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3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李琦琦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14期3-8,共6页
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停滞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全新发展阶段。其演变呈现出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紧密结合、... 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停滞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全新发展阶段。其演变呈现出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紧密结合、从模仿国外经验到独立自主创新、课程标准体系化清晰化、强调人本价值等特点。着眼于未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建设应以共同概念统领科学课程,增强科学课程的连续性,确立科学课程的核心地位,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差异化为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政策演变 科学课程标准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脉络爬梳、发展逻辑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后雄 孙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3,共6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模仿与尝试”“恢复与澄清”“探索与推进”“发展与积渐”“深化与创新”五个阶段。此过程遵循课程发展逻辑,统整了课程变革的多股力量,课程目标由“社会本位”转向“分类并举”;课...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模仿与尝试”“恢复与澄清”“探索与推进”“发展与积渐”“深化与创新”五个阶段。此过程遵循课程发展逻辑,统整了课程变革的多股力量,课程目标由“社会本位”转向“分类并举”;课程内容由“分散、割裂”转向“连贯、深度”;课程实施由“知识讲授”转向“探究实践”;课程评价由“考试筛选”转向“育人为本”;课程场域由“学校本位”扩大至“社会参与”。展望未来,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应加强多方协同,构建高质量科学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综合,设置连贯进阶科学课程;培育参与文化,着力发展探究实践能力;发挥学校主导,保障教育资源要素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 发展逻辑 未来展望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课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目标与原则
3
作者 谭永平 钟晓媛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6-20,共5页
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目标。在深入理解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应服务根本任务,锚定强国目标;强调过程方法,直指痛点短板;... 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目标。在深入理解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应服务根本任务,锚定强国目标;强调过程方法,直指痛点短板;保证“双减”前提,集成资源增效。中小学科学课程建设要以育人为本,强知识基础,补短板不足,重融合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课程
下载PDF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视角下科学课程内容优化的数字化途径
4
作者 谭永平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第11期5-9,共5页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提升科学课程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其落实需要以科学知识的优化和结构化为基础。数字化融合...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提升科学课程质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其落实需要以科学知识的优化和结构化为基础。数字化融合,可以便利地补充程序性知识、认识论知识,促进科学课程知识内容结构优化,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引导学生建立学科整体认识,强化跨学科概念的理解,建立对自然界的统一认识。数字化融合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并让学生的想象力、探求欲有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课程 中小学教育
下载PDF
辨析科学内涵 理解科学教育——再学《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感悟
5
作者 王海英 《湖北教育》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科学的内涵以及科学教育发展的方...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科学的内涵以及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以科学课程为统领,进一步整合科普教育、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科学课程 教育强国 科普教育 科技强国 义务教育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共识
下载PDF
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
6
作者 高凌飚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1期37-45,55,共10页
清晰地了解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有助于提高对科学课程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革命导致的大量人才需求和科学研究本身的需要,学校科学课程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初逐步走向成熟。此后... 清晰地了解学校科学课程的演变,有助于提高对科学课程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革命导致的大量人才需求和科学研究本身的需要,学校科学课程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初逐步走向成熟。此后,学校科学课程的地位越发稳固,“科学为大众”运动、综合科学运动、科学·技术·社会理念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学校科学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科学大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和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加以融合的科学课程理念方兴未艾,对我国的学校科学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对科学课程做了全面革新,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深化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科学课程 科学大概念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以小实验为切入点,推动科学课程改革
7
作者 张欣 李永勇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每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其重点都聚焦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上,进而一步步地解决课程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现新时代要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富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 每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其重点都聚焦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上,进而一步步地解决课程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现新时代要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富有实践性,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新体系 科学课程 育人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 综合性基础 科学本质 课程教学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盐田经验
8
作者 姚毅锋 《陕西教育(教学)》 2024年第7期48-50,共3页
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而将STEM教育与科学课程相结合正是贯彻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历经四年多,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区域实践探索,通过顶... 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而将STEM教育与科学课程相结合正是贯彻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历经四年多,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区域实践探索,通过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 跨学科学 义务教育 顶层设计 实践探索 四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下载PDF
学校科学课程中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真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是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科学课程实施,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学校科学课程在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课程目标涣散、课程内容失联、主体参与缺失和课后评价脱节的问题。从课程资源管理的角度... 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是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科学课程实施,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学校科学课程在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课程目标涣散、课程内容失联、主体参与缺失和课后评价脱节的问题。从课程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和可持续三个原则。根据社会资源在课程中利用的时机和方式,可以采取三种开发与利用策略,分别是导入式策略、主导式策略和拼图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源 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加法
下载PDF
基于自然教育的小学科学课程创新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陈燕 陈彪 《环境教育》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当前小学科学课程自然育人观念淡薄、自然育人实践受阻。通过系统梳理多版本课标、教材及政策文件,本文变革性地提出基于自然教育的小学科学课程创新发展思维路线与实践路径。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加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 当前小学科学课程自然育人观念淡薄、自然育人实践受阻。通过系统梳理多版本课标、教材及政策文件,本文变革性地提出基于自然教育的小学科学课程创新发展思维路线与实践路径。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加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由此引发“自然理性”意识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观念 自然理性 创新与实践 小学科学课程 全球生态危机 实践路径 变革性 意识觉醒
下载PDF
比较研究视角下中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分析
11
作者 吴辛禹 刘爽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47-49,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最新课标中课程设置时间、课程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标准的比较,总结了美国和中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对我国课标建设的启示。总体来看,美国学生接受科学课程的学龄早于中国学生,其课程总... 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最新课标中课程设置时间、课程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标准的比较,总结了美国和中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了对我国课标建设的启示。总体来看,美国学生接受科学课程的学龄早于中国学生,其课程总目标涵盖的范围更广;在课程内容方面,美国更加注重生命科学部分的生物多样性和信息传输技术以及工程设计等内容;而在评价标准方面,美国课标更加强调跨学科思维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比较研究视角
下载PDF
中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工程教育比较研究
12
作者 赵萱 林长春 《湖北教育》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简称NGSS)为什么强调在K-12教育中增加工程学课程?主要有三点原因:工程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工程教学法有可能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工程背景有可能提高学生对STEM学科和职业的兴趣。因此... 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简称NGSS)为什么强调在K-12教育中增加工程学课程?主要有三点原因:工程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工程教学法有可能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工程背景有可能提高学生对STEM学科和职业的兴趣。因此,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需要重视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术与工程素养以获得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比较研究 科学课程标准 工程思维 工程学 中小学科学教育 技术与工程素养 工程教学法 工程背景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学前师范生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路径
13
作者 杨琼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为加强学前师范生科学课程与思政科学的融合,推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目标、理念、内容等方面增强融合力,引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理念,结合科学家事迹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案例分析,实施基于线上与... 为加强学前师范生科学课程与思政科学的融合,推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目标、理念、内容等方面增强融合力,引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理念,结合科学家事迹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案例分析,实施基于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利用爱课程、MOOC、学习通等平台提供灵活学习机会,增强理论;线下则以协作学习形式,通过学生试教和教师点评检验提升科学教育教学能力。并利用“学习、测试、练习、竞赛”四维一体化的评估系统,全面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实现学前儿童科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科学课程 重构与实践
下载PDF
项目式学习下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分析
14
作者 应国华 《教育界》 2024年第15期134-136,共3页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特点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二者的结合为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文章分析核心素养与项目式学习的关系,提出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特点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二者的结合为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文章分析核心素养与项目式学习的关系,提出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旨在提高初中科学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核心素养 初中科学课程 教学分析
下载PDF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科学课程标准(物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对比研究——以“能量”主题为例
15
作者 张元 彭朝阳 《中学物理》 2024年第16期32-35,共4页
从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角度,分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差异.以“能量”主题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的广度、进度和深度定量比较两版课标的难度.通过比较两版课标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 从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角度,分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差异.以“能量”主题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的广度、进度和深度定量比较两版课标的难度.通过比较两版课标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剖析两者在内容设置上的侧重点.结果表明科学课标和物理课标分别以“横制式”“纵制式”组织课程内容;物理课标的难度高于科学课标;物理课标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科学课标重视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物理课标的修订要充分考虑不同内容组织方式的优缺点,将科学探究融入知识体系的建构中,拉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一线物理教师要根据内容难度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选取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移植于生活情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下载PDF
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幼儿园科学课程评价实践——以成都市新都区机关幼儿园“探·创”课程为例
16
作者 梁艺乔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31-35,共5页
在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的深化改革亟须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通过打造科学、适宜的课程评价体系为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科学课程助力。CIPP模型与幼儿园科学课程评价具有适宜性。以科学特色课程“探&... 在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的深化改革亟须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通过打造科学、适宜的课程评价体系为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科学课程助力。CIPP模型与幼儿园科学课程评价具有适宜性。以科学特色课程“探·创”课程为例,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课程评价中,形成了独特的“探·创”课程CIPP评价机制,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背景、投入、过程和结果四个角度切入,多维度、全过程地对课程进行系统评价,有利于促进课程持续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评价模型 课程评价 幼儿园科学课程
下载PDF
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发展论坛杭州分论坛
17
作者 杨春晖(文/图) 邸婧晏(文/图) 《湖北教育》 2024年第1期95-95,共1页
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发展论坛杭州分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第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郑永和作主旨报告。他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视角深入介绍科学学科评价的特点、地位和价值,阐述构... 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发展论坛杭州分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第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郑永和作主旨报告。他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视角深入介绍科学学科评价的特点、地位和价值,阐述构建大科学教育新格局的必要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员张丰从小学科学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开展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五条改进区域科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建议与五条改进区域科学学业评价的挑战建议,呼吁全国的小学科学教研员行动起来,从评价改革入手,撬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彰显科学课程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浙江省教育厅 教育研究院 学科评价 科学课程 教研员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实践研究会议
18
作者 王海英 黄俊葵(图) 《湖北教育》 2024年第1期96-96,共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实践研究”交流研讨会,旨在探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厚植中华文化基因的教学实践模式,交流小学科学教材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实践研究”交流研讨会,旨在探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厚植中华文化基因的教学实践模式,交流小学科学教材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编辑室主任张军霞主持会议。她指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理解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室主任 教学实践模式 小学科学教育 立德树人 科学课程 育人为本 交流研讨会
下载PDF
指向素养提升的科学课程大概念:价值意蕴、设计理念与教学步骤——基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19
作者 孙友鹏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22-27,共6页
核心素养时代呼唤对科学课程标准中大概念的精准阐释。科学课程的学科大概念是科学课程目标的核心要义,也是课程内容的基础抓手,更是课程质量的评价依据。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价值意蕴,科学教师在确立大概念的站位高度后,应通过逆向教学设... 核心素养时代呼唤对科学课程标准中大概念的精准阐释。科学课程的学科大概念是科学课程目标的核心要义,也是课程内容的基础抓手,更是课程质量的评价依据。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价值意蕴,科学教师在确立大概念的站位高度后,应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深度教学设计发挥科学课程教学的理解性、整体性和学生主体性,并从统整锚定大概念教学的目标与内容、重视情景探究的大概念深度学习过程、树立评价导向监测思维与素养提升出发,实现大概念教学在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教学 核心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的框架、特点与启示
20
作者 刘庆莹 钱卓豪 首新 《教育参考》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面对21世纪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澳大利亚STEM教育的乏力性以及学生在国际学业测评中表现不理想等问题,澳大利亚对其基础教育阶段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做出了调整,于2022年颁布了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新科学课程标... 面对21世纪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新要求、澳大利亚STEM教育的乏力性以及学生在国际学业测评中表现不理想等问题,澳大利亚对其基础教育阶段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做出了调整,于2022年颁布了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新科学课程标准的分析,发现该课程标准具有以问题导向组织课程内容、以一般能力的发展连接课程内容、以个性化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跨学科课程培养STEM素养等特征。澳大利亚的经验为我国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科学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