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耀彬 邓伟凤 +1 位作者 李硕硕 柏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考虑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同减排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兼具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 考虑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同减排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兼具碳汇潜力的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QAP)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网络关联关系数、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度呈增长趋势,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不断下降,且网络等级度在2010年后始终为0,表明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日益稠密、网络通达性较强,存在多重叠加的溢出渠道,但等级结构并不森严。基于碳汇潜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从“双核化”向“多极化、多线程”网络形态发展,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以抚州、宜昌、鹰潭、上饶和吉安等为代表的高碳生态承载力地区,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受益关联性大于溢出关联性。②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四大板块,相较于板块内部成员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板块间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效应更为明显,即板块间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较为普遍。净溢出板块主要分布在武汉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外围城市,处于网络核心圈层位置;净受益板块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城市群东部,“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显著。经纪人板块集中在环鄱阳湖城市群西部,板块间表现出“净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净受益板块”的碳排放传递路径,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转移”特征。双向溢出板块主要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西部,对净溢出和净受益板块都存在碳排放的空间溢出。研究期内,净溢出板块的成员虽然有所变化但总数保持不变,经纪人板块的成员有所增加,而净受益和双向溢出板块的成员均减少,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碳排放避难所”效应有所弱化。③地理邻近关系能够促进城市间碳排放关联关系的建立,而城市间的经济集聚程度、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互补性,促使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随着城市间分工与协作的加强而呈现出千里“碳缘”一线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网络 碳排放 碳汇 碳生态承载系数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都市圈“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2
作者 苑韶峰 黄洁雨 +1 位作者 朱从谋 梅志恒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7,共12页
研究目的:以杭州都市圈为例,探究都市圈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促进区域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提升、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以杭州都市圈为例,探究都市圈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促进区域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提升、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20年杭州都市圈生产功能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生活功能快速提升,生态功能稳中有降;生产和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生活功能表现出日益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期内,杭州都市圈生活功能网络密度持续提升,生产功能网络密度先升后降,生态功能网络密度保持稳定,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杭州和绍兴主城区为核心节点的复杂、稳定的网络结构形态。(3)地理空间邻近性对“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均产生正向影响,耕地和林地资源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产业结构差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以网络化思维促进都市圈“三生”功能协同提升,依托一体化建设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并通过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空间关联网络 形成机制 社会网络分析 杭州都市圈
下载PDF
中国省域降碳潜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丁颖辉 杨亚茹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199-208,共10页
为深入理解省域降碳潜力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加速推动区域绿色转型和协同降碳,基于Super-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降碳潜力,利用修改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 为深入理解省域降碳潜力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加速推动区域绿色转型和协同降碳,基于Super-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降碳潜力,利用修改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降碳潜力的空间关联日趋紧密,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数呈增长态势,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呈下降态势;(2)东部省份多处于网络核心位置,发挥着支配作用;西部省份多位于网络边缘位置,对网络关联结构影响有限;(3)网络结构形成了净受益、净溢出、双向溢出和“经纪人”四大功能板块;(4)经济水平、能源消耗、产业结构和城镇人口等差异以及空间邻接关系共同驱动省域降碳潜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据此提出提升省域降碳潜力、优化省域降碳潜力关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降碳潜力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QAP模型
下载PDF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研究--兼论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4
作者 王小华 杨玉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8-85,共18页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微弱”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农村普惠金融...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微弱”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通过构建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测算农村普惠金融指数,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农村普惠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关系数及网络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整体关联网络通达性好,同时又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所有网络特征指标均较为稳定。(2)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广东6个省份的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均最高,一直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区,掌控和支配能力更强,且对其他省份金融资源具有极强的虹吸作用,导致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仍然处于集聚阶段。(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银行业竞争是影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五个重要变量。从直接效应看,经济发展、高人口密度、银行业竞争均促进本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从间接效应看,某地人口密集、第一产业占比过高、激烈的银行竞争均会抑制周边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而政府加大对某地的财政支出也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据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彭迪云 周美楠 邓语宣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测算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心度特征,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三大中心度特征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空间关联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韧性的提升,并且在金融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以及非工业城市中,产业空间关联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进而提出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韧性水平攀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 经济韧性 长江中游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学峰 丁翔宇 +1 位作者 董会忠 盛科荣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流域内各区域的绿色发展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6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Super-SBM模型对该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流域内各区域的绿色发展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6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Super-SBM模型对该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绿色发展效率的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处于波动上升状态,空间上呈现为上游地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的梯性差异;(2)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关联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理邻近效应,并表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但整体网络密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关联网络包括净溢出、经纪人、双向溢出和净受益4个板块,关联路径以板块间为主;(4)城市间地理临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Super-SBM模型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龙 贾文菡 +2 位作者 陈科其 梁晨露 狄乾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2-1135,共14页
推进绿色生态养殖,科学把握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农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制定更科学的养殖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本研究从空间关联视角研究中国淡... 推进绿色生态养殖,科学把握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农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制定更科学的养殖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本研究从空间关联视角研究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以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二次指派程序(QAP)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布不均衡,时间上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上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2)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但距理想状态仍有差距;整体网络关联性也不断增强,结构较为稳定。(3)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网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影响显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在网络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性的影响较弱,中部地区部分省市发挥“桥梁”与“中介”作用。(4)养殖品种结构优化、淡水养殖技术提高均可促进养殖区域间合作交流,促进空间关联网络形成;碳汇对生态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区域交通和通信条件,使地区间联系更紧密,推动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养殖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发展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为发展绿色低碳养殖,提升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提升养殖技术;同时重视不同省份间的低碳减排资源,推动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区域联动;利用养殖密度相似性,调动区域同化效应,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碳排放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低碳养殖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梦雯 刘传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双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重维度的检验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产业在地区间的布局和对要素吸引力改变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嵌入各个行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倒“N”型曲线 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碳排放绩效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明裕 崔兴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67-2878,共12页
以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修正引力模型量化分析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绩效的空间关联强度,并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整体呈现上升... 以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修正引力模型量化分析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绩效的空间关联强度,并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马太和辐射效应,其空间关联强度整体不高、存在减弱的趋势,空间网络结构的连通性和稳健性较强、网络冗余路径逐渐减少但不具有等级森严特征.(2)从不同流域特征来看,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处于空间网络的相对中心地位,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网络中扮演着领导者角色,而上游地区城市群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发挥着中枢和传导作用.(3)从空间关联模块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关联模块可划分为“净溢出”、“净受益”和“双向溢出”模块,模块内部各城市之间具有明显的聚集和空间关联效应,各模块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协同和空间溢出效应.(4)从影响机制来看,空间邻接关系、气候变化差异、交通基础差异、人口规模差异和能源结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绩效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二次指派程序
下载PDF
中国物流业绿色韧性的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10
作者 李敏杰 陈毅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6,共9页
基于DPSIR模型构建物流业绿色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域的物流业绿色韧性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物流业绿色韧性空间关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 基于DPSIR模型构建物流业绿色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域的物流业绿色韧性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物流业绿色韧性空间关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物流业绿色韧性水平整体呈微弱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分布格局;②物流业绿色韧性空间关联整体网络的连通度和可达性较好,但紧密程度和稳定性有待加强,且网络存在较强的层级特征,网络结构有待优化;③京津和东南沿海发达省域在物流业绿色韧性空间关联网络中既扮演“中心行动者”的角色,又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东北和中西部省域则处于边缘位置;④2021年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构成净受益板块,浙江、广东和福建作为经纪人板块,是连接东部和中部、西南地区的纽带,以东北、中部和西部省域为主的板块是物流业绿色韧性溢出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绿色韧性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DPSIR模型
下载PDF
澳门地区经济韧性演化、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关联网络视角的研究
11
作者 韩永辉 谭舒婷 沈晓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22,208,共18页
经济韧性是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澳门地区回归祖国25年来,多次顶住外部超预期冲击,社会和经济发展初显韧性,但仍受单一产业结构转型压力的掣肘。运用指标建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 经济韧性是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澳门地区回归祖国25年来,多次顶住外部超预期冲击,社会和经济发展初显韧性,但仍受单一产业结构转型压力的掣肘。运用指标建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对澳门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经济韧性互动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作为微型开放经济体,澳门地区受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影响显著,其经济韧性呈现波动发展态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经济韧性溢出作用下,澳门地区的韧性网络中心地位有所提升但低于大湾区其他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品贸易、人口流动会对澳门地区经济韧性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资金流对提升澳门地区经济韧性无显著作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关联网络视角,澳门地区亟须积极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优势,把握以合作创新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权,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增长中化解和防范外部风险,复苏、巩固、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澳门地区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韧性 空间关联网络
下载PDF
江苏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芬芬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针对江苏运河城市在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基于城市截面数据,利用引力模型构建了文化发展空间关联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通过QAP回归分析精准识别了江苏运河城市文化发... 针对江苏运河城市在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基于城市截面数据,利用引力模型构建了文化发展空间关联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通过QAP回归分析精准识别了江苏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关联网络整体可以划分为4个板块,即“经纪人”板块、“净受益”板块和两个“净溢出”板块;各驱动因素的作用力并不稳定,驱动方向在不同节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文化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江苏
下载PDF
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演进特征
13
作者 王梦宇 马晓君 +1 位作者 刘明花 陈瑞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Markov模型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中国总体和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上升趋势。202... 文章基于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Markov模型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中国总体和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上升趋势。2021年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中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东部地区。(2)样本期内形成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为核心的空间关联网络,此网络通达性较强、等级性较低,网络较为稳定,网络密度上升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3)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核心区省份数量增加,边缘区之间的网络密度相对较低。(4)省域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是逐步递进的过程,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水平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演进特征
下载PDF
中国高耗能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研究
14
作者 王文彬 王寒 许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6,共8页
基于引力模型构建中国高耗能产业的复合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和计量模型分析关联网络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整体连通良好,密度变化不大,区域关联稳定,省际关联强度呈现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网络存在空间集聚,... 基于引力模型构建中国高耗能产业的复合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和计量模型分析关联网络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整体连通良好,密度变化不大,区域关联稳定,省际关联强度呈现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网络存在空间集聚,各板块内的关联密切,板块间流动偏弱;京津冀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黄河下游地区相关省份在网络中区位优势明显,影响力较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科技投入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对关联强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和市场开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各因素的影响存在网间差异性和时间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能产业 空间关联网络 复合网络 能源消费结构
下载PDF
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因素——以广东省为例
15
作者 柳坤 刘毅 冯鹏飞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采用非期望SBM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对广东省21个城市2002—2019年的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关联网络从早期以广州和深圳双核引领、联系疏散的网络,发展成珠三角多核心联动、中介作用突出并趋于... 采用非期望SBM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对广东省21个城市2002—2019年的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关联网络从早期以广州和深圳双核引领、联系疏散的网络,发展成珠三角多核心联动、中介作用突出并趋于紧密的网络,形成珠三角核心圈和粤东西北外围圈.空间关联网络按角色可分为净溢出、净受益和外围板块三类板块,板块间联系松散,绿色创新联系以珠三角板块内溢出为主导,板块之间绿色创新要素流动存在较大壁垒.地理邻近促进绿色创新溢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创新基础差异对绿色创新溢出的影响作用由促进转为抑制,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强度差异抑制绿色创新溢出,对外开放差异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驱动因素 非期望SBM模型 二次指派程序(QAP)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空间关联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李易 王子龙 蔡河长 《河南科学》 2024年第5期740-751,共12页
基于2017—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Super-SBM模型测度各市绿色发展效率,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该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最后使用ERGM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基于2017—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中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Super-SBM模型测度各市绿色发展效率,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该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最后使用ERGM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②空间关联网络总连接数和网络密度连年增长,且空间关联网络日益紧密、复杂.③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能对周边或边缘城市产生溢出效应;马鞍山、铜陵等城市处于网络边缘,与其他城市的互通性较弱.④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城市化水平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组织的差异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绿色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引力模型 ERGM
下载PDF
黄河流域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段洋洲 王奕淇 甄雯青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6-1560,共15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其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6−2021年黄河流域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超效率SBM模型(Slacks-Based Measur...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其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6−2021年黄河流域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超效率SBM模型(Slacks-Based Measurement,SBM)测度黄河流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了环境治理绩效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6−2021年黄河流域环境治理绩效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且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环境治理绩效平均值都小于1,环境治理绩效整体偏低。②黄河流域各城市间环境治理绩效的网络密度较低,网络结构相对稳定,关联效率较高,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且济南市、青岛市等城市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巴彦淖尔市、白银市等城市处于边缘位置。③郑州市、淄博市等中下游城市对板块内外均产生溢出效应,临汾市、西宁市等中上游城市是关联网络的“发动机”,青岛市、济南市等区域核心城市成为关联网络中的受益方,西安市、兰州市等位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城市担任了桥梁作用。④地理空间邻近、经济发展差异及产业结构差异对黄河流域环境治理绩效空间关联网络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差异、科技创新差异、对外开放差异及政府调控差异的影响效果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研究显示,黄河流域环境治理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但空间关联程度较低,需不断提升空间关联网络的紧密程度,推动黄河流域区域间环境的协同治理与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绩效 空间关联网络 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网约车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影响因素识别
18
作者 马爽 陈欣 +2 位作者 马嘉悦 陈浙辉 李双金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4-876,共13页
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乡镇街道尺度的流空间视角,利用网约车出发地―目的地(OD)出行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别对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网约车流的长... 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乡镇街道尺度的流空间视角,利用网约车出发地―目的地(OD)出行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分别对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网约车流的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网络关联强度与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耦合;2)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形成南部发展均衡性高,北部单点发展能力强的格局;3)长三角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在乡镇街道与城市尺度上呈一定差异,部分交通网络中的高层级乡镇街道在城市层面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4)乡镇街道间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活力、城市建设水平、行政区划归属和地理区位差异对乡镇街道间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行政区划归属差异影响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网约车出行 多尺度 空间关联网络 二次指派程序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乡村振兴发展动态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19
作者 高宏旭 张明善 李楠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5-60,共6页
文章遵循“20字方针”,兼顾乡村振兴的发展规模和效率,评价了我国2013—2021年省域乡村振兴的发展动态,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乡村振... 文章遵循“20字方针”,兼顾乡村振兴的发展规模和效率,评价了我国2013—2021年省域乡村振兴的发展动态,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乡村振兴发展动态总体指数为0.3222,山东、河南、四川、江苏和河北发展较快,内蒙古、福建和重庆发展稳定;乡村振兴空间关联网络结构通透但不紧密,任意两个省份均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相连,多数省份既可以通过多条路径关联,也可以通过单向关联影响其他省份;辽宁、黑龙江、新疆等乡村振兴溢出现象突出,河南、山东、湖南等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受益最大,乡村振兴发展动态主要通过河南、湖南和陕西发生间接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空间关联网络 独立性权重 熵值法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探究黄河上游城市群生态安全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赵煜 王文仪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为分析黄河上游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对2010—2021年黄河上游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估;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城市群内各城市... 为分析黄河上游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对2010—2021年黄河上游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估;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态安全空间关联引力并构建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城市群生态安全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用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从空间关联网络角度探讨影响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黄河上游城市群各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正在持续提高,且逐渐达到了临界安全水平;在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上,城市群内各城市生态安全关联紧密性低,但整个网络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兰州市作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产生较大的资源溢出效应,各城市间存在“核心-边缘”特征;黄河上游城市群的生态安全关联网络结构受到地理空间邻近性、科技水平、能源供应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可为提升黄河上游城市群关联度以及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网络 黄河上游区域 城市群 生态安全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Q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