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地区瑶岭钨矿、梅子窝钨矿、石人嶂钨矿矿脉特征、空间变化及找矿远景分析
1
作者 覃世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0期67-69,共3页
三个矿山均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的东侧,三个矿山最近距离为8.3km,最远距离为29.5km,由于相隔较近,因此必然存在一些共通点。故本文先对三个矿山的矿脉特征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三个石英脉型钨矿山的共通点或相似点,希望得出的结果能让... 三个矿山均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的东侧,三个矿山最近距离为8.3km,最远距离为29.5km,由于相隔较近,因此必然存在一些共通点。故本文先对三个矿山的矿脉特征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三个石英脉型钨矿山的共通点或相似点,希望得出的结果能让读者在以后对周边地区的石英脉型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岭钨矿 梅子窝钨矿 石人嶂钨矿 矿脉特征 矿脉空间变化分析 钨多金属矿 找矿远景
下载PDF
西域石人与唐代关中石人比较研究
2
作者 计晨露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5期32-36,共5页
在全球古代文明中,石刻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地的石刻都有其自身传统特点,在此基础上相互传播交流。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以陵墓石刻为经典。其中,石人在陵墓石刻中备受关注,通过体量、陈列形式、服饰面貌... 在全球古代文明中,石刻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地的石刻都有其自身传统特点,在此基础上相互传播交流。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以陵墓石刻为经典。其中,石人在陵墓石刻中备受关注,通过体量、陈列形式、服饰面貌等方面表现出自身传统特点,同时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极具艺术特色。石人作为重要的物证,彰显了唐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紧密联系。唐代关中石人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在汉代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展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石刻 陵墓石刻 石刻艺术 古代文明 传播交流 丝绸之路 外来文化 石人
下载PDF
广东石人嶂钨矿床中的晶质铀矿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韦龙明 王莉 +4 位作者 张广辉 朱文凤 王潇潇 王登红 王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5-813,共9页
石人嶂钨矿床含钨石英脉、花岗岩、云英岩中均发育有晶质铀矿。岩矿鉴定及EDS分析研究发现,铀矿与钍石构成类质同象系列(包括晶质铀矿、含钍晶质铀矿、铀钍石、含铀钍石、钍石、方钍石),它们常常与黄铁矿、磷钇矿、锆石、独居石等... 石人嶂钨矿床含钨石英脉、花岗岩、云英岩中均发育有晶质铀矿。岩矿鉴定及EDS分析研究发现,铀矿与钍石构成类质同象系列(包括晶质铀矿、含钍晶质铀矿、铀钍石、含铀钍石、钍石、方钍石),它们常常与黄铁矿、磷钇矿、锆石、独居石等矿物共生。晶质铀矿成分在不同矿脉、不同中段均有变化,矿物内部成分也不稳定,可发育生长环带。XRD分析确认晶质铀矿的存在,主要成分是 UO2。随着热液活动的增强,矿物颗粒的增大,晶质铀矿成分变纯,UO2含量增加;晶质铀矿常常形成黄铁矿边,次生变化在边部析出富含杂质的铀矿微粒。电子探针测试晶质铀矿的年龄为151~157 Ma,与本区钨矿化年龄相吻合,跟华南地区铀矿化构成同一成矿系列,同属于燕山期成矿大爆发阶段同一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这对于在该地区钨矿床及外围寻找铀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钨矿床 晶质铀矿 铀矿化 石人 广东
下载PDF
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发现的旧石器 被引量:34
4
作者 陈全家 王春雪 +1 位作者 方启 赵海龙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14,共9页
2004年5月初,在对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调查中,在山坡台地的黄色亚黏土和含黄色砂质土的角砾层内获得40件黑曜岩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和使用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工具。遗址可能属于晚更新世的晚期,即旧石... 2004年5月初,在对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调查中,在山坡台地的黄色亚黏土和含黄色砂质土的角砾层内获得40件黑曜岩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和使用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工具。遗址可能属于晚更新世的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 石叶石核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2009年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F2发掘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建新 马健 +11 位作者 习通源 赵汗青 韩博 叶青 赵景龙 陈爱东 王天佑 张坤 陈小军 任萌 亚合甫.江 蒋晓亮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6,共12页
2009年,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在在哈密地区文物局与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协助下,发掘了石人子沟遗址Ⅲ区一座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小型石围居址。居址为四面石墙的半地穴式结构、石墙内侧有14个柱洞,居址内发现有... 2009年,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在在哈密地区文物局与巴里坤县文物局的协助下,发掘了石人子沟遗址Ⅲ区一座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小型石围居址。居址为四面石墙的半地穴式结构、石墙内侧有14个柱洞,居址内发现有活动面、烧面、灰堆、灰坑等遗迹。出土遗物包括陶器、骨器、石器、料器和玛瑙料等类,其中成组出现、保存完好的穿孔骨甲在东天山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该居址的发掘为揭示东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石人子沟 西汉 游牧 居址
下载PDF
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2005年试掘报告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1 位作者 方启 王春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石人沟遗址于2004年发现,2005年8、9月间进行试掘,揭露面积52m2。堆积共分6层,石制品主要出土于第2—4层,共获得1291件,其中出自地层者1267件,其余为脱层,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工具包括... 石人沟遗址于2004年发现,2005年8、9月间进行试掘,揭露面积52m2。堆积共分6层,石制品主要出土于第2—4层,共获得1291件,其中出自地层者1267件,其余为脱层,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工具包括第二类工具(使用石片)和第三类工具(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钻),器型稳定,加工较为精致。根据其文化特征判断,该遗址的年代属于晚更新世晚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 黑曜岩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制品
下载PDF
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秀红 刘光武 +3 位作者 茹广欣 陈晨 卓卫华 王苏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1,共5页
利用20个样地资料,对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的秦岭冷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它们明显受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丰富度指数... 利用20个样地资料,对石人山自然保护区的秦岭冷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它们明显受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就越大,均匀度指数就越小;5个秦岭冷杉群落各生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不一定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测得的5个群落的稳定性都极低,而且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说明群落都处于一定的动态变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冷杉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石人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粤北石人嶂钨矿成矿机理及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22
8
作者 严成文 李文铅 +2 位作者 李社宏 梁前勇 夏换 《中国钨业》 CAS 2009年第1期12-15,28,共5页
石人嶂钨矿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整个南岭地区原始地层的高钨含量为本区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准备,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使钨元素进一步富集。在燕山期,整个南岭地区构造应力环境转化为碰撞后的拉张松驰阶段,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成矿体... 石人嶂钨矿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整个南岭地区原始地层的高钨含量为本区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准备,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使钨元素进一步富集。在燕山期,整个南岭地区构造应力环境转化为碰撞后的拉张松驰阶段,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成矿体系,形成一系列导矿断裂和容矿构造,随着幔源物质的活动参与及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含矿热液流体沿导矿断裂上升运移,充填至各类容矿构造中,石人嶂地区在燕山中期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构造背景 燕山期 石人
下载PDF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吉林江源地区小石人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诗元 范继璋 +1 位作者 刘亚剑 徐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09-915,共7页
在小石人金矿勘查中,视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法和伽马能谱法均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以视电阻率信息为主要标志,可以建立高阻、高极化、低磁、低K、低总计数率的地球物理模型,且该模型在空间上与硅化蚀变带相对应。在... 在小石人金矿勘查中,视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法和伽马能谱法均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以视电阻率信息为主要标志,可以建立高阻、高极化、低磁、低K、低总计数率的地球物理模型,且该模型在空间上与硅化蚀变带相对应。在植被覆盖的条件下,该模型在此类金矿勘查中起到先导作用,可用于推断硅化蚀变带的规模和指导勘探工程的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探测 地球物理模型 金矿勘查川 石人金矿 吉林
下载PDF
瑶岭-石人嶂钨矿构造动力特征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社宏 李文铅 +3 位作者 赵凤生 褚燕生 梁前勇 严成文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瑶岭-石人嶂钨成矿区属于华南钨矿成矿带,包括瑶岭、石人嶂和梅子窝三个矿床。这几个矿床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华南地区钨成矿动力背景一致。该区域主要在加里东期挤压作用下形成复式背斜和断裂构造雏形,在印支-燕山期构造作用下... 瑶岭-石人嶂钨成矿区属于华南钨矿成矿带,包括瑶岭、石人嶂和梅子窝三个矿床。这几个矿床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华南地区钨成矿动力背景一致。该区域主要在加里东期挤压作用下形成复式背斜和断裂构造雏形,在印支-燕山期构造作用下再次活动。构造作用在矿区地表形成4组主要断裂。在燕山后期-喜山期构造运动时,有6期改造和破坏矿脉作用存在,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是矿脉充填的主要断裂,北东向的剪切作用是破坏矿脉的主要断裂。由于岩浆作用持续时间长,多次侵位,成矿流体分异充分,在构造裂隙中形成石英脉型黑钨矿,成矿流体在围岩孔隙中扩散形成浸染状白钨矿化,在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岭 石人 梅子窝 黑钨矿 白钨矿 构造动力学
下载PDF
石人嶂钨矿床放射性矿物的赋存状态及成分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文凤 韦龙明 +2 位作者 杨国高 郭威敏 刘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9,共6页
石人嶂钨矿床中石英钨矿脉、花岗岩和变质岩中均发现有一定量的放射性矿物,经显微镜下鉴定初步确定为晶质铀矿、钍石、方钍石,部分与黄铁矿连生或被黄铁矿包围构成环边,部分以自形晶与独居石、锆石、钛铁矿、磁铁矿、磷钇矿等副矿物共生... 石人嶂钨矿床中石英钨矿脉、花岗岩和变质岩中均发现有一定量的放射性矿物,经显微镜下鉴定初步确定为晶质铀矿、钍石、方钍石,部分与黄铁矿连生或被黄铁矿包围构成环边,部分以自形晶与独居石、锆石、钛铁矿、磁铁矿、磷钇矿等副矿物共生,有些还受力破碎错位。对所发现矿物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其中晶质铀矿含量(wB)UO386.38%~100%,ThO20~11.88%;而锆石除含SiO2(28.76%~33.49%)、ZrO2(58.11%~67.28%)和HfO2(0.25%~5.24%)外,还含少量UO3(0~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铀矿 钍石 方钍石 成分 石英脉钨矿床 石人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石人嶂-梅子窝钨矿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韦龙明 汪劲草 +7 位作者 朱文凤 林锦富 金凌志 冯日照 周莉莉 何勇华 张少琴 邓红卫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钨矿脉的"五层楼"模式在纵剖面上具正扇形结构,横剖面上具树形分叉结构,平面上沿构造带呈定向脉组(群)分布。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钨矿脉的"五层楼"模式在纵剖面上具正扇形结构,横剖面上具树形分叉结构,平面上沿构造带呈定向脉组(群)分布。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两期石英脉型钨矿化,它们在空间上互相叠置,纵向上"五层楼"相互错位,构成"五层楼"叠加,这对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伴生组分查定发现,Ag含量>10-6的样品占57%,最高达2 584.7×10-6,普遍达到综合利用要求,可以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为缓解矿山资源危机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石英脉 “五层楼”叠加 银矿化 伴生组分 石人 梅子窝
下载PDF
石人嶂钨矿岩浆与成矿作用对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响应浅谈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成文 李文铅 +4 位作者 孔唐荣 龚福林 李社宏 梁前勇 王力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2,共5页
燕山期是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成矿时期,有着"燕山期成矿大爆发"的称誉。石人嶂地区燕山期岩浆与成矿作用亦在这一大背景下,必然受到一定制约。通过对石人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特征分析,认为石人嶂地区是中... 燕山期是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成矿时期,有着"燕山期成矿大爆发"的称誉。石人嶂地区燕山期岩浆与成矿作用亦在这一大背景下,必然受到一定制约。通过对石人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特征分析,认为石人嶂地区是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在局部地区的反映,与区域成矿背景基本吻合,中国东部燕山期与钨矿有关的岩浆成矿作用在石人嶂钨矿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些认识以期对新一轮勘查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 岩浆作用 成矿 石人 钨矿
下载PDF
广东石人嶂钨矿床银矿物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文凤 杨国高 +4 位作者 韦龙明 张少琴 周德彬 刘广云 龚福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91,共7页
通过对广东石人嶂钨矿床51件样品银含量的测试:Ag〉10-6的占58.82%,其中有7件Ag〉100×10-6,最高1304.4×10-6,表明伴生银矿化普遍而强烈。通过对光、薄片进行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查明银矿物种类有碲银矿、银硫铋... 通过对广东石人嶂钨矿床51件样品银含量的测试:Ag〉10-6的占58.82%,其中有7件Ag〉100×10-6,最高1304.4×10-6,表明伴生银矿化普遍而强烈。通过对光、薄片进行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初步查明银矿物种类有碲银矿、银硫铋矿及含银矿物。该矿床银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银呈类质同象存在于铅铋硫盐矿物中,如斜方辉铋铅矿、辉铅铋矿、硫铋锑铅矿、斜方硫铋铅矿等均含一定量的银,或局部呈固溶体状态形成铋铅银矿,并以这种形式存在为主,本矿床中含量较多的铅铋硫盐矿物是辉铋矿、斜方辉铋铅矿,其中斜方辉铋铅矿普遍含一定量的银,含银量在1%-9%;另一种是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如碲银矿、银硫铋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银矿物 赋存状态 石人 广东
下载PDF
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群落生态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楠 谷艳芳 +1 位作者 许会才 丁圣彦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栓皮栎林、短柄枹林、山杨林等落叶阔叶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栓皮栎林、短柄枹林、山杨林等落叶阔叶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群落生态特征 自然保护区 石人 河南省
下载PDF
秦岭石人山南缘岩石变质变形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静雅 任升莲 +6 位作者 宋传中 李加好 张妍 李龙明 刘国厅 王凯 胡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0-880,共11页
秦岭石人山南缘出露一套元古代的片麻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下经受了一系列变质变形作用。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石英的动态重结晶型式、石英的分维数分析、石英的运动学涡度测量以及长石的有限应变测量等多种方法对石人山南缘岩石... 秦岭石人山南缘出露一套元古代的片麻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下经受了一系列变质变形作用。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石英的动态重结晶型式、石英的分维数分析、石英的运动学涡度测量以及长石的有限应变测量等多种方法对石人山南缘岩石的变质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由南向北随着远离断裂带,石人山南缘岩石的变质变形呈现规律性变化:表现为岩石中矿物粒径逐渐增大,形成温度逐渐增高,应变速率逐渐降低等特点。反映出随着远离洛南—栾川断裂带,变质相由绿片岩相逐渐过渡到低角闪岩相的特点,岩石退变质程度由强变弱;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岩石变形也逐渐减弱。这些现象说明了石人山岩块南缘的变质变形是受洛南—栾川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宽坪岩块由南向华北板块下斜向汇聚俯冲、兼有左行走滑的构造活动对其北侧石人山岩块的影响巨大。因此,石人山岩块南缘的变质变形对研究板块俯冲过程中板缘变质变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石人 洛南-栾川断裂带 板缘变形 变质变形
下载PDF
石人沟矿敞焰煤基直接还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俊小 乐恺 王尚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石人沟矿为原料,石油焦为还原剂,根据正交实验原理,在盖碳敞焰加热条件下,进行了直接还原的实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海绵铁生产工艺的合理操作参数.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利用石人沟矿可以生产出全铁和金属化率均大于90%的海绵铁.
关键词 正交实验 直接还原工艺 海绵铁 金属化率 石人沟矿 盖碳敞焰
下载PDF
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出土玻璃珠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睿 赵志强 +1 位作者 马健 王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61-2965,共5页
巴里坤县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是连接内地与北疆的重要通道,巴里坤县境内的石人子沟遗址群是新疆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其中西沟遗址M1墓和石人子沟遗址M011墓分别出土了一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古代玻璃珠,为了解这... 巴里坤县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是连接内地与北疆的重要通道,巴里坤县境内的石人子沟遗址群是新疆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其中西沟遗址M1墓和石人子沟遗址M011墓分别出土了一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古代玻璃珠,为了解这批玻璃珠的来源,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LA-ICP-AES)和激光拉曼光谱(LRS)方法对这两批玻璃珠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西沟遗址M1墓出土玻璃珠均为钠钙玻璃体系,以植物灰作为助熔剂,同时其中七件绿色玻璃珠样品均以锑酸铅作为乳浊剂;石人子沟遗址M011墓出土玻璃珠均为铅钡玻璃体系,以含铅矿物作为助熔剂。与同时期其他已经发表的玻璃数据进行比较,显示西沟遗址出土玻璃珠在成分上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埃及钠钙玻璃不同,推测西沟遗址出土玻璃珠在中亚或新疆地区制作而成;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玻璃珠的化学组成相对集中,应在同一地点制作而成,可能为中原地区传入。本研究证实了新疆巴里坤地区是古代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而游牧民族在玻璃制品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子沟遗址群 玻璃珠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树轮宽度重建的河南石人山地区1850年以来季节最低温度及20世纪增温(英文)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禹 张艳华 +3 位作者 蔡秋芳 宋慧明 马永永 梅若晨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6期393-406,共14页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相应的管理活动。中原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气候变化极为重要。目前我们对这一地区过去几百年气候变化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历史文献记载,缺乏自然地质记录...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相应的管理活动。中原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气候变化极为重要。目前我们对这一地区过去几百年气候变化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历史文献记载,缺乏自然地质记录的证据。本研究从河南石人山地区获取了一组油松树轮样本,在树轮宽度和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统计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转换方程,重建了石人山地区1850—2011年上年10月至当年6月的平均最低温度。重建对观测温度(1958—2011年)的解释方差达到48.8%。重建中较暖时段有1892—1906年和1995—2011年;较冷期主要发生在1875—1890年、1910—1932年和1967—1980年。石人山地区自20世纪10年代以来持续增温,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温更为显著(重建的10个高温年中9个都出现在1998年之后),表明石人山地区的温度重建结果能够捕捉20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信号。树轮宽度和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也表明如果石人山地区未来持续变暖,将为油松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本文重建中的冷暖时段与研究区附近其他地区温度序列中的冷暖时段较为一致,表明我国中部温度变化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较为同步。空间场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分析。此外,重建温度与全球海温(SST)的空间场分析表明石人山地区温度变化与西太平洋海温、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人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树轮宽度 平均最低温度 重建
下载PDF
粤北石人嶂钨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以V14矿脉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志举 黄朝柱 +4 位作者 韦龙明 江晓龙 李社宏 翁海蛟 吴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2-659,共8页
采用构造叠加晕的方法,对石人嶂钨矿床V14矿脉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构造叠加晕模型。石人嶂钨矿成矿元素背景含量对数频率柱状图呈"双峰"式分布,显示多次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单一成矿阶段形成的近矿晕元素组合为W、B... 采用构造叠加晕的方法,对石人嶂钨矿床V14矿脉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构造叠加晕模型。石人嶂钨矿成矿元素背景含量对数频率柱状图呈"双峰"式分布,显示多次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单一成矿阶段形成的近矿晕元素组合为W、Bi、Pb、Ag、Cu、Mn,前缘晕元素组合为As、Sb,尾晕元素组合为Sn、Co;矿脉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由深部到浅部)依次为Co→Bi→Ag→Sb→Be→Mn→As→Zn→Cd→W→Mo;根据构建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结合前、尾晕共存,轴向"逆向"分带以及前缘晕/尾晕参数从浅部到深部的反复变化等特征,推测V14矿脉沿轴向往深部仍有较大延伸并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带序列 构造叠加晕模型 地球化学 石人嶂钨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