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毛藻膳食纤维制备工艺优化
1
作者 董玉婷 马家乐 +6 位作者 郑明静 王永兴 朱艳冰 杨远帆 姜泽东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107-116,共10页
在传统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基础上,基于膳食纤维提取率、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的差异,对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旨在获得高品质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通过4种不同制备工艺(酶法制备工艺、高速... 在传统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基础上,基于膳食纤维提取率、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的差异,对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旨在获得高品质红毛藻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通过4种不同制备工艺(酶法制备工艺、高速剪切分散辅助酶法制备工艺、乳杆菌发酵辅助酶法制备工艺、乳杆菌发酵-高剪切分散辅助酶法制备工艺)对红毛藻中膳食纤维进行提取,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乳杆菌发酵-高剪切分散辅助酶法对红毛藻总膳食纤维具有最佳的提取率,较传统酶解法提高1.2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分散转速15 000 r/min、分散时间10 min、料液比1∶60(g/mL),此条件下制备的膳食纤维提取率为(50.32±1.23)%,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2.04±0.45)%、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12.73±0.87)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膳食纤维 制备工艺 高剪切分散 持水力
下载PDF
红毛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筛选及其稳定性评价
2
作者 吴靖娜 洪乔茜 +7 位作者 廖榕榕 蔡水淋 陈晓婷 苏海燕 苏筱 许莉 潘南 卓诗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本实验以红毛藻为原料,利用酶解法及超滤分级制备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发现F2组分(800~2000 Da)的ACE抑制率最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本实验以红毛藻为原料,利用酶解法及超滤分级制备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发现F2组分(800~2000 Da)的ACE抑制率最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和PEAKS Studio软件的de novo从头测序对F2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鉴定,并结合分子对接筛选出与ACE稳定结合的6个ACE抑制肽。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预测肽并经体外ACE抑制活性验证,发现L1(LVLLFLFGE)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4.22μ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L1对ACE的抑制主要归因于其能够与ACE的活性口袋形成氢键相互作用。最后,探讨温度、pH值、金属离子、光照类型和模拟胃肠道酶系消化对L1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离子强度稳定性,pH>2时抑制活性逐步减弱,紫外光处理会影响其抑制活性,体外模拟胃肠液处理后L1的ACE抑制率虽然显著降低,但仍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denovo从头测序 虚拟筛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稳定性
下载PDF
红毛藻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3
作者 常高萍 林巧燕 +4 位作者 张敏 郭佳瑄 李志朋 杜希萍 姜泽东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探究红毛藻乙醇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使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红毛藻,并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物中的总多酚、总生物碱、总黄酮含量。通过研究胰脂肪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不同... 为了探究红毛藻乙醇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使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红毛藻,并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物中的总多酚、总生物碱、总黄酮含量。通过研究胰脂肪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红毛藻的活性差异。通过LC-MS/MS技术完成红毛藻乙醇提取物中的多酚鉴定。结果表明,红毛藻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均具有DPPH清除能力以及酪氨酸酶、胰脂肪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乙醇浓度不同,其提取物生物活性不同,总多酚、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不同;其中100%乙醇浓度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同时结果还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DPPH清除能力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LC-MS/MS结果显示红毛藻100%乙醇提取物中含有37种多酚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生物活性 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LC-MS/MS
下载PDF
红毛藻藻红蛋白的粗提方法比较及不同光照条件下藻胆蛋白变性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江 高亚辉 +1 位作者 王文星 黄水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比较研究了多种细胞破碎方法和盐析方法对红毛藻中藻红蛋白的提取效果,确定组织捣碎法为效率较高的细胞破碎方法,用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按"改进结晶法"进行盐析为较佳的盐析方法.探讨了冻融法的作用机制.同时对藻红蛋白盐析... 比较研究了多种细胞破碎方法和盐析方法对红毛藻中藻红蛋白的提取效果,确定组织捣碎法为效率较高的细胞破碎方法,用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按"改进结晶法"进行盐析为较佳的盐析方法.探讨了冻融法的作用机制.同时对藻红蛋白盐析液在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变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显示光照有可能使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蛋白 粗提方法 藻胆蛋白 变性机制 光照条件 细胞破碎方法 盐析方法
下载PDF
红毛藻藻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付晓苹 周琼 +2 位作者 翁凌 苏文金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82-486,共5页
从红毛藻(Bangiafusco-purpurea)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A565/A280为5.0)的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纯化过程包括: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通过扫描藻红蛋白的紫外可见光谱,确定其为R-藻红蛋白。用SDS-P... 从红毛藻(Bangiafusco-purpurea)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A565/A280为5.0)的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纯化过程包括: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通过扫描藻红蛋白的紫外可见光谱,确定其为R-藻红蛋白。用SDS-PAGE及银染色法测定了组成R-藻红蛋白各亚基的相对分子量。并研究了pH值、温度、光照等理化因子对R-藻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蛋白 分离纯化 稳定性
下载PDF
红毛藻中多组分藻胆蛋白及其亚基的分离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江 高亚辉 +1 位作者 王文星 黄水英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7-281,共5页
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柱对红毛藻(Bangiafusco purpureaLyngb.)中的藻胆蛋白进行分离,依次洗脱出蓝色、紫色、深红色、红色和浅红色等几种组分的藻胆蛋白;经光谱分析发现蓝色组分为R-藻蓝蛋白,紫色组分为1种三峰型的藻胆蛋白,深红色组分... 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柱对红毛藻(Bangiafusco purpureaLyngb.)中的藻胆蛋白进行分离,依次洗脱出蓝色、紫色、深红色、红色和浅红色等几种组分的藻胆蛋白;经光谱分析发现蓝色组分为R-藻蓝蛋白,紫色组分为1种三峰型的藻胆蛋白,深红色组分和红色组分为2种不同但又非常相似的藻红蛋白,其中深红色组分可能与某些色素物质结合较为紧密,而最后洗脱出的浅红色组分则为变性的藻红蛋白。尿素洗脱结果表明,蓝色组分的R-藻蓝蛋白是由2种双峰型的亚基构成。本研究旨为揭示藻胆蛋白的能量传递机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藻胆蛋白 亚基 分离
下载PDF
红毛藻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靖娜 陈晓婷 +3 位作者 路海霞 苏捷 林玉雨 刘智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为了对红毛藻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检测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的营养成分。测得红毛藻干品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以及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10.00%.3.78%,39.42%和17.20%;... 为了对红毛藻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检测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的营养成分。测得红毛藻干品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以及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10.00%.3.78%,39.42%和17.20%;检出含有18种氨星酸,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总量的35.53%,鲜味和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占总氨基酸的49.87%,谷氨酸的质量分数最高(4.79%);测得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3.77%,其中ω-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EPA的质量分数最高,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39.26%;红毛藻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钠、磷、镁、猛、钙、铁等元素,宏量及微量元素里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钾(2 627.17 mg/hg)和铁元素(31.80mg/hg)。研究表明,红毛藻为高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丰富的经济海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营养成分 分析 评价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对冷藏中国对虾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娇芬 叶丽珠 +3 位作者 苏秋芳 蔡真珍 张娴静 陈洪彬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3,共6页
用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0.2% BP)处理冷藏对虾120 min后置于4±0.5 ℃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处理组(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浸泡下的冷藏对虾在贮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可以抑制对虾弹... 用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0.2% BP)处理冷藏对虾120 min后置于4±0.5 ℃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处理组(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浸泡下的冷藏对虾在贮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可以抑制对虾弹性的下降,显著阻缓对虾总细菌数(TVC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和K值的上升,减缓腐败变质的速度。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能延长冷藏对虾的保鲜期1~2 d,应用于对虾的冷藏保鲜效果是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酚提取物 中国对虾 冷藏 保鲜
下载PDF
红毛藻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江 许秀美 +1 位作者 王文星 黄水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多种方法从红毛藻中提取藻蓝蛋白。研究表明,组织捣碎法破碎细胞效率较高,6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效果较好,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线路。
关键词 红毛藻 藻蓝蛋白 提取方法 组织捣碎法 硫酸铵盐析 破碎细胞 天然色素
下载PDF
即食红毛藻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靖娜 陈晓婷 +3 位作者 路海霞 黄鹭强 陈由强 刘智禹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62-70,共9页
【目的】探究最佳即食红毛藻加工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调味配方;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辅以电子鼻分析,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即食红毛藻的最佳烘烤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成品的挥发性风味成... 【目的】探究最佳即食红毛藻加工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调味配方;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辅以电子鼻分析,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即食红毛藻的最佳烘烤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成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与结论】最佳调味配方为(质量分数)食糖4%、食盐2%和味精1.5%,最优烘烤工艺为烘烤时间25 min、烘烤温度107℃、样品厚度3.5片厚。经过烘烤后的红毛藻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醛类、烷烃类和芳香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烘烤工艺 电子鼻 风味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毛藻可溶性成分提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标 柯素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0-32,共3页
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红毛藻可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最好,能有效地保持红毛藻的天然颜色,经纤维素酶(1%)预处理后,在65℃,pH7.0,木瓜蛋白酶(1.5%)酶解2h,... 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红毛藻可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最好,能有效地保持红毛藻的天然颜色,经纤维素酶(1%)预处理后,在65℃,pH7.0,木瓜蛋白酶(1.5%)酶解2h,红毛藻的提取率可达5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可溶性成分 提取效果 酶解法 纤维素酶 海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毛藻多酚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娇芬 叶丽珠 +3 位作者 苏秋芳 蔡真珍 张娴静 陈洪彬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0-66,共7页
开发利用红毛藻资源,增加其附加值.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毛藻多酚,以福建莆田南日岛养殖的红毛藻为原料,研究不同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红毛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以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为基础... 开发利用红毛藻资源,增加其附加值.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毛藻多酚,以福建莆田南日岛养殖的红毛藻为原料,研究不同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红毛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以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再以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红毛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V:m)31:1 mL·g^-1、乙醇浓度63%、超声时间22 min、超声温度64℃.红毛藻多酚提取量在上述最优条件下为5.676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酚 超声波辅助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红毛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云辉 阎光宇 +3 位作者 余蕾 张怡评 杨婷 晋文慧 《渔业研究》 2021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本文以红毛藻为研究材料,对红毛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红毛藻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红毛藻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 本文以红毛藻为研究材料,对红毛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红毛藻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红毛藻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料液比1∶40(m/v)、在90℃下提取2.0 h为最佳提取工艺,在此工艺下红毛藻多糖提取量最高,达到(77.57±2.17)mg/g;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红毛藻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清除DPPH自由基的IC 50值为0.36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 50值为0.65 mg/mL。本研究可为红毛藻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下载PDF
红毛藻可溶性成分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标 柯素晓 《饮料工业》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用不同方法提取红毛藻可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 ,同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提取条件 ,结果表明 :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最好 ,能有效地保持红毛藻的天然颜色 ,经纤维素酶 ( 1%)预处理后 ,红毛藻的提取率可达 5 9 15 %。
关键词 红毛藻 可溶性成分 酶解 提取
下载PDF
红毛藻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体外免疫诱导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刚 蔡薇 +3 位作者 宋田源 姜泽东 倪辉 刘光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7,共11页
目的:对红毛藻中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其化学组成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阐明红毛藻具有提高免疫力食药用功效机制,为红毛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红毛藻粗多糖,经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 目的:对红毛藻中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其化学组成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阐明红毛藻具有提高免疫力食药用功效机制,为红毛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红毛藻粗多糖,经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得到红毛藻多糖(BFP),再用DEAE-cellulose52柱层析对BFP进行分级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采用PMP柱前衍生、HPLC及化学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RAW264.7细胞模型分析BFP、F1、F2和F3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和其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结果:组成分析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均为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细胞模型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在所测定质量浓度范围(0~100μg/mL)均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和分泌TNF-α,而不诱导ROS的产生。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试验结果表明BFP具有体外免疫诱导活性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F1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F2和F3作用机制相似,分别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结论:红毛藻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其中分级纯化多糖组分F1和F2是BFP中主要的免疫诱导活性组分;BFP、F1、F2和F3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的共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有两条:即NF-κB和JNK MAPK信号途径;而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的共同信号通路主要是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多糖 分离纯化 化学组成 免疫诱导活性 细胞信号通路
下载PDF
红毛藻抗氧化肽的菠萝蛋白酶酶解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乐 李小琴 +4 位作者 王芳 麻彤辉 董怡博 王玲玲 王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93-500,共8页
以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 (Dillw.) Lyngb.)蛋白为原料,经菠萝蛋白酶水解制备抗氧化肽,为红毛藻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酶解液对DPPH·的?清除率为响应值,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酶底比对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以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 (Dillw.) Lyngb.)蛋白为原料,经菠萝蛋白酶水解制备抗氧化肽,为红毛藻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酶解液对DPPH·的?清除率为响应值,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酶底比对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红毛藻抗氧化肽的酶解制备工艺,并以酶解产物对O_2~ˉ·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为指标评价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用菠萝蛋白酶酶解红毛藻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90 min、酶解pH7.5、酶底比1200U/g.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红毛藻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0.74±0.13)%,酶解液中多肽浓度为(6.98±0.07) mg/mL,酶解产物对DPPH·和O_2~ˉ·的半数清除浓度(IC_(50))值分别为(0.4403±0.0142) mg/mL和(4.2600±0.0180) mg/mL,且具备一定的还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抗氧化肽 菠萝蛋白酶 酶解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月 纪乃茹 +1 位作者 李健 王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161,共6页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红毛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 g/mL,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9.67±0.14)mg/g。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红毛藻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13、0.445 mg/mL。研究结果表明正交优化提取红毛藻多酚的工艺简单可行,此方法提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毛藻多酚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红毛藻多糖提取工艺及抗光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一非 陈艳红 +5 位作者 伍菱 姜泽东 黄高凌 朱艳冰 倪辉 李清彪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pH、酶活性、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关键因素对红毛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多糖的抗光氧化活性进行探究。以单因素试验为依据选择因素水平,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基于Box-B...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pH、酶活性、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关键因素对红毛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多糖的抗光氧化活性进行探究。以单因素试验为依据选择因素水平,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红毛藻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红毛藻多糖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抗光氧化损伤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酶辅助提取红毛藻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选用果胶酶,pH 6.0、酶活性0.22 U/mL、酶解时间100 min、酶解温度50℃。优化条件下红毛藻多糖提取率为(16.60±0.13)%,接近预测值(16.72%),此优化工艺切实可行。同时,红毛藻多糖在0~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抗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氧化损伤能力,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0~20μg/mL时,细胞活力可恢复至96.53%~9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果胶酶 响应面法 抗光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红毛藻复合脱腥工艺的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玉雪 陈艳红 +4 位作者 陈昭华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9-106,共8页
红毛藻是特色药食两用红藻资源,腥味是限制红毛藻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对红毛藻复合脱腥加热联用浸泡脱腥剂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脱腥前后挥发性成分... 红毛藻是特色药食两用红藻资源,腥味是限制红毛藻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对红毛藻复合脱腥加热联用浸泡脱腥剂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脱腥前后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复合脱腥可显著降低红毛藻的腥味,最优脱腥工艺为加热温度70℃,加热时间4 h,醋酸浓度3%,醋酸处理时间2.0 h。脱腥前红毛藻含有醇类、烯烃、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它类共7大类4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辛烯-3-醇、壬醛、2-壬烯醛、2,4-癸二烯醛和3,5-辛二烯-2-酮为腥味成分;复合脱腥后,挥发性成分由46种变为26种,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明显减少,烷烃类和其它类物质明显增多,上述腥味成分含量除壬醛由44.40μg/g降为37.89μg/g外,其它均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加热 浸泡脱腥剂 脱腥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红毛藻R-藻红蛋白果冻的制备工艺
20
作者 罗丹 杨晗 +2 位作者 李月 姜泽东 王力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424-430,共7页
为了研究红毛藻R-藻红蛋白、卡拉胶-魔芋粉复合胶、木糖醇、柠檬酸的不同添加量对红毛藻R-藻红蛋白果冻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获得4种物质的最佳添加量,并采用正交法优化果冻配方,确定红毛藻R-藻红蛋白果冻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 为了研究红毛藻R-藻红蛋白、卡拉胶-魔芋粉复合胶、木糖醇、柠檬酸的不同添加量对红毛藻R-藻红蛋白果冻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获得4种物质的最佳添加量,并采用正交法优化果冻配方,确定红毛藻R-藻红蛋白果冻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配方是复合胶、木糖醇、柠檬酸、红毛藻R-藻红蛋白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9.0%,0.10%,4.5%;感官评分为87.64,弹性为(0.98±0.016)mm,咀嚼性为(0.789±0.021)N;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4.3%;菌落总数为40 CFU/g,未检出大肠杆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R-藻蛋白 果冻 工艺优化 复合胶 木糖醇 柠檬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