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1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META分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类生物制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松叶 史香芬 +2 位作者 卢晓静 赵院霞 杜书章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13-2519,I0002,共8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类生物制剂在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发表的IL抑制剂类生物制剂在斑块状银屑病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利用CiteSpace5.8.R...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类生物制剂在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发表的IL抑制剂类生物制剂在斑块状银屑病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利用CiteSpace5.8.R3软件进行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等文献关键特征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共纳入文献2056篇,近10年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共计104个国家/地区的545个机构参与了IL抑制剂类药物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研究,其中美国发文量805篇,占总发文量的39.15%居首位,且与德国、英国、瑞士、加拿大等有密切合作,发文最多的机构是瑞士诺华制药,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德国汉堡艾本多夫医学中心的Reich K,被引频次第一的作者是加拿大Prob Med公司的Papp KA,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为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生物制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研究前沿为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特殊人群研究、新型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自我给药研究及在其他疾病的应用研究等。结论近10年来,IL抑制剂类生物制剂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发展迅速,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未来更应该关注对特殊人群及真实世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乌司奴单抗 司库奇尤单抗 依奇珠单抗 古赛奇尤单抗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抑制剂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希 孙旭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L^(-1)7、IL-22、IL-23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们针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靶向抑制药物的研发及一系列临床研究。本文对抗TNF-α制剂、IL抑制剂应用于NIU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生物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雪蕾 王晓琴 《巴楚医学》 202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葡萄膜炎病因复杂,是一类常见的难治性致盲眼病。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所致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是该病最常见的发病类型。由于单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效果不佳,NIU的治疗手段逐渐趋向于生物制剂阶段,选择针对性调节单细胞或... 葡萄膜炎病因复杂,是一类常见的难治性致盲眼病。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所致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是该病最常见的发病类型。由于单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效果不佳,NIU的治疗手段逐渐趋向于生物制剂阶段,选择针对性调节单细胞或多细胞因子的药物可能对防治NIU有着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已经上市的或正在试验阶段的白细胞介素抑制剂或相关靶向因子在NIU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生物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5
作者 冯小燕 刘欣欣 +1 位作者 卞亚伟 李钦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功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型 泛发性 幼儿 基因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IL)-12/23、IL-17和IL-23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明洙 钟伟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对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选用银屑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2... 目的:对白细胞介素(IL)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选用银屑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公开发表的IL抑制剂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Ⅱ或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Cochrane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和偏倚风险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对疗效和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随机对照研究,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PASI 75和PASI 90及医师的全面评估(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 s PGA)0/1或研究者的全面评估(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 sIGA)0/1的Meta分析共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依奇珠单抗疗效最佳,其次是司库奇尤单抗、优特克诺和布罗达单抗,古塞奇尤单抗、替拉珠单抗和瑞莎珠单抗疗效略差;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 AE)的Meta分析表明替拉珠单抗最安全,其次是优特克诺和古塞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的风险最高。结论:IL-17抑制剂相对选择性IL-23抑制剂更有效,选择性IL-23抑制剂比IL-17抑制剂更安全,IL-12/23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及其抑制剂对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合成透明质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清礼 张学进 《Eye Science》 CAS 2003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L-1Ra)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人及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OFs)增殖及合成透明质酸(HA)的作用。 方法:取5例TAO病人眼眶组织与眼外肌进行OFs培养,另取4例无眼部病变的意外死亡者眼...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L-1Ra)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人及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OFs)增殖及合成透明质酸(HA)的作用。 方法:取5例TAO病人眼眶组织与眼外肌进行OFs培养,另取4例无眼部病变的意外死亡者眼眶组织与眼外肌进行OFs培养作为对照。分别在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L-1、IL-1Ra,用MTT法及放射免疫法观察它们对OFs增殖及分泌HA的作用;然后用不同浓度的IL-1Ra与IL-1共同孵育,观察OFs的增殖及HA合成的变化。 结果:IL-1在5U/ml浓度以上时均能明显刺激OFs的增殖和HA的合成,当IL-1浓度为500U/ml时对TAO病人OFs的刺激作用强丁对正常人OFs。IL-1Ra单独使用时对OFs的增殖及HA合成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当IL-1Ra(5、50ng/ml)与IL-1(500U/ml)联合孵育时,能阻断IL-1对OFs的刺激作用。 结论:IL-1能刺激TAO病人与正常人OFs的增殖和HA的合成,而IL-1Ra能阻断其刺激作用,因此IL-1Ra可能是TAO治疗中的一个新途径。眼科学报 2003;19:232-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抑制 眼眶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透明质酸 甲状腺相关眼病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效能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小扬 蔡林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选择性拮抗IL-17A及IL-17A受体的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及柏达鲁单抗,已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7抑制 白细胞介素-17A受体拮抗 生物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对银屑病模型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魏荣 吴斌 吕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6-860,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6抑制剂对银屑病模型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银屑病组和IL-6抑制剂组各10只,建立银屑病模型,建模成功后,IL-6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5 mg/kg IL-6抑制剂...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6抑制剂对银屑病模型大鼠背部皮肤组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银屑病组和IL-6抑制剂组各10只,建立银屑病模型,建模成功后,IL-6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5 mg/kg IL-6抑制剂,空白对照组、银屑病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对大鼠最后一次给药后2 d观察大鼠变化,采集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背部皮损表皮厚度检测、Baker病理评分、炎性细胞计数及检测背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2、IL-23表达水平、IL-6受体/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IL-6R/JAK/STAT3)通路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银屑病组、IL-6抑制剂组大鼠Baker评分、炎症细胞浸润数、表皮厚度、背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2、IL-23表达水平、IL-6R、JAK1、STAT3、CD80、CCL5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IL-6抑制剂组大鼠Baker评分、炎症细胞浸润数、表皮厚度、背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2、IL-23表达水平、IL-6R、JAK1、STAT3、CD80、CCL5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银屑病组(P<0.05)。结论IL-6抑制剂可有效抑制银屑病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角质增殖、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IL-6R/JAK/STAT3通路转导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抑制 银屑病 背部皮肤组织 白细胞介素-6受体/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治疗干扰素致银屑病加重一例
10
作者 李汀影 曹育春 孙小燕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13-315,共3页
46岁男性患者,因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长效干扰素α2b。3d后躯干、四肢出现广泛鳞屑性红色斑块,并伴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掌指(趾)关节疼痛肿胀,结合既往银屑病病史,诊断为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及关节病性银屑病。传统治疗... 46岁男性患者,因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长效干扰素α2b。3d后躯干、四肢出现广泛鳞屑性红色斑块,并伴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掌指(趾)关节疼痛肿胀,结合既往银屑病病史,诊断为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及关节病性银屑病。传统治疗无效后,使用白细胞介素(IL)-17抑制剂治疗,皮损和关节症状迅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抑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癫痫大鼠行为、海马超微结构及NMDAR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雨岚 吴海威 +1 位作者 程莉晶 孙威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癫痫的影响,揭示癫痫发作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IL-1β及IL-1ra30min后戊四氮...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癫痫的影响,揭示癫痫发作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IL-1β及IL-1ra30min后戊四氮致痫观察大鼠行为,分别于致痫后2,8,24h处死大鼠,通过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测定NMDA受体(NMDAR)活性,取海马CA3区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外源性IL-1β能够缩短癫痫发作的潜伏期,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5,P<0.05),对癫痫发作强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到明显的神经元变性坏死,大鼠脑内NMDAR活性在致痫后个时间点均显著增强;IL-1ra对发作潜伏期的影响及发作强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可明显减轻戊四氮致痫所导致的神经元损害,致痫大鼠脑内NMDAR活性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结论:IL-1β通过提高NMDAR活性促进癫痫发生及发展,加重癫痫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的程度,IL-1ra可以通过抑制IL-1β的活性,减轻其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白细胞介素1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抑制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庆童 张玲玲 +2 位作者 孙妩弋 吴丽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探讨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A组、AA+RhIL-1Ra(2·5、10、40mg/kg,tid,sc)和AA+anakinra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探讨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A组、AA+RhIL-1Ra(2·5、10、40mg/kg,tid,sc)和AA+anakinra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足爪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T、B细胞增殖度、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TNF-α和PGE2水平及关节滑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RhIL-1Ra(2·5、10、40mg/kg,tid×7d)改善了AA大鼠踝关节的炎性肿胀和病理学改变,RhIL-1Ra(40mg/kg,tid×7d)显著提高了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RhIL-1Ra(2·5、10、40mg/kg,tid×7d)抑制了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RhIL-1Ra使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TNF-α和PGE2减少。结论RhIL-1Ra对AA大鼠有治疗作用,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和T、B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抑制 关节炎 实验性/免疫学 关节炎 实验性/药物疗法 巨噬细胞 腹膜/代谢
下载PDF
IL-17A抑制剂治疗银屑病诱导或继发其他皮肤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中华 闫小宁 +1 位作者 黄雪英 吴迪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其治疗效果逐步得到认可,其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抑制剂疗效卓著,已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外有部分病例表明IL-17A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时会诱导或继发其他... 银屑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其治疗效果逐步得到认可,其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抑制剂疗效卓著,已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外有部分病例表明IL-17A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时会诱导或继发其他皮肤病。综述近年来IL-17A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时诱导或继发产生的其他皮肤病的病例报告,以期为临床医师使用该药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 银屑病 诱导 继发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椎间盘纤维环胶原纤维代谢的影响
14
作者 李强 崔海勇 董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双后肢大鼠椎间盘纤维环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双后肢大鼠模型36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试验组从造模当天即予腹腔注射IL-1Ra(50ng/kg体重),隔天重复注射至处死;对照组1...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双后肢大鼠椎间盘纤维环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双后肢大鼠模型36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试验组从造模当天即予腹腔注射IL-1Ra(50ng/kg体重),隔天重复注射至处死;对照组18只不予任何处理。于造模后1、3、6个月每组分别处死6只,完整取出L3-4椎间盘固定、切片,予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髓核中Ⅰ、Ⅱ型胶原染色进行面积扫描,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环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结果术后第1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椎间盘纤维环中Ⅰ、Ⅱ型胶原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3个月及第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Ⅰ、Ⅱ型胶原面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Ra对双后肢大鼠椎间盘纤维环中Ⅰ、Ⅱ型胶原的代谢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行性变 纤维胶原类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抑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IL-17A抑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心蕾 林进 陈伟钱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9-75,共7页
白细胞介素-17A(IL-17A)是一种炎症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具有调控破骨细胞功能等生物学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高表达,与RA的发病密切相关。然而临床试验并没有证实IL-17A抑制剂在RA中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IL-17A抑制剂在RA中的... 白细胞介素-17A(IL-17A)是一种炎症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具有调控破骨细胞功能等生物学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高表达,与RA的发病密切相关。然而临床试验并没有证实IL-17A抑制剂在RA中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IL-17A抑制剂在RA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分析其疗效不佳的原因,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复发性心包炎治疗的新选择: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俊贤 赵美 +1 位作者 宋婧 陈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共5页
复发性心包炎的治疗是心包疾病领域的一大难题。白细胞介素(IL)-1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心包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一系列研究发现多种IL-1抑制剂包括阿那白滞素、卡那单抗和利纳西普对复发性心包炎尤其是伴有全身炎症... 复发性心包炎的治疗是心包疾病领域的一大难题。白细胞介素(IL)-1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心包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一系列研究发现多种IL-1抑制剂包括阿那白滞素、卡那单抗和利纳西普对复发性心包炎尤其是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的特发性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有理由相信IL-1抑制剂将成为复发性心包炎治疗的全新选择,改善复发性心包炎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抑制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对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诱导
17
作者 谢啸东 范昕 王旭青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2-804,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酶(ICE)抑制剂诱导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胰腺炎组(P)和ICE抑制剂干预组(I),每组40只。各组造模后在2、6、12和24h4个时间点分别检测10只大鼠。I组于...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酶(ICE)抑制剂诱导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胰腺炎组(P)和ICE抑制剂干预组(I),每组40只。各组造模后在2、6、12和24h4个时间点分别检测10只大鼠。I组于制模前48h开始腹腔注射ICE抑制剂0.25mg/100mg体质量,间隔12h注射一次。P组仅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ELISA方法、细胞凋亡原位标记(TUNEL)染色等检测血清中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和胰腺细胞凋亡。结果HE染色见胰腺组织中典型的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形成。I组各个时间点病理学评分和血淀粉酶、TNF-α、IL-1β浓度均明显低于P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P组(P<0.01)。结论ICE抑制剂能减轻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炎症介质的抑制和诱导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抑制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彦巧 陈积 +4 位作者 李磊 谭丹枫 陶月英 陈泽慧 田应彪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904,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银屑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以抑制相应的免疫反应靶点的多种生物制剂在对中至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大量...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银屑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以抑制相应的免疫反应靶点的多种生物制剂在对中至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大量的试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IL-23靶点开发治疗银屑病的新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IL-23抑制剂对银屑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23抑制 tildrakizumab guselkumab risankizumab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4抑制剂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尧杰 周伟 +3 位作者 杨丽 袁伟明 李雁彬 唐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4抑制剂对NEC新生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新生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和IRAK1/4抑制剂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新生大鼠与母鼠... 目的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4抑制剂对NEC新生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新生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和IRAK1/4抑制剂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新生大鼠与母鼠同窝进行母乳喂养,不做任何干预;NEC模型组新生大鼠给予代鼠乳人工喂养,并进行缺氧及冷刺激;IRAK1/4抑制剂组新生大鼠给予IRAK1/4抑制剂干预,同时进行代鼠乳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3 d后处死大鼠取出肠道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对回盲部肠道组织进行病理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肠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NEC模型组新生大鼠逐渐出现腹胀、腹泻(部分见黏液血便)、活动减少、反应差、嗜睡等表现,程度逐渐加重;IRAK1/4抑制剂组新生大鼠也逐渐出现腹胀、腹泻、活动减少、反应差等表现,但出现时间较晚,程度较轻。肠组织病理评分:正常对照组为(0.33±0.49)分,NEC模型组为(3.08±0.99)分,IRAK1/4抑制剂组为(1.75±0.96)分,NEC模型组及IRAK1/4抑制剂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RAK1/4抑制剂组与NEC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肠道IL-1β、IL-6和TNF-α水平: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8.76±27.25) ng/L、(0.41±0.10) ng/L和(6.93±1.79) ng/L;NEC模型组分别为(410.99±44.16) ng/L、(1.79±0.18) ng/L和(44.39±6.00) ng/L;IRAK1/4抑制剂组分别为(256.23±41.29) ng/L、(1.05±0.19) ng/L和(21.45±6.36) ng/L。NEC模型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RAK1/4抑制剂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RAK1/4抑制剂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NEC模型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RAK1/4抑制剂对NEC新生大鼠的肠道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肠道的损伤,减少IL-1β、IL-6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4抑制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平 魏凯 +4 位作者 金晔华 张润润 常岑 许林帅 何东仪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7期60-64,69,共6页
强直性脊柱炎传统治疗策略仅限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然而临床中却存在着更精确、更高效治疗的需求。自从引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以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后,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 强直性脊柱炎传统治疗策略仅限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然而临床中却存在着更精确、更高效治疗的需求。自从引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以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后,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Janus激酶抑制剂的相继出现,成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希望。回顾并总结近20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上的现状及发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生物制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白细胞介素-17抑制 白细胞介素-23抑制 Janus激酶抑制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