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绕FFPE样本特性的DNA纯化纳米磁珠优化
1
作者 肖林 吕晓芳 +4 位作者 曹师瑜 江丹 孙林雍 李坤 叶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5-730,共6页
目的 探讨围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 FFPE)样本特性获取更高质量/得率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方案,改进分子病理技术。方法 合成4大类15个小类的备选磁珠,以FFPE样本为中心,筛选高质量/得率磁珠。模拟常... 目的 探讨围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 FFPE)样本特性获取更高质量/得率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方案,改进分子病理技术。方法 合成4大类15个小类的备选磁珠,以FFPE样本为中心,筛选高质量/得率磁珠。模拟常规组织、粗针穿刺(肝脏)、纤维支气管镜样本(肺),装管相同张数连片。采用筛选的最佳磁珠与市场出售的常见磁珠试剂提取核酸,横向对比纯化总量、片段大小等质量参数。应用PCR和Sanger验证核酸的下游应用。结果 以FFPE样本DNA为中心筛选自制纳米磁珠,获得最佳性能纳米磁珠总回收率为58.5%±1.58%,5种市售商品化磁珠和3种国产磁珠总回收率为18.68%~40.71%。相同组织量(连片)提取的DNA总量,在模拟常规组织、粗针穿刺和纤维支气管镜样本核酸得率比市售试剂盒提高39.49%~181.72%(P<0.05)。模拟纤维支气管镜样本1张(4μm)总量可达100 ng以上、5张总量可达400 ng以上。结论 以FFPE样本DNA为中心筛选的DNA纯化纳米磁珠,与商品化磁珠相比有较大提升,为临床分子病理检测的质量保证、自动化检测和项目拓展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包埋组织 DNA提取 纳米磁珠 PCR Sanger
下载PDF
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在核酸提取中的效能比较
2
作者 曲业敏 邵丽莹 +6 位作者 袁晓燕 宋宇 丛海燕 国东 谢龙 迟翔宇 王明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734-738,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效能,为临床应用及结果评价提供一些依据。方法通过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标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 One~c)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 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效能,为临床应用及结果评价提供一些依据。方法通过不同生物活性基团修饰的纳米磁珠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标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 One~c)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样本的CT值。结果在几种纳米磁珠提取法中,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提取的核酸浓度及纯度最高(浓度平均为953.3 IU/mL),其次是二氧化硅磁性微球与羧基微球混合纳米磁珠及纳米磁性氧化物MnFe_(2)O_(4)提取法。羟基修饰二氧化硅颗粒以及壳聚糖包覆的磁珠提取的核酸浓度较高,但纯度较差(A260/280及A260/230比值均超出标准范围)。对于同一样本,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提取的核酸扩增CT值为(21.28±0.36),核酸提取效率明显高于离心柱提取法,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二氧化硅磁性微球和羧基微球混合纳米磁珠、羟基修饰二氧化硅纳米磁珠及壳聚糖包覆的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效率均低于离心柱提取法。此外,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的提取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结论超顺磁性羧基纳米微粒核酸提取效率、精密度及核酸产物纯度最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效能比较
下载PDF
免疫纳米磁珠技术在检测兽用中药材及其制剂中赭曲霉毒素的应用概述
3
作者 胡剑 王雪松 +1 位作者 董洁琼 张建雄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免疫纳米磁珠技术的原理,以及采用免疫纳米磁珠技术用于检测兽用中药材及其制剂中赭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与传统的《中国兽药典二部》(9015兽用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一、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优势比较结果。
关键词 免疫纳米磁珠 兽用中药材制剂 赭曲霉毒素 检测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纳米磁珠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寅 沈国清 +2 位作者 朱鸿林 姜官鑫 陆贻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45,54,共6页
将有机磷农药通用抗体固化在自行制备的纳米磁珠表面,以甲醇、丙酮、pH及包被纳米磁珠的抗体稀释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均匀设计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反应原理,对纳米磁珠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开展了纳米磁珠抗体复合... 将有机磷农药通用抗体固化在自行制备的纳米磁珠表面,以甲醇、丙酮、pH及包被纳米磁珠的抗体稀释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均匀设计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反应原理,对纳米磁珠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开展了纳米磁珠抗体复合物对多种有机磷农药识别作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甲醇还是丙酮,抗体稀释度与溶剂互作对半抑制浓度(IC50)的影响最大;与传统ELISA相比,纳米磁珠间接竞争ELISA对毒死蜱、喹硫磷、敌百虫、三唑磷、乙拌磷、伏杀磷、对硫磷、敌敌畏和久效磷均有较好的识别作用,IC50为1.29~6.34μg/mL,比传统ELISA降低了68.3%~95.6%,灵敏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分析 纳米磁珠 有机磷农药 通用抗体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中的纳米磁珠分离器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洪山 莫嘉嗣 +2 位作者 袁润余 焦培荣 罗锡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为实现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中的纳米级免疫磁珠分离,该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环形六孔纳米磁珠分离器,通过瓦型钕铁硼永磁体的合理布局,采用高导磁率的坡莫合金制作导磁片并贴合离心试管外壁锥度,实现了满足试验要求的6个局部强磁场区域,实... 为实现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中的纳米级免疫磁珠分离,该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环形六孔纳米磁珠分离器,通过瓦型钕铁硼永磁体的合理布局,采用高导磁率的坡莫合金制作导磁片并贴合离心试管外壁锥度,实现了满足试验要求的6个局部强磁场区域,实测分离器分离空间磁感应强度达1166.2 mT,最大磁场梯度达152.7 T/m。为考核磁分离器分离效率,分别开展了多点磁感应强度测量、磁珠分离效率初步观察、透射电镜辅助观察等定性试验,并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别采用灭活的禽流感H5N1病毒和大肠杆菌E.coli O157:H7,结合Dot-ELISA和平板菌落计数方法进行了30、100和180 nm磁珠分离效率考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30、100和180 nm磁珠,当分离时间分别大于等于60min、60和40s时,磁珠分离器对3种磁珠捕获效率均在96.5%以上,分离上清液中均无残留磁珠,磁分离系统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装置 病毒 分离器 纳米磁珠 禽流感 磁感应强度 分离效率 免疫磁分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纳米磁珠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快速富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玲 王程程 +3 位作者 李敏通 王蓉晖 李延斌 胡耀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0-292,297,共4页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捕获。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4~5mg/mL)结合1mL链酶亲和素纳米磁珠((180±20)nm,2mg/mL)的最佳量为70μL,免疫纳米磁珠捕获高浓度目标细菌(102~104CFU/mL)时的最佳加入量为60μL。对于纯菌液和羊肉洗水,其捕获限可分别达到100CFU/mL和101CFU/mL,并且捕获时间在1h之内。本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为免疫磁珠快速富集目标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纳米磁珠 磁分离 捕获效率 福氏志贺氏菌
下载PDF
纳米磁珠提取法在手足口病病原RNA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祝俭平 廖礼梅 +2 位作者 郑敏华 王庆元 马秋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介绍纳米磁珠提取手足口病病原RNA的方法。方法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肛拭标本240份,分别以纳米磁珠提取法和经典的Trizol提取法提取RNA,以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特异核... 目的介绍纳米磁珠提取手足口病病原RNA的方法。方法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肛拭标本240份,分别以纳米磁珠提取法和经典的Trizol提取法提取RNA,以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特异核酸片段。结果纳米磁珠法检测EV71阳性率27.5%,CA16阳性率23.3%;Trizol法EV71阳性率26.6%,CA16阳性率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磁珠提取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于手足口病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提取 手足口病 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用纳米磁珠吸附富集样本中结核分支杆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相栋 邵吉宝 +3 位作者 施旭东 程仿颉 周光明 刘梦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制备纳米磁珠用以吸附富集样本中结核分支杆菌(MTB),有效提高培养的阳性率和实验操作安全性。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表面包被PEG600或油酸的纳米Fe3O4颗粒,在基本密闭系统下培养MTB,观察比较两种磁珠在3种pH下吸附能力的差异;并对... 目的制备纳米磁珠用以吸附富集样本中结核分支杆菌(MTB),有效提高培养的阳性率和实验操作安全性。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表面包被PEG600或油酸的纳米Fe3O4颗粒,在基本密闭系统下培养MTB,观察比较两种磁珠在3种pH下吸附能力的差异;并对包被PEG600的纳米磁珠的吸附容量进行测定。结果自制的两种磁珠具备显著的MTB吸附能力,两种磁珠之间以及不同pH下无明显差异,但pH 5.3条件下油酸纳米磁珠富集的MTB菌落形成较小。自制PEG600纳米磁珠的吸附能力为每100μL 1~10μg MTB磁珠悬液。结论自制的纳米磁珠能有效地吸附MTB,以PEG600纳米磁珠为优,并能够有效避免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 聚乙二醇 油酸 结核分支杆菌
下载PDF
纳米磁珠免疫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检测人红细胞血型Mi^a(MNS7)抗体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晶晶 丁少华 +3 位作者 王红梅 段生宝 陈晔洲 李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制备偶联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抗原多肽的免疫磁珠,以之为基础建立快速便捷的Miltenberger血型抗体检测技术。方法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纳米磁珠,在其表面包被二氧化硅层,并进行氨基化修饰;利用碳酰二亚胺盐(EDC)分别将人免疫球蛋... 目的制备偶联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抗原多肽的免疫磁珠,以之为基础建立快速便捷的Miltenberger血型抗体检测技术。方法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纳米磁珠,在其表面包被二氧化硅层,并进行氨基化修饰;利用碳酰二亚胺盐(EDC)分别将人免疫球蛋白G(IgG)及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于磁珠表面,优化偶联条件,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的抗IgG来评价偶联效果;将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Mia(MNS7)抗原多肽偶联于磁珠表面,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结果纳米磁珠平均粒径为400 nm,包被二氧化硅层后可有效提高磁珠分散性,经氨基化修饰氨基含量约260μmol/g;在提高偶联效率同时保证蛋白与磁珠间的非特异吸附最低,确定了0.01 mol/L PB溶液(pH=7.4)为偶联BSA、0.1 mol/L PB溶液(pH=7.4)为偶连人IgG的最适反应溶剂,非特异性吸附最小;经荧光素标记抗人IgG检测,偶联人IgG磁珠的荧光信号值约为偶联BSA磁珠的荧光信号值的100倍;Mia抗原多肽免疫磁珠对阴性、阳性血清检测的荧光信号差别可达10倍。结论成功制备偶联人红细胞Miltenberger血型系统Mia抗原多肽的免疫磁珠,并确定其在检测人血清抗体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 免疫分析 Miltenberger血型 Mi^a抗原多肽 抗体检测
下载PDF
WCX纳米磁珠在宫颈鳞癌血清蛋白质组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智国 夏婷 +4 位作者 李永哲 高赟 牟瀚舟 许沈华 许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蛋白,筛选差异蛋白并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检测77例宫颈鳞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和52名健康人的血清。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蛋白,筛选差异蛋白并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检测77例宫颈鳞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和52名健康人的血清。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并找出差异蛋白,再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建立诊断模型。同时与SCC-Ag作比较。结果建立了由3974、3398和13732等差异蛋白峰组成的宫颈癌诊断模型,其敏感性为100%(32/32),特异性为93.8%(30/32)。扩大样本验证,其敏感性为77.8%(35/45),特异性为75%(15/20)。另外13例CINⅢ级患者有11例被检出,34例SCC-Ag阴性的患者中有30例被检出。结论由3974、3398和13732三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诊断模型有助于区分宫颈鳞癌,CINⅢ级患者与健康人。同时也能检出SCC-Ag阴性的宫颈鳞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纳米磁珠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纳米磁珠分离装置用于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效率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洪山 陈奇 +3 位作者 莫嘉嗣 焦培荣 王禹贺 罗锡文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4,279,共6页
免疫磁分离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分离与高效富集的方法。由于常规的磁力架存在磁场强度和梯度均较低的不足,很难高效捕获纳米磁珠,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磁分离器,并以大肠杆菌O157:H7为研究模型,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从分离... 免疫磁分离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分离与高效富集的方法。由于常规的磁力架存在磁场强度和梯度均较低的不足,很难高效捕获纳米磁珠,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磁分离器,并以大肠杆菌O157:H7为研究模型,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从分离时间、重复性和细菌浓度范围等方面开展了该纳米磁分离器结合不同粒径的纳米磁珠对大肠杆菌的分离效率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0、100和180nm磁珠,当磁分离时间分别大于60min、60s和40s时,该纳米磁分离器对102-106 CFU·mL-1的大肠杆菌的捕获效率不小于95%,平行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 免疫磁分离 大肠杆菌 菌落计数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使用生物纳米磁珠对低浓度目标细菌的磁捕获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菊霞 解宇 +2 位作者 楼忠明 杨艳宏 王文香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以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的纳米磁珠为载体,对低浓度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快速磁捕获与分离。方法从磁性细菌中获取生物纳米磁珠,然后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该磁珠表面,形成免疫磁珠后,对细菌混合液中浓度约为1cfu/10ml的大肠杆菌O15... 目的以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的纳米磁珠为载体,对低浓度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快速磁捕获与分离。方法从磁性细菌中获取生物纳米磁珠,然后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该磁珠表面,形成免疫磁珠后,对细菌混合液中浓度约为1cfu/10ml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快速磁捕获与分离。结果菌源性纳米磁珠表面大肠杆菌O157抗体的包被固定量为132μg/mg磁珠。当大肠杆菌O157免疫磁珠浓度为50μg/ml以上时,即有较好的捕获和分离效果,而且特异性较高,显著强于传统的离心分离法(P<0.01),当浓度达到100μg/ml以上时捕获和分离效果更好。结论利用磁性细菌由来的生物纳米磁珠,可将目标细菌抗体包被于生物纳米磁珠表面,制成免疫磁珠后,通过外磁场诱导可快速、准确地进行低浓度目标细菌的捕获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细菌 纳米磁珠 捕获 分离
下载PDF
用AFLP结合免疫纳米磁珠技术富集分离BPDE-DNA片段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照立 金敏 +4 位作者 郭向飞 谌志强 王景峰 王新为 李君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应用AFLP结合免疫纳米磁珠分离技术富集、分离与BPDE相互作用的DNA片段,从而为筛选BPDE致癌相关基因提供条件。方法应用AFLP技术和免疫纳米磁珠分离相结合技术获得差异片段,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观察。结果不同的选... 目的应用AFLP结合免疫纳米磁珠分离技术富集、分离与BPDE相互作用的DNA片段,从而为筛选BPDE致癌相关基因提供条件。方法应用AFLP技术和免疫纳米磁珠分离相结合技术获得差异片段,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观察。结果不同的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均可得到清晰的多态性电泳图谱,以P1T2、P1T4、P1T3、P2T1、P3T4、P4T1、P5T2等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最多,均在60条左右,多态性丰富。对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和PCR再扩增,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有回收产物出现,回收PCR再扩增片段与回收前的片段大小一致,成功富集、回收了差异片段。结论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可以分离富集BPDE-DNA片段,可作为筛选BPDE致癌相关的特异或易感基因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片段 AFLP 免疫纳米磁珠 富集 分离
下载PDF
纳米磁珠技术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加司 蔡景钰 +2 位作者 陈思娇 邵义 宋今丹 《医学综述》 2011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进化过程中,由基因组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差异。SNP是导致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作为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的早期临床检测指标,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磁珠技术是一种...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进化过程中,由基因组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差异。SNP是导致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作为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的早期临床检测指标,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磁珠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具有固相化试剂特有的优点以及生物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因此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纳米磁珠技术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应用纳米磁珠快速检测芒果果核象甲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若思 张丽杰 +2 位作者 赵晓丽 张仑 邓丛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9,共2页
利用纳米磁珠(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的磁性分离特性,结合PCR技术,建立一种简单方便的芒果果核象甲Sternochetus mangiferae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较简便的提取出昆虫的DNA,且用时仅10min左右,相对普通DNA提取试剂盒效率明显提升。
关键词 芒果果核象甲 纳米磁珠 检疫性有害生物 快速鉴定
下载PDF
纳米磁珠技术相关毒理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欣 张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磁珠相关毒理,了解其在大鼠体内分布代谢情况。方法选取24只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3只,一组未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对照组,其余6组注射纳米氧化铁磁珠作为实验组。观察各组大鼠生长发... 目的研究纳米磁珠相关毒理,了解其在大鼠体内分布代谢情况。方法选取24只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3只,一组未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对照组,其余6组注射纳米氧化铁磁珠作为实验组。观察各组大鼠生长发育情况、行为学及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采用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实验组大鼠脏器结构是否改变,是否造成局部炎性反应等病理性改变及磁珠在动物主要脏器中的分布情况。另选取1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注射氧化铁磁珠和生理盐水,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另取4只健康新西兰家兔,观察注射氧化铁磁珠后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均未见生长、外观异常表现;Longa评分均为0分,未见异常变化。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大鼠脏器形态未见结构及病理改变,氧化铁磁珠在注入大鼠体内5 min后已经离开循环系统进入各种脏器,磁珠大部分分布在脾脏及肝脏。与未注射氧化铁磁珠的家兔相比,注射65 d后家兔肌酐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酐值仍在家兔血液化验指标正常范围内。其他血清生化指标、铁系列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磁珠技术在大鼠和家兔体内未见明显毒理反应,但纳米磁珠技术相关毒理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珠 毒理研究 体内分布
下载PDF
生物可用型纳米磁珠的制备和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琼璨 宁静恒 +3 位作者 刘振国 张伟锋 刘龙 王建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9,118,共8页
纳米磁珠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仍存在尺寸不均、分散性差、改性过程中强磁性难以保持和功能化程度偏低等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首先制备尺寸均匀的Fe_3O_4超细强磁核,再先后利用正硅酸乙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功能... 纳米磁珠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仍存在尺寸不均、分散性差、改性过程中强磁性难以保持和功能化程度偏低等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首先制备尺寸均匀的Fe_3O_4超细强磁核,再先后利用正硅酸乙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功能改性,分别得到硅羟基化磁珠Fe_3O_4@SiO_2和氨基化磁珠Fe_3O_4@SiO_2—NH_2,最后研究Fe_3O_4制备及改性过程中其磁性、分散稳定性、功能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室温及氮气保护下,氨水量50mL,浓度1mol/L时,Fe_3O_4磁性最强,达到56eum/g,乙醇中稳定分散8d;正硅酸乙酯量0.5mL时,所得硅羟基化磁珠磁性为30eum/g,在乙醇中可稳定分散12d;甲苯中70℃下,所得氨基化磁珠磁性仍有25eum/g,乙醇中可稳定分散14d,且其氨基接枝率达2.306mmol/g,高于文献报道值;因而,该研究所得的改性纳米磁珠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及更强的磁性,且其表面携带丰富的羟基或氨基活性基团,更易与各种有机活性分子作用,具有广阔的生物医药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纳米磁珠 功能化
下载PDF
运用纳米磁珠技术结合RT-PCR方法检测李痘病毒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定虎 邓丛良 +1 位作者 李明福 杨雷亮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以李痘病毒为对象,研究探索采用RT-PCR方法结合纳米磁珠技术来提高植物病毒的检出率。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病毒,而且操作简单快速,非常适合口岸一线对病毒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纳米磁珠 RT-PCR 李痘病毒
下载PDF
纳米磁珠法与试剂盒法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婷 易黎 +1 位作者 黄莹 吴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8期6804-6810,共7页
背景:相对于血液标本,口腔拭子标本更利于大规模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研究,但目前对口腔拭子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尚无统一方法。目的:探索合适的口腔拭子标本基因组提取方法以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方法:收集50例散发性阿尔... 背景:相对于血液标本,口腔拭子标本更利于大规模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研究,但目前对口腔拭子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尚无统一方法。目的:探索合适的口腔拭子标本基因组提取方法以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方法:收集50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口腔拭子标本,每份标本分别应用纳米磁珠法与PicoDNA微量核酸提取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基因组DNA纯度和浓度,后续进行PCR反应,应用DNA电泳确认有无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通过DNA测序方法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结果与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均较好,纳米磁珠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要高于PcioDNA微量核酸提取试剂盒法所得浓度(P<0.05)。两组获取的基因组DNA均可成功进行PCR扩增,但电泳结果示纳米磁珠法扩增的目的条带更清楚。两组PCR产物DNA测序结果一致,载脂蛋白E基因ε2、ε3、ε4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6%,71%,23%。表明纳米磁珠法相对于PcioDNA微量核酸提取试剂盒法提取口腔拭子标本基因组DNA更适合用于大样本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载脂蛋白E基因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组DNA 纳米磁珠 口腔拭子 基因型 DNA测序
下载PDF
蛋白A-葡聚糖-Fe3O4纳米磁珠的制备及对IgG分离纯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敬钢 程超 +2 位作者 仲从浩 张丽 李荣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1-208,共8页
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简称蛋白A或SPA)是对IgG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生物配基,将其偶联到葡聚糖修饰的Fe3O4纳米磁珠上,研究SPA纳米磁珠对IgG的纯化能力。采用高温多元醇法合成不同粒径的纳米磁珠,研究磁珠粒径对IgG吸附量的影... 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简称蛋白A或SPA)是对IgG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生物配基,将其偶联到葡聚糖修饰的Fe3O4纳米磁珠上,研究SPA纳米磁珠对IgG的纯化能力。采用高温多元醇法合成不同粒径的纳米磁珠,研究磁珠粒径对IgG吸附量的影响,并对磁珠静态载量、吸附时间、可重复性进行研究,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中NaOH的浓度成功地合成了平均粒径从30 nm到200 nm的Fe3O4纳米磁珠,通过吸附量试验证明了磁珠粒径对IgG吸附量有较大影响,当磁珠平均粒径在101.5 nm时对IgG的吸附量最大,静态吸附载量为84.85 mg/mL,亲和常数为3.48×106 M-1。对磁珠进行5次循环再生试验后,磁珠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的降低。利用磁珠能高效快速地从人血清中纯化到IgG,纯度达到93.5%(SDS-PAGE),回收率为88.7%。因此,这种磁性分离基质在IgG纯化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纳米磁珠 蛋白A IgG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