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法终结的20世纪——重估米兰·昆德拉的历史遗产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冷战的阴影再度降临,但也使世界重新获得了一个观察20世纪整体性的方式,进而感受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世纪带给当今世界的深远影响。而米兰·昆德拉的去世,则构成了20世纪还远未终结的诸多象征性事件之一。而... 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冷战的阴影再度降临,但也使世界重新获得了一个观察20世纪整体性的方式,进而感受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世纪带给当今世界的深远影响。而米兰·昆德拉的去世,则构成了20世纪还远未终结的诸多象征性事件之一。而昆德拉对冷战时代的独特思考,对媚俗文化的持久批判,对历史“恐怖”的深刻揭示,对小说精神的执著探索,依然有现实的警醒意义。昆德拉的文学书写,因此既构成了人类思想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回望20世纪进而瞩望人类远景的无法忽视的历史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文学 无法终结 米兰·昆德拉 历史遗产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2
作者 赵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68-175,共8页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死亡叙事反复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阈。就叙事情节而言,昆氏的死亡叙事包括以死亡证明爱情、用死亡表达抗争、活人对待死人的态度等类型。与此同时,死亡叙事折射出了昆氏的死亡哲学观,其中主要包括...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死亡叙事反复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阈。就叙事情节而言,昆氏的死亡叙事包括以死亡证明爱情、用死亡表达抗争、活人对待死人的态度等类型。与此同时,死亡叙事折射出了昆氏的死亡哲学观,其中主要包括死亡之轻、人之畏死以及对年龄与死亡关系的思考。此外,死亡叙事映射出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展现了作者的叙事视角切换技巧、凸显了作品的反讽艺术,因而在昆氏小说的文本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死亡叙事 叙事类型 死亡哲学 文本建构
下载PDF
“无法被改编的小说”——米兰·昆德拉反图像写作研究
3
作者 梅哲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以语图关系切入,探究昆德拉的思想理论和写作实践,可以得出其文学作品的反图像性。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抽象议题代替具象情节,成为小说叙述的主体,是谓具象与抽象的颠倒;二是充分利用语言不同于图像的“实指”特色,从而在概述、叙述转... 以语图关系切入,探究昆德拉的思想理论和写作实践,可以得出其文学作品的反图像性。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抽象议题代替具象情节,成为小说叙述的主体,是谓具象与抽象的颠倒;二是充分利用语言不同于图像的“实指”特色,从而在概述、叙述转换以及本质揭露功能上获得自己的相对叙述优势。昆德拉书写体现出的“反图像”性,在当今语图边界变动、图像和语言的关系出现“历史性的颠倒”时,找到了一条独属于文学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反图像 语图关系 图像霸权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翻译与阅读(1985—2022)
4
作者 李莹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两次译介的高潮与数次阅读热潮。综观作家作品在中国30余年的翻译阅读史,可以发现中国翻译界、读书界以及研究界对昆德拉的理解呈现不同的动机与特点。从1980年代的“极权斗...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两次译介的高潮与数次阅读热潮。综观作家作品在中国30余年的翻译阅读史,可以发现中国翻译界、读书界以及研究界对昆德拉的理解呈现不同的动机与特点。从1980年代的“极权斗士”到2000年代的“小资作家”,昆德拉在与当代中国的持续性互动中变换了多重身份。2015年,随着经济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普遍进入精神沙化的时代,昆德拉也在精神危机的挑战下迎来新一批读者。他们重拾昆德拉的文学髓质,摒弃陈腐的政治化视角,从美学层面贴近作家作品,借助文学的灵性重抵生命之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中国 翻译 阅读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1985-2022)
5
作者 李莹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三十余年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数度掀起了研究与阅读的热潮。从中国学者对昆德拉的热情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学者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心均不尽相同。经历了1980年代中期昆德拉研究者对作家文艺创作及小说主... 三十余年来,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国数度掀起了研究与阅读的热潮。从中国学者对昆德拉的热情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学者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心均不尽相同。经历了1980年代中期昆德拉研究者对作家文艺创作及小说主题思想的绍介与政治性误读阶段;1990年代中期以存在主题、性爱书写等研究为代表的过渡发展期,中国昆德拉研究于2000年代初迎来了繁荣发展期。但2010年代后,随着作家本人创作势头的下滑,昆德拉研究在中国遇冷。研究的疲软在导致困境的同时,也促使学者寻找突破口,确保昆德拉研究在变革中焕发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中国 翻译 接受研究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庆祝无意义》的空间叙事研究
6
作者 东野高寒 房立维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1期64-71,90,92,93,共11页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叙事方式方面的新颖尝试为叙事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绝佳素材。他晚年的作品《庆祝无意义》忠实于其小说的诸多元素,以充满哲思的语言阐述生命的“无意义”。不过小说发表时间较晚,与昆德拉其他作品相比尚有较大研...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叙事方式方面的新颖尝试为叙事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绝佳素材。他晚年的作品《庆祝无意义》忠实于其小说的诸多元素,以充满哲思的语言阐述生命的“无意义”。不过小说发表时间较晚,与昆德拉其他作品相比尚有较大研究空间,相关研究也较少涉及叙事学分析。本论文主要从叙事空间角度分析小说《庆祝无意义》的叙事技巧,理清小说的框架结构,展示小说各部分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理解人物与时空的关系,进而揭示小说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祝无意义》 米兰·昆德拉 叙事学 叙事空间
下载PDF
流亡中的形式实验与生命之思——论米兰·昆德拉后期作品的“晚期风格”
7
作者 杨莹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自捷克流亡到法国后,米兰·昆德拉创作的小说开始发生变化。他在法国时期创作的小说较捷克时期更加晦涩难懂,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这种变化体现了爱德华·W.萨义德所论述的“晚期风格”。导致昆德拉作品发生改变的原因... 自捷克流亡到法国后,米兰·昆德拉创作的小说开始发生变化。他在法国时期创作的小说较捷克时期更加晦涩难懂,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这种变化体现了爱德华·W.萨义德所论述的“晚期风格”。导致昆德拉作品发生改变的原因不仅是他生存国度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在生命后期不得不直面死亡,这使他思考的命题开始向内转。从昆德拉的作品看,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其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上。一方面,昆德拉采用了作者介入和关键词写作的形式实验,用小说形式的创新引领现代派小说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在作品中开始探讨遗忘和回归的生命主题,用书写对抗原本不可抗拒的遗忘,用永恒的流亡拒绝回归,将自己彻底地放逐在了小说艺术的道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晚期风格” 流亡 形式实验 生命之思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的现代主义文学观念探析
8
作者 王宝迪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0期10-13,共4页
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坛中,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性和形式的创新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在小说创作中,米兰·昆德拉始终对存在进行着诗意思考,他曾明确指出,小说形式上的创新与对存在的发现是密切相... 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坛中,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性和形式的创新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在小说创作中,米兰·昆德拉始终对存在进行着诗意思考,他曾明确指出,小说形式上的创新与对存在的发现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米兰·昆德拉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着诸多与存在相关的主题,譬如“轻与重”“灵与肉”“媚俗”“抒情性”等,在小说形式方面也有“复调小说”“对位的艺术”“离题的艺术”“数字七的结构”等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风格 复调小说 灵与肉 轻与重 西方现代主义 媚俗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酒与酒神精神
9
作者 于新伟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酒与酒神精神是米兰·昆德拉小说中重要的书写对象和意象。酒神传统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重要的文化传统,尼采立足于酒神现象进一步在古希腊哲学和艺术中重新发现了酒神精神。昆德拉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酒神元素,并通过大量的酒和饮酒... 酒与酒神精神是米兰·昆德拉小说中重要的书写对象和意象。酒神传统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重要的文化传统,尼采立足于酒神现象进一步在古希腊哲学和艺术中重新发现了酒神精神。昆德拉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酒神元素,并通过大量的酒和饮酒叙事、人物的酒神精神气质塑造、集体狂欢仪式等表现出来,体现了米兰·昆德拉对尼采“永恒轮回”的反思下“生命的轻”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俄尼索斯 米兰·昆德拉 饮酒叙事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性之思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真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4,共9页
在昆德拉的文学世界里,存在之思是小说主题的内核,小说致力于敞亮"被遗忘的存在",而"实验性"则是小说思想的表现形式。小说家在怀疑的相对视野中,努力展示只有从小说的角度才能勾画出来的存在之图。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小说 存在 陷阱 自我 诗性思考
下载PDF
文体的复调与变奏——对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凤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个潮流──跨体写作倾向,从中还可发现昆德拉这位自觉的文体革新者对小说历史渊源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昆德拉在"小说文体复调"方面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文学创作中文体形式的嬗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复调小说 小说文体学 文体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稀方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0-136,共7页
20世纪 80、90年代之际 ,米兰·昆德拉作品大量涌入中国 ,品种之全 ,数量之巨 ,使其成为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令人瞩目的现象。笔者意图在新时期文化的脉络中 ,考究米兰·昆德拉“旅行”中国的历程。中国新时期话语的确定 ,首先建... 20世纪 80、90年代之际 ,米兰·昆德拉作品大量涌入中国 ,品种之全 ,数量之巨 ,使其成为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令人瞩目的现象。笔者意图在新时期文化的脉络中 ,考究米兰·昆德拉“旅行”中国的历程。中国新时期话语的确定 ,首先建立在对于文革的叙述上。应该说 ,八十年代初我们对于文革的想象 ,既缓解了当事者的心理 ,又解释新的历史的合法性。但到了2 0世纪 80年代末 ,人们却已经不再能满足于这种叙事。米兰·昆德拉与我们处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情境之中 ,但他对于社会运动及人的精神的反省 ,让我们既陌生又吃惊。是社会的内在需要 ,将米兰·昆德拉唤到了我们面前 ,而他一但落入中国的语境 ,便导致了种种不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文革 当代 叙述 历史情境 叙事 反省 应该 首先 现象
下载PDF
荆棘丛生的背叛之旅——试论米兰·昆德拉笔下的背叛者群像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再红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2,共8页
米兰·昆德拉是在勘察人类存在的基础上进行他的创作实践的,而"背叛"则是他小说中人物寻找自我、追求理想、体验生存环境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玩笑》、《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例,... 米兰·昆德拉是在勘察人类存在的基础上进行他的创作实践的,而"背叛"则是他小说中人物寻找自我、追求理想、体验生存环境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玩笑》、《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例,分析了昆德拉小说中的三种背叛:雅罗米尔背叛非我及寻找自我的抒情态度,雅库布等通过背叛崇高和正义质疑既定的人类价值体系与道德准则,托马斯等对生存境况进行怀疑和否定。正是在种种背叛中,米兰·昆德拉通过小说主人公开始了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探寻,从"自我"存在的意义上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境况的真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背叛 怀疑 自我 存在
下载PDF
政治与性爱:公众视角与私人情境——米兰·昆德拉小说题材的历史内涵与存在意味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凤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65-73,共9页
 政治与性爱是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基本题材,也是昆德拉作品屡遭误读和争议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对政治与性爱在昆德拉作品中折射出的历史内涵以及昆德拉这一题材选择的"存在"动机作出分析和阐释。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为:...  政治与性爱是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基本题材,也是昆德拉作品屡遭误读和争议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对政治与性爱在昆德拉作品中折射出的历史内涵以及昆德拉这一题材选择的"存在"动机作出分析和阐释。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为:一、昆德拉为何选取政治与性爱题材作为进入历史之域、探索人性与存在的门径;二、政治、性爱题材表现与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结合,成为昆德拉反映特定历史情境中人类生态与心态的可靠手段;三、昆德拉对政治与性爱的不同处理,植根于更深刻地揭示"存在"的艺术动机;四、昆德拉借助于描写政治异化环境中的性爱,以反映极权制度下生活的荒谬本质;五、通过分析拉伯雷、卡夫卡对昆德拉艺术观念的影响,探讨昆德拉题材选择的历史渊源与存在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小说 题材 政治 性爱 存在 人物形象 历史内涵
下载PDF
米兰·昆德拉的欧洲文化身份建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解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从政治信仰破灭、丧失家园,到流亡异邦、身份和作品遭遇双重误读,昆德拉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异质文化空间。为了弥合差异、从边缘走向中心,昆德拉努力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文化身份。从对塞万提斯以来欧洲小说传统的皈依,到建构中欧... 从政治信仰破灭、丧失家园,到流亡异邦、身份和作品遭遇双重误读,昆德拉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异质文化空间。为了弥合差异、从边缘走向中心,昆德拉努力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文化身份。从对塞万提斯以来欧洲小说传统的皈依,到建构中欧文化身份以及对法国文化的依恋和守护,昆德拉一直力图在精神上回归欧洲,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欧洲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欧洲文化身份 欧洲小说 中欧 法国作家
下载PDF
梦的世界与梦幻叙述——米兰·昆德拉小说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英梅 李文昕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46-49,共4页
在文学作品中,梦的描写或叙述是作家构建作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梦的情境经常出现,他对于梦的描写或叙述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从叙述形式来看,梦是小说情节的一个独立部分,它组成了小说的复调结构,同样为阐释... 在文学作品中,梦的描写或叙述是作家构建作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梦的情境经常出现,他对于梦的描写或叙述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从叙述形式来看,梦是小说情节的一个独立部分,它组成了小说的复调结构,同样为阐释小说主题服务;从梦的意义来看,梦的世界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可能世界。它是最不受拘束的想象,同时也是向现实投去的最清醒的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梦幻叙述 可能性
下载PDF
青春、历史与诗意的追寻和质询——王蒙与米兰·昆德拉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51,共7页
以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认同性危机的理论,对中国作家王蒙(1934—)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两位作家都是在50年代初期,以独立思考的姿态,直面现实,叩问青春,写出... 以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认同性危机的理论,对中国作家王蒙(1934—)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两位作家都是在50年代初期,以独立思考的姿态,直面现实,叩问青春,写出风格独特的作品。其后,在青春困惑和认同性危机的缠绕下,两位作家分别对青春—革命—抒情诗—爱情等相互关联的一组人生重要命题加以大规模的书写和质询,却引出了各自不同的结论。在艺术风格上,王蒙的诗情近似于"主观诗人",自我色彩较浓,昆德拉的诗情则是那种"客观诗人"式的,隐藏更深,底蕴也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米兰·昆德拉 青春 历史 诗情
下载PDF
幽默小说:品性与历史——米兰·昆德拉的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凤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66-72,共7页
分析了“幽默”作为审美范畴之一在近代形成的文化语境、历史过程及审美功用 ,指出理性精神与怀疑态度作为幽默的内在品质 ,对近代以来的人类文化精神有独特的表征功能。以米兰·昆德拉为切入点 ,借助于对其幽默小说观的阐发及其作... 分析了“幽默”作为审美范畴之一在近代形成的文化语境、历史过程及审美功用 ,指出理性精神与怀疑态度作为幽默的内在品质 ,对近代以来的人类文化精神有独特的表征功能。以米兰·昆德拉为切入点 ,借助于对其幽默小说观的阐发及其作品所受幽默文化影响的考察 ,揭示了近四个世纪以来幽默小说的伟大进程及其在 2 0世纪文化语境中的曲折命运。论者基此认为 ,在新世纪文学精神的继承与开创中 ,幽默不仅应成为主导性的小说美学风貌之一 ,还将因其所表达的特定的小说智慧、相对性价值立场而成为一种有表征能力的当代审美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小说 审美范畴 文学传统 小说修辞学 米兰·昆德拉
下载PDF
遗忘与记忆的变奏──米兰·昆德拉小说的题旨隐喻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凤亮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丰富的隐喻,既是特定文化语境中充满诗性智慧的叙述策略,又包含了这一诗意表达所蕴含的内容。昆德拉移民法国前后的几部作品,便集中反映出“遗忘”的隐喻题旨。《为了告别的聚会》传递的是昆德拉作为移民作家即...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丰富的隐喻,既是特定文化语境中充满诗性智慧的叙述策略,又包含了这一诗意表达所蕴含的内容。昆德拉移民法国前后的几部作品,便集中反映出“遗忘”的隐喻题旨。《为了告别的聚会》传递的是昆德拉作为移民作家即将流亡的信息,《笑忘录》则集中反映他初居外国后的体验和心理,二者反映作者由特定历史时期的“有组织遗忘”引发出的存在思考,以及在异质语境中的文化陌生感与写作危机;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所导致的“无意识遗忘”,进一步显示遗忘的人类学本质。昆德拉借助于对“遗忘”的隐喻表达,探讨人类彼此确认的问题,有效阐释了一系列重要的存在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小说 遗忘与记忆 隐喻
下载PDF
“第三时”的小说世界──米兰·昆德拉小说史论阐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凤亮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2期71-78,共8页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既是一位存在意识较为强烈的小说家 ,也是一位有着明晰小说史观的小说批评家。本文分析了昆德拉在其小说与文论中表达的小说史理论 ,主要观点如下 :一、昆德拉认为 ,近四个世纪的欧洲小说史经历了类似于足...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既是一位存在意识较为强烈的小说家 ,也是一位有着明晰小说史观的小说批评家。本文分析了昆德拉在其小说与文论中表达的小说史理论 ,主要观点如下 :一、昆德拉认为 ,近四个世纪的欧洲小说史经历了类似于足球赛的上下半时 ,上半时的小说以想象力的创造为特征 ,下半时的小说以真实性的追求为特征 ;二、以卡夫卡、穆齐尔、布罗赫、贡布罗维茨等 2 0世纪小说家开创的“第三时”小说美学 ,既对下半时的小说美学产生了反拨 ,又是对上半时小说美学传统的呼唤、回归和超越 ;三、昆德拉严格界定了真正的现代主义与形形式式“伪现代主义”的区别 ,强调前者追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翻新 ,而且对既成思想有一种批判性的变革欲望 ;“反现代的现代主义”由此成为昆德拉小说创作的自觉追求。作者指出 :昆德拉的小说史论 ,除了体现出他作为小说家特有的实践意识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小说诗学 小说史 文学分期 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