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对服务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符号消费、体验化与互动化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勇坚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数字化和服务化是助推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研究了数字化影响服务消费的理论机制,基于服务消费者主观效用的变化,以符号消费、体验化和互动化等理论视角解释数字化对服务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数字化和服务化是助推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研究了数字化影响服务消费的理论机制,基于服务消费者主观效用的变化,以符号消费、体验化和互动化等理论视角解释数字化对服务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推动了服务消费的符号化过程,从而改变了服务消费的价值维度,对服务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将符号消费理论拓展到了服务消费领域。数字化为服务体验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向社会化转化。数字化带来了沉浸式体验,能够拓宽服务体验的广度。数字化优化了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提升了消费者价值。本文研究为阐释服务消费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消费 数字化 符号消费 体验经济
下载PDF
留学教育投资的符号消费及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斌 芮一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留学教育投资本该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而赴海外进行留学的一种投资未来的方式,但是受到资本逻辑、从众心理、奋斗标签、评价体系等影响,留学教育投资中出现了诸如只看重“海归”身份、只注重海外学历、以留学躲避竞争等倾向。这些倾向... 留学教育投资本该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而赴海外进行留学的一种投资未来的方式,但是受到资本逻辑、从众心理、奋斗标签、评价体系等影响,留学教育投资中出现了诸如只看重“海归”身份、只注重海外学历、以留学躲避竞争等倾向。这些倾向不注重学习本身,而是过分关注留学生身份、过分强调海外学习经历、仅仅摆出奋斗姿态等,使得留学教育投资呈现“符号消费”特征。建议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进行、留学教育投资的价值引领、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设计等方面综合施策,实现留学教育投资的价值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教育投资 符号消费 奋斗 人才
下载PDF
透视“精致穷”:符号消费影响大学生校园贷行为的内在逻辑
3
作者 章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8-55,共8页
伴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大学生日益崇尚用“精致”形象诠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用校园贷等借贷行为维持着“精致”人设。基于符号消费理论,剖析跟风型消费、炫耀型消费、品味型消费等符号消费现象在大学生精致追求中的具体显现。... 伴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大学生日益崇尚用“精致”形象诠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用校园贷等借贷行为维持着“精致”人设。基于符号消费理论,剖析跟风型消费、炫耀型消费、品味型消费等符号消费现象在大学生精致追求中的具体显现。从求同求异动机的驱使、青年亚文化的冲击、经济新业态的影响以及大众传媒模式的助力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符号消费显现于大学生“精致”追求的原因。大学生从追求精致生活发展到“精致穷”,源于大学生对精致追求的定义出了偏差,把精致追求等同于符号消费,过度依赖物质消费,同时借助校园贷维系所谓的精致人设。因此,应从落实校园贷监管,建立防控预警机制;开展消费观教育,营造健康消费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涵养正确价值观三个方面破解大学生“精致穷”问题,助力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穷 符号消费 校园贷 消费主义
下载PDF
自我概念一致性对符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裴学亮 季姝含 郑小惠 《当代经济》 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
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即更偏爱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商品,使得符号消费行为在营销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基于认知—情感—行为模型,从Sirgy的自我一致性理论出发,提出了自我概念一致性对符号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消费主义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即更偏爱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商品,使得符号消费行为在营销领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基于认知—情感—行为模型,从Sirgy的自我一致性理论出发,提出了自我概念一致性对符号消费行为的影响理论模型。以JK制服消费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503份,结果表明:首先,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的三个维度(阳光、宜人、迷人)和符号消费认同感均对符号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其次,阳光一致性、宜人一致性对符号消费认同感具有正向影响,且符号消费认同感对符号消费行为起中介作用;最后,消费者的年龄正向调节符号消费认同感对符号消费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 产品形象 自我概念一致性 符号消费认同感 符号消费行为
下载PDF
透视“汉服潮”:符号消费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品价值再造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亚瑜 朱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受当下新的文化使命召唤,文化消费市场正逐步成为提高文化影响力的主战场。汉服消费作为当前文化消费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而备受关注。在符号消费视域下,流行的“汉服潮”可以被归纳为一类文化产品价值再塑造的典型现象。本文基于文化社会... 受当下新的文化使命召唤,文化消费市场正逐步成为提高文化影响力的主战场。汉服消费作为当前文化消费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而备受关注。在符号消费视域下,流行的“汉服潮”可以被归纳为一类文化产品价值再塑造的典型现象。本文基于文化社会学的符号消费理论,融合营销场景,通过剖析“汉服潮”现象,探讨汉服文化产品背后的文化符号再造动机、技术助力和场景优势,并提出促进文化消费市场建设的长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品 文化符号消费 符号认同 汉服市场
下载PDF
青年网络符号消费的生成逻辑及其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沈佩翔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符号消费行为向网络虚拟空间位移,成为青年群体中广泛盛行的潮流新形态。青年网络符号消费有其特定的生成逻辑,即互联网技术整合传播媒介形成一套受众面更加明确的符码体系,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符号消费行为向网络虚拟空间位移,成为青年群体中广泛盛行的潮流新形态。青年网络符号消费有其特定的生成逻辑,即互联网技术整合传播媒介形成一套受众面更加明确的符码体系,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勾起青年的消费欲求、强化青年的虚假认同,进而固化其消费倾向,促使他们不得不服从于符号构建的消费秩序。对此,须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予以批判性反思,把握青年群体网络符号消费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从商品拜物教到能指拜物教的嬗变中洞悉网络符号消费的资本谋划,从图像叙事到情感操纵的递进中洞察网络符号消费的传播策略,从身份示异到主体再造的加码中辨清网络符号消费的文化控制,从而为超越网络符号消费主义的控制并建构起积极健康的网络消费文化探寻可遵循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网络符号消费 传播政治经济学 资本逻辑 传播媒介 消费欲望
下载PDF
网络符号消费阶层比附取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嵘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1,248,共14页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网络符号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并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客观地看,网络符号消费的未来发展呈现出社会阶层比附的取向。为了回应这一消费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网络符号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并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客观地看,网络符号消费的未来发展呈现出社会阶层比附的取向。为了回应这一消费现象和社会现实以及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系列社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并探求其可能的超越路径。这就需要对网络符号消费阶层比附取向的弊端进行技术解蔽与实践纠治,以调节收入分配为前提,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推进资本投资以及网络符号消费的正向化发展,同时引导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回归理性、回归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符号消费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 消费社会 阶层比附
下载PDF
符号消费:当代青年消费行为研究
8
作者 王怡 李萌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商品的符号属性愈发受到当代青年的关注。确证地位的奢侈品消费、盲目从众的狂欢消费以及迷失自我的网络虚拟消费是青年符号消费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受到青年消费心理、网络媒介技术以及资本符号拜物教等影响。青年符号消费行为中呈现... 商品的符号属性愈发受到当代青年的关注。确证地位的奢侈品消费、盲目从众的狂欢消费以及迷失自我的网络虚拟消费是青年符号消费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受到青年消费心理、网络媒介技术以及资本符号拜物教等影响。青年符号消费行为中呈现出一些非理性现象,过度追求符号消费会使青年陷入消费异化、非理性消费的窠臼。对此,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青年认清符号消费的实质,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践行理性消费方式,摆脱资本逻辑操纵,从而实现青年自身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符号消费 教育
下载PDF
青少年“符号消费”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小英 朱舒欣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随着消费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和深入,青少年群体中的“符号消费”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伦理问题及其对青少年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符号消费不只限于物质产品的购买,更体现在对品牌、形象和社会地位象征... 随着消费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和深入,青少年群体中的“符号消费”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伦理问题及其对青少年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符号消费不只限于物质产品的购买,更体现在对品牌、形象和社会地位象征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导致青少年的消费决策偏离理性,忽视真实需求,从而引发伦理问题,如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的加剧、资源的过度消费以及对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忽视。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此,文章着重分析这些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青少年价值观 消费伦理
下载PDF
时间角逐、符号消费与情感异化:青年群体“特种兵式旅游”现象的本质及成因探析
10
作者 杨广筱 肖帅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2,17,共6页
“特种兵式旅游”是以青年为主要参与群体的旅游打卡热潮,是流动于青年群体间的隐形社交货币和媒介化旅行的变身。以青年为受访者,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询问受访者加入“特种兵式旅游”的过程及旅游后的感受,考察青年加入旅游打卡热... “特种兵式旅游”是以青年为主要参与群体的旅游打卡热潮,是流动于青年群体间的隐形社交货币和媒介化旅行的变身。以青年为受访者,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询问受访者加入“特种兵式旅游”的过程及旅游后的感受,考察青年加入旅游打卡热潮的原因。研究发现,“特种兵式旅游”本质上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是青年群体陷入时间焦虑、情感异化和消费景观后寻求短暂脱嵌的方式之一,映射出其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稳定的社会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兵式旅游 青年 旅游 情感异化 符号消费
下载PDF
当传统成为潮流“国潮”的符号消费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柳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7期47-49,共3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创造”的崛起和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以“国潮”为逐渐形成一种新消费趋势和亚文化消费,“国潮”字眼辐射至服装、时尚美妆等品牌和产品,在文化、娱乐等领域中迅速走红。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国潮... 近年来,随着“中国创造”的崛起和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以“国潮”为逐渐形成一种新消费趋势和亚文化消费,“国潮”字眼辐射至服装、时尚美妆等品牌和产品,在文化、娱乐等领域中迅速走红。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国潮”的符号建构,引起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受众对文化的认同产生共鸣,进一步刺激了对“国潮”的符号消费,这不仅满足了民众自身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因而更受“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潮 符号消费 符号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网络符号消费组织、生产和流通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导向
12
作者 卢晗 杨嵘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符号消费不仅是符号价值的售卖行为,本质上更是一种消费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机制。在网络媒介的推动下,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被幻化成符号的生产和消费。由此,网络符号消费的组织、生产和流通的运行逻辑,实际上就是商家在...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符号消费不仅是符号价值的售卖行为,本质上更是一种消费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机制。在网络媒介的推动下,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被幻化成符号的生产和消费。由此,网络符号消费的组织、生产和流通的运行逻辑,实际上就是商家在生产商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符号以及符号化的价值观,其终极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消费者从心理或思想上接受商家的价值引导,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网络符号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商品的流通,而是信息的流通和对符号消费价值的引导。然而,在资本追逐利润的驱使下,网络符号消费的组织、生产和流通必然会产生智资矛盾,并为潜在的社会运动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就此而言,只有当正确的符号消费价值观被确立之时,大众才能获得真正的消费自由,理性的消费观也才能最终在全社会确立并得到尊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符号消费 智力劳动 信息流通 价值导向
下载PDF
网络符号消费研究的理论、文化与价值面向
13
作者 卢晗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6,共11页
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与网络符号消费相关的有效文献可作为数据来源,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学界关于网... 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与网络符号消费相关的有效文献可作为数据来源,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学界关于网络符号消费的研究呈现出三个面向:符号消费理论研究、网络消费文化研究以及身体与休闲研究。由此可见,关于网络符号消费的探索和研究日益呈现出多学科跨领域的发展趋势,这为当前及未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网络符号消费提供一个学术史概览以及渐进式探寻的学术觅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符号消费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消费文化 人文主义精神
下载PDF
符号消费视域下农村大学生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与解构
14
作者 胡博 徐泽帅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农村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是影响农村人才回流的重要因素,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行为作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建立社会关系的手段,其蕴含的符号价值成为农村大学生乡土文化认同的主要维度。以符号消... 农村大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是影响农村人才回流的重要因素,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行为作为实现自我价值和建立社会关系的手段,其蕴含的符号价值成为农村大学生乡土文化认同的主要维度。以符号消费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当前农村大学生面临着理性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冲突、精准符码和文化识盲的冲突、个性行为和保守理念的冲突等乡土文化认同困境,并从引导主体回归与培育消费理性、推动异质整合与消融符号边界、塑造行动场域与厚植集体记忆等方面提出解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农村大学生 乡土文化认同
下载PDF
符号消费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5
作者 陈旺静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符号消费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消费方式之一,是大学生展现个人喜好、价值取向,获得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感的有效渠道。在符号消费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诸如身份建构陷入误区、“攀比”“炫耀”“超前”等消费行为频出、沉迷于“... 符号消费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消费方式之一,是大学生展现个人喜好、价值取向,获得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感的有效渠道。在符号消费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诸如身份建构陷入误区、“攀比”“炫耀”“超前”等消费行为频出、沉迷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对此,高校应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思想引导方面,启迪大学生在先进思想指引下建构身份;在理性消费观教育方面,帮助大学生挣脱对商品符号的狂热追逐;在劳动教育方面,引导大学生主动冲破符号消费幻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大学生 价值观 消极影响
下载PDF
符号消费视野下文化旅游景观的生产与消费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为例
16
作者 邹宇灵 《传承》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旅游景观符号,应明确其特征,才能进一步探讨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的机制。文章以游客对于景观的参与程度来划分旅游景观符号:一是表述式景观符号,即景观符号生产者通过符号建构表述符号意义;二是互动式景观符号,这类符号...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旅游景观符号,应明确其特征,才能进一步探讨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的机制。文章以游客对于景观的参与程度来划分旅游景观符号:一是表述式景观符号,即景观符号生产者通过符号建构表述符号意义;二是互动式景观符号,这类符号需要消费者参与其中,与景观符号进行互动,且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生成符号的意义。表述式景观符号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明确区分,而互动式景观符号的生产与消费充分体现了消费主体性,游客因消费过程中的行为成了意义生产者,其他人接收到符号信息,主动参与其中消费,并成为其他游客接收的符号意义的生产者,如此循环往复,游客主导着旅游景观符号的生产与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消费主体性 生产与消费 民族文化 旅游景观符号
下载PDF
《小王子》符号消费学研究
17
作者 高瑞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22-24,共3页
近些年,中外许多学者对《小王子》先后开展了研究,研究的层次和角度各有不同,随着符号消费理念的提出,《小王子》的阅读价值逐渐被体现出来,对成人群体的影响力正在高速攀升。基于这样的前提,本文将从符号消费学角度出发,对《小王子》... 近些年,中外许多学者对《小王子》先后开展了研究,研究的层次和角度各有不同,随着符号消费理念的提出,《小王子》的阅读价值逐渐被体现出来,对成人群体的影响力正在高速攀升。基于这样的前提,本文将从符号消费学角度出发,对《小王子》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探究。希望可以准确把握符号消费学的相关理论和深层含义,从而多角度审视《小王子》呈现出的符号消费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王子》 消费学研究 符号消费
下载PDF
让·鲍德里亚艺术符号消费异化的现实性批判
18
作者 梁帅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78-80,共3页
作为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以其开放的学术视野与深邃的批判意识,深度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异化消费现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符号消费思想。这种思想既强调艺术符号在物的存在方式及其人际关系中发... 作为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以其开放的学术视野与深邃的批判意识,深度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异化消费现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符号消费思想。这种思想既强调艺术符号在物的存在方式及其人际关系中发挥的价值意义,也关注符号这一中介因素区隔人际交往中的差异性与阶级编码,使符号成为人的象征目标欲望的隐喻表现。深入解读鲍德里亚的艺术符号消费理论,能够为当代艺术符号价值问题的批判思考提供科学的、开放的哲学—社会学研究原则和逻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符号消费 社会批判
下载PDF
符号消费视域下虚拟偶像综艺节目的破圈传播研究
19
作者 叶曼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环境中,虚拟偶像因具有丰富的符号消费意涵而受到众人的追捧。在当下综艺节目多元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众多头部企业开始打造全新的虚拟偶像综艺节目形式,广泛引起人们的注意。文章以虚拟偶像综艺节目为研究对... 目的: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环境中,虚拟偶像因具有丰富的符号消费意涵而受到众人的追捧。在当下综艺节目多元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众多头部企业开始打造全新的虚拟偶像综艺节目形式,广泛引起人们的注意。文章以虚拟偶像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基于符号消费理论视角,研究虚拟偶像综艺节目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探究其破圈路径,旨在为虚拟偶像综艺节目未来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启示。方法:文章从符号建构理论出发,从人物、场景、仪式符号这三个方面剖析虚拟偶像综艺节目,分析其创新之处。同时文章基于符号消费理论分析虚拟偶像的粉丝群体如何完成自我投射与认同,提升综艺节目的粉丝经济价值。结果:虚拟偶像综艺节目推陈出新,契合当下大众的文化娱乐心态,由此实现破圈传播,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结论:国内虚拟偶像综艺节目从内容、技术、媒介、受众这四个层面出发,力求通过内容建设实现价值引领、技术赋能丰富展演空间、媒介融合蓄力加速破圈、受众互动建立情感联结,最终不断突破传统的圈层壁垒,逐渐被更多观众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综艺节目 符号消费 台网联动 传播
下载PDF
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符号消费问题及对策探析
20
作者 杜德省 李淑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2期25-28,共4页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消费逐渐呈现出符号化趋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受外部消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盲目追求符号消费,导致消费异化、夸大商品符号意义,而忽视精神追求等表现样态。文章透视大学...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消费逐渐呈现出符号化趋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受外部消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盲目追求符号消费,导致消费异化、夸大商品符号意义,而忽视精神追求等表现样态。文章透视大学生网络符号消费行为,找出大学生符号消费的成因:一方面是受消费心理的驱使,实现身份认同的自我需求,符号消费为其展演理想自我提供了表达手段和输出工具;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过于追求物的符号价值,并且大数据推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在消费中失去判断能力,致使不理智消费,陷入符号消费陷阱。过度的网络符号消费不仅易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漩涡,而且会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符号消费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着眼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文章提出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引导:一是强化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加强情感教育,夯实绿色消费与理性消费的情感基础,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二是优化网络消费环境,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导正网络消费方向,帮助大学生走出符号困境,提升消费认知水平,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域 大学生 符号消费 消费异化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