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营造科技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敬菊华
-
机构
重庆邮电学院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
文摘
本文从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制定创新教育激励机制以及科技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应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大学生
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科技活动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creation
ability establishment
-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 2
-
-
作者
陈伟军
-
机构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6年第28期33-33,共1页
-
基金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小学科技特色学校创建与推动科技教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JY-2015-A-b059
-
文摘
学校科技教育是对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和情感的教育。从有渠道,多途径助推科技活动;有阵地,全方位提升科学素养;有表彰,促学生争当科技之星等三个方面,研究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
-
关键词
科技教育
科学素养
“三有”之路
科技氛围
特色
-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落实素质教育探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霍汉平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68-69,共2页
-
文摘
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这已经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主要以物理教学为例,主张以物理实验室为基地来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通过多方位开展工作,促进和落实素质教育任务。
-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素质教育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氛围营造之探索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韩啸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
-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
文摘
科技园区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推进科技园区的发展和进步,也能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论文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结合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价值提出有效策略,以期保障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质量。
-
关键词
科技园
科技创新氛围
营造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tmosphere
creation
-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宏观框架内完善地方科技支持措施
- 5
-
-
作者
夏露
-
机构
湖北工学院
-
出处
《科技.人才.市场》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
-
关键词
科技支持措施
地方科技创新
政策环境
资源配置
科技创新氛围
技术中介市场
企业
-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办好企业科技报 促进科研生产发展
- 6
-
-
作者
陆湘秀
-
机构
南方航空动力公司科技委
-
出处
《企业科协》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
-
关键词
科学普及《企业科技报》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通讯员队伍
科技氛围
技术改造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216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津滨发展(000897) 前景良好 向上突破
- 7
-
-
-
机构
天信投资
-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04年第37期29-29,共1页
-
文摘
本周大盘股指一举击穿1300点大关,但部分超跌低价股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并有短线资金介入运作,股性趋于活跃,其中津滨发展作为一家题材独具的低价科技股,行业属性良好,在天津市政府和大股东的大力支持下有望被打造成蓝筹科技品种,目前3元多的股价值得投资者中线关注。
-
关键词
行业属性
基础设施产业
科技创新氛围
土地储备
投资者
高科技企业
业务收入增长
大股东
房地产开发
主导产业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科技创新的要素分析及现实路径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勇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
-
出处
《国家治理》
2021年第16期33-37,共5页
-
文摘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历史经验来看,影响科技创新的要素包括理性宽容自由的社会环境、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科研结构的构建、重视长远规划、重视制度的引导、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市场主体的实践创新能力等。基于此,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及发展战略,打牢基础研究根基,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积极发挥政策的强有力指导作用。
-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市场主体
政策引导
科技氛围
-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