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营养因子3经受体切换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1
作者 丛岩 于健 +1 位作者 孙志德 康大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68-2276,共9页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调控自噬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具体的信号通路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如何通过P75NTR/Trk C受体切换来调节少突胶质细胞的自噬以及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进一步明...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调控自噬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具体的信号通路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如何通过P75NTR/Trk C受体切换来调节少突胶质细胞的自噬以及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神经营养因子3组,通过大鼠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来评估神经营养因子3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Olig1、MBP蛋白以及自噬标记蛋白LC3B的表达水平。在细胞实验中,将少突胶质细胞接种在培养皿中,分为糖氧剥夺组、糖氧剥夺+神经营养因子3组、糖氧剥夺+神经营养因子3+P75NTR质粒组、糖氧剥夺+神经营养因子3+Trk C质粒组、糖氧剥夺+3-甲基腺嘌呤(自噬抑制剂)组及糖氧剥夺+雷帕霉素(自噬激活剂)组。光学显微镜观察少突胶质细胞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现象,Western blot检测Trk C受体、P75NTR、LC3B表达及PI3K/AKT/m TOR和AMPK/m TOR信号途径的磷酸化状态。结果与结论:(1)动物实验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脊髓损伤组相比,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治疗能够加快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P<0.05),并增加Olig1和MBP蛋白的表达(P<0.05);(2)细胞实验发现,3 h是损伤早期与中后期的分界点,与糖氧剥夺组相比,糖氧剥夺+神经营养因子3组少突胶质细胞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其形态,Trk C受体在早期表达水平较低而中后期显著上调(P<0.05),P75NTR则在早期上调而中后期下调(P<0.05),自噬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3)通过对比糖氧剥夺+神经营养因子3组、糖氧剥夺+雷帕霉素组和糖氧剥夺+3-甲基腺嘌呤组的细胞形态和TUNEL染色结果,发现单独促进或抑制自噬对少突胶质细胞的存活均有不利影响,而类似神经营养因子3这样调节自噬的方法则能最大限度地维持细胞存活;(4)神经营养因子3在早期通过P75NTR/AMPK/m 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而在后期通过Trk C/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根据上述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即神经营养因子3可以通过P75NTR/Trk C受体的切换能够双向调控少突胶质细胞的自噬,从而维持细胞存活,有助于脊髓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自噬 少突胶质细胞 受体切换 凋亡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帕金森病的运动防治:作用与机制
2
作者 雷森林 谌晓安 +1 位作者 陈平 王兆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54-5468,共15页
背景:运动干预作为经济有效的非物理疗法,可有效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防治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 背景:运动干预作为经济有效的非物理疗法,可有效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防治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帕金森病病理状态下运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特异性调控作用及机制,梳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下不同运动方式对帕金森病的改善效果,并阐明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在防治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旨在为运动防治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帕金森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异常凋亡,神经炎症反应,突触可塑性,运动”等为中文检索词;以“Parkinson’s disease,BDNF,Neuroprotection,neuroinflammation,synaptic plasticity”等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寻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发表的所有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共获得核心相关文献98篇。结果与结论:①在帕金森病理背景下,运动可通过促进肌因子鸢尾素大量分泌,并降低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紊乱特异性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②有氧运动,尤其是特殊有氧运动(动物:旋转杆步行/人类:北欧健走)以及多模式运动可显著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此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还介导身心运动(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有效调节。③运动诱导的高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上调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神经生长因子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下调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并抑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表达降低小胶质细胞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增加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以促进多巴胺合成释放,并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抑制α-突触核蛋白在丝氨酸129位点的磷酸化修饰,以防止神经异常凋亡;诱导突触效能的长时程增强发生,促进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及突触素大量表达以改善突触可塑性,发挥神经保护作。④鉴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进程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运动治疗策略将有助于推动帕金森病疾病“运动+药物”精准医疗的发展。但由于目前研究采用的运动处方较为单一,且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运动症状而缺乏对非运动症状的考察,因此亟待学者采用更加统一和系统的运动处方,围绕非有氧运动类型对同一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长期纵向跟踪研究,以此完善帕金森病运动防治领域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帕金森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保护 神经炎症 多巴胺 Α-突触核蛋白 突触可塑性 神经元凋亡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志新 何峰 +1 位作者 宋春光 肖玉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DNF/GFRα1)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HD)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中的作用研究。方法:21日龄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敲除乳鼠为HD模型组(实验组),同日龄野生型乳鼠...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DNF/GFRα1)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HD)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中的作用研究。方法:21日龄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敲除乳鼠为HD模型组(实验组),同日龄野生型乳鼠为对照组,8只/组。取结肠组织,按照形态将实验组乳鼠结肠组织分为狭窄段、扩张段,对照组乳鼠结肠组织分为远段、近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判两组肠管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两组结肠组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WB)分别检测GDNF/GFRα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GDNF、GFRα1、酪氨酸酶受体(RET)、核转录因子kappaBp65(NF-κBp65)、TNF-α]蛋白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HAEC主要发生在结肠扩张段;ELISA法结果显示,与实验组乳鼠狭窄段肠管比较,扩张段肠管IL-10水平显著降低、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WB法结果显示,与实验组乳鼠狭窄段肠管比较,扩张段肠管GDNF、GFRα1、RE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NF-κBp65、TNF-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HD模型乳鼠结肠扩张段炎症程度较为严重,机制可能与GDNF/GFRα1信号通路受抑制,肠神经免疫调节系统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通路 先天性巨结肠 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 核转录因子κBp65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巍 杨净松 +2 位作者 彭闰梅 袁欣 王罡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Nestin染色鉴定NSCs;BDNF修饰NSCs,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Nestin染色鉴定NSCs;BDNF修饰NSCs,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表达。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卒中组(MCAO组)、卒中大鼠给予NSCs组(NSCs组),卒中大鼠给予BDNF-NSCs组(BDNF-NSCs组),每组10只。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损伤;TTC检测脑组织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人磷酸化磷脂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SCs,培养的NSCs中巢蛋白和溴脱氧尿苷均呈阳性表达,提示所提取的NSCs为神经干细胞且具有增殖能力。和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BDNF组BDN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和MCAO组相比,NSCs组和BDNF-NSC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高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BDNF-NSCs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梗死面积明显低于NSCs组,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SCs组(P<0.05)。结论BDNF修饰NSCs可改善脑卒中大鼠的认知功能,其可能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干细胞 脑卒中 认知功能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5在女性生殖内分泌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娄艳茹 刘晨虹 +1 位作者 严杰 杨蕊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40-545,共6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5(NT-5)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是一类由神经支配的靶组织分泌的分泌型多肽,两者通过作用于相同的受体发挥作用。BDNF和NT-5在卵巢表达广泛,发挥着促进卵泡组装和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排卵、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5(NT-5)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是一类由神经支配的靶组织分泌的分泌型多肽,两者通过作用于相同的受体发挥作用。BDNF和NT-5在卵巢表达广泛,发挥着促进卵泡组装和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排卵、调节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等多种生理作用。不孕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生育障碍状态,不孕症患者卵巢局部的BDNF和NT-5存在异常分泌情况。因此,了解BDNF和NT-5在女性生殖内分泌领域的研究进展,可能为不孕症治疗提供新方向,为辅助生殖结局的预测提供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5 酪氨酸激酶受体B 不孕症
下载PDF
振腹推拿手法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纹状体及皮质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高守连 国生 +5 位作者 李莹君 胡可馨 顾石祥 万纪雷 周可林 薛小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70-2175,共6页
目的探讨振腹推拿手法对亚氨基二丙腈诱导的抽动障碍大鼠模型的纹状体及皮质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推拿组10只、盐酸硫必利组10只。各造模组予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300 mg/... 目的探讨振腹推拿手法对亚氨基二丙腈诱导的抽动障碍大鼠模型的纹状体及皮质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推拿组10只、盐酸硫必利组10只。各造模组予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300 mg/kg,10 mL/(kg·d)],空白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天。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盐酸硫必利组予硫必利混悬液灌胃(1 mL药液中约含2.1 mg原药),3组大鼠灌胃体积均为1 mL/100 g,推拿组在神阙穴行振腹推拿手法操作,灌胃及振腹操作均每日1次,连续5周。末次干预完成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及皮质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纹状体区BDNF、GDNF、VEGF、N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皮质区BDNF、VEGF、NGF显著降低(P<0.01),GDNF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硫必利组纹状体区4种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皮质区BDNF、VEGF、NGF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纹状体区GDNF、NGF显著升高(P<0.01),皮质区BDNF升高(P<0.05),VEGF、NGF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振腹推拿手法可提高抽动障碍大鼠纹状体及皮质区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腹推拿 抽动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鼻腔递送血管活性肠肽对弱视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谢娟 罗月含 +3 位作者 魏凌君 陶杰 王英 邹云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目的探索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弱视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采用前爪触地实验测定大鼠视敏度,图形... 目的探索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弱视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采用前爪触地实验测定大鼠视敏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定客观视觉功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视皮层BDNF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VIP在视皮层中的表达水平和GFAP表达部位,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皮层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视敏度和客观视觉功能均提高(P<0.05),BDNF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GFAP阳性细胞在正常组与弱视组中主要表达在视皮层Ⅰ层和Ⅵ层,且弱视组大鼠视皮层GFAP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皮层VIP和GFAP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VIP对弱视大鼠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活化视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释放BDNF有关。这为弱视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形觉剥夺 血管活性肠肽 星形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桂陈宣化汤联合t-PA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营养因子影响
8
作者 尉建辉 高李 +1 位作者 李蒙 邢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756-1759,共4页
目的 观察桂陈宣化汤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营养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t-PA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 观察桂陈宣化汤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营养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t-PA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桂陈宣化汤,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脑平均血流速度(MBF)、平均血流量(CBF)、动态阻抗(DR)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采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脑卒中症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 <0.05)。治疗后,研究组MBF、CB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DR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 <0.05);NT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NIHSS、MR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桂陈宣化汤联合t-PA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缓解神经炎症,改善卒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桂陈宣化汤 T-PA 神经营养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天智颗粒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高灵利 李延红 +3 位作者 李晓晖 李盼盼 孙士宾 耿智凡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联合艾地苯醌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营养因子、认知功能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药艾地苯醌,1次30 mg,1天3...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联合艾地苯醌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营养因子、认知功能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药艾地苯醌,1次30 mg,1天3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智颗粒,1次5 g,1天3次。持续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水平,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步态功能(步长、步速和步频),并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TrkB水平,MMSE、QOLIE-31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速、步频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艾地苯醌对于改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步态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天智颗粒 艾地苯醌 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步态功能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吴飞 潮敏 +2 位作者 张殷 张晔 蒋加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鼠进行手术诱导隐睾,其余3组为作为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4 d、7 d、14 d后取各组睾丸组织,然后测量睾丸体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提取各组睾丸管周细胞后利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AR和GDN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25.58±19.22)mm^(3)、(123.45±20.12)mm^(3)、(140.09±13.62)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可见较多精子细胞,生精小管周围管周细胞形态规则,呈梭形围绕小管周围,细胞厚度均一;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06±0.07、1.19±0.13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09±0.05、1.10±0.07;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01、0.79±0.02、1.01±0.04;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8.68±0.43)pg/mL、(14.39±0.36)pg/mL、(16.88±0.37)pg/mL。隐睾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15.64±3.91)mm^(3)、(69.51±14.97)mm^(3)、(44.86±5.56)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曲细精管周围管周细胞萎缩、弯曲断裂;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06、0.53±0.04、0.29±0.02;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42±0.02、0.30±0.03;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54±0.02、0.98±0.04、0.31±0.01;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8.50±0.34)pg/mL、(17.44±0.32)pg/mL、(6.83±0.34)pg/m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了4 d的睾丸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睾组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中,睾丸管周细胞的AR和GDNF的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下降。AR和GDNF在隐睾症介导睾丸管周细胞功能的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管周细胞 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 雄激素受体
下载PDF
单纯精神分裂症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谢孟杰 倪海清 +3 位作者 陈大春 张卫国 郑兰兰 苏红玉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共病组)40例、单纯精神分裂症(...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共病组)40例、单纯精神分裂症(精分组)143例、精神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21例和周边社区精神正常且非糖尿病人群(正常组)20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BDNF水平,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4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其BDNF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611例研究对象中男385例、女226例,平均年龄(53.8±9.8)岁。4组BDNF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糖尿病组(7.74±3.03)ng/ml、精分组(9.99±2.14)ng/ml、共病组(10.04±1.83)ng/ml和正常组(11.71±2.37)ng/ml;与正常组相比,共病组、精分组和糖尿病组的BDNF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RBANS总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精分组(72.12±16.15)分、共病组(73.80±14.48)分、糖尿病组(75.81±14.15)分和正常组(80.93±14.34)分;与正常组相比,共病组、精分组和糖尿病组的RBANS总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精分组中BDNF水平与RBANS总分(r=0.243,P <0.05)、即刻记忆(r=0.299,P <0.05)、注意(r=0.185,P <0.05)呈正相关,糖尿病组中BDNF水平与注意(r=0.135,P <0.05)、延时记忆(r=0.212,P <0.05)呈正相关,正常组BDNF水平与言语功能呈负相关(r=-0.142,P <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DNF水平较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DNF水平较糖尿病患者偏高,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患者的BDNF水平与部分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
下载PDF
亚甲蓝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12
作者 王伟 黄永 +3 位作者 方增焜 覃国庆 李红波 蔡爱群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41-2145,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亚甲蓝(MB)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以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为实验对象,MCAO术后立即腹腔注射亚甲蓝(10 mg/kg),运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神经... 目的研究亚甲蓝(MB)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以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为实验对象,MCAO术后立即腹腔注射亚甲蓝(10 mg/kg),运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神经损伤程度,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的认知能力,尼氏染色观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后给予亚甲蓝的大鼠mNSS评分显著降低[24 h:(4.63±0.74)分;72 h:(3.5±1.07)分],认知能力显著提升[水迷宫潜伏期(14.58±2.90)s,穿越平台次数(7.25±1.67)次],梗死体积显著减少[(30.54±5.11)mm^(3)],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减轻,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下降[(6.12±2.03)个],BDNF/TrkB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BDNF:0.53±0.01;TrkB:0.65±0.08)。结论亚甲蓝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可能系通过BDNF/TrkB通路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再灌注损伤 认知能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通路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影响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GAP-43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志利 康军 +3 位作者 王琳 王静 惠延年 胡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02-90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上GAP-43基因的变化,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nyeurotrophicfacto,r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enovirallydeliveredbrain-dreivedneurotrophicfacto,rAd-BDNF)对视网膜...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上GAP-43基因的变化,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nyeurotrophicfacto,r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enovirallydeliveredbrain-dreivedneurotrophicfacto,rAd-BDNF)对视网膜上GAP-43mRNA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球后2mm处作视神经夹伤模型,经巩膜玻璃体腔内注射微量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aphicfactor,sNFs),应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视网膜的GAP-43mRNA的变化。结果: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仅在节细胞层检测到少数细胞存在GAP-43mRNA杂交信号,对照组和CNTF治疗组视神经夹伤后1wk内可观察到视网膜神经节层中存在较强的GAP-43mRNA杂交信号,伤后2wk时已减弱至伤前,Ad-BDNF治疗组在视神经夹伤后4wk内在视网膜上均能观察到GAP-43mRNA的杂交信号,其中在夹伤后1~2wk时杂交信号相对较强。结论:视神经夹伤能上调视网膜上GAP-43mRNA表达,玻璃体腔内注射Ad-BDNF在伤后4wk内均能上调视网膜上GAP-43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 夹伤 GAP-43mRNA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后视网膜 神经 夹伤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表达变化 玻璃体腔内注射 成年SD大鼠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天昊 安杰 +3 位作者 李金 李锦行 姜战武 郝志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20-523,537,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5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RLN损伤情况。比较患者...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5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RLN损伤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24 h及3、7、30 d的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同时比较有无RLN损伤患者术后12 h的上述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炎性反应指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时间(88.35±7.64)min;术中出血量(23.24±6.98)mL;术后引流量(97.41±14.23)mL;术后住院时间(7.56±3.54)d。患者IL-6、CRP及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患者BDNF、NGF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患者RLN损伤发生率为13.68%。RLN损伤组术后12 h的IL-6、CRP及TNF-α水平高于无RLN损伤组(P<0.05),BDNF、NGF水平低于无RLN损伤组(P<0.05)。RLN损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BDNF、NGF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IL-6、CRP、TNF-α水平之间及BDNF、NGF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IL-6、CRP、TNF-α水平与BDNF、NGF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DTC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对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较为轻微;但该手术会引起一定的RLN损伤,且炎性反应和神经营养因子均与RLN损伤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炎性反应 神经营养因子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志利 王琳 +2 位作者 胡丹 康军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 43)的表达变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adenovirally delivered ...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 43)的表达变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adenovirally delivered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Ad- BDNF)对视神经夹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眼球后 2 m m处作视神经夹伤 ,制作 SD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 ,通过巩膜进行玻璃体微量注射神经营养因子 ( neuro-traphic factors,NFs) ,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视网膜的 GAP- 4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 GAP- 43呈现低表达 ,分子量约为 46 .7ku;玻璃体注射 CNTF,大鼠视神经夹伤后 2周 ,GAP- 43的表达增强 ( P<0 .0 5 ) ;玻璃体注射 Ad- BDNF,在视神经夹伤后 4周内 GAP- 43的表达增强 ( P<0 .0 5 ) ,但这种作用以视神经损伤后 1周时最为明显。结论玻璃体注射 NFs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促进视神经夹伤的 SD大鼠视网膜上 GAP- 43表达 ,其中 Ad- BDNF的促进作用能够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 夹伤
下载PDF
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腹角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营养因子-4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步亮 尹昭 +3 位作者 李明 杨力 郭泽云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2,22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tSCI)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3、NT-4)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染4种神经因子并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脊髓...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tSCI)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3、NT-4)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表达的早期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染4种神经因子并作阳性细胞计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胞核,BDNF、NT-4与NT-3主要分布于胞浆。htSCI前后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范围没有变化。BDNF、NGF与NT-3的3 d在损伤尾侧段脊髓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BDNF与NGF的14 d的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NT-3与NT-4的14 d^21 d的双侧腹角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BDNF7~21 d以及NGF14 d的健侧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分别多于相应的伤侧。结论:内源性BDNF、NGF、NT-3、NT-4增加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BDNF和NGF在健侧表达的增加说明健侧代偿功能的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神经营养因子-4 脊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究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健 唐学贵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其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脑肠互动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而脑肠互动异常可导致胃肠道感觉、运动和分泌失常,从而引起IBS发病。脑肠互动与神...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无器质性病变,其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脑肠互动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双向调节机制,而脑肠互动异常可导致胃肠道感觉、运动和分泌失常,从而引起IBS发病。脑肠互动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密切相关。神经营养因子(NTFs)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分子,是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其中,NGF、BDNF与IBS的发生关系密切,二者均可通过与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介导脑肠互动异常,从外周介导内脏超敏、参与中枢神经对疼痛增敏以及对精神心理调节等方面参与IBS的病理生理过程,两者作用机制有相似之处,但其介导途径又有所不同;而NT-3、NT-4与IBS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少,二者作为有可能参与IBS发病的NTFs,其作用途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互动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亚氨基二丙腈致抽动障碍大鼠皮质及纹状体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道涵 王素梅 +2 位作者 赵荣华 卫利 刘晓芳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致抽动障碍(TS)大鼠皮质及纹状体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各造模组予腹腔注射IDPN[250 mg/kg,1 mL/(kg·d)],连续... 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致抽动障碍(TS)大鼠皮质及纹状体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各造模组予腹腔注射IDPN[250 mg/kg,1 mL/(kg·d)],连续7天,空白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西药组予盐酸硫必利片(商品名:泰必利)混悬液,中药组予健脾止动汤溶液,每天灌胃1次,连续8周。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留取标本。ELISA法检测皮质及纹状体区4种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4种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4种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组4种因子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5)。4种因子表达情况在皮质和纹状体区基本一致。结论健脾止动汤可促进IDPN致TS大鼠皮质及纹状体区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动汤 多发性抽动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益肺宣肺降浊方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改善血管痴呆记忆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陈炜 匡龙娇 +6 位作者 胡跃强 吴林 朱健敏 袁炳茂 洪煌钟 朱小敏 蒋凌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7-1742,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肺宣肺降浊方及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改善血管痴呆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低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中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每组15只。... 目的:探讨益肺宣肺降浊方及通过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改善血管痴呆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低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中剂量组,益肺宣肺降浊方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每组15只。其中除假手术组外均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益肺宣肺降浊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25、2.5、5 g/kg的益肺宣肺降浊方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石杉碱甲组给予3 mg/kg的石杉碱甲灌胃。各组每日灌胃1次,持续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动物神经行为学;Morris水迷宫结束后,获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益肺宣肺降浊方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TUNEL结果表明益肺宣肺降浊方可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益肺宣肺降浊方显著上调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可改善血管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神经元凋亡和上调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宣肺降浊方 血管痴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神经 凋亡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娜 黄芹 +2 位作者 鲍天昊 罗诚 周莉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尚不明确,当前研究多聚焦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和成熟体(mBDNF)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多个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proBDNF蛋白水平升高,而mBDNF蛋白水平降低。随着对神经... 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尚不明确,当前研究多聚焦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和成熟体(mBDNF)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多个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proBDNF蛋白水平升高,而mBDNF蛋白水平降低。随着对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的深入,有研究发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可通过促使proBDNF向mBDNF转化而缓解抑郁症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可抑制tPA的表达,PAI-1在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增加。本文对BDNF、proBDNF、mBDNF、tPA及PAI-1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成熟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