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生境因子作用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祁应莲 马有龙 +1 位作者 张慧武 陈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1452,共12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哺乳动物,一定数量内的高原鼠兔可以提高高寒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其种群密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草地退化。探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哺乳动物,一定数量内的高原鼠兔可以提高高寒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其种群密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草地退化。探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科学防控高原鼠兔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气象、土壤、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多角度探究16个生境因子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16个生境因子中筛选出年均温、植被高度、海拔及土壤硬度为主要建模因子,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4个建模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GAM模型拟合度较高(R^(2)=0.946),可以较好地评估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鼠兔的潜在致灾风险;土壤硬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海拔、植被高度和年均温度均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海拔为3800~4000 m、植被高度为6~8 cm、年均温度为-2~0℃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因子 种群密度 主成分分析法 广义加性模型 土壤因子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捕食者对长额象鼻溞形态及种群密度的影响
2
作者 曾平平 李毅超 +3 位作者 于国欣 张清靖 曲疆奇 刘青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2,共8页
为探究在捕食者诱导下长额象鼻溞的表型形态及种群密度变化,使用近邻剑水蚤作为捕食者,长额象鼻溞作为被捕食者,设滤液组(信息素)和接触组(物理刺激)2个处理组,分析不同处理对长额象鼻溞种群数量、个体大小、钩角型占比及各形态特征的... 为探究在捕食者诱导下长额象鼻溞的表型形态及种群密度变化,使用近邻剑水蚤作为捕食者,长额象鼻溞作为被捕食者,设滤液组(信息素)和接触组(物理刺激)2个处理组,分析不同处理对长额象鼻溞种群数量、个体大小、钩角型占比及各形态特征的绝对长度和相对长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密度在接触组中略微降低(P>0.05),但在滤液组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组增加了25.06%。2种处理下长额象鼻溞的形态均有一定变化,但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使长额象鼻溞发生表型形态改变。接触组中小个体(体长300~<400μm)和大个体(体长≥400μm)等级的长额象鼻溞体长、体高、第一触角长和壳刺长的绝对长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长(P<0.05)。接触组中第一触角和壳刺的相对长度增长极显著(P<0.01),而滤液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接触组中钩角型个体占比有所降低,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诱导长额象鼻溞发生形态变异,但种群密度变化在信息素诱导下更显著,该结果可为水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额象鼻溞 近邻剑水蚤 形态可塑性 种群密度 信息素
下载PDF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种群密度与旱稻产量损失的关系
3
作者 肖卿艳 张露 +3 位作者 阳祝红 彭德良 叶姗 丁中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108-114,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中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的初始种群密度对旱稻产量损失的影响。通过室外网室盆栽试验,在旱种旱管模式下测定了土壤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对旱稻产量和线虫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200个卵和二...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壤中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的初始种群密度对旱稻产量损失的影响。通过室外网室盆栽试验,在旱种旱管模式下测定了土壤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对旱稻产量和线虫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200个卵和二龄幼虫/100 cm^(3)土的初始种群密度下,旱稻根长、根重、株高、分蘖数、穗长、千粒重和单盆谷粒重与土壤线虫初始种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符合一元回归方程;旱稻产量随着土壤初始种群密度的增加,其损失率增加,在初始密度为2个卵和二龄幼虫/100 cm^(3)土时,旱稻产量损失率为28.4%,接种密度为200个卵和二龄幼虫/100 cm^(3)土时,损失率最大,为67.8%;随着线虫初始种群密度的增加,线虫的繁殖系数呈现降低的趋势。利用Seinhorst模型,初始线虫种群密度与相对产量的关系式为Y=0.24+0.76(0.3252)(Pi)。在旱种旱管模式下,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在2~200个卵和二龄幼虫/100 cm^(3)土的初始种群密度下与旱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对旱稻的危害风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 初始种群密度 旱稻 产量损失 繁殖系数 盆栽试验 Seinhorst模型 抗性评估 种植方式 种群数量测定 病害发生 危害评价 接种物收集方法 植物生长动态
下载PDF
基于物理沙盘模型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教学设计
4
作者 余骥 茅英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48,共4页
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教学中,以“在潮来潮往之间:台州湾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为情境,基于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真实场景下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持续、深入地参与探究活动,在构建重要概... 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教学中,以“在潮来潮往之间:台州湾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为情境,基于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真实场景下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持续、深入地参与探究活动,在构建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沙盘模型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科学探究 高中生物学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对达乌尔黄鼠种群密度、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5
作者 刘振山 赵耕 +2 位作者 潘佳滢 彭霞 杨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9,共10页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为一些啮齿类动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加剧了草场退化和鼠害的发生。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隶属于啮齿目松鼠科,为地栖群体散居性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和农牧交错区,属于季节性冬眠动物。...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为一些啮齿类动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加剧了草场退化和鼠害的发生。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隶属于啮齿目松鼠科,为地栖群体散居性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和农牧交错区,属于季节性冬眠动物。本研究选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放牧强度不同的近村和远村野外样地,探讨放牧强度、植被与达乌尔黄鼠种群密度以及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关系,以分析人类活动与该物种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放牧强度样地达乌尔黄鼠的鼠洞密度和捕获率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2)高放牧强度样地达乌尔黄鼠的体重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而低放牧强度样地达乌尔黄鼠的血糖显著高于高放牧强度样地;(3)高放牧强度样地植被干物质总量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高放牧强度样地羊草干物质总量以及羊草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低放牧强度样地,植被种类也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放牧可能通过牲畜对草地践踏、采食和排泄物的作用,改变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种类、数量等,为达乌尔黄鼠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食物资源,促进达乌尔黄鼠脂肪和能量的积累,进而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达乌尔黄鼠对环境适应的机制,为制定害鼠环保型综合治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达乌尔黄鼠 种群密度 甘油三酯 血糖
下载PDF
山东省单县2023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与抗药性调查
6
作者 邢玲玲 娄紫微 +5 位作者 汤星星 郭秀霞 程鹏 王文倩 公茂庆 王海防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掌握单县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当地合理选择杀虫剂防控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单县4个村庄作为监测点,采用双层叠帐法采集成蚊,采用勺捞法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白纹... 目的 掌握单县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当地合理选择杀虫剂防控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单县4个村庄作为监测点,采用双层叠帐法采集成蚊,采用勺捞法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 2023年单县共捕获成蚊4 526只,种群密度在8月达到峰值。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表现为高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2.00倍和169.00倍;对残杀威和敌敌畏表现为中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40倍和5.39倍;对苏云金杆菌(Bt)表现为敏感。结论 单县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流行传播的风险,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抗性均达到了高抗水平,对敌敌畏、残杀威等常用的杀虫剂也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抗药性 种群密度 登革热媒介
下载PDF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综述
7
作者 王上锐 陈雅丽 覃燕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5,共3页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多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尤其是红外相机调查等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本文对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归类分析,以期为高中生物学的教与学提供助益。
关键词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蒙古裸腹溞种群密度及水质的影响
8
作者 常尚龙 姜玉声 +4 位作者 屈佳乐 吴元浩 杜世瀛 王成杰 赵思博 《海洋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21-33,共13页
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为水产养殖重要的生物饵料,为了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培养方法,本试验在室内水温21~26℃,盐度为15,裸腹溞初始接种密度为40 ind./L,进行了2个验,1) 投喂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alina,A1)、对虾尾水沉积物(... 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为水产养殖重要的生物饵料,为了探究高效、低成本的培养方法,本试验在室内水温21~26℃,盐度为15,裸腹溞初始接种密度为40 ind./L,进行了2个验,1) 投喂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alina,A1)、对虾尾水沉积物(B1)、微拟球藻 对虾尾水沉积物(C1)、微拟球藻+ 有机酸(D1)、对虾尾水沉积物 有机酸(E1);2) 以仅投喂微拟球藻为对照组(A2),向养殖水体中添加1000 mg/L (5 mL) (B2)、2000 mg/L(10 mL) (C2)、3000 mg/L (15 mL) (D2)浓度的有机酸。连续培养22 d,结果表明:1) A1组蒙古裸腹溞最高密度、日均增长量、日均增长率和最终增长倍数均最高,分别为4203 ind./L、189.2 ind./(L·d)、21.2%/d和105倍。第22 d,该组水体中氨氮(TAN)和亚硝酸氮(NO2−-N)浓度最高,分别为2. 45 mg/L、0.53 mg/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P 2−-N浓度最低,分别为2.08 mg/L、0.46 mg/L,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P < 0.05)。本试验条件下,投喂微拟球藻有利于蒙古裸腹溞种群增长,添加有机酸能够进一步改善水质,增强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裸腹溞 投喂 有机酸 种群密度 水质
下载PDF
乔川林区达乌尔鼠兔种群密度及繁殖情况研究
9
作者 袁宝军 贾鹏辉 +4 位作者 何海宁 冯孟林 赵志龙 马文艳 黄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了摸清达乌尔鼠兔在乔川林区的种群密度和繁殖状况,为乔川林区达乌尔鼠兔防治提供参考和思路,2021—2022年在乔川林区布设12个监测样地进行研究。发现达乌尔鼠兔的洞口密度为0.04个/hm^(2),有效洞口系数为0.51;估算种群密度为80只/hm^... 为了摸清达乌尔鼠兔在乔川林区的种群密度和繁殖状况,为乔川林区达乌尔鼠兔防治提供参考和思路,2021—2022年在乔川林区布设12个监测样地进行研究。发现达乌尔鼠兔的洞口密度为0.04个/hm^(2),有效洞口系数为0.51;估算种群密度为80只/hm^(2),雌雄比约为1.1∶1,平均怀胎仔数为5只,大多数为4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尔鼠兔 种群密度 繁殖 乔川林区
下载PDF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密度与分布初步研究
10
作者 吴必锋 李登江 +2 位作者 唐秀俊 张夏军 古定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075-0078,共4页
为掌握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种群的密度与分布范围,通过布设2×2km公里网格,再利用Arc GIS对海拔、植被类型等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后进行系统抽样,抽样选择10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对白鹇的数量及分布进行监... 为掌握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种群的密度与分布范围,通过布设2×2km公里网格,再利用Arc GIS对海拔、植被类型等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后进行系统抽样,抽样选择10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对白鹇的数量及分布进行监测调查。在布设的100台红外相机监测点位中,监测到白鹇的红外相机点位共计37个。利用捕获率模型和因子选择率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密度大约为0.01-0.015只/hm2,数量大约为473-710只;喜好分布在1000至1800m的海拔范围内中高郁闭度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白鹇 种群密度与分布
下载PDF
2008—2022年攀枝花市鼠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进 刘寿宇 +5 位作者 唐刚 李井宾 韩晓晖 杨康 郑睿智 郭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掌握攀枝花市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调查,选择居民区、重点行业、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生境开展监测。结果 2008—2022年攀枝花市鼠类监测共捕获鼠类2科4属5种,共计512只,平均密度为0.47%... 目的 掌握攀枝花市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调查,选择居民区、重点行业、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生境开展监测。结果 2008—2022年攀枝花市鼠类监测共捕获鼠类2科4属5种,共计512只,平均密度为0.47%,鼠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后保持在较低水平;小家鼠和褐家鼠为攀枝花市的优势种,每年7月、8月为鼠类活动高峰期。结论 攀枝花市尤其是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农村地区,应根据不同生境、季节开展科学规范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种群密度 季节消长
下载PDF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三叶虫萤生境特征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泽胜 李胜 +3 位作者 陶一舟 朱志欣 汪婧 王华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866,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生境特征以及相关生境因子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了解三叶虫萤的生境需求,为开展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种群繁育、栖息地保护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2年4月上旬,... 【目的】研究分析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生境特征以及相关生境因子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了解三叶虫萤的生境需求,为开展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种群繁育、栖息地保护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2年4月上旬,以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三叶虫萤栖息地为研究区,设置34个调查点,实地调研获取每个调查点的三叶虫萤种群密度和12个生境因子数据,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境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郁闭度[X_(CC),标准化系数(β)=0.505,P<0.001]和土壤含水量(X_(SWC),β=0.143,P=0.029)对三叶虫萤种群密度(D)呈显著正相关,风速(X_(WS),β=-0.424,P<0.001)对种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方程为D=7.446X_(CC)-1.666X_(WS)+9.337X_(SWC)-6.584。调整后的R^(2)为0.930,德宾-沃森检验(Durbin-Watson)结果为1.615,方差膨胀系数<5,P<0.05,说明纳入分析模型的3个生境因子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共线性,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高的郁闭度、较低的风速和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是三叶虫萤根据自身生物特性和生活习性对环境作出的选择,反映了三叶虫萤在通信交流、求偶交配、繁殖产卵等方面的生境需求。在开展三叶虫萤种群繁育保护和栖息地管理中应注意增加郁闭度、降低环境风影响、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萤 种群密度 生境因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增值性评价模型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以“种群密度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玉华 李文彬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种群密度的调查”为例,探索增值性评价模型在生物学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以关键词为评价依据,实现提出问题水平的增值评价和项目设计水平的师生多元评价;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多途径解决项目式学习问题,师生互评反... 以“种群密度的调查”为例,探索增值性评价模型在生物学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以关键词为评价依据,实现提出问题水平的增值评价和项目设计水平的师生多元评价;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多途径解决项目式学习问题,师生互评反思项目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性评价 评价模型 项目式学习 种群密度调查
下载PDF
基于模型建构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研究——以“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嫦春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8期90-93,共4页
文章以“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通过对模拟物的恰当选择和应用,建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完成样方法模拟实验;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的步骤和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利用概念模型建构知识体系,培... 文章以“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通过对模拟物的恰当选择和应用,建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完成样方法模拟实验;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的步骤和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利用概念模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建构 教学设计 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
下载PDF
野猪种群密度调控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泽强 蓝芳荣 +1 位作者 马学忠 何源福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8期75-76,共2页
1野猪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野猪属兽纲偶蹄目猪科,性凶暴,适应能力强,常栖息于灌丛、低湿草地、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多种生境中。野猪生境选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多选择在高海拔区域阴坡栖息,以减少水分流失和趋避高温;而冬季则选... 1野猪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野猪属兽纲偶蹄目猪科,性凶暴,适应能力强,常栖息于灌丛、低湿草地、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多种生境中。野猪生境选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多选择在高海拔区域阴坡栖息,以减少水分流失和趋避高温;而冬季则选择低海拔向阳坡区域,多在山间灌木丛中活动。野猪没有固定的巢穴,但在繁殖季节会寻找水源充足、隐蔽条件好的地方筑简单巢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季节 水分流失 种群密度 野猪 生物学特性 寻找水源 生境选择 向阳坡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黄山市猕猴种群密度和数量的调查研究
16
作者 马莉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9-23,共5页
猕猴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黄山市猕猴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黄山市除屯溪区未调查外,其余各区县均有猕猴分布,分布区域主要为海拔284 m以上的丘陵、山区的森林及林缘附近;基于... 猕猴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黄山市猕猴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黄山市除屯溪区未调查外,其余各区县均有猕猴分布,分布区域主要为海拔284 m以上的丘陵、山区的森林及林缘附近;基于随机相遇模型,估算出黄山市猕猴种群密度约为0.40~5.75只/km^(2),种群数量约为10002~12789只。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山市猕猴资源保护、管理与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红外相机技术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下载PDF
羊草种群密度与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朴顺姬 杨持 +1 位作者 黄绍峰 宋明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6,共7页
通过人为控制种群密度的栽培实验,从基株和构件水平上观察羊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动态,分析不同密度水平上羊草种群通过调节种群的生长、发育、增殖以及死亡过程来适应密度制约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羊草种群密度可在不同的构件水... 通过人为控制种群密度的栽培实验,从基株和构件水平上观察羊草无性系种群的生长动态,分析不同密度水平上羊草种群通过调节种群的生长、发育、增殖以及死亡过程来适应密度制约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羊草种群密度可在不同的构件水平间得到调节。当基株密度得到适当调节后便可减缓构件密度(无性系枝条、根茎芽等)的变化幅度和影响构件的发育进程。2)无性系枝条是羊草种群的主体,常在生长季后期出现大量增长,都处于生长旺盛的幼苗期,为翌年春季的返青积累能量和物质。3)单位面积总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虽然尚未出现产量恒值现象,但存活枝条平均单株重(地上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这已反映出密度制约的作用。4)不同密度下羊草种群的生殖过程表现为:低密度时以无性繁殖为主,根茎芽的存活力较高;高密度时以有性繁殖为主,生殖分配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牧草 种群密度 生长
下载PDF
寄主种类、距离和种群密度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福才 王勇 +2 位作者 李传明 陆明星 祝树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13-4918,共6页
在笼罩条件下,分别以黄瓜、棉花、蕹菜为虫源寄主和诱集寄主,研究寄主植物、空间距离、虫源密度等因子对B型烟粉虱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从虫源寄主上扩散的成虫量,与烟粉虱对诱集寄主和虫源寄主的嗜性差异程度有关,诱集寄主相对于虫源... 在笼罩条件下,分别以黄瓜、棉花、蕹菜为虫源寄主和诱集寄主,研究寄主植物、空间距离、虫源密度等因子对B型烟粉虱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从虫源寄主上扩散的成虫量,与烟粉虱对诱集寄主和虫源寄主的嗜性差异程度有关,诱集寄主相对于虫源寄主的嗜性越强,扩散出来的成虫数量就越多,反之扩散的成虫数量就越少。成虫扩散量与诱集寄主的距离呈负相关,并且诱集寄主的嗜性越强,随着距离的增大,诱集量下降的速率越快。成虫扩散量与虫源种群密度呈正关,但非嗜好寄主上的虫口承载量相对较低,在虫口密度相对较高时,非嗜好寄主上烟粉虱向外扩散的相对量更大。烟粉虱的扩散量与寄主营养状况呈负相关,寄主营养胁迫时,非嗜好寄主上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诱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寄主种类 寄主距离 种群密度 扩散
下载PDF
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其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书晶 魏云山 +3 位作者 特木儿 刘爱萍 徐林波 王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15-1919,共5页
在室内对我国北方草原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成虫连续悬吊飞行测试12h,分析成虫飞行能力及其与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高密度种群的飞行能力较强,最远的累计飞行距离可达15km,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 在室内对我国北方草原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成虫连续悬吊飞行测试12h,分析成虫飞行能力及其与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高密度种群的飞行能力较强,最远的累计飞行距离可达15km,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h。不同日龄的成虫飞行能力有显著差异,羽化后4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较弱,以13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最强,20日龄显示出下降趋势。雌雄个体间飞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低密度种群成虫不具备远距离飞行的能力,各日龄成虫累计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均极显著短于同日龄的高密度区个体(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种群密度 飞行能力
下载PDF
陕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忠军 王淯 +2 位作者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1,共7页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0-2 450 m),这种分布的差异可能与坡向和人为干扰有关。总之,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密度极低,迫切需要加强保护,恢复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林麝 种群密度 垂直分布 生境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