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漠化地区不同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生长和养分储存的关系
1
作者 敖芹 周朝彬 +1 位作者 余玥郿 谭昊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 【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置4个施肥水平,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幼年期九叶青花椒枝梢和根系生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以尿素590 g/株、过磷酸钙1335 g/株、硫酸钾480 g/株、硼肥10 g/株、有机肥10 kg/株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可显著提升九叶青花椒的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千粒重、坐果率和产量,其中,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达1.088 kg/m^(2),比不施肥对照高73.49%。施肥改变养分在生长、养分贮藏以及生殖(开花结实)间的资源分配,施肥促进枝梢和根系生长,有利于植株获取养分,进而促进结实。产量与穗粒数显著相关,表明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且减少落花落果。施肥也促进枝条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进而提高植株抗逆性。【结论】施肥可促进九叶青花椒养分积累、抗逆性提高(主要是对冬季低温),减少落花落果,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青花椒 产量 生长 养分储存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儒桐 刘现 +2 位作者 贾露瑶 张凤 刘世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分析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种植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误差回归模型等模型方法,在县域尺度上... 【目的】分析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种植数据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运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误差回归模型等模型方法,在县域尺度上进行研究。【结果】2015—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呈波动性增加趋势,玉米播种面积整体下降,稻谷和薯类播种面积整体上升;粮食种植结构类型共有54种,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指数波动上升,玉米型县域数目减少,稻谷型增加;云南省石漠化地区HH集聚区的粮食作物为玉米与薯类,广西石漠化地区HH集聚区粮食作物为玉米与稻谷,而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3种粮食作物分别有相应的HH集聚种植区;此外,自然地理环境、总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产业发展是影响西南石漠化地区粮食、玉米、稻谷、薯类播种面积的主要因素,亩均利润对玉米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效益,国家政策促进了西南石漠化地区玉米面积的调减与种植结构的改变。【结论】2015—2020年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播种面积,优化了该区域的种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石漠化地区 粮食作物 空间自相关 时空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黔西南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机理与InSAR早期识别方法
3
作者 李先乐 刘东烈 +3 位作者 张明 郭金城 杨龙 刘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62,共10页
在黔西南石漠化地区,普遍存在一种表层发育区域性散点状块石变形但山体整体稳定的现象,造成在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时这些变形区往往被误判为滑坡,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InSAR早期识别的准确率很低。以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2... 在黔西南石漠化地区,普遍存在一种表层发育区域性散点状块石变形但山体整体稳定的现象,造成在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时这些变形区往往被误判为滑坡,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InSAR早期识别的准确率很低。以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为例,首先简要概述了石漠化地区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其次介绍了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识别方法、分布现状及其野外验证方法;然后揭示了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的机理,分析了散点状块石变形容易在InSAR识别中被误判为滑坡隐患的原因;最后根据石漠化地区散点状块石变形的规律,提出了利用InSAR技术特别是PS-InSAR技术在石漠化地区早期识别散点状块石变形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石漠化地区InSAR识别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效率和准确率。研究结果对我国其他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散点状块石变形 滑坡地质灾害 INSAR 误判 早期识别
下载PDF
贵州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4
作者 赵鑫 陈栋 +5 位作者 郭冠廷 吴娇娇 张远东 龙林梅 龙明忠 李晓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探究贵州石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以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原位埋管培养试验研究花椒林地内苔藓结皮、藻-藓混生结皮和裸地(无结皮)3种不同类型土壤无机氮库与氮矿化速率的季节... 为探究贵州石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以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原位埋管培养试验研究花椒林地内苔藓结皮、藻-藓混生结皮和裸地(无结皮)3种不同类型土壤无机氮库与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3种类型土壤的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苔藓结皮在秋、春和夏季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分别为混生结皮的1.64、1.69、1.94倍,分别为裸地的3.36、3.43、4.83倍;混生和苔藓结皮硝态氮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且苔藓结皮硝态氮含量在冬、春和夏季显著高于裸地,分别为裸地的3.57、4.04、4.81倍;无机氮含量在不同类型土壤同一季节中及同一类型土壤不同季节中的变化规律与硝态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3种类型土壤的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冬季最低。苔藓结皮夏季净氨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土壤,分别为混生结皮和裸地的1.90、6.08倍;春、夏两季净硝化速率均显著高于裸地,分别为裸地的4.09、3.18倍;净氮矿化速率则在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分别是秋冬季和春夏季土壤氮矿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综上,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氮矿化过程,是影响该区域氮循环的重要生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氮矿 氮矿速率 季节动态变 土壤温度和湿度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贵州省石漠化地区造林绿化技术
5
作者 向春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198-200,共3页
造林绿化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举措,可有效改善石漠化地区的土壤结构,改变地表裸露情况,提高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基于此,以贵州省石漠化地区为例,从树种选择、苗木选择、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造林绿化技术。
关键词 造林绿 整地 造林 抚育管理 贵州省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
作者 崔爽 余霜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本文结合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构建了分为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为一体得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应用能值理论分析所构建的评估体系并运用相应模型计算研究区域... 本文结合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构建了分为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为一体得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应用能值理论分析所构建的评估体系并运用相应模型计算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21 年广西石漠化地23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提供能值总量 2.95×10 sej,价值人民币 7560.5 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以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供给服务三者占比达 90%以上,支持服务价值较低,主要原因是石漠化地区突出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能值理论 石漠化地区 广西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周群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293-295,共3页
为了有效提高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了石漠化地区特点,分析了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科学进行调查规划、完善... 为了有效提高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了石漠化地区特点,分析了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科学进行调查规划、完善林业结构规划、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退耕还林工程 经营管护工作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地区环境因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邓利 彭小裕 黎良财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广西17个典型岩溶地貌县域的石漠化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石漠化区域环境因子植被覆盖度、坡度、坡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加;坡度增... 以广西17个典型岩溶地貌县域的石漠化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石漠化区域环境因子植被覆盖度、坡度、坡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加;坡度增加不利于有机质积累;坡位越低,土壤肥力各项指标越高。建议在坡度陡、坡位高的地方种植浅根性或攀爬类植物或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度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石漠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植被覆盖度 坡度 坡位 广西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9
作者 沈秉涛 王妍 +1 位作者 刘云根 张水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5,82,共11页
氮素流失已成为石漠化地区修复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小麦秸秆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水肥入渗试验,探究灌溉施肥下石漠化地区土壤水、氮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一维积水入渗试验中,秸秆混掺... 氮素流失已成为石漠化地区修复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小麦秸秆为添加物,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水肥入渗试验,探究灌溉施肥下石漠化地区土壤水、氮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一维积水入渗试验中,秸秆混掺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下渗具有阻碍作用,处理组相较于对照组累积入渗量降低5.07%~59.32%,其中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运移距离与秸秆施加量成反比,而秸秆长度水平间变化并不规律。(2)入渗过程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拟合系数均在0.99以上,吸渗率S对施加量响应为在施加量0.7%水平下较CK提升,后随施加量增长,吸渗率降低,其中对比对照组最低减少31.11%,最高减少48.92%,秸秆长度对吸渗率的影响在3 cm长度水平下更显著,对比对照组降低47.21%,为所有处理中最低值。(3)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在0~5 cm范围内高,后随湿润锋运移逐渐降低,而秸秆施加量的增长提高了1 cm、2 cm、3 cm长度水平下硝态氮在湿润土体下部的含量,对比对照组最高上升44.7%,不同于上述规律,秸秆粉末水平下,硝态氮含量随施加量增长而降低,A3对比A1最高降低47.55 mg/kg,秸秆长度对硝态氮分布同施加量水平下,2 cm、3 cm长度处理均高于1 cm处理。综上所述,对于石漠化浅薄的土层而言,秸秆混掺减缓了硝态氮随水分下渗的趋势,使得肥液在运移过程中,硝态氮得以在湿润锋上部累积,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浅薄土层修复治理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混掺 石漠化地区 一维入渗 土壤改良 水氮分布 氮素流失 秸秆长度 秸秆施加量 湿润锋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核桃根腐病病原菌分离及拮抗菌筛选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辛磊 莫霖 +1 位作者 安慧 覃国乐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78-82,共5页
从河池市石漠化地区采集发病的核桃树根部,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菌,并从健康核桃根部土壤中用平板对峙法及混菌平板法筛选拮抗菌,然后根据菌落形态、形态学特性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部位筛选到1株致病菌ML... 从河池市石漠化地区采集发病的核桃树根部,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菌,并从健康核桃根部土壤中用平板对峙法及混菌平板法筛选拮抗菌,然后根据菌落形态、形态学特性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部位筛选到1株致病菌ML-1,经回染试验证实为根腐病病原菌;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此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ML-11,拮抗作用明显;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ML-1为木贼镰刀菌,ML-11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根腐病 拮抗菌 生物防治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与营造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程文 《中国林业产业》 2023年第12期82-83,共2页
生物防火林带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石漠化地区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及营造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和提高防火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工程概况本文以广东省乳阳林场与乳源大桥镇、... 生物防火林带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石漠化地区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及营造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和提高防火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工程概况本文以广东省乳阳林场与乳源大桥镇、东坪镇交界区域石漠化治理工程为例。该项目总面积达32250亩,其中50公里的生物防火林带占2250亩,另有30000亩用于封山育林。项目涵盖了多个地区,包括青溪洞、大坪、红星、石角塘、梯下和龙溪村委,并在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火林带 营造技术 封山育林 石漠治理 大桥镇 石漠化地区 东坪镇 保护生态
下载PDF
5种藤本植物在重度石漠化地区的光合特性及适应性评价
12
作者 向光锋 钱俐冰 +3 位作者 田晓明 颜立红 蒋利媛 李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方法]筛选出抗性较强的喙果鸡血藤、紫藤、龙须藤、络石、香花崖豆藤5种藤本植物在重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栽培试验,对栽植270 d的5种藤本植物在生长盛期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 [目的]探讨重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方法]筛选出抗性较强的喙果鸡血藤、紫藤、龙须藤、络石、香花崖豆藤5种藤本植物在重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栽培试验,对栽植270 d的5种藤本植物在生长盛期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等光合生理指标及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结果]5种藤本植物在弱光下的AQY都很大,LCP在5.738~12.022μmol/(m·s),均很低,说明它们利用弱光的能力都较强;5种藤本植物的LSP在761.687~3 653.915 mol/(m·s),说明它们属于强阳性和阳性植物;5种藤本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均较高,其中紫藤稍低且与其他4种藤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紫藤的耐旱能力弱于其他4种藤本。[结论]5种藤本植物均较喜阳耐旱,建议用于治理重度石漠化地区,将5种藤本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光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 适应性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悬钩子属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应用前景
13
作者 江娜 《南方农业》 2023年第6期224-226,共3页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不稳定、人地矛盾突出及经济效益低下等多种问题。悬钩子属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存能力很强,茂密的枝条能够遮挡住裸露的地面,并且悬钩子属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不稳定、人地矛盾突出及经济效益低下等多种问题。悬钩子属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存能力很强,茂密的枝条能够遮挡住裸露的地面,并且悬钩子属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其果实大多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基于此,介绍悬钩子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生态脆弱地区推广栽种悬钩子属的植物,既能够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能够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效益,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有效的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悬钩子 农业经济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基于“省公顷”生态足迹的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14
作者 蒋先知 余霜 《现代农业》 2023年第5期105-112,共8页
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大,生态资源贫乏,为了促进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机制,其中合理生态补偿标准是该机制的基础,而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石漠化地区生态补偿标准。因此,本文以广西石漠化主要分布的7个市为研究区域,... 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大,生态资源贫乏,为了促进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机制,其中合理生态补偿标准是该机制的基础,而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石漠化地区生态补偿标准。因此,本文以广西石漠化主要分布的7个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各市2021年相关资料,基于“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首先对石漠化各市生态盈亏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结合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广西石漠化各地级市生态补偿额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石漠化主要分布的7个市均处于生态亏损状态,需要对外支付的生态补偿总额为1912.08亿元,这个补偿主要用于耕地与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补偿。基于以上结果对广西石漠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公顷” 生态足迹 生态补偿 广西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岩溶山地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物理性状分析 被引量:64
15
作者 刘玉 李林立 +2 位作者 赵柯 王丽丽 饶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2-145,共4页
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北暗区岩溶槽谷鸡公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主要物理性质,认为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自然林地向草坡地、人工林地、菜地、耕地转换,土壤砂化严重,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明显降低,用干筛测得的... 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北暗区岩溶槽谷鸡公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主要物理性质,认为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自然林地向草坡地、人工林地、菜地、耕地转换,土壤砂化严重,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明显降低,用干筛测得的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结构相差不大,而用湿筛测得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相差较大,团聚体结构破坏率较大。随着岩溶地区土地由菜地、耕地向撂荒地转换,土壤各项物理指标都有改善。在此基础上认为,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坏与石漠化形成过程有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在退化方向和阶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但土地撂荒后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地 石漠化地区 土地利用 土壤 物理性状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地下漏失的机理研究--以贵州普定县陈旗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73
16
作者 唐益群 张晓晖 +3 位作者 周洁 佘恬钰 杨坪 王建秀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土壤的地下漏失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方式。本文以喀斯特石漠化严重地区——贵州普定县陈旗小流域为例,阐明了土壤地下漏失的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为土壤的地下漏失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土壤的地下漏失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方式。本文以喀斯特石漠化严重地区——贵州普定县陈旗小流域为例,阐明了土壤地下漏失的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为土壤的地下漏失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地表降水的大量渗漏为土壤的地下漏失提供了侵蚀的水动力条件;风干的土壤团聚体遇水易崩解,离散出的细粒物质可沿土间孔隙和岩溶裂隙向地下空间迁移;岩溶洞隙内填积的粘土在流水的浸润软化下呈可塑、软塑甚至流塑状,可向其下的溶洞、地下河蠕滑搬运,最终导致地表土壤漏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土壤地下漏失 团聚体 蠕滑迁移
下载PDF
岩溶石漠化地区几种生态恢复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何成新 黄玉清 +2 位作者 李先琨 王晓英 汪青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61,126,共10页
选择石漠化地区树种任豆树、金银花和苦丁茶的植株为对象,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蒸腾、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研究其光合、蒸腾、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在岩石裸露率高、地表水缺乏、白天温度极高的石漠化地区,对任豆和苦丁茶进... 选择石漠化地区树种任豆树、金银花和苦丁茶的植株为对象,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蒸腾、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研究其光合、蒸腾、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在岩石裸露率高、地表水缺乏、白天温度极高的石漠化地区,对任豆和苦丁茶进行光响应模拟表明,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88μmol.m-2.s-1、4.58μmol.m-2.s-1。从气体交换特征日变化看出,这三种植物均有光合午休现象,任豆午休程度最弱而苦丁茶最强,光合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胞间CO2浓度Ci与气孔限制Ls关系分析,任豆和金银花的光合作用上午以气孔限制为主,下午有非气孔因素影响,而苦丁茶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任豆树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金银花次之,而苦丁茶最小。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地表缺水并不是石漠化地区简单唯一的限制因子,高温胁迫也造成该区植物同化CO2减少的原因。根系的下扎能力也应是石漠化地区植物长期存活的关键。因此通过人工诱导构建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时一定要考虑植物本身的根系遗传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生态恢复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3个树种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利霞 杨水平 +2 位作者 姚小华 李生 任华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5-790,共6页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翅莢木、滇楸和银荆树3树种当年生实生苗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3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则呈上升的趋...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翅莢木、滇楸和银荆树3树种当年生实生苗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3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则呈上升的趋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逐渐从典型的单峰型转变成双峰型,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而重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干旱复水后,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明显的恢复。利用隶属函数与反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银荆树>翅莢木>滇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光合特性 抗旱性
下载PDF
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大兰 黄小辉 +2 位作者 刘芸 朱恒星 向仲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9,共8页
以山桐子、桑树、无患子和皂荚为研究对象,比较几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桑树的成活率、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根冠比、根干质量等生长指标最好,其次是山桐子和无患子,皂荚最差;桑树和山桐子... 以山桐子、桑树、无患子和皂荚为研究对象,比较几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桑树的成活率、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根冠比、根干质量等生长指标最好,其次是山桐子和无患子,皂荚最差;桑树和山桐子的光合生产能力较强,无患子和皂荚相对较弱,但无患子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桑树、皂荚,山桐子最低。拟合各类植物Pn-PAR光响应曲线得出:桑树、山桐子和皂荚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在15μmol/(m2·s)左右,高出无患子50%;各树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大小顺序为:桑树>皂荚>无患子>山桐子,暗呼吸速率为:桑树>无患子>皂荚>山桐子,光补偿点为:无患子>皂荚>山桐子>桑树,光饱和点为:山桐子>桑树>皂角>无患子。可见,从生长状况和光合特性来看,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桑树>无患子>山桐子>皂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石漠化地区 生长状况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昂 王云琦 +2 位作者 张会兰 王彬 黎宏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78,共12页
石漠化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已经成为限制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建立一套广西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广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西地区基岩裸露、成土缓慢、... 石漠化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已经成为限制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建立一套广西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广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西地区基岩裸露、成土缓慢、植被生长困难等石漠化特点,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应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通过广西水利厅提供的水文站资料、县志、年鉴等历史资料集成、野外小流域采样调查、原位监测等方法,总结出涵盖包含社会、生态、经济3大方面在内的9类指标构成的初选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并结合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分析各主成分中指标主要的作用途径,对指标的敏感性进行检验,筛除冗余指标,使得到的指标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全面,指标信息重叠较少,代表性较强,最终形成包涵8个生态效应指标、7个经济效应指标、1个社会效应指标的水土保持效应指标体系。其中,生态效应指标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草措施面积(11.21%)、蓄水措施有效面积(11.10%)、有效土层厚度(6.28%),经济效应指标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果产品产量(15.11%)、粮食生产量(14.95%)、第三产业总产值(14.74%),社会效应指标为负向指标,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越难以治理。本研究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为深入讨论生态效应补偿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优化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效应 指标体系 敏感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