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第二个结合”看“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1
作者 方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西文明视角考察“革命”到“自我革命”概念史生成源流,“革命”一词本义就体现了“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与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实现新的社会建设运动的西方资产阶级传统“革命”观念不同,“自我革命”承接了马克思主义重构经济结构的内涵,更强调革命主体从自我内因角度出发接受革命性锻造。“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革故鼎新”“自省克己”“民为邦本”“正身率下”思想与内涵高度契合,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这“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目标任务、顶层设计,也有落细落实、重点突出的方式方法;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我们从“第二个结合”看“第二个答案”,领悟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要从“第二个结合”视角,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和重要战略部署,更加自觉主动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答案” 党的自我革命 历史周期率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文明使命的三重价值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良峰 闫培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理论,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下,“第二个结合”包含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理论,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下,“第二个结合”包含了三重价值意蕴:一是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进而拓展并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更好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对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原则要求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志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是新时代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不断促进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第二个... “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是新时代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不断促进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要在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守正性与创新性、学理性与大众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把握结合方向、培育结合主体、丰富结合载体、拓展结合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融通,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文化复兴助力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第二个结合 价值意蕴 原则要求 现实路径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主体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段吉方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1,F0003,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百年文艺的理论经验与历史经验的深刻表达,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存在历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百年文艺的理论经验与历史经验的深刻表达,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存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相通性,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主体性塑造起到重要作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化主体性在主体性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实践意识、本土化的理论塑造与文化建构努力、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思想凝结与理论锤炼三个方面展现内蕴与特征,并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创造产生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化主体性 文化创新
下载PDF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内在逻辑、演进轨迹与基本遵循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士红 徐世豪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内在逻辑来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实现迭代升级,完成了同马克思...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内在逻辑来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实现迭代升级,完成了同马克思主义从“契合”到“结合”的转变。从演进轨迹来看,中国共产党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既呈现出时代之“变”,也蕴含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之“常”。以“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熔铸古今,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赓续中华文脉之中谱写当代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结合 理论创新 内在逻辑 演进轨迹
下载PDF
论“第二个结合”的辩证特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敬斌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富有深邃的理论思考,葆有鲜明的辩证特质。“第二个结合”呈现出把握魂脉与深植根...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富有深邃的理论思考,葆有鲜明的辩证特质。“第二个结合”呈现出把握魂脉与深植根脉的交参互涵、溯源本来与面向未来的交相辉映、坚持真理与批驳佯谬的同频共振、立足本土与观照世界的相得益彰,在铸魂守根中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在固本拓新中彰显了历史纵深性,在扬清抑浊中确证了理论原创性,在惠己达人中持守了使命道义性。统筹推进“第二个结合”,理应科学把握其内在的辩证特质,领悟其理论实质,从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辩证特质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主动精神力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立旭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11,F0002,共9页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而且推动了中国人民精神的现代转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国人民精神上从被动转向主动、中华民族积极主动精神力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可以说,基于“第二个结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不断地拥有了精神上复兴、思想上主动的标志性成果。这也意味着,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仅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有了强大的、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主体性 精神力量
下载PDF
在精神会通处找寻建构路径——“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
8
作者 王德胜 李雷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37-45,I0001,I0002,共11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不仅有着共同的理论问题域或话题关注点,而且在文艺性质与功能、文艺批评标准与原则、人物形象塑造等核心问题的观念主张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或精神相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探索与贡献——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
9
作者 黄显中 唐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和基地,开源中国现代文明力量;以历史主动把稳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可能性的步骤和步伐,开辟中国现代文明道路;以实践探索把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念和理路,开建中国现代文明形态。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第二个结合”深层次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的未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贡献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
10
作者 周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二个结合”以文化灵魂说为基础,从生活视域、意义导向和精神维度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第二个结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二个结合”以文化灵魂说为基础,从生活视域、意义导向和精神维度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第二个结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为政党和民族的普遍自觉,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及其时代意义得到了全面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精神力量和哲学智慧被分别转化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有力支柱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下载PDF
深入研究阐释“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11
作者 陈卫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13,共10页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可以从时代意义、思想意义、方法论意义展开。“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出的时代之问,“第二个结合”以“魂”和“根”定位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上超越了文化激进...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可以从时代意义、思想意义、方法论意义展开。“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出的时代之问,“第二个结合”以“魂”和“根”定位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上超越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有力地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就现实状况来说,“第二个结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问题上存在的三种疑虑作了澄清;从历史考察来说,“第二个结合”相比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和“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三次思想解放,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以“化学反应”的比喻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相结合”的,深刻揭示了历史根由、内在机制等内容,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时代意义 思想意义 方法论意义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推进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创新发展
12
作者 赖大仁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4-12,I0001,共10页
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同中国文艺实践、同中华优秀文艺传统相结合推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传入后有力激活和促使中华文艺传统向现代转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的新形态并且发挥主导性作用,深刻影响了... 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同中国文艺实践、同中华优秀文艺传统相结合推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传入后有力激活和促使中华文艺传统向现代转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的新形态并且发挥主导性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进程,积累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历史经验。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突出特点和根本精神,提出了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从“第二个结合”的新要求并且联系当代文艺现象来看,有一些文艺发展中的守正创新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新时代文艺 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探赜
13
作者 肖贵清 刘世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在理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在理论特质、价值取向层面的高度契合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实现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化”“化中国”的成功实践中实现了由高度契合到有机结合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分析和研究“第二个结合”并使其走向深入,既是必然要求也是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以文化精华滋养马克思主义,充实其文化生命和鲜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支撑
14
作者 师英杰 王金斗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不仅是思想理论创新的时代之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文化要领。“第二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不仅是思想理论创新的时代之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文化要领。“第二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地位和深刻的内涵,其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打开了理论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构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价值资源,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基础。故而,“第二个结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实践,需要增强阵地意识,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坚持人民性;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在现代化大潮中巩固文化主体性;立足时代变局,在古今中西之辩中助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思
15
作者 何火萍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17,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十年来,经历了从理念、到思想、到实践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十年来,经历了从理念、到思想、到实践以及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思想涵盖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的四层含义:是新时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政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势的中国智慧;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的革命精神与“和合”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命运与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革命学说 革命精神 和合文化 和合精神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世界向度——兼论其回答“世界之问”的深层逻辑
16
作者 田鹏颖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结合论具有鲜明的世界向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世界情势、回答“世界之问”的基本方式。“第二个结合”在面向世界历史中生成,内含着回答“世界之问”的强烈历史主动;集成马...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结合论具有鲜明的世界向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世界情势、回答“世界之问”的基本方式。“第二个结合”在面向世界历史中生成,内含着回答“世界之问”的强烈历史主动;集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世界的理论智慧,彰显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世界担当,显明回答“世界之问”的理论底气;是关于世界变局确定性智慧的根本生成机制,响应着回答“世界之问”的时代呼唤;为在传统与现代的时代会通中、在民族与世界的利益融通中、在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共通中创造美好新世界提供发展启示,供给了回答“世界之问”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世界之问” 世界历史 胸怀天下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哲学方法论内涵及其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重要论述
17
作者 朱继东 许莫晗 《岭南学刊》 2024年第5期49-59,共11页
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核,“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理论创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方法论内涵,其中包括历史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四个维度,对这四个维度的哲学方法论进行分析是我们深... 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核,“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理论创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方法论内涵,其中包括历史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四个维度,对这四个维度的哲学方法论进行分析是我们深入研究“第二个结合”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并保证推进方向始终正确的依据所在。并且,“第二个结合”具有突出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它从现实性出发巩固了“第二个结合”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从矛盾分析出发揭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从总体性出发实现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哲学方法论
下载PDF
将“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
18
作者 张凤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阐述了将“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强调了将“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讲清楚“第二个结合”的历史... 阐述了将“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强调了将“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讲清楚“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内涵实质和时代价值等;提出了将“第二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高校思政课 时代价值 文化自信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
19
作者 吴玉敏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已经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当下,强调“第二个结合”可以说是历史和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第二个结合”是以中国实践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已经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当下,强调“第二个结合”可以说是历史和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第二个结合”是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华文明为底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度探索。因此,我们需要对“第二个结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文化复兴的意义、要求作较为深入地认识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 文化复兴
下载PDF
坚持“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要求
20
作者 景君学 龙美娟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以提升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开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境界;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统一,以创新实践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建设中华民...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以提升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开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境界;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统一,以创新实践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飞跃;坚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相结合,以深化对外交流的路径开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局面。要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有效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迈向实践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迸发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要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