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软环境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基于空间双重差分及双重机器学习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李北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36,共13页
采用2009—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因数据不全,西藏地区未纳入统计),构建基于多样性、缓冲性、进化性、流动性、协调性五维特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及基于市场环境、政府治理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的... 采用2009—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因数据不全,西藏地区未纳入统计),构建基于多样性、缓冲性、进化性、流动性、协调性五维特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及基于市场环境、政府治理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的区域软环境评价体系,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就全面创新改革和软环境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进行准自然实验,结果发现:全面创新改革和软环境均能显著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全面创新改革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具有负向空间效应,而软环境的空间效应能够强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全面创新改革能够强化软环境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促进作用,而软环境的空间效应对全面创新改革的空间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全面创新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软环境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五维特性产生促进作用,但对多样性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软环境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空间双重差分 双重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钟绍鹏 李真 +1 位作者 隽海民 赵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77,共8页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面板房价数据,根据所处区位和属性,将住宅区分为市区、郊区、高档小区、一般小区、距站点500 m以内、距站点500~1 000 m之间6类住宅。以南京地铁4号线为处理组,地铁7号线为控制组,分别建立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面板房价数据,根据所处区位和属性,将住宅区分为市区、郊区、高档小区、一般小区、距站点500 m以内、距站点500~1 000 m之间6类住宅。以南京地铁4号线为处理组,地铁7号线为控制组,分别建立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差异化住宅价格产生的影响。空间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地铁4号线的开通会使沿线站点1 000 m范围内的房价平均上升1.16%;对沿线市区住宅价格影响低于郊区住宅;对沿线一般住宅小区价格增值影响约是高档住宅小区的2倍;对距站点500 m以内住宅价格增值影响略小于距站点500~1 000 m住宅。特征模型结果表明,市区住宅及高档住宅小区在噪音多、道路拥挤且教育资源不匹配的情况下会导致住宅价格下降;距离商场较近对高档住宅小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一般住宅小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住宅价格 增值效应 网络爬虫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娟 常艳萍 彭仕兰 《调研世界》 CSSCI 2023年第4期16-26,共11页
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战略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结论通过了一系列检验;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战略的实... 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战略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结论通过了一系列检验;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战略的实施对带内省市和周边省(区、市)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战略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上中下游经济发展,且为下游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要远大于上游和中游地区。研究结论为继续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发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带动作用以及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战略 区域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王滨 马永红 《对外经贸实务》 2023年第10期64-77,共14页
基于2004-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SDID)分析该倡议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倡议不仅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还... 基于2004-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SDID)分析该倡议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倡议不仅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还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沿线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但对非沿线城市则具有“虹吸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资源禀赋和综合发展水平的城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资源型城市和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中;沿线城市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推进建设统一大市场;各地应当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中国高铁建设与城市减霾绩效: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贾锐宁 邵帅 +2 位作者 郑英杰 范美婷 余燕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21,共13页
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准确测算城市减霾绩效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型多期空间双重差分(SDID)模型,实证考察高铁服务强度对减霾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本地的减霾绩效,但同... 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准确测算城市减霾绩效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型多期空间双重差分(SDID)模型,实证考察高铁服务强度对减霾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本地的减霾绩效,但同时也会恶化邻近地区的减霾绩效,且这种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500 km以内;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三种传导途径促进本地减霾绩效的改善,并可以通过减霾绩效的空间关联效应及人力资本虹吸效应对邻近地区的减霾绩效产生影响;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减霾绩效的改善作用较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对资源型城市减霾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其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仅体现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服务强度 雾霾污染 减霾绩效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基于空间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陈鸣 《调研世界》 CSSCI 2022年第1期38-47,共10页
全面准确地评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对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9年20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产... 全面准确地评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对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9年20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产生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不仅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中介机制分析表明低碳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促进了试点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在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最大,低碳试点政策仅在东部地区产生了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生态效率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自贸区是地区贸易发展中的“制度高地”还是“政策洼地”——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祥军 高宇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38-56,共19页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战略是新时代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引入以莫兰指数为基础的内生时空权重矩阵,构建双重差分空间模型,从自贸区总体、分地区、批设时间以...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战略是新时代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引入以莫兰指数为基础的内生时空权重矩阵,构建双重差分空间模型,从自贸区总体、分地区、批设时间以及单个自贸区等多个维度考察自贸区对属地省份及临近省份贸易发展的影响强度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总体效应看,自贸区设立对属地省份的贸易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自贸区对属地省份出口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制度高地”效果明显。从批设时间趋势看,前两个批次的自贸区对属地省份贸易发展的“制度高地”效果明显,而第三批次自贸区却表现出强烈的“政策洼地”效应。从区域比较看,沿海型自贸区对属地贸易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制度高地”效果明显;内陆型自贸区对属地贸易发展的“政策洼地”效果显著。从单个自贸区的个体效应看,各自贸区的个体效应相差较大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双重差分空间计量模型 内生时空矩阵 地区贸易发展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对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渠长浩 安同信 《当代经济》 2024年第11期3-14,共12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有效缩小地区、城乡以及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在缓解三大差距和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利用2011...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有效缩小地区、城乡以及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在缓解三大差距和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利用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和2012-2014年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数据,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代理指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在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智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减缓邻近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且呈现出地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智慧城市 普惠金融 双重差分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1 位作者 冯宗宪 李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安徽省数字经济驱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门槛与空间溢出效应
10
作者 邬登辉 蔡弘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2,91,共7页
文章使用安徽省2010—2022年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有助于缩小地区间人口发展差距;同时这种影响呈非线... 文章使用安徽省2010—2022年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有助于缩小地区间人口发展差距;同时这种影响呈非线性,具有累积乘数效应;智慧城市政策能够显著提高政策示范地区人口发展质量,对邻近地区具有“示范效应”与“学习效应”。建议增强数字经济政策导向,提高数字经济行业与地区渗透率,加强地区间数字经济建设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口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空间溢出与政策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登宝 李雪怡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4-122,124,共20页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时空配置,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供可能。数字金融的普惠性、靶向性和跨时空配置金融资源等特性使其成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工具。结合中国2011-...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时空配置,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供可能。数字金融的普惠性、靶向性和跨时空配置金融资源等特性使其成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工具。结合中国2011-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空间影响、调节效应和政策效应可以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在本地区数字金融发展下得到明显地缓释效应,同时邻近区域数字金融发展会进一步降低本地区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其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缓释作用还受到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以财政分权和政府事权不匹配导致的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差异能够正向调节其缓释作用;此外,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字金融政策实施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影响,发现其缓释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政策效应呈逐年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财政自给能力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交通可达性与制造业出口升级——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分析
12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共20页
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交通可达性指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验证了交通改善影响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传导机制与渠道,并通过构造外生冲击检验以及选取合宜的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良好处理,同时重点探讨了交... 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交通可达性指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验证了交通改善影响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传导机制与渠道,并通过构造外生冲击检验以及选取合宜的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良好处理,同时重点探讨了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多维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提升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还能够对邻接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城市制造业出口的溢出效应符合地理距离衰减规律,其溢出效应在300km以内最为稳定且强烈,之后逐渐衰减,并在900km处出现半衰期;高铁开通的外生冲击检验以及工具变量估计同样验证了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但对高铁开通溢出效应的进一步分解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不对称性,其外溢效应仅表现为高铁城市间的组内溢出效应,而高铁开通城市对未开通高铁城市的组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交通可达性提升主要通过优化城市资本要素错配、促进产业多样化集聚、强化知识技术溢出以及缓解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而促进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升级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 出口技术复杂度
下载PDF
空间经济视角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嘉贤 刘修岩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100,共16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缓解大城市拥堵压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形态。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了中国35个城市的地铁开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通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缓解大城市拥堵压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形态。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了中国35个城市的地铁开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通过局部集聚效应影响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但地铁网络扩张总体上对城市人口分散化影响不显著;地铁局部集聚效应主要辐射范围在站点周边3公里内,地铁开通能带来辐射范围内至少3.6%的人口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局部效应辐射范围具有空间异质性,其效应强度在不同区位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未来地铁规划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而言,要谨慎评估地铁扩张的成本收益,合理利用地铁网络塑造城市形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经济 一阶差分模型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高铁网络对劳动力空间错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语 张卫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215,共16页
基于2005—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模型、空间DID模型,实证检验高铁网络对劳动力空间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铁网络显著改善了劳动力空间错配,高铁开通使沿线城市劳动力错配平均下降8.2%,且经停频次每增加一... 基于2005—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模型、空间DID模型,实证检验高铁网络对劳动力空间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铁网络显著改善了劳动力空间错配,高铁开通使沿线城市劳动力错配平均下降8.2%,且经停频次每增加一趟,劳动力错配进一步下降0.4%,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高铁网络通过劳动力跨区流动、产业集聚渠道显著改善了外围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劳动力空间错配;第三,高铁网络通过产业集聚渠道显著改善了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劳动力空间错配,且其改善效应在东部地区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劳动力空间错配 多时点双重差分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亮 刘凌燕 蒋依铮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3,共13页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增长极效应、结构...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增长极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提高碳生产率。第三,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的衰减边界为1000km。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及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无明显影响,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区碳生产率并降低了邻近地区碳生产率。数字经济发达省份的数字经济对数字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碳生产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杜宾双重差分 空间溢出
下载PDF
“湾长制”对近海污染治理的影响
16
作者 余璇 胡求光 +1 位作者 陈琦 吴正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9,共11页
探究“湾长制”的政策效应并进行制度优化,对中国近海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研究以沿海地区逐步推行的“湾长制”作为政策冲击变量,通过手工整理得到2005—2021年中国沿海地级市层面的近海污染物浓度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 探究“湾长制”的政策效应并进行制度优化,对中国近海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研究以沿海地区逐步推行的“湾长制”作为政策冲击变量,通过手工整理得到2005—2021年中国沿海地级市层面的近海污染物浓度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方法定量识别“湾长制”与近海污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其政策效应,探究“湾长制”对近海污染治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湾长制”显著降低了近海首要污染因子无机氮的平均浓度,初步改善了近海水环境,但并未对近海次要污染因子活性磷酸盐产生显著的减排效应,“湾长制”尚未全面改善近海污染状况。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问题处理后,“湾长制”对近海污染的初步改善效果依然成立。②虽然近海污染在沿海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在考察期内,“湾长制”对近海无机氮污染的影响在空间上仍然有限,并未在相邻城市间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③“湾长制”对近海污染治理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跟市级的分散试点相比,省级层面的推行能依托更大的行政权力和更多的政策支持,开展近海污染的协同治理,更好地发挥“领导挂帅,高位协调”的体制优势。④下级湾长设置过多带来的控制范围扩大,会降低“湾长制”实施过程中的行政效率并提高监管难度,削弱“湾长制”的治污效果。研究结论为“湾长制”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实证支持。此外,在“湾长制”实践中,不仅需要加强地区间的协同合作,还应合理设置“湾长制”的行政架构,更好地发挥“湾长制”的治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湾长制 近海污染 政策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17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8-119,共12页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 低碳试点政策是促进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以2009-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多种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低碳试点政策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低碳试点政策促进试点城市碳中和技术创新,且对零碳与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显著;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在高行政等级、大规模人口、低资源依赖、高数字化水平和高环境规制城市表现更显著。第二,低碳试点政策通过强化政府管制、完善市场制度和加强社会监督促进碳中和技术创新,其中,政府管制的传导作用最显著,其次是市场制度,而社会监督的作用最弱。第三,低碳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来自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占比高达77%,且产业结构优化会增强低碳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政策 碳中和技术创新 制度理论 空间双重差分 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碳减排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变特征
18
作者 汪磊 张薇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文章基于200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将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内生时空权重矩阵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碳排... 文章基于200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将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内生时空权重矩阵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碳排放的时空效应。结果显示:(1)全国碳排放的波动演进趋势较为明显,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特征。(2)整体上,碳排放的空间分异呈现波动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各区域碳排放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空间非均衡性依然较大。(4)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碳排放的时空效应显著,说明随着生态文明政策逐年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区域碳减排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碳排放量 试点政策 内生时空权重矩阵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马兆良 钟金成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动力,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和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量”和“质”两个维度研究碳排放权交...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动力,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和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量”和“质”两个维度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具有促进作用;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试点地区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将对其相邻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高于西部地区,对中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绿色技术创新 “量”和“质” 空间双重差分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世成 吴玉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9,共15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绿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动力源泉,更是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研究采用2006—2021年中国110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从空间...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绿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动力源泉,更是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研究采用2006—2021年中国110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从空间溢出视角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低碳城市建设影响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尤其对城市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驱动效应更强。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存在“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本城市的低碳治理将向空间相邻城市溢出“政策红利”,激励空间相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政策红利”主要提高了空间相邻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3)时空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在资源型城市中的政策激励效应存在时滞性,在政策实施后的第5年开始逐步增强;该效应还存在城市发展阶段和初始绿色创新水平的异质性,其在成熟型城市、再生型城市以及绿色创新高水平城市中更显著,且政策激励效应的空间正向溢出在再生型城市和绿色创新高水平城市中更显著。(4)机制检验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经济集聚程度,从而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5)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政策试点范围的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存在显著的推广效应。该研究拓宽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创新效应的研究视角,为夯实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现有成果、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低碳城市试点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