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模拟的绝缘纸高温裂解过程水分产生及其破坏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彤 石雷 +2 位作者 张远涛 邹亮 张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548-4556,共9页
绝缘纸高温裂解时有大量水分生成,为从微观层面研究水分子生成机制及其对绝缘纸的破坏作用,首先以绝缘纸纤维素链的结构单元纤维二糖(Cellobiose)为研究对象,结合Reax FF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Reax FF-MD),模拟绝缘纸高温裂解过程,发... 绝缘纸高温裂解时有大量水分生成,为从微观层面研究水分子生成机制及其对绝缘纸的破坏作用,首先以绝缘纸纤维素链的结构单元纤维二糖(Cellobiose)为研究对象,结合Reax FF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Reax FF-MD),模拟绝缘纸高温裂解过程,发现裂解时有大量水分子产生,且水分子数量呈递增趋势,个别时间区间内水分子数量波动明显,存在水分子的消失及再生现象。因不同位置的O原子的活性存在差异,夺H脱H_2O反应分三种情况,即仲醇羟基夺H脱H_2O、醚基O原子夺H脱H_2O和伯醇羟基夺H脱H_2O。最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分对纤维素链的破坏作用,发现水分子在纤维素链间自由空隙中局部运动,并与纤维素链上的羟基和醚基O原子结合氢键,既束缚水分子的运动,又破坏纤维素自身的氢键网络。模拟结果和实际实验结论相一致,可为变压器过热故障分析提供借鉴,表明利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绝缘高分子材料老化微观过程及改性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高温裂解 水分 破坏作用 氢键 分子 模拟
下载PDF
烃类流体火灾伤害破坏作用定量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傅智敏 黄金印 付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29-36,共8页
对烃类流体火灾的伤害破坏作用进行正确的定量分析是开展重大消防目标火灾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针对烃类流体火灾伤害破坏作用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系统论述烃类流体火灾伤害破坏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并讨论火球、池火、喷射火和蒸... 对烃类流体火灾的伤害破坏作用进行正确的定量分析是开展重大消防目标火灾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针对烃类流体火灾伤害破坏作用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系统论述烃类流体火灾伤害破坏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并讨论火球、池火、喷射火和蒸气云火灾等不同火灾形式的热辐射通量计算模型及其前提条件,对不同热辐射伤害破坏作用准则及伤害概率模型的适用条件和模型基础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烃类火灾 火球 池火 喷射火 蒸气云火灾 热辐射通量 热辐射伤害破坏作用
下载PDF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1级地震近断层破坏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军 宋和平 +1 位作者 陈建波 吴国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3,共9页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山、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交汇的地区。文中介绍了此次地震的近断层破坏作用。此次地震在阿尔金断裂西端近南北向谷地海拔4 900~5 600m东坡形成了近31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破裂...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山、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交汇的地区。文中介绍了此次地震的近断层破坏作用。此次地震在阿尔金断裂西端近南北向谷地海拔4 900~5 600m东坡形成了近31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破裂带主要显示正断层滑动性质,其总体走向近南北,但局部追索北北西和北北东向共轭断裂发育,走向变化很大。受地形及滑塌作用影响,断裂陡坎高度最大可达20m,垂直位移为2m左右,最大水平拉张量也接近1.8m,此外局部还存在近1m的左旋位移。沿断裂发育一个近10hm2的滑坡体,以及大量中小规模的滑坡、崩塌,多为冰碛物、洪积物及残坡积物等松散堆积。虽位于陡峭的山坡上,也未见大规模基岩崩塌、滑坡。通过平地上巨石的翻滚推测,断层附近的最大加速度峰值可达1 g。同时根据不同坡度的边坡崩塌和滚石发育程度估算出距离断层不同距离地区的地震震动峰值加速度。地裂缝分布范围较宽,距断层1km的地区仍可见到长度超过100m的地裂缝。这些地裂缝可能是地震震动、谷地边坡变形及旁支断层地震触发滑动的综合产物。极震区最大烈度估计可达Ⅹ度,综合各方面资料文章提供了该次地震Ⅸ度、Ⅷ度、和Ⅶ度等震线;长轴方向呈NNE-SSW向,与余震方向大致一致。近断层破坏作用包括强地面运动、断层破裂带、地裂缝、滑坡、崩塌、滚石等。它们受到震级、断裂活动性质及场地条件等多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地震断层 近断层破坏作用 阿什库勒盆地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藻类细胞的破坏作用及其助凝机理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伟 马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 ,高铁酸盐对水中藻类细胞的表面结构有很大影响 ,破坏了细胞的表面鞘套 .高铁酸盐的氧化作用导致的藻类细胞的鞘套破裂使其向水中释放出胞内物质 ,这些生物高聚物能够在混凝过程中起到助凝剂的...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 ,高铁酸盐对水中藻类细胞的表面结构有很大影响 ,破坏了细胞的表面鞘套 .高铁酸盐的氧化作用导致的藻类细胞的鞘套破裂使其向水中释放出胞内物质 ,这些生物高聚物能够在混凝过程中起到助凝剂的作用 .高铁酸盐分解后产生的氢氧化铁胶体沉淀在藻类细胞的表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氧化 藻类 胞内物质 助凝机理 破坏作用 除灌 饮用水 水处理 水库 湖泊
下载PDF
高含沙洪水输水输沙特性及对河道的破坏作用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林忠 江恩惠 +1 位作者 赵连军 王景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3,共5页
本文通过原型、模型实测资料分析,论述了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河床演变规律及高含沙洪水在窄深河槽形成前后输水输沙特性的变化、现行河床条件下高含沙洪水造成洪水传播特性异常的原因和高含沙洪水对河道的破坏作用,意在指出小浪底水库... 本文通过原型、模型实测资料分析,论述了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河床演变规律及高含沙洪水在窄深河槽形成前后输水输沙特性的变化、现行河床条件下高含沙洪水造成洪水传播特性异常的原因和高含沙洪水对河道的破坏作用,意在指出小浪底水库正常运用期内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高含沙洪水或少出现高含沙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造床规律 河道 破坏作用 输水输沙
下载PDF
钢纤维超高强活性混凝土(RPC)遮弹板接触爆炸破坏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德荣 戴明 +1 位作者 李杰 王明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4,共8页
应用爆炸近区运动学关系式,考虑了径向裂缝阵面形成时的能量消耗,采用了不同的主应力函数,分析了爆炸近区的变形与破坏,提出了爆炸近区的动力学计算简图,研究了各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变化关系,从而得到RPC混凝土接触爆炸压缩半径和破坏半... 应用爆炸近区运动学关系式,考虑了径向裂缝阵面形成时的能量消耗,采用了不同的主应力函数,分析了爆炸近区的变形与破坏,提出了爆炸近区的动力学计算简图,研究了各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变化关系,从而得到RPC混凝土接触爆炸压缩半径和破坏半径系数。将本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用经验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公式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坏作用 接触爆炸 RPC遮弹板 混凝土
下载PDF
大足县酸雨形成分布特征及其对石刻造象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汪东云 张赞勋 +3 位作者 付林森 姚金石 谢本立 燕学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5,24,共8页
酸雨危害和渗水危害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两大病害.本文分析论述了大足县境酸雨多年分布特征,降水pH值与气象要素、大气质量的关系及酸雾的形成条件,并根据多年监测分析资料,论证了造象岩壁主要受酸雨雾影响的各类风化产物可溶盐水... 酸雨危害和渗水危害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两大病害.本文分析论述了大足县境酸雨多年分布特征,降水pH值与气象要素、大气质量的关系及酸雾的形成条件,并根据多年监测分析资料,论证了造象岩壁主要受酸雨雾影响的各类风化产物可溶盐水化学特征及可溶盐尖型的变化规律,总结出酸雨不同作用条件下岩壁风化破坏特点,可作为防酸雨风化治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酸雾 形成特征 石刻造象 破坏作用
下载PDF
环境雌激素对男性生育因子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魏爱雪 徐晓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环境雌激素多氯联苯(PCBs)和酞酸酯(PEs)对男性生育因子的破坏作用,以及PCBs和PEs对精液参数的作用机制.对生育和不育男性的精液参数间的差异、精液异雌激素和精液参数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范畴的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分析表明,P... 本文介绍了环境雌激素多氯联苯(PCBs)和酞酸酯(PEs)对男性生育因子的破坏作用,以及PCBs和PEs对精液参数的作用机制.对生育和不育男性的精液参数间的差异、精液异雌激素和精液参数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范畴的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分析表明,PCBs和PEs对无明显病原学的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可能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生育因子 破坏作用 环境雌激素多氯联苯 PCBS 酞酸酯 精液 污染物
下载PDF
4种木霉对松疱锈病菌细胞壁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周航 鲍泽然 +2 位作者 施玉玲 李靖 陈玉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为了解木霉属真菌分泌胞壁降解酶的能力及筛选获得降解植物锈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对4个种48株木霉进行接种保湿培养和定期观察。结果表明:4种木霉中的长枝木霉所有菌株在茶藨生柱锈的锈孢子堆上生长都较弱,且对锈孢子壁没有破坏作用,而... 为了解木霉属真菌分泌胞壁降解酶的能力及筛选获得降解植物锈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对4个种48株木霉进行接种保湿培养和定期观察。结果表明:4种木霉中的长枝木霉所有菌株在茶藨生柱锈的锈孢子堆上生长都较弱,且对锈孢子壁没有破坏作用,而其他3个种的部分菌株能在锈孢子堆上生长且对锈孢子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不同种及同种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和对锈孢子的破坏能力差异较大;3种木霉中,深绿木霉的多数菌株在锈孢子堆上的生长良好,对锈孢子壁的破坏作用最强,康宁木霉和哈茨木霉的部分菌株次之;采用DNS显色法检测锈孢子壁诱导3株木霉分泌的胞壁降解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显示其诱导酶活的强度与菌株破坏接种锈孢子壁的程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菌株 松疱锈病菌 破坏作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植入式微波热凝固对正常肝组织的破坏作用──影像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精兵 梁惠民 +2 位作者 冯敢生 缪竞陶 张贵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肝组织微波凝固后CT、MRI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材料与方法  2 0只兔剖腹后采用 18G微波天线 (芯线长 1cm) ,4 0W ,2min凝固左肝内侧叶。分别于术后 1~ 2h、1、2、4、6周行CT、MRI检查 ,观察病理变化。... 目的 研究正常肝组织微波凝固后CT、MRI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材料与方法  2 0只兔剖腹后采用 18G微波天线 (芯线长 1cm) ,4 0W ,2min凝固左肝内侧叶。分别于术后 1~ 2h、1、2、4、6周行CT、MRI检查 ,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增强CT、MRT1WI与组织学上所测凝固范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后即刻CT平扫为边界欠清楚的稍低密度区 ,无强化 ;MRT1WI、T2 WI中央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 ,外周不均匀高信号区。 1周后组织学上凝固区细胞结构丧失 ,细胞坏死 ,以后纤维组织逐渐长入其间形成分隔并取代坏死组织 ;CT上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 ;MRT1WI病灶中央低、等信号 ,边缘高信号 ;T2 WI中央高信号 ,边缘为不均匀高信号区 ,两者之间为低信号 ,1周以后边缘亦为低信号。 1周后 ,凝固灶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增生 ,T1WI低信号 ,T2 WI高信号区 ,呈环形强化。4~ 6周后肉芽组织机化 ,强化消失。结论 增强CT、MRI能准确反映组织微波凝固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微波热凝固 正常肝组织 破坏作用 CT MRI 组织病理学 术后 肝癌
下载PDF
北山石窟渗水特征及其对造象岩体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东云 张赞勋 +1 位作者 付林森 姚金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9-44,共6页
北山石窟岩体强烈风化与渗水破坏作用有密切关系。经现场调查、地下水长观、岩土水样检测、综合分析认为,是微弱渗流通过不同赋存形式和特殊作用方式对造象岩体随季节产生周期性作用,成为加速岩体风化破坏的主要外营力。
关键词 岩体 风化 渗水破坏作用 北山石窟
下载PDF
Thaumasite的结构、形成机理及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小建 马保国 董荣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59,共5页
分析了Thaum asite的物相结构特征、生成条件和破坏机理;与常规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作用不同,它的生成直接导致水泥石中C SH凝胶体分解,使混凝土最终变为无强度泥状混合物。针对我国西部和北部开发,提出预防混凝土结构发生此... 分析了Thaum asite的物相结构特征、生成条件和破坏机理;与常规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作用不同,它的生成直接导致水泥石中C SH凝胶体分解,使混凝土最终变为无强度泥状混合物。针对我国西部和北部开发,提出预防混凝土结构发生此类侵蚀破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硫酸盐侵蚀 水泥石 破坏机理 强度 破坏作用 凝胶体 物相结构 混合物 分解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下白垩统原油破坏作用及黏度变化规律——以Fula凹陷Jake south油田Bentiu油藏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如冰 田昌炳 +3 位作者 周家胜 李顺明 何辉 杜宜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4,共6页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 south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下白垩统Bentiu油藏原油性质差异较大,且原油性质变化机理不清,为油藏开发带来较大困难。综合测井、试油、原油性质、原油全烃色谱、质量色谱等资料,对Bentiu油藏原油破坏作用及...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 south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下白垩统Bentiu油藏原油性质差异较大,且原油性质变化机理不清,为油藏开发带来较大困难。综合测井、试油、原油性质、原油全烃色谱、质量色谱等资料,对Bentiu油藏原油破坏作用及黏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entiu油藏原油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生物降解作用,水洗作用影响较弱,氧化作用影响最弱。在各种原油破坏作用影响下,由油藏油水界面处至油藏顶部,原油破坏作用逐渐减弱,破坏作用逐渐变小,API重度值逐渐升高,黏度逐渐降低。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Bentiu油藏50℃脱气原油黏度与其距油水界面的垂直距离、地层深电阻率、密度曲线的线性关系式,计算结果可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uglad盆地 Jake south油田 Bentiu油藏 下白垩统 原油破坏作用 原油黏度 线性关系式
下载PDF
可溶盐NaCl/NaNO_3对陶质样品的破坏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静 罗宏杰 +1 位作者 王丽琴 李伟东 《自然杂志》 2015年第5期317-324,共8页
针对目前关于典型可溶盐Na Cl、Na NO3和两者的复合盐对陶质文物破坏作用的研究空白,在分析不同可溶盐以及复合盐溶液的表面张力、浓度变化以及平衡结晶相等的基础上,采用超景深显微系统和自动压汞仪等设备研究可溶盐Na Cl/Na NO3对模... 针对目前关于典型可溶盐Na Cl、Na NO3和两者的复合盐对陶质文物破坏作用的研究空白,在分析不同可溶盐以及复合盐溶液的表面张力、浓度变化以及平衡结晶相等的基础上,采用超景深显微系统和自动压汞仪等设备研究可溶盐Na Cl/Na NO3对模拟陶质样品的破坏过程和方式,结果表明:复合盐的吸水一失水能力远远高于单一的Na Cl和Na NO3,其在陶质样品中的溶解一结晶加速,破坏作用高于单一的可溶盐Na NO3;同时,含复合盐陶质样品的呈蘑菇状包裹的盐硬壳层在相对湿度的变化过程中,连续的盐结壳面积逐渐降低,不连续的结壳层面积增多,样品的平均孔径变小,小孔体积含量增加,微小裂缝逐渐扩张。本研究分析复合盐Na Cl/Na NO3破坏陶质文物的过程和作用,为酥粉陶质文物的进一步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盐 NaCl/NaNO 陶质文物 破坏作用
下载PDF
甲醛熏蒸对HBsAg破坏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鹏飞 王雨 +3 位作者 叶丽杰 孙文娟 李东力 刘希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9-700,共2页
目的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评价熏蒸时间 (h)、多聚甲醛浓度 (g/m3)、温度 (℃ )与相对湿度 (% )对甲醛熏蒸破坏HBsAg的影响。方法 以纯化HBsAg作为指标 ,钢片、乳胶片与布片作为载体 ,用高锰酸钾氧化多聚甲醛产生甲醛气体。正交设计方案... 目的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评价熏蒸时间 (h)、多聚甲醛浓度 (g/m3)、温度 (℃ )与相对湿度 (% )对甲醛熏蒸破坏HBsAg的影响。方法 以纯化HBsAg作为指标 ,钢片、乳胶片与布片作为载体 ,用高锰酸钾氧化多聚甲醛产生甲醛气体。正交设计方案采用 4因子 3水平 (L9(34 )。直观极差分析与离差分析评价因素对甲醛熏蒸效果的影响 ,方差分析做显著性检验。结果 甲醛熏蒸时间对破坏HBsAg效果影响最大 ,其次依次是甲醛浓度、相对湿度及温度。最佳方案是熏蒸时间 5h ,甲醛使用量 2 0 g/m3,温度 46℃ ,相对湿度 55 %。多因素同时作用时 ,甲醛熏蒸时间、甲醛浓度、温度与相对湿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 (F值分别为 493 93 ,1 2 4 43 ,46 0 0 ,1 2 0 43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作用 甲醛熏蒸 HBSAG 影响因素 乙肝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 消毒法
下载PDF
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长海 张新征 林玉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不整合既可以对油气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到破坏。通过理论及实例分析,阐述了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不整合的形成导致油气藏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地表,发生各种稠变作用(生物降解、水洗、氧化和逸散等),使油... 不整合既可以对油气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遭到破坏。通过理论及实例分析,阐述了不整合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不整合的形成导致油气藏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地表,发生各种稠变作用(生物降解、水洗、氧化和逸散等),使油气藏遭到破坏;不整合可延缓甚至中断烃源岩的生烃作用,进而影响油气藏的规模;不整合能否重建形成封闭作用也影响和控制着油气的晚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油气藏 破坏作用 稠变作用 生烃作用 重建封闭作用
下载PDF
非接触空爆对舰艇结构的破坏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祥兵 朱锡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62-64,78,共4页
基于非接触空爆理论,对作用于船体结构的载荷进行了分析,并将船体结构简化为板架模型进行了破坏作用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 非接触空爆 舰艇结构 破坏作用 载荷 结构响应 控制方程 骨架 壳板 板架模型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对框剪结构的破坏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大群 李明 杨永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具有巨大的潜在破坏作用,而有关高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HRCFS)受其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采用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NPGM)的方法,合成了加速度峰值、脉冲速度峰值、脉冲速度峰值比及脉冲周期不同的NPGM,计...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具有巨大的潜在破坏作用,而有关高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HRCFS)受其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采用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NPGM)的方法,合成了加速度峰值、脉冲速度峰值、脉冲速度峰值比及脉冲周期不同的NPGM,计算了一个22层HRCFS在上述地震动作用下的时程反应,分析了该HRCFS整体破坏指数随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整体破坏指数在上述地震动作用下的值均较小;随加速度峰值变化无明显规律;与脉冲速度峰值和脉冲速度峰值比近似呈线性增加的关系;与脉冲周期近似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由此说明,HRCFS在NPGM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不能单独以加速度峰值作为表征NPGM对HRCFS破坏作用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 脉冲 框剪结构 破坏作用
下载PDF
从郯庐地震带安丘地区地震成因土层构造认识地震破坏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洪水 张增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3-1457,共5页
在郯庐地震带的安丘地区,发现始新世朱壁店组厚层冲积层中发育一些同沉积的地震扰动岩土层。通过野外观测和比较地震地质学研究,识别出了振动液化砂脉、液化砂墙、裂隙充填砂质卵石墙、震塌落体、地震层内断裂及地震沉陷构造等地震成因... 在郯庐地震带的安丘地区,发现始新世朱壁店组厚层冲积层中发育一些同沉积的地震扰动岩土层。通过野外观测和比较地震地质学研究,识别出了振动液化砂脉、液化砂墙、裂隙充填砂质卵石墙、震塌落体、地震层内断裂及地震沉陷构造等地震成因土层构造。它们是5~8.5级强烈地震事件的记录。根据这些强烈地震成因土层构造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强烈地震对地基土的破坏作用有几种方式:液化作用、地震裂隙充填作用、振动塌落作用、断裂破坏作用和震沉陷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因 土层构造 破坏作用 郯庐地震带 安丘
下载PDF
不偶合柱状装药岩石中爆破破坏作用分区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祝方才 陈寿如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7年第4期55-56,61,共3页
探讨了在爆破荷载作用下岩石破坏的特征,并对不偶合装药爆破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且依此提出了分区标准,指出了已有分区标准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爆破工程 岩石爆破 破坏作用 不偶合装药 裂隙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