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体系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国华 李明春 姚康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3,共5页
通过层间扦入实现聚合物与蒙脱石粘土的纳米复合,可大幅度改善材料的耐热、拉伸、耐湿、气密性等性能,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
关键词 粘土 高聚物 纳米复合体系 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改性PU/PMMA半IPN_s与BaTiO_3纳米复合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冬雁 蔡伟民 +1 位作者 周德瑞 赵连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0-262,共3页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同步互穿工艺,制备了室温固化互穿聚合物网络,进而与BaTi03纳米粉复合,获得纳米复合体系.分别采用IR、TMA、TEM等技术检测了互穿聚合过程和网络的相容性.结果表明:...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同步互穿工艺,制备了室温固化互穿聚合物网络,进而与BaTi03纳米粉复合,获得纳米复合体系.分别采用IR、TMA、TEM等技术检测了互穿聚合过程和网络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通过确定的同步互穿工艺可有效地控制两相间的分离程度;IPN中大量的互穿缠结结构使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区有效衔接,且体系中化学交联结构的引入,可大大改善组分间的相容性,使聚合物两相间及复合体系的相畴尺寸控制在纳米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PU/PMMA IPNS BaTiO3 纳米复合体系 相容性 聚氨酯 钛酸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下载PDF
基于脱铁铁蛋白纳米复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磊 陈平 林列 《纳米科技》 2012年第3期74-79,共6页
近年来,在生物分子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基于脱铁铁蛋白的纳米复合体系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脱铁铁蛋白以独特的结构、功能决定了其纳米复合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文章在简要介绍脱铁铁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综述纳米复合体系在... 近年来,在生物分子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基于脱铁铁蛋白的纳米复合体系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脱铁铁蛋白以独特的结构、功能决定了其纳米复合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文章在简要介绍脱铁铁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综述纳米复合体系在催化、治疗和生物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析最近的研究报导和必要的结果分析。最后,对基于脱铁铁蛋白纳米复合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铁铁蛋白 纳米复合体系 催化 治疗 生物纳米技术
下载PDF
La_(0.67)Sr_(0.33)MnO_3/SrFe_(12)O_(19)纳米复合体系的电性、磁性及磁电阻效应
4
作者 邹代峰 聂国政 贾伟尧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La0.67Sr0.33MnO3/SrFe12O19复合体系的磁滞回线形状特征以及体系的剩磁增强,表明La0.67Sr0.33MnO3与SrFe12O19两相之间存在铁磁交换耦合作用.随SrFe12O19复合量的增加,体系的电阻率增大、低场磁电阻减小,并且出现了金属-半导体的转变,... La0.67Sr0.33MnO3/SrFe12O19复合体系的磁滞回线形状特征以及体系的剩磁增强,表明La0.67Sr0.33MnO3与SrFe12O19两相之间存在铁磁交换耦合作用.随SrFe12O19复合量的增加,体系的电阻率增大、低场磁电阻减小,并且出现了金属-半导体的转变,该转变温度低于La0.67Sr0.33MnO3的居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体系 电性 磁性 磁电阻 交换耦合
下载PDF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体系的有序组装研究
5
作者 尹强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2-63,共2页
叙述了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体系存在有序组装现象,揭示了该体系中无机纳米微粒的有序组装和诱导聚合物有序组装的现象,从静电学、氢键等观点叙述了有序组装的机理,提出了纳米作用能是纳米无机微粒有序组装的根本原因,论述了纳米氧化物... 叙述了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体系存在有序组装现象,揭示了该体系中无机纳米微粒的有序组装和诱导聚合物有序组装的现象,从静电学、氢键等观点叙述了有序组装的机理,提出了纳米作用能是纳米无机微粒有序组装的根本原因,论述了纳米氧化物诱导聚合物链有序组装的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组装 聚合物 纳米材料 纳米复合体系
下载PDF
多组分金属聚合体的光学纳米复合体系(英文)
6
作者 A.Biswas 《光散射学报》 2005年第3期295-296,共2页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med by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a dielectric matrix show attractive optical properties 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wavelength due to dielectric and quantum confineme...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formed by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a dielectric matrix show attractive optical properties 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wavelength due to dielectric and quantum confinements effects. When such a metal-dielectric nanocomposite is excited by light, photons are coupled to the metal-dielectric interface, causing an induced charged density oscillation and showing a strong absorption maximum at a particular wavelength, called the SPR wavelength. Such pronounced resonance lines shown by noble-metal nanoparticles caused by collective excitations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are also known as particle plasmons (PPR) or Mie plasmons [1]. Many applications of these metal nanoparticle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en propose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ptical response at the SPR/PPR, including their use in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urface enhanced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and for the developement of color filters, sensors and all-optical switching devices. Polymer-metal nanocomposite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such optical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In these systems, very small particle sizes enhanc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while the polymer matrix materials will act to stabilize the particle size and growth besides providing the required transparent medium.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the ability to tune and extend the plasmon resonance wavelength, which is highly desirabl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Since the plasmon resonance depends on the particle size, shape, filling factor (i.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metallic nanoparticles),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tself, 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 dielectric medium, there are several approaches towards the ability to tune plasmon resonance wavelengths by varying these parameters. In this regard, a multicomponent optical system equipped with several plasmon resonance wavelengths and equally tunable response over a spectral range would be of interest for potential multifunctional operations at many wavelengths. However, no optical system exists with tunable multiple PPR wavelengths without affecting the geometry of the nanoparticles or the materials system. We demonstrate a simple method of vapor phase co-deposition at elevated target temperature [2] coupled with a novel selective masking technique [3] to produce a multicomponent optical material with as many as seven different ultraviolet-visible optical active planes. Such system consists of different nanocomposites of Teflon AF/Ag, Teflon AF/Au and Teflon AF/Cu with sharp interfaces. The fabricated system has regions of single nanocomposite plane together with multilayer structures facilitating tunable multiple particle plasmon resonance wavelength response from a single system. Distinct double and triple plasmon wavelength resonance absorption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such interfaces forming multilayers of either two or three nanocomposite structures. Production of ultra-thin (50 - 100 nm) polymer-metal color filters are also sh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金属聚合体 光学纳米复合体系 薄膜 电介质 表面共振
下载PDF
DNA/CdS纳米粒子复合体系的光谱和光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巧琳 周剑章 +2 位作者 梁金玲 林玲玲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9-754,共6页
在水溶液中以DNA作为模板和稳定剂,构筑了DNA与CdS纳米粒子复合体系(DNA/CdSNPC),研究DNA的含量,单双链等对复合体系光电响应的影响,并综合TEM,UV-Vis,IR和荧光光谱等对其形貌和光谱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dS纳米粒子(CdSNPs)与DNA链... 在水溶液中以DNA作为模板和稳定剂,构筑了DNA与CdS纳米粒子复合体系(DNA/CdSNPC),研究DNA的含量,单双链等对复合体系光电响应的影响,并综合TEM,UV-Vis,IR和荧光光谱等对其形貌和光谱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dS纳米粒子(CdSNPs)与DNA链之间主要通过静电作用结合;DNA模板对CdSNPs的禁带宽度没有影响;以DNA模板合成的CdSNPs具有较高的表面态密度,其对CdSNPs的荧光有增强作用,而对光电流响应有抑制作用,并且DNA在复合体系中的含量影响荧光增强和光电流减弱的程度.该复合体系在荧光标记检测和DNA的定量分析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CdS纳米粒子复合体系 光电化学性质 光谱性质
下载PDF
(E)-4-(4-N,N-二乙基)苯乙烯基-苯硫酚的合成及其纳米Au复合体系的光学性质
8
作者 周春风 胡张军 +1 位作者 吴杰颖 田玉鹏 《合成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以对氟苯甲醛和二乙胺为原料,合成了4-N,N-二乙胺基苯甲醛(1);1与三苯基膦和KI反应制得碘化4-N,N-二乙胺基苯甲基-三苯基膦(2);2与4-叔丁硫基苯甲醛反应制得(E)-4-(4-叔丁硫基)苯乙烯基-(N,N-二乙基)苯胺(3);3脱叔丁基保护合成了一种新... 以对氟苯甲醛和二乙胺为原料,合成了4-N,N-二乙胺基苯甲醛(1);1与三苯基膦和KI反应制得碘化4-N,N-二乙胺基苯甲基-三苯基膦(2);2与4-叔丁硫基苯甲醛反应制得(E)-4-(4-叔丁硫基)苯乙烯基-(N,N-二乙基)苯胺(3);3脱叔丁基保护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性硫酚配体——(E)-4-(4-N,N-二乙基)苯乙烯基-苯硫酚(4),其结构经1HNMR,IR和MS表征。4与纳米Au配位,制备了一系列4修饰的纳米Au复合体系,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配体 苯硫酚 合成 纳米Au复合体系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共载TPE衍生物和纳米银的PLGA复合载药体系的抑菌活性研究
9
作者 匡昭 张伟伟 项驷文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通过复乳法合成复合纳米载药体系PLGA@TPE@Ag,其粒径大小300 nm左右,分散均一。其载药量达到了35±3.7%,包封率为73±0.9%,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特性。PLGA@TPE@Ag对耐药性的大肠杆菌MIC值是2.3±0.09μg/mL。PLGA@TPE@Ag质... 通过复乳法合成复合纳米载药体系PLGA@TPE@Ag,其粒径大小300 nm左右,分散均一。其载药量达到了35±3.7%,包封率为73±0.9%,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特性。PLGA@TPE@Ag对耐药性的大肠杆菌MIC值是2.3±0.09μg/mL。PLGA@TPE@Ag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都高达90%以上。载药体系PLGA@TPE@Ag对细菌细胞内部形态的破坏可能是导致其细菌被抑制存活的主要机制。小鼠器官毒性试验明确PLGA@TPE@Ag无毒性。复合载药体系的抑菌活性相对于单一的载药体系有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纳米复合载药体系 TPE Ag NPs 抑菌
下载PDF
Lys-Lys诱导的金纳米粒子组装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力 郭轶 +4 位作者 解仁国 纪小会 庄家骐 杨文胜 李铁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2,共4页
尝试利用赖氨酸分子作为连接剂将金纳米粒子组装成有序的纳米结构 .首先通过赖氨酸的氨基与金纳米粒子的作用将其固定在粒子表面 ,然后通过氨基酸的缩合将金纳米粒子连接成有序的纳米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形成的纳米粒子网络结... 尝试利用赖氨酸分子作为连接剂将金纳米粒子组装成有序的纳米结构 .首先通过赖氨酸的氨基与金纳米粒子的作用将其固定在粒子表面 ,然后通过氨基酸的缩合将金纳米粒子连接成有序的纳米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形成的纳米粒子网络结构中 ,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约为 1.5nm ,与由两个赖氨酸缩合而成的二肽 (Lys Lys)长度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组装 赖氨酸连接剂 纳米结构 生物分子 无机纳米复合体系
下载PDF
核壳结构橡胶粒子增韧PA6/MMT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滕轶鹏 周超 林荣茜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1期76-78,100,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核壳比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核壳橡胶粒子。引入双酚A型的环氧树脂(DGEBA)作为增容剂,将其用于PA6/有机化蒙脱土(PA6/OMMT)纳米复合体系进行增韧。将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核壳比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核壳橡胶粒子。引入双酚A型的环氧树脂(DGEBA)作为增容剂,将其用于PA6/有机化蒙脱土(PA6/OMMT)纳米复合体系进行增韧。将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A6/MMT/DGEBA/MBS体系中,核壳橡胶粒子的壳层厚度影响着橡胶相在基体中的分散和复合体系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橡胶粒子 增容剂 蒙脱土 纳米复合体系 增韧
下载PDF
石墨烯/二氧化钛基多元复合材料光催化机理与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志强 赖黎明 +1 位作者 芦颖 王林琳 《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第18期63-65,共3页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光催化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备氢气、处理水污染、氧化还原二氧化碳和促进光化学反应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的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二氧化钛表现出卓越的光催化活性,它没有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光催化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备氢气、处理水污染、氧化还原二氧化碳和促进光化学反应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的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二氧化钛表现出卓越的光催化活性,它没有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酸耐碱,化学性质稳定,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但是二氧化钛光催化效率低,成为影响其发展重要壁垒。近年来,在各种光催化体系设计中,半导体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光催化材料 还原二氧化碳 二氧化钛 石墨烯 光催化机理 纳米复合体系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沉积于硅纳米孔柱阵列上的铜纳米颗粒退火行为研究
13
作者 柴花斗 杨晓辉 +1 位作者 富笑男 李新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7期2728-2732,共5页
以具有规则表面形貌的硅纳米孔柱阵列(Silicon Nanoporous Pillar Array,Si-NPA)作为还原性衬底和组装模板,采用浸渍技术制备了铜/Si-NPA(Cu/Si-NPA)纳米复合体系。将新鲜制备的Cu/Si-NPA样品分别在400°C、600°C和800°C... 以具有规则表面形貌的硅纳米孔柱阵列(Silicon Nanoporous Pillar Array,Si-NPA)作为还原性衬底和组装模板,采用浸渍技术制备了铜/Si-NPA(Cu/Si-NPA)纳米复合体系。将新鲜制备的Cu/Si-NPA样品分别在400°C、600°C和800°C氮气气氛中退火,对比研究了沉积于Si-NPA衬底之上的铜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晶粒尺寸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在较低、较高温度下退火时,铜纳米颗粒所发生的定向迁移、颗粒长大及中心凝聚现象分别在Ostwald成熟理论和团簇扩散理论的框架下得到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柱阵列(Si-NPA) Cu/Si-NPA纳米复合体系 Ostwald成熟理论 团簇扩散理论
下载PDF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14
作者 张向阳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7年第1期35-35,共1页
纳米材料是指粒度在1~100nm之间的超微材料,它的尺寸大于原子簇而小于通常的微粉,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独特,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医药等学科,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 纳米材料是指粒度在1~100nm之间的超微材料,它的尺寸大于原子簇而小于通常的微粉,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独特,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医药等学科,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化工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其中包括在涂料工业的应用。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涂料产值约占化学工业年产值的10%。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添加纳米材料,从而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应用 纳米复合体系 化学性质 涂料工业 涂层技术 过渡区域 化工领域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鹏 王义东 柳听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24-2933,共10页
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修复材料,兼备纳米材料巨大的表面能与零价铁的还原特性,在环境修复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常规方法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的产量较少,无法满足其大范围的实地推广应用.而球磨法作为一种超细纳米材料... 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修复材料,兼备纳米材料巨大的表面能与零价铁的还原特性,在环境修复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常规方法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的产量较少,无法满足其大范围的实地推广应用.而球磨法作为一种超细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在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除了可以实现纳米零价铁的工业量产,还可以通过构成一种铁基复合体系,增强体系活性,进而提高其对污染物的选择性.本文综述了球磨法制备纳米零价铁及其复合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概述:(1)球磨法的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2)纳米零价铁及其复合体系的制备;(3)球磨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纳米零价铁及其复合体系 制备
下载PDF
稀土锰酸盐纳米颗粒复合体系的软化学制备及磁电阻增强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严纯华 黄云辉 +4 位作者 朱涛 王哲明 陈省 徐志刚 廖春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介绍了一类具有增强磁电阻效应的新型稀土锰酸盐多晶颗粒复合体系及其化学制备方法 ,并对增强的机理进行了衩步的探讨 .
关键词 稀土锰酸盐 磁电阻效应 纳米颗粒复合体系 软化学制备
原文传递
2004年度我国内地高分子科学基础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建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共8页
对2004年度我国高分子科学领域的某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动态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高分子合成、树状高分子及其组装、光电活性聚合物、纳米复合体系、超双疏聚合物表面、聚合物囊泡、酶模拟和胶体晶体图案化组装等。
关键词 2004年度 研究进展 科学基础 国内 电活性聚合物 纳米复合体系 高分子科学 高分子合成 树状高分子 聚合物表面 研究成果 胶体晶体 图案化 组装 囊泡
下载PDF
海上稠油井筒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彪 张洪 +2 位作者 王传军 王曼依 杨彬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针对渤海油田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原油粘度大,同时由于井太深,近井渗流孔道中原油流动不畅,油井产量下降的状况,开展了稠油井筒降粘技术研究。该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常温下稠油举升过程中降粘的新思路,在常温下可使渗流到井底的稠... 针对渤海油田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原油粘度大,同时由于井太深,近井渗流孔道中原油流动不畅,油井产量下降的状况,开展了稠油井筒降粘技术研究。该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常温下稠油举升过程中降粘的新思路,在常温下可使渗流到井底的稠油降粘幅度达99%以上;同时使油垢从孔隙内表面剥离下来并分散于溶液之中,实现多种功效复合降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体系 降粘助采 稠油乳化 化学降粘
下载PDF
铱(Ⅲ)光敏剂的设计与抗肿瘤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列乔珊 巢晖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2-1533,共12页
光动力疗法(PDT)利用光激活光敏剂(PSs)产生治疗肿瘤的有毒物质,因其特定的时空选择性、无创性以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现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兴解决方案.近年来,铱(Ⅲ)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光物理、光化学和光生物学特性而作为光敏剂引起... 光动力疗法(PDT)利用光激活光敏剂(PSs)产生治疗肿瘤的有毒物质,因其特定的时空选择性、无创性以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现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兴解决方案.近年来,铱(Ⅲ)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光物理、光化学和光生物学特性而作为光敏剂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铱(Ⅲ)配合物在光动力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应用于单/双光子光动力治疗以及基于纳米复合体系设计的铱(Ⅲ)光敏剂,为开发新型金属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另外,本文还总结了近年来铱(Ⅲ)配合物在光动力免疫抗肿瘤方面的研究,为发展精准高效治疗肿瘤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最后,对铱(Ⅲ)光敏剂在抗癌应用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光敏剂 抗肿瘤 光动力治疗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纳米复合体系
原文传递
Co-ZnO非匀质磁性半导体的磁光克尔效应研究
20
作者 张云鹏 颜世申 +4 位作者 陈延学 刘国磊 梅良模 王松有 陈良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29,共1页
研究了制备态和退火态Zn1-xCoxO非匀质磁性半导体的极向克尔谱,发现通过调制样品成分和退火处理,可以大幅度调制极向克尔谱。退火后样品的磁光克尔旋转角得到显著增强,克尔角最大值达到0.72°,这是由于退火后样品变成了Co颗粒和Zn1... 研究了制备态和退火态Zn1-xCoxO非匀质磁性半导体的极向克尔谱,发现通过调制样品成分和退火处理,可以大幅度调制极向克尔谱。退火后样品的磁光克尔旋转角得到显著增强,克尔角最大值达到0.72°,这是由于退火后样品变成了Co颗粒和Zn1-xCoxO磁性半导体的纳米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光克尔效应 磁性半导体 Zn1-xCoxO 纳米复合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