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H方法粒子射流破岩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健 张贵才 +4 位作者 徐依吉 周毅 王瑞英 邢雪阳 李建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9-486,共8页
钻井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3%的钢质粒子在钻头喷嘴处高速喷出冲击岩石,实现了粒子射流冲击和钻头机械联合破岩,有效提高了破岩效率。利用瞬态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拟软件,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 钻井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3%的钢质粒子在钻头喷嘴处高速喷出冲击岩石,实现了粒子射流冲击和钻头机械联合破岩,有效提高了破岩效率。利用瞬态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拟软件,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考虑流体对粒子射流冲击的影响,建立了粒子射流冲击破岩的物理模型,获得了粒子射流参数对破岩体积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室内实验验证,验证了SPH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粒子射流冲击岩石表面形成规则的V型冲击坑;同条件下粒子射流破岩体积是水射流破岩体积的2~4倍;随着粒子射流冲蚀时间的增加,粒子射流破岩体积不断增加,但破岩效率降低;粒子射流压力大于10 MPa后,粒子射流破岩效率迅速增大;喷射角度大于6°后,破岩效率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冲击破岩 SPH方法 室内实验
下载PDF
球墨铸铁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东坤 李长河 +1 位作者 贾东洲 马宏亮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103,共6页
主要对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性能进行实验评价。采用K-P36数控平面磨床,选取干磨削、浇注式磨削、微量润滑磨削和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4种工况条件,分别从磨削力、磨削G比率、磨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方面进行磨削性能评价,结果表... 主要对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性能进行实验评价。采用K-P36数控平面磨床,选取干磨削、浇注式磨削、微量润滑磨削和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4种工况条件,分别从磨削力、磨削G比率、磨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方面进行磨削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改善了换热能力,与干磨削相比降低了将近150℃,干磨削得到的工件表面粗糙度Ra值为1.2μm,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Ra值为0.58μm,工件表面质量显著提高;在纳米粒子的润滑作用下,得到的磨削力较稳定,且比干磨削和微量润滑磨削得到的磨削力减小15%以上;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G比率在4种工况中最高,值为33,干磨削仅为12,比其他工况增大约一倍,砂轮的磨损明显减小,延长砂轮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磨削 干式磨削 微量润滑磨削 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 磨削G比率 磨削温度
下载PDF
粒子射流冲击破岩喷嘴的参数优化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福深 方天成 程晓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1,共7页
在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过程中,喷嘴作为粒子和水射流的核心加速装置,其加速能力决定了破岩效果的好坏。针对锥直型、等变速型和流线型喷嘴,建立了粒子和水射流在喷嘴中的加速模型、压降模型以及能量转换效率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 在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过程中,喷嘴作为粒子和水射流的核心加速装置,其加速能力决定了破岩效果的好坏。针对锥直型、等变速型和流线型喷嘴,建立了粒子和水射流在喷嘴中的加速模型、压降模型以及能量转换效率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喷嘴对粒子水射流加速能力的影响,对喷嘴的流道类型及尺寸进行了优化,依据优化结果对研制的喷嘴进行了破岩试验和流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收缩段长度为15 mm的等变速型喷嘴具有较高的加速能力和能量转换效率;研制的喷嘴可应用于粒子冲击钻井破岩工艺。所得结论可为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装置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喷嘴 冲击破岩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工具设计及模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玮 李世昌 +2 位作者 李卓伦 王新胜 朱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为解决深井与超深井钻井机械钻速低的问题,基于文丘里效应,设计了井下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工具,建立了工具的物理模型与流体流动的数值模型,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工具的可行性,并分析下喷嘴喷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为解决深井与超深井钻井机械钻速低的问题,基于文丘里效应,设计了井下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工具,建立了工具的物理模型与流体流动的数值模型,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工具的可行性,并分析下喷嘴喷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上部喷嘴直径小于30 mm时,工具能够实现文丘里效应,并在下喷嘴形成射流,验证了工具原理的可行性;随着喉管长度的增长,下喷嘴喷速先增大后减小;扩散管扩散角的大小对下喷嘴喷速影响不大;喉管直径对下喷嘴喷速影响很小,但当喉管直径小于40 mm时,喉管直径与下喷嘴喷速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文丘里效应的粒子自循环射流钻井工具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效应 自循环粒子射流 钻井工具 有限元模拟 喷嘴喷速
下载PDF
旋转喷射精炼铝液时粒子射流特性的模拟研究
5
作者 陈忠士 杨长贺 孙军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8,共3页
采用水摸拟研究糸统探讨了旋转喷头喷射时粒子射流在气/液表面的穿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粒子射流主要有三大类:直接穿透;吸附在气泡表面;裹在气泡内。粒子直接穿透入液体是粒子喷射中最理想的射流特性。旋转喷射比单... 采用水摸拟研究糸统探讨了旋转喷头喷射时粒子射流在气/液表面的穿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粒子射流主要有三大类:直接穿透;吸附在气泡表面;裹在气泡内。粒子直接穿透入液体是粒子喷射中最理想的射流特性。旋转喷射比单管喷射的效果更好。该研究为合理采用旋转喷头喷粉精炼铝液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喷射 水模拟 粒子射流 精炼 炼铝 净化
下载PDF
粒子射流冲击破岩效果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方祥 王瑞和 +1 位作者 周卫东 李罗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5,共6页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规律,从而有效指导粒子冲击钻井工艺参数的优选,通过粒子射流冲击破岩正交试验,确定了粒子射流各因素影响破岩效果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单因素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试验,分析了粒子体积分数、粒子直径、喷...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规律,从而有效指导粒子冲击钻井工艺参数的优选,通过粒子射流冲击破岩正交试验,确定了粒子射流各因素影响破岩效果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单因素粒子射流冲击破岩试验,分析了粒子体积分数、粒子直径、喷射角度等主要因素对破岩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优选了粒子冲击参数。试验得出,粒子射流各因素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喷射时间、粒子体积分数、粒子直径、喷射角度和喷距,最优粒子体积分数为2.0%,最优粒子直径为1.5mm,最优喷射角度为15°。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破碎孔眼深度与粒子体积分数和粒子直径均成二次函数关系,与喷射角度成四次函数关系;孔眼体积与粒子体积分数、粒子直径和喷射角度均成三次函数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冲击破岩 破岩效果 参数优选 实验室试验
下载PDF
粒子射流喷射钻塞流场特性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健 徐依吉 +2 位作者 孙宝京 常方瑞 韩晓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72,共10页
为有效利用粒子射流能量,实现粒子射流井底全覆盖并避免对套管壁冲蚀,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粒子射流喷射钻塞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阐明固液两相粒子射流喷射钻塞的流场特性,优化设计钻塞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 为有效利用粒子射流能量,实现粒子射流井底全覆盖并避免对套管壁冲蚀,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粒子射流喷射钻塞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阐明固液两相粒子射流喷射钻塞的流场特性,优化设计钻塞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粒子冲击塞面后开始反弹,速度明显降低,井底最高压力分布在冲击区;随周向喷嘴个数增加水泥塞冲蚀速率先逐渐增加后减小,6个周向喷嘴时冲蚀速率最大;中心喷嘴的加入消除了井底中心处低速区,使中心漩涡也明显减弱;喷嘴倾斜角为5°时,平均冲蚀率最大,对井壁冲击力最小;喷距为3 cm(约5倍喷嘴直径)钻塞效果较好;全尺寸地面试验表明粒子射流可有效覆盖整个井底,实现水泥塞快速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喷射钻塞 流场特性 参数优化 全尺寸试验
下载PDF
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提速工具机理研究
8
作者 李世昌 闫立鹏 +3 位作者 李建冰 白文路 杨秀丽 闫天宇 《中国锰业》 2018年第3期98-102,共5页
粒子射流钻井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深井与超深井钻井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文丘里效应相关理论,设计了井下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工具,建立了流体在工具内部流动的压力模型,分析模型因素对钻头喷嘴射流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的雷诺数与管壁粗... 粒子射流钻井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深井与超深井钻井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文丘里效应相关理论,设计了井下自循环粒子射流钻井工具,建立了流体在工具内部流动的压力模型,分析模型因素对钻头喷嘴射流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的雷诺数与管壁粗糙度对能量损失影响最大,加速粒子所需要的能耗其次,固液之间摩擦能耗较小。随着上喷嘴直径、岩屑质量分数与岩屑直径的变大,射流压力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优值;随着喉管直径的变大射流压力逐渐变小;喉管长度的大小对射流压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文丘里效应 井下自循环 压力模型 能量损失 射流压力
下载PDF
水力高压粒子射流钻塞工具研制及应用
9
作者 常方瑞 韩晓强 +1 位作者 张宪超 张在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7期85-86,共2页
修井作业过程中,钻塞作业是其中一道常规工序,目前传统钻塞方式存在浅层钻塞加压困难、套损井无法钻塞等问题。为此设计加工了水力高压粒子射流钻塞工具,利用高压液体携带石英砂粒喷射井眼规则、钻进速度快的优点,促进钻塞作业提速,助... 修井作业过程中,钻塞作业是其中一道常规工序,目前传统钻塞方式存在浅层钻塞加压困难、套损井无法钻塞等问题。为此设计加工了水力高压粒子射流钻塞工具,利用高压液体携带石英砂粒喷射井眼规则、钻进速度快的优点,促进钻塞作业提速,助力油田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塞 高压 粒子射流 占井周期 修井作业
下载PDF
粒子射流冲击下破岩应力分析与破岩区域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任福深 方天成 +1 位作者 程晓泽 常玉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0-1080,共11页
由于粒子射流冲击破岩的复杂性和破岩过程的短暂性,粒子射流冲击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与损伤破坏研究是一个难点问题。考虑粒子射流返流的影响,基于空腔膨胀理论建立了粒子射流耦合冲击作用下的岩石应力和破岩区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 由于粒子射流冲击破岩的复杂性和破岩过程的短暂性,粒子射流冲击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与损伤破坏研究是一个难点问题。考虑粒子射流返流的影响,基于空腔膨胀理论建立了粒子射流耦合冲击作用下的岩石应力和破岩区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和仿真模拟相互验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粒径和射流冲击速度对单粒子射流冲击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分布和破岩区域的影响规律。针对多粒子连续射流耦合冲击破岩过程,给出了破岩区域的计算方法,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垂直射流和旋转射流状态下的破岩区域规律。结果表明:粒子射流耦合冲击破岩过程中,呈一定角度的旋转射流破岩区域要比垂直射流破岩区域大,粒径的增加对破岩区域影响较小,当射流冲击速度为200 m/s和粒径为1.0 mm时,8°和20°射流冲击破岩区域分别是喷嘴出口直径的1.7和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应力分析 破岩区域 数学模型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粒子射流耦合冲击破岩实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晓泽 任福深 +1 位作者 方天成 常玉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9,共8页
为研究高速金属粒子和流体耦合冲击作用下岩石破碎的特性和规律,利用自主研制的粒子射流耦合冲击破岩实验装置,开展了射流速度、粒子直径与破岩效率实验,粒子体积分数与破岩效率实验,射流角度与破岩效率实验和粒子射流破岩与钻压比例关... 为研究高速金属粒子和流体耦合冲击作用下岩石破碎的特性和规律,利用自主研制的粒子射流耦合冲击破岩实验装置,开展了射流速度、粒子直径与破岩效率实验,粒子体积分数与破岩效率实验,射流角度与破岩效率实验和粒子射流破岩与钻压比例关系等实验。研究表明:含有一定动能的高频粒子冲击更有利于提高破岩效率,粒子在钻井液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直接反映了粒子破岩效果的好坏,实际钻井时可以利用单个粒子的冲击动能和单位岩石面积上受到粒子的冲击频率来确定粒子的掺入比例;研制粒子射流冲击钻头时,可以不采用0°入射角的射流喷嘴,而采用1个入射角为8°和3~4个入射角为20°喷嘴的组合设计,其更有利于提高粒子动能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射流 钻井液 耦合冲击 破岩 钻井
原文传递
植物油基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机理与磨削力预测模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彦彬 李长河(指导)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44,共1页
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技术是一种准干式绿色制造方法,是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展重点。然而,然而对于磨削加工应用,存在以下技术瓶颈:高比能导致微量润滑换热能力不足;砂轮高速旋转存在气障层导致润滑剂有效流量过低;砂轮/工件复... 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技术是一种准干式绿色制造方法,是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展重点。然而,然而对于磨削加工应用,存在以下技术瓶颈:高比能导致微量润滑换热能力不足;砂轮高速旋转存在气障层导致润滑剂有效流量过低;砂轮/工件复杂空间润滑剂输运成膜、减摩换热等科学本源问题尚未解决;高速高温高压界面润滑作用影响的材料去除机制及力学行为尚未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去除机制 磨削加工 微量润滑 润滑作用 绿色制造 准干式 润滑剂 粒子射流
原文传递
镁合金表面热喷涂WC-10Co-4Cr粒子沉积及分布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敏 蒋理帅祎 +1 位作者 刘富强 张治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86-3192,共7页
为了探究高速空气燃料热喷涂(activated combustion-high velocity air fuel,AC-HVAF)过程中喷涂粒子撞击基材后的沉积特性。采用AC-HVAF热喷涂技术在AZ80镁合金基体上沉积WC-10Co-4Cr硬质涂层。通过离散沉积实验获得薄层沉积粒子,探讨... 为了探究高速空气燃料热喷涂(activated combustion-high velocity air fuel,AC-HVAF)过程中喷涂粒子撞击基材后的沉积特性。采用AC-HVAF热喷涂技术在AZ80镁合金基体上沉积WC-10Co-4Cr硬质涂层。通过离散沉积实验获得薄层沉积粒子,探讨各种沉积形貌的种类、形成原因、结合机制及射流中粒子的径向和轴向分布。结果表明:在AC-HVAF粒子沉积过程中,嵌入型沉积为主要的沉积形貌,同时包含少量的破碎型与空腔型沉积粒子。在涂层的形成过程中,嵌入型沉积对涂层/基体结合性能起重要作用;空腔型沉积的小颗粒及破碎型沉积的大颗粒是造成沉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喷涂粒子主要集中在射流中心,越靠近射流边缘,空腔型沉积粒子越多,最终导致AC-HVAF粒子射流呈现出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WC-10Co-4Cr 沉积状态 粒子射流 镁合金
下载PDF
围压条件下粒子冲击破岩裂隙扩展机理研究
14
作者 刘勇 李兴 +2 位作者 郭鑫辉 魏建平 宋大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33,共11页
为揭示粒子冲击下围压对岩石裂隙形成及扩展机制的影响,开展了粒子冲击破岩试验和微纳米工业CT(compnted tomography)扫描试验,明确了围压对粒子冲击作用下岩石裂隙扩展特征的影响;并对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粒子冲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岩... 为揭示粒子冲击下围压对岩石裂隙形成及扩展机制的影响,开展了粒子冲击破岩试验和微纳米工业CT(compnted tomography)扫描试验,明确了围压对粒子冲击作用下岩石裂隙扩展特征的影响;并对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粒子冲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岩石的应力场和裂隙场演化过程,揭示了围压影响裂隙扩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粒子冲击岩石后,在岩石内部形成破碎区和晶间主裂隙扩展区。压应力导致形成的剪切应力和拉应力是破碎区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晶间主裂隙扩展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切向衍生拉应力。围压使岩石颗粒间产生预应力,导致切向衍生拉应力需克服颗粒之间的初始压应力才能形成张拉裂隙;围压的增大导致岩石颗粒间剪切裂隙比例和摩擦效应提升,产生相同裂隙数目消耗能量增大,抑制了晶间主裂隙扩展区和破碎区的形成,破碎效果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粒子射流 冲击破岩 辅助破岩 硬岩掘进
下载PDF
聚能射流粒子横向速度的测定
15
作者 刘贵喜 王翠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1-75,共5页
提出了测定射流粒子横向速度的方法。测出了两种聚能装药的射流粒子的横向速度。横向速度的数值范围在(0.001~0.118)mm/μs内。以射流粒子横向速度和横向偏移的大小作为判断射流准直性程度的尺度。
关键词 速度测量 射流粒子 聚能装药
下载PDF
岩弹冲击破岩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勇 郭鑫辉 +1 位作者 魏建平 张宏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0-278,305,共10页
针对深部岩层掘进过程中钻具磨损快、掘进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粒子冲击破岩技术,提出采用高压气体驱动加速岩弹冲击预裂掘进面岩体,减少钻具磨损。通过SHPB试验和三维扫描试验,测试岩石破坏吸收能和新增表面积,构建岩石冲击破坏吸收能理... 针对深部岩层掘进过程中钻具磨损快、掘进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粒子冲击破岩技术,提出采用高压气体驱动加速岩弹冲击预裂掘进面岩体,减少钻具磨损。通过SHPB试验和三维扫描试验,测试岩石破坏吸收能和新增表面积,构建岩石冲击破坏吸收能理论模型;采用自主研制的岩弹冲击破岩试验装置研究了气体压力、岩弹质量及岩性对破岩效果的影响。形成了以下结论:基于实测岩石破坏吸收能和新增表面积,得出试验花岗岩岩样比表面自由能γs为6.34 mJ/mm^(2);增大气体压力能够有效提高岩弹冲击动能,使花岗岩吸收能和新增表面积增大,同时岩弹破碎和弹射耗散能随之提高,岩弹冲击动能转化为花岗岩破坏吸收能效率降低;吸收能与岩弹质量和动能乘积成幂次方关系,保持气压不变,增大岩弹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岩弹冲击动能和花岗岩破坏吸收能,提升破坏效果。但过多提高岩弹质量,导致其动能降低,从而使吸收能转化效率降低。不同岩性的岩石比表面自由能不同,但气体压力、岩弹质量对不同岩性岩石冲击破坏效果的影响基本一致。研究结论为硬岩辅助掘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掘进 粒子射流 冲击破岩 硬岩破碎 能量耗散
下载PDF
磨削温度场建模及热传递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东坤 李长河 +1 位作者 贾东洲 张彦彬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
以磨削原理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干磨削、湿磨削和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的温度场理论模型,分别对各种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热量的传递分析。借鉴强化换热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射流的导热特性,并对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温度场能量... 以磨削原理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干磨削、湿磨削和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的温度场理论模型,分别对各种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热量的传递分析。借鉴强化换热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射流的导热特性,并对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温度场能量的分配进行分析,理论推导出由砂轮/工件界面传入工件的能量比例系数及工件平均表面温度,用4种冷却方式进行磨削实验,分别通过红外热像仪和测力仪测得工件的表面温度和切向磨削力,并计算出传入工件的能量比例系数,证实浇注式磨削能量比例系数最低,其次为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分别为40.06%和4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磨削温度 能量比例系数 纳米粒子射流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Al nanoparticles by flow-levitation method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善俊 陈艳 +4 位作者 唐永建 罗炳池 易早 韦建军 孙卫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845-850,共6页
The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intermetallic FeAI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flow-levitation (FL) method was reported. Iron and aluminium droplets were levitated stably at about 2 230℃. The morphology, clystal structure... The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intermetallic FeAI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flow-levitation (FL) method was reported. Iron and aluminium droplets were levitated stably at about 2 230℃. The morphology, clyst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eAI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high-resolution TEM, X-ray diffraction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se nanoparticles is about 34.5 nm. Measurements of the d-spacing from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studies confirm that the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have the same crystal structure (B2) as the bulk FeA1. A thin oxidation coating is formed around the particles when being exposed to air. Based on the XPS measurements, the surface coating of the FeAI nanoparticles is composed of Fe2O3 and FeAl2O4. Besides, hysteresis curve reveals that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s) of FeA1 is 1.66 A/m2, and the coercivity is about 1.214×10^3 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eA1 nanoparticles flow-levitation method
下载PDF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of a single micron sized iron particle during combustion
19
作者 Peyman MAGHSOUDI Mehdi BIDABADI +1 位作者 Seyed Amir Hossein MADANI Abolfazl AFZALABA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951-962,共12页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of a single burning iron particle.Three mathematical methods including AGM(Akbari-Ganji’s method),CM(Collocation method)and GM(Galerkin Method)are ...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of a single burning iron particle.Three mathematical methods including AGM(Akbari-Ganji’s method),CM(Collocation method)and GM(Galerkin Method)are applied to solving non-linear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se methods is examined as well.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forth order Runge-Kutta approach,a numerical method,is used to validate the obtained analytical results.In the present study,the developed mathematical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thermal radiation,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particle density variations during combustion process.Due to particles’small size and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the system is assumed to be lumped in which the particle temperature does not change within the body and all of its regions are at the same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btained by analytical methods have satisfactory agreement with numerical outputs.Final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GM is a more appropriate method than GM and CM due to its lower mean relative error and less ru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particle combustion analytical solutions thermal radiatio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annular impinging jets with/without swirling flow by short guide vanes 被引量:6
20
作者 YANG HuiQun KIM TongBeum LU TianJ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49-757,共9页
Annular jets impinging on a uniformly heated flat plate with or without swirling flow by short guide vanes are experimentally characterized.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fixed at a relatively low value, the variation of j... Annular jets impinging on a uniformly heated flat plate with or without swirling flow by short guide vanes are experimentally characterized.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fixed at a relatively low value, the variation of jet flow structures with impinging distance is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Correspondingly, the distributions of wall pressure and heat transfer on the plate are measured. At sufficiently large impinging distances, without swirling flow, the obtained flow and wall pressure/heat transfer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al observation for a conventional annular impinging jet, show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nular impinging jet flow to single circular impinging jet-like flow. In contrast, no such transition occurs in the presence of flow turning by short guide vanes. At short and intermediate impinging distances, flow turning causes mor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s of wall pressure and heat transfer on the target plate and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rat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annular jet.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vortical flow structures shed and convected downstream from the short guide vanes. In sharp contrast, at large impinging distances, the larger momentum loss due to flow turning results in lower heat transfer rates on the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lar impinging jet flow structure swirling flow guide vanes wall heat transfer wall press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