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精神生产劳动的特征——兼论知识分子政策的客观依据
- 1
-
-
作者
黄韬
袁丁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5期44-47,共4页
-
文摘
一,为什么要研究精神生产劳动的特征我们探索这一问题的起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随着人类社会对精神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精神生产领域劳动者的队伍在日益扩大,精神生产劳动的地位在日益提高,其功能也在日益增大。因而。
-
关键词
精神生产劳动者
物质生产劳动
精神生产者
精神产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特征
复杂劳动
人类社会
简单劳动
三个方面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精神生产力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郭正红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社政部
-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54-56,共3页
-
文摘
精神生产力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精神生产的动力机制 ,它是精神生产劳动者 ,运用精神生产手段创造观念形态产品的能力和力量。在精神生产力中精神生产劳动者是能动的、主导的因素。精神生产力比物质生产力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精神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
关键词
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力
精神生产劳动者
社会进步
创造性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关于精神生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3
-
-
作者
王洪奇
-
机构
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98-100,共3页
-
文摘
一、精神生产概念的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最早由黑格尔提出。他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把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创造称为“精神生产”。但是,黑格尔的精神生产是绝对精神的生产,生产的主体是抽象的绝对精神,而不是现实社会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生产”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发展了黑格尔的精神生产:
-
关键词
精神生产劳动者
精神生产关系
生产研究
精神生产力
黑格尔
精神产品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资料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精神生产略论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朱义禄
-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3-27,31,共6页
-
-
关键词
精神生产
精神产品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者
意识形态
《资治通鉴》
精神需要
精神劳动
黑格尔
精神生产劳动者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图书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景春
-
机构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处
《出版发行研究》
1988年第6期12-19,6,共9页
-
文摘
图书是一种不完全的商品,这主要表现在:一、从图书的生产过程看,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二重性,而人类的精神生产大多不具备商品生产的性质;二、从图书本身看,具有物质产品和意识形态的二重性,意识形态在价值规律之外,还要受多种社会力量所制约;三、从图书的接受过程看,具有流通和传播的二重性,还要受大众传播规律所支配。因之图书生产是一种不完全的商品生产,不能和一般商品生产同等对待。
-
关键词
使用价值
精神产品
精神生产劳动者
图书生产
图书出版
商品生产
交换价值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物质产品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