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6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克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
1
作者 谢素霞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威廉·福克纳在其文学创作中对于阶级异化、种族问题、战争问题、生态问题等都有着深刻的探索,在这些主题背后,贯穿始终的是作家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前瞻性关切。首先,通过描述阶级异化、种族歧视、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探索了构建平... 威廉·福克纳在其文学创作中对于阶级异化、种族问题、战争问题、生态问题等都有着深刻的探索,在这些主题背后,贯穿始终的是作家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前瞻性关切。首先,通过描述阶级异化、种族歧视、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探索了构建平等、包容、和谐的人类世界的可能;其次,通过描写追逐丛林老鹿而不猎杀,说明了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进而说明了作者对绿色和谐世界的希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和谐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多变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语言景观
2
作者 张岳贤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别存在,他的小说兼有现代知识分子、农民、文学大师等多重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渗透进他的小说中,表现为独特的语言景观。福克纳的小说善于用多变营造语言的密林,带领读者进行语言...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别存在,他的小说兼有现代知识分子、农民、文学大师等多重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渗透进他的小说中,表现为独特的语言景观。福克纳的小说善于用多变营造语言的密林,带领读者进行语言冒险。具体而言,福克纳小说多变的语言景观可以从三方面了解:句法层面,长短句各有千秋;修辞层面,比喻和反讽各有其用;地域层面,乡土方言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语言景观 句法层面 修辞层面 地域层面
下载PDF
水景、爱、恐惧:威廉·福克纳的河流书写
3
作者 何叶涵 《写作》 2024年第5期59-67,128,共10页
成长于密西西比河畔的威廉·福克纳在《野棕榈》《喧哗与骚动》中,以洪水为情境,将密西西比河再现为重要历史地域:他不仅以高度纪实的水景书写存录1927年洪灾中的种族权力机制,也借蕴涵着无定、惜逝之义的流水意象,描摹黑人与白人... 成长于密西西比河畔的威廉·福克纳在《野棕榈》《喧哗与骚动》中,以洪水为情境,将密西西比河再现为重要历史地域:他不仅以高度纪实的水景书写存录1927年洪灾中的种族权力机制,也借蕴涵着无定、惜逝之义的流水意象,描摹黑人与白人对地方依恋、疏离、恐惧的情感状态,并以纯熟的意识流叙事手法贴近河流本身及其引发的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由此三点,被定位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福克纳成为堪与段义孚对位阅读的人文地理学家,而在恋地情结、恐惧景观、空间互动此类人文地理学思想的烛照下,密西西比河地方与空间双重属性呈现出一种伴随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现代性发展的动态变化,嵌合在河畔居民的感知、记忆与经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密西西比 河流 水景 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福克纳《烧马棚》中男性气概的退变与重构
4
作者 熊予知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2期194-196,共3页
男性气概是威廉·福克纳《烧马棚》的重要主题之一。以中西男性气概理论为参照,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父与子的男性气概的演变。首先,父亲所推崇的性别二元对立和“原始主义”观点代表了男性气概从道德理想向流俗男性气质的退变;其... 男性气概是威廉·福克纳《烧马棚》的重要主题之一。以中西男性气概理论为参照,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父与子的男性气概的演变。首先,父亲所推崇的性别二元对立和“原始主义”观点代表了男性气概从道德理想向流俗男性气质的退变;其次,儿子对父亲退变的男性气概进行了模仿,但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模仿的错误性;最后,随着儿子理智逐渐成熟,他反思男性气概,最终实现了对男性气概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烧马棚》 男性气概 传统男性气概 男性气质 道德
下载PDF
精巧的网——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5
作者 吴茜茜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6期215-218,共4页
福克纳的《干旱的九月》是美国文学启示录的一部分。小说通过未叙述的情节驱使读者做出反应,在展示暴力、疯狂与悲剧性死亡结局的显性进程下,同时通过隐性进程对南方社会转型期的现代性多元价值体系进行建构。各种基于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福克纳的《干旱的九月》是美国文学启示录的一部分。小说通过未叙述的情节驱使读者做出反应,在展示暴力、疯狂与悲剧性死亡结局的显性进程下,同时通过隐性进程对南方社会转型期的现代性多元价值体系进行建构。各种基于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隐蔽轨道引导故事的情节发展,形成互补的双重叙事动力。通过这种双重叙事动力,展现了这个南方小镇上的人们在时代的冲击下对生命虚无的感受,以及精神的荒原,它就像精巧的网,交织着福克纳对于战后南方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复杂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干旱的九月》 未叙述 双重叙述动力
下载PDF
威廉·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发生
6
作者 李萌羽 张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2期64-86,共23页
新时期以来,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作家们的普遍关注,引发了“福克纳热”。从新时期作家对福克纳作品的接受来看,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与《我弥留之际》阅读面和接受度最高,其次是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 新时期以来,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作家们的普遍关注,引发了“福克纳热”。从新时期作家对福克纳作品的接受来看,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与《我弥留之际》阅读面和接受度最高,其次是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文学中影响尤其深远。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对中国新时期“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发生起了催化作用。一方面,它激发了新时期作家的现代民族意识和寻根情结,对新时期“寻根小说”在本土经验的表达、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反思以及文化根性的揭示等层面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以“世界文学”的视镜激发了新时期作家的现代民族意识和寻根情结,使其认识到文学惟有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并对其优劣进行现代性的审视和反思才能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意识流表现手法以及多角度叙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福克纳文体风格,这对新时期小说的“文体革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内化为新时期小说多声部叙事结构范式,深化了新时期文学的主旨意蕴。基于中国文化和语境的视野和经验,中国新时期作家的主体性选择使其在对福克纳作品借鉴中存在着接受变异,创作出了兼具“中国气派”和“世界性元素”的文学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中国新时期小说 影响 接受 发生
下载PDF
家族挽歌书写中的历史记忆和创伤心理展现——评《威廉·福克纳家族小说的新历史主义书写》
7
作者 王秀梅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1,共1页
家族成员以家族记忆的形式构筑了家族意识,在家族依恋和家族崇拜的基础上谱写了家族恋歌。福克纳的家族小说通过不同的南方家族命运和家族生活,体现了其本人对南方社会所进行的历史、社会、生命、哲理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入思考,折射出内... 家族成员以家族记忆的形式构筑了家族意识,在家族依恋和家族崇拜的基础上谱写了家族恋歌。福克纳的家族小说通过不同的南方家族命运和家族生活,体现了其本人对南方社会所进行的历史、社会、生命、哲理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入思考,折射出内战后南方人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特征。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的《威廉·福克纳家族小说的新历史主义书写》,是李常磊教授又一福学研究著作,也是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项目编号为19FWWB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新历史主义 家族小说 山东人民出版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历史记忆 创伤心理 家族意识
下载PDF
多角度叙事中的存在迷宫——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8
作者 蔡勇庆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多角度叙事是福克纳创作的重要特色,《喧哗与骚动》主要使用了三个叙述视角来讲述凯蒂的故事。班吉、昆丁、杰生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在他们的叙述中,凯蒂分别展示出爱、堕落及自私的形象。从深层次来看,班吉的叙事是一种本真叙... 多角度叙事是福克纳创作的重要特色,《喧哗与骚动》主要使用了三个叙述视角来讲述凯蒂的故事。班吉、昆丁、杰生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在他们的叙述中,凯蒂分别展示出爱、堕落及自私的形象。从深层次来看,班吉的叙事是一种本真叙事,以儿童天真的视角讲述了纯洁在成人世界中的失落;昆丁的叙事是一种历史记忆叙事,试图以历史理性去禁锢自然人性;杰生的叙事体现的是物质理性叙事,从利益的角度将人物化。在多角度叙事中,人的存在成为迷宫,读者需要从中探寻人存在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多角度叙事
下载PDF
《福克纳小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述评
9
作者 丁志强 李方木 《临沂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小说中的“空间”问题尚有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间”。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个案,缺乏系统性。在此背景下,王海霞教授的新作《福克纳小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挖掘福克纳小说的... 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小说中的“空间”问题尚有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间”。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个案,缺乏系统性。在此背景下,王海霞教授的新作《福克纳小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挖掘福克纳小说的深层次内涵,围绕小说中的地理空间这个中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深层次内涵 地理空间 中心议题 系统性 视域下 福克纳
下载PDF
会说话的身体——基于福克纳小说《士兵的报酬》中的身体叙事
10
作者 黄芬 刘明录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
身体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的首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中文本叙事的关键符号,福克纳通过对主人公身体境遇的书写,赋予其丰富而多元的隐喻。基于身体叙事学视角,通过分析主人公唐纳德在经历战争创伤后的身... 身体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的首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中文本叙事的关键符号,福克纳通过对主人公身体境遇的书写,赋予其丰富而多元的隐喻。基于身体叙事学视角,通过分析主人公唐纳德在经历战争创伤后的身体表征,揭示福克纳以身体之名控诉战争对人类身心的双重戕害,指涉人类作为客体被规训为战争工具的事实,以及战争背景下“英雄”所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体现了作者对人性与战争的深度透视。研究表明,身体不仅是客观意义上的肉体呈现,更是一种能指符号,福克纳将身体寓于叙事中,通过身体构成了故事的叙事主线,成为书写战后“迷惘一代”的媒介及隐喻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士兵的报酬》 身体叙事 战争书写
下载PDF
符号、通感与应和:福克纳美国南方象征诗学建构刍论
11
作者 秦崇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1,共8页
意义在语境中是流动的,文化的棱镜往往折射出辩证法的灵光。后现代的文学表述带来的“意义”,常常表现为“符号”与“象征”交错叠加式的“复合”形态,在意义上具有抽象性、多元性、不确定性,从而充满浓郁的“反象征性”色彩;而传统文... 意义在语境中是流动的,文化的棱镜往往折射出辩证法的灵光。后现代的文学表述带来的“意义”,常常表现为“符号”与“象征”交错叠加式的“复合”形态,在意义上具有抽象性、多元性、不确定性,从而充满浓郁的“反象征性”色彩;而传统文学阐释,却往往局限在福克纳的文学世界中由“象”取“义”,追求意义的深度,而非不断地寻求“象外之义”,使作品放射出哲理与诗性光芒。运用现代象征美学透析福克纳艺术创作的营构程式,可见他不但借用人类学想象奏响一曲“符号”和“象征”组成的美国南方意义的交响乐,而且勾勒出事关美国历史的诠释路径和文学艺术的审美原则。然而,要探寻福克纳所建构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①艺术世界中所呈现出的“象征”与“意义”,最好以通灵者的身份,寻求作家呈现的三个世界的“应和”关系,即用可见的“客观现实世界”去破译存在于“精神世界”和“超验世界”的“象征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美国南方 象征美学 文化诉求
下载PDF
父子关系回扣时代命题——福克纳小说中的父权影响与孩子成长历程探析
12
作者 赵若羽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6期6-9,共4页
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环境的缩影,时代变迁会对其产生直接冲击与影响。福克纳将父子关系融入其多部作品中,展示了南方社会转型的阵痛与挣扎,个体面临原生家庭教育与时代发展走向冲突时的矛盾与选择。本文拟通过... 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环境的缩影,时代变迁会对其产生直接冲击与影响。福克纳将父子关系融入其多部作品中,展示了南方社会转型的阵痛与挣扎,个体面临原生家庭教育与时代发展走向冲突时的矛盾与选择。本文拟通过对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荒野老熊》中或暴虐偏执或尊重孩子的父亲形象,管窥以父权制为代表的旧南方道德体系,从而揭示南方社会解体的原因,引导对南方社会未来走向的思考,以及对平等、尊重自由与爱的新价值观的思考、呼吁、追寻与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 父子关系 南方价值观 福克纳小说
下载PDF
“替罪羊”的置换与救赎——论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
13
作者 徐扬 《百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是一部反映20世纪20年代美国南方社会的文学巨作,书写承载着当时美国的历史创伤和种族迫害的“替罪羊”群像及其精神共相。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替罪羊”原型的深层解码与现实观照,深入分析小说叙事所...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是一部反映20世纪20年代美国南方社会的文学巨作,书写承载着当时美国的历史创伤和种族迫害的“替罪羊”群像及其精神共相。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替罪羊”原型的深层解码与现实观照,深入分析小说叙事所隐含的“替罪羊”机制的置换与异化,由此揭示在他者权力暴力迫害下,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替罪羊”的小说主题。通过这种思考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福克纳对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洞见,以及他通过“替罪羊”的救赎和重生所传达的对人类爱与自由的盼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八月之光》 “替罪羊” 权力暴力
下载PDF
重审“福克纳的神话”:论《烧马棚》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反讽
14
作者 张鹏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6-62,共7页
聚焦于威廉·福克纳《烧马棚》中的主人公沙多里斯,认为他是在血统与正义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似乎已成为学界共识,却不免陷入思维窠臼。如若摈弃先入之见,细细揣摩《烧马棚》中沙多里斯的人物形象,不难发现双重叙事动力之并驾齐驱。... 聚焦于威廉·福克纳《烧马棚》中的主人公沙多里斯,认为他是在血统与正义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似乎已成为学界共识,却不免陷入思维窠臼。如若摈弃先入之见,细细揣摩《烧马棚》中沙多里斯的人物形象,不难发现双重叙事动力之并驾齐驱。显性情节中,沙多里斯做出两次伦理选择,人性因子战胜兽性因子,成功坚守“福克纳的神话”;而隐性进程中,沙多里斯摇身变为胆小怯懦、虚荣自私的个体,成为福克纳伦理反讽的对象,“神话”骤然坍塌。唯有发掘《烧马棚》中的双轨叙事,理解其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反讽,才能全面把握沙多里斯这一人物形象,深刻洞晓福克纳在全新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取向,而非持蠡测海、以管窥天般地对人性之辩、福氏之思一锤定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烧马棚》 双重叙事动力 伦理选择 伦理反讽
下载PDF
原始主义与福克纳小说批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翟乃海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3,共4页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存在着原始主义的倾向。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的小说中即包含此类倾向,如神话、宗教母题,赞颂高贵的野蛮人和复归自然简朴的价值倾向,并具有整体性,神秘仪式性,理想性和诗意性的美学特征。福克纳小说表现出了原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存在着原始主义的倾向。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的小说中即包含此类倾向,如神话、宗教母题,赞颂高贵的野蛮人和复归自然简朴的价值倾向,并具有整体性,神秘仪式性,理想性和诗意性的美学特征。福克纳小说表现出了原始主义创作倾向,但其目的并不是恢复原始的生活,而是体现他对南方文明失落的怀旧之情、对现状的不满和寻找文化出路的尝试。作为一种批评的视角,原始主义拓展了福克纳小说批评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原始主义 福克纳小说批评
下载PDF
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沿革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谌晓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0-64,共5页
中国的福克纳研究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演变历程。民国时期,赵家璧等学者对福克纳作品作了初步介绍;新中国的前30年,学界因福克纳被称为"资产阶级作家"而选择性规避,仅对少数作品的反战主题进行研究;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福克纳研... 中国的福克纳研究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演变历程。民国时期,赵家璧等学者对福克纳作品作了初步介绍;新中国的前30年,学界因福克纳被称为"资产阶级作家"而选择性规避,仅对少数作品的反战主题进行研究;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福克纳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并步入成熟期,相关译介与著述丰硕。进入新世纪,福克纳研究走向纵深,呈现出三个"更多"的可喜面貌。面对未来,学界要力戒三个"过于集中"与三个"不足"的缺憾,开创"福学"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福克纳研究 中国
下载PDF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早期福克纳研究及其在中国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纪永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7-82,共6页
1939年以前,福克纳在本国较少受到注意,即有研究者,实颇多误解和偏见。而此时的中国研究者却注意到了这位日后誉满全球的天才作家,对他作出了认真评价,成为福克纳最早的知音。本文梳理了早期福克纳研究及其在中国的情形,特别钩沉了学界... 1939年以前,福克纳在本国较少受到注意,即有研究者,实颇多误解和偏见。而此时的中国研究者却注意到了这位日后誉满全球的天才作家,对他作出了认真评价,成为福克纳最早的知音。本文梳理了早期福克纳研究及其在中国的情形,特别钩沉了学界多有忽视的施蛰存等先生的研究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早期福克纳研究 英美 中国 知音
下载PDF
时间主题的空间形式:福克纳叙事的空间解读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欣 石坚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中,空间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因素,在叙事话语层面推动叙述,使叙事围绕主题呈现出并置、重叠和纯粹时间等结构特征。福克纳小说中,平行的情节主线通过空间场景并置、短语并置、意象并置以及叙述视角并置取得了...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中,空间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因素,在叙事话语层面推动叙述,使叙事围绕主题呈现出并置、重叠和纯粹时间等结构特征。福克纳小说中,平行的情节主线通过空间场景并置、短语并置、意象并置以及叙述视角并置取得了叙述的整一性;而人物的空间存在则通过过去与现在的空间叠加,展现了家族与个人的宿命;其中,纯粹时间所带给人物的洞见,构成了由回忆、记录等组成的庞大的心里空间,表现了南方作家克服超越时间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空间形式 空间并置 空间存在 纯粹时间
下载PDF
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卓 彭昌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23-225,共3页
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主人公艾米莉对传统的眷恋与反抗,对现实的逃避与追求,成为美国南方社会的受益者和受害者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艾米莉悲剧性格产生的家庭、社会和历史根源,剖析了处于历史性变革... 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主人公艾米莉对传统的眷恋与反抗,对现实的逃避与追求,成为美国南方社会的受益者和受害者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艾米莉悲剧性格产生的家庭、社会和历史根源,剖析了处于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分析了陷于精神危机中的南方人的矛盾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和福克纳对其故土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 福克纳 美国南方 精神危机
下载PDF
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奋 崔新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4-150,共7页
从译介出版、总体研究、作品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我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的福克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无论在成果数量还是研究力度上,福克纳研究都不愧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之一。我们已经翻译出版了福克纳主要的作品;我们从文化、... 从译介出版、总体研究、作品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我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的福克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无论在成果数量还是研究力度上,福克纳研究都不愧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之一。我们已经翻译出版了福克纳主要的作品;我们从文化、宗教、神话、语言、创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对福克纳的思想和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然而,与国外福克纳研究相比,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1)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和范围;(2)确立批评的主体意识;(3)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和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研究 综述 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