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9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篇)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鸣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国产科幻电影“缺门”的焦虑转向对成功作品宝贵经验的深入分析、对建构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热情。推进上述建构的关键之一是从系统性的角度把握科幻电影的流动边界与丰富内涵,不只着眼于具体作者与影片的异彩纷呈,而且着眼于可运用的美学资源与审美视角的丰富多样。如果将科幻电影视为兼备科技关注与艺术诉求的特殊媒体,可以引入传播要素原理阐述科幻电影美学理论建构的多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美学研究 中国文论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建构的新时代科幻电影叙事路径探究——以《流浪地球》系列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和2023年上映的《流浪地球2》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科幻电影叙事路径。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幻灾难片中,《流浪地球》系列呈现出与西方同类科幻片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美学风格:家国大义高于个...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和2023年上映的《流浪地球2》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科幻电影叙事路径。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幻灾难片中,《流浪地球》系列呈现出与西方同类科幻片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美学风格:家国大义高于个人诉求、坚守家园与故土、重视家庭血缘和师徒传承、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求同存异、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中国元素。《流浪地球》系列所传达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既有东方思维的烙印,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 中华传统文化 叙事路径
下载PDF
跨文化共感情动:中外科幻电影的生态价值及其符码转换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漪那 李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5,159,共10页
科幻电影以人类、技术、生态的广阔视角,触发了生态话题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同频振动,尤其是它以诉诸观众感官的“灾难美学”方式,引发了观众对生态创伤的共感情动。而超生物域个体的生态共伤情动,既具有生物普遍性,又具有文化特殊性,它提... 科幻电影以人类、技术、生态的广阔视角,触发了生态话题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同频振动,尤其是它以诉诸观众感官的“灾难美学”方式,引发了观众对生态创伤的共感情动。而超生物域个体的生态共伤情动,既具有生物普遍性,又具有文化特殊性,它提供了符号转码的可能性,促进了相异符号域之间的解域和再域,进而可以凝聚成与地球生物圈对应的整体符号域,因此也是生态文明互鉴、互释、互补、互融的具体联结方式。由此出发,科幻电影将生态境况与世界文化自然桥接,以根植于当地传统,贯穿中外文化眼界的笔触,创造性地书写存异而趋同的人类命运体的具象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跨文化传播 生态共伤 共感式情动 符号转码
下载PDF
科幻电影在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曈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5期517-522,共6页
新兴生物技术将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革新力量,但其中的技术风险引发诸多争议。为此,在医学史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新兴生物技术的过去与未来,了解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多重可能性,树立其正确的历史观与未来观十分必要。在此方面,作为“思想... 新兴生物技术将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革新力量,但其中的技术风险引发诸多争议。为此,在医学史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新兴生物技术的过去与未来,了解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与多重可能性,树立其正确的历史观与未来观十分必要。在此方面,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电影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将以两项典型的新兴生物技术为例,探讨将科幻电影融入医学史教学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教学 新兴生物技术 科幻电影
下载PDF
从天涯比邻到天体比邻:科幻电影美学新范畴
5
作者 黄鸣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寄托了让真挚情感超越空间束缚的心愿。现代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抚平了传统时代因为距离遥远而萌生的惆怅。科幻电影进而在幻想未来科技应用的过程中揭示了“天体比邻”的意...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寄托了让真挚情感超越空间束缚的心愿。现代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抚平了传统时代因为距离遥远而萌生的惆怅。科幻电影进而在幻想未来科技应用的过程中揭示了“天体比邻”的意蕴。古人对“天涯比邻”进行过多种阐释。相关思路延伸到科幻电影构思中,形成了有关“天体比邻”的三类九种创意,即着眼于人的宇宙志向开拓、地外生物入梦、星际联系建立,着眼于物的交通工具改进、理念投契证明,着眼于事的艺术技巧创新、移民文化投射、怀旧情感抒发。作为科幻电影美学的范畴,“天体比邻”不仅可用以诠释相关影片的审美心理,而且可以作为科幻情境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的范畴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美学 范畴 天体比邻
下载PDF
中国科幻电影的当代话语建构
6
作者 赵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4,共5页
科幻电影涉及科学或技术预测,并与想象相结合,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探索欲的生动反映,也是人类对当前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预测。中国科幻电影具有科幻电影的共性,同时还带有中国特色,折射出独属于中国从古至今的浪漫情怀,... 科幻电影涉及科学或技术预测,并与想象相结合,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探索欲的生动反映,也是人类对当前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预测。中国科幻电影具有科幻电影的共性,同时还带有中国特色,折射出独属于中国从古至今的浪漫情怀,以及中国当代的责任与担当。中国科幻电影从科幻到科普、想象到现实、理性到感性、审美的表达四个方面进行当代话语建构,始终致力于电影科技和电影艺术的不断精进,寻找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电影 科普 现实 感性 审美
下载PDF
科幻电影对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预测思辨
7
作者 尹松涛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7期39-42,共4页
跨越百年时空,本研究筛选出系列科幻电影及人工智能技术演进样本,对柔性、感性的科幻电影与刚性、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这两者进行基于时间轴的对比讨论,分析科幻电影预测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不同路径,从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对抗人类... 跨越百年时空,本研究筛选出系列科幻电影及人工智能技术演进样本,对柔性、感性的科幻电影与刚性、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这两者进行基于时间轴的对比讨论,分析科幻电影预测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不同路径,从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对抗人类、实现共情与自我身份认同、催生人类意识复合体、激发赛博格到人工智能对人性的解蔽等不同角度,讨论科幻电影对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启思,论证科幻电影对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预测价值,为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觉和重要观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幻电影 技术演进 预测实例
下载PDF
工具属性的递归:科幻电影中的身体书写
8
作者 黄勇军 姚宇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身体的“工具属性”在前现代意识形态中已有迹可循。伴随电影产业发展,在作为现代科技谱系与幻想投射的科幻电影中,再次充斥着以“工具属性”为主题的身体书写,如将身体作为“质料”,找寻技术殖民身体;将身体作为“器皿”,试图为意识更... 身体的“工具属性”在前现代意识形态中已有迹可循。伴随电影产业发展,在作为现代科技谱系与幻想投射的科幻电影中,再次充斥着以“工具属性”为主题的身体书写,如将身体作为“质料”,找寻技术殖民身体;将身体作为“器皿”,试图为意识更换承载;将身体喻为“机器”,探索身体的人工进化与变异。这三类共同指向身体“工具属性”的科幻叙事,反映出人类在现代科技语境下的憧憬与反思,推动了社会身体观的后现代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书写 科幻电影 后人类主义 工具属性
下载PDF
开放与协同:中国科幻电影创新生态系统建构
9
作者 张锐 刘靖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科幻电影的内核是创意性的科幻想象,实质是科学理性的信息集成,形式上通过电影技术和工业体系来呈现。科幻电影发展体现了国家电影工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面对未来社会与科技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中国科幻电影唯有经过开放创... 科幻电影的内核是创意性的科幻想象,实质是科学理性的信息集成,形式上通过电影技术和工业体系来呈现。科幻电影发展体现了国家电影工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面对未来社会与科技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中国科幻电影唯有经过开放创新与协同共生的发展道路,方能实现科幻电影产量和创新水平的总体提升。建构中国科幻电影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发挥制度驱动作用,通过跨界开放寻找创意源头,通过业内协同巩固工业化体系,助力创意呈现,鼓励受众参与开拓创意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创新生态系统 开放创新 协同共生
下载PDF
从有限到无限——中国科幻电影的前行之路
10
作者 蔡雨桐 董凡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4-48,共5页
中国第一部有史可考的科幻电影是1925年开心影片公司摄制的《隐身衣》,此后21世纪前的科幻片展现出基本符合时代基调的艺术影像。虽则数量不多,但展现时代风貌的同时,基本勾勒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路径,从历时溯源和共时建构两个角度... 中国第一部有史可考的科幻电影是1925年开心影片公司摄制的《隐身衣》,此后21世纪前的科幻片展现出基本符合时代基调的艺术影像。虽则数量不多,但展现时代风貌的同时,基本勾勒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路径,从历时溯源和共时建构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更能展现中国科幻影像的全景式面貌。从历时的有限性到共时建构的无限性潜力,中国科幻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呈现出类型、内容以及主导力量等多种态势的无限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电影 后人类主义 谱系学 多措并举
下载PDF
能动与受动:科幻电影评价的媒体性标准
11
作者 黄鸣奋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在传播学的视野下,科幻电影既是具有能动性的媒体,又是具备受动性的信息。在能动性的意义上,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承载着传播科技理念、塑造国家形象和进行心灵沟通的功能;在受动性的意义上,它的表现形式和观众定位受到传播平台... 在传播学的视野下,科幻电影既是具有能动性的媒体,又是具备受动性的信息。在能动性的意义上,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承载着传播科技理念、塑造国家形象和进行心灵沟通的功能;在受动性的意义上,它的表现形式和观众定位受到传播平台的影响。院线科幻片、电视科幻片、网络科幻片等类型的产生与传播平台的特性密切相关。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意义上,科幻电影不仅是自身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对其他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加以表现和描绘,亦即作为元媒体发挥作用。综合上述三种意义,在对科幻电影的媒体性进行评价时,可以运用多元评价体系,将标准细化为科学性、实力性、共同体、技术性、言论性、效果性、前瞻性、批判性、反身性等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媒体性 评价标准 能动性 受动性
下载PDF
文化建设视野下的中国科幻电影产业
12
作者 黄鸣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对繁荣我国科幻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任务。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科幻电影...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对繁荣我国科幻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任务。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科幻电影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要求发展科幻电影产业,彰显中国科幻电影“天道乃科技之本,民情为幻想之源,自强是艺术之魂”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 科幻电影 电影产业
下载PDF
从“B级片”到“高概念”——海洋科幻电影的主流转型
13
作者 李彬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本文梳理了1950年代以来海洋科幻电影的创作脉络,强调了《大白鲨》在海洋科幻电影从B级片向主流商业大片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彼时B级科幻片中的核辐射“海洋怪兽”系列,投资小,制作粗糙,风格邪典,而1970年代之后,《大白鲨》创造的海... 本文梳理了1950年代以来海洋科幻电影的创作脉络,强调了《大白鲨》在海洋科幻电影从B级片向主流商业大片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彼时B级科幻片中的核辐射“海洋怪兽”系列,投资小,制作粗糙,风格邪典,而1970年代之后,《大白鲨》创造的海洋怪兽惊悚叙事、“重磅邪典”风格的悬疑叙事,以及对男性英雄情结的大力张扬,都继承自B级片传统,且对之后的“高概念”科幻电影创作影响巨大。到了21世纪,海洋科幻影片创作更强调惊悚奇观,特别是杀人狂电影,是人类对野性自然毁灭性力量的形象化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幻电影 B级片 高概念 大白鲨 主流转型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美国科幻电影的叙事创意
14
作者 曾婧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5期65-67,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对美国科幻电影叙事创意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美国科幻电影在风格、主题、结构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创新和变革。本文从科幻电影的叙事惯例、现代叙事嬗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数字化时代美国科幻...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对美国科幻电影叙事创意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美国科幻电影在风格、主题、结构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创新和变革。本文从科幻电影的叙事惯例、现代叙事嬗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数字化时代美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美国科幻电影 叙事模式
下载PDF
科幻电影作为哲学“思想实验”——脑机接口与主体身份的伦理困厄追问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贵东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无论是理论视域的介入还是实践层面的考察,有关主体身份的伦理观照是始终伴随的必然命题。面对“人之为人目的”的伦理主体隐忧,脑机接口技术的出场则导向为一种“人之主体是否渐次剥离”的伦理警惕。尽管脑机接口技术现实性的应用伴随... 无论是理论视域的介入还是实践层面的考察,有关主体身份的伦理观照是始终伴随的必然命题。面对“人之为人目的”的伦理主体隐忧,脑机接口技术的出场则导向为一种“人之主体是否渐次剥离”的伦理警惕。尽管脑机接口技术现实性的应用伴随着“超人类主义”向“后人类主义”过渡的人类增强或医疗目的的功能性特质,然而其对主体身份伦理问题的探赜却停留在当下性的问询之中。与此同时,科幻电影则以富有未来性关怀的想象力建构了超越性、整体性、前瞻性的伦理困境场。尤其是通过科幻未来影像故事的假定性生成将脑机接口技术对人之主体身份的影响渐次呈现,进一步彰显了脑机互联如何生发人类异化的悲戚可能。同时,在脑机接口和人性弥散与消退的哲学思考中,阐释了人之知情同意权被捆绑后的技术宰治身体与数字永生生命等主体身份的伦理困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脑机接口 技术伦理 超人类主义 后人类主义
下载PDF
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的异化叙事与伦理省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奕龙 马琳 《传媒》 CSSCI 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
科幻电影是对未来科学想象的影像建构,它将人类对科技和未来的幻想投射到现实的荧幕上,以社会镜像为创作基础,以艺术想象寻求未来走向,对现实映射下未来世界的伦理道德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反思。如今人工智能从科幻电影中的幻想逐... 科幻电影是对未来科学想象的影像建构,它将人类对科技和未来的幻想投射到现实的荧幕上,以社会镜像为创作基础,以艺术想象寻求未来走向,对现实映射下未来世界的伦理道德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反思。如今人工智能从科幻电影中的幻想逐渐步入现实,科幻电影的艺术想象中人工智能则达到了拥有情感及自我意识的水平,电影中人工智能身份觉醒所引发的道德危机和伦理迷思是对当前现实的一种反映和警示,本文将从人机对立、人机关系和人机平衡逐层对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人工智能 道德危机 伦理迷思
下载PDF
身体、记忆与伦理——当代科幻电影叙事的文化逻辑与审美方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4,共8页
在当代科幻电影中,“身体”和“记忆”是建构电影叙事话语逻辑的两个重要维度。身体作为记忆的媒介是虚实结合的最好代表,而人类身体作为一个肉身化的具体实物又承载着意识、精神、情感、感觉等不可见的虚物。作为记忆媒介的身体,在科... 在当代科幻电影中,“身体”和“记忆”是建构电影叙事话语逻辑的两个重要维度。身体作为记忆的媒介是虚实结合的最好代表,而人类身体作为一个肉身化的具体实物又承载着意识、精神、情感、感觉等不可见的虚物。作为记忆媒介的身体,在科幻想象中激活了可供挖掘的电影叙事空间和文本符号,借助赛博格身体的机器记忆建构和重构,创意性地确立了叙事文本内核和世界观的文化表达,从而形成了对后人类视域下当代科幻电影叙事的审美展望与伦理边界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叙事 后人类身体 机器记忆 伦理边界 文化逻辑 审美方向
下载PDF
存在与显影:当代科幻电影中“仿生人”形象的焦虑情感研究
18
作者 王新鑫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当代科幻电影中的“仿生人”形象趋向现实,在不同的未来想象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类特质。“仿生人”的真实性与智能性让其与人类的区分逐渐模糊,科幻电影中创作出的“仿生人”不仅拥有心智,而且拥有情感,其表现出的一种重要情绪状态就是... 当代科幻电影中的“仿生人”形象趋向现实,在不同的未来想象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类特质。“仿生人”的真实性与智能性让其与人类的区分逐渐模糊,科幻电影中创作出的“仿生人”不仅拥有心智,而且拥有情感,其表现出的一种重要情绪状态就是焦虑。焦虑在“仿生人”这里,成为一种影像中的现实可能。这既是对人类情感的模仿,但又显现出与人类不同的焦虑核心。“仿生人”焦虑的源头、焦虑的要素、焦虑的影响都在科幻电影中折射出来,其焦虑既是智能技术愈发成熟的必然存在,也是人类社会焦虑的必然显影。在这种存在与显影的交织状态中,“仿生人”的焦虑逐渐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仿生人” 焦虑 存在 显影
下载PDF
家园意识与全球想象:中国科幻电影的国际传播路向
19
作者 王兵兵 张宗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5,共7页
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佳作频出,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赞誉,而且在海外市场中为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依循中国科幻电影国际传播的产业基础和科幻电影观念的“中国方案”,指出无论具体表达形式如何变化,中... 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佳作频出,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赞誉,而且在海外市场中为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依循中国科幻电影国际传播的产业基础和科幻电影观念的“中国方案”,指出无论具体表达形式如何变化,中国科幻电影都能凭借高水准的视听呈现与现实主义内核的造梦机制、严谨的科学逻辑与兼容性价值表述,激活观众的共同文化经验,并以此实现良好国际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电影工业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建构与类型话语
20
作者 范静涵 范志忠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建构与类型范式演变,立足于想象未来人类世界的文明秩序与共同命运,注重通过多元类型杂糅的叙事文体,拓展科幻电影类型的文体边界、丰富科幻电影的审美表达空间,同时回应着动态变化的社会、技术与文化格局。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建构与类型范式演变,立足于想象未来人类世界的文明秩序与共同命运,注重通过多元类型杂糅的叙事文体,拓展科幻电影类型的文体边界、丰富科幻电影的审美表达空间,同时回应着动态变化的社会、技术与文化格局。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演变与中国电影的产业发展和变革密切联系,其类型叙事与文体表征有效建构起中国科幻电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寓言。目前的国产电影市场上,关注人性深度与价值观建构的“软科幻”电影占比较大,而体现电影工业化发展综合实力的“硬科幻”电影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应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立场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类型叙事与文体表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在地化”的科幻故事,在展现未来人类科技想象的同时,反思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电影 文体建构 类型话语 电影工业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