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他霉素高产突变菌株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刘陈梦 王雁龙 +3 位作者 孙瑞杰 吴康 贾士儒 谭之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为了提高纳他霉素(natamycin)高产菌株诱变后的筛选效率,建立一种24孔深孔板/酶标仪发酵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的高通量筛选检测方法,得到在24孔深孔板发酵结果与摇瓶发酵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酶标仪检测可以替代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于... 为了提高纳他霉素(natamycin)高产菌株诱变后的筛选效率,建立一种24孔深孔板/酶标仪发酵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的高通量筛选检测方法,得到在24孔深孔板发酵结果与摇瓶发酵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酶标仪检测可以替代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于突变菌株的快速高通量筛选。以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TUST01)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多轮的紫外诱变、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以及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孔板初筛与摇瓶复筛,从887株突变株中筛选出遗传性稳定的高产菌株S. gilvosporeus Y-4-75,其摇瓶纳他霉素产量(5.95 g/L)与生物量(29.19 g/L)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31.93%和1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褐黄孢链霉菌 诱变选育 高通量筛选 酶标仪检测
下载PDF
原生质体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2
作者 俞海燕 杨佳炎 +2 位作者 钟红燕 吴芷静 许殷铭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研究采用原生质体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育种技术,以褐黄孢链霉菌为出发菌株,成功筛选出三株产纳他霉素能力较高且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实验发现,复合诱变最佳条件为氯化锂质量分数0.5%和紫外照射时间90 s,该条件下选出的三株产量较高... 本研究采用原生质体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育种技术,以褐黄孢链霉菌为出发菌株,成功筛选出三株产纳他霉素能力较高且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实验发现,复合诱变最佳条件为氯化锂质量分数0.5%和紫外照射时间90 s,该条件下选出的三株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平均产量为3 977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32.5%。经连续五次传代后,突变菌株遗传性状稳定,且在300 L发酵罐中,SG-14突变菌株发酵液中纳他霉素产量最高,达4 176 mg/L,产量较出发菌株提升35.9%,周期缩短15 h。该育种技术显著提高生产菌发酵效率,对工业化生产和工艺改进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复合诱变 紫外照射 氯化锂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和果汁中纳他霉素的方法学验证
3
作者 卢薇 周美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96-99,共4页
为了验证宝鸡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是否有能力开展纳他霉素新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GB 5009.286—2022)的检测项目。本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糕点和果汁中纳他霉素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验证了本方法的线性... 为了验证宝鸡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是否有能力开展纳他霉素新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GB 5009.286—2022)的检测项目。本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糕点和果汁中纳他霉素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验证了本方法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在0.5~10.0μg·m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能达到标准方法要求。因此,本实验室具备检测纳他霉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外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凤娥 张燕维 +1 位作者 魏宝东 孟宪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0-171,共2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的纳他霉素产量,以5%冰乙酸的甲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发酵液中的纳他霉素,紫外检测波长为303nm。实验表明,回收率为99.6%以上。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纳他霉素发酵液 纳他霉素
下载PDF
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生物检测法 被引量:8
5
作者 乔春明 刘坤 +2 位作者 葛菁萍 胡海洋 平文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9-161,共3页
实验对管碟法测定纳他霉素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研究并量化控制。首先从16种酵母菌中筛选出最利于检测的一种酵母菌,并确定了酵母菌浓度。纳他霉素含量与抑菌圈直径平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13x-1.3369(R2=0.9965)。利用此回... 实验对管碟法测定纳他霉素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研究并量化控制。首先从16种酵母菌中筛选出最利于检测的一种酵母菌,并确定了酵母菌浓度。纳他霉素含量与抑菌圈直径平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13x-1.3369(R2=0.9965)。利用此回归方程对纳他霉素进行检测,最小检测浓度为0.1g/L,最大检测浓度为1.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检测法 塔尔链霉菌 纳他霉素 纳他霉素发酵液
下载PDF
纳他霉素处理对采后甜樱桃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2 位作者 李慧 田密霞 范圣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1-356,共6页
为了研究纳他霉素与维生素C(Vc)复配处理对采后甜樱桃果实生理代谢与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该试验采用10 mg/L纳他霉素溶液、100 mg/L Vc溶液以及10 mg/L纳他霉素+100 mg/L Vc溶液中浸泡处理甜樱桃10 min,然后将果实置于5℃下贮藏,在... 为了研究纳他霉素与维生素C(Vc)复配处理对采后甜樱桃果实生理代谢与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该试验采用10 mg/L纳他霉素溶液、100 mg/L Vc溶液以及10 mg/L纳他霉素+100 mg/L Vc溶液中浸泡处理甜樱桃10 min,然后将果实置于5℃下贮藏,在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呼吸速率以及与抗病性有关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同时,测定了果实颜色、硬度、Vc含量、酚类物质含量以及腐烂率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单独的纳他霉素处理或与Vc复配处理均可有效延长贮藏期达10d以上,尤其是复配处理还可显著提高PPO、POD、PAL酶活性并使酚类物质含量增加,降低果实呼吸速率与腐烂率,保持较高的Vc含量和硬度,单独的纳他霉素处理也具有一定的调节生理代谢与防腐作用,而单独的Vc处理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认为纳他霉素与Vc复配溶液可作为天然保鲜剂在采后甜樱桃果实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生理 代谢 品质控制 甜樱桃 纳他霉素
下载PDF
纳他霉素复合涂膜剂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美迎 周会玲 +1 位作者 吴主莲 吴亚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9-266,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复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该文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0℃冷藏条件下,分别用蒸馏水(CK1)、1%壳聚糖(CK2)、0.20%、0.40%、0.60%的纳他霉素复合1%壳聚糖对采后果...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复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葡萄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该文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0℃冷藏条件下,分别用蒸馏水(CK1)、1%壳聚糖(CK2)、0.20%、0.40%、0.60%的纳他霉素复合1%壳聚糖对采后果实进行了涂膜处理,并定期对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复合壳聚糖涂膜剂能显著抑制红地球葡萄的腐烂率,与对照(CK1、CK2)相比,处理组果实的总酚含量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液均能增强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的上升,同时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0.40%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保鲜液对葡萄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在0℃条件下冷藏120d后,果实的腐烂率仅为8.52%。同时,该复合涂膜剂能通过调控葡萄果实的呼吸作用等过程明显延缓采后果实的衰老,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该文为葡萄保鲜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保鲜 生理 纳他霉素 壳聚糖 红地球
下载PDF
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对草莓保鲜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段丹萍 乔勇进 +2 位作者 鲁莉莎 王海宏 陈召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1,共5页
以1%的壳聚糖为涂膜基质,分别与质量分数为0.005%、0.010%、0.020%、0.040%的纳他霉素复合,对草莓果实进行涂膜,比较与不涂膜处理和仅用1%壳聚糖涂膜液处理在常温贮藏下对草莓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液... 以1%的壳聚糖为涂膜基质,分别与质量分数为0.005%、0.010%、0.020%、0.040%的纳他霉素复合,对草莓果实进行涂膜,比较与不涂膜处理和仅用1%壳聚糖涂膜液处理在常温贮藏下对草莓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涂膜液均能降低草莓果实水分散失,延缓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相对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其中,0.020%纳他霉素壳聚糖复合保鲜液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采后7d失水率仅为7.59%,并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延缓草莓果实采后衰老,延长了草莓果实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壳聚糖 草莓 保鲜
下载PDF
纳他霉素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 被引量:62
9
作者 李东 杜连祥 +3 位作者 路福平 亓珊 陈婕 李颖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主要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小抑菌浓度,为纳他霉素的应用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谱
下载PDF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链霉素抗性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杨东靖 陈冠群 +1 位作者 王敏 杜连祥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用紫外线对纳他霉素 (Natamycin)产生菌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gilvosporeus)ATCC13 3 2 6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后 ,利用链霉素抗性突变选育得 12 2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纳他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 13株。突变株SG 5 6的生... 用紫外线对纳他霉素 (Natamycin)产生菌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gilvosporeus)ATCC13 3 2 6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后 ,利用链霉素抗性突变选育得 12 2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纳他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 13株。突变株SG 5 6的生产能力达到出发菌株的 14 6% ,研究了其发酵性能 ,优化了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 ,纳他霉素产量为 2 .81g L ,较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 1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高产菌株 霉素抗性 选育 发酵工艺 优化
下载PDF
纳他霉素在草莓保鲜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1 位作者 田密霞 范圣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5-520,共6页
用20mg/L的纳他霉素溶液对新鲜草莓果实进行浸泡和喷雾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和浸泡时间对新鲜草莓贮藏过程中生理和病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处理可有效控制果实表面霉菌数量,并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及腐烂率上升的速度,... 用20mg/L的纳他霉素溶液对新鲜草莓果实进行浸泡和喷雾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和浸泡时间对新鲜草莓贮藏过程中生理和病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处理可有效控制果实表面霉菌数量,并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及腐烂率上升的速度,减慢叶柄叶绿素含量下降的速率,提高果实花色素苷含量。浸泡5min和喷雾处理比浸泡10min处理显示了明显的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纳他霉素 保鲜 生理和病理指标
下载PDF
链霉素抗性突变——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东靖 陈冠群 +2 位作者 陈巍 王敏 杜连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应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 ,将经过紫外线诱变处理的纳他霉素生产菌———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gilvosporeus)ATCC1 332 6的孢子涂布在含有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 (0 6μg mL)的培养基平板上 ,获得了 1 2 2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纳... 应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 ,将经过紫外线诱变处理的纳他霉素生产菌———褐黄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gilvosporeus)ATCC1 332 6的孢子涂布在含有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 (0 6μg mL)的培养基平板上 ,获得了 1 2 2株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其中纳他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1 3株 ,产量阳性效率达到 1 0 6 % ,同时获得了产抗生素能力为出发菌株 1 46倍的突变株SG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霉素抗性筛选法 诱变 纳他霉素
下载PDF
纳他霉素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阎永贞 周绪霞 +2 位作者 李卫芬 陈南南 宋文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5-367,373,共4页
纳他霉素(Natamycin)也称匹马菌素(Pimaricin)、游链霉素,是一种重要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素剂。其生产菌种主要有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natalensis)、恰塔努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chmanovgensis)和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 纳他霉素(Natamycin)也称匹马菌素(Pimaricin)、游链霉素,是一种重要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素剂。其生产菌种主要有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natalensis)、恰塔努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chmanovgensis)和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纳他霉素对真菌的抑制和杀灭具有广谱和高效的特点。本文对纳他霉素理化性质、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生物防腐剂 应用
下载PDF
纳他霉素对青皮核桃保鲜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园园 鲁晓翔 +4 位作者 李江阔 梁冰 郭兴月 陈绍慧 张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1-225,共5页
以青皮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冷藏(0±0.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对青皮核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纳他霉素处理具有调节青皮核桃生理代谢和防腐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果实劣变进程,显著提高贮藏期间青皮核桃的品质... 以青皮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冷藏(0±0.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对青皮核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纳他霉素处理具有调节青皮核桃生理代谢和防腐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果实劣变进程,显著提高贮藏期间青皮核桃的品质;其中,1 000 mg/L纳他霉素处理能有效抑制果实霉腐率的增加,保持青皮核桃的原有色泽,延缓MDA含量的增加,提高青皮核桃仁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使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维持较低的水平,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核桃 纳他霉素 生理代谢 保鲜效果
下载PDF
纳他霉素对银杏果的抑菌作用及保鲜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昱 吴彩娥 +3 位作者 范龚健 李婷婷 吴海霞 华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0-225,共6页
探讨银杏果贮藏过程中霉变问题的解决途径;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试材,分离筛选出其在贮藏过程中的主要致霉菌,采用纳他霉素作为抑菌剂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并分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纳他霉素喷涂处理银杏果,研究其在0℃冷藏过程中的生理... 探讨银杏果贮藏过程中霉变问题的解决途径;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试材,分离筛选出其在贮藏过程中的主要致霉菌,采用纳他霉素作为抑菌剂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并分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纳他霉素喷涂处理银杏果,研究其在0℃冷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相关营养和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250 mg/L纳他霉素对致霉菌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用500 mg/L的纳他霉素处理银杏果,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果实的细胞膜透性,维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和淀粉含量,较低的霉变率、萎缩率和石灰化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贮藏 纳他霉素 抑菌 致霉菌
下载PDF
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志文 张平 +1 位作者 刘翔 集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2-271,共10页
为了明确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能,为开发鲜食葡萄无硫保鲜技术提供方法依据,该文主要通过活体损伤接种抑菌试验及相关生物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作用效果,通过采前/采后浸果试验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为了明确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能,为开发鲜食葡萄无硫保鲜技术提供方法依据,该文主要通过活体损伤接种抑菌试验及相关生物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作用效果,通过采前/采后浸果试验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25℃还是低温0℃条件下,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可显著(P<0.05)抑制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接种的灰霉病菌生长,且可使接种菌落的菌丝、生长点及孢子的显微形态发生不利于生长繁殖的改变。无论巨峰还是玫瑰香品种,经采前浸果处理的葡萄在贮藏80 d后,霉烂率、脱粒率、失重率均低于采后浸果处理,果肉硬度均高于采后浸果处理。采用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进行采前浸果处理,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葡萄果实表面灰霉菌种群数量的增加,降低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霉烂率、脱粒率及果梗褐变指数。至贮藏结束时,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表面灰霉菌数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且分别较对照减小73.66%和78.71%;经纳他霉素采前处理的巨峰和玫瑰香葡萄霉烂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0.77%和50.36%,脱粒率分别较对照减小43.93%和43.20%,果梗褐变指数分别较对照减小50.86%和48%。此外,500 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对整个贮藏期内葡萄果穗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果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葡萄果实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对采后灰霉病的抗性。综上所述,适宜纳他霉素采前处理有利于控制鲜食葡萄贮藏期间灰霉病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在鲜食葡萄贮藏保鲜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生理 水果 纳他霉素 葡萄 灰霉菌 灰霉病 抑制潜能
下载PDF
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毒力及保鲜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建国 姜兴印 张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的室内毒力以及对冬枣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39.56和208.48mg/L,与对照药剂咪鲜胺、异菌脲相比...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的室内毒力以及对冬枣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39.56和208.48mg/L,与对照药剂咪鲜胺、异菌脲相比,EC90值无显著差异;经500~1000mg/L的纳他霉素处理可显著抑制冬枣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并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提高,对保持果实硬度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含量的下降。经1000mg/L纳他霉素处理的冬枣贮藏到60d其商品率迭87.3%,高于对照组的商品率(72.9%);贮藏到100d其商品率仍可达到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 毒力 生理效应 冬枣
下载PDF
褐黄孢链霉菌纳他霉素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9
18
作者 骆健美 金志华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3,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对影响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纳他霉素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所选取的15个因素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牛肉膏、MgSO...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Design,P-B)对影响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纳他霉素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所选取的15个因素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酵母抽提物、蛋白胨、牛肉膏、MgSO4·7H2O、KH2PO4、NaCl、CaCO3、种龄、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中心旋转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关键因素初始pH、发酵温度、KH2PO4、CaCO3、酵母抽提物、蛋白胨和种龄的最佳水平范围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拟合得到了响应曲面函数,但该函数的驻点是鞍点,因此不具有全局的最大、最小值。最后通过约束优化得到较佳的实验点,在该实验点条件下纳他霉素的产量比基本培养条件下提高了2倍,达到4.5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纳他霉素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纳他霉素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36
19
作者 骆健美 金志华 +1 位作者 岑沛霖 王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3-738,共6页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纳他霉素在纯水(278.15~341.15K)和异丙醇(278.15~318.15K)、甲醇(278.15~313.15K)溶液中的溶解度。在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以在甲醇中溶解效果最好,异丙醇次之,纯水最差。分别用经验模型、理想溶...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纳他霉素在纯水(278.15~341.15K)和异丙醇(278.15~318.15K)、甲醇(278.15~313.15K)溶液中的溶解度。在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以在甲醇中溶解效果最好,异丙醇次之,纯水最差。分别用经验模型、理想溶解度方程和Apelblat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关联效果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获得了相关模型参数。相对而言,经验模型和Apelblat方程关联的效果较好。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和关联结果对纳他霉素结晶工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溶解度 模型关联 平衡法
下载PDF
间歇补料分批发酵提高纳他霉素产量 被引量:23
20
作者 何艳玲 邬建国 +1 位作者 路福平 杜连祥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4-226,共3页
对间歇补料分批发酵提高纳他霉素产量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L自动发酵罐条件下,初始葡萄糖浓度40g/L,以发酵液中的还原糖为控制指标,当还原糖降至2%以下时开始间歇补糖使葡萄糖浓度维持在2%,葡萄糖流加总量为20-25g/L,在最佳... 对间歇补料分批发酵提高纳他霉素产量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L自动发酵罐条件下,初始葡萄糖浓度40g/L,以发酵液中的还原糖为控制指标,当还原糖降至2%以下时开始间歇补糖使葡萄糖浓度维持在2%,葡萄糖流加总量为20-25g/L,在最佳的间歇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下,使纳他霉素的产量从1.5g/L提高到2.3g/L,提高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补料 发酵 纳他霉素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