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苞对科举和时文的矛盾心态及其缘由探析
1
作者 宋豪飞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方苞是清代古文名家,亦是时文大家,其科举之途多有蹇滞,但终究会试高中第四。方苞对科举和时文却表现出极为矛盾的两种心态:一方面是大加痛斥,屡屡劝人放弃习作时文,并声称不为他人时文作序,这盖缘于他认为科举兴而“竭人心力”、废“... 方苞是清代古文名家,亦是时文大家,其科举之途多有蹇滞,但终究会试高中第四。方苞对科举和时文却表现出极为矛盾的两种心态:一方面是大加痛斥,屡屡劝人放弃习作时文,并声称不为他人时文作序,这盖缘于他认为科举兴而“竭人心力”、废“先王之道”、古文“不振”等诸多原因;另一方面则对他人时文有所称许,盖源于对他人时文写作技法上或阐发儒家思想方面的肯定等。方苞对科举和时文的矛盾心态,反映了清代部分文人复杂矛盾的心理,颇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苞 科举 时文 矛盾心态
下载PDF
高校新生主要矛盾心态剖析与调适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漱玉 金世洋 王春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矛盾心态 分析 调适
下载PDF
“既想生”又“不想生”——对未育青年生育矛盾心态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邢朝国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61,共8页
通过互联网调查平台对4030名未育青年的生育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约五分之一的未育青年对生育持有矛盾心态,其中生育是自然规律、满足情感需求、增强婚姻稳定性、外部压力是他们想要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工作挤压、生育能力焦虑、对孩... 通过互联网调查平台对4030名未育青年的生育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约五分之一的未育青年对生育持有矛盾心态,其中生育是自然规律、满足情感需求、增强婚姻稳定性、外部压力是他们想要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工作挤压、生育能力焦虑、对孩子成长环境担忧是他们不想生孩子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对生育重要性的认同、对自己有时间精力去生育孩子和家庭经济收入能够负担起生育孩子的积极评估都显著降低未育青年的生育矛盾性,但对家人能够为生育提供照料支持的评估与未育青年生育矛盾性没有显著相关性。有鉴于此,生育支持政策应该从重塑生育重要性、构建生育友好型工作制度、缓解生育能力焦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消除未育青年的生育矛盾性,促使他们的生育意愿从矛盾型转向确定生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育青年 生育矛盾心态 矛盾型生育意愿
下载PDF
论岑参边塞诗中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8
4
作者 任文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90-92,共3页
岑参是唐代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边塞诗人。在他的边塞诗中,突出地反映了他出塞与思乡、建功与归隐的矛盾心态。这不仅与他的家庭背景、个人气质等有直接关系,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解读岑参的矛盾心态,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诗人... 岑参是唐代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边塞诗人。在他的边塞诗中,突出地反映了他出塞与思乡、建功与归隐的矛盾心态。这不仅与他的家庭背景、个人气质等有直接关系,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解读岑参的矛盾心态,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诗人及其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 矛盾心态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从燕青形象之演变看《水浒传》作者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晓东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64-267,共4页
作家之思想、创作心态往往能从其笔下的人物反映出来。尤其是那些有历史积淀的人物形象,关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被赋予的崭新意义,更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燕青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就已出现,通过对其形象草创、形成、成熟、俗... 作家之思想、创作心态往往能从其笔下的人物反映出来。尤其是那些有历史积淀的人物形象,关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被赋予的崭新意义,更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燕青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就已出现,通过对其形象草创、形成、成熟、俗化这样四个发展阶段的钩索,发现他是《水浒传》作者精心重塑的一个人物。透过作者对他的特殊处理,并把他和宋江结合在一起考察,作家徘徊于现实抱负与历史教训之间的矛盾心态十分清晰,而这种矛盾的根源则是由儒家思想的时代困境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矛盾心态 作者 作家 人物 成书 俗化 形象 新意 历史
下载PDF
李鸿章对外之矛盾心态浅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殷俊玲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8-71,共4页
李鸿章作为近代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对外交涉中所表现出的自大与自卑交织、妥协与抗争并存的矛盾心态,不仅是他个人的一种情感体验。
关键词 李鸿章 矛盾心态 自卑 自大 妥协 抗争
下载PDF
明代地方官面对国计民生的矛盾心态及其施政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宝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7,共13页
从明代地方官的官守和行政才能来看,大抵好坏不一,长短不齐。作为官员层级序列中的地方官,必须遵循官场规则,而后达到"致君泽民"这一理想。为了"致君",地方官必须忙于"催科",更多地替"国计"着... 从明代地方官的官守和行政才能来看,大抵好坏不一,长短不齐。作为官员层级序列中的地方官,必须遵循官场规则,而后达到"致君泽民"这一理想。为了"致君",地方官必须忙于"催科",更多地替"国计"着想,以便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为了"泽民",地方官又必须以"抚字"为先,不得不替"民生"多做考虑,以便安定地方秩序。于是,在"国计"与"民生"之间,明代地方官不免陷入一种矛盾心态,随之而来者,则是对"民瘼"的关切,以及在施政实践中更为偏向于解决"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地方官 国计民生 矛盾心态 施政实践
下载PDF
从《水浒传》中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形象塑造来谈施耐庵创作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海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以充满矛盾的笔触精心打造了三位女性形象 :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从中不仅显示出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 ,而且依稀透出市民意识中要求尊重人性。
关键词 《水浒传》 潘金莲 阎婆惜 潘巧云 形象塑造 施耐庵 儒家思想 市民意识 矛盾心态 文学创作 人性
下载PDF
论苏辙卜葬郏县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天星 《兰州学刊》 2007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一直以来人们多认为苏辙卜葬郏县陪伴兄长是遂“夜雨对床”之志,从苏辙的一些作品入手分析其心理历程,则可看出苏辙自始至终皆无卜葬他乡之意。而且造成其晚年在葬地选择上的矛盾心态之原因除了受经济条件限制外,还因为父命在先和人所... 一直以来人们多认为苏辙卜葬郏县陪伴兄长是遂“夜雨对床”之志,从苏辙的一些作品入手分析其心理历程,则可看出苏辙自始至终皆无卜葬他乡之意。而且造成其晚年在葬地选择上的矛盾心态之原因除了受经济条件限制外,还因为父命在先和人所不免的乡土情结,更重要的还有苏辙兄弟未能来得及协商后事,在卜葬地的选择上未取得一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卜葬 郏县 矛盾心态
下载PDF
洋务派矛盾心态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俊玲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4期44-48,共5页
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派,是指19世纪60年代从清朝统治阶级中分化出力图通过兴办洋务来“求强”、“求富”的一些人。洋务派成员复杂,既有略知世界大势、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
关键词 洋务派 矛盾心态 19世纪6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 统治阶级
下载PDF
后危机时期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困境与矛盾心态——以山西省高校相关问卷调查为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翀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第7X期176-177,共2页
我国是一个拥有7.7亿劳动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和劳动收入的减少,致使普通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择业困境。文章主要分析了后危机时期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困境中的矛盾心态,并... 我国是一个拥有7.7亿劳动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和劳动收入的减少,致使普通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择业困境。文章主要分析了后危机时期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困境中的矛盾心态,并对造成这种矛盾心态的原因做出相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高校毕业生 择业 矛盾心态
下载PDF
刘克庄帖子词特点及矛盾心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0-75,共6页
刘克庄留下了四组42首帖子词,内容主要为纪写节序,应时纳祜;有的在颂美中微含讽谏,有的叙写时事,具有纪实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用新异典故,有的句式拗峭,颇有特色。刘克庄写作帖子前后所表现出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态是宋时士人应制创作的... 刘克庄留下了四组42首帖子词,内容主要为纪写节序,应时纳祜;有的在颂美中微含讽谏,有的叙写时事,具有纪实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用新异典故,有的句式拗峭,颇有特色。刘克庄写作帖子前后所表现出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态是宋时士人应制创作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帖子词 应制写作 矛盾心态
下载PDF
从《红楼梦》中的茶事看曹雪芹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雨容 《凯里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从《红楼梦》的茶事中可以看到曹雪芹的三种矛盾心态,即雅与俗的矛盾,善与恶,真与幻。
关键词 《红楼梦》 茶事 曹雪芹 矛盾心态
下载PDF
自由的追求与人格的自律——从冯沅君的小说探究“五四”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鑫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53-55,共3页
钱理群先生在《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一文中谈到:“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包含了两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方面,既要求自由发展自我,又要求自我控制与自我负责,这在一定程序上也要求非理性精神与理性精神两者的互相联系、渗透与制约。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五四时期 矛盾心态 冯沅君 个性主义 小说 人格 个性解放 自由精神 婚姻自由
下载PDF
钱谦益在明末清初的人生抉择及其矛盾心态
15
作者 牛翠萍 矫文旭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钱谦益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他前半生仕途坎坷,"始厄于党祸,再厄于阁讼,三厄于刊章",后半生处在内心的煎熬、痛苦、悔恨之中。作为一个处于明清易代特殊历史时期的明朝旧臣,作为一个深受儒家忠君爱国、礼义廉耻思想影响... 钱谦益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他前半生仕途坎坷,"始厄于党祸,再厄于阁讼,三厄于刊章",后半生处在内心的煎熬、痛苦、悔恨之中。作为一个处于明清易代特殊历史时期的明朝旧臣,作为一个深受儒家忠君爱国、礼义廉耻思想影响的士大夫,当儒家思想、理想人生与现实生存发生冲突时,当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他的内心极端矛盾和痛苦。他的荣辱成败反映了中国古代一部分士大夫的人生境遇与抉择难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明末清初 士大夫 矛盾心态 人生抉择
下载PDF
永远的“哈姆莱特”——一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和思想特色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旭光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6-30,共5页
20世纪40年代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或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不同于“七月”派诗人群体,有更多的“哈姆莱特气质”,这表现在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启蒙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 20世纪40年代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或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不同于“七月”派诗人群体,有更多的“哈姆莱特气质”,这表现在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启蒙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现代化、复杂化的个人审美趣味与通俗化、大众化的时代阅读需求等方面的种种复杂性和矛盾性。论文通过对他们的诗歌文本、诗歌理论与论辩文章的细致分析,揭示了这一知识分子群体复杂的思想特色、超越性的精神指向与矛盾彷徨的文化心态以及个体命运沉浮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诗派 现代知识分子 矛盾心态 思想特色
下载PDF
康有为对韩非的身份归属与对法的矛盾心态
17
作者 魏义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3-29,共7页
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韩非纳入视野。就身份归属而言,康有为有时将韩非视为老子后学,有时又将韩非归为法家。韩非在康有为视界中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身份归属具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韩非思想以法为重... 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韩非纳入视野。就身份归属而言,康有为有时将韩非视为老子后学,有时又将韩非归为法家。韩非在康有为视界中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身份归属具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韩非思想以法为重心。正因为如此,康有为对法的态度和理解奠定了对韩非的矛盾心态和评价。康有为强调韩非思想与老子、杨朱代表的道家,与荀子代表的儒家以及与申不害、商鞅代表的法家思想具有内在关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韩非 身份归属 矛盾心态
下载PDF
“两种话语”与“矛盾心态”的意义建构——黄科安先生与博士后出站报告“延安文学研究”
18
作者 郑家建 汪岚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9-64,共6页
延安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范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受到关注。黄科安先生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价值内涵,并在不富足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去粗取精,大胆抛弃陈腐而失真的历史偏见,挖掘延安文学本身所饱含的多面性,复杂性。文章从作... 延安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范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受到关注。黄科安先生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价值内涵,并在不富足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去粗取精,大胆抛弃陈腐而失真的历史偏见,挖掘延安文学本身所饱含的多面性,复杂性。文章从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两种话语”和“矛盾心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作者在延安文学研究中所体现的新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学研究 两种话语 矛盾心态
下载PDF
吕耀东:对华“两面下注”体现日本矛盾心态
19
作者 吕耀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3-23,共1页
一直以来,日本对华战略就表现为,借重同盟国美国的力量增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能力,谋求通过发展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来抵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既期望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受益,又担心中国与其争夺地区主导权... 一直以来,日本对华战略就表现为,借重同盟国美国的力量增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能力,谋求通过发展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来抵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既期望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受益,又担心中国与其争夺地区主导权,认为中国未来有可能在军事上对其构成威胁。因而日本对华战略常常表现出“不确定性”特点。日本这样的对华矛盾心态,导致日本对华政策始终保持两手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华政策 矛盾心态 中国周边国家 “不确定性” 对华战略 国际影响力 讨价还价 21世纪
下载PDF
刘克庄仕隐的原因及矛盾心态
20
作者 姚红彩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屡起屡废,他的生活经历客观上在仕隐之间摆动,他的主观心灵也始终在仕隐之间徘徊。他的出仕既是为了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和摆脱贫困;他的归隐是因为耿介敢言,屡次被贬;同时也是为了远祸避害,平... 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屡起屡废,他的生活经历客观上在仕隐之间摆动,他的主观心灵也始终在仕隐之间徘徊。他的出仕既是为了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和摆脱贫困;他的归隐是因为耿介敢言,屡次被贬;同时也是为了远祸避害,平息谤议,保全晚节。欲仕而不得,欲隐而不甘,刘克庄的这种仕隐矛盾贯穿其一生,比一般人更为复杂、激烈和长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仕宦经历 矛盾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