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灶直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黎娉 石颖 陈鲜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灶直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效果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单纯黏液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大小分为病灶直径<35 mm组(37例),病灶直径≥35... 目的探讨不同病灶直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效果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单纯黏液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大小分为病灶直径<35 mm组(37例),病灶直径≥35mm(43例)。分析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超声特征。结果病灶直径<35 mm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13.4)岁,低于病灶直径≥35 mm组(59.5±11.3)岁,其诊断准确率为75.68%,低于病灶直径≥35 mm组9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灶直径<35 mm组比较,病灶直径<35 mm组患者病灶形态多呈分叶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35 mm组患者血流信号Ⅲ级比例及收缩期峰速值(SPVmax)高于病灶直径<3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R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直径较小的患者超声误诊率高,病灶直径较大患者病灶形态多呈分叶状,血流信号丰富,超声下不同病灶直径乳腺乳腺黏液腺癌具有自己的形态特征,可在临床上充分利用这一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单纯黏液腺癌 超声检查 病灶直径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对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效果及病灶直径的影响
2
作者 蒋寒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对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临床效果及病灶直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应...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对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临床效果及病灶直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微波消融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灶直径、肝功能情况(AST、TBIL、ALB、AST)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病灶直径为(2.7±0.6)cm,小于对照组的(3.4±0.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13%)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水平为(35.4±4.2)U/L,TBIL水平为(13.4±1.7)μmol/L,ALB水平为(43.4±5.5)g/L,ALT水平为(47.8±5.6)U/L,均低于对照组的(61.2±5.7)U/L、(17.1±1.8)μmol/L、(44.6±4.7)g/L、(93.4±11.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应用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地缩小病灶,且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治疗效果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 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疗效 病灶直径
下载PDF
病灶直径和CT值联合评估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费佳 赵胜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影像征象对评估浸润性肺腺癌(IA)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GGN患者188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33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40岁。分为浸润前病变(pre-IA)组(109例)及IA组(79例)。行CT检查,测量...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影像征象对评估浸润性肺腺癌(IA)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GGN患者188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33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40岁。分为浸润前病变(pre-IA)组(109例)及IA组(79例)。行CT检查,测量GGN直径和CT值;比较各CT征象在两组间的差异;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预判IA的主要征象及其诊断效能。结果IA组多出现实性成分,边缘多呈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改变,GGN内空泡/空腔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常见。IA组GGN直径(1.58 cm±0.57 cm)、CT值(-547.63 HU±91.81 HU)均明显大于pre-IA组[(1.03±0.36)cm、(-627.22±98.61)HU],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GGN直径(1.18 cm)在鉴别pre-IA与I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6%、74.7%,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CT值(-596.58 HU)鉴别两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9%、73.4%,AUC为0.73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GGN直径和CT值是评估IA的重要指标,且两者联合评估预测I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4%、89.9%,AUC为0.884,均高于单一指标的分析结果。结论GGN直径和CT值是预判IA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联合预测IA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的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CT征象 浸润性腺癌 浸润前病变 二元LOGISTIC回归 病灶直径 CT值
下载PDF
MRI和CT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和病灶直径及发病时间的检出率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鲍小林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6期21-22,30,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和CT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病灶直径、发病时间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部... 目的 探讨MRI和CT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病灶直径、发病时间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病灶直径、发病时间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5 mm病灶、≥5 mm病灶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发病2 h、4 h、8 h内患者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MRI检查对病灶部位、病灶直径、发病时间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腔隙性脑梗死 病灶部位 病灶直径 发病时间
下载PDF
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宫颈癌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
5
作者 段前深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宫颈癌分期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进行CT、MRI进行诊断,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做为金标准,比较CT、MRI及CT联合MR...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宫颈癌分期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进行CT、MRI进行诊断,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做为金标准,比较CT、MRI及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不同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结果。结果ⅠB1期及以下,MRI的诊断符合率为81.25%,CT的诊断符合率为43.75%,MRI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ⅠB2期~ⅡA期,Ⅱ期及以上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31%和94.74%,与MRI的诊断符合率72.41%、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分期诊断符合率及术前诊断率均显著高于CT或MRI单独诊断符合率(P<0.05);MRI在病灶直径≤3 cm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 (P<0.05);当病灶直径大于3 cm时两者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CT联合MRI在不同病灶直径中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或MRI单独诊断(P<0.05)。结论 CT联合MRI在宫颈癌不同病灶直径、不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或MRI的单一诊断,可为临床治疗与预后转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灶直径 分期诊断
下载PDF
病灶直径和CT值联合评估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艳伶 《医学信息》 2021年第17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病灶直径和CT值联合评估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67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浸润前病变组(38例)和浸润性组(29例),均进行CT检查、测定病灶直径,比较两组CT征象差异,采用多因... 目的研究病灶直径和CT值联合评估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67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浸润前病变组(38例)和浸润性组(29例),均进行CT检查、测定病灶直径,比较两组CT征象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浸润性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确定病灶直径、CT值以及病灶直径联合CT值评估浸润性肺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浸润性组病灶直径、CT值均大于浸润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组CT征象实质性成分、边缘多呈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或空腔征、空气支气管征检出率高于浸润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管集束征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直径、CT值是浸润性肺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数值越大病理证实浸润性肺腺癌可能性越大;ROC曲线分析显示,病灶直径联合CT值诊断浸润性肺腺癌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病灶直径、CT值诊断方法(P<0.05)。结论病灶直径和CT值是浸润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联合评估浸润性肺腺癌诊断率高于单一指标,可为临床鉴别肺腺癌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直径 CT值 浸润性肺腺癌 胸膜凹陷征
下载PDF
CEUS和CECT对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琦 喻红霞 +2 位作者 张晓光 王燕华 杨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计算机体层扫描(CECT)对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78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EUS和CECT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肝...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计算机体层扫描(CECT)对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78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EUS和CECT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肝癌的效能;根据肝癌病灶直径分组,比较CEUS、CE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直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CEUS、CECT诊断肝癌灵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肝癌灵敏度高于CEUS、CECT单独检查(P<0.05);CEUS、CECT、联合检查诊断肝癌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CECT诊断肝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CEUS诊断肝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肝癌准确率高于CECT(P<0.05);2)CEUS、CECT及联合检查诊断直径<3cm、≥3cm肝癌病灶准确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CECT均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检查方法,两者联合检查效能更高,但CEUS、CE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不同直径肝癌准确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病灶直径 超声造影 增强计算机体层扫描
下载PDF
不同直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超声特征表现及多模态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均羽 韦舒静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超声特征表现,以及多模态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乳腺非肿块病变(139个病灶)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灶最大直径分为大病灶组(n=53)与小病灶组(n=86)。比...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超声特征表现,以及多模态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乳腺非肿块病变(139个病灶)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灶最大直径分为大病灶组(n=53)与小病灶组(n=86)。比较两组不同性质病变的超声特征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效能。结果小病灶组中,相比于良性病变,簇状钙化分布、冠状面结构扭曲、血流阻力指数(RI)高及弹性评分高在恶性病变中更为常见(均P<0.05);大病灶组中,相比于良性病变,簇状钙化分布、血流丰富、血流RI高及弹性评分高在恶性病变中更为常见(均P<0.05)。血流RI高、冠状面结构扭曲、弹性评分高均是小病灶组病变性质为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簇状钙化分布、血流丰富、弹性评分高均是大病灶组病变性质为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在小病灶组及大病灶组中,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常规超声检查(均P<0.05)。结论在不同直径的非肿块型乳腺病灶中,良恶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存在差异,血流RI高、冠状面结构扭曲、弹性评分高均是小病灶(病灶最大直径≤2 cm)病变性质为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簇状钙化分布、血流丰富、弹性评分高均是大病灶(病灶最大直径>2 cm)病变性质为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模态超声检查诊断不同直径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的效能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型乳腺病变 多模态超声检查 病灶直径 超声特征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64排螺旋CT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王菘 孟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89-092,共4页
探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64排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11-2023.11选择的是胃肠道间质瘤病人80名,都是经过手术而确诊的,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CT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不同位置诊断中的检出率统计,评估疾病良恶性经64排螺旋CT检查... 探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64排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11-2023.11选择的是胃肠道间质瘤病人80名,都是经过手术而确诊的,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CT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不同位置诊断中的检出率统计,评估疾病良恶性经64排螺旋CT检查有何差异。结果 80例病人CT检出结果为78例[97.50%],与手术确诊结果差异不大(P>0.05)。64排螺旋CT检查不同位置和手术的结果没有特别大的差别(P>0.05)。64排螺旋CT检查显示,病灶直径的在恶心病中的数值比潜在恶性、良性值都大,良性病灶直径较之潜在恶性、恶性病灶更小,P<0.05。结论 在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工作中,64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该检查方式能有效明确患者病灶位置与病灶大小,结果 与手术确诊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64排螺旋CT 良恶性 病灶位置 病灶直径 检出率
下载PDF
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王国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评估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螺旋CT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1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并评估其影像... 目的:评估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螺旋CT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1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并评估其影像学特征,观察实性成分直径、病灶直径差异。结果:1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良性68例,恶性82例;螺旋CT定性诊断良性66例,恶性84例,诊断灵敏度98.78%(81/82)、特异度95.59%(65/68)、准确率97.33%(146/150)、阳性预测值96.43%(81/84)、阴性预测值98.48%(65/66),Kappa值=0.946,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良恶性结节病灶形态、分叶征、毛刺征、边界、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囊状透亮影影像学特征均差异显著(P <0.05)。恶性结节病灶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均大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螺旋CT定性诊断的实施对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根据其病灶直径、影像学特征、实性成分直径等状况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后续针对性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螺旋CT定性诊断 影像学特征 实性成分直径 病灶直径
下载PDF
无法手术原发性肝癌30例经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勇 申淑群 +7 位作者 葛乃建 伍路 朱俊军 张一军 刘学 于晓河 黄剑 杨业发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无法手术(病灶最大直径>5cm)原发性肝癌经微波消融(PMWA)治疗效果及对预后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无法接受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MWA治疗... 目的探讨无法手术(病灶最大直径>5cm)原发性肝癌经微波消融(PMWA)治疗效果及对预后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无法接受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MWA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评估两组近期疗效,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AST、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复发病灶、新发病灶、远处转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复发病灶、新发病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2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MWA可改善无法手术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提高临床肿瘤缓解率,增加无瘤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MWA 病灶直径 缓解率 预后
下载PDF
结肠镜联合CEA、CA242鉴别结直肠息肉与癌变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雄 夏于新 +3 位作者 孙晓梅 李明月 王柯涵 吴诚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5,共6页
本文探讨了通过结肠镜评估病灶直径、病灶数量,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鉴别结直肠息肉与癌变的效能。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21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本文探讨了通过结肠镜评估病灶直径、病灶数量,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鉴别结直肠息肉与癌变的效能。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21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直径、病灶数量和CEA、CA242表达水平,发现将年龄、家族结直肠癌史等因素控制后,病灶直径、病灶数量、腺瘤性病灶、CEA、CA242表达仍与结直肠癌显著相关(P<0.05);各指标联合鉴别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70,大于任一单一指标(P<0.05)。因此结肠镜下病灶直径、病灶数量、病理类型与CEA、CA242表达水平有关,均是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各指标有望为诊断鉴别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提供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病灶直径 病灶数量 CEA CA242 结肠息肉 结直肠癌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兰兰 张娴娴 +3 位作者 叶青 李晓波 朱艳 徐林根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6期689-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258例急性LI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中急性梗死病灶的直径≤15 mm)临床资料。患者运动功能按照美国国...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258例急性LI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中急性梗死病灶的直径≤15 mm)临床资料。患者运动功能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价,入院14 d内加重≥1分者纳入进展组(n=38),余为非进展组(n=220)。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LI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的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梗死病灶直径、血小板计数及收缩压(SB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3个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脑梗死病灶直径及S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脑梗死病灶直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619,S=0.052,95%CI 0.566~0.678,临界值>10 mm;SBP的AUC=0.586,S=0.058,95%CI 0.523~0.646,临界值>165 mmHg;脑梗死病灶直径和SBP是急性LI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病灶直径>10 mm及SBP>165 mmHg可作为急性LI病情进展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进展 梗死病灶直径 收缩压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小三 王小明 +3 位作者 韩婷 蒋彬 王冠男 奚士航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检验LH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子,建立胆漏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胆漏风险预测模型对LH术后并发胆漏的预测效能。结果 100例PHC病人LH术后共有11例发生胆漏,有89例未发生胆漏;初步比较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后,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合并术前胆管炎、术中出血量多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余肝体积高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胆漏风险预测模型用于预测LH术后胆漏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价值;在原有研究人群的基础上采用Bootstrap法重采样100次,获得内部验证人群,将建立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对内部验证人群病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提示,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05,拟合无显著差异,拟合满意。结论 PHC病人LH术后并发胆漏受多个风险因子影响,根据多个风险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预测术后胆漏发生风险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胆漏 风险预测模型 病灶直径 肝功能 胆管炎 余肝体积 出血量
下载PDF
小肝癌28例微波消融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晓辉 任小龙 +3 位作者 武承凤 王秀丽 王静舞 王维 《肝脏》 2016年第6期519-520,共2页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年病死率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手术切除是一种传统及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对肝组织损伤明显,对病灶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SHCC)患者选择手术切除反而得不偿失,此时非...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年病死率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手术切除是一种传统及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对肝组织损伤明显,对病灶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SHCC)患者选择手术切除反而得不偿失,此时非手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微波消融、射频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小肝癌 恶性肿瘤死因 病灶直径 射频消融 肝外转移 原发性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肝组织损伤 肝动脉栓塞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征象对术前评估肺腺癌浸润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峰 郭勇 丁会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7期1765-1767,1777,共4页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对术前评估肺腺癌浸润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按浸润情况分为浸润性肺腺癌组(n=60)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组(n=36)。比较两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并对影响因素行Logis...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对术前评估肺腺癌浸润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按浸润情况分为浸润性肺腺癌组(n=60)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组(n=36)。比较两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并对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独立影响因素对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浸润性肺腺癌组与非浸润性肺腺癌组患者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类型、病灶直径及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是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病灶直径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最佳截断值为1.39 cm,灵敏度为71.67%,特异度为86.11%,95%CI=0.745~0.902,P﹤0.01。结论肺部CT扫描磨玻璃结节的病灶直径,有助于预判肺腺癌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CT征象 肺腺癌浸润性 病灶直径
下载PDF
11例小肺癌X线、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新建 黄湘莲 王英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本文收集近十年来经X线诊断,手术、病理证实337例肺癌中选出,病灶直径小于15mm肺癌11例。其中4例做过CT检查,分别从临床、X线、CT征象、检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男9例,女2例。37~64岁。就诊方式:因呼吸道症状者5例,... 本文收集近十年来经X线诊断,手术、病理证实337例肺癌中选出,病灶直径小于15mm肺癌11例。其中4例做过CT检查,分别从临床、X线、CT征象、检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男9例,女2例。37~64岁。就诊方式:因呼吸道症状者5例,体检发现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CT诊断 病灶直径 中心型 细支气管 临床资料 左上肺 结节灶 右上叶 小叶间隔
下载PDF
核磁共振联合CT检查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圣男 李香营 陈建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6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0例(梗死病灶168处),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急性期脑梗死的“...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0例(梗死病灶168处),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急性期脑梗死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在不同发病时间下的病灶检出数,以及各类脑梗死检出率。结果:15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确定出血性脑栓塞39例,缺血性脑梗死50例,腔隙性脑梗死61例;联合检查对发病时间<6 h、6~24 h患者的病灶检出数及总检出病灶数均高于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检出率均高于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CT检查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及时明确梗死类型,确定梗死病灶大小,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核磁共振 CT检查 病灶直径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朱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24-0128,共5页
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其规律和特性。方法 进行了一项对A组,B组,X组,Y组,D组和C组的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患者对照研究,同时考虑了病灶最大直径、是否侵犯背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包膜浸润以及CLN... 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其规律和特性。方法 进行了一项对A组,B组,X组,Y组,D组和C组的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患者对照研究,同时考虑了病灶最大直径、是否侵犯背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包膜浸润以及CLNM等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1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表2得出,年龄、是否侵犯背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包膜浸润和CLNM等均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因素,特别是在包膜浸润方面,差异显著。表3得出,病灶数、病灶最大直径和CLNM等是X组和Y组之间病理资料的重要差异因素。表4和表5进一步分析,病灶最大直径和包膜浸润是MPTC发生CLNM和LCNM的相关危险因素,尤其兼具高的Wald和Exp(B)值。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病灶最大直径、是否侵犯背膜、包膜浸润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病灶最大直径和包膜浸润是MPTC发生CLNM和LCN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途径 影响因素 包膜浸润 病灶最大直径
下载PDF
中药塌渍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灿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6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塌渍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16例GLM患者(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8)和研究组(n=108)。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研究组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中药塌渍治... 目的研究中药塌渍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16例GLM患者(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8)和研究组(n=108)。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研究组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病灶最大直径、乳房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105/108)]高于对照组[86.11%(93/108)](P<0.05);治疗后,两组病灶最大直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塌渍能显著减小GLM患者病灶直径,减轻乳房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中药塌渍 曲安奈德 病灶直径 乳房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