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1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幻小说的空间叙事及其历史记忆--以《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为例
1
作者 徐刚 胡铁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
科幻小说原本是基于科学元素和想象力建构另一种空间和生活状态的小说文类,然而当代美籍华人作家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却在其异质时空的叙事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群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的价值观及其话语诉求。在其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原本是基于科学元素和想象力建构另一种空间和生活状态的小说文类,然而当代美籍华人作家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却在其异质时空的叙事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群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的价值观及其话语诉求。在其科幻小说《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中,刘宇昆利用他所建构的科幻与现实时空交错的再现空间,将日军731部队的暴行通过创伤记忆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该作品具有了承载历史记忆和基于人性的记忆伦理启示作用。此外,刘宇昆小说跨越时空的虚构性叙事与美国华裔纪实文学作家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这部作品里的纪实性叙事遥相呼应,由此构成了科幻叙事空间与纪实性叙事空间的互文性,从而赋予两者共同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对话性。刘宇昆科幻小说的空间叙事将历史的现实回响与记忆书写以及伦理反思融为一体,构建起科幻空间与现实空间互文的空间诗学,进而体现出美籍华人作家的中华文化底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主人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 刘宇昆 科幻 空间叙事 历史记忆 互文策略
下载PDF
空间叙事在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震林 刘芯雨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展示体验类空间是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性设计手段来提升文化体验馆展示空间的多层级体验,进而更有效地传递和彰显地域文化内涵。该文以“空间叙事”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 展示体验类空间是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性设计手段来提升文化体验馆展示空间的多层级体验,进而更有效地传递和彰显地域文化内涵。该文以“空间叙事”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叙事性融入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的作用及意义;其次阐述其叙事特征;最后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将设计策略运用到具体实践之中。该实践提供了叙事性设计的应用思路,为文化馆展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荆楚文化 展示空间 形式语言 多维感官
下载PDF
消解与逾越:爱尔兰新哥特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3
作者 王路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9,170,共13页
哥特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始终在英美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被殖民历史与自身文化身份的观照,哥特书写在后殖民批评与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结合中焕发了新的生机。爱尔兰新哥特通过多维的空间叙事,构筑起一... 哥特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始终在英美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被殖民历史与自身文化身份的观照,哥特书写在后殖民批评与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结合中焕发了新的生机。爱尔兰新哥特通过多维的空间叙事,构筑起一个立体的空间网络:首先,通过文学空间的流变与表征,展示了爱尔兰“天主教—民族主义哥特”双重碎片化的特征;其次,通过地理空间叙事中场所、景观的多向流动和变幻,述说着爱尔兰民族现代性过程中的创伤;再次,以政治空间叙事为依托,揭示了殖民主义、宗教矛盾与暴力冲突造成北爱冲突的爆发,并导致了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这种流动、变幻的空间叙事,为文学阐释留下了宽广的空间,从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文学 哥特文学 新哥特书写 空间叙事 英美文学
下载PDF
“抖音”短视频中实体书店的空间叙事与形象呈现
4
作者 郭晶 张贺懿 卢家恒 《数字出版研究》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在数字技术冲击及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实体书店的经营和生存状况陷入瓶颈,而短视频生动、高效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短、平、快的传播特点,既有利于实体书店自身形象的呈现,并且还能助力其数字化转型。本文以空间叙事学理论为支撑,分... 在数字技术冲击及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实体书店的经营和生存状况陷入瓶颈,而短视频生动、高效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短、平、快的传播特点,既有利于实体书店自身形象的呈现,并且还能助力其数字化转型。本文以空间叙事学理论为支撑,分析实体书店在短视频中的形象呈现,阐述短视频中实体书店“叙事”与“空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空间”可以作为实体书店形象呈现的手段,通过文化空间、地理空间、情感空间等多个层面的表达,实体书店能够强化受众的归属感,引发受众的线下“打卡”与二次传播行为,从而进一步增强实体书店的影响力,助力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书店 短视频 空间叙事 形象呈现
下载PDF
唐朝“大一统”的空间叙事——基于《新唐书·地理志》的研究
5
作者 王文光 李书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 “大一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但对唐朝“大一统”的讨论,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思想阐释层面展开,从空间叙事角度表达唐朝“大一统”历史形态的研究不多。《新唐书·地理志》对唐朝疆域范围、交通道路、户数人口、政区沿革等方面的详细记载为我们解释唐朝“大一统”提供了空间维度的观察路径与文献基础。唐朝“郡县天下-羁縻府州-文化边疆”的空间结构不仅改变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空间叙事,而且在具体实践上,唐朝所形成的“大一统”是沟通中央与地方、维系中心与边疆、涵盖中国境内与域外世界的整体性叙事。正是基于“大一统”的空间叙事,使得中国疆域具有了超越具体朝代的稳定性,成为现代中国疆域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地理志》 空间叙事 唐朝 “大一统”
下载PDF
王旭烽“茶人四部曲”的空间叙事研究
6
作者 夏雪飞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王旭烽的“茶人四部曲”重构了小说的宏大叙事,展现了浙江茶人家族杭氏百年的命运沉浮。通过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茶人四部曲”的叙事特征:以“忘忧茶楼”这一物理空间为载体,日常生活、战争、政治变革组成了一个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人物... 王旭烽的“茶人四部曲”重构了小说的宏大叙事,展现了浙江茶人家族杭氏百年的命运沉浮。通过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茶人四部曲”的叙事特征:以“忘忧茶楼”这一物理空间为载体,日常生活、战争、政治变革组成了一个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人物行动所带来的叙事空间的转换也书写了在场的历史;作为一个私人宅院,“忘忧茶庄”承担着“家宅”的叙事功能,维护着杭家的家族记忆和个人的主体性;从杭天醉的“梦境”,到林忘忧确认“老白茶树”与自己的关联,心理空间的构建通达存在,揭示了“茶人四部曲”的深刻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烽 茶人四部曲 空间叙事 社会空间 家宅空间 心理空间
下载PDF
国产体育电影中的空间叙事与符号表征
7
作者 姜贵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185-188,共4页
本文探究了国产体育电影中的空间叙事与符号表征,解析空间叙事在国产体育电影中的创作特点和深层次意义,并从符号学角度对体育电影中常见的符号隐喻进行分析,深入挖掘这些符号在电影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通过对《夺冠》《破... 本文探究了国产体育电影中的空间叙事与符号表征,解析空间叙事在国产体育电影中的创作特点和深层次意义,并从符号学角度对体育电影中常见的符号隐喻进行分析,深入挖掘这些符号在电影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通过对《夺冠》《破风》《飞驰人生》等影片的具体分析,解读国产体育电影中的典型空间叙事场景以及常见的符号表征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电影 空间叙事 符号隐喻
下载PDF
论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的空间叙事——以《地下铁道》和《黑男孩》为例
8
作者 谭洪进 陈晶晶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科尔森·怀特黑德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两部作品《地下铁道》和《黑男孩》具有叙事的相继性和题材的一致性。通过种植园、教养院两个限定的生存空间,怀特黑德展现了黑人的艰难生存,揭示了黑奴制度、美国种族歧视的黑暗历史。两部小说... 科尔森·怀特黑德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两部作品《地下铁道》和《黑男孩》具有叙事的相继性和题材的一致性。通过种植园、教养院两个限定的生存空间,怀特黑德展现了黑人的艰难生存,揭示了黑奴制度、美国种族歧视的黑暗历史。两部小说从规训的“牢狱”空间到具有现代特征的城市空间,展现了白人对黑人实施的科技伤害和文化霸权,以及白人对黑人的空间隔离与歧视待遇,其实质都是种族歧视的强化,平等与民主的肤色共存只是想象。科尔森·怀特黑德从具象的存在空间转向抽象的精神空间,其叙事在跌宕起伏中延展了社会现实的多变与可能性,蕴含着人性的无限希望,完成了对美国历史和种族、人权与平等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森·怀特黑德 《地下铁道》 《黑男孩》 空间叙事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的城市纪念性公园空间叙事表达研究--以南昌方志敏烈士纪念园为例
9
作者 陈晓刚 刘可可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7期90-95,共6页
城市纪念性公园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针对城市纪念性公园的空间特点,剖析视觉感知内涵特征,通过视觉感知的有效引导,提升城市纪念性公园的空间品质,这是研究我国现代城市纪念性公园设计的新趋势。文章立... 城市纪念性公园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针对城市纪念性公园的空间特点,剖析视觉感知内涵特征,通过视觉感知的有效引导,提升城市纪念性公园的空间品质,这是研究我国现代城市纪念性公园设计的新趋势。文章立足视觉感知下纪念性空间叙事表达的困境,结合视觉感知理论与研究,探寻视觉感知下的空间叙事表达研究背景,提出视觉感知下的空间叙事表达方法。结合纪念性景观实证案例,探究其在视觉感知下的纪念性公园表达方式,以验证空间叙事表达的可读性和应用价值,为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知 纪念性公园 空间叙事 设计表达
下载PDF
红色纪念馆空间叙事表达与认同建构研究——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
10
作者 陈晓刚 李思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红色纪念馆作为弘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呈现革命历史事件、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室内展示通过不同表达逻辑完成景观叙事的过程,以实现国家认同建构为目标,提升国民对国家的自豪感、归属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通... 红色纪念馆作为弘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呈现革命历史事件、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室内展示通过不同表达逻辑完成景观叙事的过程,以实现国家认同建构为目标,提升国民对国家的自豪感、归属感。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通过语言文本叙事、景观场景叙事、民俗文物叙事与数字虚拟叙事的四种叙事方式,呈现了南昌八一起义历史事件的过程,再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实现国家认同建构的目标。红色纪念馆空间叙事对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红色精神的传播、大力宣扬了红色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纪念馆 空间叙事 设计表达 认同建构
下载PDF
“空间转向”的本土化以及网络文学空间叙事研究趋向
11
作者 陈海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5-92,共8页
中国叙事学在受到国外研究影响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不断从本土叙事资源中探索新路径,开创新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但在空间叙事的“本土化”方面,囿于古典小说对于时间的高度依赖和现当代小说对于乡土书写的执着关... 中国叙事学在受到国外研究影响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不断从本土叙事资源中探索新路径,开创新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但在空间叙事的“本土化”方面,囿于古典小说对于时间的高度依赖和现当代小说对于乡土书写的执着关注,导致空间研究一度被忽视。伴随着与网络空间关系最为密切的网络文学的崛起,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逐渐受到重视。以硕士研究生为代表的青年学者,对网络文学的空间叙事表达了较多关注。这一发展趋向基本契合网文的“青年”属性,表明Z世代不仅在网络文学阅读和批评上,甚至在理论研究层面,都能够立足网络文学这块热土,依仗互联网原生居民得天独厚的网感优势,朝向中国文艺批评理论创新的伟大使命进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网络文学 空间叙事 青年群体
下载PDF
个人肖像和社会画面:论《悠悠岁月》中的空间叙事结构
12
作者 黄秀国 李慧娴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悠悠岁月》看似是一部记录时间流逝的作品,实则通过闪回、重复、空间并置、视点转换等叙事手法建构起了立体的空间结构,生动勾勒出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个人肖像和其所处的社会场景,旨在展现法国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蕴含的空间... 《悠悠岁月》看似是一部记录时间流逝的作品,实则通过闪回、重复、空间并置、视点转换等叙事手法建构起了立体的空间结构,生动勾勒出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个人肖像和其所处的社会场景,旨在展现法国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蕴含的空间叙事艺术有助于读者理解约瑟夫·弗兰克、加布里尔·佐伦等人的空间叙事理论,而空间叙事理论又能深入揭示埃尔诺如何运用“无人称自传”的体裁来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唤醒同代人的集体记忆,以此对抗精神危机、获得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悠悠岁月》 空间叙事 安妮·埃尔诺
下载PDF
空间理论与国家认同视角下美国非裔诗歌研究的新开拓——评《空间叙事与国家认同:格温朵琳·布鲁克斯诗歌研究》
13
作者 郝桂莲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格温朵琳·布鲁克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非裔诗人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代表着两百多年非裔诗歌的高峰之一,并且对非裔诗歌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史丽玲的专著《空间叙事与国家认同》以空间书写和国家认同动态关系贯穿,对诗人的诗歌... 格温朵琳·布鲁克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非裔诗人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代表着两百多年非裔诗歌的高峰之一,并且对非裔诗歌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史丽玲的专著《空间叙事与国家认同》以空间书写和国家认同动态关系贯穿,对诗人的诗歌美学和社会思想进行系统阐释;空间理论将空间维度与国家政治学结合,对美国的国家认同问题做出深刻剖析。全书结构严谨,学理基础合理,在该领域提出了中国学者的独立见解和学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与国家认同》 美国非裔诗歌 空间理论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毕飞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的空间叙事技巧
14
作者 顾荣荣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毕飞宇的获奖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一直被分析解构,却鲜有学者发现小说中的各种空间形态。文章首先从宏观构建地理空间承载人物活动,铺陈小说总体基调,继而从微观通过非地理空间的描述推动小说叙事进程,进一步阐述空间对人物命运走... 毕飞宇的获奖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一直被分析解构,却鲜有学者发现小说中的各种空间形态。文章首先从宏观构建地理空间承载人物活动,铺陈小说总体基调,继而从微观通过非地理空间的描述推动小说叙事进程,进一步阐述空间对人物命运走向的影响。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看,无论是地理空间还是非地理空间,都呈现出或对立、或矛盾、或变异的特性,并由此展现空间对人的规约以及人物的被动异化,最终揭示异化的根本原因。毕飞宇在《哺乳期的女人》中通过空间的叙事展现了其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期村镇这一特定空间的总体看法。因此,对该小说中空间叙事的研究和对它们所呈意象的把握为探讨该小说的真正关怀指引方向,也更有助于发现毕飞宇小说的叙事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哺乳期的女人》 空间叙事 叙事技巧
下载PDF
空间叙事视角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审美意蕴传播理路探究
15
作者 赵智敏 朱瑞琪 郭珂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9期19-22,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能够提升文化体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还能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如何打造优质的文旅产品以飨大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能够提升文化体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还能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如何打造优质的文旅产品以飨大众,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研究者必须思考的核心课题。作为一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主题的新型文旅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自建成开门迎客以来,社会各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甚高,在当前文旅产品内容供给中,具有突出的代表和启发意义。文章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典型个案,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关于空间叙事的四重分类法,采用典型个案分析和深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剖析其成功运作背后独特的传播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特定意义场景的构造基础上,内容生产通过故事空间的表达叙事、形式空间的呈现叙事、心理空间的震撼叙事、存在空间的建构叙事这四个维度,凸显最具内涵的审美意蕴的传播理路,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也因此塑造了文旅项目稳健生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成功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审美意蕴 传播理路
下载PDF
历史街区的空间叙事图谱构建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徐虹 孙佳祺 《工业设计》 2024年第9期121-124,共4页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焦点逐渐聚焦于历史街区空间,街区中保留着大量可挖掘的空间资源与文化内涵。现今历史街区的更新推进工作出现乱拆乱建等问题,导致空间文化特性逐渐模糊。空间叙事图谱的构建,将为历史街区的改造与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焦点逐渐聚焦于历史街区空间,街区中保留着大量可挖掘的空间资源与文化内涵。现今历史街区的更新推进工作出现乱拆乱建等问题,导致空间文化特性逐渐模糊。空间叙事图谱的构建,将为历史街区的改造与保护提供科学指导与方法支持。文章首先对历史街区与空间叙事图谱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详细描述了图谱构成要素及三类概念模型。其次分析总结了历史街区的叙事时空特征,并结合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数据整理、本体构建、知识存储,使用相应的规则形成完整的历史街区空间叙事图谱构建流程,基于图谱特性提出空间应用的思路,以期为历史街区改造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历史街区 叙事空间 空间叙事图谱
下载PDF
论毕飞宇的超空间叙事
17
作者 张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4,167,共5页
毕飞宇的先锋精神始于他的第一部作品《孤岛》,一直延续到当下《欢迎来到人间》。这种先锋精神及其叙事集中体现在空间对时间的割裂。结合空间理论的发展,从詹姆逊的后现代超空间理论视域来看,毕飞宇以认知测绘的写作姿态,塑造了当下超... 毕飞宇的先锋精神始于他的第一部作品《孤岛》,一直延续到当下《欢迎来到人间》。这种先锋精神及其叙事集中体现在空间对时间的割裂。结合空间理论的发展,从詹姆逊的后现代超空间理论视域来看,毕飞宇以认知测绘的写作姿态,塑造了当下超空间的同质化和主体无法超越空间的生存状态。而距离的产生是毕飞宇认知测绘的前提,也是其引导受众重新定位的前提。他拉开了生活与写作、个人与社会、文学与评论之间的距离,以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融合的视角,帮助当下受众重塑空间认定和自我认知。ChatGPT的产生却恰恰是抹杀距离的科技推手,技术常态又将像以往一样消减大众认知测绘的能力。因此,当代作家需要强化先锋精神,在创作中强化距离控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小说创作 空间叙事 空间定位 自我定位 认知测绘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叙事理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以铅山县河口古镇为例
18
作者 陈五英 徐嘉欢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该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对河口古镇的生态人文、名人文化、商业街区等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剖析村落的叙事主题和叙事素材。该文分别从叙事主体营造、叙事结构搭建、叙事场景展开三个方面探讨了河口古镇保护更新策略,以更广泛的视角理... 该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对河口古镇的生态人文、名人文化、商业街区等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剖析村落的叙事主题和叙事素材。该文分别从叙事主体营造、叙事结构搭建、叙事场景展开三个方面探讨了河口古镇保护更新策略,以更广泛的视角理解传统村落保护和空间叙事之间的关联性,为这类传统村庄的保护更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叙事 保护更新
下载PDF
迟子建《烟火漫卷》的空间叙事
19
作者 昝景岩 《河北画报》 2024年第4期190-192,共3页
迟子建作为“东北叙事”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发生地通常聚焦在边地或哈尔滨,从写作发生学视角看,冰城哈尔滨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第二“原乡”,《烟火漫卷》正是以哈尔滨作为文学创作的时空坐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的长篇小说《... 迟子建作为“东北叙事”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发生地通常聚焦在边地或哈尔滨,从写作发生学视角看,冰城哈尔滨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第二“原乡”,《烟火漫卷》正是以哈尔滨作为文学创作的时空坐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或许能为走入迟子建的文学世界重新标识出有价值的理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空间叙事
下载PDF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磨盘》中的女性空间叙事
20
作者 陈文玉 《海外英语》 2024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纵观国内外文献,中外学者忽略了从空间视角研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第三部小说《磨盘》。基于此,文章借助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阐释小说中的主人公罗莎蒙德--一位年轻未婚学术型单身母亲,对其空间运动轨迹进行考察,试图指出小说... 纵观国内外文献,中外学者忽略了从空间视角研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第三部小说《磨盘》。基于此,文章借助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阐释小说中的主人公罗莎蒙德--一位年轻未婚学术型单身母亲,对其空间运动轨迹进行考察,试图指出小说把个人、心理与社会空间叙事有机地联结,折射出循环运动的空间叙事特征。小说的空间叙事犹如简·奥斯汀在狭小的空间范围中叙事,叙事轨迹呈循环运动:“家--大英博物馆/医院/酒吧/茶室/药店--家”。作品通过个人、心理与社会空间的有机叙事呈现罗莎蒙德颠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传统女性形象、解构传统道德伦理;有女权意识的同时又兼具传统母亲的特质,对孩子关怀备至,从而重构传统,呈现一种循环运动,展现德拉布尔巧妙的叙事技巧与出色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磨盘》 女性空间叙事 循环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