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福克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 |
谢素霞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多变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语言景观 |
张岳贤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水景、爱、恐惧:威廉·福克纳的河流书写 |
何叶涵
|
《写作》
|
2024 |
0 |
|
4
|
福克纳《烧马棚》中男性气概的退变与重构 |
熊予知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5
|
精巧的网——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
吴茜茜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6
|
威廉·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发生 |
李萌羽
张悦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23 |
0 |
|
7
|
家族挽歌书写中的历史记忆和创伤心理展现——评《威廉·福克纳家族小说的新历史主义书写》 |
王秀梅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0 |
|
8
|
多角度叙事中的存在迷宫——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
蔡勇庆
|
《文化与传播》
|
2023 |
0 |
|
9
|
《福克纳小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述评 |
丁志强
李方木
|
《临沂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0
|
会说话的身体——基于福克纳小说《士兵的报酬》中的身体叙事 |
黄芬
刘明录
|
《保山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符号、通感与应和:福克纳美国南方象征诗学建构刍论 |
秦崇文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父子关系回扣时代命题——福克纳小说中的父权影响与孩子成长历程探析 |
赵若羽
|
《文教资料》
|
2023 |
0 |
|
13
|
“替罪羊”的置换与救赎——论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 |
徐扬
|
《百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重审“福克纳的神话”:论《烧马棚》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反讽 |
张鹏飞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5
|
原始主义与福克纳小说批评 |
翟乃海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6
|
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沿革与展望 |
谌晓明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7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早期福克纳研究及其在中国 |
耿纪永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8
|
时间主题的空间形式:福克纳叙事的空间解读 |
王欣
石坚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19
|
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
刘卓
彭昌柳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2
|
|
20
|
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研究综述 |
高奋
崔新燕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