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
1
作者 卢志华 黄文滨 +1 位作者 张满娥 邓巧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阶段分为慢性肝衰竭(CLF)组35例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组29例,两组均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法(Q-PCR)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V-DNA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因子表达情况。结果ACLF组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C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分析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掌握不同病程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为病症的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表达
下载PDF
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分析
2
作者 龚敏莉 罗微 毕月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低水平HBsAg患者408例,检测所有纳入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 目的:探讨血清中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低水平HBsAg患者408例,检测所有纳入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 DNA载量检测及相关肝功能指标。结果:408例低水平HBsAg患者中,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且抗-HBs和HBeAg均为阴性的患者占比最高,共360例(88.24%);HBV DNA阳性共82例(20.10%),不同浓度HBsAg患者H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HBsAg浓度在31~40 COI时,HBV DNA的阳性率最高(30.00%);不同浓度HBsAg时H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HBsAg及HBV DNA对应的肝功能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水平HBsAg患者中,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且抗-HBs和HBeAg均为阴性的患者占比最高;HBsAg浓度不同时,HBV DNA阳性率也不同,但并不影响HBV DNA载量;HBsAg浓度及HBV DNA载量不同并不影响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V DNA载量 肝功能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郑宏 秦志华 +2 位作者 陈晓丽 明湘虹 袁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H...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并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个月后有无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损伤组(32例,有肝损伤)和未损伤组(48例,无肝损伤)。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损伤组患者中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脱氧核糖苷酸(HBV-DNA)水平过高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损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血清AST、ALT、TBiL、HBV-DNA水平过高均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血清AST、ALT、TBiL、HBV-DNA水平过高,可根据上述因素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早发现及早预防,精准预测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探析
4
作者 符海内 陈惠丽 +2 位作者 蒋佩茹 黄燕 孙立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筛查出孕周为24~28周的305例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 目的分析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筛查出孕周为24~28周的305例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新生儿7个月,根据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280例[新生儿HBsAg阴性、抗-乙肝表面抗体(HBs)阳性]和失败组25例(新生儿HBsAg阳性、抗-HBs阴性)。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与成功组比,失败组孕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2×10^(5) IU/mL占比更高;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规范接种、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占比均更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HBeAg阳性、新生儿HepB未规范接种、新生儿HepB未全程接种、孕妇HBV-DNA水平>2×10^(5) IU/mL均为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孕妇HBeAg阳性、新生儿HepB未规范接种、新生儿HepB未全程接种、孕妇HBV-DNA水平>2×10^(5) IU/mL等,应对存在此类因素的孕妇予以重点关注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进而改善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母婴阻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稀释介质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影响
5
作者 陈明心 王炜 +1 位作者 张岱 任伟宏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95-398,403,共5页
目的确定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中影响稀释结果的主要物质成分,为HBsAg稀释液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分别使用生理盐水,50 g/L小牛血清白蛋白(BSA)、15 g/L小牛血清球蛋白(BGG)以及阴性血清对101份HBsAg阳性样本进行3倍稀... 目的确定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中影响稀释结果的主要物质成分,为HBsAg稀释液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分别使用生理盐水,50 g/L小牛血清白蛋白(BSA)、15 g/L小牛血清球蛋白(BGG)以及阴性血清对101份HBsAg阳性样本进行3倍稀释,计算稀释带来的偏差。分别将BSA和BGG配制成不同浓度稀释液,对10份HBsAg阳性样本进行3倍稀释,分析稀释后检测结果差异。分别使用生理盐水,50 g/L的BSA、15 g/L的BGG以及阴性血清对15例HBsAg阳性样本进行3倍稀释,然后分别将反应总时间控制在32 min、62 min、77 min和92 min,分别计算62 min、77 min和92 min检测结果相对于32 min检测结果的比值(即增幅),比较不同稀释组在92 min时的增幅。结果15 g/L的BGG稀释所得的回收率偏差最小。BSA不同浓度之间的稀释结果无明显差异,而BGG不同浓度之间稀释结果成负相关。15 g/L的BGG稀释组在92 min相对于32 min的检测浓度的增幅最大。结论15 g/L BGG作为HBsAg稀释液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稀释液 小牛血清球蛋白
下载PDF
两种国产化学发光测试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一致性评价
6
作者 曹春玲 张润锋 +2 位作者 严诗云 潘晓芳 吴静标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3期27-30,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国产化学发光测试系统(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间的统计学关系和线性关系,探讨不同测试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6~100 mIU/ml系列浓度样本,分别使用2个国产化学发光法测... 目的比较2种不同国产化学发光测试系统(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间的统计学关系和线性关系,探讨不同测试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6~100 mIU/ml系列浓度样本,分别使用2个国产化学发光法测试系统(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和临床使用广泛的测试系统A进行检测。将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的结果分别与测试系统A的结果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计算相关系数;并以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的结果均值和信号值均值作为变量,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测试系统A的结果为自变量,以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的结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拟合,分别计算相关系数r、绝对线性偏差和相对线性偏差。结果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中HBsAb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υ=8,ABS(t)=2.535,t0.05(8)=2.306,P<0.05];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测试浓度间的线性相关性拟合相关系数r=0.99341。测试系统1与测试系统A的相关系数r=0.99814。测试系统2与测试系统A的相关系数r=0.98821。结论2个国产测试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且与临床使用广泛的测试系统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临床可根据检验室检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化学发光法 一致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曹春玲 张润锋 +2 位作者 严诗云 潘晓芳 吴静标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4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检测系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样品的阴阳性判断一致性,分析HBsAb定量检测结果与HBsAb国家标准品理论值的偏差分布。方法选取8个样品作为检测样品(编为1^(#)、2^(#)、3^(#)、4^(#)、5^(#)、6^(#)、7^(#)、8^(#))... 目的评估不同检测系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样品的阴阳性判断一致性,分析HBsAb定量检测结果与HBsAb国家标准品理论值的偏差分布。方法选取8个样品作为检测样品(编为1^(#)、2^(#)、3^(#)、4^(#)、5^(#)、6^(#)、7^(#)、8^(#)),包括溯源至WHO的HBsAb国家标准品、全阴性样品(含1个临界值附近的阴性样品)和强阳性盲样样品。选取19个检测系统(11个检测原理为化学发光法和8个检测原理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上述8个样品,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定检测结果的阴阳性,定性分析判定结果;并定量分析10个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结果19个检测系统对6个阳性样品的判读一致,均为阳性;对全阴性样品的判读一致,均为阴性;对临界值(10 mIU/ml)附近的阴性样品(浓度:6 mIU/ml)的阴阳性判读不一致,4个检测系统判读为阳性,其余15个检测系统判读为阴性。临界值为10 mIU/ml、方法学为化学发光的10个检测系统对6个HBsAb国家标准品配制样品(1^(#)、4^(#)、5^(#)、6^(#)、7^(#)、8^(#))的检测结果与HBsAb国家标准品理论值的之间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05%~188%、84%~139%、122%~249%、77%~185%、99%~183%、106%~258%。结论不同检测系统对阳性样品和全阴性样品的阴阳性判读均一致,对临界值附近的阴性样品的阴阳性判读不一致,总体阴阳性判读一致性符合率为97%。对于4^(#)、6^(#)、7^(#)样品,10个检测系统中分别有3、4、2个的检测平均值低于国家标准品理论值,有7、6、8个的检测平均值高于国家标准品理论值,其中序号为4、14、15的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与HBsAb国家标准品理论值差距较大。若需监测机体HBsAb浓度的变化趋势,应尽可能选用同一检测系统进行检测,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一致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浩稳 刘丰伟 +1 位作者 李勇 林曼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HBsAb)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技术在血清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HBsAb同时阳性的样本作为研究组,利用HBsAg和HBsAb体外血清学中和反应为同时阳性...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HBsAb)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技术在血清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HBsAb同时阳性的样本作为研究组,利用HBsAg和HBsAb体外血清学中和反应为同时阳性的样本寻找配对的样本作为配对组,对筛选出的每一对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型、HBV-DNA病毒载量测定、HBsAg亚型分析、HBV-S基因测序,记录结果.同时,收集HBsAg阳性并且HBsAb阴性的样本血清作为对照组,同步分析,记录结果.结果 20例研究组的血清学标志物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基因型均为B型,HBV-DNA病毒载量均大于105 copies/ml,HBsAg亚型均为adw,有7例样本HBV-S基因有突变;20例配对组的HBcAb均为阳性,基因型均为C型,HBV-DNA病毒载量均大于105 copies/ml,HBsAg亚型均为adr,有6例样本HBV-S基因有突变.25例对照组样本的HBcAb均为阳性,HBV-DNA均大于105 copies/ml,其中12例样本基因型为B型,11例样本基因型为C型,2例样本基因型为B+C型;HBsAg亚型16例为adr,7例为adw,2例为ayw;有8例样本HBV-S基因有突变.结论 HBsAg和HBsAb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可能由于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感染了两种基因型和HBsAg亚型均不同的HBV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双阳性 产生机制
下载PDF
不同检测系统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结果一致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静 钟丽 +1 位作者 姚孝明 王志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单独阳性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这两种不同乙肝标志物结果模式下,两种不同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HBsAb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可能影响一致性的原因。方法①选取在A系统行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单独阳性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这两种不同乙肝标志物结果模式下,两种不同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HBsAb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可能影响一致性的原因。方法①选取在A系统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样本64例,其中HBsAb单独阳性35例为模式一样本;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29例为模式二样本,所有样本同时在B系统行HBsAb检测并比较A/B系统结果。②模式二样本经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后,分别经A/B系统再次检测HBsAb,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模式一样本,A/B系统HBsAb阳性符合率为91.4%(32/35)(≥10IU/L),其中10~100IU/L浓度范围符合率为90.9%(20/22);大于100IU/L浓度范围符合率为92.3%(12/13)。A/B系统HBsAb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01(26.15,270.60)vs 50.65(28.86,246.79),P<0.05]。(2)模式二样本,A/B系统HBsAb阳性符合率为37.9%(11/29)(≥10IU/L),其中10~100IU/L浓度范围符合率为40%(10/25),大于100IU/L浓度范围符合率为25%(1/4)。A/B系统间HBsAb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5(15.98,66.01)vs 5.81(2.82,22.70),P<0.001]。经PEG处理后,A系统HBsAb检测结果较处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8(8.75,49.61)vs 25.45(15.98,66.01),P<0.001];而B系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9(1.93,32.52)vs 5.81(2.82,22.70),P>0.05]。A/B系统结果比较,小于10IU/L浓度范围内符合率为72.7%(8/11),10~100IU/L浓度范围内符合率为43.7%(7/16),大于100IU/L浓度范围内的符合率为50%(1/2)。A/B系统HBsAb定量检测结果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17.88(8.75,49.61)vs 8.09(1.93,32.52),P<0.001]。结论(1)溯源性不同的A/B检测系统对于单独HBsAb阳性样本结果阳性符合率较高,但定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2)HBsAg-HBsAb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可能是影响A/B系统HBsAb检测结果一致性的重要因素。(3)对于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患者,B系统检测结果可能更能反映个体的真实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BsAg-HBsAb免疫复合物 结果一致性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测定低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宗忠 裘宇容 +4 位作者 魏东 王强 杨春莉 冯平锋 潘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2056-2058,共3页
低浓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指HBsAg的浓度小于5ng/mL。低HBsAg是判断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在人群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专家的重视,低浓度HBsAg的检测与报告给临床实验室带来了... 低浓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指HBsAg的浓度小于5ng/mL。低HBsAg是判断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在人群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专家的重视,低浓度HBsAg的检测与报告给临床实验室带来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低浓度 化学发光测定 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临床实验室 乙型肝炎感染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体征及预防治疗方法研究
11
作者 阮晓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本文分析乙型病毒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体征特点,并分析防治乙肝手段。方法 研究对象,82例,我院就诊,HBsAg检测者,时间选取2019.12.10/2022.11.30(开始/结束),研究对象夫妻其中一方为HBsAg阳性者,对其开展防治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 本文分析乙型病毒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体征特点,并分析防治乙肝手段。方法 研究对象,82例,我院就诊,HBsAg检测者,时间选取2019.12.10/2022.11.30(开始/结束),研究对象夫妻其中一方为HBsAg阳性者,对其开展防治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观察HBsAg阳性者体征、治疗效果及HBsAg阴性者乙肝感染率。结果 (1)HBsAg阳性者体征:HBsAg阳性者/HBsAg阴性者,年龄、性别占比情况对比,差异不显(P>0.05)。HBsAg阳性者单项HBsAg占比高(39.02%),其次合并抗—HBc占比较高(21.95%)。(2)治疗效果:经过综合治疗后,HBsAg阳性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较之治疗前更高(值=64.174),差异显著(P<0.05)。(3)HBsAg阴性者乙肝感染率:经过综合干预后,HBsAg阴性者乙肝感染率较之干预前无差异(值=1.012,P>0.05)。结论 HBsAg阳性者同HBsAg阴性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HBsAg阳性者以单一HBsAg(+)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阳性者HBV—DNA转阴率,预防阴性者出现乙肝病毒感染,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预防治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样本的体外中和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浩稳 黄剑臻 林曼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09-1410,1412,共3页
目的研究同时阳性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体外中和反应特性。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技术在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抗-HBs同时阳性的样本血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单纯HBsAg阳性的样本和... 目的研究同时阳性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体外中和反应特性。方法运用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技术在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抗-HBs同时阳性的样本血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单纯HBsAg阳性的样本和单纯抗-HBs阳性的样本分别与同时阳性的研究组样本中的抗-HBs和HBsAg进行体外血清学中和反应,测定中和物中的HBsAg和抗-HBs含量;测定HBsAg单阳性样本的基因型和HBsAg亚型,记录各测定结果。结果获取1例HBsAg(130.21ng/mL)和抗-HBs(50.6U/L)双阳性样本,HBV基因型为B型,HBsAg亚型为adw;20例HBsAg单阳性样本中有6例能中和研究组样本中的抗-HBs(中和物抗-HBs≤6.5 U/L);20例抗-HBs单阳性样本均能中和研究组样本中的HBsAg(中和物HBsAg≤0.06ng/mL)。结论同时阳性样本中的抗-HBs不是与其共存的HBsAg的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体外中和反应
下载PDF
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宁静 钟继荣 +5 位作者 雷红霞 刘建锋 付鸿 甄晓荣 王军 张平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符合率。方法:分别用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待检儿童血清HBsAg和抗-HBs,将两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400例标本中,胶体金... 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符合率。方法:分别用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待检儿童血清HBsAg和抗-HBs,将两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400例标本中,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法符合率为97.25%;乳胶层析法和ELISA法检测抗-HBs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法符合率为79.25%。结论:免疫层析法简便快速,但存在一定假阳性或假阴性率,不能完全替代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适合在不具备ELISA法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和标本初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三种检测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明德松 《世界感染杂志》 2004年第6期577-578,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三种检测方法(ELISA)、GIA和MEIA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HBsAg检测方法的成本、总符合率。结果 ELISA、GIA、MEIA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1.20元,1.5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三种检测方法(ELISA)、GIA和MEIA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HBsAg检测方法的成本、总符合率。结果 ELISA、GIA、MEIA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1.20元,1.50元,17.00元,总符合率分别为0.997,1.000,1.000。结论 ELISA法为最佳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ELISA 符合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检测 方法评价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疗效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淋淋 秦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IHC)的临床结局,探讨此类慢性乙肝特殊人群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2019年门诊IHC...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inactive HBsAg carrier,IHC)的临床结局,探讨此类慢性乙肝特殊人群临床治愈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2019年门诊IHC 107例。其中30例IHC未接受治疗干预作为对照组,77例IHC给予Peg-IFNα-2b作为治疗组,疗程不超过96周。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BsAg清除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对HBsAg清除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07例患者纳入研究。治疗48周,治疗组HBsAg清除率、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4.7%(19/77)、9.1%(7/77);治疗96周,分别上升为40.3%(31/77)、19.5%(15/77)。对照组在治疗48周及96周HBsAg清除率、血清学转换率均为0(0/30)。治疗组HBsAg清除率、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水平、治疗第12周HBsAg下降值、治疗第13~36周HBsAg下降值、治疗第4周丙氨酸转氨酶(ALT)等因素可能是治疗后HBsAg清除的关键指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以上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0.868、0.855、0.783,且临界值分别为基线HBsAg <1.96 lg IU/mL、第12周HBsAg下降>0.70 lg IU/mL、第13~36周HBsAg下降>1.20 lg IU/mL、第4周ALT>40.5 U/L。结论用Peg-IFNα-2b治疗IHC可清除部分患者HBsAg,甚至达到HBsAg血清学转换的目的,且基线低水平HBsAg、治疗第12周及第13~36周HBsAg显著下降、第4周ALT升高预示着HBsAg清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清除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下载PDF
中国肝癌死亡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的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黄正京 周脉耕 王黎君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描绘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地理分布图(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水平地理分布图,描述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肝癌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全国疾病... 目的描绘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地理分布图(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水平地理分布图,描述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肝癌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亡监测数据和全国肝炎血清学流调数据,分别绘出中国疾病监测点的肝癌死亡水平和各省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图,比较两者的地理分布,并对各省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进行相关性检验。绘制监测点不同性别人群的肝癌死亡水平图,揭示不同性别人群的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的分布特点。结果中国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肝癌死亡率分布特点为东高西低即东部沿海地带为高发区,西部(西北、西南)为低发区,HBsAg携带率的高发区为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内陆的西藏和宁夏。两者的地理分布特点有相似性,统计学结果显示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中国HBsAg携带率的高低和肝癌死亡率的水平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地理分布 疾病监测
下载PDF
MEIA法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评价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跃国 王惠民 +1 位作者 毛丽萍 陈友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 对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MEI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研究低含量乙肝表面抗原人群阳性检出率。方法 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型化学发光仪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卫生部质控物、高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标本进行稀释测定... 目的 对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MEI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研究低含量乙肝表面抗原人群阳性检出率。方法 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型化学发光仪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卫生部质控物、高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标本进行稀释测定,同时与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进行比较;对低浓度(HBsAg≤1μg/L)的标本进行中和确证试验与采用PCR-ELISA法定量测定HBV DNA。结果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具有较高灵敏度,达0.1μg/L;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低浓度(HBsAg≤1μg/L)在人群中分布率为0.53%。结论 微粒子酶免疫法对提高低含量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微粒子酶免疫测定 MEIA 乙肝病毒脱氧核酸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弱反应结果的确认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楼滨 周志东 +2 位作者 范剑 藤敏 陈瑜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弱反应结果确认方法.方法 34例HBsAg弱反应结果血清标本,用双份复检、中和试验和随访检测,对HBsAg结果进行确认.结果 34例HBsAg平均水平(S/N)为4.28(2.12~8.07);双份复检HBsAg全部阳性;中...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弱反应结果确认方法.方法 34例HBsAg弱反应结果血清标本,用双份复检、中和试验和随访检测,对HBsAg结果进行确认.结果 34例HBsAg平均水平(S/N)为4.28(2.12~8.07);双份复检HBsAg全部阳性;中和试验阳性31例(91.2%),阴性3例(8.80%);2次随访HBsAg均阳性30例(88.2%),均阴性4例(11.8%);中和试验和随访结果均阳性28例(82.4%),均阴性1例(2.94%),另5例中和试验和随访结果不符.结论 HBsAg弱反应结果大部分可确认HBsAg阳性,几类确认方法对于明确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免疫酶技术 假阳性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快速检测的漏检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俊鸿 彭楷 +4 位作者 刘加伟 杨培 骆展鹏 邹晓萍 王娟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6期2275-2276,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前端漏检单采血小板献血员标本结果,分析快速检测筛查漏检原因。方法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再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前端筛查阴性、采集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反... 目的:通过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前端漏检单采血小板献血员标本结果,分析快速检测筛查漏检原因。方法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再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前端筛查阴性、采集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反应性的31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员标本,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1例前端漏检标本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再次用胶体金法检测有16例阴性,15例阳性,总的一致性为48.4%。ELISA阳性标本中S/CO值小于10前端筛查漏检再次用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结果的有3例,阴性14例,一致性为9.7%;S/CO值在10~30时用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总共有14例,阴性为2例,一致性为45.2%;S/CO值大于30的9例标本再次用胶体金法检测全部检出,一致性为100.0%。结论试剂检测方法不同所致的分析灵敏度差异和检测过程中操作不当是 HBsAg漏检的主要原因,胶体金试剂与ELISA试剂包被片段不同以及观察时间不够也是单采血小板 HBsAg漏检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快速检测 漏检
下载PDF
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洪源 刘妍 +2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43-946,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MHBst)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MHBs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MHBst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MHBst)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MHBs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MHBst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相同细胞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MHBst后,有37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14条基因表达增强,23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及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技术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 反式调节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