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5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茶籽油微囊对低脂猪肉糜制品品质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康 邹俊 +2 位作者 袁梦 季秋雅 梅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高脂产品低脂化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无茶籽油脂肪替代肉糜为对照组,考察了两种形式的茶籽油(Tea seed oil,TSO)及纳米微囊化茶籽油(Nano tea seed oil microcapsules,NTM)代替猪背膘对猪肉糜制品... 高脂产品低脂化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无茶籽油脂肪替代肉糜为对照组,考察了两种形式的茶籽油(Tea seed oil,TSO)及纳米微囊化茶籽油(Nano tea seed oil microcapsules,NTM)代替猪背膘对猪肉糜制品理化性质的影响,对不同脂肪替代肉糜制品保水性、蒸煮得率、水分分布、质构、微观结构、脂肪氧化水平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50%、70%NTM可以改善添加TSO造成的肉糜制品保水能力的下降;NTM替代组的T_(21)弛豫时间、占比与无替代对照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TSO替代组不易流动水占比显著下降(P<0.05);NTM替代组,其L^(*)、b^(*)值较于无茶籽油替代组有所增强,a^(*)降低,且具有明显的脂肪氧化抑制效果,有效延长贮藏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TM替代组油脂分布较TSO添加组更均匀,与蛋白质结合更紧密;质构特性结果表明,TSO替代会造成质构的劣化,而NTM可以改善劣化情况,其中添加70%NTM的肉糜弹性和粘度优于50%和70%NTM替代组。综上,添加70%NTM可以均匀分布于猪肉糜中,并与蛋白质之间形成更多的氢键,从而达到稳定低脂猪肉糜保水力,硬度,弹性等理化性质的目的。因此添加70%NTM的低脂肉糜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茶籽油微囊(NTM) 籽油(TSO) 脂肪替代 低脂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产地文冠果籽特性及其籽油理化指标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优拉 张鼎 +2 位作者 孟祥雪 晋子康 陈贵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314-32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方法从全国11个省(区)收集21份文冠果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采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文冠果籽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方法从全国11个省(区)收集21份文冠果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采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文冠果籽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的横径和纵径差异不大,但千粒重、种仁重和种仁出油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山东省临沂市所产的文冠果种仁含油量为最高,达50.49%。文冠果籽油中共检测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二十碳一烯酸、芥酸和神经酸7种脂肪酸。不同产地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5.06%~55.96%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在32.60%~64.64%之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少见的功能性神经酸,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综合分析种子形态和脂肪酸组成,发现内蒙古赤峰和山东临沂地区的文冠果种子千粒重、种仁出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品质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子形态 产地 籽油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基于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牡丹/葵花籽油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晶晶 徐宝成 +4 位作者 丁玥 刘茜茜 王永超 余慧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硬度、黏度、微观结构、流变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当m(植物甾醇)∶m(γ-谷维素)=40∶60,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时,油凝胶形成的速度最快,硬度和黏度最大,熔点也最高;与葵花籽油凝胶相比,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凝胶的硬度更大(210.70 N),凝胶时间更短(0.5 h),熔点更高(55.22℃)。油凝胶制备时,可通过调整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比例来获得所需的晶型和凝胶网络结构,并由此获得理想的硬度、黏度、熔点和透明度等,以适应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该研究为后续基于油凝胶的新型功能黄油和功能奶油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植物甾醇 γ-谷维素 牡丹籽油 葵花籽油
下载PDF
松籽油水酶法提取及酶法破乳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根生 李思锦 +3 位作者 田阳 韩冰 谢春丽 费英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9-2098,共10页
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pH值11.3,加酶量5045 U&#... 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pH值11.3,加酶量5045 U·g^(-1),此条件松籽油提油率为71.73%。经比较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000 U·g^(-1)时破乳效果最好,破乳率为87.68%,在酶法破乳后进行酸化处理,通过调节pH值至5时破乳率提高至92.18%,此条件下松籽油得油率为7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饼粕 籽油提取 水酶法 酶法破乳
下载PDF
牡丹籽油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5
作者 陈程 闫梦茹 +4 位作者 薛守宇 葛鹏辉 吴建洋 杨洁 龚立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以增加牡丹籽油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波法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并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多分散系数(PDI... 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以增加牡丹籽油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波法制备牡丹籽油脂质体,并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及Zeta电位值;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包封率;同时考察其在4℃和25℃下的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牡丹籽油脂质体的乙醇注入-超声波法最优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牡丹籽油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5,缓冲液体积为15 mL,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脂质体包封率达到87.16%、粒径为143.6 nm、PDI为0.217,Zeta电位为-48.3 mV;4℃储存环境中牡丹籽油脂质体的稳定性较好;体外释药结果表明该制剂12 h内累积释放率达80.27%,缓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脂质体 表征 稳定性 体外释药
下载PDF
花椒油和花椒籽油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晴文 彭郁 +2 位作者 李茉 温馨 倪元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籽油分别是以花椒果皮和花椒籽为原料制备的产品,花椒油根据制备方式不同分为花椒调味油、花椒精油和花椒油树脂。花椒籽油的主要制备方式为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综合创新花椒中脂肪的精深加工技术,拓宽花椒食用、药用等范围,是实现花椒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花椒 花椒籽油 提取技术
下载PDF
β-乳球蛋白-多酚纳米颗粒稳定的百香果籽油Pickering乳液及其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婷婷 郑丽丽 +6 位作者 艾斌凌 杨旸 郑晓燕 王申宛 校导 杨劲松 盛占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8,共9页
本研究以β-乳球蛋白负载3种多酚(阿魏酸、槲皮素、香草酸)制备的β-乳球蛋白三配体复合物纳米颗粒(β-lactoglobulin triple ligand complex nanoparticles,β-LGCNPs)作为乳化剂,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制备百香果籽油Pickering乳液,考察Pic... 本研究以β-乳球蛋白负载3种多酚(阿魏酸、槲皮素、香草酸)制备的β-乳球蛋白三配体复合物纳米颗粒(β-lactoglobulin triple ligand complex nanoparticles,β-LGCNPs)作为乳化剂,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制备百香果籽油Pickering乳液,考察Pickering乳液在不同粒子质量分数和油相比例条件下的粒径、稳定性、微观结构、抗氧化性、消化性、流变特性及脂质氧化产物。结果表明,百香果籽油Pickering乳液是由β-LGCNPs吸附在油水界面稳定的水包油型(O/W)乳液,其粒径与颗粒含量呈正比,与油相比例呈反比,当颗粒质量分数为1.5%、油相比例为30%(体积分数)时,乳液平均粒径达到(5.78±0.10)μm。在不同离子强度和pH值条件下乳液稳定性好,展现出比百香果籽油更强的抗氧化性,且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与颗粒含量呈剂量依赖关系。肠道消化2 h后,乳液中游离脂肪酸释放率达到(65.17±1.52)%,较百香果籽油提高了26.65%。流变学分析展现剪切变稀现象,表明该乳液属于非牛顿流体,随着剪切频率的提高,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都增大。在15 d储藏期内,Pickering乳液中脂质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和丙二醛)的生成量和脂质氧化速率降低。综上所述,由β-LGCNP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改善了百香果籽油的稳定性、抗氧化活性、消化性及脂质氧化,有利于拓宽百香果籽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Β-乳球蛋白 多酚 百香果籽油 抗氧化活性 消化性
下载PDF
石榴籽油的提取、营养组成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子聪 胡超凡 +3 位作者 李彦坡 蒋巧俊 李群和 房翠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0,共13页
石榴籽油是从石榴加工剩余物石榴籽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油,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文从石榴籽油的提取方法、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榴籽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 石榴籽油是从石榴加工剩余物石榴籽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油,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文从石榴籽油的提取方法、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榴籽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水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物理场辅助提取法对石榴籽油的得率和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尽管源于不同产地和不同提取方法的石榴籽油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来看,石榴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达到88.57%~95.33%,其中以石榴酸为主(60.62%~81.40%),它是石榴籽油能够发挥一系列营养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石榴籽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木本植物油,本文旨在为石榴籽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石榴酸 健康功效 活性机制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品种牡丹籽油脂肪酸和角鲨烯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灵芝 徐宝成 +1 位作者 陈树兴 刘丽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含有11种脂肪酸,以α-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8个牡丹籽油样品中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及角鲨烯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相同产地的凤丹牡丹籽油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亚油酸相对含量除河南洛阳产地外均显著高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甘肃兰州牡丹籽油的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产地的(p<0.05),可作为对兰州牡丹籽油进行鉴别的指标之一;牡丹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油酸和α-亚麻酸相对含量,均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且牡丹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随着油酸、α-亚麻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综上,品种、产地及环境因子的不同均会造成牡丹籽油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品种 产地 脂肪酸 角鲨烯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紫苏籽油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雪梅 胡博 +1 位作者 唐晓姝 张白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1-277,共7页
紫苏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生育酚、植物甾醇以及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研究紫苏籽油对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将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紫苏籽油低(ZS-L,1.25 mL/kg BW... 紫苏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生育酚、植物甾醇以及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研究紫苏籽油对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将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紫苏籽油低(ZS-L,1.25 mL/kg BW)、中(ZS-M,2.5 mL/kg BW)、高(ZS-H,5 mL/kg BW)剂量组,干预30 d后,收集空白组以及紫苏籽油干预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测序,通过微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度及差异性变化,研究紫苏籽油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建立乙醇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以及血清中抗氧化酶超氧化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和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PCO)的含量,研究紫苏籽油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紫苏籽油组菌群种类增加且物种发生显著改变,提示紫苏油具有减肥、抗氧化应激作用。与乙醇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PCO、MDA含量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SOD含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GSH含量显著升高、体重显著降低,心脏、肾脏体比显著升高。综上所述,紫苏籽油可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一定的减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小鼠生长性能 乙醇氧化损伤 抗氧化能力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平 王劲 李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共8页
红松籽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因富含油酸、亚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已证明红松籽油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 红松籽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因富含油酸、亚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已证明红松籽油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并就其在食用油、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油 生物活性 提取方法
下载PDF
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磊 陈建国 +3 位作者 田世民 张朋朋 蔡祥焜 郑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为研究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高血脂的缓解功效,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造模7 d,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内容物30 d。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为研究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高血脂的缓解功效,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造模7 d,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内容物30 d。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指标,评价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的功效。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C、TG、LDL-C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大鼠TC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13.73%和14.79%;各剂量组大鼠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TG分别降低了45.87%、55.44%和64.03%,LDL-C分别降低了40.54%、26.12%和46.85%,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及HDL-C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磷虾 软胶囊 高血脂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香榧籽油中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晨曦 方学智 +3 位作者 陈则铭 罗凡 钟海雁 杜孟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8,46,共8页
旨在为风味香榧籽油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考察了不同加工工艺(烘烤温度和压榨工艺)对香榧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MS)等技术研究不同烘烤温度(140、150、160、170、180℃)和压榨工艺(... 旨在为风味香榧籽油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考察了不同加工工艺(烘烤温度和压榨工艺)对香榧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MS)等技术研究不同烘烤温度(140、150、160、170、180℃)和压榨工艺(螺杆压榨和液压压榨)对香榧籽油中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温度和压榨工艺对香榧籽油酸值影响较小,随烘烤温度的升高,螺杆压榨和液压压榨对香榧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不同,但不同烘烤温度和压榨工艺条件下制取的香榧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GB 2716—2018中的要求;电子鼻分析表明氮氧化合物、硫化物、芳香成分、甲基类物质对香榧籽油风味的影响较大;液压压榨和螺杆压榨香榧籽油风味最浓郁的烘烤温度分别为140℃和170℃;香榧籽油中共检出挥发性物质7类42种,其中萜烯类物质占主导;不同温度烘烤后液压压榨制取的香榧籽油中共有5种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而螺杆压榨制取的香榧籽油中有18种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柏木脑和香芹酮为两种压榨工艺共有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物质。综上,压榨工艺会影响香榧籽油达到浓郁风味所需要的热风烘烤条件,且螺杆压榨相较于液压压榨,其风味物质种类变化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籽油 烘烤 压榨工艺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石榴籽油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纳米乳制备及生物学活性
14
作者 罗金华 余建巧 +4 位作者 刘会 梁立 张颖 谢华 姚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将石榴籽油(pomegranate seed oil,PSO)分离为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PSO甘油三酯(pomegranate seed oil triglyceride,PSO-TG)和甘油二酯(pomegranate seed oil diglycerides,PSO-DG),用无水乙... 目的将石榴籽油(pomegranate seed oil,PSO)分离为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PSO甘油三酯(pomegranate seed oil triglyceride,PSO-TG)和甘油二酯(pomegranate seed oil diglycerides,PSO-DG),用无水乙醇提取PSO,制得富含多酚的PSO(polyphenol enriched pomegranate seed oil,P-PSO);用自由基清除法考察各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油的抗菌能力;将4种油制成纳米乳,考察各纳米乳对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PSO、PSO-DG、PSO-TG和P-PSO的极性顺序为P-PSO>PSO-DG>PSO>PSO-TG;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P-PSO>PSO-TG>PSO>PSO-DG;PSODG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种油(P<0.05),PSO对少孢哈萨克斯坦酵母(Kazachstania exigua)有最强的抗菌作用;纳米乳对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为PSO-DG>PSO>P-PSO>PSO-TG。结论油的极性影响着其对细菌质膜和细胞壁的穿透能力,以及与酶的亲和作用,是油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二酯 三酯 多酚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枸杞籽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通路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田瑞莹 邢莎莎 +9 位作者 虎娜 马文欣 刘畅 刘自钰 马彪 李佳阳 刘虎军 白长财 陈冬梅 马会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8,共9页
目的探索枸杞籽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通路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SD大鼠中的50只(空白组10只)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1),持续8周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 目的探索枸杞籽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通路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SD大鼠中的50只(空白组10只)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1),持续8周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观察衰老细胞,HE观察睾丸形态,ELISA检测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氧化损伤和Nrf2/ARE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模型鉴定成功后,经枸杞籽油干预,改善了睾丸形态,下调β-gal和γH2AX表达;升高血清中SOD、GSH以及T、FSH水平及降低MDA和LH水平(P<0.05);上调睾丸组织Nrf2、GCLC、NQO1和SOD2蛋白表达水平(P<0.05)以及支持细胞中Nrf2核表达。结论枸杞籽油激活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降低其氧化损伤,改善其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籽油 Nrf2/ARE信号通路 亚急性衰老 氧化应激 生殖激素 睾丸
下载PDF
牡丹籽油凝胶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估
16
作者 刘茜茜 徐宝成 +3 位作者 丁玥 赵晶晶 陈树兴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50,共11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淀粉为乳化剂,植物甾醇-卵磷脂-牡丹籽油凝胶为芯材,制备了4种水包油型牡丹籽油凝胶乳液,其分散相平均粒径在1~4μm,Zeta电位在-31 mV左右。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pH值(3~9)、... 以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淀粉为乳化剂,植物甾醇-卵磷脂-牡丹籽油凝胶为芯材,制备了4种水包油型牡丹籽油凝胶乳液,其分散相平均粒径在1~4μm,Zeta电位在-31 mV左右。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pH值(3~9)、热处理(40~100℃)、盐离子种类(Na^(+)、Ca^(2+)、Al^(3+))及离子强度(100、200、300、400、500 mmol/L)对凝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酸处理后,油凝胶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显著增大(电位绝对值减小),而弱碱条件对乳液粒径无显著影响,Zeta电位则逐渐减小(绝对值增加);在pH 3~9,4种凝胶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a^(+)、Ca^(2+)、Al^(3+))及其添加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凝胶乳液分散相粒径和Zeta电位增大,其中Al^(3+)的影响最为显著,Ca^(2+)次之,而Na^(+)的影响较弱;金属离子对凝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是Zeta电位和分散相粒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条件下,乳液未发生明显的破乳现象。低温(4~40℃)处理对凝胶乳液分散相粒径和Zeta电位无显著影响;60℃处理30 min,会使乳液粒径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但乳液仍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未发生破乳现象;高温区(80~100℃)处理30 min,凝胶乳液发生破乳现象。此外,油相中凝胶剂的比例对凝胶乳液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当m(甾醇)∶m(卵磷脂)=8∶2时,油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最紧密,凝胶乳液的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盐离子 热处理 牡丹籽油凝胶 凝胶乳液 乳液稳定性
下载PDF
牡丹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功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晴 吴震生 +3 位作者 陶福占 憨菲菲 李明红 苏宁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8-22,35,共6页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法分析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CO_(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分离压力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参数设置CO_(2)流量为20 kg/h、萃取时间为2.5 h、萃取温度为45℃以及分离压力为...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法分析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CO_(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分离压力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参数设置CO_(2)流量为20 kg/h、萃取时间为2.5 h、萃取温度为45℃以及分离压力为8 MPa时提取率最高,达到92.6%。采用该提取工艺制备的牡丹籽油通过生化分析、细胞生物学技术等手段,以清除DPPH、PTIO自由基能力、细胞氧化损伤存活率评价其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对DPPH、PTIO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牡丹籽油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基础植物油,可被广泛应用于皮肤护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抗氧化 化妆品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优化与营养成分分析
18
作者 叶静静 张焕新 +2 位作者 黄延莉 郭丹 李成忠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57,共7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以榛子为参照,对牡丹籽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评价。以牡丹籽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在超声温度49.9℃、pH值5.3、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6 mg/g、酶解...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以榛子为参照,对牡丹籽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评价。以牡丹籽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在超声温度49.9℃、pH值5.3、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6 mg/g、酶解时间4.1 h的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为22.48%;牡丹籽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总糖、黄酮及多酚质量分数分别为7.03%、13.84%、24.60%、2.31%、8.65%、9.81%、8.78%;与榛子相比,牡丹籽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但黄酮、多酚含量较高;牡丹籽油中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02%、1.96%、23.53%、26.92%、31.38%,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榛子油(11.48%、0.17%),尤其是高亚麻酸含量,表明牡丹籽油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声波 水酶法 黄酮 亚麻酸
下载PDF
冷榨亚麻籽油特征风味成分分析
19
作者 衡新蕊 王天亮 +1 位作者 姚云平 李昌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本研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及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结合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冷榨亚麻籽油的整体风味特征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冷... 本研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及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结合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冷榨亚麻籽油的整体风味特征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冷榨亚麻籽油的风味独特,主要呈新鲜清新的青草味及鱼腥味。GC-MS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12种、醇类7种、酸类5种、萜烯类3种、烷烃类3种、酮类2种及芳香族类化合物2种。综合GC-O、检测频率值≥6以及气味活度值≥1分析,明确了2-乙基己醇、己醇、(E)-2-己烯醛、己醛、(E,E)-2,4-庚二烯醛是冷榨亚麻籽油青草味的主要来源物质,而(Z)-4-庚烯醛是鱼腥味的主要来源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地区冷榨亚麻籽油的特征风味强度与感官风味属性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冷榨亚麻籽油的风味改善、工艺优化及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亚麻籽油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 气味活度值 检测频率
下载PDF
复配抗氧化剂在牡丹籽油乳液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20
作者 张子怡 唐林 +5 位作者 郭芷淳 储佳怡 钱文一 刘宇 常明 刘睿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4,62,共8页
为提高牡丹籽油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天然抗氧化剂(生育酚、抗坏血酸)进行复配,测定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乳液的抗氧化作用,并分析了不同复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贮藏30 d时,添加和未添加抗氧... 为提高牡丹籽油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天然抗氧化剂(生育酚、抗坏血酸)进行复配,测定不同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乳液的抗氧化作用,并分析了不同复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贮藏30 d时,添加和未添加抗氧化剂牡丹籽油乳液的粒径相较于0 d均略有增加,200 mg/kg TBHQ与800 mg/kg抗坏血酸复配时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且抗氧化作用最强;TBHQ与抗坏血酸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与生育酚表现出拮抗作用;TBHQ与生育酚之间拮抗作用的原因主要是TBHQ减少了生育酚在牡丹籽油乳液中油水界面的含量,而TBHQ与抗坏血酸之间协同作用主要是由于抗坏血酸增加了TBHQ在牡丹籽油乳液中油水界面的含量。综上,TBHQ与抗坏血酸复配能提高牡丹籽油乳液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乳液 抗氧化剂 叔丁基对苯二酚 生育酚 抗坏血酸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