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文硕 乔叶 +2 位作者 刘一臻 刘春霞 吴璟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15-22,共8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的相关性,并从性别和年龄维度分析其差异性,帮助中老年人明确最佳睡眠时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为其制定改善ADL的策略提供依据或参考。方法选取CHARLS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12月...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的相关性,并从性别和年龄维度分析其差异性,帮助中老年人明确最佳睡眠时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为其制定改善ADL的策略提供依据或参考。方法选取CHARLS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12月相关数据,将45岁及以上的7702名受试者纳入研究。通过问卷了解受试者的睡眠时长,判断其是否存在ADL受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睡眠时长与ADL受限的相关性,并从性别和年龄维度分析其存在的差异性。结果所有受试者中,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限者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限者分别为2236人(29.05%)和2939人(38.2%)。调整所有协变量后,睡眠时长过短者(<6 h)的BADL受限或IADL受限(除老年女性外)风险均高于对照组(7~<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睡眠时长为6~<7 h的老年女性的BADL受限风险(OR=1.51,95%CI:1.02~2.24)高于对照组(7~<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长过长者(≥9 h)中,只有老年男性的IADL受限风险(OR=1.72,95%CI:1.11~2.67)高于对照组(7~<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长与ADL受限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此外,睡眠时长过短或过长会增加部分人群ADL受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睡眠时长 相关性
下载PDF
抑郁在我国中老年人睡眠时长和日常生活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王玉鑫 陈娟 +2 位作者 吴芳 陈栅蓉 李炎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6-690,701,共6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峻增长,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21.1%[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会对日常生活能力(ADL)造成影响,进而降低生活质量[2]。据统计,我国失能老人占46.1%[3]。老年人群的睡眠问题也日益突...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峻增长,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21.1%[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会对日常生活能力(ADL)造成影响,进而降低生活质量[2]。据统计,我国失能老人占46.1%[3]。老年人群的睡眠问题也日益突出,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老年人睡眠时长在7~8 h内[4]。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长与ADL存在关联,睡眠时间过长会增加ADL受损的风险[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日常生活能力 抑郁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睡眠时长与体质指数对高血压的影响
3
作者 温海秀 高淑红 李树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时长与体质指数(BMI)对于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共纳入研究对象8889例,收集问卷、健康状况、体检及实验室信息等。利用交互作用分析睡眠时长与BMI对高血压的交互作用。... 目的探讨睡眠时长与体质指数(BMI)对于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共纳入研究对象8889例,收集问卷、健康状况、体检及实验室信息等。利用交互作用分析睡眠时长与BMI对高血压的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8.8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夜间睡眠时长<6 h者(OR=1.138,95%CI:1.024~1.265)与>8 h者(OR=1.1365,95%CI:1.167~1.598),超重(OR=1.736,95%CI:1.557~1.936)、肥胖(OR=2.076,95%CI:1.973~2.710)均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分层结果显示:正常组晚间睡眠时长<6 h者与>8 h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睡眠时长6~8 h的1.193(95%CI:1.023~1.393)倍、1.555(95%CI:1.244~1.943)倍;而超重组晚间睡眠时长>8 h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时长6~8 h的1.392(95%CI:1.066~1.818)倍。交互作用显示:夜间睡眠时长与BMI对高血压有相乘交互作用(OR=2.120,95%CI:1.767~2.543)和相加交互作用[RERI=1.242(95%CI:0.326~2.157),SI=3.697(95%CI:2.658~5.143),AP=0.460(95%CI:0.324~0.595)]。结论夜间睡眠时长不足、过长与BMI与高血压有关系,且具有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合理调整夜间睡眠时长和BMI可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体质指数(BMI) 高血压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高龄老年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郑虹 齐振波 +4 位作者 徐杰 臧亚楠 于新宇 于庆丰 崔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年龄≥80岁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37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75例(对照组),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面对面调查患者睡眠情况,收集研究对象的...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年龄≥80岁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37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75例(对照组),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面对面调查患者睡眠情况,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指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质量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史、夜间睡眠时长、总睡眠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时长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长、PQS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与睡眠质量好者(<7分组)相比,睡眠质量差(≥7分组)高龄老年患糖尿病风险更高(OR=5.429,95%CI:1.34~21.998,P<0.05);与睡眠时长≥6h的老年人相比,睡眠时长不足(<6h)的高龄老年人患糖尿病风险增高(OR=4.433,95%CI:1.78~11.038,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长不足与高龄老年患糖尿病风险未见明显相关性(OR=1.839,95%CI:0.401~8.436,P>0.05)。结论高龄老年睡眠质量差(≥7分)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龄老年 睡眠质量 睡眠时长
下载PDF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探讨睡眠时长与高血压关系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龙 易丽 +5 位作者 吕中华 周珊珊 刘昱圻 王瑛 陈韵岱 胡舜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睡眠时长与家庭血压,明确睡眠时长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数据资料来自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发起的“血压健康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执行。本研究采用在线招募方式,招募来自全国34个省... 目的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睡眠时长与家庭血压,明确睡眠时长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数据资料来自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发起的“血压健康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执行。本研究采用在线招募方式,招募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受试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共纳入1706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的成年受试者,采用华为智能血压手表测量睡眠数据及家庭血压数据,通过填写电子问卷收集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和病史等信息。按照基线时血压测量数值将受试者分为高血压组[收缩压(SBP)≥135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85 mmHg,n=851]和非高血压组(SBP<135 mmHg,且DBP<85 mmHg,n=855)。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长与高血压之间的横断面关系。结果1706例受试者中男性1519例(89.04%),女性187例(10.96%);年龄(44.87±11.52)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4.99±3.33)kg/m^(2);睡眠时长(7.35±1.10)h;收缩压(125.97±11.75)mmHg,舒张压(84.66±8.45)mmHg;心率(77.43±9.63)次/min。在不同睡眠时长(≥9 h、7~<9 h、5~<7 h、<5 h)受试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比较(45.26%、48.16%、52.63%和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随着睡眠时长缩短,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未校正混杂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时长7~<9 h组比较,睡眠时长≥9 h组(OR=0.890,95%CI 0.583~1.358;P=0.589)及睡眠时长5~<7 h组(OR=1.196,95%CI 0.974~1.469;P=0.088)高血压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睡眠时长<5 h组(OR=2.250,95%CI 1.086~4.665;P=0.029)的受试者高血压风险增加。校正了所有可获取混杂因素(年龄、性别、BMI、高盐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史、糖尿病史、慢性肾脏病史等)后,与睡眠时长7~<9 h组的受试者比较,睡眠时长≥9 h组(OR=0.952,95%CI 0.606~1.495;P=0.831)及睡眠时长5~<7 h组(OR=1.056,95%CI 0.848~1.315;P=0.625)高血压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睡眠时长<5 h组(OR=2.238,95%CI 1.026~4.884;P=0.043)受试者的高血压风险依然增加。结论睡眠时长过长及睡眠时长轻度不足与高血压风险无显著关联,睡眠时长过短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智能穿戴设备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与睡眠时长、抑郁的关联探索:基于CHARLS数据
6
作者 应雨彤 仲露洁 +4 位作者 李嘉莹 朱国沂 苏比努尔·纳比 吴海洋 李芸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34-141,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与睡眠时长、抑郁之间的关系,为其疾病的康复与症状的缓解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第五轮(2020)追访调查。结果: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过短或过长的睡眠时...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与睡眠时长、抑郁之间的关系,为其疾病的康复与症状的缓解提供科学的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第五轮(2020)追访调查。结果: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过短或过长的睡眠时间都会导致患者抑郁程度的增加,于非类风湿关节炎人群而言,过短的睡眠时长会导致抑郁程度的增加,而过长的睡眠则不会。结论:睡眠时长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抑郁程度密切相关,每晚大约9小时的睡眠可能是维持其身心健康的最优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 睡眠时长 抑郁 身心健康
下载PDF
慢性病患病对中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研究——基于自我照顾和夜间睡眠时长的链式中介作用
7
作者 冯晓晨 王永强 +4 位作者 王冉 王欣 罗盛 李伟 于兆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种数、自我照顾能力、夜间睡眠时长与抑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改善中老年人抑郁状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使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DL)、简版流调中心抑...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种数、自我照顾能力、夜间睡眠时长与抑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改善中老年人抑郁状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使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DL)、简版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CESD-10)分别测量中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和抑郁状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探究慢性病患病种数、自我照顾能力、夜间睡眠时长与抑郁的相关性,使用SPSS的Process 4.1插件中Bootstrap法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慢性病患病种数对抑郁的直接效应显著(β=0.671,95%CI:0.483~0.859),自我照顾能力的单独中介效应显著(β=0.106,95%CI:0.055~0.166),夜间睡眠时长的单独中介效应显著(β=0.106,95%CI:0.064~0.153),自我照顾能力与夜间睡眠时长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β=0.012,95%CI:0.006~0.022)。结论:慢性病患病种数可以通过自我照顾能力与夜间睡眠时长的单独或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中老年人抑郁状况。因此,应重视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从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中老年人抑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中老年人 抑郁 自我照顾 夜间睡眠时长
下载PDF
躯体疼痛程度和睡眠时长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数量和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
8
作者 童迁 潘晨靖 +1 位作者 徐芳芳 苏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70-476,共7页
文章选取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CHARLS)2020年数据中≥60岁的患慢性病老年人6826名,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饮酒状况、正常工作劳动程度、患慢性病数量、睡眠时长、躯体疼痛程度是患慢性病老年人抑郁... 文章选取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CHARLS)2020年数据中≥60岁的患慢性病老年人6826名,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饮酒状况、正常工作劳动程度、患慢性病数量、睡眠时长、躯体疼痛程度是患慢性病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躯体疼痛程度和睡眠时长对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数量和抑郁症状产生链式中介效应和独立中介效应。应重视慢性病共病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和老年人躯体疼痛管理,出现躯体疼痛及早预防治疗,保持良好心情,适当增加运动和睡眠时长,增加休闲娱乐活动,减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提高老年人健康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抑郁症状 躯体疼痛 睡眠时长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抚触结合白噪声疗法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及睡眠时长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张月香 吴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抚触与白噪声联合方案在改善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及延长睡眠时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抚触与白噪声联合方案在改善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及延长睡眠时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抚触护理与白噪声疗法,就2组神经系统行为[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睡眠质量(啼哭次数与持续时间)、睡眠时间、睡眠优良率进行逐项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NBN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啼哭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啼哭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睡眠优良率(95.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开展抚触护理与白噪声疗法干预,能显著改善其神经系统行为,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抚触护理 白噪声疗法 神经系统发育 睡眠时长 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 啼哭
下载PDF
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康礼忠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中心卫生院普通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依据急性加重情况分为急性加重... 目的:探究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中心卫生院普通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依据急性加重情况分为急性加重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1次)和稳定组。比较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结果:患者入院治疗后随访6个月,发生急性加重患者21例(24.42%)。急性加重组与稳定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病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加重组FEV1/FVC、睡眠时长均低于稳定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稳定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1/FVC、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均为影响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独立因素(OR=3.466、2.147、2.251,P<0.05)。ROC分析显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特异度为96.60%,高于单独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且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二者联合预测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AUC为0.911,高于其单独预测的AUC(Z=2.675,P=0.039;Z=2.986,P=0.032)。结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睡眠时长联合睡眠质量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进行预测的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睡眠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
下载PDF
不同午睡状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志强 奚悦 +2 位作者 吴东妮 肖艳杰 马洪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339-634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午睡情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新发T2DM患者,年龄40~78岁。对照为同期住院非糖尿病(DM)患者,年龄与患者相同。以1∶1匹配。病... 目的:探讨不同午睡情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新发T2DM患者,年龄40~78岁。对照为同期住院非糖尿病(DM)患者,年龄与患者相同。以1∶1匹配。病例与对照各34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分级分析χ^2检验计算出不同睡眠时长组与7 h/晚组的关系,采用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组OR值和95%CI。结果与睡眠7 h/晚组相比,全部研究对象中,夜睡≤5 h/晚组和>8 h/组与T2DM相关性强于其他组( OR≤5 h/晚=5.615,95%CI 1.689~18.665;OR_>8 h/晚=2.387,95%CI:1.609~3.542),睡眠不足强于睡眠过长组。不午睡群体中,趋势与上述相同〔(OR_≤5 h/晚=6.500,95%CI:1.127~37.484);(OR_>8 h/晚=6.356,95%CI:1.749~23.098)〕。午睡群体中仅夜间睡眠>8 h/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OR_>8 h/晚=2.042,95%CI:1.336~3.119)。结论夜间睡眠时间过短(≤5/晚,6 h/晚)或过长(>8 h/晚)均可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夜间睡眠时长与T2DM发病呈U型关系,睡眠不足相对睡眠过长危害更大,不午睡群体这种趋势更明显;午睡群体,夜睡时间过长(>8 h/晚)增加T2DM发病风险,睡眠不足及正常者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午睡 夜间睡眠时长
下载PDF
睡眠时长在老人焦虑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燕莉 梁肖 +6 位作者 陈永坚 毕信仁 李晨虎 周卿 徐妹 李霞 王青青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长、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同时检验睡眠时长在老年人焦虑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纳入1160名老年人,采集其相应的基线信息和睡眠时长,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老年人的抑...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长、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同时检验睡眠时长在老年人焦虑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纳入1160名老年人,采集其相应的基线信息和睡眠时长,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女性PHQ-9、GAD-7总分高于男性(P<0.01),睡眠时长比男性短(P<0.01);没有老伴的老人PHQ-9、GAD-7总分高于有老伴的老人(P<0.01),睡眠时长比有老伴的老人短(P<0.01);有疾病的老人PHQ-9总分高于无疾病老人(P<0.01),睡眠时长比无疾病老人长(P<0.05)。老人PHQ-9总分与GAD-7总分呈正相关(P<0.01),睡眠时长与PHQ-9、GAD-7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人PHQ-9总分与GAD-7总分和睡眠时长有关(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老人睡眠时长在老人焦虑程度(GAD-7)和抑郁程度的(PHQ-9)中介效应明显,中介效应方程系数为-0.41(P<0.01)。结论老年人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睡眠时长越长,老人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低,睡眠时长在老人焦虑与抑郁之间起到中介效应,良好的睡眠可以缓解老人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焦虑 睡眠时长
下载PDF
觉醒时间与睡眠时长对管制岗位警觉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扬 李灏 李敬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147-151,共5页
管制员警觉度会随自身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睡眠时长的影响。为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关系,采用PVT测验工具,设计实验分析觉醒时间、睡眠时长与警觉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觉醒时间延长,警觉度在一天中呈下降趋势,且保持... 管制员警觉度会随自身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睡眠时长的影响。为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关系,采用PVT测验工具,设计实验分析觉醒时间、睡眠时长与警觉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觉醒时间延长,警觉度在一天中呈下降趋势,且保持觉醒时间越长,警觉度下降趋势越明显;睡眠时长对警觉度的影响表现为睡眠不足会扰乱个体注意力稳定性,延长个体反应时间。本研究为合理安排管制岗位作息时间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觉度 觉醒时间 睡眠时长 精神运动警觉测试 管制员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睡眠时长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璟 王鑫 +2 位作者 张雪 杨云娟 郑昆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睡眠时长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的影响效应。方法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15年数据,通过W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睡眠时长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566人,WLS回归显示睡眠时长不足和过多... 目的分析睡眠时长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的影响效应。方法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15年数据,通过W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睡眠时长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566人,WLS回归显示睡眠时长不足和过多会分别增加2.7%和2.4%的卒中发病风险;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分位数的提高,睡眠时长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效应也逐渐增大;在低分位数上,睡眠时长不足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回归系数都高于睡眠时长过多,在高分位数上,两者的回归系数相同(Q80:β_(1)=β_(4)=3.5,Q90:β_(1)=β_(4)=11.4)。睡眠时长不足和过多分别会对男性增加1.7%和2.1%的卒中发病风险,对女性增加3.6%和2.6%的卒中发病风险,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对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在男性和女性间的差异逐渐增大。结论每天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或高于9小时均会增加卒中发病风险,且卒中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增加高于中低危人群,对女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高于男性。建议在卒中干预管理中完善睡眠时间的教育,尤其在女性和高危人群管理中,倡导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卒中风险 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
下载PDF
体力活动、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长与大学生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法洁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39,14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力活动(PA)、屏幕时间(ST)及睡眠时长(SD)等行为活动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系.共有1031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为研究提供了有效数据.采用自述式问卷收集参与者的社会人口学参数信息.大学生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用于评估PA...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力活动(PA)、屏幕时间(ST)及睡眠时长(SD)等行为活动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系.共有1031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为研究提供了有效数据.采用自述式问卷收集参与者的社会人口学参数信息.大学生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用于评估PA(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天数)、ST(每日ST小时)和SD(每日SD小时).研究参与者的抑郁症状采用成人抑郁量表进行评估.采用广义线性模型估计PA、ST和SD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对性别、体重指数、年级、种族、居住地、兄弟姐妹、家庭富裕程度、父亲和母亲教育水平进行控制后,发现只有ST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β=0.17,P=0.005).研究表明,过量ST会导致青少年的抑郁症比例的上升;减少ST会抑郁症的干预或预防可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屏幕时间 睡眠时长 抑郁症 大学生
下载PDF
睡眠时长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一项大型社区研究
16
作者 马青艳 闫斌 +6 位作者 杨建 范雅娟 赵斌斌 何潇言 朱峰 王崴 马现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根据多导睡眠监测收集的睡眠时长探讨社区人群中睡眠时长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参与研究的受试者共2062例,其中男性724例,女性1338例;平均年龄为61.44岁。本研究将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SD)分为3组:短睡眠时长SD<6 h... 目的根据多导睡眠监测收集的睡眠时长探讨社区人群中睡眠时长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参与研究的受试者共2062例,其中男性724例,女性1338例;平均年龄为61.44岁。本研究将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SD)分为3组:短睡眠时长SD<6 h、长睡眠时长SD>8 h和正常睡眠时长6 h≤SD≤8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睡眠时长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独立关联。结果①一般资料比较:3组在性别、年龄、BMI、糖尿病患病、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②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SD<6 h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D>8 h组和6 h≤SD≤8 h组(发生率分别为5.9%、2.7%、1.6%;P=0.044、P<0.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短睡眠时长,即SD<6 h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OR=3.845,95%CI:1.789~8.266,P=0.001);调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D<6 h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9,95%CI:1.033~6.693,P=0.043)。结论不同睡眠时长的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不同。其中短睡眠时长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缺血性脑卒中 社区人群
下载PDF
非糖尿病人群睡眠时长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唐丽娟 李宇 +5 位作者 曹亚景 史卫卫 张帆 高屹福 刘玉环 孙纪新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689-2694,共6页
目的探讨睡眠时长与河北省≥35岁非糖尿病人群与糖尿病前期之间的关系,为河北省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13个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中抽取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 目的探讨睡眠时长与河北省≥35岁非糖尿病人群与糖尿病前期之间的关系,为河北省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13个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中抽取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选择其中≥35岁非糖尿病人群,根据睡眠时长,将其分为3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睡眠时长与糖尿病前期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河北省≥35岁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1.89%,每天不同睡眠时长组人群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身体活动强度、静态行为时间、现在是否吸烟和过去1年是否饮酒水平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睡眠时长>8 h/d与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相关(OR=1.22,95%CI:1.01~1.48)。在35~45岁人群中,每日过长时间的睡眠(>8 h/d)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是睡眠时长适中(6~8 h/d)者的1.76倍(OR=1.76,95%CI:1.09~2.85);每日的静态行为时间达3~4 h,并且睡眠时长过长的话,也会增加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OR=1.84,95%CI:1.16~2.92);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组中,睡眠时长过长者患病的风险是睡眠时长适中者的1.46倍(OR=1.46,95%CI:1.05~2.02)。结论每日过长时间的睡眠(>8 h/d)会增加非糖尿病人群的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糖尿病前期 非糖尿病人群
下载PDF
睡眠时长不足与0~5岁儿童肥胖的关系
18
作者 国胜 嘎玛仓决 平措卓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371-373,共3页
分析睡眠时长不足与0~5岁儿童肥胖的关联,为降低儿童肥胖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S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在西藏7个县(区)共抽取3059名0~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不足与0~5岁儿童肥胖的... 分析睡眠时长不足与0~5岁儿童肥胖的关联,为降低儿童肥胖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S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在西藏7个县(区)共抽取3059名0~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不足与0~5岁儿童肥胖的关联。结果 0~5岁儿童睡眠时长不足率为33.9%,肥胖率为5.5%。睡眠时长不足儿童的肥胖率(7.4%)高于睡眠时长充足的儿童(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857,P<0.05)。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时长充足的儿童相比,睡眠时长不足儿童肥胖的患病风险更高(OR=1.412,P<0.05)。结论 睡眠时长不足与西藏0~5岁儿童肥胖的患病风险相关,建议家长保证儿童适宜的睡眠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肥胖 儿童
下载PDF
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长与动态心电图校正的QT间期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旭 石建明 +1 位作者 蒋晓燕 王笑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57-2162,共6页
背景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既往职业人群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与QT间期延长相关。但关于一般人群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与校正的QT间期(QTc)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 背景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既往职业人群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与QT间期延长相关。但关于一般人群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与校正的QT间期(QTc)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长与QTc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如皋市长寿和衰老队列(RuLAS)的睡眠和心电图数据,并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将老年人分为睡眠正常组(n=776)、睡眠质量轻度下降组(n=214例)、睡眠质量下降组(n=152例);通过静息心电图(ECG)仪的解读程序收集ECG参数[QTc、心率(HR)、P波、QRS间期、PR间期、V5导联的R波(RV5)、V1导联的S波(SV1)]。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PSQI评分与QTc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PSQI评分为(4.6±2.6)分,夜间睡眠时长为(9.2±1.8)h。3组间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认知功能评分、体力活动评分、QTc、RV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QI评分[β=1.63,95%CI(0.23,3.04),P=0.023],≤6 h[β=21.22,95%CI(6.28,36.16),P=0.005]的睡眠时长、>10 h[β=8.81,95%CI(0.24,17.39),P=0.044]的睡眠时长是QTc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长过长或过短与QTc相关,提示睡眠质量及时长可能是QTc的影响因素之一,改善睡眠可能预防QTc延长,从而预防心源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睡眠质量 睡眠时长 QTC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睡眠时长对自评健康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艳 赖晓萱 +1 位作者 武继磊 乔晓春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72,50,共9页
睡眠是个体保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不良睡眠状况,如过短或者过长的睡眠时间将影响到个体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而对自评健康产生影响,然而国内尚缺乏定量实证性文献研究二者的关系。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 睡眠是个体保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不良睡眠状况,如过短或者过长的睡眠时间将影响到个体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而对自评健康产生影响,然而国内尚缺乏定量实证性文献研究二者的关系。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对睡眠时长的标准化划分,在控制了人口学等变量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睡眠时长对自评健康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平均睡眠时长为7.46(±1.73)小时,女性较男性存在睡眠时长过短的情况,近一半的中老年人自评健康较差,睡眠时长与自评健康显著相关。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睡眠时长和自评健康存在"U"型相关关系,与睡眠时长为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长≤5小时可能使自评健康较差的风险增加69%,睡眠时长为9小时可能使自评健康较差的风险增加18%,睡眠时长≥10小时可能使自评健康较差的风险增加31%。在控制了年龄因素的情况下,中年人过短睡眠时长者自评健康状况差,而老年人过长睡眠时长者自评健康差。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适度睡眠时长和良好睡眠质量对自评健康的重要性。从健康干预的实践角度,建议应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进行不同的睡眠干预方案,以有效地提高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评健康 睡眠时长 中老年人 年龄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