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湖北人格神祠庙建筑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奕 郭雨晨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中华民族崇祀的民间神祇系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格神”,他们所象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引领着社会风尚,促进了群众的行为规范。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湖北地区,其丰厚的历史底蕴、独一无二的枢纽位置,以及“敢为天下先”的... 中华民族崇祀的民间神祇系统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格神”,他们所象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引领着社会风尚,促进了群众的行为规范。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湖北地区,其丰厚的历史底蕴、独一无二的枢纽位置,以及“敢为天下先”的集体人格,为人格神祠庙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湖北地区遗存的人格神祠庙多为明清时期建设,本文从地方志的角度探讨了明清湖北人格神祠庙建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以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神 明清时期 祠庙建筑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汾城古镇祠庙建筑空间特征及要素解析
2
作者 李之吉 王淼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94-95,共2页
汾城古镇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明清时期县级城市的标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祠庙作为古镇内的重要建筑类型,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而且在空间布局特征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风貌。本文通过对汾城古镇祠... 汾城古镇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明清时期县级城市的标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祠庙作为古镇内的重要建筑类型,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而且在空间布局特征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风貌。本文通过对汾城古镇祠庙空间特征及要素的分析,揭示了祠庙在汾城古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中国传统祠庙建筑的空间美学和社会功能,以期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城古镇 祠庙建筑 空间特征 建筑要素
下载PDF
宋元以来江南宗族与祠庙关系的长时段考察——以宜兴叶塘陈氏和善权寺为中心
3
作者 陈波 夏维中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1期86-98,158,159,共15页
宋代宜兴存在着大量的功德寺和民间私建的坟刹、坟寺,由坟主所在的家族和对应的寺庙各自拥有并承担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宜兴还存在寺庙立祠的现象,一些家族出于祭祀目的,通过捐献田产等手段,在其选定的寺庙中设立祖宗牌位或专祠,... 宋代宜兴存在着大量的功德寺和民间私建的坟刹、坟寺,由坟主所在的家族和对应的寺庙各自拥有并承担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宜兴还存在寺庙立祠的现象,一些家族出于祭祀目的,通过捐献田产等手段,在其选定的寺庙中设立祖宗牌位或专祠,如叶塘陈氏在善权寺设立的专祠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例之一。家族与坟刹、坟寺之间的这种约定俗成的关系,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危机,家族对坟寺、坟刹的控制或约束也日益削弱。入清以后,这一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乾隆帝下令终结了江南这一悠久的传统习俗。叶塘陈氏尽管能逆势而动,在明中期后甚至将善权寺中的专祠逐渐扩大为整个宗族的祖宗祠堂,但在入清后却遭到康熙、雍正两次大案的打压,最终失去了其在善权寺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兴 善权寺 叶塘陈氏 祠庙
下载PDF
儒家祠庙建筑形制设计初探(一)——以宿州闵子祠改扩建总体布局为例
4
作者 邵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47-50,共4页
文章根据宿州闵子祠历史和现状,分析闵损的儒家人物定位及孔庙配享等级,再以颜回、曾参、仲由的祠庙为例,进行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出三路中轴对称、五重院落组合、四个功能分区和两组中心对称等总体布局特征,由此确定闵子祠改扩建的总体... 文章根据宿州闵子祠历史和现状,分析闵损的儒家人物定位及孔庙配享等级,再以颜回、曾参、仲由的祠庙为例,进行相关案例分析,总结出三路中轴对称、五重院落组合、四个功能分区和两组中心对称等总体布局特征,由此确定闵子祠改扩建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祠庙 建筑形制 改扩建 总体布局
下载PDF
民间信仰及其建筑构成特征研究——以广德祠山大帝祠庙为例
5
作者 吴敏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2期11-13,共3页
民间信仰是民间普遍存在的、人民自发地对神灵的信奉与崇拜。广德祠山大帝是我国历史上东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文章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间信仰的研究背景,陈述了民间信仰建筑研究的必要性,探讨了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民间普遍存在的、人民自发地对神灵的信奉与崇拜。广德祠山大帝是我国历史上东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文章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间信仰的研究背景,陈述了民间信仰建筑研究的必要性,探讨了民间信仰及其建筑的源流。以广德祠山大帝祠庙为例,分析了民间信仰建筑的基本组成及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民间信仰 山大帝祠庙 源流 特征
下载PDF
肇庆祠庙文旅动漫形象IP的设计建构策略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林熙 钟东妮 于梦淼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5期48-51,共4页
本文从动漫形象IP赋能文旅创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肇庆市祠庙文旅发展现状,结合经典案例模式与文旅振兴实际需求,提出体系化的动漫形象IP设计策略和设计应用方法。旨在响应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广东省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升肇庆... 本文从动漫形象IP赋能文旅创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肇庆市祠庙文旅发展现状,结合经典案例模式与文旅振兴实际需求,提出体系化的动漫形象IP设计策略和设计应用方法。旨在响应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广东省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升肇庆文旅振兴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时完善动漫形象文旅IP设计应用的学术理论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祠庙 动漫形象IP 文旅振兴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 被引量:58
7
作者 常建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7,共8页
洪武时期多次作出祭祖方面的规定 ,《大明集礼》的规定具有仿照《家礼》和国家礼制象征的性质 ,《家礼》、《教民榜文》和胡秉中的主张在社会上更为流行 ,政府祭祖礼制的特点是认同朱熹《家礼》,这也反映了《家礼》被社会认同的现实。... 洪武时期多次作出祭祖方面的规定 ,《大明集礼》的规定具有仿照《家礼》和国家礼制象征的性质 ,《家礼》、《教民榜文》和胡秉中的主张在社会上更为流行 ,政府祭祖礼制的特点是认同朱熹《家礼》,这也反映了《家礼》被社会认同的现实。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 ,是以《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 ,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 ,强化了宗祠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宗族祠庙 祭祖礼制 《家礼》 历史演变 士大夫阶层
下载PDF
北京皇家祠庙空间艺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晶晶 刘晓明 张司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北京元明清时期的皇家祠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代表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群的最高水平。结合现场调研探讨了北京皇家祠庙的历史沿革和分类,并首次系统地对北京皇家祠庙的空间布局、植物配... 北京元明清时期的皇家祠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代表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群的最高水平。结合现场调研探讨了北京皇家祠庙的历史沿革和分类,并首次系统地对北京皇家祠庙的空间布局、植物配置特色以及甬道、海墁、墙体、特色小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祠庙的保护及利用工作,同时利于延续古都北京历史建筑遗产文脉、丰富北京城市形象和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 皇家祠庙 空间
下载PDF
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 被引量:74
9
作者 李正宇 《敦煌学辑刊》 1988年第Z1期70-85,共16页
一、祠庙祠庙即供祀神像或神主之堂宇。家族尊长或地方名公亡者,貌其真影,书其神主或塑其像于堂舍祀之,亦谓之“庙”,或谓之“祠”。自东汉至五代,敦煌有汜咸庙,祀汜咸;孟庙,祀沙州刺史孟敏;先圣太师庙,祀孔子、颜子;李先王庙,祀西凉王... 一、祠庙祠庙即供祀神像或神主之堂宇。家族尊长或地方名公亡者,貌其真影,书其神主或塑其像于堂舍祀之,亦谓之“庙”,或谓之“祠”。自东汉至五代,敦煌有汜咸庙,祀汜咸;孟庙,祀沙州刺史孟敏;先圣太师庙,祀孔子、颜子;李先王庙,祀西凉王李暠之父;李庙、祀暠子谭、让、恂等;太保庙、祀张议潮。民人父祖亡者,子孙貌其影或立神主祀之,谓之神堂或真堂;寺院师僧、师尼迁化者,徒众亦貌影或塑像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敦煌地区 敦煌遗书 北宋 祠庙 僧人 寺观 西凉 大佛寺 塑像
下载PDF
民间信仰载体的地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兰州市榆中县祠庙文化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周莺 虞洋 +1 位作者 梁龙武 马振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375,共13页
以祠庙祭祀为主体且祠庙保存良好的民间信仰是甘肃陇中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甘肃陇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趋同性。以陇中地区的榆中县为例,以各村的祠庙为民间文化载体,通过核密度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讨榆中县民间文化... 以祠庙祭祀为主体且祠庙保存良好的民间信仰是甘肃陇中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甘肃陇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趋同性。以陇中地区的榆中县为例,以各村的祠庙为民间文化载体,通过核密度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讨榆中县民间文化载体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探讨陇中地区人地关系,保护和弘扬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已有研究将榆中县民间信仰归纳为山神信仰、水神信仰、天地信仰、女性信仰、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祠庙数量占有重要地位。(2)榆中县祠庙主要分布在西北黄河南岸、中部陇海铁路沿线及南部风景名胜集聚区,村级层面空间差异不显著、乡镇空间差异相对较大。通过核密度分析,不同类别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热点各有不同。(3)榆中县民间信仰空间分布受到区位条件限制,民间信仰的祠庙多位于海拔高度较低、人口密度较大、交通可达性较好的地区,坡度和到水源的距离成为山神信仰和水神信仰祠庙空间分布显著的影响因子,榆中县祠庙呈现出山神信仰类祠庙"依山",水神信仰类祠庙"傍水"的空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中县 祠庙 民间信仰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核密度分析 Logisitc回归
下载PDF
清代中前期浙南移民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以石仓祠庙为中心 被引量:12
11
作者 章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8,共9页
本文通过对清代浙江省南部松阳县石仓地区祠庙变迁过程的研究,探究了清代移民社会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从乾隆中期到道光后期,随着石仓移民商业的成功,石仓民间信仰逐渐正统化,富裕商人开始士绅化,地方社会出现宗族化... 本文通过对清代浙江省南部松阳县石仓地区祠庙变迁过程的研究,探究了清代移民社会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从乾隆中期到道光后期,随着石仓移民商业的成功,石仓民间信仰逐渐正统化,富裕商人开始士绅化,地方社会出现宗族化。这些变化的核心是石仓移民社会对国家"文化秩序"的接受。虽然石仓移民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融入"本地"社会,但他们通过"国家化"的途径而达到了"本地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 移民 石仓 祠庙
下载PDF
唐代地方官府水旱祈祷与水利资源控制--以泉神祠庙石刻为中心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3,共13页
唐代地方官府在水旱祈祷获验后所立的祠庙碑,碑文在文本创作上具有一定共性,即赞美神祇与颂扬德政,但这仅仅是祠庙碑所要表达意涵的一个方面。文学的创作实际上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复杂的历史现象,在这些结构性文字的背后,祠庙碑文的叙述... 唐代地方官府在水旱祈祷获验后所立的祠庙碑,碑文在文本创作上具有一定共性,即赞美神祇与颂扬德政,但这仅仅是祠庙碑所要表达意涵的一个方面。文学的创作实际上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复杂的历史现象,在这些结构性文字的背后,祠庙碑文的叙述应该暗藏着某种历史特殊性。以泉神祠庙石刻为例,石刻文字反映出这样一种史实:地方官府为了保护辖区内重要泉水资源不被破坏,利用当地民众浓厚的泉水祠神信仰,在官方控制与信仰强化的理念下,通过实施水旱祈祷、修建祠庙、建立碑石等仪式,间接地完成了对泉水资源的保护与掌控。水旱祈祷仪式是表相,水资源保护才是真相。为了使这一隐形的保护举措长期维持下去,碑刻在这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碑文不仅按照祠庙碑应有的叙述结构描写神祠灵验、官员德政等内容,以达到宣扬神祇、赞颂官员之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文字将当时的官方控制理念与盛大仪式现场进行选择性地再现,从而使这一隐形的保护举措得以持久传承。祠庙碑的建立体现出唐代地方官府权力与民间信仰之间的互动,是地方官府实现区域治理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地方官府 水旱祈祷 泉水 祠庙
下载PDF
祠庙与祭祀——海南冼夫人、妈祖信仰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安华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冼夫人与妈祖信仰在海南岛民众中相当普及,影响巨大,但冼夫人是历史人物,妈祖是海洋神祗,二者在信众狂热的崇拜下,必定有诸多不同。在历史文献的关照下,梳理、研究二者在祠庙分布地域、庙产出资主体、州县祭祀等级以及神性职能表现等方... 冼夫人与妈祖信仰在海南岛民众中相当普及,影响巨大,但冼夫人是历史人物,妈祖是海洋神祗,二者在信众狂热的崇拜下,必定有诸多不同。在历史文献的关照下,梳理、研究二者在祠庙分布地域、庙产出资主体、州县祭祀等级以及神性职能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对充分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 冼夫人 祠庙 空间布局 祭祀等级 出资主体 神性
下载PDF
《儒林外史》的意象式结构——以江湖与祠庙为中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汉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4-129,共6页
江湖意象作为人格关怀的象征 ,映照八股科举制度下士子的种种人格 ,贯穿《儒林外史》的前半部分 ;祠庙意象作为社会关怀的象征 ,表现为真儒名士对政教人心的拯救 ,以及拯救失效后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和无奈 ,贯穿收煞《儒林外史》的后半部... 江湖意象作为人格关怀的象征 ,映照八股科举制度下士子的种种人格 ,贯穿《儒林外史》的前半部分 ;祠庙意象作为社会关怀的象征 ,表现为真儒名士对政教人心的拯救 ,以及拯救失效后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和无奈 ,贯穿收煞《儒林外史》的后半部分。意象的转换体现出《儒林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结构 江湖意象 祠庙意象 《儒林外史》
下载PDF
祠庙与中国文化的的传播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郁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9,共4页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源流,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象中华民族这样源远流长。中国大陆,西面与西南面是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北面与西北面是苦寒的大草原和荒漠;东面与南面是浩渺的大洋。如此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大陆成...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源流,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象中华民族这样源远流长。中国大陆,西面与西南面是难以逾越的崇山峻岭;北面与西北面是苦寒的大草原和荒漠;东面与南面是浩渺的大洋。如此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大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庙 名宦 乡贤 中国文化 祀典 文化价值 宗族 文天祥 价值标准 求神
下载PDF
地方社会中官方祠庙的经济问题:以元代会稽山南镇庙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晓林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12-17,共6页
在传统中国,祠庙与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并存,而更能体现中国宗教的特点。官方在地方社会设立的祠庙,将国家与地方社会联系了起来。本文利用史志、碑刻史料,对元代会稽南镇庙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其1298-1344年的经济状况,梳理出南镇庙... 在传统中国,祠庙与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并存,而更能体现中国宗教的特点。官方在地方社会设立的祠庙,将国家与地方社会联系了起来。本文利用史志、碑刻史料,对元代会稽南镇庙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其1298-1344年的经济状况,梳理出南镇庙的主要经济来源、支出情况。指出南镇庙经济困境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管理者,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信仰的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庙经济 元代 国家祭祀
下载PDF
香港新界围村的空间结构及其祠庙轴线的转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维仁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3-119,共7页
该文分析了香港新界围村、围屋———这种聚落形态中共通的基本元素与组构原则;探讨由清初围村到清末围屋变迁过程中的形式转化及空间形式;
关键词 香港新界 围村 围屋 聚落 祠庙轴线
下载PDF
萍乡市祠庙与民间文献文化资源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继林 凌焰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萍乡地处吴头楚尾,楚文化、赣文化、吴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对萍乡市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萍乡祠庙类古建筑破坏严重,碑刻、家谱、契约等民间文献亦流失严重。祠庙... 萍乡地处吴头楚尾,楚文化、赣文化、吴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对萍乡市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萍乡祠庙类古建筑破坏严重,碑刻、家谱、契约等民间文献亦流失严重。祠庙类古建筑和民间文献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流失影响了萍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必须要做好祠庙类古建筑和民间文献的普查工作,同时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还要建立四级联动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乡 祠庙 民间文献
下载PDF
儒家圣贤祠庙柏树种植的探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珂 《山西建筑》 2019年第17期157-158,共2页
通过对儒家圣贤祠庙中柏树相关的文献资料与现场研究,发现孟庙中的古柏既是一种文化符号又是一种景观元素。柏树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比德符号,隐喻着君子的坚心劲节、儒学的文化传承、道德生命的永恒,具有强烈的教化意义。柏树作为儒家... 通过对儒家圣贤祠庙中柏树相关的文献资料与现场研究,发现孟庙中的古柏既是一种文化符号又是一种景观元素。柏树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比德符号,隐喻着君子的坚心劲节、儒学的文化传承、道德生命的永恒,具有强烈的教化意义。柏树作为儒家圣贤祠庙的一种空间元素,与建筑共同形成一种肃穆的祠庙空间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柏 儒家圣贤祠庙 祭祀空间
下载PDF
传统村落的祠庙及其公共空间功能探析——以江永上甘棠古村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红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3-60,共8页
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古村先后存在过大约30余座祠庙,祠庙的供祀对象较为多样,涉及自然神、历史人物神、祖先神和佛教道教中的神等。崇祀的原则是有用,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祠庙的公共空间功能以祭祀为核心,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多样性... 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古村先后存在过大约30余座祠庙,祠庙的供祀对象较为多样,涉及自然神、历史人物神、祖先神和佛教道教中的神等。崇祀的原则是有用,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祠庙的公共空间功能以祭祀为核心,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多样性、整齐性等特征。此外,祠庙还是儒学传承、休闲娱乐、文人齐集的公共空间。祠庙及其公共空间功能是村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亦是传统村落传承历史记忆的主要方式,构成传统村落精神世界的根基,在伦理教化、规范秩序、凝聚族众等方面深刻影响村民们的意识观念和日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祠庙 公共空间 功能 上甘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