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话新诗派的“自然音节”理论与实践 |
王雪松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2
|
胡适《尝试集》:白话新诗的实地试验 |
文贵良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倡导之功 创造之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论中国白话新诗的奠基 |
李生滨
|
《兰州学刊》
|
2004 |
1
|
|
4
|
浅析沈尹默白话新诗中的悲感意识 |
杨明贵
|
《安康学院学报》
|
2008 |
1
|
|
5
|
《新青年》与早期白话新诗 |
方长安
黄艳灵
王立扬
郑艳明
徐文泰
高欣
葛思思
周紫薇
宋雨蔚
李译闻
马敏
李一扬
陈妮
丁乐
袁婷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6
|
民间话语与五四白话新诗的理论建构 |
刘继林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论科举制度的消亡对白话新诗的生成的影响 |
王珂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8
|
“旧派文人”胡怀琛与白话新诗 |
李婷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9
|
口语:现代白话新诗的一个关键词 |
颜同林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10
|
白话新诗之争——论学衡派的诗歌观 |
李广琼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1
|
挣不断的纽带——简论白话新诗对古代诗歌艺术的“破”与“立” |
余荣虎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10 |
0 |
|
12
|
论周作人白话新诗创作观及其贡献 |
陈新瑶
程良松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7 |
0 |
|
13
|
“打油诗”与中国白话新诗的发生 |
卫敬星
|
《三峡论坛》
|
2014 |
0 |
|
14
|
胡适与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创作 |
刘嵘
|
《文教资料》
|
2014 |
1
|
|
15
|
早期白话新诗的创作与批评一例——钱玄同与《尝试集》的渊源 |
秦素银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6
|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堂乐歌——以白话新诗的发生为考察维度 |
谢君兰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7
|
在学堂乐歌与白话新诗之间——成都“草堂—孤吟”诗群的“在地性”研究 |
谢君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诗人的求真精神与初期白话新诗运动 |
曾洁玲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0 |
|
19
|
从白话新诗的崛起看台湾新文学运动 |
张光正
|
《台湾研究集刊》
|
1988 |
1
|
|
20
|
白话新诗派的“真实”诗学观 |
梁淼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