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闻歌见意:听觉隐喻下的西藏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昆 吴晓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是一个复杂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视听感官是旅游者形成目的地意象感知的重要信息通道,但研究较多集中在经由视觉通道形成的目的地意象感知,旅游者借助听觉感官会获得怎样的感知尚不清晰。因此,本文以西藏为例,采取隐... 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是一个复杂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视听感官是旅游者形成目的地意象感知的重要信息通道,但研究较多集中在经由视觉通道形成的目的地意象感知,旅游者借助听觉感官会获得怎样的感知尚不清晰。因此,本文以西藏为例,采取隐喻抽取技术研究潜在入藏旅游者听到西藏相关歌曲后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研究表明,目的地歌曲可以为潜在旅游者建立想象空间,通过歌曲中旋律和歌词的形象化和情绪化塑造出流动性认知意象,同时歌曲也表达了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某些情结,进而唤起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向往。结论进一步丰富深化了目的地意象研究,扩展了目的地意象生成的感官渠道,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等实践工作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隐喻 西藏 旅游目的地意象 隐喻抽取 歌曲
下载PDF
旅游者风险感知对目的地信任影响研究——政府信任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礼彬 程晓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旅游者风险感知与信任密切相关,各种风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改变社会互动并造成信任危机,而旅游者目的地信任是影响旅游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以安东尼·吉登斯关于风险感知和信任的论述为理论依据建立分析框架,通过网络问卷... 旅游者风险感知与信任密切相关,各种风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改变社会互动并造成信任危机,而旅游者目的地信任是影响旅游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以安东尼·吉登斯关于风险感知和信任的论述为理论依据建立分析框架,通过网络问卷对326名风险经历者进行调查,并以政府信任为中介变量,以风险沟通、应急处置为调节变量,重点探讨了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旅游者风险感知对其目的地信任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对旅游者政府信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风险感知对旅游者目的地信任无显著影响;政府信任对旅游者目的地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风险沟通在风险感知与政府信任中不存在调节作用,应急处置在风险感知与政府信任中存在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目的地信任 风险感知 政府信任 公共卫生风险
下载PDF
美食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研讨——“美食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圆桌研讨会”对话实录
3
作者 曾国军 杜莉 +3 位作者 王俊亿 周鸿承 周书云 钟淑如 《旅游论坛》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美食旅游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但其可持续性面临同质化和文化失真等挑战。6位从事美食旅游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美食旅游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讨论重点包括美食如何推动旅游、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及...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美食旅游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但其可持续性面临同质化和文化失真等挑战。6位从事美食旅游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美食旅游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讨论重点包括美食如何推动旅游、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与会者一致认为:首先,美食旅游不仅能推进旅游业的增长,而且有增强目的地的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潜力。这就要求目的地在实施美食旅游策略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同时创造与众不同的美食体验。一些地方通过推出特色美食线路和节庆活动,结合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已经成功地增强了其文化吸引力,并有效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其次,美食旅游应被视为具体的文化实践,旨在通过差异化的美食体验、地域性和季节性的食品展示,以及创新的营销策略,深化游客的文化参与和情感体验。同时,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对打造独特的美食旅游品牌形象至关重要。最后,环境、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是构成美食旅游体验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美食旅游的文化价值、对社区凝聚力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在构建地方性和原真性中的作用,都是值得关注的维度。未来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美食旅游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创新,并为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祉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可持续发展 目的地品牌 美食体验
下载PDF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改革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4
作者 孙业红 李港生 +2 位作者 耿玉环 乔向杰 周泽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6期135-139,143,共6页
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是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因此,该课程的课程建设至关重要。从学生角度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和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该文以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为例,... 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是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因此,该课程的课程建设至关重要。从学生角度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和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该文以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旅游管理大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并运用SPSS25.0进行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与学生满意度有关的课程内容、教师教学等因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挖掘学生对课程改革满意高低的深层原因,并尝试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满意度 课程改革 旅游目的地管理 数据分析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PLS-SE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路径研究——来自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石丽 曹倬衔 杨莹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0期95-99,共5页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建设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核心内容。从游客的视角建立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感知质量、品牌体验、品牌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五个构成要素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并对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游客进行调查,收集了482份有...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建设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核心内容。从游客的视角建立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感知质量、品牌体验、品牌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五个构成要素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并对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游客进行调查,收集了482份有效问卷,建立了基于PLS-SEM的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品牌资产路径模型,发现品牌资产各构成要素对品牌忠诚的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品牌感知质量、品牌知名度、品牌体验、品牌感知价值,提出了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品牌资产 PLS-SEM模型
下载PDF
目的地依恋研究述评: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6
作者 陈晔 曹智辉 +1 位作者 易柳夙 陈欣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26,共15页
文章对国内外986篇目的地依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理论演进、概念界定和研究主题等。在消费关系导向下,文章构建了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揭示了目的地依恋的基本影响因素、形成逻... 文章对国内外986篇目的地依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理论演进、概念界定和研究主题等。在消费关系导向下,文章构建了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揭示了目的地依恋的基本影响因素、形成逻辑与结果效应,并提出6个未来值得研究的主题:1)完善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2)探索非惯常情境下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与规律;3)揭示旅游者自我概念变化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4)动态描述目的地依恋形成的阶段特征;5)探讨旅游者对不同目的地类型的感知差异及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理;6)开展数字时代的目的地依恋研究。该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目的地依恋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旅游目的地提供管理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目的地依恋 自我概念 综述
下载PDF
媒体朝圣与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机制——基于淄博和哈尔滨的扎根理论分析
7
作者 赵书虹 孔营营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4,共12页
文章综合使用双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淄博和哈尔滨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发现:第一,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构建旅游品牌相对困难,此次走红完全是游客在社交媒体自发传播的产物,属于自发型走红,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文章综合使用双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淄博和哈尔滨进行探索式理论建构,发现:第一,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构建旅游品牌相对困难,此次走红完全是游客在社交媒体自发传播的产物,属于自发型走红,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哈尔滨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当地相关部门凭借资源优势,主动策划并提前准备预热,属于“设计型+自发型”走红。第三,网红旅游目的地作为信息传播、文化表达和消费趋势的交汇点,其走红初期必然遵循“自组织”或“建构型”的流量撬动模式。然而随着旅游目的地的出圈以及游客群体的不断增长,初期以旅游者或目的地参与主体的单方流量撬动型不足以维系网红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相反,旅游者和目的地参与主体双方共同在媒介空间中进行“多向度、发散式”的互动传播才是旅游目的地持续走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朝圣 网红旅游目的地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指日可待”还是“道阻且长”?——目的地居民对中国入境旅游恢复的感知形成研究
8
作者 蔡礼彬 张子彧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7,共23页
以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度使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陷入失衡,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基于日渐宽松的出入境政策等客观事实,入境旅游的恢复或迎来希望,相应地,为入境旅游重新启动做好准备工作的相关议题应当在研究中得到重视。居民... 以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度使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陷入失衡,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基于日渐宽松的出入境政策等客观事实,入境旅游的恢复或迎来希望,相应地,为入境旅游重新启动做好准备工作的相关议题应当在研究中得到重视。居民是目的地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文章从目的地居民视角出发对中国入境旅游恢复感知作预测研究,以深度访谈为资料来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影响目的地居民对中国入境旅游恢复的感知过程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政策与现实、风险认知、利益关切与个体内置情感是影响居民感知的因素;(2)信息源、信任情感积累、控制性/补偿性需求能够调节感知强度;(3)居民的感知结果包含“爱恨交织”的复合情绪,亦包含对来华游客潜在态度感知;(4)衍生感知后效包含整合行为、逃离行为、主动寻求防护行为和排斥来华游客行为4种行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入境旅游恢复 目的地居民 扎根理论 情感与态度
下载PDF
因“地”制宜:地缘关系对目的地品牌代言人选择的影响
9
作者 黎建新 李晨 +1 位作者 易腾麒 何昊 《珞珈管理评论》 2024年第5期112-125,共14页
当前,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旅游目的地形象升级,利用名人为目的地品牌代言已成新趋势,但目的地品牌如何选择代言名人,现有文献却缺乏研究。文章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地缘关系的双层含义,同时借鉴中国本土的关系研究,引入代言人地缘关系... 当前,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旅游目的地形象升级,利用名人为目的地品牌代言已成新趋势,但目的地品牌如何选择代言名人,现有文献却缺乏研究。文章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地缘关系的双层含义,同时借鉴中国本土的关系研究,引入代言人地缘关系这一概念,并将此区分为先赋性和交往性两个维度。通过眼动实验以及情境实验,探究代言人地缘关系特征对目的地品牌代言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代言人地缘关系的交往性维度才是影响目的地品牌代言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而先赋性维度仅仅在交往低时才发挥作用;此外,文章还证实了代言真实性的中介作用与目的地品牌定位的调节作用。最后讨论了相关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品牌 名人代言 地缘关系 代言真实性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系统构建研究--基于旅游“生活化”现象的观察思考
10
作者 赵书虹 李晓光 +2 位作者 孔营营 李佳懿 杨越琴 《旅游论坛》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探究旅游者行为意向、旅游目的地“人-地-业”互动关系,并尝试构建旅游目的地“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生活化”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呈现明显的泛中心化特征,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在地文化感知与旅游行为后的获得感;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结构会因旅游者需求转变而发生形变和膨胀,形成“人-地-业”动态发展框架;通过打造高度嵌合式产业结构,构建“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是克服当前供给侧缺陷、推动“人-地-业”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活化” 旅游目的地 “人-地-业”关系 程序化扎根理论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福州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11
作者 林东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提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目的地建设是系统工程,旅游目的地系统是以发展旅游业、满足游客需要为目标,由旅游吸引物、相关旅游接待产业、公共服务等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提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目的地建设是系统工程,旅游目的地系统是以发展旅游业、满足游客需要为目标,由旅游吸引物、相关旅游接待产业、公共服务等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六个城市为福州的比较对象,对福州旅游业发展实力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显示福州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尚有较大差距。今后福州应重点加强旅游吸引物、好客氛围、基础设施、品牌营销等领域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世界旅游目的地 比较
下载PDF
“健康生活目的地”:内涵意蕴、评价指标及路径选择——立足云南基于红河州13个县市的因子分析
12
作者 王静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20期103-105,共3页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是云南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深入探讨“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理论内涵与特征,并在云南省范围内选取红河州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红河州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的着力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生活目的地 内涵意蕴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构建研究——以佛山南海松塘村为例
13
作者 刘妹 邹瑾琳 王倩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以佛山南海松塘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塘村品牌的风格定位和设计原则,完成了松塘村品牌标识、品牌色彩、辅助图形、IP的开发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实践,并提出松塘村未来品牌发展的策略。... 以佛山南海松塘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塘村品牌的风格定位和设计原则,完成了松塘村品牌标识、品牌色彩、辅助图形、IP的开发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实践,并提出松塘村未来品牌发展的策略。研究旨在为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提供参考,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目的地 品牌形象 设计
下载PDF
乡村目的地数字形象维度建构与量表开发
14
作者 孙佼佼 曹晓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11,共14页
目的地形象维度探索和测量是乡村目的地研究的关键,新时代更是产生了“目的地数字形象”生产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江西婺源乡村目的地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和多阶段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量化分... 目的地形象维度探索和测量是乡村目的地研究的关键,新时代更是产生了“目的地数字形象”生产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江西婺源乡村目的地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和多阶段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量化分析,采用Maxqda 12和SPSS 23.0分析软件,提出“目的地数字形象”构念,建构乡村目的地数字形象维度,开发量表,并检验其对推荐意愿的效应。研究发现,乡村目的地数字形象共包含4大维度12个题项,分别为:数字人格形象(人格个性、故事形象、标志形象)、数字氛围形象(娱乐氛围、情绪氛围、景观氛围、文化氛围)、数字符号形象(文本符号、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数字情感形象(情感链接、情感真诚),各维度对推荐意愿产生不同影响。文章为目的地数字形象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数字时代乡村目的地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目的地形象 目的地数字形象 维度建构 量表开发
下载PDF
基于文旅大数据的宁夏景区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
15
作者 冯蛟 王文萱 周蓉蓉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6-108,共13页
本文采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抓取宁夏代表性景区在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和官方网站上的数据,构建宁夏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基于游客感知理论,本研究发现,宁夏景区目的地形象可区分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 本文采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抓取宁夏代表性景区在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和官方网站上的数据,构建宁夏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基于游客感知理论,本研究发现,宁夏景区目的地形象可区分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旅游吸引物、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和休闲氛围感知是宁夏景区认知形象的基本维度,其负面情绪感知主要来自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维度。游客对认知形象维度和景区情绪感知维度以积极情绪为主,对宁夏景区目的地形象中“塞上江南”和“神奇宁夏”的整体感知相对深刻,与官方投射的宁夏全域旅游形象相互印证。本研究克服了以往非结构化研究方法的主观性和内生性问题,扩展了游客感知理论和结构化方法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应用范畴,从而为宁夏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和基于感知形象差异的旅游景区精准营销提供分析工具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景区 文旅大数据 目的地形象 认知形象 情感形象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短视频中地方文化符号传播的路径创新
16
作者 陈婧薇 王孜洋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短视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各地文旅宣传的主要传播路径。【目的】本文以地方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目的地短视频的发展特征为研究切入点,探讨该类型影像的传播效能与话语建构的目的。【方法】从创作特...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短视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各地文旅宣传的主要传播路径。【目的】本文以地方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目的地短视频的发展特征为研究切入点,探讨该类型影像的传播效能与话语建构的目的。【方法】从创作特征层面分析其破圈传播的触发要素、视像化呈现的介入方式和建构群体认同的意义空间。【结果】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创新层面提出整合地方文化,打造城市认知、突出媒介形象,实现场景可见的全新叙事模式。【结论】旅游目的地短视频通过以上内容激发用户完成从线上观看到线下打卡的转变,最大程度提升地方文化的传播效能,实现地方文化符号资源的全产业开发和创新性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短视频 地方文化符号 城市传播 路径创新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电视旅游节目中的传播策略研究
17
作者 廖思维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8期137-139,共3页
电视旅游节目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塑造与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拥有独特而直观的影响力。其能将目的地的美景、风俗、传统乃至历史故事传递给广大观众,激发观众的旅游兴趣和愿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尽管如此,研究指出电视旅游节目... 电视旅游节目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塑造与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拥有独特而直观的影响力。其能将目的地的美景、风俗、传统乃至历史故事传递给广大观众,激发观众的旅游兴趣和愿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尽管如此,研究指出电视旅游节目在传播目的地形象时存在多方面局限,如一些节目对目的地的介绍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精髓。同时,节目形式的统一模板化也使得节目内容显得平淡无奇,缺乏新意;内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问题则限制了观众客观理性地认知目的地;缺少人物深度刻画和故事情感的节目则难以触动观众的心灵。基于此,为了改进电视旅游节目在传播目的地形象中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深度挖掘目的地文化是首要任务,创作团队应深入探索和呈现本土化内容,展现其独有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同时,合理安排知名与小众景点的比例,全方位揭示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此外,在节目制作上,应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融入,增强叙述的戏剧性和情感性,进而吸引观众并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落实这些建议措施,能更有效地促进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积极传播,为旅游业的持续繁荣注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 电视旅游节目 传播机制
下载PDF
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对目的地吸引力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张建春 田宏 《沈阳文旅》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交流和人际互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数字技术的问世和广泛采用,它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一向数字化的转变对信息传播、客户体验和目的地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传播、...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交流和人际互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数字技术的问世和广泛采用,它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一向数字化的转变对信息传播、客户体验和目的地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客户体验和目的地管理方面。社交媒体、在线评论、移动应用、虚拟现实等数字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客与目的地互动的方式。这些工具为旅行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选择,使目的地能够更有效地传递魅力和独特的产品。但为了全面了解数字迁移对目的地吸引力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管理 客户体验 旅游业 数字化转型 移动应用 虚拟现实 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乌镇为例
19
作者 蔡礼彬 张玮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旅游者的需求不断演变,旅游目的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切入点,利用质性元分析法归纳现有旅游目的地创新研究成果,提炼出影响目的地创新的7个前因因素(资源开拓、理念革...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旅游者的需求不断演变,旅游目的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切入点,利用质性元分析法归纳现有旅游目的地创新研究成果,提炼出影响目的地创新的7个前因因素(资源开拓、理念革新、产品升级、市场深耕、业态转型、支撑体系、服务生态系统)和1个中介传导因素(创新扩散),并以乌镇为案例,利用SEM模型对目的地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定量检验。检验结果发现:资源开拓、理念革新、产品升级、市场深耕、业态转型对目的地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扩散在以上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应创新开发旅游资源、贯彻新发展理念、升级创新旅游产品、持续发力市场攻坚、主动拥抱旅游新业态,以有助于我国旅游目的地开展创新实践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创新 创新扩散 质性元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20
作者 刘媚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欠发达区的地级市、区和县为样本,构建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模型的可行性,进而利用模型对该地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为该地区旅游事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综合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