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多参量精细化监测——以杭州萧山区山末址村为例
1
作者 雷廷 马青山 +2 位作者 葛伟亚 邢怀学 李云峰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4期452-465,共14页
为了科学防控地面沉降,文章以杭州萧山区山末址村地面沉降重点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其地面沉降成因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钻孔全断面光纤多参量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示范点,识别了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变化特征和主要沉降层位,探究了弱透... 为了科学防控地面沉降,文章以杭州萧山区山末址村地面沉降重点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其地面沉降成因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钻孔全断面光纤多参量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示范点,识别了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变化特征和主要沉降层位,探究了弱透水层与含水砂层在不同水位变化模式下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示范点处当前主要沉降层位集中在第二弱透水层和第I2承压含水层,平均沉降量占比分别为29.59%和33.21%,且有增大的趋势;②监测期内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回升,第I2承压含水层主要表现为弹性变形,且存在较小的残余变形;③第二弱透水层变形明显滞后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具有塑性变形和蠕变的特点。实践表明,建立的监测示范点能够准确获取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高精度的多参量数据,可为地面沉降的机理研究和模型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全断面地层 多参量精细化监测 光纤监测 土体变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监测的地面沉降潜力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钰 顾凯 +1 位作者 施斌 刘苏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7-1104,共8页
地面沉降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评价和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文引入实测沉降数学模型中的双曲线型沉降模型、指数型沉降模型和成长曲线型沉降模型,结合钻孔全断面分布式精细化监测系统获取地表以下不同层位连续的变形... 地面沉降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评价和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文引入实测沉降数学模型中的双曲线型沉降模型、指数型沉降模型和成长曲线型沉降模型,结合钻孔全断面分布式精细化监测系统获取地表以下不同层位连续的变形情况,建立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监测地层变形数据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可精细化实现地面沉降潜力评价。以天津市滨海新区G06光纤监测钻孔结果为例,对比了3种沉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地面沉降曲线呈现非线性衰减特征,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累计沉降量已达52.4 mm,预计极限沉降量约为92.6 mm,仍有约43.4%的沉降潜力,沉降空间较大,并预计将于2050年进入沉降稳定阶段。该地区3.4~18.4 m的黏土质粉砂和粉细砂层当前沉降量较大,是目前地面沉降的主要层位,即“优势层”;18.4~38.4 m的粉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层虽当前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沉降量较大且沉降持续时间较长,需长期重点关注其沉降变形情况,是后期监测的“优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沿海地区 精细化监测 沉降潜力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DEBP的GPS高程拟合在济宁矿区沉降精细化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学江 王庆 《矿产与地质》 2019年第3期542-545,共4页
为减少济宁矿区开采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拟对济宁矿区沉降进行精细化变形监测,并建立预测模型。鉴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的局部最优点、收敛困难、反演精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模型采用DEBP算法,结合DE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势,在... 为减少济宁矿区开采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拟对济宁矿区沉降进行精细化变形监测,并建立预测模型。鉴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存在的局部最优点、收敛困难、反演精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模型采用DEBP算法,结合DE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优势,在收敛速度、精度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有提高。对比发现:基于DEBP的GPS高程拟合的预测模型,在济宁矿区沉降监测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监测精度,高达厘米级;结合灰度模型进行矿区沉降预测,通过监测结果可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表明该模型可用于矿区沉降预测,对于保护矿区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P GPS高程拟合 沉降预测 精细化监测
下载PDF
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心的精细化监测体系在装备制造企业的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振扬 金颖 郎博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0年第5期80-82,86,共4页
在线监测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陕鼓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中心可以为用户快速提供各种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维修决策的参考信息。通过多年的机组设计生产及设备检修维修服务经验,开创了适合国内大多数大型旋转动力设备的精细化监测体... 在线监测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陕鼓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中心可以为用户快速提供各种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维修决策的参考信息。通过多年的机组设计生产及设备检修维修服务经验,开创了适合国内大多数大型旋转动力设备的精细化监测体系,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完善,为基于状态的设备维护维修及国内信息化在线监测体系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在线监测 基于状态维修 精细化监测 平均趋势预测法 非直线趋势预测法
下载PDF
2021年黑龙江省汛期卫星遥感水情精细化监测服务
5
作者 吴琼 赵梦然 薄宇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4期23-24,32,共3页
2021年黑龙江省汛情来势凶猛,黑龙江、嫩江等多流域出现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较为严重影响。单一卫星遥感监测手段难以满足灾害监测的需求,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升级传统水情监测模式,利用风云卫星、高... 2021年黑龙江省汛情来势凶猛,黑龙江、嫩江等多流域出现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较为严重影响。单一卫星遥感监测手段难以满足灾害监测的需求,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升级传统水情监测模式,利用风云卫星、高分卫星和雷达卫星等多星组网,跨部门数据融合,并加入本地化应用卫星遥感定量产品分析,采用标准化、序列化监测方式,点面结合,动态监测境内外流域水体变化,大幅提高水情监测能力和服务效率,为防汛减灾、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就监测过程中所采用的多种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后续卫星遥感水情监测及地方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卫星遥感 水情 精细化监测
下载PDF
浅谈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地铁沿线形变精细化监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于德洋 赵跃隆 韩春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0期163-166,共4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是最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空间对地测量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表信息采集即地表变形采集领域。本文介绍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相对于传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是最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空间对地测量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表信息采集即地表变形采集领域。本文介绍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的优势与应用,重点对成像原理、干涉测量中消除区域地形相位中常用的两轨法、三轨法、四轨法等不同差分干涉方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 精细化监测
下载PDF
基于InSAR的济宁矿区沉降精细化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4
7
作者 王志勇 张继贤 黄国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针对矿区沉降监测的需求,分析了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济宁矿区沉降精细化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建立了适合于矿区沉降监测的InSAR实用化数据处理流程及方法,提出了由粗到精的精细化监测策略... 针对矿区沉降监测的需求,分析了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济宁矿区沉降精细化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建立了适合于矿区沉降监测的InSAR实用化数据处理流程及方法,提出了由粗到精的精细化监测策略.以济宁矿区为实验区,采用L波段的PALSAR(phased array type L-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构建了6个干涉对,获取了矿区的InSAR形变图,得到了多个由于地下采煤造成的沉降漏斗;对其中的葛亭煤矿进行了精细化分析与解译,生成了矿区沉降的等值线图及三维形变图;采用精密水准数据对InSAR测量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及精度的验证.结果表明:L波段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非常适合矿区大形变的沉降监测,其监测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矿区地面沉降 精细化监测 精度评定
原文传递
基于InSAR技术的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精细化监测及诱发原因分析
8
作者 孙培周 杨魁 +4 位作者 张晓 王晓烨 梁军 王纪昆 王建青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13期30-32,共3页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在2018-2021年的地面沉降监测基础上,开展2021年度的InSAR技术为主,水准测量、CORS监测、水位监测、分层标等技术为辅开展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现状的全方位监测研究,通过综合集成分析各项监测成果来精准定位地面...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在2018-2021年的地面沉降监测基础上,开展2021年度的InSAR技术为主,水准测量、CORS监测、水位监测、分层标等技术为辅开展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现状的全方位监测研究,通过综合集成分析各项监测成果来精准定位地面沉降严重区位置、分析不同地区地面沉降主要诱因,从而为地面沉降防控精细化管理、针对性施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地面沉降 精细化监测 INSAR技术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区煤矿采空塌陷精细化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以永城某煤矿山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再兴 徐伟 +1 位作者 侯坤颉 范忻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前塌陷区监测方法有多种,而单一监测方法无法满足多元化数据的需要,以华北平原区永城某矿山地面塌陷监测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多种监测技术方法系统对某煤矿山进行精细化监测,即采用常规的水准测量方法监测重点地段(小... 目前塌陷区监测方法有多种,而单一监测方法无法满足多元化数据的需要,以华北平原区永城某矿山地面塌陷监测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多种监测技术方法系统对某煤矿山进行精细化监测,即采用常规的水准测量方法监测重点地段(小区域),采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实时地监测重点采面,采用D-INSAR技术监测全区,从而获得矿区大范围、小区域、实时采面的多目标空间监测数据,为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做好应对策略和风险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同类矿山开展地面塌陷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面塌陷 精细化监测
原文传递
关于生态环境监测高质量发展关键策略与技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传忠 胡天洋 +2 位作者 张鹏 于勇 魏峻山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3年第8期37-41,共5页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精神,落实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部署要求,以推进...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精神,落实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部署要求,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为导向,以实现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目标,对照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目标管理、污染控制等生态环境管理需求,以宏观决策监测支撑方略、目标指标与网络优化、精细化管控监测支撑为重点领域,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高质量发展策略与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内容,旨在推动传统监测向智慧监测创新转型,加快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更加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高质量发展 经济环境协同 减污降碳 测管一体 监测精细化
下载PDF
江苏省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丹丹 谢伟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3期62-64,共3页
自2006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来,江苏省按照"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目标,努力构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并基于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开展了围填海项目精细化监视监测等,为海域... 自2006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来,江苏省按照"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目标,努力构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并基于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开展了围填海项目精细化监视监测等,为海域管理和海监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动态监视监测 精细化监测 技术支撑
下载PDF
辽宁春播期精细化气象干旱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婉昭 李晶 +2 位作者 胡春丽 刘东明 李荣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8,共8页
利用辽宁省1488个区域站自建站起至2018年与54个国家气象站自1961-2018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及人工测墒数据,对辽宁省春播期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结果与人工测墒站结果进行定量化适用性分析对比,并对辽宁省近年来春播期干旱发生频率及范... 利用辽宁省1488个区域站自建站起至2018年与54个国家气象站自1961-2018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及人工测墒数据,对辽宁省春播期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结果与人工测墒站结果进行定量化适用性分析对比,并对辽宁省近年来春播期干旱发生频率及范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春播期辽宁省共41%的地区发生气象干旱,主要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辽西及辽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其次为辽东南部地区。与人工测墒结果对比显示辽西地区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描述结果最为一致。时空分辨率明显提高,但开展为农服务有一定局限性。辽西地区春播期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是5个地区中最高的,干旱风险较高,其次是辽南南部、辽北及辽东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 精细化干旱监测 干旱过程
原文传递
北京特殊地质隧道施工变形机理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玉辉 孙增伟 +1 位作者 王金明 南文胜 《城市勘测》 2021年第6期194-198,204,共6页
依托北京西北山前地区某地铁竖井风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沉降值严重超标,发生多次风险预警和停工,并且出现了只要开挖则沉降速率就显著增大的现象,给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带来重大的风险。为研究其变形机理及总结应对措... 依托北京西北山前地区某地铁竖井风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沉降值严重超标,发生多次风险预警和停工,并且出现了只要开挖则沉降速率就显著增大的现象,给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带来重大的风险。为研究其变形机理及总结应对措施,本文在精细化监测数据的指导下,综合施工方案及现场施工情况,经过深入的变形机理分析,发现了变形异常的主要原因为:施工遇到一种含水饱和软塑状态的粉质黏土特殊地层,具有遇水承载力极低、暴露时间较长易造成水分散失等特性。设计未考虑该地层的特殊性,也没有降水措施。施工过程中龙门吊直接安装在竖井锁口圈梁上,竖井格栅也没有按设计要求打设锁角锚杆等。由此造成该特殊地层中的格栅拱脚受力差、倒挂井壁初期支护与岩土面间摩擦力不足、渗水流砂等均造成结构自身及周边地层下沉变形异常。本文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对竖井进行周边降水及地面深孔注浆;对横通道进行掌子面深孔注浆,严格控制特殊地层软弱、支护结构与之不能协同工作的关键问题,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层 精细化监测 变形机理 对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