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秘仪·历史重构·艺术想象·精神拯救——希尔达·杜丽特尔“感性”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应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145,共8页
杜丽特尔虽身处现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代,但其卓越的文学理念和创作实践却一直未能进入文学"正典",文学研究者对其艺术及思想的评论亦乏善可陈。文章回归杜丽特尔创作的起点,梳理其以女性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思维与创作体系;以杜... 杜丽特尔虽身处现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代,但其卓越的文学理念和创作实践却一直未能进入文学"正典",文学研究者对其艺术及思想的评论亦乏善可陈。文章回归杜丽特尔创作的起点,梳理其以女性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思维与创作体系;以杜丽特尔的诗歌、文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感性秘仪、女性生命力与历史重构、超意识与艺术想象、艺术之美与精神拯救等问题的讨论,构筑其"感性"思想体系并挖掘其中与男性诗人迥异的"现代意识"。重启对杜丽特尔的研究,管窥现代诗歌嬗变中的不同观念及创作倾向,重塑现代诗坛的多元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特尔 感性思想 自然秘仪 历史重构 艺术想象 精神拯救
下载PDF
间隔年与当代中国青年的自我精神拯救 被引量:4
2
作者 敖成兵 《北京青年研究》 2014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社会变迁的宏阔背景下,当代中国青年出现集体的精神困顿。青年人的精神困顿不仅导致青年问题行为的出现,而且造成青年群体生活意义的失落和生命价值的缺失,青年人需要通过自我精神拯救的方式来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间隔年旅... 在社会变迁的宏阔背景下,当代中国青年出现集体的精神困顿。青年人的精神困顿不仅导致青年问题行为的出现,而且造成青年群体生活意义的失落和生命价值的缺失,青年人需要通过自我精神拯救的方式来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间隔年旅行有利于帮助青年人在接触自然、融入异乡和生命体验中获得自我精神拯救,使他们在行走中探寻生活的本真和生命的意义,重新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重塑精神信仰,从而在回归后真正实现自我精神的蜕变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年 当代中国青年 自我精神拯救
下载PDF
重返精神的伊甸园——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拯救观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宏峰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
本文借助《圣经》对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拯救观进行了探讨 ,认为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扭曲以及人类的精神堕落表明他们已失去了自己的精神伊甸园 ,人类要复得失去的精神乐园就必须重返大自然。诗人还用心灵蜿蜒曲转的成长过程来象征《圣经》... 本文借助《圣经》对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拯救观进行了探讨 ,认为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扭曲以及人类的精神堕落表明他们已失去了自己的精神伊甸园 ,人类要复得失去的精神乐园就必须重返大自然。诗人还用心灵蜿蜒曲转的成长过程来象征《圣经》中的迂回拯救观 ,从而喻示出人类获得精神拯救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诗歌创作 拯救 《圣经》 精神拯救 迂回拯救 基督教 精神伊甸园
下载PDF
简论灾难影片《2012》与西方文化的忧患意识和拯救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运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3-64,共2页
两希文明发展历程的固有特点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而美国影片《2012》所展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及其所褒扬的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拯救精神正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主题。透过欧美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减少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 两希文明发展历程的固有特点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而美国影片《2012》所展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及其所褒扬的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拯救精神正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主题。透过欧美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减少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误解和冲突,促进中西文化深层次的交流和融会贯通,提升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影片 《2012》 西方文化 忧患意识 拯救精神
下载PDF
《万寿寺》中反讽与绝望的精神互文——兼谈处置绝望的文学手段
5
作者 黄子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文章从作家们面对绝望所做出的不同处理方式谈起,在对比中,结合克尔凯郭尔关于反讽的理论,分析王小波在小说《万寿寺》中所运用的反讽,阐释其与绝望之间的精神关联。
关键词 绝望 精神拯救 反讽
下载PDF
《钢的琴》:工人阶级主体性的困境与拯救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冰 李忠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92,共2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钢的琴》的分析,来呈现出影片的主题:工人阶级在转型时代所面临的身份的失落与主体性困境,及其自我精神突围与拯救的努力。在挖掘主题的同时,分析呈现这一旨趣的叙事肌理或艺术形式,即以表现主义或超现实主义元素... 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钢的琴》的分析,来呈现出影片的主题:工人阶级在转型时代所面临的身份的失落与主体性困境,及其自我精神突围与拯救的努力。在挖掘主题的同时,分析呈现这一旨趣的叙事肌理或艺术形式,即以表现主义或超现实主义元素作为"深度模式"和内在性叙事的手段,来打开这些底层工人的情感世界,垦掘人性的美好与坚韧,表现乐观的情绪与态度,呈示诗性的生存体验,突破了既往艺术者对底层人民的简单而固定的想象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阶级 主体性 身份失落 主体性困境 精神拯救
下载PDF
《流浪地球》——拯救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的艺术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远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80,共5页
2019年春节档,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冠王。有别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模式,《流浪地球》突破了美式灾难科幻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流俗,体现出大气包容的新的世界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点极... 2019年春节档,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冠王。有别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模式,《流浪地球》突破了美式灾难科幻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流俗,体现出大气包容的新的世界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点极为抢眼。电影为人类奉献了来自东方的对人类命运和危机的思考,艺术地展示了拯救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在颠覆性灾难面前,通过构建跨国家和种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度时艰,实现人类的集体自我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 科幻电影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个人英雄主义 集体主义拯救精神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学谦 张福贵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6,共5页
虽然90年代中国文学状况要比80年代复杂得多,但是,其主导性精神仍然十分明显。张承志等对世俗欲望的激烈否定是90年代初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随后便是更大规模的世俗化运动,欲望书写成为普遍的潮流。现实主义冲击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 虽然90年代中国文学状况要比80年代复杂得多,但是,其主导性精神仍然十分明显。张承志等对世俗欲望的激烈否定是90年代初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随后便是更大规模的世俗化运动,欲望书写成为普遍的潮流。现实主义冲击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但其叙述框架难于摆脱陈旧的思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文学 精神拯救 世俗欲望 现实主义冲击波
下载PDF
文化透视下的“美国梦”——以《推销员之死》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继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98-102,共5页
关键词 《推销员之死》 “美国梦” 文化透视 人生哲学 精神拯救 辛格尔 自我改善 新英格兰 个人魅力 田纳西·威廉姆斯
下载PDF
宗教进程中的困顿及其格调——以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鼻子》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春花 《消费导刊》 2010年第1期208-209,共2页
宗教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可以说它是一个文化纠纷,因为它渗透了文化性的世俗觉悟,我们还可以称这个文化性的世俗觉悟是下意识的世俗文化涉足,其中的困顿则要归咎于宗教特质中的历史性,主人公内供代言了传统宗教在双重文化夹缝内并存的... 宗教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可以说它是一个文化纠纷,因为它渗透了文化性的世俗觉悟,我们还可以称这个文化性的世俗觉悟是下意识的世俗文化涉足,其中的困顿则要归咎于宗教特质中的历史性,主人公内供代言了传统宗教在双重文化夹缝内并存的无助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文化 宗教文化特质 精神拯救 现实主义危机 当代意识 二元结构
下载PDF
从关注妇女命运到对人类灵魂的关怀——论林湄的小说创作
11
作者 戴翊 《华文文学》 2011年第3期98-105,共8页
林湄的作品是她的人生求索的结晶,是她心路历程的最好展示。她的重要作品的主人公具有历史时代的某种代表意义,她对于"人"的感性体验和综合思考,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对读者有着启示和参照价值。她早期的大量作品揭示... 林湄的作品是她的人生求索的结晶,是她心路历程的最好展示。她的重要作品的主人公具有历史时代的某种代表意义,她对于"人"的感性体验和综合思考,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对读者有着启示和参照价值。她早期的大量作品揭示了时代在妇女问题上的本质特征,是对摧残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的腐朽心理、观念的严厉抨击,是对女性寻求自我解放、自我实现所付出的带着血泪的卓绝努力的礼赞,也包含着对女性自身弱点和误区的剖析。而发表于2004年的长篇小说《天望》则跨越了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优劣作比较的惯常做法,站在精神拯救的高度,对人类精神走向的误区做反思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命运 自我实现 精神拯救 灵魂家园
下载PDF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中母亲意象的原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璐 程金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象征隐喻的创作思维下,形成了以"原型意象群"为单位的中国现代艺术歌曲意象系统。其中的"母亲原型意象群",通过"母亲原型"在不同历史语境中...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在中国现代象征隐喻的创作思维下,形成了以"原型意象群"为单位的中国现代艺术歌曲意象系统。其中的"母亲原型意象群",通过"母亲原型"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书写与表达,将"母亲意象"从平面的隐喻书写引入立体、多元的隐喻阐释空间,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意象的书写与表达方式;同时,"母亲原型意象群"将时代心理与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融通,对当时国人的精神诉求给予了细腻的回应和关照,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 原型批评 “母亲原型意象群” 隐喻书写与表达 民族记忆 精神拯救
下载PDF
对“此在”的拥抱与超越——《阳光》与《活着》之比较研究
13
作者 李子芯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阳光》与《活着》两部小说虽然成书的时代及地域文化不同,但它们都通过描写主人公凄凉而隐忍的一生来展现俗世人们生存的悲哀与不幸,都塑造了一个善良、宽容、悟透了生死真谛的感人的形象,都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等重大主题。通过对两部... 《阳光》与《活着》两部小说虽然成书的时代及地域文化不同,但它们都通过描写主人公凄凉而隐忍的一生来展现俗世人们生存的悲哀与不幸,都塑造了一个善良、宽容、悟透了生死真谛的感人的形象,都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等重大主题。通过对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发掘并进一步探讨在苦难的现实面前,人们该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实现自我的精神拯救等问题,以期给苦难深重的现实世界的人们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 《活着》 此在 精神拯救
下载PDF
鲁迅拯救女性精神在《祝福》中的具体体现
14
作者 蔡函伶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9X期28-29,共2页
"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完全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这次运动昭示着人的意识觉醒。在这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中,"男女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女权运动也伴随着打响了。当时一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蔡元培、鲁... "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完全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这次运动昭示着人的意识觉醒。在这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中,"男女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女权运动也伴随着打响了。当时一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蔡元培、鲁迅、林语堂等都在为中国妇女解放进行了深层次探索,试图以文学作为有效途径唤醒新女性意识。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鲁迅创作了诸多揭露旧势力和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文学作品,《祝福》就是鲁迅所创作的极具代表意义的一篇。本文就以鲁迅在《祝福》中所体现出的拯救女性精神的具体体现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祝福》 拯救女性精神
原文传递
后现代叙事下的边缘生存寓言——论《女勇士》的寓言性质
15
作者 田艳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女勇士》一书是华裔文坛的一大佳作,本文试图从表层的叙述方式层面和深层的主题精神层面这两个层面分析该书所具有的寓言性质,并深入探讨形成这一寓言性质的原因,挖掘出《女勇士》一书所具有的深层文学意义以及作者在后现代语境下对... 《女勇士》一书是华裔文坛的一大佳作,本文试图从表层的叙述方式层面和深层的主题精神层面这两个层面分析该书所具有的寓言性质,并深入探讨形成这一寓言性质的原因,挖掘出《女勇士》一书所具有的深层文学意义以及作者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独特关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生存 拯救精神 抗争意志 寓言叙事
下载PDF
穿越死亡沼泽,直面生命现实——解读毕淑敏长篇小说《女心理师》的创作主题
16
作者 李海燕 韩晓婷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4-86,共3页
毕淑敏的心理励志小说《女心理师》自出版发行以来,获得较高评价的同时,亦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作为一名当代女作家,她的作品始终饱含着浓厚的对生命无私的诠释和热爱,对死亡的冷静思考和解读,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度悲悯和关注。
关键词 毕淑敏 《女心理师》 生命意识 死亡主题 拯救精神
下载PDF
阳光式的“拯救”
17
作者 Sudip Mazumdar 衣小妍(编译) 《财经文摘》 2006年第3期82-82,共1页
繁重的压力和过度的工作使印度人开始用精神电视拯救疲惫的身体和心灵。
关键词 印度 工作压力 拯救精神 节目制作 电视业
原文传递
热烈的爱与残酷的死
18
作者 郭恋东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3-75,共3页
“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比爱更美好,没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阿尔弗雷德·德·缪塞汪剑钊在《人的精神拯救——自由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简论》一文中曾经对“人”作过一番定义,他说:“人是一种充满悖论的生存,他既高贵又卑劣,既... “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比爱更美好,没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阿尔弗雷德·德·缪塞汪剑钊在《人的精神拯救——自由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简论》一文中曾经对“人”作过一番定义,他说:“人是一种充满悖论的生存,他既高贵又卑劣,既仁慈又残忍,既痛苦又快乐,既自由又奴役,既崇尚精神又沉溺物质,既理智又激情,由此铸成了一个幽邃难测的司芬克斯之谜。过去与未来的恒长时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 迷狂 性无能 自由哲学 长时间 生命体验 精神拯救 奴役 痛苦 故事
原文传递
冲突与悖论——评格雷厄姆·格林的两部宗教小说
19
作者 李蓓蕾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2-63,共2页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常常探索人类生活的各种问题,尤其关注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人类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的意义,充满了冲突与悖论。本文运用新批评相关理论来研究其两部宗教小说中精巧的悖论建构,以期有助于深入探讨其小说创...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常常探索人类生活的各种问题,尤其关注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人类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的意义,充满了冲突与悖论。本文运用新批评相关理论来研究其两部宗教小说中精巧的悖论建构,以期有助于深入探讨其小说创作的复杂性与艺术价值,展现出其小说的精神境界的矛盾性,从而观照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启迪人们剖析和超越自我,寻求生存的意义与灵魂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小说 悖论建构 戏剧效果 艺术张力 精神拯救
原文传递
“七一”怀想
20
作者 师文 《山西老年》 2010年第7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民族觉醒 中华 历史画卷 精神拯救 光辉历程 季风 不知疲倦 记忆 民族振兴 颂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