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市域探索——基于福州市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张叶云 徐粤超 郑碧强 《发展研究》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此项工作正处于全面深化拓展阶段,需进一步总结经验、提质增效。以市域的视角审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福州极具代表性。课题组采用问卷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此项工作正处于全面深化拓展阶段,需进一步总结经验、提质增效。以市域的视角审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福州极具代表性。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并从“健全制度圈、开辟议题圈、扩大朋友圈、打造服务圈”提炼主要做法与成效,最后,通过认真分析不足与短板,从“思想观念、整体合力、自我造血、靶向发力、自身定位”五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市域探索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福州市公园绿地主客观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饶钰飞 邹亚锋 +4 位作者 罗锋 易呈锋 杜平平 吴聘奇 吕昌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64-4080,共17页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行模式下福州市公园绿地的客观和主观可达性,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出行模式下公园绿地的主客观可达性差异大,客观可达性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城区,而主观可达性的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区;(2)不同交通出行模式下主观和客观可达性也存在差异,步行出行模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低于驾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可达性,综合出行模式的可达性分布与驾车可达性分布相似,尚未形成公共交通主导的公园绿地发展模式;(3)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平衡的县域少,供需不平衡的县域多,高人口密度县域存在公园绿地供给小于需求问题,非中心城区县域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比普遍较低;(4)步行、驾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下的高客观供需比-高主观供需比的公园绿地仅三坊七巷和福州市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超过70%的公园绿地属低客观供需比-低主观供需比类型。本研究不仅关注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也基于人的感受对公园绿地的主观可达性加以测度,为可达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福州市公园绿地资源配置和存量绿地的质量提升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移动搜索法 可达性 公园绿地 供需匹配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晶 陈松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4,共9页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间福州市“三生空间”结构转型... 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20年间福州市“三生空间”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福州市“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生态空间分布最广泛呈缩减趋势,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呈扩张趋势,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福州主城区和东部地区呈先减后增趋势。(2)“三生空间”的转换以生态空间的转出、生活空间的转入为主,转入量和转出量并不平衡,转换较为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主城区和东部地区,其他地区转换较为零散。(3)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退化趋势并存,但两者发生区域在空间上并不重叠,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显著,高值区主要位于永泰县,低值区集中于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以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为主,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则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福州市
下载PDF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丽航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2019年重新修订,明确为公共利益需要组织的成片开发建设用地可依法实施征收。结合福州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实践,对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公益性比例、用地规模设定、方案调整、规划实施、编制质量等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2019年重新修订,明确为公共利益需要组织的成片开发建设用地可依法实施征收。结合福州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实践,对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公益性比例、用地规模设定、方案调整、规划实施、编制质量等五大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分类设定公益性比例、灵活确定开发面积、细化规则管控、规划先行确保可实施性和合理引导方案编制等优化建议,以更好地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要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片开发 土地征收 编制流程 建议 福州市
下载PDF
供需匹配视角下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5
作者 白君亭 孙睿 +4 位作者 陈冰滢 刘轶凡 陈洁 任维 李霄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49,共17页
乡村游憩资源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供需匹配能够在探究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资源供给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匹配状态,是推动乡村游憩空间合理规划、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为... 乡村游憩资源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供需匹配能够在探究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资源供给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匹配状态,是推动乡村游憩空间合理规划、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为研究对象,引入供需匹配关系理论,构建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分类方案,量化识别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供需匹配空间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类型丰富,分类体系涵盖4个主类、11个亚类、50个基本类型和108161个单体;(2)乡村游憩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东聚西散的组团式空间格局;(3)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供需匹配地域差异显著,总体表现出东优西差、带状分布的特点;(4)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是由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口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海拔、游客密度与其他影响因子交互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两者是影响福州市乡村游憩资源空间格局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 乡村游憩资源 分类体系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福州市
下载PDF
多元数据支持下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规划研究
6
作者 白君亭 孙睿 +2 位作者 陈靖雯 兰思仁 李霄鹤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158个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风景道对于推动交旅融合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为乡村风景道的规划与构建提供重要支持和机遇。以福州市路网数据、自驾游客数字足迹点和158个乡村旅游地数据为基础,利用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叠加分析,筛选出乡村风景道节点;结合福州市多元数据,从5个维度构建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选线适宜区;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福州市乡村风景道规划方案与具体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乡村区域共筛选出20个乡村风景道节点;2)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区以福州市中心城区的边缘区域为核心区,呈现出由核心区向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区域梯度递减的趋势;3)根据乡村风景道节点和乡村风景道选线适宜性空间分布,最终构建形成“三主二副三支”纵横交错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网络布局。基于多元数据的福州市乡村风景道选线研究对于市域乡村风景道的构建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风景道 福州市 选线规划 GIS 多元数据
下载PDF
基于Markov-PLUS模型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情景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阳洪洁 姜春 +1 位作者 郑瑞 史聪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6-62,68,共8页
为探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GlobeLand30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对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剖析,采用Markov-P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的多情景变化趋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 为探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GlobeLand30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对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剖析,采用Markov-P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的多情景变化趋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主要由耕地转入,其他用地面积减少。Markov-PLUS模型模拟总体精度为0.89,Kappa值为0.80,模拟效果较好。自然发展情景延续历史发展趋势,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以市辖区和闽侯县扩张最为突出,其他区(县、市)建设用地侵占周边耕地且集聚特征明显;城镇发展情景下,耕地、林地和草地均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大幅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重心分别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偏移,空间集聚特性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化,面积缩减的态势得到有效控制,重心迁移幅度较小;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显著增加,建设用地增速得到有效控制,此情景更符合研究区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诉求。研究可为福州市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情景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多情景模拟 Markov-Plus模型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结构时空演变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8
作者 陈鹏 元丽娇 孙滢悦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文章基于城市兴趣点(POI)与夜间灯光对城市空间结构反映的真实性、直观性的优势特征,以福州市2018年、2020年、2021年的POI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空间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福州市... 文章基于城市兴趣点(POI)与夜间灯光对城市空间结构反映的真实性、直观性的优势特征,以福州市2018年、2020年、2021年的POI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空间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福州市总体的城市结构为单中心结构,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发展特征为中部强、西部弱、东部增强趋势明显。(2)耦合区关系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其中高—高、高—中、中—高耦合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高—低耦合区分布在机场、港口、工业园区等地,中—中耦合区分布在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区,而中—低、低—中、低—低耦合区则分布在城市外围郊区经济欠发达地带。(3)2018—2021年夜间灯光与POI核密度耦合相同区域面积总体在增加,即高—高耦合与低—低耦合区;2018—2020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面积大幅度增加,中—高耦合区减少;2020—2021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则有所减少,中—高耦合区增加。(4)福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经济、政治、人口和城市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 POI 城市结构 耦合分析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GEE的福州市城市公园降温效应研究
9
作者 高杨烁 檀东昊 +3 位作者 陈可言 许琰 王敏华 董建文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严重。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三环内的26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和Landsat 8 OLI/TIRS...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也日趋严重。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三环内的26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和Landsat 8 OLI/TIRS遥感数据,通过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并采用缓冲区分析法量化城市公园的降温效应特征。研究从降温幅度和降温距离两个维度量化了城市公园的降温效应,并分析了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景观特征因素。结果显示,福州市三环以内城市公园降温效果显著,其降温幅度和降温距离与公园面积和周长显著正相关,而与周长面积比显著负相关,研究以期为城市热环境优化和绿地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GEE 降温效应 地表温度 单窗算法 福州市
下载PDF
城市化对福州市河网演变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吴丽君 胡康 +2 位作者 冀泓宇 梁裕宁 丁国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5,共7页
探索城市化下河网结构的演变,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以福州市城区为例,基于2005年1月与2019年12月高精度卫星影像和遥感数据等资料,运用图论法,研究2005年以来福州市城区河网演变以及城市化响应。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福州... 探索城市化下河网结构的演变,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以福州市城区为例,基于2005年1月与2019年12月高精度卫星影像和遥感数据等资料,运用图论法,研究2005年以来福州市城区河网演变以及城市化响应。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福州市城镇化率从54.5%增长到72.5%,河网形态演变剧烈,各项水系结构指标呈衰减趋势,水面率、河网密度和河流密度分别减少了17.93%、16.81%和20.06%;河网结构空间差异明显,城市中心的井字型人工河道河网结构参数整体变化较小;建成区边缘的自然形态河流发生了较大改变,灌溉河渠在城市建设中消失;(2)研究区内河流整体连通性呈现正向增长,过去15年间河流数量减少使节点数和河链数均减少20%,但连通性指标有不同程度上升,人类活动在干扰河流正常发育的同时,也构建出较为科学的河网形态,河网连通性在城市成熟阶段得到一定的改善;(3)城市化水平与河网演变存在相关性,其中建成区面积对河网结构与连通性影响较大。5个研究区中,建成区面积与河流密度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与河网密度呈现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演变 水系结构 城市化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2305“杜苏芮”台风灾害链致灾与成害过程分析
11
作者 颜悠逸 高路 +4 位作者 陈仁德 张承煜 任立明 张孝林 陈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34,共7页
台风灾害是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该文以福州市2305号“杜苏芮”台风为例,基于气象与灾情数据,分析了“杜苏芮”灾害链的致灾与成害过程。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主城区人口聚集经济密度高,承灾体... 台风灾害是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该文以福州市2305号“杜苏芮”台风为例,基于气象与灾情数据,分析了“杜苏芮”灾害链的致灾与成害过程。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主城区人口聚集经济密度高,承灾体暴露度大,是本次台风灾情最严重的区域;②受台风外围螺旋雨带的持续影响,福州市主城区出现超历史记录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是此次台风灾害的致灾主因,引发了严重的内涝和山洪等次生灾害;③地形是决定台风灾害链类型的主导因素之一。主城区受周围山地地形影响,形成台风-暴雨-内涝灾害链;福州市周边山区(闽侯、闽清、永泰等区县)地质稳定性差,小丘陵众多,易形成台风-暴雨-山洪/滑坡灾害链;台风登陆前,大风最先影响海岸带,形成台风-大风-风暴潮/海浪灾害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系统 台风灾害链 致灾与成害过程 “杜苏芮”台风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干预优先级的生态管理分区——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12
作者 张秉铖 王则琦 +3 位作者 薛佳慧 傅烨婷 曾燕芳 李房英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31-39,共9页
开展生态管理分区是落实城市生态空间差异化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前提,准确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特征与匹配关系,有效划分干预优先级,是进行精准优化与修复的关键依据。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使用InVEST模型、SCS-C... 开展生态管理分区是落实城市生态空间差异化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前提,准确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特征与匹配关系,有效划分干预优先级,是进行精准优化与修复的关键依据。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使用InVEST模型、SCS-CN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量化方法,以镇街尺度为单元测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与需求水平,评价供需匹配关系与协调水平,确立生态管理分区,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响应对策。结果表明:福州市中心城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异质性显著,供给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外围半闭环式的山体公园带,需求高值区主要聚集在主城核心区、副中心以及外围组团。供需匹配关系差异较大且供需错配现象较为突出,以低供—高需和高供—低需2类为主导。耦合协调度指数平均值是0.62,整体表现为勉强协调状态。整合叠加供需匹配关系与协调程度可确立优先进行干预的空间次序,共细分出4个一级分区和13个二级分区。结合研究区现状条件,将福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生态屏障涵养区、生态输送开发区、生态经济重构区、生态发展先行区、生态提质建设区、生态连通建设区和生态防治修复区7类,同时提出针对性生态管理路径,为开展生态修复实践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生态管理分区 优化策略 福州市
下载PDF
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文增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被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农作物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福州市农作物... 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被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农作物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情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剖析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促进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农作物 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福州市智慧水利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芳 黄子航 陈鸿图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智慧水利是创新理念、新型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有机融合和深度应用。近年,福州市将智慧水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水利工作实际需求,利用“数字福州”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探索出“集约化+数字化+智能... 智慧水利是创新理念、新型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有机融合和深度应用。近年,福州市将智慧水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借鉴国内先进做法,结合水利工作实际需求,利用“数字福州”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探索出“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以福州市智慧水利(一期)建设为例,阐述主要建设内容,分析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提出提升和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水利 技术运用 福州市
下载PDF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探讨——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
15
作者 吴丽航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1期159-161,共3页
为保证征地综合地价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对征地补偿标准的影响,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应定期调整。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以福州市上一轮区片综合地价为基础,综合考虑测算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土... 为保证征地综合地价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对征地补偿标准的影响,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应定期调整。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以福州市上一轮区片综合地价为基础,综合考虑测算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征收案例等,利用详尽的基础数据综合测算土地征收区片价,探讨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能确保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减少,符合仓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可为土地征收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区片综合地价 福州市 仓山区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州市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16
作者 郑航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福州市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城市,也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福州市借助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向新形态外贸模式转型的的号召,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行业,并将其发展为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结合... 福州市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城市,也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福州市借助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向新形态外贸模式转型的的号召,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行业,并将其发展为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州市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培养SWTO分析,福州市高职院校应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跨境电商专业特色课程、打造跨境电商教学团队、校企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培育福州市跨境电商企业亟需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为福州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一带一路”倡议 跨境电商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老城区文化空间系统耦合特征研究——以福州市二环内老城区为例
17
作者 郭莹 郭渝欣 +2 位作者 肖萌 陈奕霖 王亚军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38-141,共4页
以福州市二环内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将其文化空间分为布局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景观文化和市民文化五类,总结其数量特征,分析分布特征发现,文化空间总体布局呈现“中轴线聚集+两条次轴+分散点”的特点;研究分级特征发现,重要文化载... 以福州市二环内老城区为研究对象,将其文化空间分为布局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景观文化和市民文化五类,总结其数量特征,分析分布特征发现,文化空间总体布局呈现“中轴线聚集+两条次轴+分散点”的特点;研究分级特征发现,重要文化载体以历史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为主,较为重要文化载体呈“传统文化发展轴+湖滨-湖东路轴线”分布,一般文化载体和普通文化载体呈“水系带状分布+零散分布”分布。研究表明,文化空间和古城格局、蓝绿系统、道路系统呈现系统性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老城区 文化空间 耦合 空间序列
下载PDF
福州市城市公园降温效益评估及影响因子探究
18
作者 高东东 檀东昊 +2 位作者 王则琦 高新 陈顺和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2-80,共9页
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变化,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城市热环境面临考验,而城市公园具有良好的降温效益,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当前对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评估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针对绝对降温效益,较少考虑相对降温效益。从该... 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变化,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城市热环境面临考验,而城市公园具有良好的降温效益,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当前对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评估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针对绝对降温效益,较少考虑相对降温效益。从该视角出发,以Landsat数据反演福州市三环内40个城市公园的地表温度,从降温强度、降温面积、降温梯度、降温效率4个指标评估公园降温效益,并探究公园特征对降温效益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公园内部温度在31.33℃~35.66℃之间,内部温度与面积、FVC、生态用地比例呈负相关,与建设用地比例呈正相关;城市公园对周边环境具有显著的降温效益,40个公园的降温强度在0.54℃~0.81℃,降温面积在9 808 316 m^(2)~158 283.3 m^(2),降温梯度在0.004 m/℃~0.027 m/℃,降温效率在1.68~259.07;公园绝对降温效益受到面积、周长、形状指数、FVC和生态用地比例的影响,相对降温效益主要受到土地利用比例的影响,与公园规模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热舒适 公园降温 景观要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福州市PM_(2.5)气候特征与冬春季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19
作者 付泽宇 林昕 +2 位作者 陈彦 温珍治 王宏 《海峡科学》 2024年第5期38-43,共6页
基于2014—2023年福州市ρ(PM_(2.5))、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ONI指数,采用标准化处理、回归分析、天气分型等方法,探讨了ρ(PM_(2.5))变化与ENSO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与ENSO相关的气象要素对ρ(PM_(2.5))异常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冬季、春季不... 基于2014—2023年福州市ρ(PM_(2.5))、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ONI指数,采用标准化处理、回归分析、天气分型等方法,探讨了ρ(PM_(2.5))变化与ENSO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与ENSO相关的气象要素对ρ(PM_(2.5))异常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冬季、春季不同天气形势下气象条件对ρ(PM_(2.5))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14—2023年福州市ρ(PM_(2.5))呈明显下降趋势,ρ(PM_(2.5))与ENSO在滞后1 m时相关系数达最大值(0.3996),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总体上厄尔尼诺年ρ(PM_(2.5))高于拉尼娜年,厄尔尼诺期间冬季、春季的降水负异常与风速正异常易导致ρ(PM_(2.5))升高,拉尼娜期间冬季、春季的气温负异常与降水正异常易导致ρ(PM_(2.5))降低;不同天气型下气象条件对ρ(PM_(2.5))日均值超50μg/m^(3)的影响不同,春季高压底部天气型贡献率最大,冬季高压后部天气型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ρ(PM_(2.5)) ENSO 气象条件贡献率 福州市
下载PDF
基于PLUS模型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
20
作者 蒲佳豪 陈松林 杜峯屹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在实施强省会和生态省战略背景下,研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对协调福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期(200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 在实施强省会和生态省战略背景下,研究福州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对协调福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期(200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和当量因子法等方法,模拟了福州市在历史发展速度下未来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2020年福州市建设用地增加了282.93 km^(2),增幅达62.1%,在历史发展速度下,到2035年面积将达987.89 km^(2),与2020年相比将增加249.54 km^(2),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前15年减少了131.6 km^(2),后15年将会继续减少113.21 km^(2);福州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源自对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的侵占;前15年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6.15亿元,在历史发展速度下,后15年将会继续减少21.58亿元;前15年和后15年,福州市每1%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分别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大约9.18%和8.86%。在福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中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权衡,明确划定“三区三线”,在福州滨海快速城镇化地区应做好水域、林地生态保护规划,防止开发过程中侵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S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模拟 福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