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县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及规划响应——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
1
作者 戴林琳 封昌炜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2,共9页
【目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明确区县单元的碳源碳汇核算和碳评价方法,有助于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摸清“碳底数”,从而为区县“减排增汇”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碳排放(吸收)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构... 【目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明确区县单元的碳源碳汇核算和碳评价方法,有助于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摸清“碳底数”,从而为区县“减排增汇”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碳排放(吸收)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县域碳源、碳汇核算与碳评价模型,并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进行规划应用的实证研究。【结果】武清区全域碳平衡存在显著失衡,中心城区在碳源消纳方面起消极作用,武清区东部、中西部、中北部街镇在全区碳源消纳中起积极作用。武清区街镇的碳评价结果可分为5级,全区低碳状态自中心城区向外呈“差—优—差”的圈层分布,越靠近武清中心城区和北京通州区的街镇,低碳表现越差。【结论】武清区中心城区的人口集聚程度高、建设用地占比高,且发挥碳汇作用的沟渠、坑塘、林地等用地少,导致碳源集中。武清区东部、中西部、中北部街镇的生态相关用地碳汇作用明显。从碳评价结果看,需同时重视碳“减排”和碳“增汇”,才能改善街镇的低碳状态。武清区国土空间规划应依据各街镇的碳评价级别,结合各街镇的不同发展特征,分别制定低碳规划目标,分解传导规划指标,优化空间总体格局,引导产业低碳转型,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可持续发展 碳收支 评价 天津市武清区
下载PDF
南昌市土地利用碳收支时空分异及碳平衡分区
2
作者 叶长盛 汪礼丽 蔡鑫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46-60,共15页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碳源碳汇核算方法,计算了南昌市2000—2020年碳收支量,利用基尼系数、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距离模型等方法分析其空间碳平衡贴近度,构建碳平衡分区评价体系,并引用三维魔方单元模型探讨南昌市碳平衡分区。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碳源碳汇核算方法,计算了南昌市2000—2020年碳收支量,利用基尼系数、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距离模型等方法分析其空间碳平衡贴近度,构建碳平衡分区评价体系,并引用三维魔方单元模型探讨南昌市碳平衡分区。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昌市碳收支量整体呈现上升状态。碳排放高值区环主城呈反“C”型分布,碳汇呈现出以西湖区、东湖区为低值中心,向外逐步增加的外围—核心结构。(2)在分异格局上,碳源、碳汇均呈现西北—东南主导方向,空间分布重心稳定,且存在普遍的碳排放关联关系。(3)2000—2020年南昌市各县区的碳源碳汇处于高度不协调状态,两者耦合协调性较差,存在失衡状况。(4)基于碳平衡分析,将南昌市9个县区分为碳强度控制区、低碳优化区、碳收支平衡区,旨在因地制宜为南昌市各县区制定协同减排的土地利用政策,以及制定更加精准和可行的减碳增效方案提供科学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收支 南昌市 平衡分区
下载PDF
甘南高寒草甸碳收支时空格局及动态模拟
3
作者 张盈盈 刘旻霞 +3 位作者 潘竟虎 陈雪娇 陈友艳 张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42-5553,共12页
草甸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尺度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精准模拟,可以为揭示草地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生态过程模型则是分析和预测区域碳平衡的重要途径。以甘南州高寒... 草甸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尺度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精准模拟,可以为揭示草地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生态过程模型则是分析和预测区域碳平衡的重要途径。以甘南州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1979—2018年高寒草甸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以表征该区域碳收支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上述40年实测气象数据为基准,并结合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的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情景,对甘南州2019—2100年高寒草甸碳收支进行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甘南州高寒草甸GPP和NEP,且GPP模拟对比NEP的模拟效果更好;(2)甘南州高寒草甸在整个研究阶段表现为碳汇,过去40年GPP、NEP波动范围为600—1100 g C m^(-2) a^(-1)、150—300 g C m^(-2) a^(-1),GPP显著上升,NEP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未来暖湿化情景下,高寒草甸碳收支年际波动较大,NEP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2060年前后出现极小值,年均增幅约为2.02 g C m^(-2) a^(-1),气温、降水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共同影响该地碳收支格局;(3)季节尺度上表现为冬春季节为碳源、夏秋季节为碳汇,植被生长季固碳作用增强。年内GPP、NEP呈倒“U”型变化趋势,峰值均出现在7、8月,低温以及持续增温对碳汇具有抑制作用,生长季降水量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4)碳汇/碳源的空间分布随时间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总体上碳汇增长率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碳收支 时空格局 Biome-BGC模型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统筹土地利用碳收支的广东省横向碳补偿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梦晴 杨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219,共11页
[目的]碳补偿机制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社会环境公平的重要途经。[方法]在测算2010—2020年碳收支基础上,建立碳补偿模型核算碳补偿空间转移额度。[结果](1)研究期间全省碳排放总量年平均递增率为2.51%,除佛山、东莞、清远外其余城市的碳排... [目的]碳补偿机制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社会环境公平的重要途经。[方法]在测算2010—2020年碳收支基础上,建立碳补偿模型核算碳补偿空间转移额度。[结果](1)研究期间全省碳排放总量年平均递增率为2.51%,除佛山、东莞、清远外其余城市的碳排放均不同程度增加,空间上呈现以广州为中心的“核心-外围”的格局。广东省2010—2020年碳吸收总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2)研究期间碳补偿支付区范围变大,面积占比由55.22%扩大至60.49%,支付区主要分布净碳排放较多的惠州及净碳排放少但碳排放效率低的云浮、阳江等,受偿区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净碳排放量少的河源、汕尾等地;另一类是碳排放多但碳排放效率高的深圳、广州、东莞等。(3)惠州需支付碳补偿额度居于首位,深圳获得碳补偿额度最多,各市跨区域碳补偿额度占区域GDP的比例在0.017%~0.095%波动,跨区域碳补偿具有可操作性。[结论]为实现广东省区域间的低碳协同发展,未来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并实施以低碳为导向的差异化的低碳优化策略,这对区域协调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收支 补偿 额度核算 广东省
下载PDF
土地利用碳收支精细化核算与时空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佳 焦利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0-1492,共13页
探索精细化的土地利用碳收支核算方法,分析当前低碳国土空间格局状况,对于推动土地低碳利用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理大数据精细化核算了2008—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收支,并对其时空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 探索精细化的土地利用碳收支核算方法,分析当前低碳国土空间格局状况,对于推动土地低碳利用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理大数据精细化核算了2008—2020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收支,并对其时空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①从时序上看,土地利用碳排放逐年上升,碳汇量年度变化较小;其中,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最大的碳源;农业用地已实现碳达峰;生态用地碳汇量目前仅能抵消7%左右的碳排放;土壤碳库多数年份表现为净碳损失。②从空间上看,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锁定效应较强;碳排放总量方面,建设用地碳排放高值城市多以资源型、经济发达城市为主;农业用地碳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生态用地高碳汇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及东南地区;土壤碳库碳损失量整体上东部较高,西部较低;③基于土地利用分析城市碳达峰状态,结果表明碳达峰在任何类型城市都有可能实现,主动达峰、被动达峰、平台期、未达峰城市数量分别占比10%、5%、31%及54%,城市层面的碳达峰压力仍然巨大。未来可以基于地理大数据,推动土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用地类型碳收支情况制定低碳土地利用转型策略,助力实现低碳国土空间优化与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收支 精细化 核算 达峰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水氮运筹影响高留残茬黑土稻田碳收支机理分析
6
作者 张作合 张忠学 +3 位作者 龚振平 薛里 周利军 吕项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302,共9页
为探明水氮运筹对稻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浅湿干灌溉(D)和淹水灌溉(F)两种灌溉模式,及110kg/hm^(2)(当地施肥标准,N1)、99kg/hm^(2)(减氮10%,N2)和88kg/hm^(2)(减氮20%,N3)3个施肥水平,观测高留残茬稻田水稻收获后... 为探明水氮运筹对稻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浅湿干灌溉(D)和淹水灌溉(F)两种灌溉模式,及110kg/hm^(2)(当地施肥标准,N1)、99kg/hm^(2)(减氮10%,N2)和88kg/hm^(2)(减氮20%,N3)3个施肥水平,观测高留残茬稻田水稻收获后不同器官的干物质量及碳含量,同时监测稻田CO_(2)和CH4排放通量,计算水稻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稻田净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NECB)。结果表明:水氮运筹会影响稻株各器官干物质及碳含量,所有处理中DN2处理NPP最大(8918.02kg/hm^(2)),浅湿干灌溉模式各处理NPP均大于淹水灌溉模式,分别增加12.13%、36.73%、8.01%;浅湿干灌溉模式增加了稻田土壤呼吸的CO_(2)排放通量,减施氮肥则降低了CO_(2)排放通量,浅湿干灌溉减施氮肥降低了CH_(4)排放通量;两种灌溉模式下各处理CO_(2)和CH_(4)排放总量均随氮肥施用量减少而降低,淹水灌溉模式下各处理CH_(4)排放总量均显著高于浅湿干灌溉模式(P<0.05);各处理稻田生态系碳净收支均为正值,黑土区高留残茬稻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其中DN2处理NECB最高,为1950.96kg/hm^(2)。综合来看,浅湿干灌溉模式+减氮10%处理的稻田生态系统碳“汇”最强。研究可为寒地黑土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水氮运筹 净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 碳收支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量化研究
7
作者 李寒雨 毛春梅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67-75,共9页
碳补偿是促进区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核算长三角城市群碳吸收量和碳补偿量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通过核算碳补偿金额、生态承载系数与经济贡献系数识别支付区与受偿区以及相关功能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补... 碳补偿是促进区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核算长三角城市群碳吸收量和碳补偿量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通过核算碳补偿金额、生态承载系数与经济贡献系数识别支付区与受偿区以及相关功能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补偿方案。结果表明在2009—2019年:(1)研究区域碳排放量阶段式增长,增量波动较大,呈“增—缓—增”的势态,空间上以沿江高值区城市为中轴,向南北两区削弱;(2)研究区域碳吸收量以2亿吨为平衡点上下浮动,呈增速缓慢、增量较少、整体稳定态势,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外围—中心”特征;(3)支付区和受偿区在城市数量、补偿金额方面不够协调,补偿金额压力较大。因此,需要做好总体谋划,强化顶层设计,控制能源消耗,丰富补偿方式,拓宽补偿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碳收支 补偿 时空演化 功能分区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花境植物固碳能力及碳收支评估
8
作者 王一祎 张秦英 +1 位作者 张勇 董超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157-167,共11页
花境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花境的碳汇效益仍然存在争议。为评价和预测花境的碳收支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对植物固碳量和群落碳收支的测算,以天津市常见的50种花境植物和5个花境样地为例,构建花境群落碳收支评估模型,评估并... 花境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花境的碳汇效益仍然存在争议。为评价和预测花境的碳收支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对植物固碳量和群落碳收支的测算,以天津市常见的50种花境植物和5个花境样地为例,构建花境群落碳收支评估模型,评估并模拟花境的碳收支情况,分析花境碳收支与碳排放活动、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一年生植物与多年生植物的年固碳量平均值近似,高固碳植物有硫华菊、柳枝稷、月季等15种;2)由于运输碳排放较高等原因,大部分实际营造的花境仍是碳源;3)花境的碳汇效益受植物固碳能力、植物生活型比例、花境面积、运输距离、更新频率等多重因素影响。3)合理配置的花境能够在3~5年内实现碳平衡。最后针对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即还需更多样本来验证结论,花境的长期碳收支预测应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效益评估应与经济效益、美学价值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花境 碳收支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香港牡蛎碳收支的影响
9
作者 官俊良 何庆松 +7 位作者 张兴志 何苹萍 韦嫔媛 张立 陈泳先 白科 许尤厚 彭金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04-2513,共10页
【目的】明确温度和盐度对香港牡蛎生理代谢及碳收支的影响,为解析香港牡蛎碳收支分配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后续探究牡蛎固碳功能及发展蓝色、低碳的新兴经济产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静水法测定香港牡蛎在不同温度(12、19、26... 【目的】明确温度和盐度对香港牡蛎生理代谢及碳收支的影响,为解析香港牡蛎碳收支分配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后续探究牡蛎固碳功能及发展蓝色、低碳的新兴经济产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静水法测定香港牡蛎在不同温度(12、19、26和33℃)和盐度(6‰、15‰、24‰和33‰)条件下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和排粪率,并建立香港牡蛎的碳收支方程。【结果】香港牡蛎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试验设定的最高温度(33℃)时达最大值[1.87 mg/(g∙h)];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得知在17.70℃下的排氨率达最小值[0.02 mg/(g∙h)];摄食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得知在21.99℃下的摄食率达最大值[17.54 mg/(g∙h)];排粪率随温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不同盐度条件下,香港牡蛎摄食率和耗氧率随盐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根据拟合方程计算得知,盐度为21.54‰时的耗氧率达最大值[1.29 mg/(g∙h)],盐度为18.88‰时的摄食率达最大值[28.48 mg/(g∙h)];排氨率和排粪率随盐度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二者在试验设定的最高盐度(33‰)下达最小值。温度和盐度对香港牡蛎的碳收支存在明显影响,在温度19~26℃、盐度15‰~24‰的条件下香港牡蛎将摄食的大部分碳用于生长。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香港牡蛎的碳收支均表现为生长碳占摄食碳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粪便碳和呼吸碳,排泄碳的占比最低。【结论】温度和盐度对香港牡蛎生理代谢及碳收支均存在影响,尤其在温度19~26℃、盐度15‰~24‰的条件下生长碳占摄食碳的比例较高,更适宜其生长,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温度 盐度 生理代谢 碳收支
下载PDF
北京市常用园林树种全生命周期碳收支
10
作者 钱璟 廖莎 +4 位作者 范舒欣 沈思栋 李涵 张梦园 董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90-7506,共17页
城市绿地中园林树木的光合固碳能力对中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调节城市碳平衡具重要意义,但园林树木的栽植及养管等过程也会产生碳排放,因此全面科学地评价园林树木的净固碳能力必须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碳的收支两个方面。基于全生命周期... 城市绿地中园林树木的光合固碳能力对中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调节城市碳平衡具重要意义,但园林树木的栽植及养管等过程也会产生碳排放,因此全面科学地评价园林树木的净固碳能力必须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碳的收支两个方面。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通过生物量方程法和排放因子法核算了北京市32种常用园林树种全生命周期碳固定量和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北京市一级养护管理标准下供试树种全生命周期碳固定量和碳排放量均值分别为222.441 kg/株和90.545 kg/株。不同生活型园林树种全生命周期碳固定量和碳排放量存在明显分级,总体上均表现为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小乔木>灌木。一球悬铃木、美国红梣、毛白杨、栾树等21种植物对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具正向效应。小叶黄杨、冬青卫矛、碧桃、紫叶李等11种植物对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具负向效应,其原因除了在于自身生物学特征外,也与为追求特定景观效果而采取的园林应用方式有关。结合研究结果从增汇与减排两方面提出了低碳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 全生命周期理论 园林树种
下载PDF
基于集成生物圈模型的南岭不同植被类型碳收支研究
11
作者 林黛仪 周平 +2 位作者 徐卫 李吉跃 林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9-1440,共12页
广东南岭保存着世界上同纬度带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植被,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然而,目前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碳收支年积累量特征及月动态规律尚不明确。选择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沟谷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 广东南岭保存着世界上同纬度带上最完整的亚热带植被,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然而,目前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碳收支年积累量特征及月动态规律尚不明确。选择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沟谷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常绿阔叶矮林4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对其2020年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和土壤异养呼吸(Rh)进行模拟,利用样地调查数据对NPP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碳收支年积累量特征及月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南岭不同植被类型GPP、NPP、NEP和Rh的平均值分别为1.709、0.718、0.596和0.123 kg C m^(-2)a^(-1),4种植被类型中GPP最高的是沟谷常绿阔叶林,NPP、NEP最高的是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林的GPP、NPP和NEP均相对较低。南岭不同植被类型全年各月均表现出碳汇(NEP>0),逐月NPP和NEP均表现为双峰变化规律,但不同植被类型的两个峰值所在月份不一致;逐月Rh呈夏季高、冬季低的单峰曲线,夏季时沟谷常绿阔叶林的Rh最高,山顶常绿阔叶矮林的Rh最低。经验证,IBIS模型较好地模拟南岭不同植被类型碳收支情况,模拟值解释了93%的实际碳收支情况,模型对各植被类型的模拟平均相对误差在1.16%-6.07%之间。该研究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南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评价和森林生态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收支 集成生物圈模型(IBIS) 生产力 动态变化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尺度碳收支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12
作者 金艳花 梁邦利 +2 位作者 关涛 鲍海君 叶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9,共7页
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促使中国在2020年出台“双碳”战略目标。探究碳收支时空演变格局,促进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文章以浙江省县域尺度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碳排放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研究2000年至2020年碳排... 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促使中国在2020年出台“双碳”战略目标。探究碳收支时空演变格局,促进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文章以浙江省县域尺度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碳排放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研究2000年至2020年碳排放和碳汇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利用双变量聚类模型对各县域建设用地比例与净碳排放量进行时空耦合分析,为城镇的减排增汇绩效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3490.96万t增长至2020年的13838.43万t,增长了约2.96倍。从空间分布上看,二氧化碳排放呈现东北高、西南低且沿海高、内陆低的格局。碳汇总量在2000年至2020年间共下降了4.93%,年均下降速率为0.25%左右,其中碳汇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浙西丘陵地带,碳汇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沿海地区。浙江省各区县土地利用效率与净碳排放的时空关联结果揭示,总体上,建设用地比例与净碳排放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开发强度-高排放类型的区县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等地。高开发强度-低排放类型的区县在2000年至2010年间逐年增加,提示在土地开发中需重视碳减排。文章的研究为浙江省积极探索低碳高效发展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核算 土地利用效率 时空演变格局 遥感监测
下载PDF
中国县域尺度碳收支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林琳 封昌炜 +1 位作者 周子杰 金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39,59,共10页
县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对于科学评估我国碳源与碳汇状况以及指导碳中和策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以2680个县域单元为样本统计并核算2000—2017年碳源和碳汇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碳平衡模型等来... 县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对于科学评估我国碳源与碳汇状况以及指导碳中和策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以2680个县域单元为样本统计并核算2000—2017年碳源和碳汇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碳平衡模型等来测度与解析县域碳收支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2017年全国碳源增长为2000年的3倍,碳汇仅增加约1%。(2)碳源和碳汇占比均与地区面积有关,西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最低;碳源重心由东向西转移,碳汇重心由东南向西北转移,即西南部碳源的影响在逐渐增加,西部碳汇的作用在增强;碳汇与碳源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3)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碳失衡状况日益严重,其中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碳平衡情况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碳收支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县域产业碳源及碳收支平衡模型分析与探索
14
作者 梁博 邓根顺 +1 位作者 徐广胜 胡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0期23-27,共5页
“双碳”目标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目前,对于化石燃料领域的双碳研究数量较多,但对于县域农业产业以土地利用方式领域的双碳研究却明显不足。文... “双碳”目标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目前,对于化石燃料领域的双碳研究数量较多,但对于县域农业产业以土地利用方式领域的双碳研究却明显不足。文章通过细化产业碳源碳汇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典型县域产业碳收支平衡关系,结果表明:某县产业总体表现为碳汇过程,净碳汇量在104815吨至161839吨之间波动;生产碳源总量由2013年的34659吨逐年增加至2020年的49433吨,其中化肥所占比例均超过89%;碳汇总量随作物产量的变化而波动,变化区间介于146414吨与210000吨之间,其中玉米碳汇所占比例超过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平衡 “双”目标
下载PDF
基于CENTURY模型的甘南高寒草甸过去50年的碳收支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兴玉 张美玲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211-218,共8页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的过度使用等人类活动使得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甘南高寒草甸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对陆地生态系统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的过度使用等人类活动使得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甘南高寒草甸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对陆地生态系统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甘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选用CENTURY模型研究了甘南高寒草甸过去50年碳收支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对改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不同地区的碳收支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2)碳收支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各研究阶段碳收支的空间分布不同且各季度的空间分布也不相同。春季甘南北部局部地区呈现碳源,夏、秋、冬三季度均表现为碳汇,秋季碳汇量最大,达到226.94 g·m^(-2)·a^(-1)。碳收支的空间分布会随时间变化,各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都呈现为碳汇;(3)从1969年到2018年,甘南高寒草甸整体上呈现碳汇现象,碳收支状况良好;(4)在每年中,碳汇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8月的碳汇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URY模型 碳收支 时空分布 高寒草甸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县域碳收支时空动态及碳平衡分区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栋 刘笑杰 金晓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0,共8页
碳收支核算及碳平衡分区对于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三角地区301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引入碳补偿率、碳平衡压力指数、碳生态承载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等方法探究2000一2017年长三角碳收支时空... 碳收支核算及碳平衡分区对于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三角地区301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引入碳补偿率、碳平衡压力指数、碳生态承载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等方法探究2000一2017年长三角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平衡分区,并提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碳补偿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总体呈先急剧上升后高位波动的演变趋势,由2000年的5.6亿t增长至2017年的15.6亿t,区域碳排放差异程度呈缩小态势,高碳排放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②长三角地区植被固碳功能在抵消当地能源碳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空间异质性较大;③长三角地区碳平衡压力呈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变化态势,县域碳补偿率呈递减趋势,平均补偿率为68.5%,空间匹配较差;④基于碳平衡分析,将长三角地区空间划分为碳汇功能区、低碳经济区、低碳优化区、碳强度控制区及高碳优化区5类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县级不同功能区差别化碳补偿空间优化方案和低碳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碳收支 平衡分区 补偿 县域空间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地表覆被类型数据的市域尺度碳收支核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屹 吴玥玥 杨俊宴 《风景园林》 2023年第9期37-44,共8页
【目的】城市的市域范围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占中国国土面积1.2%的城镇市域空间,贡献了接近总量80%的碳排放量。对此,预期通过厘清市域范围内不同土地覆盖类型所具有的碳排与碳汇能力之间的循环代谢关系,对市域总体碳收支情况进行核算,... 【目的】城市的市域范围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占中国国土面积1.2%的城镇市域空间,贡献了接近总量80%的碳排放量。对此,预期通过厘清市域范围内不同土地覆盖类型所具有的碳排与碳汇能力之间的循环代谢关系,对市域总体碳收支情况进行核算,为市域尺度减碳、控碳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从市域尺度出发,基于GlobeLand30地表覆被数据,关联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碳排放与碳汇系数,对市域地表覆被基础碳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电力能源消耗数据和工业能源消费数据,对非自然生态类市域建设用地的间接碳排放核算进行补充,并选择南京作为案例进行了方法实证。【结果】建构了中观市域尺度的碳收支理论模型,并以市域地表覆被作为碳排放核算的基础因素,提出了市域尺度碳收支核算方法,通过总体碳收支核算得到南京市域净碳排放总量。【结论】建构出的市域碳收支理论模型以及相关核算方法,一方面基于不同市域地表覆被类型所具有的碳排与碳汇特征,从理论层面解释了市域内部整体碳收支的循环转化机理。另一方面,从中观市域尺度进行了以基础地表覆被数据和间接能耗数据为支撑的总体碳收支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既有以区域宏观尺度和建筑单体微观尺度为主的碳收支核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 地表覆被 能源消耗 城市规划 南京
下载PDF
基于碳收支的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分区及测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陶 周启刚 +3 位作者 毛永发 伍龙江 罗泓然 向宇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碳收支的动态变化规律,划定碳收支的生态补偿分区,丰富生态补偿量化测度依据,完善生态补偿标准,进而为三峡库区相关部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26个区县为研究尺度,运用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碳收支的动态变化规律,划定碳收支的生态补偿分区,丰富生态补偿量化测度依据,完善生态补偿标准,进而为三峡库区相关部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26个区县为研究尺度,运用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法、K-means聚类分析法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基于三峡库区碳收支核算差异和库区地理位置,划分生态支付区和受偿区,测算了三峡库区生态补偿额度。[结果](1)2010—2017年三峡库区碳收支量总体结果均为正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型波动上升趋势。(2)将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分区重构为8种类型,分为4个一般受偿区、11个重点受偿区、10个一般支付区和1个重点支付区。(3)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7年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总额度为20.26亿元、16.74亿元、21.17亿元和25.20亿元,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其中生态补偿以区内补偿为主,区内补偿占比为80%以上。[结论]2010—2017年三峡库区碳收支量均为正值且呈现上涨趋势,研究以碳收支为依据,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因素构建生态补偿体系,实现生态补偿分区,为库区各区县的横向生态补偿提供量化依据,对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碳收支 补偿分区 补偿测度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县级尺度下耕地碳收支区域差异与公平性——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玥 王辉 韩秋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73,共12页
耕地既是碳源也是碳汇。针对县级尺度,采用排放系数法、参数估算法、基尼系数法,探究江苏省2000—2020年耕地碳收支区域差异及公平性。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碳排放总体呈“快速下降—波动上升—平缓下降”3阶段变化趋势,化肥和稻谷是... 耕地既是碳源也是碳汇。针对县级尺度,采用排放系数法、参数估算法、基尼系数法,探究江苏省2000—2020年耕地碳收支区域差异及公平性。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碳排放总体呈“快速下降—波动上升—平缓下降”3阶段变化趋势,化肥和稻谷是最主要碳源,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空间上沭阳县、射阳县、兴化市、东海县、泗洪县碳排放位居前五。(2)江苏省耕地碳吸收总体呈“波动下降—波动上升—平缓上升”3阶段变化趋势,粮食作物和蔬菜瓜果是最主要碳汇。空间上沭阳县、东台市、东海县、兴化市、射阳县碳吸收位居前五。(3)各县级单位耕地碳排放经济和生态系数差异明显,前者为“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后者为“西北东南斜线高、周边低”的分布格局。总的来看,江苏省各县级单位耕地碳收支差异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分配减排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碳收支 区域差异 县级尺度 公平性 江苏省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县域空间横向碳生态补偿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碳收支差异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璐 夏秋月 +1 位作者 董捷 张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27-2639,共13页
认识和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碳收支并构建碳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引导区域低碳协调发展、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探究基于土地利用碳收支的碳生态补偿原理,并以武汉城市圈县域为实证研究对象,依据区域土地利用碳收支差异,... 认识和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碳收支并构建碳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引导区域低碳协调发展、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探究基于土地利用碳收支的碳生态补偿原理,并以武汉城市圈县域为实证研究对象,依据区域土地利用碳收支差异,在碳中和目标下估算城市圈各县(市、区)的碳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碳生态补偿支付或受偿次序。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城市圈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净碳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土地利用净碳排放呈现“西高东低,南北低中心高”的空间分布特点,且该空间分布特征逐渐强化;(2)武汉城市圈有14个碳生态补偿支付区,大多位于城市圈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包括5个优先支付区、6个次级支付区、3个潜在支付区;(3)武汉城市圈有25个碳生态补偿受偿区,大多位于城市圈东部及外围地区,其中包括5个优先受偿区、9个次级受偿区、11个潜在受偿区,并针对不同类型支付和受偿区提出差别化的低碳发展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生态补偿 武汉城市圈 土地利用 碳收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