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玄以礼说《诗》学术渊源探析
1
作者 胡慧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7期29-31,共3页
以礼说《诗》,是郑玄笺释《诗》的重要方法,他依据礼书诠释《诗》中涉礼的诗篇,从而构建起一套以礼说《诗》的完整体系,若探其方法之渊源,远可溯至先秦诸子论诗,近可取于两汉四家诗,以上虽未形成明确的体系,但其中以礼解《诗》的倾向,... 以礼说《诗》,是郑玄笺释《诗》的重要方法,他依据礼书诠释《诗》中涉礼的诗篇,从而构建起一套以礼说《诗》的完整体系,若探其方法之渊源,远可溯至先秦诸子论诗,近可取于两汉四家诗,以上虽未形成明确的体系,但其中以礼解《诗》的倾向,极大地促成了郑玄这一重要方法的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说《诗》 渊源 先秦两汉
下载PDF
论以礼说《诗》的因缘、源头及相关原则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冠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本文认为以礼说《诗》的因缘、源头在于《诗经》反映周礼的客观实际。《左传》可以证明以礼说《诗》的阐释实践早在孔子之前,孔子的言论不是以礼说《诗》的源头。以礼说《诗》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关键词 礼说《诗》 源头 孔子 《左传》
下载PDF
论以礼说《诗》与以诗说《诗》
3
作者 陈戍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以礼说《诗》为解释《诗经》中言礼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
关键词 《诗》 礼说《诗》 以诗《诗》
下载PDF
张其淦《左传礼说》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竹波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6-29,共4页
张其淦为清末民初岭南学者,其《左传礼说》为民国经学中《左传》学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过张其淦的师承渊源、基于所处时代开展的学术活动,考察《左传礼说》的成书背景。从《左传礼说》的序言及正文,以厚左氏、释礼有新意、多处驳斥杜说... 张其淦为清末民初岭南学者,其《左传礼说》为民国经学中《左传》学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过张其淦的师承渊源、基于所处时代开展的学术活动,考察《左传礼说》的成书背景。从《左传礼说》的序言及正文,以厚左氏、释礼有新意、多处驳斥杜说等探讨该书的特色。纵向沿察由汉至明清《左传》礼学的研究脉络,横向与《公》《谷》礼学比较,再将《左传礼说》置于成书时代的经学研究特色中考量,综合评价《左传礼说》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其淦 《左传礼说 民国经学
下载PDF
惠士奇《礼说》的训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
作者 张子璇 曹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2-47,共6页
清代汉学学统重建,礼学复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惠士奇作为乾嘉学派吴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其《礼说》在当时治礼之学中“持论最有根柢”,通篇不载《周礼》原文,而直举各家之说加以考证辩驳。其训诂特点有:(一)旁征博引,繁中见序;(二)识字... 清代汉学学统重建,礼学复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惠士奇作为乾嘉学派吴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其《礼说》在当时治礼之学中“持论最有根柢”,通篇不载《周礼》原文,而直举各家之说加以考证辩驳。其训诂特点有:(一)旁征博引,繁中见序;(二)识字审音以释礼;(三)行文自由,不拘格式。此书训诂特点明显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一)拘泥古义,曲为之词;(二)缺少论据,失之蔓延;(三)时而臆测,穿凿附会;(四)欲驳前人,失其精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士奇 礼说 训诂特点 问题
下载PDF
《求古録禮説》版本考述
6
作者 黄益飛 《历史文献研究》 202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求古録禮説》是清代著名學者金鶚的未竟著作,《求古録禮説》現存的刻本有陸刻本、孫刻本、續經解本、潘刻本、《滂喜齋叢書》本,此外還有盧本、王本兩個抄本見於王士駿的校勘記。通過對各個版本的比較研究,可知孫刻本是目前所見内容... 《求古録禮説》是清代著名學者金鶚的未竟著作,《求古録禮説》現存的刻本有陸刻本、孫刻本、續經解本、潘刻本、《滂喜齋叢書》本,此外還有盧本、王本兩個抄本見於王士駿的校勘記。通過對各個版本的比較研究,可知孫刻本是目前所見内容相對完整、校勘品質較高的刻本,故被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中;《滂喜齋叢書》本則增加了三篇不見於諸刻本的佚文,使《求古録禮説》的内容更加完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古録禮説 陸刻本 孫刻本 《滂喜齋叢書》本
原文传递
论《礼记集说》之“文”
7
作者 李源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7-24,共8页
元概念“文”在中国传统思想知识体系中的起源、递嬗浸润着礼德文化,文、礼、德内涵特质的复杂性绞缠推动“文”之元叙事向深层次掘进。“文”在《礼记集说》中主要有三方面意蕴:一是文与“错画”及其衍生语汇的关联;二是文与礼之规训... 元概念“文”在中国传统思想知识体系中的起源、递嬗浸润着礼德文化,文、礼、德内涵特质的复杂性绞缠推动“文”之元叙事向深层次掘进。“文”在《礼记集说》中主要有三方面意蕴:一是文与“错画”及其衍生语汇的关联;二是文与礼之规训的交互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礼等同齐一;三是文德比附对文之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为封建伦常道德建构提供了始源性依据。《礼记集说》之“文”以“相杂”之纹为渊源,以“礼”为依凭,以“德”为鹄的,最终导向文—礼—德肌理相通和脉络互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集
下载PDF
论郑王礼说异同 被引量:4
8
作者 乔秀岩 《北大史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17,520,共19页
历代学者对郑玄、王肃学说对立都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但未能深入探讨他们达到那些结论的思维过程。本文分析郑王礼说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认为郑王之间,解经的目的、性质完全不同,指出郑玄对经纬文献记载互相矛盾之处,往往解释为不同情况,以... 历代学者对郑玄、王肃学说对立都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但未能深入探讨他们达到那些结论的思维过程。本文分析郑王礼说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认为郑王之间,解经的目的、性质完全不同,指出郑玄对经纬文献记载互相矛盾之处,往往解释为不同情况,以便避开矛盾,因而形成庞大复杂、脱离现实的观念理论体系;王肃关注礼说的实践性,对经书进行合情合理的解释,为此目的敢于忽视各种文献中本来存在的各种差异及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王 礼说 亲庙 祭法 历代学者 圜丘 思维过程 理论体系 郑玄注
原文传递
金鹗《求古录礼说》刊刻源流述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柳向春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钩稽,以揭示清代著名学者金鹗的代表作《求古录礼说》的刊刻源流,即 首刻于陆建瀛,继为潘祖荫刻入《滂喜斋丛书》的赵、管等"补辑"本,最后又有孙憙刻本。今人欲了解金鹗礼 学研究成果,须将孙憙刻本与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钩稽,以揭示清代著名学者金鹗的代表作《求古录礼说》的刊刻源流,即 首刻于陆建瀛,继为潘祖荫刻入《滂喜斋丛书》的赵、管等"补辑"本,最后又有孙憙刻本。今人欲了解金鹗礼 学研究成果,须将孙憙刻本与潘氏本的《续补遗》结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鹗 《求古录礼说 刊刻源流 孙憙刻本 潘氏本
原文传递
上博《诗论》简"以礼说《诗》"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名春 《中国诗歌研究》 2004年第1期142-150,368,共10页
本文对上博《诗论》简"以礼说《诗》"的内容试加探讨,具体考察了《木瓜》诗说、"宾赠"、《大田》诗说、《鹿鸣》诗说等简文,发现"以礼说《诗》"既非始于郑《笺》,亦非始于毛《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 本文对上博《诗论》简"以礼说《诗》"的内容试加探讨,具体考察了《木瓜》诗说、"宾赠"、《大田》诗说、《鹿鸣》诗说等简文,发现"以礼说《诗》"既非始于郑《笺》,亦非始于毛《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已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孔子 礼说
原文传递
凌曙《礼论》考略
11
作者 井超 《人文论丛》 2023年第S01期253-262,共10页
《礼论》讨论丧礼,以例解经,时引《春秋》,专宗郑玄,成书在凌曙家居读礼之时,约在嘉庆二十三年前不久。此书稿本分为八卷,文章百余篇,存佚不详,仅有两种选本存世。《清经解》所收《礼说》四卷,删改《礼论》文字,选刻七十三篇;《蜚云阁... 《礼论》讨论丧礼,以例解经,时引《春秋》,专宗郑玄,成书在凌曙家居读礼之时,约在嘉庆二十三年前不久。此书稿本分为八卷,文章百余篇,存佚不详,仅有两种选本存世。《清经解》所收《礼说》四卷,删改《礼论》文字,选刻七十三篇;《蜚云阁凌氏丛书》所收《礼论略钞》不分卷,选刻《礼论》三十九篇。在篇目上,《礼说》完全涵盖《礼论略钞》,《礼论》百余篇仅保留下来七十三篇;《礼论略钞》书前有五篇序言,颇具价值,而《礼说》没有序言。在文字上,《礼说》与《礼论略钞》皆从《礼论》稿本删改而来,但互有差异。《礼说》删除凌曙富有个人好恶色彩的评述性内容,使其文字更为平和;《礼论略钞》则在原稿上进一步修订文字,协和语句。因沟通不畅,凌曙概不清楚阮元《清经解》所收具体篇目,导致《礼论略钞》三十九篇与《礼说》编选的篇目重合,使《礼论》错失保存更多篇目的良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曙 礼说 论略钞
下载PDF
论荀子的“圣人制礼说”
12
作者 王毓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81-88,共8页
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的考察,荀子提出了礼的起源问题,并给出了"圣人制礼说"的回答。他认为,自历史发展之初,每个人都有因为无止的欲望而进行争夺的趋恶本性,导致社会生活变得资源短缺、混乱不堪。圣人对此"化性起伪... 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的考察,荀子提出了礼的起源问题,并给出了"圣人制礼说"的回答。他认为,自历史发展之初,每个人都有因为无止的欲望而进行争夺的趋恶本性,导致社会生活变得资源短缺、混乱不堪。圣人对此"化性起伪",制作出了能够矫正人性、规范社会的"礼"。在荀子看来,"礼"产生于圣人的后天努力而非人的先天本性;圣人制礼,是实现、发挥自我价值及规范、引导社会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圣人制礼说 的起源
原文传递
从民间著述到官方教材——从元陈澔《礼记集说》看经典诠释的独特现象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6-100,共5页
元陈澔的《礼记集说》是一部诠释《礼记》的私人著述,以简便浅近著称,明初取代郑注孔疏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独立学官三百多年。到清代,该书屡屡受到批评,逐渐退出《礼记》诠释的中心领域,走向边缘化,并被经学史和思想史淡化甚至遗忘。
关键词 记集 民间著述 官方教材
下载PDF
“说礼行”仪式的文化人类学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6-40,共5页
土家族的婚俗仪礼、诞生仪礼中的“说礼行”仪式带有鲜明的地方仪式特点,具有娱乐、宣泄、补偿的文化功能,能整合村民的认同感,引导价值观。
关键词 土家村寨 行”仪式 形式内容 特点功能 文化人类学 土家族
下载PDF
《賈誼新書》的禮學來源——《容經·容》與先秦禮説之比較 被引量:2
15
作者 工藤卓司 《历史文献研究》 2019年第2期68-80,共13页
賈誼爲活躍於西漢文帝時期的知識分子之一,提倡以"禮"爲核心的政治,故以往學者往往推論賈誼思想是源自荀子。我們雖不得否定荀子對賈誼禮思想有所影響,但《荀子》並非《賈誼新書》禮説唯一的來源。本文探討《賈誼新書·容... 賈誼爲活躍於西漢文帝時期的知識分子之一,提倡以"禮"爲核心的政治,故以往學者往往推論賈誼思想是源自荀子。我們雖不得否定荀子對賈誼禮思想有所影響,但《荀子》並非《賈誼新書》禮説唯一的來源。本文探討《賈誼新書·容經·容》與其他先秦兩漢典籍中有關"容"的記載,指出:一、《容經》面臨儀禮錯綜複雜的狀態時,試圖化繁爲簡。二、關於《容經·容》與先秦禮説的關係,《容經》與《曲禮》之間可發現不少共同點;但似未採《少儀》《玉藻》《荀子》《管子》與《周禮》之説。總之,本文透過對《容經》的分析,得知賈誼爲了對應現實的需求,廣泛閲讀先秦古籍,並針對從先秦流傳來的禮學資源加以取捨,而試圖構築其獨特的政治思想系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賈誼新書 容經 先秦禮説 荀子
原文传递
御批《礼记集说》释考
16
作者 戴瑾 宋静敏 宋啸天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4,F0003,共5页
海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礼记集说》,其封面封底、页眉页脚留存有朱笔、红笔、墨笔等6人笔迹,记注数千字批注、鉴定、辑考、心得、诗词、功名及治世感想。更注有"御批纲鑑辑览"、"备旨"、"钦此"等字样,... 海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礼记集说》,其封面封底、页眉页脚留存有朱笔、红笔、墨笔等6人笔迹,记注数千字批注、鉴定、辑考、心得、诗词、功名及治世感想。更注有"御批纲鑑辑览"、"备旨"、"钦此"等字样,并有钤印二方。文章通过释考,初认此套《礼记集说》为元至治壬戍年(1322)陈澔撰之原版;该书似经宣德皇帝御批,赐于丘濬,濬逝,其子携返海南;岳麓书院、乐陵文庙、高雄文庙等地大成门上的楹联出自宣德皇帝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集 陈澔 张玺 丘濬
下载PDF
张载著作新发现——张载佚书《礼记说》考论
17
作者 魏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01,共6页
关学宗师张载著述丰富,然大量诗文与著作皆已佚失,而《礼记说》则是张载佚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对该佚书的系统整理,可以极大地补充通行本《张载集》文献之不足,这对于研究张载礼学思想、教育哲学、其思想之演变与思想渊源,探讨张... 关学宗师张载著述丰富,然大量诗文与著作皆已佚失,而《礼记说》则是张载佚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对该佚书的系统整理,可以极大地补充通行本《张载集》文献之不足,这对于研究张载礼学思想、教育哲学、其思想之演变与思想渊源,探讨张载与当时各大学派之关系与历史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种史籍对其进行稽考进而形成之佚书辑本,将对新世纪的张载哲学研究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辑考 价值
下载PDF
孔子以“礼”说诗
18
作者 刘春雪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9-50,共2页
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大量地以"礼"说诗,如"币帛"之礼",祭祀"之礼",求女"之礼。对《诗》的理解和解释,贯穿了礼义的立场和观点,显示了儒家"礼治诗观"的特点。
关键词 《孔子诗论》 以“ 治诗观
下载PDF
《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训释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兴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 《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难词从使用义的角度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量词 文段注》 词义训释 《周 注疏 指称 文章 探析
下载PDF
《毛诗序》“发情止礼”说探微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英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毛诗序》是儒家诗论的经典性总结,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孔子和荀子的思想中已有与"发情止礼"说相类的诗学观念。"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 《毛诗序》是儒家诗论的经典性总结,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孔子和荀子的思想中已有与"发情止礼"说相类的诗学观念。"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观念在《毛诗序》文本中得到全面贯彻,其对象、主体、前提、必要性和实现形式等因素在文本中皆有体现。然而,近代以来,学界对"发情止礼"的内涵却存在诸多误读。就此,将其置于《毛诗序》的文本语境中,并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序》 诗学观念 “发情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