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长城文化带线性遗产体系构建与类型研究
1
作者 贺鼎 王子瑜 陈文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2,共7页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对北京长城线性遗产体系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长城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遗产,周围环境险峻,是不可通达的。而目前关于长城风景道规划是以定性研判为主,亟须探索数据驱动的计算...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对北京长城线性遗产体系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长城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遗产,周围环境险峻,是不可通达的。而目前关于长城风景道规划是以定性研判为主,亟须探索数据驱动的计算型方法,以整合长城沿线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数据资源,形成定量、综合的线性遗产体系构建方法。以北京长城文化带为研究范围,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采取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与多中心性评价模型(MCA)构建长城线性文化遗产体系并进行测度、分级,借助核密度估计法和典型案例分析来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类型特征,从而构建北京长城文化带线性遗产体系。通过展示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线性遗产体系构建与分级分类方法,拓展了中国线性遗产体系的概念外延和研究类型,从而精细刻画线性遗产的空间等级与功能性质,对风景线路体系规划、旅游服务设施配置、线路主题划定及展示利用策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线性遗产 北京长城文化带 GIS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多中心性评价模型
下载PDF
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的线性遗产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以梅州市古驿道活化利用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龚蔚霞 周剑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7-21,29,共6页
南粤古驿道是构成我国线性遗产网络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研究并真实再现和活化利用古驿道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古驿道沿线地区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线性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及实践。以梅州市境... 南粤古驿道是构成我国线性遗产网络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研究并真实再现和活化利用古驿道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古驿道沿线地区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线性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及实践。以梅州市境内的南粤古驿道为研究对象,提出打造集传承古色、绿色、红色于一体的古驿道线性遗产空间,并采取以线串点、连线成片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空间组织策略和"规划策划-发展建设-推广宣传"的全过程活化利用方式,推动沿线地区保护传统村落、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综合旅游,实现古驿道历史、文化、生态多元价值,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可推广的广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遗产 南粤古驿道 活化利用 传承性
下载PDF
线性遗产空间的再利用——以中国大运河京津冀段和南粤古驿道为例 被引量:55
3
作者 许瑞生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第5期76-87,共12页
寻找华夏古驿道,讲述中国好故事,为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是在当下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提供的主要动力之外,可以借助的另一种动能。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通州的新建设,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小城镇... 寻找华夏古驿道,讲述中国好故事,为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是在当下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提供的主要动力之外,可以借助的另一种动能。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通州的新建设,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小城镇培育发展获得新的动力。沿着京津冀大运河线路,利用各遗产区的空间,串联非遗产区传统河岸地区,从而形成贯穿运河两侧的步行户外活动空间,在遗产区的外缘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将扩大辐射影响范围至全线,从而形成京津冀文化、旅游和户外运动一体化的载体。广东的"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活动,通过驿道传递动能实施精准扶贫。对南粤古驿道进行系统规划,将古驿道与岭南特色历史文化主题相结合,开展特定的文化主题徒步活动,全面推动有人文历史故事的乡村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京津冀 南粤古驿道 线性遗产 活化利用
下载PDF
论线性遗产的不同类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华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1期48-54,共7页
线状遗产(Linear Heritages)是指遗迹本身呈现连绵线条形态的文化遗产,属于点、线、面这个空间形态分类标准下的类型;线性遗产(Sequential Heritages)是指由线状遗迹串联或沿线形边界排列的点线结合或点状排列的遗产,因其历史上某种内... 线状遗产(Linear Heritages)是指遗迹本身呈现连绵线条形态的文化遗产,属于点、线、面这个空间形态分类标准下的类型;线性遗产(Sequential Heritages)是指由线状遗迹串联或沿线形边界排列的点线结合或点状排列的遗产,因其历史上某种内在的关系而被串联在一起;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则是由特定交通线路串联起来的一条呈线性分布的文化遗产的集合体,它主要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文化交流或产品贸易目的,具有较长的历时性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同时跨越较远的地域空间成为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联系纽带。线状遗产是构成线性遗产的基础,而线性遗产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成为文化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线状遗产 线性遗产 文化线路
下载PDF
线性遗产视角下黄河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樊莉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黄河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形成了体量巨大的文化遗产集群,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依托的线性要素、文化内涵等均有相同之处,具有线性遗产的特征。“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 黄河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形成了体量巨大的文化遗产集群,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依托的线性要素、文化内涵等均有相同之处,具有线性遗产的特征。“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理念,也是科学、高效的保护策略。但是,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内涵不清,多头并管、各自为政,点状、分散的保护理念和模式与黄河文化遗产的特征不适宜,合力不足等。为此,有必要设置专门的黄河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多举措推动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以“增权”提升公众参与的动力和能力,从而提高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遗产 黄河文化遗产 系统保护
下载PDF
线性遗产沿线自然景观类型划分研究——以中东铁路干线研究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陆琛 邵龙 冯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88,共5页
线性遗产沿线自然景观研究对于保护遗产本体有重要意义,以线性遗产沿线自然景观类型划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阐释了线性遗产自然景观类型划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归纳总结线性自然景观类型的划分方法。通过特征归纳总结、有序样品最优分割2... 线性遗产沿线自然景观研究对于保护遗产本体有重要意义,以线性遗产沿线自然景观类型划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阐释了线性遗产自然景观类型划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归纳总结线性自然景观类型的划分方法。通过特征归纳总结、有序样品最优分割2个步骤划分线性遗产沿线自然景观类型,最后进行调整和表达。以中东铁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四大类、12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线性遗产 遗产保护 自然景观 类型划分 中东铁路
下载PDF
国内外线性遗产研究动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影雪 王锦 +1 位作者 陈春旭 况景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通过对国内外线性遗产系列战略措施和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国际层面,线性遗产研究以欧洲文化线路和美国遗产廊道为主,同时涉及绿道、风景道、历史路径、文化廊道等部分内容。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为核心... 通过对国内外线性遗产系列战略措施和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国际层面,线性遗产研究以欧洲文化线路和美国遗产廊道为主,同时涉及绿道、风景道、历史路径、文化廊道等部分内容。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为核心,后者则注重打造景观和游憩功能。整体上欧美国家以国家战略措施和项目应用为主,学术研究中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居多,文献数量较少,理论研究相对欠缺。国内线性遗产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绿道、风景道等国外概念的借鉴及本土化研究;二是围绕线性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内创新概念进行多方探索。其中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和线性文化遗产的国内研究主要围绕遗产价值评估、廊道构建和旅游开发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较为完善,但整体方法技术创新不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线性遗产研究新兴领域,尚无明确的概念定义和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遗产 文化线路 遗产廊道 线性文化遗产 国家文化公园
下载PDF
线性遗产的空间转型--以西京古道乐昌段文化线路为例
8
作者 杨忆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10期246-247,共2页
西京古道乐昌段文化线路既是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之一,也是具有文化遗产属性的小体量线性空间。南粤古驿道空间转型的目的是将线性的古驿道交通空间转化为承载着历史信息的文化景观。文章以西京古道乐昌段为例,结合史... 西京古道乐昌段文化线路既是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之一,也是具有文化遗产属性的小体量线性空间。南粤古驿道空间转型的目的是将线性的古驿道交通空间转化为承载着历史信息的文化景观。文章以西京古道乐昌段为例,结合史料和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规划,探讨了粤东西北地区古驿道的空间转型模式,提出一种基于交通可达性、核心风貌保护和资源转化的线性遗产空间转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型 南粤古驿道 线性遗产
下载PDF
线性遗产与大运河保护——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娟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23期53-54,共2页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大运河遗产 安徽段隋唐大运河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线性遗产保护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0
作者 许建强 韩雪 夏志楠 《华中建筑》 2022年第1期22-26,共5页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且随着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及万里长城成功申遗,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也慢慢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国内1999年—2019年期间相关研究文献...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且随着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及万里长城成功申遗,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也慢慢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国内1999年—2019年期间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首先从年发文量变化、发文期刊分布、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等方面归纳分析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的总体特征;其次从线性文化遗产的理论内涵、研究对象及旅游开发3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最后对国内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期望对线性文化遗产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文化线路 遗产廊道 文献评述
下载PDF
论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理念——以中国长江博物馆为中心
11
作者 傅才武 李高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5,共9页
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同于历史类博物馆和区域综合性博物馆,就在于必须以空间性统筹时间性,而不是以时间性统筹空间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项目,中国长江博物馆必须科学展... 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同于历史类博物馆和区域综合性博物馆,就在于必须以空间性统筹时间性,而不是以时间性统筹空间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项目,中国长江博物馆必须科学展示长江文化遗产带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新时代有关长江的知识再生产和文化再创作的场域。在长江文化主体间性的视域下,中国长江博物馆的展陈应以孕育、承接、引领中华文明为主题,以地理中枢、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三大共性为内涵框架,将长江文化放置在中华文化的生成中,放置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重新阐释这一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同时,中国长江博物馆必须正确把握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搭建多个情景化的叙事空间和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来还原展品的生命轨迹,引导公众在与活化展品的良性互动中完成民族神圣地点的记忆共享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线性文化遗产 国家文化公园 博物馆 展陈方式
下载PDF
微观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北京高梁河景观变迁
12
作者 杨菁 殷双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作为连接北京城与其西郊的重要水系,高梁河两岸文化遗迹集中,具备成为独具特色的线性文化遗产的实力。文章将高梁河沿线的景观变迁置于整个北京的空间范围之中,采用发生学方法,通过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记载、图像资料以及遗存,进行... 作为连接北京城与其西郊的重要水系,高梁河两岸文化遗迹集中,具备成为独具特色的线性文化遗产的实力。文章将高梁河沿线的景观变迁置于整个北京的空间范围之中,采用发生学方法,通过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记载、图像资料以及遗存,进行空间复原;从“基底—节点—廊道—辐射域面”的层次,考察景观形成过程及变迁原因。高梁河沿线景观变迁以自然基底为基础,以文化基底为驱动,是北京河道变迁与城市建设历史的缩影,是微观尺度上城市园林化进程及线性文化遗产构建的典型案例。构建高梁河沿线景观结构,连接各个遗产点,对于该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高梁河 微观线性文化遗产 景观变迁 空间结构
下载PDF
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策略
13
作者 常海燕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具有显著知识属性的文化记忆载体,深度参与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资源库。在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多源异构的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遗产价值、积极推进国家... 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具有显著知识属性的文化记忆载体,深度参与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资源库。在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多源异构的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时代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遗产价值、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的现实途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多维度价值,并立足新时代视角,从多维度探讨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策略,旨在为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源 文化遗产档案资源 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意象偏差测度与评价——基于投射意象与感知意象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张书颖 崔家胜 +2 位作者 王灵恩 刘家明 龙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4,共13页
旅游意象测度与评价是推进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基础。文章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基于官方宣传及游客评论的网络文本数据,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本成分距离分析法,构建旅游意象概念模型,并量化评价沿线不同河段(旧城段及通州段)官方投... 旅游意象测度与评价是推进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基础。文章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基于官方宣传及游客评论的网络文本数据,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本成分距离分析法,构建旅游意象概念模型,并量化评价沿线不同河段(旧城段及通州段)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异同。研究结果认为,大运河(北京段)旅游意象由线性、景观、文化、服务和社交5个维度以及维度下属的16个范畴构建而成。同一河段的“投射-感知”意象、不同河段间的投射意象或感知意象在不同范畴和维度下都存在差距,且附属维度错位现象明显。为构建良好的旅游意象,旧城段要重点改善线性、文化和服务意象,通州段则需要关注线性和服务意象。研究结论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中华文化标识建设具有参考意义,也为线性文化遗产精准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旅游意象评价 投射意象 感知意象 大运河
下载PDF
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衔接与融合——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家龙 李红举 +7 位作者 邓婷 罗思华 胡洁 张子健 牛丞禹 王凯 姜岩 苏少青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2,共14页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连接线为例,探析两者之间的工作关联,提出面向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结果表明:1)古驿道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密切关联,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相衔接;2)古驿道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权益保障、政策激励、公共参与和景观协调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国土空间价值提升;3)聚焦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工程设计―统筹资金―服务运营维度,需不断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路径,全面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线性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衔接 融合 南粤古驿道
下载PDF
基于线性文化遗产视野的明代西南苗疆走廊防御体系研究
16
作者 王东 杨志强 《建筑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明代朝廷沿西南苗疆走廊主次驿道有组织地营建了大量防御聚落与防御工事,它们成为我国重要的边防遗产。文章基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分析卫城、所城、屯堡、营哨、关隘、边墙等防御聚落与防御工事沿苗疆走廊主次驿道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明代朝廷沿西南苗疆走廊主次驿道有组织地营建了大量防御聚落与防御工事,它们成为我国重要的边防遗产。文章基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分析卫城、所城、屯堡、营哨、关隘、边墙等防御聚落与防御工事沿苗疆走廊主次驿道呈“带状”分布的特征,阐述苗疆走廊横跨西南四省的大尺度空间特性,发掘其沿线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试图厘清其蕴含的政治历史、军事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多元遗产价值。文章认为明代西南苗疆走廊防御体系符合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标准,期望为系统性地开展明代西南苗疆走廊防御体系的研究工作提供助力,并丰富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苗疆走廊 防御体系 系统性
下载PDF
局部旅游利用情境下长城线性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效果研究
17
作者 周小凤 张朝枝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由于超大空间尺度、多元遗产要素的分散性与属地管理体制限制,长期面临其整体价值的完整传承与局部旅游利用碎片化传播之间的失调性矛盾。现有研究对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价值传播多层效果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关注不足且尚...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由于超大空间尺度、多元遗产要素的分散性与属地管理体制限制,长期面临其整体价值的完整传承与局部旅游利用碎片化传播之间的失调性矛盾。现有研究对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价值传播多层效果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关注不足且尚未明晰,难以为解决现实矛盾提供有效的理论参照。本文以长城线性文化遗产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局部旅游利用情境下长城价值传播的多层次效果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认知层次,游客对长城的价值认知以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精神价值为核心层,以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为附属层,主要关联长城的文化景观与文学美学价值、历史见证与象征价值、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等价值内涵;2)在态度层次,游客对长城的遗产认同以个体的好汉认同、国族认同为主,基于长城的文化认同表达较弱,主要受长城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精神价值影响;3)在行为层次,游客对长城的旅游忠诚度以推荐与重游行为意向为主,主要受长城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导游服务影响;但游览其他长城遗产旅游地的行为意向普遍偏低,与长城旅游线路空间设计不合理、门票性价比低与价值传播不完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长城 旅游利用 遗产价值 传播效果
下载PDF
“两山理论”导向下线性工业遗产韧性发展规划--以龙溪河梯级水电站上游段为例
18
作者 孟佳琪 陈蔚 胡斌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89-95,共7页
存量时代下城市面对不确定冲击需要更加弹性的韧性规划来适应高速发展。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解读国家生态建设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线性工业遗产可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转型。该文提出“两山理论”实践规划框架,以重庆市长寿区龙溪河... 存量时代下城市面对不确定冲击需要更加弹性的韧性规划来适应高速发展。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解读国家生态建设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线性工业遗产可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转型。该文提出“两山理论”实践规划框架,以重庆市长寿区龙溪河梯级水电站上游段为例,从其遗产价值入手分析并筛选其韧性发展方向,提出具体待解决问题。最终阐述其复合型的产业定位:“连点成线,以线带面,面合成环”地将“绿水青山”循序渐进地融入线性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当中,为水利水电产业转型提供韧性,以期为存量城市中线型工业空间的活化再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线性工业遗产 梯级水电站 韧性发展 水电博览园
下载PDF
基于AI赋能的秦皇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活化创新
19
作者 邵奕 王玲玲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创新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以秦皇古道... 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创新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以秦皇古道线性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旨在通过AI赋能的方式,探索具体的活化创新策略,如数字化保护、体验式旅游和交互式教育等,为秦皇古道的未来发展开辟新路径,也为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和教育推广注入新活力,进而推动秦皇古道的可持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秦皇古道 线性文化遗产 活化创新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国内外线性遗产文献综述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吉美 李飞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近年,线性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欧洲、美国和中国不同文化体系中,对线性遗产的称谓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线性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造成了障碍。对宪章、公约、法案、标准和国内外研究论文等涉及线性遗产的相关... 近年,线性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欧洲、美国和中国不同文化体系中,对线性遗产的称谓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线性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造成了障碍。对宪章、公约、法案、标准和国内外研究论文等涉及线性遗产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比较后可知:源于欧洲的文化线路概念更重视对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兴起于美国的遗产廊道概念对景观和游憩功能给予了格外关注;而我国新近引入的欧美概念与原有的本土概念混用,造成了线性遗产概念的泛化。我国学术界应尽快统一线性遗产概念,建立交流顺畅的线性遗产学术平台,进而推动我国和国际线性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遗产 文化线路 遗产廊道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