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彦 张志勇 +1 位作者 张艳丽 李亚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加用替罗非班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溶栓后6 h内,n=52)、中期组(溶栓后6~12 h,n=38)和晚期组(溶栓后12~24 h,n=30)。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组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管功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栓调节蛋白(TM)]、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中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治疗后,晚期组患者vWF水平显著高于中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VE-cadherin、TM水平差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中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后均可促进AIS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功能恢复,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其中早期加用替罗非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神经血管功能
下载PDF
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李丹 刘阳 +3 位作者 雷苗 李传坤 张明 王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4-850,共7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责任血管识别和神经受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对91例三叉神经痛及7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桥小脑角池段颅神经和血管成像,将获得的MRI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水平(曲面...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技术在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责任血管识别和神经受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对91例三叉神经痛及7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桥小脑角池段颅神经和血管成像,将获得的MRI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水平(曲面及仿真内窥镜)重建,多维度评价责任血管的数目、来源和颅神经受压程度,并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三维重建技术对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正确识别率为95.6%,对血管压迫神经判定的准确性为94.5%。此技术对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正确识别率为91.7%,对血管压迫神经判定的准确性为89.5%。三维重建技术对责任血管与颅神经单纯性接触的判定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图像(P<0.05)。结论MRI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责任血管识别的正确率,更加准确地检测颅神经受压程度,对于多支责任血管造成的颅神经复杂性压迫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责任血管 曲面重建 仿真内窥镜
下载PDF
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徐晓白 张若滔 +8 位作者 王雪飞 温雅丽 王握瑜 刘璐 赵洛鹏 李志娟 王麟鹏 郭静 李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3-298,30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3天给予10 mg/k... 目的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3天给予10 mg/kg硝酸甘油腹腔注射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在每次注射后30 min,电针组和假针组进行电针干预。实验当天(第0天)注射前及实验第2,4,6,8,10,12,14天分别检测小鼠眶周机械痛阈及后足机械痛阈、热痛痛阈;实验第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第6,8,10,12,14天,模型组小鼠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第10,12,14天,电针组小鼠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电针组小鼠实验第12,14天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实验第8,10,12,14天,模型组小鼠的后足50%撤退阈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第10,12,14天,电针组小鼠的后足50%撤退阈值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电针组小鼠实验第12,14天的后足50%撤退阈值明显高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模型组小鼠血清NO、CGRP水平和三叉神经节中c-Fos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电针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硝酸甘油致慢性偏头痛小鼠的疼痛行为,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NO、CGRP水平及三叉神经敏化蛋白c-Fos的表达,从而改善三叉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硝酸甘油 电针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下载PDF
脑血流自动调节及神经血管耦联机制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陶昀璐 周福波 +1 位作者 崔柳平(综述) 邢英琦(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17,F0002,共5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系指在一定血压或脑灌注压波动范围内,通过脑小血管的舒缩功能维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相对稳定的能力。缺血性脑血管相关疾病可导致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其相关机制尚不...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系指在一定血压或脑灌注压波动范围内,通过脑小血管的舒缩功能维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相对稳定的能力。缺血性脑血管相关疾病可导致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热点,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的监测同样发挥着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CA和NVC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监测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讨CA及NVC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进行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 脑血流自动调节 神经血管耦联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评价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5
作者 冯晨 刘政 +5 位作者 宫雪梅 张晓鹏 毕博昊 程琳 穆实 朱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68-173,共6页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等,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难治性患者的一线手术,是解除...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等,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难治性患者的一线手术,是解除血管压迫神经的有效方式。术前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受累神经的解剖结构、责任血管的来源及状态,显示血管与神经的走行关系。使用特定的磁共振序列作为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诊断检查的一部分,可以检测可能的神经血管接触并排除继发原因,同时神经血管接触的证明可用于促进手术决策。本文基于磁共振成像对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相关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解剖基础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序列和多模态交互式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为患者减轻病痛,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 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王苏豫 姚雨佳 +1 位作者 李佳骏 李柯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神经血管耦合以神经血管单元(NVU)为基础,发挥神经细胞与微血管之间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功能并共同组成屏障结构维持微环境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在视网膜中广泛分布,与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关系密切,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 神经血管耦合以神经血管单元(NVU)为基础,发挥神经细胞与微血管之间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功能并共同组成屏障结构维持微环境稳态。神经血管单元在视网膜中广泛分布,与视网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关系密切,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血管稳态失衡会导致多种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视网膜也有广泛分布,通过与其受体TrkB结合发挥促神经生长和损伤修复等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BDNF在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失衡早期,即神经退行阶段可发挥损伤保护作用,同时减少神经来源的促血管生成物质,延缓疾病进程并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血管耦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
下载PDF
磁共振检查在脑神经血管压迫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陈科光 李松良 +1 位作者 陈周祥 潘盛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69-0072,共4页
脑神经血管压追症是指现在被认为是三又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也是面肌疡挛症的一种表现,是由于相应的脑神经REZ的活动性压力,致使局部神经的脱销,造成神经维接触性传导的过度兴奋。随着磁共振颅后窝神经血管成像技术的进步,三又神经痛的诊... 脑神经血管压追症是指现在被认为是三又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也是面肌疡挛症的一种表现,是由于相应的脑神经REZ的活动性压力,致使局部神经的脱销,造成神经维接触性传导的过度兴奋。随着磁共振颅后窝神经血管成像技术的进步,三又神经痛的诊断也得到了发展。本文综述磁共振检查在压迫大脑神经血管时的应用,以为临床诊断脑神经血管压迫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神经血管压迫 三叉神经
下载PDF
神经血管耦合在骨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姝航 郭尚春 陶诗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8,共6页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骨内的神经通过释放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与骨内细胞相互作用等方式调节骨组织再生。近年来,已经有研究尝试基于神经血管耦合进行生物材料设计,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该文对神经与骨组织相互作用,以及利用神经血...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骨内的神经通过释放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与骨内细胞相互作用等方式调节骨组织再生。近年来,已经有研究尝试基于神经血管耦合进行生物材料设计,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该文对神经与骨组织相互作用,以及利用神经血管耦合设计和制造可用于骨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探讨,为充分理解和利用神经血管耦合在骨修复中的功能提供新视角,为骨修复策略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耦合 骨修复 骨内神经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功能MRI探索2型糖尿病神经血管耦联改变机制进展
9
作者 杨东 许珊 +4 位作者 汪旭洋 都丽娜 林琳 沈晶 伍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损伤与神经血管耦联(NVC)改变存在密切关系,但目前对于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利用功能MRI(fMRI)技术可联合解析T2DM患者NVC改变,为揭示T2DM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fMRI探索T2DM所致NVC改... 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损伤与神经血管耦联(NVC)改变存在密切关系,但目前对于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利用功能MRI(fMRI)技术可联合解析T2DM患者NVC改变,为揭示T2DM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fMRI探索T2DM所致NVC改变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神经血管耦联 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医药整体调节缺血性中风后神经血管单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隆华 王敬卿 惠振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神经血管单元(NVU)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缺血性中风(IS)所引发的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仅依靠现有的脑保护剂无法应对多靶点及NVU不同损伤特点的全面调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整体辨证调节的优势和特点,符合NVU的治疗... 神经血管单元(NVU)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缺血性中风(IS)所引发的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仅依靠现有的脑保护剂无法应对多靶点及NVU不同损伤特点的全面调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整体辨证调节的优势和特点,符合NVU的治疗方针。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近十年发表的文献资料,基于多年来中医治疗IS的有效性,分析、整理、总结运用“益气活血法”“清热解毒法”“祛风通络法”“补肾填精法”等中医辨证治法对NVU整体调节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S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单元 缺血性中风 中药及复方 整体
下载PDF
神经血管耦合在脑小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艳红 张敏 恽文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0-1252,共3页
神经血管耦合(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是脑血流与神经元活动调节的重要机制,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在早期就存在NVC功能障碍^([1])。研究发现,NVC功能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脑灌注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2])... 神经血管耦合(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是脑血流与神经元活动调节的重要机制,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在早期就存在NVC功能障碍^([1])。研究发现,NVC功能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脑灌注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2])。CSVD是多种病因累及脑部穿支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痴呆、步态障碍、老年人情绪障碍等。CSVD累及的血管直径通常极其微小,常规的磁共振影像学检查作为其主要诊断依据,通常无法观察到脑小血管的早期病变^([3])。然而,NVC功能在CSVD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脑梗死 认知 磁共振成像 神经血管耦合
下载PDF
青光眼中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欧阳灵艺 贺涛 邢怡桥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光眼是一种复杂的视网膜神经血管疾病,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细胞构成的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RNVU)的稳态失衡不仅诱导微血管结构和胶质细胞的变化,还会影响视...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光眼是一种复杂的视网膜神经血管疾病,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细胞构成的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RNVU)的稳态失衡不仅诱导微血管结构和胶质细胞的变化,还会影响视网膜的神经组织,最终引起视力下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逆转这种视力下降。了解RNVU的细胞组成、分子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深入研究青光眼中正常细胞环境和细胞间联系的破坏机制,对于探究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青光眼疾病中的RNVU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寻青光眼潜在的发病机制,以期为青光眼的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胶质细胞 血管细胞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改变与临床表型及白质损害的关系
13
作者 李司晨 诸玉霞 +5 位作者 赖泓宇 达晓慧 廖婷 刘熙 邓芬 陈莉芬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908-1916,共9页
帕金森病包含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异质性,黑质纹状体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不能完全解释临床表型异质性。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检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改变、... 帕金森病包含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异质性,黑质纹状体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不能完全解释临床表型异质性。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检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改变、早期且广泛的白质损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既往帕金森病研究中已发现的特异性神经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不同帕金森病临床表型间神经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异同点、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改变与白质损害及临床表型的关联性,发现了帕金森病中神经血管改变可能通过白质损害对临床表型产生影响,以期促进对帕金森病临床表型、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进展及预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血管改变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白质损害
下载PDF
神经血管功能障碍:脑淀粉样血管病潜在治疗靶点
14
作者 叶嘉禾 叶晓东 +2 位作者 李贤贤 黄珊珊 朱遂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期33-36,62,共5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angiopathy,CA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主要特征为淀粉样物质在脑血管壁的沉积。近期研究认为,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功能障碍可能推动CAA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CAA中NV...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angiopathy,CA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主要特征为淀粉样物质在脑血管壁的沉积。近期研究认为,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功能障碍可能推动CAA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CAA中NVU的直接与间接损害及NVU功能障碍相关的临床表现、影像标志物等方面论述CAA与NVU功能障碍之间的关联,并探讨通过保护NVU的功能以减缓CAA的发生和进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 神经血管单元 淀粉样物质沉积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对2-VO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丹 杨丽君 +3 位作者 唐鲜娥 王刚 段壬泽 陈显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大鼠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神经血管单元(NVU)和神经环路完整性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T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大鼠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神经血管单元(NVU)和神经环路完整性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T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建立脑缺血后认知障碍模型。造模后,TST组给予TST100mg/kg灌胃,多奈哌齐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0.45m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d。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HE、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突触核蛋白(SYN)的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表达水平。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树突棘数量和SYN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树突棘数量和SYN表达量增多(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VEGFA表达水平升高(P<0.05),PSD95、GAP43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IL-1β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VEGFA、IL-10、GAP43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TST可能通过促进突触可塑性和NVU重塑减轻2-VO模型大鼠的认知障碍,有望用于卒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2-VO 认知功能 神经血管单元 卒中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的脑组织微循环神经血管代谢耦合模型
16
作者 王同娜 刘有军 张丽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2-632,共1页
目的脑组织微循环正常功能的执行依赖于神经血管代谢耦合机制,此机制将瞬时的神经活动与局部脑血流量联系起来。但目前对于模型的研究仍处于静息状态,为了深入地研究大脑活动,本研究旨在建立全脑尺度的微循环神经血管代谢耦合模型,模拟... 目的脑组织微循环正常功能的执行依赖于神经血管代谢耦合机制,此机制将瞬时的神经活动与局部脑血流量联系起来。但目前对于模型的研究仍处于静息状态,为了深入地研究大脑活动,本研究旨在建立全脑尺度的微循环神经血管代谢耦合模型,模拟正常人任务态的生理调控机制。方法基于脑电(EEG)数据、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建立了全脑尺度的神经元集群放电与代谢血流动力学响应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使用多例静息态EEG计算并通过f MRI进行验证。结果模型计算了11例正常人多次(4~6次)在著名面孔、非著名面孔、杂乱面孔3种不同视觉刺激下大脑各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血氧水平依赖(BOLD)等指标变化。研究发现有关面孔识别的右侧梭状回分别增加12%、9%、7%,分析不同面孔刺激下的全局网络指标(平均度、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发现在不同的视觉刺激下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受试者之间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基于多模态数据,建立的全脑尺度脑血流神经血管代谢耦合计算模型,很好的模拟任务态的生理过程,为无创预测神经功能障碍病人视觉任务态脑组织激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 脑血流量 神经功能障碍 视觉刺激 大脑活动 神经活动 血流动力学 生理调控
下载PDF
脑梗死后神经血管单元炎性反应与自噬的相关性
17
作者 唐丽娜 陆志成 +3 位作者 莫圣龙 杨成敏 简崇东 商敬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07-413,共7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脑梗死已成为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对脑梗死的研究逐渐深入,不再仅着眼于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而更注重脑血管单元炎性反应与自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涵盖了血-脑屏障、星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脑梗死已成为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对脑梗死的研究逐渐深入,不再仅着眼于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而更注重脑血管单元炎性反应与自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涵盖了血-脑屏障、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与自噬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方向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深刻了解脑梗死机制的新视角,为未来治疗策略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本综述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脑梗死发病机制中脑血管单元炎性反应与自噬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了这些生物组分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为更有效地治疗脑梗死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全面梳理,我们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期望为脑梗死的临床管理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血管单元 炎性反应 自噬
下载PDF
基于神经血管耦合的阿尔茨海默症建模及预测研究
18
作者 许若垚 刘有军 张丽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3-633,共1页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研究机制尚不明确,导致确诊常常为晚期。目前生物标志物Aβ和Tau蛋白聚集可能与大脑血流的改变和神经活动的异常有关,但其检测有创且辐射大。本研究旨在建立神经血管耦合的阿尔茨海...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研究机制尚不明确,导致确诊常常为晚期。目前生物标志物Aβ和Tau蛋白聚集可能与大脑血流的改变和神经活动的异常有关,但其检测有创且辐射大。本研究旨在建立神经血管耦合的阿尔茨海默全脑尺度模型,寻找诊断疾病的新指标。方法 采用16例健康人、12例轻度认知障碍、12例阿尔茨海默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扩散张量成像(DTI)等多模态数据生成功能和结构连接矩阵,将每个大脑区域视为一个节点,以神经元集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平均场模型与血流动力学模型建立全脑尺度的神经血管耦合模型。结果 通过该模型,获取脑血流(CBF)和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一步计算神经血管耦合值:脑血流-低频振幅(CBF-ALFF)。同时获得循环连接强度w和有效外部输入I,并与Aβ、Tau蛋白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BF-ALFF与Aβ、Tau之间的相关性随着疾病的进展越来越强,而w和I与二者都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全脑尺度神经血管耦合模型可无创快速地计算血流动力学指标,揭示神经血管耦合参数与阿尔茨海默症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潜在联系。该模型有望为早期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神经血管 阿尔兹海默症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症 血氧水平依赖 低频振幅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储备、神经血管耦合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杨文霞 周亮 +5 位作者 徐莉力 吕子鑫 胡万均 刘阳 李大瑞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6,52,共7页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方法,探究认知储备(cognitive reserve,CR)在轻度认知障碍(mli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中影响认知功能的神经...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方法,探究认知储备(cognitive reserve,CR)在轻度认知障碍(mli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中影响认知功能的神经血管耦合机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40例MCI患者和26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所有受试者均在3.0 T MRI机器采集ASL、rs-fMRI图像,所有受试者接受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听觉言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中文版)、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所有受试者接受CR评估,根据两组受试者的教育程度、业余活动时间和工作经历生成认知储备指数问卷(Cognitive Reserve Index questionnaire,CRIq)评分。基于体素水平获取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ALFF,fALFF)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计算CBF/ALFF及CBF/fALFF比值,以评估神经血管耦合,并选择CBF/ALFF和CBF/fALFF存在显著组间差异的脑区作为ROI,进一步提取ROI平均值,与各认知功能及认知储备量表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阐明CR、神经血管耦合和认知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MCI组CRIq得分明显低于HC组(89.23±11.03 vs.98.70±12.75);在MCI及HC组中,CRIq得分与MoCA和AVLT得分均呈正相关(r=0.447,P=0.004;r=0.344,P=0.030;r=0.245,P=0.050;r=0.900,P<0.001);与HC相比,MCI患者双侧颞中回CBF/ALFF比值显著升高(双尾检验P<0.005,alphsim校正,团块大小>39),双侧眶部额下回、额中回CBF/ALFF比值显著降低(双尾检验P<0.005,alphsim校正,团块大小>93);双侧颞下回CBF/fALFF比值升高(双尾检验P<0.005,alphsim校正,团块大小>53)。此外,MCI组中,左侧眶部额下回CBF/ALFF比值与CRIq得分及MoCA、AVLT得分均呈负相关(r=-0.417,P=0.007;r=-0.336,P=0.034;r=-0.378,P=0.016)。结论CR较高的人群表现出更好的认知功能水平,且CR越高的MCI患者左侧眶部额下回CBF/ALFF比值越低,即出现了神经血管解耦合现象,表现出更严重的脑病理,但其尚能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提示大脑的神经血管耦合和解耦合可能是CR在MCI患者中影响认知功能的一种潜在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神经血管耦合 认知储备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泡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进平 李莉 陈阳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44-747,共4页
超声联合微泡是一种新兴技术,可将各种治疗药物输送到大脑,其通过空化效应促进脑组织中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生成,加速Aβ淀粉样斑块清除,增强神经发生以及改善动物的认知功能,作用的靶点包括参与血脑屏障形成的神经血管单元的所有细... 超声联合微泡是一种新兴技术,可将各种治疗药物输送到大脑,其通过空化效应促进脑组织中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生成,加速Aβ淀粉样斑块清除,增强神经发生以及改善动物的认知功能,作用的靶点包括参与血脑屏障形成的神经血管单元的所有细胞。这些作用在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帕金森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超声联合微泡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神经血管单元 空化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