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硅比和养护温度对硅酸镁水泥电磁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悦 李洪文 +2 位作者 金彩云 林辉 罗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采用波导法测定硅酸镁水泥的电磁性能,分析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影响,并基于微观测试结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养护温度可以显著增强硅酸镁水泥的早期强度;硅酸镁水泥的复介电常数实部随着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大;提高养护... 采用波导法测定硅酸镁水泥的电磁性能,分析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影响,并基于微观测试结果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养护温度可以显著增强硅酸镁水泥的早期强度;硅酸镁水泥的复介电常数实部随着镁硅比和养护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大;提高养护温度使硅酸镁水泥的复介电常数虚部和损耗角正切值增大;与镁硅比相比,养护温度对硅酸镁水泥的透射率、反射率和吸收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微观测试结果显示含水量和孔结构对硅酸镁水泥的电磁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水泥 镁硅比 养护温度 电磁性能
下载PDF
药用辅料硅酸镁铝(IB型)黏度测定方法探讨
2
作者 李樾 黄婷 +1 位作者 杨锐 杨会英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确定硅酸镁铝(IB型)登记备案标准中黏度测定方法是否可行。方法:采用棒状高速搅拌器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黏度,采用破壁机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黏度。结果:采用棒状高速搅拌器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 目的:确定硅酸镁铝(IB型)登记备案标准中黏度测定方法是否可行。方法:采用棒状高速搅拌器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黏度,采用破壁机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黏度。结果:采用棒状高速搅拌器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黏度时,样品均不符合规定,采用破壁机及旋转黏度计考察硅酸镁铝(IB型)黏度时,样品均符合规定。结论:硅酸镁铝(IB型)为触变性非牛顿流体,其黏度测定结果受高速搅拌器类型影响较大,建议药用辅料登记备案标准中明确使用的高速搅拌器类型,细化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 药用辅料 黏度 高速搅拌器 前处理方法
下载PDF
硅酸镁基胶凝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悦 郑星远 林辉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硅酸镁基胶凝材料是由活性氧化镁和硅质原材料及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得,具有低碳排放、轻质高强、隔热保温等优良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从原料配比、水化机理及其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硅酸镁基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硅酸镁基胶凝材料是由活性氧化镁和硅质原材料及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得,具有低碳排放、轻质高强、隔热保温等优良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从原料配比、水化机理及其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硅酸镁基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硅酸镁基胶凝材料的性能主要受MgO活性、养护温度、Mg/Si比和外加剂、掺合料掺量的影响。其中MgO活性与Mg/Si比对体系反应产物影响显著,养护温度对反应进程起到了控制作用。概述了当前硅酸镁基胶凝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基胶凝材料 原料配比 性能
下载PDF
基于硅酸镁前处理富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振 何婷婷 +2 位作者 张忠堂 徐晨 陈武炼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5,共6页
针对空气中N-亚硝胺检测困难、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硅酸钠对廉价的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刻蚀,与硫酸镁反应得到硅酸镁负载填料,将其装入柱管制得N-亚硝胺捕集器,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 针对空气中N-亚硝胺检测困难、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硅酸钠对廉价的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刻蚀,与硫酸镁反应得到硅酸镁负载填料,将其装入柱管制得N-亚硝胺捕集器,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富集后的洗脱液即可进入仪器分析。对影响方法回收率的色谱柱类型、升温程序、定性定量离子对和洗脱溶剂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3),最低检出限为11 ng/m^(3)。在实际空气样品检测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回收率为96.8%~105.6%,RSD为3.8%~8.8%。这表明,以该易制备、低成本的硅酸镁负载填料填充的小柱,能替代价格昂贵的商品化亚硝胺捕集器(94.7%~103.2%),且与普适性更强的GC-MS/MS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空气中9种挥发性亚硝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修饰的二氧化硅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挥发性N-亚硝胺 空气环境监测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创新综合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优化聚合硅酸镁钛处理染料废水工艺条件”实验为例
5
作者 肖新乐 卫艳新 +2 位作者 丁爱民 方琪 蔡东波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在当前学科思政融合教育背景下,以“优化聚合硅酸镁钛处理染料废水工艺条件”实验为载体,确定了该综合创新实验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该实验的思政素材,并融入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研究结果发现,融入思政元素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 在当前学科思政融合教育背景下,以“优化聚合硅酸镁钛处理染料废水工艺条件”实验为载体,确定了该综合创新实验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该实验的思政素材,并融入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研究结果发现,融入思政元素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展现出更积极的参与态度,并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实验教学 聚合硅酸镁 染料废水
下载PDF
润滑油添加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含量对镀铬钢球-灰铸铁摩擦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金洋 张鹏 +3 位作者 曾大海 王启伟 涂小慧 陈德馨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目的]内燃机活塞环服役环境恶劣,需要良好的润滑条件来改善其磨损情况。[方法]在2Cr13钢球上电镀硬铬,分析了硬铬镀层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厚度。以镀铬钢球和灰铸铁作为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以模拟活塞环的服役环境。研究了添加... [目的]内燃机活塞环服役环境恶劣,需要良好的润滑条件来改善其磨损情况。[方法]在2Cr13钢球上电镀硬铬,分析了硬铬镀层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厚度。以镀铬钢球和灰铸铁作为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以模拟活塞环的服役环境。研究了添加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MSH/MoS_(2))含量不同的润滑油中镀铬层与灰铸铁之间的摩擦学行为。[结果]镀铬层具有微裂纹,显微硬度高达(1013.7±32.4)HV,平均厚度达(84.2±3.6)μm。润滑油中MSH/MoS_(2)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时,对镀铬钢球-灰铸铁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效果最显著,相较于采用纯润滑油时,镀铬钢球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分别下降了28.2%和24.2%,灰铸铁的磨损率也下降了23.1%。[结论]润滑油中添加适量MSH/MoS_(2)纳米颗粒对镀铬钢球-灰铸铁摩擦副起到很好的减摩抗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电镀硬铬 服役环境 羟基硅酸镁 二硫化钼 润滑油 减摩抗磨
下载PDF
偏高岭土对水化硅酸镁水泥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梓涵 毕万利 +2 位作者 房卉 张婷婷 滕莹雪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将偏高岭土引入水化硅酸镁水泥中并测定其抗压强度、pH值,同时研究其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小于10%时,可以提高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其中偏高岭土掺量为8%时,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9%;偏... 将偏高岭土引入水化硅酸镁水泥中并测定其抗压强度、pH值,同时研究其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小于10%时,可以提高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其中偏高岭土掺量为8%时,水化硅酸镁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9%;偏高岭土中的Al_(2)O_(3)参与了反应,导致体系的水化程度增大,偏高岭土掺量为8%时体系的水化程度最大,质量损失比空白组高3.08%;偏高岭土会导致水化硅酸镁水泥体系的pH值升高,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硅灰溶解量减少,影响了水化硅酸镁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水化硅酸镁水泥 微观结构 水化硅酸镁 水化硅酸镁
下载PDF
硅酸镁的改性及其对稠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 被引量:9
8
作者 杜国勇 张洪铭 +3 位作者 李艳 邓春萍 汪倩 朱盟翔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13-6017,共5页
采用焙烧酸处理成功制备了酸化硅酸镁吸附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和全自动化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酸化硅酸镁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加量、pH值、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稠油污水中有... 采用焙烧酸处理成功制备了酸化硅酸镁吸附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和全自动化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酸化硅酸镁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加量、pH值、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稠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处理改变了硅酸镁表面晶体结构,微孔数量与比表面积增加;强化了硅酸镁对稠油污水的有机物吸附,将同浓度的COD去除率从52.94%提高到76.12%;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强酸或强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对稠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吸附0.5h,COD去除率可达6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 酸化 稠油污水 吸附
下载PDF
硅酸镁铝及其与黄原胶协同使用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陶晡 康占海 张金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4-578,共5页
以流变学方法探讨了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中添加硅酸镁铝及协同使用硅酸镁铝与黄原胶对改善微囊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硅酸镁铝即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当其质量分数为2%时,体系即产生明显的... 以流变学方法探讨了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中添加硅酸镁铝及协同使用硅酸镁铝与黄原胶对改善微囊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硅酸镁铝即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当其质量分数为2%时,体系即产生明显的触变性,常温贮存(室温,60 d)和热贮(54℃±2℃,14 d)的析水率分别由68.13%和70.68%减小到3.75%和5.31%;当硅酸镁铝和黄原胶协同使用时,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硅酸镁铝和0.3%的黄原胶即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且随着硅酸镁铝用量的增加,体系的触变性也逐渐增强,更有利于改善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表明硅酸镁铝单独使用或与黄原胶协同使用均可明显改善微囊悬浮剂的贮存物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悬浮剂 物理稳定性 硅酸镁 黄原胶 辛硫磷
下载PDF
沉淀法合成三硅酸镁粉体的孔结构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凌 李敏 +2 位作者 刘国强 韩磊 杨儒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6,共7页
以Na2O.nSiO2和Mg(NO3)2为原料,经沉淀法合成得到三硅酸镁。采用BET、吡啶吸附和亚甲基蓝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加料顺序和不同活化方法对样品孔道结构、表面酸性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滴定顺序对样品的表面织构有明显影响,Mg... 以Na2O.nSiO2和Mg(NO3)2为原料,经沉淀法合成得到三硅酸镁。采用BET、吡啶吸附和亚甲基蓝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加料顺序和不同活化方法对样品孔道结构、表面酸性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滴定顺序对样品的表面织构有明显影响,Mg(NO3)2溶液滴入Na2O.nSiO2溶液合成的样品为微孔材料,主要为3 nm以下的微孔,比表面积达568.93 m2/g,孔容为0.3524 cm3/g;Na2O.nSiO2溶液滴入Mg(NO3)2溶液合成的样品为大孔材料,比表面积为179.40 m2/g,孔容为0.8350 cm3/g;各样品孔径均呈多峰分布;煅烧和酸化均可提高样品的表面酸量;各样品的亚甲基蓝吸附量与表面织构规律并不完全相同,表明孔道结构并不是影响样品吸附性能的唯一因素,酸活性位点的数量、强弱以及种类对样品的吸附性能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 氮气吸附 孔结构 表面能量 酸性
下载PDF
硅酸镁锂的有机改性及对Cr(Ⅵ)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晓强 颜炳琪 +8 位作者 王倩 王亚萍 邱俊 黄永清 李琳 张燕 胡术刚 康凌 吕宪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镁锂(Laponite),然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其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有机硅酸镁锂(CTMABL)对Cr(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小而平均孔径增大.CTMABL样品的d(001)值...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镁锂(Laponite),然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其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有机硅酸镁锂(CTMABL)对Cr(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小而平均孔径增大.CTMABL样品的d(001)值从改性前的1.23 nm增加到1.79 nm,表明CTMAB进入Laponite层间.随着溶液p H值的提高,CTMABL对Cr(Ⅵ)的吸附效率明显下降;p H<8.5时,CTMABL颗粒表面电势为正,能够与Cr(Ⅵ)阴离子发生静电吸引从而提高吸附效率.随着固液比增加,对Cr(Ⅵ)的去除效率迅速上升,当固液比达到4 g/L后去除效率趋于稳定.离子强度对Cr(Ⅵ)吸附过程的影响不明显.CTMABL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传质速率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共同影响.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综合分析认为表面配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机制,同时静电引力在吸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 六价铬 有机改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表面配合
下载PDF
羟基硅酸镁复合粉体润滑油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的抗磨自修复机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公志 高玉周 +1 位作者 刘世永 张会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羟基硅酸镁复合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MM-20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45#钢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钢环磨损表面和润滑油所含添加剂颗粒的形貌,采用能谱仪分析了钢环磨损表面成份,采用表面形貌仪... 以羟基硅酸镁复合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MM-20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45#钢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钢环磨损表面和润滑油所含添加剂颗粒的形貌,采用能谱仪分析了钢环磨损表面成份,采用表面形貌仪测定了钢环磨损表面粗糙度,进而探讨了复合矿物粉体添加剂的抗磨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羟基硅酸镁复合矿物粉体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作用.在基础油(46#机油)润滑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机制由轻微擦伤转变为严重擦伤和黏着磨损.在含添加剂的油润滑条件下,较低载荷下钢环磨损表面发生轻微擦伤,且擦伤程度比基础油润滑下的更轻;而在较高载荷条件下钢环磨损表面非常光滑,呈现轻微的黏着磨损迹象.其原因在于在较低载荷条件下,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可发生团聚形成大小不一的球状团聚体,球状团聚体可起到微球轴承的作用,使钢-钢摩擦副由滑动接触状态转变为滚动接触状态,从而显著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抗磨性能.而在较高载荷下,羟基硅酸镁复合矿物粉体添加剂易在钢-钢摩擦副磨损表面形成自修复抗磨层,从而隔离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起到良好的减摩抗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复合矿物粉体 添加剂 钢-钢摩擦副 抗磨自修复机理
下载PDF
纳米硅酸镁锂对磁流变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海斌 张剑 +3 位作者 冯军 官建国 张清杰 瞿伟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66-1168,共3页
以纳米硅酸镁锂、羰基铁粉、硅油等原料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好的磁流变液。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羰基铁粉的磁性能、表面形貌和粒径;用磁流变仪测试了磁流变液的表观粘度和磁致剪切应力;用静置沉降法... 以纳米硅酸镁锂、羰基铁粉、硅油等原料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好的磁流变液。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羰基铁粉的磁性能、表面形貌和粒径;用磁流变仪测试了磁流变液的表观粘度和磁致剪切应力;用静置沉降法分析了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硅酸镁锂具有良好的粘度调节功能,用其制备的磁流变液具有触变性,抗沉降性,更大的磁致剪切应力;得出了纳米硅酸镁锂浓度与磁流变液粘度和磁致剪切应力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触变剂 纳米硅酸镁 羰基铁粉
下载PDF
医用三硅酸镁的制备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庆福 李保林 李国庭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4,共2页
菱苦土矿物经工业硫酸酸解,制取可溶性镁盐溶液,除杂质后再与泡花碱等进行复分解反应,经分离、干燥制得医用三硅酸镁,产品质量达到中药典(二部)标准,可用于制造中和胃酸的药品。
关键词 菱苦土 硅酸镁 制备 医药
下载PDF
纳米羟基硅酸镁的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飞 许一 +1 位作者 徐滨士 张保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5,94,共5页
对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分别采用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在其表面引入众多有机短链和有机长链,使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有机介质中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表征了表面... 对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分别采用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在其表面引入众多有机短链和有机长链,使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有机介质中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表征了表面修饰改性前后纳米粉体的表面形貌和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修饰剂与粉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未经表面修饰处理的纳米粉体呈纳米颗粒和纳米管/棒的团聚体;经过原位表面修饰处理的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得到很大改善,呈局部分散的表面形貌;经过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效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尺度 羟基硅酸镁 原位 二次 表面修饰
下载PDF
聚硅酸镁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立新 陈聪 +1 位作者 刘蓓蓓 张燕娇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3-35,共3页
以聚硅酸镁为絮凝剂,粉煤灰为助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该复合絮凝体系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如聚硅酸镁投加量、Mg/Si摩尔比、粉煤灰加入量、沉降时间、废水酸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絮凝体系在碱性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Mg/Si摩尔... 以聚硅酸镁为絮凝剂,粉煤灰为助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该复合絮凝体系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如聚硅酸镁投加量、Mg/Si摩尔比、粉煤灰加入量、沉降时间、废水酸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絮凝体系在碱性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Mg/Si摩尔比为1.36时,对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53%,色度去除率达94%以上,优于聚合氯化铝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废水处理 絮凝剂 硅酸镁
下载PDF
硅酸镁锂的人工合成及有机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承龙 贾永忠 +2 位作者 高峰 孙进贺 景燕 《盐湖研究》 CSCD 2010年第1期58-63,共6页
对硅酸镁锂的合成、有机硅酸镁锂的制备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人工合成硅酸镁锂大多采用水热法及微波法。通过原位法、离子交换法或吸附法可以对硅酸镁锂进行有机改性。有机改性后硅酸镁锂的界面性质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在有机介质中的... 对硅酸镁锂的合成、有机硅酸镁锂的制备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人工合成硅酸镁锂大多采用水热法及微波法。通过原位法、离子交换法或吸附法可以对硅酸镁锂进行有机改性。有机改性后硅酸镁锂的界面性质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有机改性硅酸镁锂可用作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或染料污染的废水,制备聚合物/粘土复合材料,制备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等。随着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硅酸镁锂的有机化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 有机化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硅酸镁对煎炸油处理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睿杰 金青哲 +1 位作者 常明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74,共3页
针对硅酸镁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硅酸镁处理的煎炸油的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皂化值、色泽、极性组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硅酸镁处理后煎炸油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皂化值、极性组分等指标降低,色泽变浅、透明度增加;... 针对硅酸镁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硅酸镁处理的煎炸油的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皂化值、色泽、极性组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硅酸镁处理后煎炸油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皂化值、极性组分等指标降低,色泽变浅、透明度增加;同时确定最佳硅酸镁添加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 煎炸油 油品质
下载PDF
介孔硅酸镁改性硫酸钙骨水泥的降解及成骨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洁 董谢平 +2 位作者 刘争卉 胡兴龙 魏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5-944,共10页
将介孔硅酸镁(m-MS)掺杂到硫酸钙(CS)中,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骨水泥(m-MSC)。结果显示:掺入m-MS,延长了m-MSC的固化时间;提高了其降解速率;掺入m-MS可中和CS降解产生的酸性物质,缓解p H值下降。体外细胞实验显示:m-MSC能促进MC3T3-E1细... 将介孔硅酸镁(m-MS)掺杂到硫酸钙(CS)中,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骨水泥(m-MSC)。结果显示:掺入m-MS,延长了m-MSC的固化时间;提高了其降解速率;掺入m-MS可中和CS降解产生的酸性物质,缓解p H值下降。体外细胞实验显示:m-MSC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和分化;动物体内植入实验显示:m-MSC的成骨量和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率都显著高于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酸镁 硫酸钙 复合骨水泥 降解性 成骨性
下载PDF
稀土硅酸镁锶聚丙烯夜光纤维的构相与余辉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军 高大海 +2 位作者 葛明桥 李永贵 张开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含有该发光材料的聚丙烯夜光纤维。对该夜光纤维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谱特征及余辉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该纤维具有Sr2MgSi2O7:Eu2+,Dy3+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含有该发光材料的聚丙烯夜光纤维。对该夜光纤维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谱特征及余辉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该纤维具有Sr2MgSi2O7:Eu2+,Dy3+发光材料和聚丙烯基材二者独立叠加的物相特征,激发光范围为250~450 nm,受激后能发出波长为460 nm的蓝色余辉,余辉初始强度大于600 mcd/m2,寿命达7 h,余辉衰减过程由快、慢2个阶段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纤维 稀土发光材料 硅酸镁 长余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