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1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轴压缩条件下单裂隙花岗岩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春萍 王璐 +1 位作者 刘建锋 刘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9-376,446,共9页
为研究含贯通单裂隙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甘肃北山预选区完整花岗岩及含倾角30°、45°和60°贯通裂隙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倾角越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为研究含贯通单裂隙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甘肃北山预选区完整花岗岩及含倾角30°、45°和60°贯通裂隙的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裂隙倾角越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损伤应力以及弹性模量越低;与完整岩石相比,倾角30°、45°和60°裂隙花岗岩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7.97%、29.17%和71.68%,损伤应力分别下降9.35%、24.26%和69.79%,弹性模量分别下降5.89%、23.32%和60.49%.裂隙倾角不同,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显著的差别;裂隙倾角越大,损伤应力至峰值应力之间的屈服阶段越明显,发生沿裂隙面滑移破坏特征越显著;裂隙倾角影响花岗岩的破坏模式,试样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穿裂隙面破坏(倾角30°)、穿裂隙面破坏和沿裂隙面滑移并存的复合破坏(倾角45°)以及沿裂隙面滑移破坏(倾角60°);倾角60°的裂隙花岗岩的抗压强度与试验前后裂隙面的分形维数差符合幂函数增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裂隙花岗岩 裂隙倾角 单轴压缩试验 破坏特征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含瓦斯煤动力学破坏特征与瓦斯渗流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登科 张力元 +8 位作者 魏建平 都海龙 李振 王志明 董博文 张富凯 尹彦波 张宏图 卫彦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2-1446,共15页
为探究不同冲击载荷和瓦斯压力作用下的含瓦斯煤动力学特征、裂隙扩展及瓦斯渗流变化规律,采用含瓦斯煤岩冲击损伤-渗流试验系统开展含瓦斯煤冲击试验以及原位渗流测试,并结合工业CT扫描系统进行试样裂隙结构的三维重构,分析含瓦斯煤内... 为探究不同冲击载荷和瓦斯压力作用下的含瓦斯煤动力学特征、裂隙扩展及瓦斯渗流变化规律,采用含瓦斯煤岩冲击损伤-渗流试验系统开展含瓦斯煤冲击试验以及原位渗流测试,并结合工业CT扫描系统进行试样裂隙结构的三维重构,分析含瓦斯煤内部裂隙扩展特征及其对瓦斯渗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载荷和瓦斯压力对含瓦斯煤的动力学性质、变形过程、裂隙扩展和渗流规律均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受围压和轴压的影响,冲击载荷耦合瓦斯压力条件下的含瓦斯煤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压密阶段;含瓦斯煤的变形过程主要经历了弹性变形阶段、应变强化阶段及破坏阶段。②冲击载荷的增加对含瓦斯煤动力学参数具有强化作用,气体压力的升高则劣化了含瓦斯煤动力学参数;冲击载荷越大,瓦斯压力越高,含瓦斯煤的裂隙扩展愈充分,所形成的裂隙结构愈复杂。③含瓦斯煤的渗流规律受控于裂隙扩展,冲击载荷耦合瓦斯压力作用下,含瓦斯煤中存在孔隙流动、孔隙流动-裂隙流动并存及裂隙流动等3种气体流动形式;含瓦斯煤冲击破坏后,随着气体压力增加以及气楔作用的增强,瓦斯流动形式可由孔隙流动依次转变为孔隙流动-裂隙流动并存和裂隙流动;裂隙扩展和流动形式共同影响含瓦斯煤渗流规律,含瓦斯煤渗透率随瓦斯压力的增大总体上符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含瓦斯煤动力学破坏特征 工业CT扫描 裂隙扩展 瓦斯渗流规律
下载PDF
河流下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特征和陷落柱防水煤柱留设研究
3
作者 韦四江 张林超 +1 位作者 王猛 谭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长平矿Ⅲ2317工作面在开切巷处揭露陷落柱,地表丹河流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受采动影响,陷落柱内部水体及河水可能通过开采裂隙导入回采空间,从而造成工作面突水。针对以上问题,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 目的长平矿Ⅲ2317工作面在开切巷处揭露陷落柱,地表丹河流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受采动影响,陷落柱内部水体及河水可能通过开采裂隙导入回采空间,从而造成工作面突水。针对以上问题,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对回采工作面覆岩“两带”高度、覆岩破坏特征和陷落柱煤柱留设宽度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工作面顶板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分别为18.38,93.85 m,河水对工作面不构成突水威胁;无煤柱开采时,陷落柱一侧顶板裂隙沿陷落柱胶结面向上高度发育;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煤柱宽度为35 m。工作面在留设35 m煤柱条件下安全完成回采,地表变形特征符合预期,最大下沉量达到4000 mm,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未发生突水事故。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安全开采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煤 覆岩破坏特征 “两带”高度 陷落柱活化 防水煤柱
下载PDF
层状复合夹煤岩石组合体试样强度试验与破坏特征研究
4
作者 石建军 贾明琦 +5 位作者 冯吉成 苏士杰 张建伟 闻志雄 吉志海 牛格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针对巷道复合夹煤组合结构顶板易冒落问题,以某矿取芯和钻孔窥视探测获得的巷道层状复合夹煤顶板结构组合类型为实验背景,对砂质泥岩、中砂岩以及煤厚度为20、30、40 mm不同结构组合类型的复合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复合夹煤岩... 针对巷道复合夹煤组合结构顶板易冒落问题,以某矿取芯和钻孔窥视探测获得的巷道层状复合夹煤顶板结构组合类型为实验背景,对砂质泥岩、中砂岩以及煤厚度为20、30、40 mm不同结构组合类型的复合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复合夹煤岩石组合体的力学特性与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夹煤岩石组合体的抗压强度均小于单一岩石,中砂岩夹煤厚度为30mm时抗压强度达到单一中砂岩抗压强度的85.95%,抗压强度随着煤厚变薄而下降;砂质泥岩夹煤厚度为20 mm时仅为单一砂质泥岩抗压强度的32.5%,随着夹煤厚度增加抗压强度也增大,夹煤厚度超过30mm后抗压强度增大不明显。复合夹煤岩石组合体整体呈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单斜面剪切破坏、部分拉伸破坏,随着复合夹煤岩石组合类型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顶板 复合夹煤岩石组合体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破坏特征
下载PDF
含断层构造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李延超 王飞飞 +2 位作者 姜安民 肖宋强 靳红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4,共5页
为了探究断层构造对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遥感影像、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研究手段开展了含断层构造的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安全系数计算研究,并进行了边坡变形破坏发展分析,揭示了含断层构造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为了探究断层构造对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遥感影像、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研究手段开展了含断层构造的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安全系数计算研究,并进行了边坡变形破坏发展分析,揭示了含断层构造露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规律。结果表明:露天采场北部边坡产生滑塌灾害是断层构造(内因)、井下矿体开采卸荷(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下矿体开采扰动与F15断层切割的作用下,边坡易形成沿断层构造滑坡垮塌并不断扩大滑塌区域。F15断层构造以上坡体的变形位移相对较大,且沿F15断层构造向东部沟谷发展,F15断层构造改变了北部边坡上部坡体的变形破坏趋势。露天采场边坡安全系数为1.45时,潜在滑动面为F15断层构造;北部边坡沿断层构造尚未出现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断层构造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安全系数 数值模拟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动载作用下锚固体应力波传递及破坏特征研究
6
作者 田敏 陈治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19,38,共8页
为研究动载作用下锚固体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及破坏特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对锚固体试件开展了不同预应力及不同冲击次数的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增加,锚固围岩中应力波峰值逐渐增加,衰减速度逐渐减小,增大锚杆预应力... 为研究动载作用下锚固体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及破坏特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对锚固体试件开展了不同预应力及不同冲击次数的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增加,锚固围岩中应力波峰值逐渐增加,衰减速度逐渐减小,增大锚杆预应力,锚固自由端拉伸波峰值明显减小;随锚固体试件预应力增加,锚固体轴力损失越快,轴力损失率呈二次线性增加的趋势;预应力较小时,锚固自由端围岩产生裂缝较多,多次冲击下裂缝距离较为接近;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自由端头破坏程度减弱;随着预应力增加,拉拔最大位移量越来越小,未受动载作用的原始试件拉拔后未出现明显的破坏;动载作用后,随着预应力增大,锚固端头发生一定程度的劈裂破坏,预应力持续增加劈裂破坏程度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作用 锚固体 预应力 应力波 锚固破坏特征
下载PDF
深部极高地应力花岗岩隧道岩爆破坏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7
作者 周航 张广泽 +3 位作者 赵晓彦 陈明浩 陈仕阔 喻炳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8-1111,共14页
深部极高地应力花岗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灾害异常突出,硬岩岩爆不同程度地造成岩体片状剥落、棱板状破裂、岩块抛掷及强烈弹射等。为了揭示花岗岩隧道岩爆成因机制,综合地质调绘、监控量测、岩爆实录统计、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微观分... 深部极高地应力花岗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灾害异常突出,硬岩岩爆不同程度地造成岩体片状剥落、棱板状破裂、岩块抛掷及强烈弹射等。为了揭示花岗岩隧道岩爆成因机制,综合地质调绘、监控量测、岩爆实录统计、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微观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对隧道高地应力及岩爆的形成、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根据现场岩爆实录统计分析,花岗岩隧道岩爆破坏特征复杂多样,发生时间集中,高水平构造应力使靠近雅鲁藏布江河谷一侧岩爆烈度显著增大,大埋深高自重应力导致岩爆主要分布在隧道掌子面和拱顶。基于钻孔实测地应力数据和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发现花岗岩隧道地应力场由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共同主导,隧道沿线82.0%的区段处于高到极高地应力状态,为岩爆的发生提供内动力地质条件。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表明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均具有中等岩爆倾向性,厚层状、强度大、刚度高、完整性好的岩体为岩爆提供充足的物源条件。受控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质构造作用以及新生代岩浆活动作用影响,花岗岩隧道呈现高地温特征,地温梯度为5.5℃/100 m,最高实测地温达到89.6℃,高温热力耦合作用加速岩爆发生并提高岩爆危险性等级。隧道施工工艺会改变围岩应力重分布,影响围岩的应力集中,造成一定的尺寸效应,影响岩爆发生的烈度等级、时间和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隧道 极高地应力 岩爆破坏特征 成因机理 高地温 岩爆倾向性
下载PDF
不同组构砂岩微观破坏特征分析
8
作者 孙大增 赵文 +1 位作者 许兴亮 王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4-591,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组构砂岩宏观-微观破坏特征的内在联系,对香花岭矿区三种砂岩开展物相分析、沉积相判别及单轴压缩和剪切试验,观察微观结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陆相沉积石英砂岩抗压强度最大,长石砂岩次之,海相沉积海绿石砂岩最小;单轴压缩... 为了研究不同组构砂岩宏观-微观破坏特征的内在联系,对香花岭矿区三种砂岩开展物相分析、沉积相判别及单轴压缩和剪切试验,观察微观结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陆相沉积石英砂岩抗压强度最大,长石砂岩次之,海相沉积海绿石砂岩最小;单轴压缩试验宏观上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发生脆性破坏,而海绿石砂岩呈现出具有软化特性的延性破坏,微观上石英砂岩发生沿晶破坏,断面平整,长石砂岩发生沿晶和穿晶破坏,断面呈小扇贝状,表面附着少量碎屑,海绿石砂岩断面呈平板-花团复合状,晶粒破碎且擦痕明显,晶粒、胶结物质及结构弱面共同控制破坏特征;剪切试验微观上石英砂岩先发生沿晶破坏后发生穿晶破坏,断面不平整、擦痕及碎屑多,长石砂岩以沿晶破坏为主伴随穿晶破坏,断面部分平整、擦痕及碎屑较多,海绿石砂岩同时发生沿晶破坏和穿晶破坏,断面平整、几乎无擦痕和碎屑,砂岩微观破坏特征受晶粒和晶间胶结物质强度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矿物组成 微观结构 破坏特征 强度
下载PDF
温压炸药近爆作用下RC梁破坏特征和毁伤规律试验研究
9
作者 刘举 张国凯 +4 位作者 王振 姚箭 李杰 于思远 纪玉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4-874,共11页
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炸药,温压炸药的爆炸毁伤效应及毁伤机理有别于传统炸药。结合敞开空间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及热效应试验,研究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特征及传播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光纤多谱线测温技术分析爆炸火球演化特征及火球表... 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炸药,温压炸药的爆炸毁伤效应及毁伤机理有别于传统炸药。结合敞开空间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及热效应试验,研究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特征及传播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光纤多谱线测温技术分析爆炸火球演化特征及火球表面温度变化规律。为研究温压炸药爆炸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毁伤效应,针对两种典型钢筋混凝土梁开展不同比例爆距下的爆炸试验,阐明两种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药量、不同爆距下的破坏特征和毁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TNT炸药,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具有超压峰值大、正压作用时间长及峰值衰减缓慢的特点,温压炸药爆炸最高温度达到2400 K,超过1000 K的高温持续时间超过160 ms,高冲量爆炸冲击及持续高温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更大程度的毁伤破坏。结合药量对毁伤规律的影响,提出钢筋混凝土梁在温压炸药近区(0.20~0.75 m)爆炸荷载条件下基于比例爆距和药量的毁伤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炸药 钢筋混凝土梁 破坏特征 毁伤判据
下载PDF
金川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10
作者 郁标 杨金维 +1 位作者 寇永渊 王文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为研究金川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通过现场调查、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对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巷道位移变化规律、应力分布特征、塑性破坏范围以及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川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过程... 为研究金川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通过现场调查、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对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巷道位移变化规律、应力分布特征、塑性破坏范围以及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川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过程中,中间中段巷道变形破坏最显著,下部中段次之,上部中段最小;不同中段巷道变形破坏具有区域性,上部中段与中间中段巷道中部变形破坏明显,下部中段巷道东西部变形显著;各中段巷道变形破坏呈明显非对称性,巷道近扰动侧边帮变形破坏较远扰动侧边帮更显著;协同开采扰动、地应力及矿岩条件是导致协同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金川二矿区3个中段协同开采巷道安全控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二矿区 巷道变形 破坏特征 多中段协同开采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特征参数的砂岩节理直剪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11
作者 孙杰豪 郭保华 +1 位作者 田世轩 程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7-177,共11页
为研究岩石节理直剪破坏特征,借助RDS-200型岩石节理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砂岩节理剪切试验,并采用Micro-ⅡExpress数字声发射系统进行了声发射信号监测,基于声发射上升时间与幅值之比RA、振铃计数与持续时间之比AF的演化... 为研究岩石节理直剪破坏特征,借助RDS-200型岩石节理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砂岩节理剪切试验,并采用Micro-ⅡExpress数字声发射系统进行了声发射信号监测,基于声发射上升时间与幅值之比RA、振铃计数与持续时间之比AF的演化特征对岩石节理剪切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砂岩节理剪切失稳的预警方法。结果表明:(1)根据岩石节理剪切过程的累计振铃计数演化特征,可将岩石节理剪切过程划分为低速增长、加速增长、极速增长和减速增长4个阶段;各法向应力下,AF和RA最大值整体上随阶段序号增加而增大,且RA值较大的信号随阶段序号增加而增多。(2)根据日本混凝土声发射监测规范,提出用于判断拉剪破裂类型阈值k的具体取值方法。发现在各法向应力下阈值k、张拉破裂占比α随剪切阶段序号增加整体上呈降低趋势。(3)岩石节理剪切试验中,声发射参数r值的变异系数CV(r)在剪切应力峰值前整体呈降低趋势,且在剪切应力峰值前均存在低于剪切应力峰值最近的CV(r)值(即预警值CV(r)_(cr))的阶段;预警值CV(r)_(cr)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与法向应力具有较好的二次抛物线函数关系;预警提前时间t_(d)与失稳时刻t_(p)之比在5.1%~24.5%之间,可起到提前预警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节理岩体的失稳预警及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节理 直剪试验 破坏特征 声发射 RA和AF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基于碾压混凝土破坏特征研究
12
作者 张立军 谢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以目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破坏特点为背景,利用扩张有限元数值方法,对碾压层厚度对大坝应力分布规律和裂缝扩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在同一超载系数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超载系数从1.04~3.04,一共9种。在同样的过载条件下,... 以目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破坏特点为背景,利用扩张有限元数值方法,对碾压层厚度对大坝应力分布规律和裂缝扩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在同一超载系数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超载系数从1.04~3.04,一共9种。在同样的过载条件下,裂缝的垂直延伸长度随碾压层的加厚而略有下降,裂缝的垂直延伸长度比正常情况下要小,仅在K=2.29、K=2.79两个位置与正常情况相当。大坝的压应力和物质的抗压强度相近,表明大坝在这个时候会出现总体失稳,而且裂缝的发展会转向沿河流的流向;在坝体各部位的材料达到对应的强度后,裂缝的横向发展速率会迅速增加,直至整个坝体的断裂。通过对4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坝体裂缝扩展深度、坝顶位移、坝踵及坝址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荷载作用下坝体裂缝呈现出脆性突发性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坝体裂缝扩展深度和坝顶位移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特征 碾压混凝土 坝体 有限元 裂纹扩展
下载PDF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单轴压缩力学与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董卓 王永霞 袁瑞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目的为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混凝土组分骨料含量、强度等级、占比和界面倾角对岩石-混凝土组合体力学与破坏特征的影响,方法结合凸多边形随机骨料生成投放程序与RFPA2D分析系统,构建组合体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组合体的破坏类型... 目的为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混凝土组分骨料含量、强度等级、占比和界面倾角对岩石-混凝土组合体力学与破坏特征的影响,方法结合凸多边形随机骨料生成投放程序与RFPA2D分析系统,构建组合体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组合体的破坏类型可分为由混凝土组分破坏并延伸至花岗岩组分或两种组分及界面共同破坏引起的“两体Ⅰ型和Ⅱ型破坏”,由混凝土组分单独破坏或混凝土组分和界面共同破坏引起的“单体Ⅰ型和Ⅱ型破坏”。对界面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沿界面宏观裂纹的形成原因;组合体抗压强度接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值与混凝土组分强度等级正相关而与占比负相关;组合体弹性模量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且与骨料含量和强度等级正相关,与混凝土组分占比和界面倾角负相关;组合体泊松比与骨料含量和混凝土组分占比负相关,强度等级对其影响较小;组合体抗压强度和泊松比均随界面倾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结论构建了含骨料岩石-混凝土组合体数值模型,并运用RFPA2D分析系统对4种组合方式组合体进行数值模拟,可通过提高混凝土组分强度、降低混凝土组分占比与材料间的界面倾角提升组合体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或坝体等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 随机骨料 单轴压缩 数值模拟 力学与破坏特征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房屋破坏特征分析
14
作者 郭海涛 贾源源 +3 位作者 王会娟 车高凤 夏晓雨 张晓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6-856,共11页
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震导致震区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并诱发了大量同震滑坡,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已有文献资料,结合高精度遥感和野外调查数据,开展此次地震房屋破... 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震导致震区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并诱发了大量同震滑坡,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已有文献资料,结合高精度遥感和野外调查数据,开展此次地震房屋破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震中房屋及建构筑物破坏以大河家镇最重,石塬镇、刘集乡、柳沟乡等次之。调查点内土木结构房屋以严重损坏或倒塌破坏为主;砖木结构房屋以严重破坏或局部倒塌破坏为主;砖混结构房屋破坏特征城乡地区差异大,城镇地区砖混结构房屋以一般或轻微破坏为主,农村自建砖混结构房屋多发生严重破坏;框架结构房屋填充墙多产生大量裂缝与剪切破损。现场调查分析不同结构房屋的破坏比与破坏特征、特点,对灾后应急救援及房屋重建安置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震后第一手资料,就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特征、严重损坏比例,及震后地震地质灾害与隐患等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可为灾后房屋重建、地震震后烈度调查与地震应急评估等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逆冲型地震 房屋结构 破坏特征
下载PDF
盾构隧道监测管片破坏特征和地震响应机理
15
作者 张继业 吕志林 +1 位作者 汤国毅 经根东 《四川建材》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国内外地震对地下车站及隧道损害的实例较多,而关于地下隧道受地震损害的实测资料较少。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地区于2020年发生的地震入手,浅析地震后某地铁盾构隧道监测管片连续破坏特征和地震响应机理;地震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 国内外地震对地下车站及隧道损害的实例较多,而关于地下隧道受地震损害的实测资料较少。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地区于2020年发生的地震入手,浅析地震后某地铁盾构隧道监测管片连续破坏特征和地震响应机理;地震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以地震观测法为主,并参照实验法和理论分析法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为地震后管片横断面的力学论证等;研究结论包括在压应力和剪应力合力作用下,右线盾构隧道管片拱腰外侧受横向压应力作用,内侧受横向拉应力作用;拱底和拱顶外侧受竖向拉应力作用,内侧受竖向压应力作用,并优化地下盾构隧道的抗震设计、施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监测 管片连续破坏特征 地震响应机理
下载PDF
超长大采高回撤通道破坏特征及主被动协同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凯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8,共11页
针对超长大采高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大变形失稳导致巷道破坏、设备回撤受阻等安全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基于回撤通道破坏特征分析,提出“控顶固帮”主被动协同控制技术。建立了超长工作面采动支撑压力顶帮联合... 针对超长大采高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大变形失稳导致巷道破坏、设备回撤受阻等安全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基于回撤通道破坏特征分析,提出“控顶固帮”主被动协同控制技术。建立了超长工作面采动支撑压力顶帮联合失稳力学模型,基于超长大采高顶板断裂位置与围岩稳定关系,揭示回撤通道破坏机理。利用UDEC数值模拟对超长大采高回撤通道区域环境进行验证,提出了“实时断顶+垛式支架+锚杆索”协同控制方案,保障回撤通道稳定。该技术在黄玉川煤矿226_(上)03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成功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贯通后,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为75.6 mm,底板鼓出量95.7 mm,两帮变形量103 mm,变形量小、支护效率高、成本低,实现了黄玉川煤矿超长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稳定安全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大采高工作面 回撤通道 破坏特征 支护技术 控顶固帮
下载PDF
某深埋凝灰质砂岩隧洞破坏特征及微震演化规律
17
作者 董栋 陈松 +2 位作者 王建 朱马哈提 姚志宾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某深埋凝灰质砂岩隧洞,采用敞开式TBM掘进,地质条件复杂,掘进过程中发生塌方、岩爆等不同类型破坏,存在安全风险,影响施工进度。为指导现场施工与支护措施,提高施工效率,连续开展微震监测,以现场地质踏勘资料为基础,结合微震监测信息分... 某深埋凝灰质砂岩隧洞,采用敞开式TBM掘进,地质条件复杂,掘进过程中发生塌方、岩爆等不同类型破坏,存在安全风险,影响施工进度。为指导现场施工与支护措施,提高施工效率,连续开展微震监测,以现场地质踏勘资料为基础,结合微震监测信息分析不同类型破坏特征,总结微震活动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该隧洞中松弛掉块分布范围广,塌方发生位置较集中,部分塌方与松弛掉块交替发生,轻微岩爆呈零星散发的特点;地质特征与破坏特征存在相关性,结构面越发育破坏规模越大,塌方风险越高;不同类型破坏分布与微震活动时空演化规律一致性较好,现场破坏规模与微震事件数和微震释放能均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微震监测信息分析,可以判识、预测该隧洞破坏规模和类型,为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工程 凝灰质砂岩隧洞 地质特征 破坏特征 微震演化
下载PDF
深埋TBM隧洞围岩时滞型片帮破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许建述 王庆勇 +3 位作者 范晨 吕斌 熊永润 姚志宾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7期113-117,143,共6页
深部工程硬岩表现出强时效性,时滞型片帮等时效灾害时有发生。为保证隧洞的长期稳定性,文章采用现场调查、微震监测方法对时滞型片帮的破坏特征、微震活动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时滞型片帮集中于洞周应力集中处;②高应力作用下围岩... 深部工程硬岩表现出强时效性,时滞型片帮等时效灾害时有发生。为保证隧洞的长期稳定性,文章采用现场调查、微震监测方法对时滞型片帮的破坏特征、微震活动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时滞型片帮集中于洞周应力集中处;②高应力作用下围岩的持续破坏是造成时滞型片帮的直接原因,附近的结构面会增加这一破坏风险;③及时锚喷支护有助于降低围岩时滞型片帮的风险。研究成果可为TBM隧洞时滞型片帮的预测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TBM隧洞 时滞型片帮 破坏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的膨胀土路基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福官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路基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受灾害性膨胀土影响的工程问题。为了探究膨胀土路基在胀缩循环作用下的细观破坏特征,文章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进行了土体膨胀率测试,通过膨胀土路基胀缩作用过程模拟,分析了胀缩循环次数对路基破坏特征的影响。... 路基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受灾害性膨胀土影响的工程问题。为了探究膨胀土路基在胀缩循环作用下的细观破坏特征,文章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进行了土体膨胀率测试,通过膨胀土路基胀缩作用过程模拟,分析了胀缩循环次数对路基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膨胀土路基内部裂隙发育与边坡坡向有关;(2)膨胀土胀缩循环次数对路基稳定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影响显著,胀缩循环发生次数越多,坡体越易发生拉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分布 路基破坏特征 颗粒离散元
下载PDF
深埋硬岩隧道结构面对岩爆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陈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08,72,共5页
深埋硬岩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而岩爆孕育破坏过程主要受结构面影响。为此,通过对岩爆区域岩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岩样破坏过程力学特性,并结合隧道开挖过程典型岩爆案例,揭示了结构面对... 深埋硬岩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而岩爆孕育破坏过程主要受结构面影响。为此,通过对岩爆区域岩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岩样破坏过程力学特性,并结合隧道开挖过程典型岩爆案例,揭示了结构面对岩爆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埋硬岩隧道岩爆区含结构面岩样比完整岩样宏观破坏较早,主要以往复破坏或二次破坏为主,完整岩样以阶梯状逐级破坏为主;结构面对岩爆破坏过程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结构面存在区域发生岩爆的概率更高,破坏方向主要沿结构面发育方向扩展,破坏影响范围和深度主要受结构面控制;结构面存在区域岩爆多发生于结构面端部附近或结构面交汇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深埋硬岩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灾害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硬岩 岩爆灾害 结构面 破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