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质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微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毛宗卿 赵丹 董延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2,37,共9页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SR-AOPs)可有效去除微污染物(MPs),但对催化剂的要求较高。碳质材料(CMs)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可作为SR-AOPs体系的新型催化剂。综述了生物炭(BC)、石墨烯基材料(GBMs)、碳纳米管(CNTs)的制备方法及其协效SR-AOPs体...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SR-AOPs)可有效去除微污染物(MPs),但对催化剂的要求较高。碳质材料(CMs)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可作为SR-AOPs体系的新型催化剂。综述了生物炭(BC)、石墨烯基材料(GBMs)、碳纳米管(CNTs)的制备方法及其协效SR-AOPs体系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及其去除MPs的研究。杂原子掺杂、含氧官能团的引入是提高GBMs及CNTs催化性能的主要手段,在纳米尺度上精确控制杂化材料的结构可实现性能优化。在CMs/SR-AOP中引入膜技术、电化学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等将有望推动净水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 微污染物 碳质材料 制备方法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弃物碳质材料对壬基酚生物降解的影响
2
作者 王丽晓 王慧倩 +1 位作者 梅皓天 赵学雷 《四川环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探讨碳质材料(CMs)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吸附和降解的影响,通过壬基酚(NP)浓度变化和相对降解率的计算,研究不同来源的碳质材料添加对NP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秸秆、竹屑等种植业固体废物制备的CMs对NP降解促进的... 为探讨碳质材料(CMs)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吸附和降解的影响,通过壬基酚(NP)浓度变化和相对降解率的计算,研究不同来源的碳质材料添加对NP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秸秆、竹屑等种植业固体废物制备的CMs对NP降解促进的效果最明显,竹碳效果尤其好;其次是由养殖业固体废弃物(鸡粪)制备的CMs,而由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的CMs效果最差,其中污泥碳尤其差。九种CMs相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各类CMs对NP降解的影响不同;酸洗前后的竹碳(PBP和PBC)对NP降解的促进作用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逐渐明显;而污泥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的CMs则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余的CMs在NP降解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适宜的添加量,促进微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碳质材料 壬基酚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钱飞跃 王翻翻 +2 位作者 刘小朋 李月寒 王建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55-1761,共7页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CMs/O3)体系具有除污性能强、臭氧利用率高和无金属溶出的特点,但受制于CMs催化性能的易失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本文系统阐述了CMs/O3体系的反应原理,并认为表面催化氧化与均相羟自由基(HO·)... 碳质材料催化臭氧氧化(CMs/O3)体系具有除污性能强、臭氧利用率高和无金属溶出的特点,但受制于CMs催化性能的易失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本文系统阐述了CMs/O3体系的反应原理,并认为表面催化氧化与均相羟自由基(HO·)反应是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途径;详细分析了影响非均相反应机理与体系处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并指出在反应过程中,碳表面碱性活性点位的消耗与酸性含氧基团的累积可导致其催化性能的降低,而选择以中孔结构为主的碳质材料,优化溶液p H值和臭氧相对投加量等操作参数,将有利于降低CMs内部的传质阻力,显著提高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基于新近发表的文献,本文综述了CMs/O3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和实际废水的处理效能,并认为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引入与新型固着、负载技术的使用,有望提升CMs/O3在微污染水体深度净化领域的实用化水平。同时,努力将CMs/O3与现有技术相耦合,建立经济、高效的组合工艺也是当前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材料 臭氧氧化 催化作用 有机化合物 表面 羟自由基
下载PDF
碳质材料的气体吸附性能及其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舒媛 张儒静 +3 位作者 姜欣 杨婷婷 劳俊超 朱宏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2-510,共9页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具有稳定理化性质、高比表面积、多活性吸附位点的碳质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废气净化、水处理、溶剂回收等领域。本文重点综述了5种典型碳质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气...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具有稳定理化性质、高比表面积、多活性吸附位点的碳质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废气净化、水处理、溶剂回收等领域。本文重点综述了5种典型碳质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气体吸附性能及其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传统碳质材料、其改性产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污染气体吸附性能,而纳米碳质材料兼具理想的吸附效果与特殊电学性能,可用于制备气体传感器,监测污染气体含量。最后展望了新型炭材料在空气净化中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材料 气体吸附 空气净化
下载PDF
由煤或焦炭制备纳米碳质材料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茂章 李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82,共12页
评述了以煤为碳源制备富勒烯、纳米碳管、竹节形碳管、铁嵌入的纳米碳棒和由碳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等各种纳米材料。认为:等离子体电孤放电法是由煤制备各种纳米碳质材料最常用的方法,随电弧条件及电极性质的不同,所制备的纳米碳质材料... 评述了以煤为碳源制备富勒烯、纳米碳管、竹节形碳管、铁嵌入的纳米碳棒和由碳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等各种纳米材料。认为:等离子体电孤放电法是由煤制备各种纳米碳质材料最常用的方法,随电弧条件及电极性质的不同,所制备的纳米碳质材料可有各种不同形态及结构。由于煤是分子固体而石墨是晶格固体,两种碳源的反应机理有明显不同。在等离子体电弧加热时,煤分解并产生许多具有简单芳烃结构的分子,在纳米碳质材料的形成过程中,这些分子可能作为纳米碳质材料的结构单元,同时原煤中的矿物质在合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煤本身的性质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极为重要。煤是成本低廉且储量最丰富的碳源,将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纳米碳质材料最好的碳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纳米碳质材料 富勒烯 石墨 制备方法 晶体
下载PDF
测定氢在碳质材料中吸附量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超 鲁雪生 顾安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3-1626,共4页
按照容积法的原理建立了用于氢气吸附储存研究的吸附等温线测量实验装置,利用氦气、氢气在一种碳纳米纤维上的吸附评估了该实验装置的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实验装置的系统误差,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RK状态方程以及MBW... 按照容积法的原理建立了用于氢气吸附储存研究的吸附等温线测量实验装置,利用氦气、氢气在一种碳纳米纤维上的吸附评估了该实验装置的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实验装置的系统误差,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RK状态方程以及MBWR方程描述实际气体的适用性,得到了准确确定吸附槽剩余体积的方法.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说明:该测试装置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氢在碳纳米材料中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吸附 碳质材料 实验方法
下载PDF
铝碳质材料和镁铝尖晶石材料表面氧化铝附着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北越 朱强 于景坤 《矿冶》 CAS 2007年第3期39-42,25,共5页
利用中频感应炉在1550~1580℃的钢水中进行了铝碳质材料和镁铝尖晶石材料表面氧化铝的附着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试验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元素分布状况,并对镁铝尖晶石材料防止氧化铝附着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 利用中频感应炉在1550~1580℃的钢水中进行了铝碳质材料和镁铝尖晶石材料表面氧化铝的附着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试验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元素分布状况,并对镁铝尖晶石材料防止氧化铝附着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后铝碳质材料的结构较疏松,表面较粗糙,氧化铝颗粒粘附较多;而镁铝尖晶石材料的结构致密,表面平整光滑,氧化铝颗粒粘附很少,其具有良好的防止氧化铝附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材料 镁铝尖晶石材料 氧化铝附着 浸入式水口 连铸
下载PDF
g-C_(3)N_(4)催化石墨化碳质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悦 王博 +1 位作者 朱晓丽 刘昆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56-2163,共8页
通常采用以氢氧化物作为造孔剂,过渡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作为石墨化催化剂的传统两步法策略制备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然而制备过程中多涉及有毒和腐蚀性试剂,且多步骤的过程耗时较长。本文以双氰胺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得到g-C_(3)N_(4),... 通常采用以氢氧化物作为造孔剂,过渡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作为石墨化催化剂的传统两步法策略制备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然而制备过程中多涉及有毒和腐蚀性试剂,且多步骤的过程耗时较长。本文以双氰胺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得到g-C_(3)N_(4),采用高铁酸钾为催化剂一步法实现g-C_(3)N_(4)的同步碳化-石墨化,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与传统的两步法相比,该方法耗时少、效率高、无污染。与初始的g-C_(3)N_(4)材料相比,石墨化g-C_(3)N_(4)衍生碳质材料不仅显著改善了可见光的吸收,而且大大增强了光催化活性。研究了不同石墨化温度对g-C_(3)N_(4)衍生碳质材料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700℃下制备的衍生碳质材料的降解率为12.4 mg/g。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g-C_(3)N_(4)衍生碳质材料的光生载流子密度、电荷分离和光电流(提高了5.4倍)均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该简便、灵活方法为提高g-C_(3)N_(4)衍生碳质材料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氮化 碳质材料 光催化 高铁酸钾 化-石墨化 可见光 甲基橙
下载PDF
湿型砂中碳质材料的选用依据及其防粘砂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屹 程宽中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4-36,共3页
碳质材料的防粘砂机理是,在还原气氛下,碳质材料形成的气膜—光亮碳膜接力作用阻止了铁水向铸型的侵入。据此提出湿型砂中附加碳质材料的选用依据是,材料应有较强的光亮碳生成能力及较强的还原性气氛形成能力,有较高的分解起始温度... 碳质材料的防粘砂机理是,在还原气氛下,碳质材料形成的气膜—光亮碳膜接力作用阻止了铁水向铸型的侵入。据此提出湿型砂中附加碳质材料的选用依据是,材料应有较强的光亮碳生成能力及较强的还原性气氛形成能力,有较高的分解起始温度和较宽的分解温度范围,有适当的发气量和发气速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粘砂 湿型砂 煤粉 光亮 碳质材料
下载PDF
碳质材料载体对微生物的固定化作用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杰 蔡元奇 +3 位作者 李欣 翟旻 黄明华 孟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微生物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因具有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环境友好、价格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而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物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直接应用游离微生物常常受限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由此造... 微生物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因具有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环境友好、价格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而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物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直接应用游离微生物常常受限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由此造成的生物修复效率降低的难题。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通过吸附、包埋和交联等方式将微生物限定在适宜的载体空间内,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的环境抵抗力和代谢活性。载体作为影响固定化微生物活性和生物量,进而制约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加强碳质材料包括生物炭、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等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开发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向。相比于其他载体材料,碳质材料载体具有高稳定性、不溶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的孔隙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以修饰调节的表面功能,有利于微生物在材料表面附着和生长以及在其内部繁殖和发育,为承载微生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生物制药、农业生产、食品工程等领域的环境污染物去除和以促进生产为目的的实践应用中。综述了生物炭、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碳质材料在固定化微生物中的优点与不足,指出了碳质材料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应用的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全面了解和使用碳质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定化体 生物炭 碳质材料 载体
下载PDF
关于碳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起秀 张桂环 《炭素》 1993年第1期41-48,31,共9页
碳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生物相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讨论,,指出了碳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并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碳质材料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碳的多样性及碳质材料的开发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茂章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12,共12页
碳的多样性及碳质材料的开发王茂章(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0前言碳是自然界分布非常普遍的一种元素,但其形态至今尚有许多不明之处。碳在地球上的丰度仅列第14位,在宇宙中列第6位[1]。然而,它既... 碳的多样性及碳质材料的开发王茂章(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0前言碳是自然界分布非常普遍的一种元素,但其形态至今尚有许多不明之处。碳在地球上的丰度仅列第14位,在宇宙中列第6位[1]。然而,它既是太阳系产生热核反应中“碳、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材料 功能
下载PDF
碳质材料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吕文晏 程俊华 闻荻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综述了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质材料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论述了碳质材料的类型、用量,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抗张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以及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表面化学修饰碳质材料、... 综述了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质材料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征、论述了碳质材料的类型、用量,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抗张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以及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表面化学修饰碳质材料、改进共混技术以及材料微观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碳质材料的分散性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对碳质材料进行表面化学修饰或改进共混技术是提高碳粒分散性和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材料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增强机理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碳质材料去除氮氧化物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z1期43-45,共3页
对近年来用于氮氧化物污染治理的碳质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评述.同时,讨论了我国利用碳质材料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氮氧化物污染 脱氮方法 脱氮活性炭 碳质材料
下载PDF
多孔碳质材料在氧还原电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慧聪 梁骥 +2 位作者 王振兴 安百钢 李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63,共21页
氧气的电化学还原(氧还原)反应是多种能量存储与转化装置中的关键电化学步骤,氧还原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这些装置综合性能的好坏。氧还原反应自身的动力学过程缓慢,通常需要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碳质材料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 氧气的电化学还原(氧还原)反应是多种能量存储与转化装置中的关键电化学步骤,氧还原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这些装置综合性能的好坏。氧还原反应自身的动力学过程缓慢,通常需要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碳质材料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氧还原催化剂铂、钯等贵金属及近期出现的多种非贵金属,大多是负载于各种纳米碳质材料或直接利用掺杂纳米碳质材料作为催化剂,包括各种多孔炭或基于多孔炭的材料。因此,多孔碳质材料的发展对于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从多孔碳质材料制备手段出发,论述了多孔碳质材料在氧还原反应的作用,涵盖了贵金属催化剂载体到非(贵)金属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此同时,对新型碳质材料调控多孔结构的方法加以阐述,并对未来新型多孔碳质材料用于氧还原催化剂的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 纳米碳质材料
下载PDF
二维碳质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汤艳萍 徐庆 +1 位作者 唐睿智 张帆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31,共19页
二维碳质材料具有碳质材料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高、电学性质可调控等优点,而且二维构型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使其具有特殊的光、电、热、力学和几何性能。本文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多孔炭片、炭布材料等二维碳质材料的制备进行了综... 二维碳质材料具有碳质材料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高、电学性质可调控等优点,而且二维构型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使其具有特殊的光、电、热、力学和几何性能。本文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多孔炭片、炭布材料等二维碳质材料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并且概述了二维碳质材料在污染物吸附、检测和传感、锂离子电池、电容器、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发展中的挑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碳质材料 剥离法 模板法 热解法 纺织法
下载PDF
碳质材料对中间包镁质干式料抗烧结性和抗渣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林 李志坚 +3 位作者 周清德 吴锋 亓华涛 唐建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4-196,200,共4页
为解决中间包用镁质干式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烧结严重和抗渣渗透性能差的问题,以烧结镁砂碎料为主料,5%(w)固体酚醛树脂为低温结合剂,1%(w)泡碱为中温结合剂,研究按w(C)≈3%分别加入冶金焦粉、废电极、碎石油焦或鳞片石墨四种碳质材料对镁... 为解决中间包用镁质干式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烧结严重和抗渣渗透性能差的问题,以烧结镁砂碎料为主料,5%(w)固体酚醛树脂为低温结合剂,1%(w)泡碱为中温结合剂,研究按w(C)≈3%分别加入冶金焦粉、废电极、碎石油焦或鳞片石墨四种碳质材料对镁质干式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镁质干式料中加入四种碳质材料的任一种,均能显著提高其抗烧结性能和抗渣渗透性,其中加入3%(w)废电极的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料 碳质材料 抗烧结性能 抗渣渗透性 废电极
下载PDF
“纳米”—碳质材料研究的新视角——Carbon2004参会有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全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Over 400 researchers from 31 countries attended Carbon 2004, an international Carbon conference, held in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USA, from July 11-16, 2004. About 494 presentations (287 oral, 207 posters) at this co... Over 400 researchers from 31 countries attended Carbon 2004, an international Carbon conference, held in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USA, from July 11-16, 2004. About 494 presentations (287 oral, 207 posters) at this conference covered the following 13 areas: Adsorption and gas storage, Biolog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 Carbon nanomaterials, Chars/coke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Electronic/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Flame formed carbons,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techniques, Membranes/pyrocarbons and diamond films, Novel forms and chemically modified carbons, Porous carbons/activations, Precursor chemistry/carbonization and graphitization, Reactivity/catalysis and surface science, Structural carbons/fibers and composites. Carbon nanomaterials and nanostructure were highlighted at this conference, 12 of all 48 oral sessions and 112 of all 494 papers being on this topic. A pre-(conference) workshop, A Colloquium on Carbon Nanoforms, and three of the four plenary lectures report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showed us the current trends in research on Carbon nanomaterials. At this conference, the idea was emphasized that the "nano" concept now not only represents some kinds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but also, much more important, brings us a new insight to carbon materials, novel or conventional. Carbon scientists firmly believe that they are trying to create the "golden age" of Carbon materials.Blood coagulation resistance of nonwove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mplantable prosthesesMENG Jie^1,SONG Li^2,KONG Hua^1,WANG Chao-ying^2,GUO Xiao-tian^1,XU Hai-yan^1,XIE Si-shen^2(1.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100005, China;2.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100080, China)Abstract:The anticoagulation property of a SWNT membrane is investigated in blood-contacting environment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fibrinogen, albumin and fresh plasma on SWNT membrane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The platelet adhesion and activation induced by the SWNT membrane were evaluated through SEM observations and fluorescent labeled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WNT membrane showed a clear adsorption preference of fibrinogen over albumin. However, there was no appreciable platelet adhesion and activation occurred consequently on a SWNT membrane surface pre-absorbed with fresh plasma, and the percentage of activated platelets caused by a SWNT membrane in a platelet-rich-plasma was about 5?%.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SWNT membrane has unique platelet inertness in blood environments and this anticoagulant effect permits potential use in artificial organs, prosthese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cardiac-vascula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材料 纳米 研究 N200
下载PDF
Ni(OH)2与不同碳质材料复合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双双 秦志宏 +1 位作者 杨小芹 陈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超级电容器的低能量密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由于存储的能量与CV2成正比,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电容"C"或操作电压窗口"V&qu...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超级电容器的低能量密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由于存储的能量与CV2成正比,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电容"C"或操作电压窗口"V"或两者同时增加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然而具有宽电位窗口的有机电解质离子往往电导率差,成本高,容易引起环境问题。因此为改善能量密度,应采用高比电容的电极材料,故而设计出具有高比电容的适合电极材料就成为研究热点。Ni(OH)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大、成本低、天然丰富、易于合成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由于Ni(OH)2导电率低、比表面积小,其容量劣化严重。碳质材料作为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其能量存储机制取决于电极表面的电解质离子吸附和解离,具有导电率好、原料丰富、成本较低、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应用广泛。因此,有必要将高导电碳质材料引入Ni(OH)2组成复合材料以提高电容性能。笔者综述了Ni(OH)2基材料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与碳质材料复合来提高Ni(OH)2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碳质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下载PDF
碳质材料和溶解性有机质对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在摇蚊幼虫体内富集的影响
20
作者 文武 夏星辉 +2 位作者 陈曦 翟亚威 林慧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新型污染物.目前,在环境条件对PFASs生物富集影响方面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有关碳质材料(CMs)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共存对PFASs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影响还未见报道。为探讨这一问题,...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新型污染物.目前,在环境条件对PFASs生物富集影响方面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有关碳质材料(CMs)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共存对PFASs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影响还未见报道。为探讨这一问题,研究了沉积物-水体系中2种碳质材料木炭(W400)、多壁碳纳米管(MWCNT10)和4种DOM(丹宁酸、富里酸、蛋白胨和腐殖酸)对6种典型PFASs在摇蚊幼虫体内生物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0 d后(已达到富集平衡状态),无论体系中是否存在CMs,添加1~50 mg C·L-1不同类型的DOM对PFASs在摇蚊幼虫体内生物富集的影响不显著。无论体系中是否存在DOM,添加CMs均能降低摇蚊幼虫体内PFASs的含量,且MWCNT10对PFASs生物富集的降低比例显著高于W400。与对照相比,添加0.4%的MWCNT10对摇蚊幼虫体内PFASs含量的降低比例为21%~56%,而同等添加量的W400对其降低比例均低于20%。这表明,在沉积物-水体系中,当CMs和DOM共存时,CMs是影响PFASs在摇蚊幼虫体内富集的主要因素,而少量DOM的引入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碳质材料 溶解性有机 摇蚊幼虫 生物富集 多壁纳米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