对二者疯癫形象的分析及其背后异同的阐发,探讨其疯癫形象在社会权力话语、精神病理学研究、作者创作意图方面展现出的差异,... 《简·爱》中的伯莎·梅森和《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两个女性人物均因疯癫引起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对二者疯癫形象的分析及其背后异同的阐发,探讨其疯癫形象在社会权力话语、精神病理学研究、作者创作意图方面展现出的差异,以阐释夏洛蒂·勃朗特和简·里斯对所处时代的顺从与反叛、殖民主义话语和反殖民主义旗帜的对抗、个人情感的报复与抒发。本文还展现出英国女性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遭受的不公及她们的反抗意识,有助于拓宽女性主义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藻海无边》 女性疯癫形象 道德疯癫 局部疯癫
下载PDF
论新时期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19
作者 宫爱玲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A6期87-89,共3页
新时期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主要包含两类:疯癫男性和疯癫女性。如果说导致女性疯癫的致病病毒主要是无爱,那么导致男性疯癫的则主要是历史文化加之男性个体的超重负荷。女性的疯癫更多地来自于情感人性等内部因素的戕害,男性的疯癫则往往... 新时期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主要包含两类:疯癫男性和疯癫女性。如果说导致女性疯癫的致病病毒主要是无爱,那么导致男性疯癫的则主要是历史文化加之男性个体的超重负荷。女性的疯癫更多地来自于情感人性等内部因素的戕害,男性的疯癫则往往来自于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的戕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疯癫男性 疯癫女性
下载PDF
理智丧失后的大智——李尔王的“疯癫”与尼采美学中酒神式智慧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华泉坤 牛振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89,共4页
李尔王的“疯癫”是尼采美学中“酒神式的疯癫”,这是个体的解体与理智崩溃的结果。李尔王的智慧是尼采美学中酒神式的智慧,它的产生是个体与本体的融合,直觉的智慧产生的结果。李尔王理智丧失后的大智则是其个体的理智涅槃后重生的所获。
关键词 李尔王 疯癫与智慧 酒神精神 尼采美学 个体与本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