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斜颈矫形器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健 赵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矫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矫正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手法矫正治疗,治...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矫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矫正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手法矫正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颈部处于不同体位时矫形器对于患儿的矫形情况。采用表面肌电进行数据分析,对颈部侧屈及旋转两种体位下进行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采集,得到每档患儿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特征后进行分析。然后对斜颈患儿整体治疗进行评估。结果:在不同体位下检测患儿胸锁乳突肌时域均方根值(RMS),发现试验组患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信号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从整体评估来看,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患儿,本矫形器固定确切、可靠、舒适且具有可调节性,配合手法矫正使得临床疗效显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儿斜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矫形器 表面肌电 矫正
下载PDF
中外脊柱侧弯矫形器的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艳丽 潘月军 +2 位作者 关天民 程楷 王相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96-5402,共7页
背景:脊柱侧弯主要指脊柱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且Cobb角≥10°。脊柱侧弯患者会出现双肩不等高、背部不对称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守治疗可以控制其侧凸进展,避免后期手术... 背景:脊柱侧弯主要指脊柱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且Cobb角≥10°。脊柱侧弯患者会出现双肩不等高、背部不对称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影响患者心肺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守治疗可以控制其侧凸进展,避免后期手术。脊柱侧弯矫形器是目前保守治疗中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目的:对脊柱侧弯矫形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进行总结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为手段,用中外文献对比的方法,对近10年脊柱侧弯矫形器期刊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学得出脊柱侧弯矫形器研究的现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重点分析,得出目前脊柱侧弯矫形器研究的热点及未来趋势。结果与结论:①目前脊柱侧弯矫形器文献数量仍处于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和美国是主要研究国家,两者文献占比超过40%,但中国学者的外文文献平均引用率较低。②国内研究的基础领域主要为外科学与儿科学,而在国外主要研究领域是矫形学与临床神经学。国内中医学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献,说明国内也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脊柱侧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中外文献中的占比都是最高的,体现出该基金对脊柱侧弯矫形器研究的重视。③中外文献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邱勇和Negrini Stefano,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和UDICE-French Research University。国内外作者及机构有一定交流,但不密切,需要相关机构和学者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④从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来看,主要治疗类型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侧弯矫形器制作方式为3D打印,主要治疗指标为侧凸进展,治疗最终目的为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矫形器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器分类比较与数字智能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培坤 白金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18-3423,共6页
背景:矫形器治疗是目前轻中度脊柱侧弯的常用有效治疗方法,可延缓并抑制侧弯进展,降低严重畸形发生率。不同种类矫形器的适应证和应用特点及疗效各不相同。近年的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应用促进了新型矫形器的改进研发。目的:对临床上常用... 背景:矫形器治疗是目前轻中度脊柱侧弯的常用有效治疗方法,可延缓并抑制侧弯进展,降低严重畸形发生率。不同种类矫形器的适应证和应用特点及疗效各不相同。近年的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应用促进了新型矫形器的改进研发。目的:对临床上常用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进行分类比较,并阐述近年的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进展,为矫形器的临床选择和新型矫形器改进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IEE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coliosis,orthosis,brace,progress,artificial intelligence,digitization”,中文检索词包括“脊柱侧弯,脊柱侧凸,矫形器,支具,进展,人工智能,数字化”,检索时限主要为2012-2022年,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脊柱侧弯矫形器对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具有较好疗效,通过Hueter-Volkmann定律,加速凹侧脊柱的生长,成功率较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该领域。②不同种类矫形器的适应证和应用特点及疗效各不相同,临床选择具有针对性。③脊柱侧弯矫形器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制作过程从石膏铸型向计算机辅助制造转型,简洁卫生且矫正精度更高,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④脊柱侧弯矫形器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已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广泛融合,实时监测患者的矫形力、体温、依从性等,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⑤目前脊柱侧弯矫形器仍存在较多不可忽视的缺陷,如影响发育、肌力下降、身体僵硬等,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矫形器 支具 分类 比较 进展 人工智能 数字化
下载PDF
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唐丹 裴国献 +7 位作者 李奎成 刘四文 杨幸华 刘浩 石芝喜 邓小倩 王俊 张志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5-988,共4页
目的:了解装配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情况,证实AGO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5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及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AGO组(27例)、往复式步行矫形器(RGO... 目的:了解装配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情况,证实AGO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5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及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AGO组(27例)、往复式步行矫形器(RGO)组(15例)、膝踝足矫形器(KAFO)组(6例)和对照组(10例)。各组均进行8周常规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轮椅使用训练、ADL训练等,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步行矫形器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6—8周。分别于入院时、装配矫形器前、装配矫形器后8周进行ADL评定和QOL评定。结果:组内比较,各组经常规康复治疗后ADL能力及QOL(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AGO组、RGO组在改善ADL能力和QOL-生理及心理方面优于KAFO组(P<0.05)和对照组(P<0.01),AGO组与RGO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QOL-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方面,各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GO与进口截瘫步行矫形器一样在改善ADL和QOL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价格便宜,可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步行矫形器 往复式步行矫形器 日常生活活动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 日常生活活动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我国3D打印矫形器的注册监管和标准化的探讨
5
作者 鲁德志 张萍萍 +7 位作者 李涛 宋艳 郭培武 王彩萍 花婷婷 陶海荣 王金武 戴尅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3-737,共5页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的标准定义,通过计算机控制打印机逐层堆叠材料,然后得到所需三维实体的工艺[1—2]。3D打印技术为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促...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的标准定义,通过计算机控制打印机逐层堆叠材料,然后得到所需三维实体的工艺[1—2]。3D打印技术为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促进了医学3D打印概念的诞生,目前备受众多学者的关注[3—5];并且,在物理医学和康复领域,3D打印能够为矫形器的制造和设计提供独特的方案,从而解决患者的部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计算机控制 医学领域 矫形器 标准定义 增材制造技术 打印机 标准化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踝足矫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吴涛 黄志强 +3 位作者 杨柳 程丽佳 兰海 董志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07,共6页
足踝受伤或缺陷的患者需要踝足矫形器辅助康复和治疗,踝足矫形器的设计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舒适度。目前,市场上踝足矫形器都是为了支撑小腿后部而设计,结构单一,使用不变。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加工个性... 足踝受伤或缺陷的患者需要踝足矫形器辅助康复和治疗,踝足矫形器的设计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舒适度。目前,市场上踝足矫形器都是为了支撑小腿后部而设计,结构单一,使用不变。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加工个性化踝足矫形器,不仅可以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且具有成本低,设计灵活,方便携带等优点。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有限元分析,设计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方案模型,优化结构和材料,采用有限元ANSYS分析纵横对比变形量和应力分布,为3D打印踝足矫形器的优化和设计提供思路,优化定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踝足矫形器有更加稳定的结构和使用持久性,而活动型踝足矫形器,由于应力主要集中在活动部位的铰链连接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持久性下降。通过引入碳纤维(CFRP)和聚醚醚酮(PEEK)材料可降低活动部位铰链连接处的应力和变形量,改善活动踝足矫形器的使用性能,从而满足临床患者需求,且使用灵活,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足踝矫形器 个性化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器的量化设计研究
7
作者 孙亚龙 王磊 +4 位作者 胡泽里龙 王新宇 杨洁萌 都承斐 莫中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6-146,共1页
目的探究矫形器制作过程中修型量对脊柱侧弯矫正效果及人体软组织压力的影响,为临床矫形器的设计和修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1名Cobb角和顶椎T11旋转角度(AVR)分别为35.38°、21.72°的脊柱侧弯患者,基于该患者CT影像,建立包... 目的探究矫形器制作过程中修型量对脊柱侧弯矫正效果及人体软组织压力的影响,为临床矫形器的设计和修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1名Cobb角和顶椎T11旋转角度(AVR)分别为35.38°、21.72°的脊柱侧弯患者,基于该患者CT影像,建立包括脊柱、胸廓、肌肉软组织的有限元模型;将矫形器的施力区域进行离散,得到右肋、左肋、右后和左前4个修型区,并与躯干进行模拟分析。Group 1、2、3:在左前区、右后区修型量为20 mm的情况下,左、右肋区分别修型20、25、30 mm;Group 4、5、6:在左、右肋区修型量为25 mm的情况下,左前区、右后区分别修型15、20、25 mm,计算脊柱侧弯Cobb角和顶椎旋转角度及支撑界面压力。结果矫正后Group 1、2、3 Cobb角分别为26.44°、19.76°、17.47°,T11旋转角度分别为14.19°、15.04°、15.85°;Group 4、5、6 Cobb角分别为20.83°、19.76°、19.29°,T11旋转角度分别为16.48°、15.04°、12.09°。修型量均为25 mm的Group 6综合矫形效果最好,Cobb角矫正率为45.48%,顶椎T11去旋转率为44.34%,矫形器-躯干界面压力26.51 k Pa。结论左、右肋区施力对矫正Cobb角起重要作用,左前、右后区施力对脊柱去旋转起重要作用;修模量为25 mm综合矫形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器 旋转角度 界面压力 脊柱侧弯 量化设计 顶椎 修型 施力
下载PDF
基于纵向牵引理念的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
8
作者 孟伟正 刘捷 +6 位作者 田林强 任文杰 陈建安 何源 冯光宇 赵心慧 蒋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3-143,共1页
目的根据早发性脊柱侧凸(EOS)及青少年脊柱侧凸(AS)伴有旋转的特点,研发一种新型三维矫形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4例EOS或AS患者参与此项研究。在其脊柱畸形两端利用人体表面自然结构为支具着力点,中间连接以脊柱... 目的根据早发性脊柱侧凸(EOS)及青少年脊柱侧凸(AS)伴有旋转的特点,研发一种新型三维矫形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4例EOS或AS患者参与此项研究。在其脊柱畸形两端利用人体表面自然结构为支具着力点,中间连接以脊柱为同心圆排列的牵伸器,通过施以可控、缓慢、持续的纵向牵伸力做畸形矫正。矫正速度为第1周每日牵伸3~4 mm,分6~8次完成;之后每天1~2 mm,分6次完成;畸形矫正满意后维持2周,再佩戴普通支具6~12月。以矫正过程中的cobb角变化、舒适度、矫形器调整灵活度等作为评估指标。结果成功制备出可施加纵向牵引力的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器。该器组装及佩戴方便,与身体适配性好,全程无创,可控性满意,矫正速度快(4周矫正率达85%以上)。4例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均较前明显缩小,无明显佩戴不适主诉。腰弯及胸腰弯的治疗效果最佳,胸弯为主的畸形牵伸时间强度大于腰弯。结论新矫形器作用符合脊柱侧凸畸形三维矫正生物力学原理及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法则,治疗效果满意。将进一步改善材料及舒适度,并结合有限元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准设计调控,使其成为理想的EOS及AS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原理 畸形矫正 脊柱畸形 患者参与 脊柱侧凸 矫形器 组织再生 精准设计
下载PDF
下肢矫形器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梁智蓉(综述) 陈盼 +2 位作者 徐晶 罗媛馨 谭洁(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5期2617-2623,共7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会给患者活动能力和肢体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下肢矫形器已被证实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具有治疗作用,其可以有效地限制踝关节跖屈、...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会给患者活动能力和肢体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下肢矫形器已被证实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具有治疗作用,其可以有效地限制踝关节跖屈、膝关节反张和屈曲,从而进一步加快患者行走速度,提高行走稳定性,最终实现步态优化。该文对下肢矫形器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矫形器 下肢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面向矫治力实时适配的矫形器三维形貌重建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李相龙 郭江真 +2 位作者 李楠 陶春静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0-660,共1页
目的矫形器通过形变产生矫治力从而预防和矫正畸形。矫治力的力点与方向取决于矫形器的形变状况,因此明确矫形器的三维形貌有助于实时优化和调整矫治力,保障其治疗效果。方法将矫形器三维形貌视为其与人体接触产生的不规则柱状曲面,柱... 目的矫形器通过形变产生矫治力从而预防和矫正畸形。矫治力的力点与方向取决于矫形器的形变状况,因此明确矫形器的三维形貌有助于实时优化和调整矫治力,保障其治疗效果。方法将矫形器三维形貌视为其与人体接触产生的不规则柱状曲面,柱面上的点集便可反映矫形器三维形貌。研究先重建柱面上数条轮廓曲线上的点集,再根据多组轮廓线上的点生成用于三维形貌重建的全部点集。采用应变传感单元结合应变-曲率关系对轮廓线上的曲率采样,根据坐标变换及Frenet标架等方法重建出各轮廓线上的点集,最终得到曲面上的数条轮廓线上的点集,用以进行矫形器三维形貌重建。结果仿真表明,对30 cm总长由初等函数叠加和拼接形成的单轮廓线曲率进行5 cm间隔采样,并重建轮廓线点集,重建点位置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93 cm,最大百分误差为3.10%,平均误差为0.32 cm,平均百分误差为1.08%。增加1倍采样点可将位置最大绝对误差降低45.16%,平均误差降低53.13%。研究发现轮廓线曲率沿其弧长的波动影响重建的效果,不合理的曲率采样分布造成数倍的位置误差,需合理规划采样点分布,以保证重建有效性并降低传感单元数量。结论所提出的矫形器三维形貌重建方法有效、可靠,为后续优化适配矫治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 矫形器 Frenet标架 轮廓线 最大绝对误差 传感单元 应变传感 初等函数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拇外翻足部矫形器的有效性探究
11
作者 黄慧敏 曾喻容 徐海燕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为了系统评价矫形器结构对改善拇外翻患者足部畸形与疼痛问题的有效性,研究运用Revman5.4软件对纳入的14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涉及拇外翻患者样本量548人,选择了六项指标:拇外翻角、足部疼痛、跖间角、步长、步速以及步宽,来综合... 为了系统评价矫形器结构对改善拇外翻患者足部畸形与疼痛问题的有效性,研究运用Revman5.4软件对纳入的14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涉及拇外翻患者样本量548人,选择了六项指标:拇外翻角、足部疼痛、跖间角、步长、步速以及步宽,来综合评估拇外翻矫形器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拇外翻矫形器对患者足部的拇外翻角、疼痛、步宽和步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而对跖间角与步长呈现了无效干预。合并效应量得出,拇外翻矫形器对患者足部数据的正向改善存在有效性(P<0.05)。文章通过干预前后的指标数据对比,探究了拇外翻足部矫形器结构有效性之间的差异,为该类型矫形器未来的优化设计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新载体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矫形器 META分析 结构 有效性 载体
下载PDF
基于三点力原理对足内翻矫形器矫正效果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天亮 王坤 +1 位作者 王领彪 韩鹏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899,共9页
背景:三点力学是踝足矫形器矫正与预防足部各类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关于3D打印踝足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普遍存在,但其涉及三点力学矫正的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报道相对较少,缺乏相关生物力学实验验证。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对踝足矫形... 背景:三点力学是踝足矫形器矫正与预防足部各类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关于3D打印踝足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普遍存在,但其涉及三点力学矫正的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报道相对较少,缺乏相关生物力学实验验证。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对踝足矫形器与足部复合模型进行三点力加载分析,观察在三点力干预下佩戴踝足矫形器的足部矫正效果,验证三点力的有效性及踝足矫形器的可靠性。方法:基于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构建1例健康志愿者足踝三维模型,采用Rodin 4D与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对各模型进行优化处理,设计个性化踝足矫形器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足踝模型进行内侧翻转10°以模拟足内翻病态,通过ANSYS软件结合三点力学原理对足部施力区进行静力加载,在满足人体足部痛阈时分析足踝各组织形变与应力变化,利用显示动力学进一步验证踝足矫形器施加三点力的有效性。结果与结论:(1)设计的个性化踝足矫形器具有预防足踝内翻和固定作用,在未穿戴踝足矫形器时,受到1 N·m内翻载荷后足踝内翻1.81mm,而穿戴踝足矫形器后仅为0.44mm,变形率降低75.7%,预防内翻效果明显增强;(2)仅冠状面矫正时,跟骨力系过小会加剧患者前足内翻,调整足跟内侧与内踝上方矫正力后,前足内翻角与跟骨位得到改善,但足部内侧趾骨区仍有不同程度内收移位,会加剧患者前足内收畸形;(3)冠状面、水平面两组三点力系统联合作用矫正效果优于单冠状面,表现为在足跟内侧、第一跖骨干内侧、外踝下方与内踝上方的力(25,10,10,20 N)作用下,前足内侧趾骨无内收移位,前足内翻角减小,并沿X轴外翻矫正1.395 mm,跟骨外翻矫正1.227mm,在变形比例放大云图下跟骨内翻角由10.21°矫正至7.25°,内翻角改善28.9%;(4)两平面三点力作用下,足底外侧跖骨负荷减小,内侧跖骨负荷增加,矫正后足底骨骼应力显著得到改善,进一步验证了三点力原理的可靠性,该研究为临床患者穿戴踝足矫形器治疗足内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翻 三点力学 踝足矫形器 3D打印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逆向工程
下载PDF
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
13
作者 张鸿生 黄汉伟 +7 位作者 王金武 郑俊伟 刘日新 廖梓杰 王鹏 许苑晶 王赞博 万克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06-4811,共6页
背景:传统脊柱侧弯矫形器存在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加工周期长、贴合性差等缺点,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具有制造精度高、个性化等优势。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 背景:传统脊柱侧弯矫形器存在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加工周期长、贴合性差等缺点,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具有制造精度高、个性化等优势。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于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的72例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矫形器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23例采用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传统组49例采用传统的聚丙烯脊模塑柱矫形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建立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脊柱侧弯的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对两组效益值、风险值及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顶椎偏移距离、Cobb角、顶椎旋转度、功能性运动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以及总有效率与传统组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效益指标中对患者病情影响最大的是Cobb角,风险指标影响较大的是呼吸困难;③研究组和传统组治疗脊柱侧弯效益值分别为79和64,风险值分别为74和57,综合效益和风险值发现研究组治疗方法的效益-风险值比传统组高出16;④在0-100%风险相对权重范围内,研究组的效益-风险总值总是高于传统组,证明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较好;⑤提示3D打印脊柱矫形器能够更好地恢复脊柱侧弯青少年的脊柱生理弯曲,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脊柱侧弯矫形器 青少年脊柱侧弯 疗效 多准则决策模型
下载PDF
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14
作者 翟云 余文明 +1 位作者 濮晓霞 魏旭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0-0063,共4页
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研究的患者40例,均为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疾病,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患者随机分组,对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价值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 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研究的患者40例,均为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疾病,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患者随机分组,对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价值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Brunnstrom分期上肢与手部分级对比没有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上肢与手部分级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腕手)评分对比有差异;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分级对比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患者MBI评分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数据对比有差异(P=0.001/0.001<0.05)。结论 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低温热塑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患者腕部和手部能够明显改善,并且患者的腕关节屈肌肌张力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增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腕部稳定性,这种康复措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塑 腕手矫形器 脑卒中 功能障碍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
15
作者 黄丽 牛蕙蕙 +2 位作者 李芸芸 戴苗 吴德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干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矫形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rTMS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分、运动能力与表面肌电图指标[内收肌平均肌电信号均方根(RMS)、腓肠肌肌电信号RMS]。结果观察组患儿整体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M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GMFM-D区、GMFM-E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跨步长、1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干预前,步宽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跨步长、1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步宽小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内收肌肌电信号RMS、腓肠肌肌电信号RMS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TMS联合矫形器康复训练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平衡能力、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矫形器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瘫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效果
16
作者 黄崧华 凌骏麒 +2 位作者 高天昊 黄仪佳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目的观察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采... 目的观察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每天健侧上肢佩戴约束手套4 h;试验组同时患侧上肢佩戴动态腕手矫形器4 h;每周5 d,连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和握力评估上肢运动功能,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评估动作使用量(AOU)和动作完成质量(QOM),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绪变化,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训练前后患/健侧腕背伸肌均方根值(RMS)比。结果治疗后,两组WMFT、ARAT、MAL-QOM、HAMA评分和患/健侧腕背伸肌RMS比均改善(|t|>2.179,P<0.05),试验组WMFT和握力的进步值优于对照组(|t|>2.343,P<0.05);试验组握力、MAL-AOU和HAMD评分均改善(|t|>2.819,P<0.05)。结论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mCIMT可以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腕手矫形器 上肢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疗效及美学评价
17
作者 吴飞凤 陈志太 +5 位作者 王胜国 周本忠 李龙巧 史先萍 张泽生 刘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治疗的100例(120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均采用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最长佩戴8周。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畸形类型患... 目的:探讨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治疗的100例(120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均采用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最长佩戴8周。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畸形类型患儿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及美学满意度。结果:整体矫正率为94.1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美学总满意度为91.67%;<90 d患儿的矫正率、美学满意度明显高于90~180 d患儿(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90~180 d患儿(P<0.05)。不同性别患儿矫正率、美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耳廓形态畸形的矫正率、美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显著,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少,年龄越小,矫正及美学效果越好,不同类型耳廓形态畸形的矫正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耳廓形态畸形 EarWell耳廓矫形器 矫正效果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耳廓矫形器应用于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丽红 刘义 +1 位作者 陈梅芳 杨玉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耳廓矫形器在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年龄在3 d~3个月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42 d组和43 d~3个月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使用耳廓矫形器进行矫治。随访3个月,观察50例患儿的... 目的研究耳廓矫形器在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年龄在3 d~3个月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42 d组和43 d~3个月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使用耳廓矫形器进行矫治。随访3个月,观察50例患儿的整体矫治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矫治后耳廓外观疗效、初始矫治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50例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经过耳廓矫形器矫治后,整体矫治优良率为86%(43/50),初始矫治时间为(27.94±5.99)d,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10/50),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80%(40/50)。3~42 d组矫治后耳廓外观优良率96.00%显著高于43 d~3个月组的76.00%,初始矫治时间(25.55±5.42)d显著短于43 d~3个月组(30.33±6.95)d,不良事件发生率8.00%显著低于43 d~3个月组的32.00%,患儿家长对矫正后耳廓形态的总满意率92.00%显著高于43 d~3个月组的68.00%(P<0.05)。结论耳廓矫形器应用于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的整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儿接受矫治的年龄越小,矫治疗效越好,矫治时间越短,不良事件越少,家长满意度越高,提示年龄越小,矫治的效果越满意,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矫形器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 矫治时间 疗效
下载PDF
可调踝足矫形器联合功能训练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张艳艳 叶颖 +2 位作者 翁懿 孙铭 薛晓媛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42-44,50,共4页
目的:探讨可调踝足矫形器联合功能训练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2-12月在江滨医院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9.10±10.98)岁... 目的:探讨可调踝足矫形器联合功能训练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2-12月在江滨医院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9.10±10.98)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6.80±10.55)岁。对照组患者按康复治疗流程进行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使用可调踝足矫形器。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跖屈肌痉挛程度和踝关节跖屈、内翻角度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跖屈肌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踝关节跖屈、内翻角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可调踝足矫形器联合功能训练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踝关节功能 可调踝足矫形器 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下肢矫形器的应用特点 被引量:8
20
作者 毕联阳 唐占英 +2 位作者 钱雪华 叶秀兰 冯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317-3320,共4页
矫形器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与康复,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或代偿肢体丧失。下肢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下肢的矫形器,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矫形器。本文应用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1-01/2007-12的相关文献52篇... 矫形器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与康复,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或代偿肢体丧失。下肢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下肢的矫形器,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矫形器。本文应用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1-01/2007-12的相关文献52篇,最终纳入19篇进行综合分析。重点了解下肢矫形器的分类、特点及功能,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确定矫形器的装配。综合评价应用设计适宜的下肢矫形器矫正脊髓损伤后截瘫、脑卒中后偏瘫、脑性瘫痪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 脑卒中 脑性瘫痪 马蹄内翻足 脊髓损伤 康复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