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核糖核酸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细粒棘球蚴致敏小鼠中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马岩 韩静 +2 位作者 房志远 苏比·泰来提 于晓东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5-152,162,共9页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mRNAs和miRNAs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识别核心基因,通过富集分析探讨核心基因的生物学作用。最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关键结果。结果过敏与非过敏小鼠之间存在1642个差异表达的mRNAs。对1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分析,鉴定出60个差异表达的靶标基因,其中在PPI网络中连通度最大的前10个基因被认定为核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核心基因主要参与NF-kappa B信号通路。基于miRNAs与mRNAs之间的负调控作用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mmu-miR-8114与Atf3以及mmu-miR-3473b与Myd88具有靶向调控关系,并与NF-kappa B信号通路有关。通过qRT-PCR验证了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过敏小鼠中下调表达,Atf3、Myd88、Socs3在过敏小鼠中上调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发现NF-kappa B信号通路在过敏小鼠中的活性增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mu-miR-8114和mmu-miR-3473b通过NF-kappa B信号通路调控导致小鼠过敏反应的重要作用,为理解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过敏 微小核糖核酸 NF-kappa 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对细粒棘球蚴中EgTP53蛋白生物信息学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玉霞 巩月红 +4 位作者 朱莉娜 赵美玲 潘美驰 赵一聪 王建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8-274,共7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去氢骆驼蓬碱对细粒棘球蚴中EgTP53蛋白(Echinococcus granulosus of Tumor protein p53,EgTP53)的影响。方法将EgTP53蛋白与去氢骆驼蓬碱进行分子对接,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National Center fo...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去氢骆驼蓬碱对细粒棘球蚴中EgTP53蛋白(Echinococcus granulosus of Tumor protein p53,EgTP53)的影响。方法将EgTP53蛋白与去氢骆驼蓬碱进行分子对接,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载EgTP53的氨基酸序列,使用ProtParam蛋白分析工具进行EgTP53蛋白理化性质的预测,通过生信工具ProtScale进行疏水性的预测。使用SignalP5.0在线软件对信号肽进行预测,使用生物学在线软件工具TMHMM分析跨膜区域。借助NetPhos3.1在线软件预测磷酸化位点,利用SOMPA在线软件进行二级结构的预测。使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对EgTP53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采用IEDB在线软件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去氢骆驼蓬碱作用后EgTP53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gTP53与去氢骆驼蓬碱的对接能量为-4.44 kcal/mol,有良好的对接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EgTP53氨基酸数量1108个,分子量121799.11,等电点9.29,属于亲水性蛋白,有一个信号肽,无跨膜区,有多个磷酸化位点,28个B细胞抗原表位。其中存在TUDOR蛋白结构域,存在2个BRCT保守蛋白结构域。EgTP53与亚洲带绦虫病、带状泡尾绦虫同属一个分支,与长膜带绦虫、矮小齿壳绦虫、微口膜壳绦虫同属绦虫纲,进化关系较近,与智人、家鼠、果蝇进化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去氢骆驼蓬碱干预组的EgTP53蛋白的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gTP53蛋白具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对接点位稳定性良好,抗原表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EgTP53蛋白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去氢骆驼蓬碱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脏NK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康雪娇 邓冰清 +3 位作者 李寅时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脏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每组12只。感染组经肝门静脉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脏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感染组,每组12只。感染组经肝门静脉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每组各取6只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另外6只小鼠的肝脏组织用于分离淋巴细胞以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不同NKT细胞亚群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or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纤维占比比较,感染组肝脏侵袭部位及其邻近肝脏组织呈现结缔组织病变,纤维化明显,纤维占比显著增加,且分布较广,包绕肉芽肿四周形成条索状纤维间隔。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肝脏NKT细胞比例和CD4^(+)NK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肝脏NKT细胞分泌TNF-α的比例、CD4^(+)NKT细胞分泌TNF-α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增加,肝脏NKT细胞及其亚群CD4^(+)NKT细胞产生TNF-α的水平增加,提示肝脏NKT细胞可能参与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肝脏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型包虫病 细粒棘球蚴 肝脏 自然杀伤T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林玉霞 巩月红 +2 位作者 赵一聪 潘美驰 王建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去氢骆驼蓬碱(HM)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瑞士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银行数据库(Drugbank)获取HM相关基因,在基因卡数据库(GeneCards)、D...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去氢骆驼蓬碱(HM)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瑞士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银行数据库(Drugbank)获取HM相关基因,在基因卡数据库(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获取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靶点,将HM的预测靶点和细粒棘球蚴病相关基因相互映射,得到HM作用细粒棘球蚴病的靶点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网络拓扑属性分析,筛选重要靶点蛋白,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和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Kyot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与DNA损伤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及Pymol软件对相关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展示。将活力不低于98%的细粒棘球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DMSO组、25μmol/L HM组、50μmol/L HM组、100μmol/L HM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体外验证HM干预细粒棘球蚴肿瘤蛋白P53(TP53)、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染色体组蛋白H2A的变异体(H2AX)、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共获得HM靶点105个,细粒棘球蚴病相关基因88个,二者共有靶点为2个。HM干预细粒棘球蚴病的作用靶点主要有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MAPK1、TP53、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AA1)、MAPK14、Jun,机制可能涉及MAPK信号通路、受体酪氨酸激酶(ERBB)信号通路、DNA损伤与DNA修复通路、细胞凋亡等过程。体外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μmol/L HM组、50μmol/L HM组、100μmol/L HM组的TP53,TopoⅠ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下调趋势(P <0.05),H2AX,ATM 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上调趋势(P <0.05)。结论 HM可通过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相关信号途径治疗细粒棘球蚴病,HM参与细粒棘球蚴病DNA损伤与DNA修复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TP53,TopoⅠ,H2AX,ATM均可能是其作用靶点。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HM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细粒棘球蚴 DNA损伤与DNA修复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感染诱导巨噬细胞Sp3的SUMO化修饰
5
作者 于学婷 董丹 +2 位作者 陈雪玲 吴向未 王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3,共6页
目的探究Sp3的SUMO化修饰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内随机分为对照组(PBS)与实验组(肝被膜下接种原头节悬液),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SUMO1、UBC9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巨噬细胞CD206和SUMO1荧光共定位。体外RAW264.7... 目的探究Sp3的SUMO化修饰在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内随机分为对照组(PBS)与实验组(肝被膜下接种原头节悬液),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SUMO1、UBC9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巨噬细胞CD206和SUMO1荧光共定位。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EgCF组,12 h收集细胞qRTPCR检测SUMO1、UBC9、IL-6、IL-10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UMO1、UBC9的蛋白水平;COIP检测SUMO1与Sp3的互作。结果体内实验: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包囊近端肝脏组织炎性区细胞高表达SUMO1、UBC9蛋白,CD206+巨噬细胞与SUMO1共定位。体外实验:EgCF刺激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促进IL-10表达,抑制IL-6表达,诱导SUMO1、UBC9 mRNA、蛋白表达,诱导Sp3的SUMO化。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诱导巨噬细胞Sp3的SUMO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巨噬 SUMO化修饰 SP3
下载PDF
TGF-β1和Collagen-Ⅲ在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6
作者 陈欣怡 严得刚 +5 位作者 梁宏 李菊英 加央次仁 王登云 赵海龙 唐文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lagen-Ⅲ)在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导致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收集西藏地区40例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牦牛肝组织和血清样本,同时收集未感染的肝组织和血清进行对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lagen-Ⅲ)在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导致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收集西藏地区40例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牦牛肝组织和血清样本,同时收集未感染的肝组织和血清进行对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牦牛肝脏病理变化和肝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法(IHA)分别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TGF-β1、Collagen-Ⅲ的表达水平及分布;RT-PCR检测肝细胞内TGF-β1和Collagen-Ⅲ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牦牛肝组织相比,感染棘球蚴周围的肝组织肝界板细胞破坏,呈虫蚀状,感染肝组织外围纤维化,细粒棘球蚴寄生的牦牛肝脏组织引起组织增生,纤维化;ELISA结果显示感染细粒棘球蚴牦牛血清样中细胞因子TGF-β1、Collagen-Ⅲ的含量明显超过未感染组(P<0.05),且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它们的表达主要存在于细胞基质中;RT-PCR显示细粒棘球蚴感染肝组织中TGF-β1、Collagen-Ⅲ的mRNA相对表达量超出未感染组(P<0.05)。结果表明,细粒棘球蚴感染期间TGF-β1、Collagen-Ⅲ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Ⅲ型胶原 细粒棘球蚴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上肢皮下及肌肉间细粒棘球蚴病一例
7
作者 丛赟 丛培馥 +3 位作者 李国煜 王丹妮 邵英梅 吐尔干艾力·阿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病人,女,66岁,汉族,农民,有饮用生水史及牛、羊、狗接触史。发现右上臂肿块4年余伴疼痛3个月于2022年3月31日入院。肿块最初仅黄豆大小,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的可移动性包块,入院时增长至鸡蛋大小,有阵发性隐痛。体格检查:右侧肱... 病人,女,66岁,汉族,农民,有饮用生水史及牛、羊、狗接触史。发现右上臂肿块4年余伴疼痛3个月于2022年3月31日入院。肿块最初仅黄豆大小,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的可移动性包块,入院时增长至鸡蛋大小,有阵发性隐痛。体格检查:右侧肱骨近端皮下可扪及一5.4 cm×1.7 cm×2.1 cm的肿块,边界清,皮肤颜色及皮温正常,质软,有压痛,触诊有弹性,叩诊有震颤感的可移动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皮下 肌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胆囊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石兵强 支永发 +2 位作者 牛闻宇 岳乐 周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08-0112,共5页
明确青海地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胆囊相关疾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患者临床诊疗和愈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肝细粒棘球蚴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明确患者细粒棘球蚴病和胆囊相关并发症的特征,行单因素分... 明确青海地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胆囊相关疾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患者临床诊疗和愈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肝细粒棘球蚴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明确患者细粒棘球蚴病和胆囊相关并发症的特征,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194例肝细粒球蚴病患者,194例肝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术前有胆道系统临床症状的占35.05%(68/194),有胆囊相关并发症的占48.97% (95/194),其中慢性胆囊炎占18.04%(35/194)、胆囊结石占11.86%(23/194)。行手术者占76.29%(148/194),其中根治性手术治疗合并切除胆囊者占64.19%(95/148)。患者术后有并发症者占51.35%(76/148),其中营养性并发症18.92%(28/148)、肝功能不全17.57%(26/148)、残腔感染占12.16%(18/148)、胆汁瘘占7.50%(2/148)、术后胆管狭窄0.68%(1/148)、残腔钙化0.68%(1/148)。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肝脏左右叶位置、病灶分布、大小、数量等是肝囊性包虫病合并胆囊相关疾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本研究证实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患者中胆囊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术前患者的评估、手术方法、术后的发生并发症及生命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地区 细粒棘球蚴 胆囊相关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细粒棘球蚴病不同时期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琳刚 张生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7-0031,共5页
细粒棘球坳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并,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农业及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在最近几年,AgB、Ag5、EpCI、EgTPx等重组抗原的制备已经被应用到医学检测中,且表现出了相当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经研究发现... 细粒棘球坳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并,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农业及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在最近几年,AgB、Ag5、EpCI、EgTPx等重组抗原的制备已经被应用到医学检测中,且表现出了相当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经研究发现,细粒棘球坳病的早期诊断有极其关键的作用。而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细粒棘球蚴病在不同时期诊断时应用抗原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抗原 诊断
下载PDF
重组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的表达、复性及鉴定
10
作者 王玉姣 王浩 +4 位作者 赵嘉庆 何鑫 王程铖 王强 赵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09-413,F0004,共6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EgmMDH),获取高纯度的可溶性的重组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rEgmMDH)。方法从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中获得基因mdh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通过IPTG诱导表达线粒...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EgmMDH),获取高纯度的可溶性的重组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rEgmMDH)。方法从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中获得基因mdh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通过IPTG诱导表达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进而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该包涵体目的蛋白并复性,获得可溶性目的蛋白rEgmMDH;利用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攻击感染家兔后获得血清;分别采用抗原头蚴兔血清和抗His-Tag鼠单克隆抗体对可溶性rEgmMDH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①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mMDH/BL21;②通过亲和层析及复性,获得高纯度可溶性目的蛋白rEgmMDH;③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抗原头蚴兔血清和抗His-Tag鼠单克隆抗体可分别特异性鉴定该复性可溶性rEgmMDH。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高纯度可溶性rEgmMDH,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重组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线体苹果酸脱氢酶 蛋白纯化 WESTERN blot鉴定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晓霞 马海梅 +4 位作者 朱明 张丽娜 曹春宝 周晓涛 丁剑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免疫小鼠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GST对照组、佐剂组和正常组小鼠分别注射egG1Y162疫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佐剂(FCA)和生理盐水(NS),在免疫第0、2、4、6、8和10周,收集各组血清用...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免疫小鼠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GST对照组、佐剂组和正常组小鼠分别注射egG1Y162疫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佐剂(FCA)和生理盐水(NS),在免疫第0、2、4、6、8和10周,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并检测各组血清抗体IgG的动态变化。第10周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脾细胞凋亡率。结果 egG1Y162疫苗免疫组小鼠在第2周免疫后检测到抗体,在免疫第10周,抗体滴度可达到1∶25 600。血清抗体IgG在免疫第2~10周不断升高,并在免疫第10周达到最高水平。MTT法显示egG1Y162疫苗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能被egG1Y162疫苗特异性刺激增生。疫苗刺激后疫苗组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佐剂组和正常组(P<0.05)。AnnexinV-FITC和PI双染色法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脾细胞原液和ConA刺激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组ConA刺激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原液培养(P<0.01)。结论细粒棘球绦虫egG1Y162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效价抗体并可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抑制脾细胞凋亡,特异性抗体反应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促进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共同协调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egG1Y162疫苗 免疫应答 抗体滴度 IGG 胞增殖 胞凋亡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克隆重组高效表达及免疫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娅娜 丁淑琴 +4 位作者 王健 张焱 王洁 王淑静 赵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9-402,406,共5页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铁蛋白(ferritin)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表达、纯化该重组蛋白,初步研究其免疫反应。方法将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GEX-6p-1,转化重组体到大肠杆菌Bl21中,在异丙基-β...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铁蛋白(ferritin)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表达、纯化该重组蛋白,初步研究其免疫反应。方法将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GEX-6p-1,转化重组体到大肠杆菌Bl21中,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Western-blot对该蛋白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重组铁蛋白与GST以融合表达的形式在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不可溶性的包涵体,蛋白分子量约为42 kD。融合蛋白Egferritin/GST能被细粒棘球蚴免疫的家兔血清和特异性小鼠抗血清所识别,同时特异性小鼠抗血清可识别天然抗原囊液、原头蚴可溶性蛋白中约19 kD的蛋白条带。结论成功地表达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并且该蛋白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及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铁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95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丁剑冰 林仁勇 +3 位作者 温浩 许晏 魏晓丽 王国荃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 ,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应用 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 c DNA文库中克隆获得 Eg95抗原基因 ,将其克隆至 p U Cm- T载体 ,测序确定...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 ,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应用 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 c DNA文库中克隆获得 Eg95抗原基因 ,将其克隆至 p U Cm- T载体 ,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 Eg95抗原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 p ET2 8上 ,根据选择标记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到阳性克隆 ,通过酶切分析和 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 ,测序确定序列。结果:测序表明所有 p ET2 8- Eg95阳性克隆均为正确连接 Eg95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结论:p ET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95抗原基因 原核表达质 构建 基因克隆
下载PDF
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诱发过敏性休克期间IgG、IgG1和IgE水平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宏 徐志新 +1 位作者 杨戈雄 温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测定感染细粒棘球蚴 (E.g)绵羊诱发过敏性休克期间特异性 Ig G、Ig G1和 Ig E抗体水平。了解抗原B对人工感染 E.g绵羊 Ig G抗体的反应性。 方法 从绵羊 E.g囊液中制备抗原 B和 E.g囊液粗制抗原 ,EL ISA测定感染 E.g绵羊诱发休... 目的 测定感染细粒棘球蚴 (E.g)绵羊诱发过敏性休克期间特异性 Ig G、Ig G1和 Ig E抗体水平。了解抗原B对人工感染 E.g绵羊 Ig G抗体的反应性。 方法 从绵羊 E.g囊液中制备抗原 B和 E.g囊液粗制抗原 ,EL ISA测定感染 E.g绵羊诱发休克期间特异性 Ig G、Ig G1和 Ig E抗体的动态变化。 结果 感染 E.g绵羊 6个月 ,特异性 Ig G、Ig G1和 Ig E抗体水平较正常绵羊显著升高 ;诱发休克后特异性 Ig E抗体水平显著下降 ,尤其因休克致死的绵羊下降更为明显 ;Ig G及 Ig G1抗体的衰减时间不同 ,趋势各不相同 ;抗原 B和 E.g囊液粗制抗原与血清 Ig G抗体反应阳性率分别为 91%、32 %。 结论 特异性 Ig E是导致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抗体 ,而 Ig G和 Ig G1抗体也起着重要作用。抗原 B与感染 E.g绵羊 Ig G抗体的血清反应性较好 ,可作为一种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监测绵羊感染 E.g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 IGG1 IgE 细粒棘球蚴 绵羊 过敏性休克 抗体 抗原B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建辉 彭心宇 +4 位作者 周宗瑶 吴向未 张示杰 牛建华 孙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6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及巨噬细胞中OPN的表达与分布;VonKossa染色观察囊壁中钙化分布特征。结果肝细粒...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6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及巨噬细胞中OPN的表达与分布;VonKossa染色观察囊壁中钙化分布特征。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有不同程度OPN表达,75%(45/60)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纤维囊壁(内层),8.3%(5/60)分布于近肝组织侧纤维性囊壁(外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内、外层交界处可见巨噬细胞带,多数巨噬细胞胞浆内有OPN表达。OPN表达阳性的囊壁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其在囊壁内、外层的分布与OPN的基本一致。结论OPN主要分布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的内层纤维囊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钙化 骨桥蛋白 巨噬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生发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陆家海 程维兴 +4 位作者 郭中敏 冯德元 陈启军 李德昌 郭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 目的 :为培育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株 ) ,以供用于免疫预防研究。方法 :用外科方法从临床确诊的细粒棘球蚴患者的肝脏中取出包囊 ,以生发层和原头节为培养材料 ,采用RPMI1640、199和改良 DMEM培养液 ,用鼠尾胶原蛋白包被和不包被的培养瓶 ,对其进行初培养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以胶原蛋白作为支撑材料 ,应用改良 DMEM培养液培养的人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和原头节效果优于其他 ,已成功地培育了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系 ,并传至第 2 0代。原代培养时间需 2 8d- 4 5d,3代以内细胞为多形态性。结论 :建立了适合人源细粒棘球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 细粒棘球蚴 胞培养 胞系
下载PDF
Th9细胞和白介素-9在细粒棘球蚴感染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庞楠楠 刘朝华 +6 位作者 张峰波 朱玥洁 李艳华 辛燕 马秀敏 温浩 丁剑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9(Th9)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慢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例囊型包虫病患者(CE)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9细胞和特异性转录因...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9(Th9)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慢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例囊型包虫病患者(CE)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9细胞和特异性转录因子PU.1的表达。结果 1)CE组Th9细胞占CD4+T的比值(CD3+CD4+IL-9+/CD4+T cells)(0.91%±0.57%)高于健康对照组(0.6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2)CE组PU.1、IL-9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患者体内Th9/IL-9表达上调,Th9细胞可能参与了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的免疫应答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TH9 PU-1 IL-9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感染对哮喘大鼠血清白介素-17水平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秀敏 徐琦 +6 位作者 侯敏 马海梅 魏晓丽 李玉娇 庞楠楠 赵慧 丁剑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并发过敏性哮喘实验动物模型及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哮喘组,C组为细粒棘球蚴感染并发哮喘组。C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感染细粒棘球...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并发过敏性哮喘实验动物模型及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哮喘组,C组为细粒棘球蚴感染并发哮喘组。C组大鼠经腹腔注射感染细粒棘球蚴,70 d后,以卵白蛋白(OVA)分别对B组、C组大鼠进行致敏及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取大鼠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C组大鼠血清IL-17和IL-4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FN-γ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各组大鼠血清IL-4与IFN-γ水平呈密切负相关(r=-0.915),IL-4和IFN-γ水平与IL-17呈负相关关系(r=-0.406,-0.603),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哮喘 白介素17 TH1/TH2
下载PDF
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钙化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彭心宇 李建辉 +5 位作者 赵瑾 吴向未 张示杰 牛建华 杨宏强 孙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5-827,832,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外囊)的钙化分布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特殊染色观察60例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病理形态特点及钙盐沉着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病人血清生化指标及CT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钙盐沉... 目的研究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外囊)的钙化分布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特殊染色观察60例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病理形态特点及钙盐沉着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病人血清生化指标及CT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钙盐沉着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内层纤维性囊壁,且形态各异,与近肝侧外层纤维性囊壁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病人血清钙代谢生化指标均为常值,钙化与非钙化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染色可见部分CT未见钙化的囊壁有钙盐沉着。结论肝包虫周围纤维性囊壁可分为内层和外层,且各自形成机制不同;钙盐沉积量与内层纤维囊壁形成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钙化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egG1Y162抗原基因的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春宝 马秀敏 +7 位作者 丁剑冰 贾海英 吾拉木·马木提 张海涛 朱明 马海梅 吕国栋 温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egG1Y162基因序列并进行蛋白序列对比分析。方法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mRNA,m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引物,以cDNA为模板扩增egG1Y162基因,构建PUCm-T/egG1Y162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egG1Y162基因序列并进行蛋白序列对比分析。方法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mRNA,m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引物,以cDNA为模板扩增egG1Y162基因,构建PUCm-T/egG1Y162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egG1Y162 cDNA为459bp,编码153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表明,egG1Y162 cDNA与emY162同源性为95%,与eg95的同源性为30.61%。结论成功克隆egG1Y162抗原基因,egG1Y162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emY162有很高的相似性,但同其他抗原蛋白质序列存在明显差异,所以egG1Y162是一种新的抗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egG1Y162 CDNA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