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茶毒蛾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倪铭 陈李林 +2 位作者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 【目的】茶毒蛾是一种危害山茶属植物的主要害虫。对茶毒蛾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茶毒蛾病死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病原细菌菌株Nan-Y,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并采用喂食法测定浓度为(1.0±0.5)×10^(10)、(1.0±0.5)×10^(11)、(1.0±0.5)×10^(12)、(1.0±0.5)×10^(13)、(1.0±0.5)×10^(14)cfu·mL^(-1)的菌悬液对茶毒蛾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Nan-Y菌体杆状,在NA培养基上菌落呈淡黄色点状,边缘较整齐,表面黏稠;Nan-Y菌株为不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asaccharolyticum),革兰氏阴性。随着菌悬液浓度增大茶毒蛾幼虫的死亡率不断升高,其中,(1.0±0.5)×10^(14)cfu·mL^(-1)菌悬液处理茶毒蛾6 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00%。该细菌处理茶毒蛾幼虫3、6 d的LC50分别为5.23×10^(13)、3.04×10^(9)cfu·mL^(-1)。【结论】Nan-Y菌株对茶毒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在该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毒蛾 病原细菌 致病力 不解糖假苍白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基因敲除技术在本科开放实验中的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李开怀 刘凤权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67-69,共3页
基因敲除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和寄主互作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该技术在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以植物病原细菌基因敲除技术为教学内容,以构建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的RNA聚合酶... 基因敲除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和寄主互作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该技术在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以植物病原细菌基因敲除技术为教学内容,以构建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的RNA聚合酶σ54因子编码基因rpoN2的突变体为例,探讨了基因敲除技术在本科开放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通过rpoN2基因敲除载体构建、野油菜黄单胞菌的遗传转化以及菌落PCR筛选重组子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对植物病原细菌基因敲除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基因敲除技术 本科教育 实验课程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病原细菌 被引量:95
3
作者 朱飞舟 陈利玉 陈汉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14种细菌,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细菌DNA,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将测序结果用Blastn在线软件在Nucleotide数据库中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根据序列同源性鉴定... 目的: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14种细菌,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细菌DNA,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将测序结果用Blastn在线软件在Nucleotide数据库中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根据序列同源性鉴定病原细菌。结果:12种细菌可以鉴定到"种",2种细菌可以鉴定到"属"。结论: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病原细菌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病原细菌 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稀土积累对植物病原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章健 刘庆都 +3 位作者 承河元 竺伟民 吴守峰 李明华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氧化镧(La2O3)在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500,600,700ppm时对植物病原细菌(Erwiniachrysanthemi,Ech,Xanthom...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氧化镧(La2O3)在浓度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500,600,700ppm时对植物病原细菌(Erwiniachrysanthemi,Ech,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Pseudomonassolanacearum,Az;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michiganense,C3)生长的影响。在平板培养基中,当稀土浓度大于100ppm时,Ech,Xoo,Az三种细菌菌落出现时间均比对照延迟,C3在所有处理中不生长。稀土浓度越大,菌落出现时间越迟,在50~350ppm内,不同菌落出现时间延迟12~48小时。随着稀土浓度提高,生长量逐渐减少,至400ppm时,所有菌不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当稀土浓度小于200ppm,培养时间为24小时时,可刺激Ech菌的生长。除此之外,不同稀土浓度不同培养时间下,稀土对植物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稀土浓度提高而增加,至350ppm时,几乎完全抑制病菌生长,其中对C3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 稀土 植物病原细菌 ECH XOO Az C3
下载PDF
新疆哈密瓜上两种病原细菌比较鉴定及其田间消长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昕 李国英 +1 位作者 任毓忠 王晓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8-893,共6页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病害日趋严重 ,不仅在叶片上产生大量斑点 ,且在果实上产生大量果斑 ,使其产量和品质都受很大影响。 2 0 0 0~ 2 0 0 1年从新疆哈密瓜主要产区经大量采集分离 ,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的菌株 ,各选取...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病害日趋严重 ,不仅在叶片上产生大量斑点 ,且在果实上产生大量果斑 ,使其产量和品质都受很大影响。 2 0 0 0~ 2 0 0 1年从新疆哈密瓜主要产区经大量采集分离 ,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的菌株 ,各选取 15个代表性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G +Cmol%含量测定及寄主范围测定 ,确定供试菌株分别属于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 (Pseudomonassyringaepv .lachrymans)和西瓜果斑病菌 (Acidovoraxavenaesubsp .citrulli)。经定期采集病样研究发现这两种病菌在田间不同时期存在着明显的数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哈密瓜 病原细菌 比较鉴定 田间消长动态
下载PDF
黄花夹竹桃内生真菌抗病原细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彭小伟 杨丽源 +3 位作者 陈有为 李绍兰 周斌 李治滢 《菌物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植物黄花夹竹桃 (Thevetiaperuviana)的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出内生真菌 10 1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pneumoniae)、乙型溶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hem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 ... 从植物黄花夹竹桃 (Thevetiaperuviana)的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出内生真菌 10 1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pneumoniae)、乙型溶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hem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lococcusaureus) 4种人类病原菌为指示菌 ,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选 ,结果有 17株内生真菌对 1株或 1株以上人类病原菌有抑菌活性 ,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 2 0mm的菌株有9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分别来自木霉属 (Trichoderma)、曲霉属 (Aspergillus)等 9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夹竹桃 内生真菌 病原细菌 抗性 药用植物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永军 张崇淼 +2 位作者 王晓昌 吕英俊 左丽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5-1180,共6页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处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测得的大肠菌群CFU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QPCR法可信度为94%,最小检测值为每管未稀释DNA...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处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测得的大肠菌群CFU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QPCR法可信度为94%,最小检测值为每管未稀释DNA提取物含2.7个大肠杆菌细胞.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表明,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FU的2.2-5倍.病原细菌的几何平均值范围,QPCR法在25-67000 CCE/100 mL之间,MF法大肠菌群为3-45000 CFU/100 mL之间.2种方法的离散和回归分析表明,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CFU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为r=0.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通用引物 病原细菌 定量PCR 膜过滤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与膜过滤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永军 张崇淼 +3 位作者 王晓昌 吕英俊 李昂臻 薛小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82-1488,共7页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个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了分析.检测水样体积为100mL,分别于2006年3-6月取自水源水(黑河)、景观娱乐用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纳污河(泸河)和...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个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了分析.检测水样体积为100mL,分别于2006年3-6月取自水源水(黑河)、景观娱乐用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纳污河(泸河)和未消毒的二级出水(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MF)测得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粪大肠杆菌CFU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FU的2,2-5倍,是粪大肠杆菌CFU的7-14倍.病原细菌检测的几何平均值范围,QPCR法在25-67000 CCE·100mL^-1之间,MF法大肠菌群在3-45000 CFU·100mL^-1之间,粪大肠菌群在0-3000 CFU·100mL^-1之间(n=6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来计算,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以及粪大肠杆菌CFU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3、r=0.908和r=0.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 病原细菌 定量PCR 膜过滤 地表水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许一平 成炜 陈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5-359,共5页
食品中污染的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检测食品中病原细菌是及时有效预防病原细菌传播及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多重PCR作为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细菌的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 食品中污染的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检测食品中病原细菌是及时有效预防病原细菌传播及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多重PCR作为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细菌的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病原细菌 检测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的hrp基因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军 尹启生 +1 位作者 宋纪真 侯明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2-858,共7页
hrp基因存在于4类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中,决定病原细菌对寄主植物致病性和诱导非寄主及抗病植物过敏性反应。从hrp基因簇,hrp基因avr基因的关系,hrp基因的编码产物harpin蛋白,hrp基因调控与功能以及hrp基因参与植物-细菌互作等几个方... hrp基因存在于4类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中,决定病原细菌对寄主植物致病性和诱导非寄主及抗病植物过敏性反应。从hrp基因簇,hrp基因avr基因的关系,hrp基因的编码产物harpin蛋白,hrp基因调控与功能以及hrp基因参与植物-细菌互作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当前植物病原细菌hrp基因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hrp基因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基因 植物病原细菌 过敏性反应 HARPIN蛋白
下载PDF
石鲽细菌性败血感染症及其病原细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翠珍 房海 +3 位作者 张晓君 王秀云 巩元芳 葛慕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23,共9页
2001—2002年,分别对两起养殖的石鲽(Stone flounder,Kareius bicoloratusL.)病害进行了检验,均表现为败血症感染特征。经以20尾病(死)石鲽(每起病例各10尾)做病变组织中细菌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等的病原学检验,表明两... 2001—2002年,分别对两起养殖的石鲽(Stone flounder,Kareius bicoloratusL.)病害进行了检验,均表现为败血症感染特征。经以20尾病(死)石鲽(每起病例各10尾)做病变组织中细菌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等的病原学检验,表明两起被检病例均为同种的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感染;另在其中1起病例所检10尾石鲽的2尾中,同时检出了呈继发感染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通过对所分离后做纯培养的60株杀鲑气单胞菌6、株不动杆菌分别进行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Phenotypic information)及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其中的杀鲑气单胞菌为一个新亚种,不动杆菌为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的一个新形态型;又择代表菌株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表观性状、DNA中C+Cmol%的测定等的复核鉴定,并将其中的杀鲑气单胞菌新亚种定名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subsp.flounderacidasubsp.nov.)、将其中的琼氏不动杆菌新形态型定名为琼氏不动杆菌形态型Ⅰ(Acinetobacter juniimorphovar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鲽 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细菌
下载PDF
宁波樱花根癌病病原细菌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志龙 金杨唐 +2 位作者 谭志文 王国良 林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7-150,164,共5页
从浙江宁波14个樱花(Cerasus Mill.)病株样本上分离到多株土壤农杆菌菌株,其中10个菌株可致指示寄主番茄形成肿瘤,对菌株Czx-3的16SrDNA序列比对,确定樱花根癌病是由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侵染所致。进一步开展的标... 从浙江宁波14个樱花(Cerasus Mill.)病株样本上分离到多株土壤农杆菌菌株,其中10个菌株可致指示寄主番茄形成肿瘤,对菌株Czx-3的16SrDNA序列比对,确定樱花根癌病是由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侵染所致。进一步开展的标准生化和生理反应测试、碳源利用和选择性培养基等试验,鉴定出7个根癌病菌株为土壤农杆菌(A.tumefaciens)生物型2型,占70%,为优势种群,其余3个菌株为生物型1型。对樱花根癌病菌分类地位的确定,樱花种苗的检疫和病害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根癌病 病原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鉴定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的BIOLOG系统鉴定及其多元统计初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姬广海 张世光 许志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8-290,共3页
The Biolog system(Biolog Inc. USA,BIS)with Microstation TM V3.5 software were use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bacterial pathogens causing rice leaf streak and related plant-pathogenic bacteria. The results sh... The Biolog system(Biolog Inc. USA,BIS)with Microstation TM V3.5 software were use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bacterial pathogens causing rice leaf streak and related plant-pathogenic bacte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 of 16 strains tested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at species(pathovars) level, and 4 strains at genus level. Cluster analysis using Mlclust program(Biolog) and Proc cluster(SAS release 6.04)process showed that the Biolog catabolic profiling between strains of leersiae bacterial leaf streak(BLS) and ”rice short streak”(eg R1008) was similar, having higher phenotypic similarity with wheat-derived isolates(eg TAS),but differed from rice bacterial blight and rice BLS pathogens.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were first used to analysis the Biolog data.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PC) analysis were very useful in testing for significe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unties,and that PC analysis was advantageous to find discriminating carbon sourses according to weighted factor loadings. Fig 1, Tab 2, R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系统 代谢指纹 多元统计 鉴定 植物 病原细菌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中超氧阴离子释放及其释放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欣 李红玉 +4 位作者 庞新跃 王金生 李敏权 段建功 杨福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287,共5页
实验发现很多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自身释放超氧阴离子的现象 ,其释放规律与菌株的致病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是多位点的 ,在细胞膜、细胞壁及无菌滤液中用化学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法 (Electronspinresonan... 实验发现很多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自身释放超氧阴离子的现象 ,其释放规律与菌株的致病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是多位点的 ,在细胞膜、细胞壁及无菌滤液中用化学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法 (Electronspinresonance ,ESR)都能够检测到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无论是自然生理状态下 ,还是SOD酶活性被抑制后 ,都显示各组分中无菌滤液的超氧阴离子浓度最高 ,可能是植物病原细菌超氧阴离子释放的主要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超氧阴离子释放 电子自旋共振(ESR)
下载PDF
抑制植物病原细菌的植物筛选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高庆 黎起秦 +6 位作者 王静 曾东强 吴定朴 杨龙 秦健 曹祖恒 黎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4-187,共4页
以3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辣椒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和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pv.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4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漆树对辣... 以3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辣椒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和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pv.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4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漆树对辣椒青枯病菌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秀清明茶;抑制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最高的植物有漆树和十大功劳;对大白菜软腐病菌没有筛选到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垫状卷柏、七叶一枝花、少花龙葵、水半夏和豆瓣菜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粗提物 植物病原细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浙江水稻稻种病原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关林 朱国念 任小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20,141,共8页
1997~ 2 0 0 0年间对以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为主的稻种病原细菌开展了种类、频率及传病率的研究。从 30 3份稻种样本中分离出 390 6个菌株 ,经菌落形态、细菌学、致病性测定后获得 2 0 1个致病或弱致病菌 (占总数的 5 .15 % )。选出... 1997~ 2 0 0 0年间对以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为主的稻种病原细菌开展了种类、频率及传病率的研究。从 30 3份稻种样本中分离出 390 6个菌株 ,经菌落形态、细菌学、致病性测定后获得 2 0 1个致病或弱致病菌 (占总数的 5 .15 % )。选出致病及非致病代表菌株 2 99个连同 2 3个对照菌株用 Biolog进行证实。结果表明种子上所带的病原细菌涉及到 6个致病细菌种和 5个弱致病种。平原稻区存在较多致病细菌种 ,山区较少 ,但两地均以弱致病细菌种占优势 ;丘陵的强致病细菌种的分离频率显著高于平原与山区。在稻种上携带的 11个细菌种中 ,人工接种和自然感染的病稻种均能引起传病的有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Pseudomonas fuscovaginae及 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水稻稻种 病原细菌 多样性
下载PDF
光合细菌对鱼病原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信娣 金叶飞 陈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从发病的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离得到7株菌,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的B3、J1和J2等3株菌均为病原细菌。B3和J1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J2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采用... 从发病的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离得到7株菌,经人工感染证实其中的B3、J1和J2等3株菌均为病原细菌。B3和J1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J2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了光合细菌嗜酸红假单胞菌Y7(Rhodopseudomonas aci-dophila Y7)、球形红假单胞菌X3(R.spheroids X3)和桃红荚硫菌S(Tniocapsa roseopersicina S)对病原细菌B3和J2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琼脂平板上3种光合细菌对两种病原细菌(B3和J2)无明显拮抗作用,但光合细菌能覆盖在病原细菌上生长;3种光合细菌对病原细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球形红假单胞菌X3抑制作用最大,但X3代谢产物对病原细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说明X3对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来自菌体细胞。X3还能明显抑制水体中的病原菌B3和J2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病原细菌
下载PDF
土传病原细菌的生存与致病权衡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韦中 王佳宁 +3 位作者 江高飞 王孝芳 徐阳春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土传病原细菌严重威胁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接触和入侵寄主植物根系之前,病原细菌会经受土壤pH、含氧量、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等非生物因素骤变以及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竞争、寄生和捕食等生物胁迫。病原细菌的生物膜形成... 土传病原细菌严重威胁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接触和入侵寄主植物根系之前,病原细菌会经受土壤pH、含氧量、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等非生物因素骤变以及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竞争、寄生和捕食等生物胁迫。病原细菌的生物膜形成、代谢、运动、毒力、DNA修复以及对噬菌体、抗生素或环境压力的抵抗能力等特性对其在土壤环境中生存和侵染寄主非常重要。为适应复杂且多变的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病原细菌必须动态权衡其生存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维持其生存、传播、增殖和侵染致病间的平衡,以最大化其在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系统理解土传病原细菌应对胁迫和侵染寄主植物的过程及权衡机制是建立精准、高效生态防控手段的关键。为此,以土传病原细菌为代表,总结了土传病原细菌生存与致病的权衡规律和典型现象及土壤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阐述了土传病原细菌入侵植物根际过程中的生存与致病权衡机制,并提出一些与土传病原细菌生存与致病权衡相关的科学问题,呼吁建立基于生存-致病权衡理论的土传病害生态防控策略,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害 病原细菌 生存-致病权衡 根际微生物 生态防控
下载PDF
青枯病原细菌无毒菌株诱导番茄防御酶系及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庆河 翁启勇 胡方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 ,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 ,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及超氧化物歧...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 ,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 ,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防御酶系活性均显著增加。无毒菌株可诱导产生植株体外和体内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抑菌物质。表明青枯无毒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激活了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病原细菌 无毒菌株 基因诱导 番茄 防御酶系 粗提液 抑菌活性 影响因素 紫外诱变法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决定因子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功友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关键词 植物 病原细菌 致病性 决定因子 致病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