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汉代的童蒙教育
1
作者 李淑芳 梁培新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两汉时期的童蒙教育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包括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和地方官学郡国学校,其童蒙教育的对象是贵族、中上层地主阶级子弟,童蒙之学的经学教育以《孝经》和《论语》为主要内容,兼习百家之学... 两汉时期的童蒙教育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包括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和地方官学郡国学校,其童蒙教育的对象是贵族、中上层地主阶级子弟,童蒙之学的经学教育以《孝经》和《论语》为主要内容,兼习百家之学,道德伦理教育主要集中在做人和治学两个方面。书馆是私学童蒙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经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童蒙教育重在传授生活技能和培养伦理道德观念,社会童蒙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教化上。童蒙教育为汉朝政府培养了高素质的储备人才,推动了汉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促使重学、尚学之风盛行,为后世的童蒙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童蒙教育 形式 内容 作用
下载PDF
论宋代童蒙教育对宋代文学人才的培养
2
作者 张鹏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0,83,共7页
宋代童蒙教育相较于前代来说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即宋代童蒙教育打破了门阀士族的限制,使得平民子弟亦可接受童蒙教育,这对于中国整个古代社会的童蒙教育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贯彻,及铨选制度的全面改革,对... 宋代童蒙教育相较于前代来说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即宋代童蒙教育打破了门阀士族的限制,使得平民子弟亦可接受童蒙教育,这对于中国整个古代社会的童蒙教育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贯彻,及铨选制度的全面改革,对于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就是知识和能力,这又从根本上推动了宋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作为宋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童蒙教育,自然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而相当数量的文人学者参与童蒙教育更加提高了童蒙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他们在编撰童蒙读物和参与童蒙教学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文学培养的自觉意识,这些都使得宋代童蒙教育对宋代文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代文学的整体气质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童蒙教育 文学人才 培养 自觉意识
下载PDF
王阳明童蒙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3
作者 方晓斌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童蒙教育在体认“吾心之良知”“良知即天理”,根本在于培养儿童力行“知行合一”。他的童蒙教育内容涵括了伦理教育、开发智慧、习礼和诗歌。他倡导的教以人伦、求其为...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童蒙教育在体认“吾心之良知”“良知即天理”,根本在于培养儿童力行“知行合一”。他的童蒙教育内容涵括了伦理教育、开发智慧、习礼和诗歌。他倡导的教以人伦、求其为善;全面诱导、不执一偏;顺性自然、培养志趣等童蒙教育原则,顺从儿童身心特点,使学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他提出的诱、导、讽、因材施教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树立了新的教学模范。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财富,至今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童蒙教育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朱子童蒙教育思想传承研究
4
作者 彭鸿绪 吴单程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71-75,共5页
童蒙教育作为朱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对于培养乡村儿童的道德品质、知识素养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童蒙教育思想在当代乡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普及和传承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同时,提出... 童蒙教育作为朱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对于培养乡村儿童的道德品质、知识素养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童蒙教育思想在当代乡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普及和传承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法和措施,可以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推动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在乡村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与传承,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朱子 童蒙教育
下载PDF
传统童蒙教育经验在海外华文识字教育中的应用
5
作者 邵梦溪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6期197-200,共4页
本研究以蒙学《千字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语文教育吟诵、书写、讲解的宝贵经验,对《千字文》经典原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构,以期通过吟诵语音帮助儿童感知记忆汉字字音;利用汉字三平面理论对重点字进行字形、字构、字用三个维度的分析... 本研究以蒙学《千字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语文教育吟诵、书写、讲解的宝贵经验,对《千字文》经典原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构,以期通过吟诵语音帮助儿童感知记忆汉字字音;利用汉字三平面理论对重点字进行字形、字构、字用三个维度的分析,将汉字字理的分析与汉字字用中的意义有效对应,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系统思维、字理思维、字用思维,达到识字学词的目的;有效利用蒙学文化性、知识性、故事性的特点编写现代汉语阅读语料,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有机融合,为华裔儿童中文教育探索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教育 传统童蒙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 《千字文》
下载PDF
宋代童蒙教育兴盛的原因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文通过对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重文文教政策的实施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了宋代童蒙教育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揭示了宋代童蒙教育在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社会普通民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 本文通过对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重文文教政策的实施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了宋代童蒙教育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揭示了宋代童蒙教育在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社会普通民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文化传播,维护宗法制社会和封建统治的历史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社会结构 神童举 童蒙教育
下载PDF
宋代童蒙教育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52,共6页
和前代相比,宋代的童蒙教育出现了以下特点:重视以理学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并形成了重视自然科学常识教育的趋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形式;“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为科举制度服务的... 和前代相比,宋代的童蒙教育出现了以下特点:重视以理学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并形成了重视自然科学常识教育的趋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形式;“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为科举制度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著名学者和官员积极参与童蒙教育。这些特点,对明清乃至近代的童蒙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童蒙教育 理学 科举制度
下载PDF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7
8
作者 涂爱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童蒙教育思想是宋明理学家朱熹德育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朱熹的童蒙教育从理论上看,其教育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教育原则是"禁于未发",教育方法是"各因其材"。在实践上,朱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制... 童蒙教育思想是宋明理学家朱熹德育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朱熹的童蒙教育从理论上看,其教育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教育原则是"禁于未发",教育方法是"各因其材"。在实践上,朱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制订儿童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对今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教育 “洒扫应对” “禁于未发” “各因其材”
下载PDF
唐代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金滢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从隋唐帝国的兴起、士族的兴衰和科举的兴盛等视角考察了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唐代家训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以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兼顾忠孝、勤学、节俭和谦让,对后世影响极深。唐代家族的兴衰与其家训... 本文从隋唐帝国的兴起、士族的兴衰和科举的兴盛等视角考察了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唐代家训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以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兼顾忠孝、勤学、节俭和谦让,对后世影响极深。唐代家族的兴衰与其家训、家法、家风和家学密切相关。因此,名门士族往往把家训、家法、家风和家学作为维护门第不衰的重要手段,客观上促进了家学的发展,推动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兴盛。诗书传家,读书便是“随身宝”的观念成为士人的普遍价值观念,为教化社会,繁荣文化,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家风 家训 家法 家学 童蒙教育
下载PDF
明代日用类书与儒家童蒙教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志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明代中后期刊刻的日用类书作为当时民间社会一种面向普通民众的通俗读物,在孩童教育内容上,它包括了对孩童进行孝亲敬长、笃敬求学等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表达方式上,它将儒家所宣扬的孝悌、诚敬等核心伦理思想以通俗易懂的表... 明代中后期刊刻的日用类书作为当时民间社会一种面向普通民众的通俗读物,在孩童教育内容上,它包括了对孩童进行孝亲敬长、笃敬求学等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表达方式上,它将儒家所宣扬的孝悌、诚敬等核心伦理思想以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予以呈现。通过这种方式的传播,使得儒家伦理思想对于当时孩童和普通民众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日用类书 童蒙教育 儒家伦理
下载PDF
元代社学与乡村童蒙教育的开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春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0,共6页
社学并非元代首创,监察机构与司农司主要官员在元代社学推广中起了关键作用。社学建置模式与地方儒学渐趋接近,有一套独立于地方儒学的管理系统,一些地方义塾转变为社学。社学的推广促进了乡村童蒙教育的展开,其兴废具有地域性、时段性... 社学并非元代首创,监察机构与司农司主要官员在元代社学推广中起了关键作用。社学建置模式与地方儒学渐趋接近,有一套独立于地方儒学的管理系统,一些地方义塾转变为社学。社学的推广促进了乡村童蒙教育的展开,其兴废具有地域性、时段性特征,元前期忽必烈朝与元后期顺帝至正年间社学数量较为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社学 童蒙教育
下载PDF
唐五代科举制度对童蒙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滢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8,共13页
唐代的官学教育体系主要是为科举考试培养和输送生员,童蒙教育则处于缺失状态,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唐代私学补充了儿童教育的不足。童子科的设置为童子入仕开辟了捷径,助涨了士大夫对童蒙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发展,但... 唐代的官学教育体系主要是为科举考试培养和输送生员,童蒙教育则处于缺失状态,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唐代私学补充了儿童教育的不足。童子科的设置为童子入仕开辟了捷径,助涨了士大夫对童蒙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唐前期,在官学教育的考核标准基本上跟科举考试相一致的情况下,童蒙教育势必要顺应科举考试的要求,为科举服务;随着中晚唐五代科举考试标准的不断调整,童蒙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童蒙教育的发展,蒙书的编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体现了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科举 童蒙教育
下载PDF
民初童蒙教育的变与不变——以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瞿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5,155,共6页
清末新式学堂制度确立与"印刷资本主义"的蓬然兴起为当时混成教育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而辛亥革命的突然发生更是大大固化和深化了此种教育结构。此一教育结构的核心——教科书在民初童蒙教育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编... 清末新式学堂制度确立与"印刷资本主义"的蓬然兴起为当时混成教育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而辛亥革命的突然发生更是大大固化和深化了此种教育结构。此一教育结构的核心——教科书在民初童蒙教育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编写过程与形式内容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反映了民初童蒙教育变与不变的多重面相,并由此折射出现代中国在民初的独特转型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童蒙教育 变与不变 教科书
下载PDF
《兔园策府》考论——兼论唐代童蒙教育的应试性倾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100,共8页
《兔园策府》是流行于唐宋时期的一部蒙书,之后亡佚。除此前学者发现的4件残片外,尚有一件未定名俄藏敦煌文献也应为《兔园策府》残片。据《杜嗣先墓志》和其他史料记载可知,《兔园策府》的作者当为杜嗣先,成书年代约在龙朔二年(662)至... 《兔园策府》是流行于唐宋时期的一部蒙书,之后亡佚。除此前学者发现的4件残片外,尚有一件未定名俄藏敦煌文献也应为《兔园策府》残片。据《杜嗣先墓志》和其他史料记载可知,《兔园策府》的作者当为杜嗣先,成书年代约在龙朔二年(662)至麟德元年(664)之间,当时存在30卷和10卷两种本子。《兔园策府》的性质是高级阶段的童蒙教育用书,它反映了唐代童蒙教育教材为科举服务的特征和童蒙教育的应试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园策府》 作者 卷数 成书年代 童蒙教育
下载PDF
唐五代敦煌地区童蒙教育体制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金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5-27,共3页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完整的体系,造就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普及和繁荣。其体制不仅有官学,而且有相对完备的私学,这当中寺学的成就更是引人注目。寺学教育的发达不仅体现了敦煌独特的区域文化,而且其众生平等的思想也在一定...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完整的体系,造就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普及和繁荣。其体制不仅有官学,而且有相对完备的私学,这当中寺学的成就更是引人注目。寺学教育的发达不仅体现了敦煌独特的区域文化,而且其众生平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民众受教育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童蒙教育 官学 私学
下载PDF
论王夫之童蒙教育思想
16
作者 欧小军 阳德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3-44,共2页
王夫之童蒙教育思想的要点是:培养童蒙“善习”的德育观,“施之有序”的童蒙教学内容观,全面系统的童蒙教学原则观,导之以行的童蒙学习兴趣观。全方位审视王夫之的童蒙教育思想,吸取其精华,对指导今天的儿童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王夫之 童蒙教育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元代官立童蒙教育初探
17
作者 蔡春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01,共7页
元政府在地方社会推行的童蒙教学形式有小学、小学书塾、社学。这三种教学形式互为补充,构建起政府在地方社会的童蒙教育体系,实现了童蒙教育的普及。实际教学中三者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规章制度宽严不一,推广范围及社会影响也不同,政... 元政府在地方社会推行的童蒙教学形式有小学、小学书塾、社学。这三种教学形式互为补充,构建起政府在地方社会的童蒙教育体系,实现了童蒙教育的普及。实际教学中三者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规章制度宽严不一,推广范围及社会影响也不同,政府实现了其培养人才、加强社会教化的目的。元政府于地方社会推行的童蒙教育,不仅促进了元代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理学在基层社会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小学 社学 童蒙教育
下载PDF
明代童蒙教育的特质
18
作者 施克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较特殊,它推翻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又亡于另一个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它承绪的是宋代,故学术史上往往宋明并称,早期的程朱理学、中后期的阳明心学及明末的启蒙思潮交相辉映。在政治上,它又启发了清代,故制度史上...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较特殊,它推翻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又亡于另一个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它承绪的是宋代,故学术史上往往宋明并称,早期的程朱理学、中后期的阳明心学及明末的启蒙思潮交相辉映。在政治上,它又启发了清代,故制度史上又往往明清合称,被视为专制制度盛极而衰的时期。在经济上,明代已经出现商品经济,江南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市民阶层开始崛起,要求摆脱思想禁锢,大胆追求个性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教育 地方官学 王阳明 蒙学教材
下载PDF
苏轼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对幼儿道德养成的价值
19
作者 陈建锋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共2页
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东坡易传》蒙卦的注解里。《东坡易传》蒙卦注解也是苏轼贬琼期间启蒙海南文教的主要著作。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张启蒙以育德为先,应养其正心,应果行育德,还主张利用刑人以规范德行。苏轼的童蒙教育... 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东坡易传》蒙卦的注解里。《东坡易传》蒙卦注解也是苏轼贬琼期间启蒙海南文教的主要著作。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张启蒙以育德为先,应养其正心,应果行育德,还主张利用刑人以规范德行。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启示:应防止幼儿陷于物欲主义;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应树立精神丰碑以养成幼儿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易传 童蒙教育思想 幼儿 道德养成
下载PDF
唐彪童蒙教育思想探微
20
作者 彭泽平 李茂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98-101,共4页
唐彪童蒙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即是贯穿了对童蒙身心发展特点的极大关注,如:在教学中,他强调因材施教、少授专精;在管理上,他主张严慈结合、宽严有节;在读书法中,他强调循序量力、学问结合、博约结合、持之以恒。这不仅是其童蒙... 唐彪童蒙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即是贯穿了对童蒙身心发展特点的极大关注,如:在教学中,他强调因材施教、少授专精;在管理上,他主张严慈结合、宽严有节;在读书法中,他强调循序量力、学问结合、博约结合、持之以恒。这不仅是其童蒙教育实践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彪 童蒙教育 传统蒙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