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7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版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发生聚集的原因及2种干预措施的对比
1
作者 黄淑铭 林小枚 +1 位作者 汤辉伟 曾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6.4版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发生聚集的原因以及2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1例献血者血小板捐献聚集次(n=61)与非聚集次(n=323)数据,分析聚集原因;将2021年单采过程中出现聚集的72例次随机分为干预A组和干预B... 目的:探讨6.4版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发生聚集的原因以及2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1例献血者血小板捐献聚集次(n=61)与非聚集次(n=323)数据,分析聚集原因;将2021年单采过程中出现聚集的72例次随机分为干预A组和干预B组,干预A组提高抗凝剂与血液的比率,干预B组对献血者捐献侧手臂进行电热毯包裹保暖,提高献血者的血流速度。对比2组采集时间、平均血流速度、机器报警次数、抗凝剂使用量、产品下机解聚、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等情况。结果:聚集与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394),与采集时间呈正相关(r=0.458);经贝叶斯与Fisher判别分析,分别对聚集和非聚集构建了方程式,该方程判别分析预测的正确率为77.1%。2种干预措施效果比较,B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A组;采集时间、机器报警次数和抗凝剂使用量、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例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2021年的整个队列中,90.28%的产品下机立即解聚,9.72%的产品4 h内解聚,2种干预措施组产品下机解聚情况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可用构建的聚集和非聚集方程式进行聚集发生概率的预判,并可提前做出干预。2种干预措施对降低血小板聚集都有效,但措施B具有提高采血速度、缩短采集时间、减少报警次数和抗凝剂用量、降低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发生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a血细胞分离 血小板聚集 抗凝剂 枸橼酸盐反应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前驱感染与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关系
2
作者 王子豪 宋进 +6 位作者 胡铭 张国荣 单方振 邢春叶 宋艳 乔保俊 王玉忠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分析不同前驱感染的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的比例及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55.1%(109/198)的GBS患者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阳性,主要为空肠弯曲菌23.7%(47/198)、甲型流感病毒20.7%(41/198)、乙型流感病毒15.2%(30/198),其中18.7%(37/198)的患者2种或以上病原体血清学阳性。73.7%(146/198)的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单一病原体血清学阳性患者中,空肠弯曲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83.3%(25/3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100%(18/18),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6/7,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登革热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为4/4;EB病毒感染阳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各1例,均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种或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62.2%(23/37)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无前驱感染者中66.3%(59/89)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无前驱感染以及有不同类型前驱感染患者中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前驱感染的类型有关,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前驱感染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
3
作者 王琼 李晓芳 +1 位作者 李露 何章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对121名患者应用某血细胞分离机进行126次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需求选择不同的耗材和单采程序,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监测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 目的初步探讨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对121名患者应用某血细胞分离机进行126次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采术,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需求选择不同的耗材和单采程序,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监测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结果100名预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的患者,采集成功率98%。采集出来的PRP血小板平均浓度达到(981.22±3.55)×10^(9)/L,血小板平均浓缩倍数可达到(4.01±0.52)倍,患者经PRP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6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和10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经血细胞分离单采术联合羟基脲治疗后,前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有所下降,后者的血小板数量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名患者进行了术前储存式自体输血,顺利完成手术。121名患者中,发生轻度献血反应10名(占比8.26%);穿刺部位出现淤青、血肿15名(占比12.40%);穿刺部位形成假性动脉瘤1名(占比0.83%)。结论血细胞分离单采术具有疗效好、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应用于PRP采集、治疗性去除血液病理成分、储存式自体输血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单采术 富血小板血浆 术前自体储血
下载PDF
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扩增为内皮祖细胞的细胞分离方法、接种数目、培养瓶包被条件
4
作者 孙白羽 陈静依 姜志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44-48,共5页
目的筛选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诱导扩增为内皮祖细胞(BM-EPCs)的细胞分离方法、接种数目、培养瓶包被条件,构建一个高效、高产量、高纯度的骨髓来源BM-EPCs分离培养诱导扩增方法。方法取2周龄雄性SD大鼠,脱颈处死后分离大鼠双侧... 目的筛选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诱导扩增为内皮祖细胞(BM-EPCs)的细胞分离方法、接种数目、培养瓶包被条件,构建一个高效、高产量、高纯度的骨髓来源BM-EPCs分离培养诱导扩增方法。方法取2周龄雄性SD大鼠,脱颈处死后分离大鼠双侧胫骨和股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配制30%、50%、60%和70%浓度的Percoll细胞分离液,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大鼠BMMNCs种子细胞,并计算活细胞比例。将获得的BMMNCs分为1×10^(5)、5×10^(5)、1×10^(6)、2.5×10^(6)、5×10^(6)、1×10^(7)六个组别,分别接种于25 cm^(2)无菌培养瓶中,培养7 d后镜下观察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数目,并计算每10^(6)细胞的集落形成数。运用Graphpad prism9.5软件进行Logistic拟合曲线,根据相关系数R^(2)确定相关性,根据其P值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接种数目纳入范围,随后使用R语言编程定义计算函数,根据已知种子细胞总数及相关性函数限制下,通过迭代寻找最佳的BMMNCs细胞接种数目。分别配制20、50、100 nmol/L浓度的人纤连蛋白(FN)溶液,以不添加FN的空白溶液为对照,分别包被空白培养瓶2、6、12、24 h,将收集的48 h未贴壁BMMNCs接种于FN包被的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3 d后计算各组集落形成数目,确定FN包被的最佳浓度与时间。接种48 h未贴壁BMMNCs于25 cm^(2)培养瓶底,使用EGM-2完全培养基定向诱导,于显微镜下观察集落形成及诱导扩增进程。取培养14 d的BM-EPCs,分别采用双阳性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BM-EPCs的纯度。结果使用Percoll分离法可把BMMNCs细胞清晰的分为5层,其中30%与50%Percoll细胞分离层之间为BMMNCs活细胞比率最高。BMMNCs的最优接种数目为2.5×10^(6)个。以50 nmol/L的FN溶液包被24 h或以100 nmol/L的FN溶液包被6 h皆可有效促进细胞集落形成。细胞接种7 d后获得形态良好的铺路石样细胞并建立生长优势,表明BMMNCs已经诱导成为形态良好的BM-EPCs。Dil-Ac-LDL/FITC-UEA-1双阳性细胞占比为91.89%±5.77%,CD31+KDR阳性率为90.73%±0.61%、CD14阳性率为0.53%±0.17%、CD45阳性率0.77%±0.34%,说明获得的BM-EPCs纯度良好。结论大鼠BMMNCs诱导扩增为BM-EPCs过程中,可使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MNCs,BMMNCs的最优细胞接种数目为2.5×10^(6)个,细胞培养瓶包被条件为以50 nmol/L的FN溶液包被24 h或以100 nmol/L的FN溶液包被6 h,分离培养诱导获得的BM-EPCs形态和纯度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 单个核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人纤连蛋白 骨组织工程 细胞分离方法 细胞培养方法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行血细胞分离单采术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朱间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3期73-76,共4页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行血细胞分离单采术中的应用。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19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前即2019年1月-2020年12月98例供者为对照组,实施全程护...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行血细胞分离单采术中的应用。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19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前即2019年1月-2020年12月98例供者为对照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后即2021年1月-2022年12月92例供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供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显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前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血细胞分离单采均采集成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供者采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供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行血细胞分离单采术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供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供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细胞分离
下载PDF
MCS+、Amicus、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娟 居兵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5期73-75,共3页
目的 比较MCS+、Amicus、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双份血小板(PLT)的效果。方法 126例双份男性献血者根据采血时血细胞分离机种类分为MCS+组(39例)、Amicus组(44例)、Trima组(33例),比较3组全血处理量、抗凝剂使用量(ACD-A)、采血后血小... 目的 比较MCS+、Amicus、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双份血小板(PLT)的效果。方法 126例双份男性献血者根据采血时血细胞分离机种类分为MCS+组(39例)、Amicus组(44例)、Trima组(33例),比较3组全血处理量、抗凝剂使用量(ACD-A)、采血后血小板计数(PLT)、采集时间、采集效率、采集速率、不良反应。结果 Mcs+组、Amicus组、Trima组全血处理量分别为(3194.3±251.2)、(3169.1±293.0)、(3178.2±301.5)mL,不良反应者分别为5例(12.8%)、6例(13.6%)、5例(11.6%),两两比较,P均>0.05;Mcs+组全血处理量、ACD-A、采血后PLT、采集时间分别为(342.18±28.22)mL、(192.44±19.67)×10^9/L、(79.23±11.20)min,Amicus组分别为(406.64±32.64)mL、(198.07±19.32)×109/L、(71.00±11.15)min,Trima组分别为(356.63±29.39)mL、(185.05±24.99)×10^9/L、(73.70±10.21)min,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AmicusACD-A使用量最多,采集时间最短;Mcs+抗凝剂使用量最少,但采集时间最长、采集速率最小;Trima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献血者情况灵活选择相应的细胞分离机,从而提高单采血小板采集效率和献血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血细胞分离 Amicus血细胞分离 Trima血细胞分离
下载PDF
特异性投射神经元的单细胞分离与测序
7
作者 谢雯 周晓娟 +4 位作者 雷婉莹 张慧 高艳 王以政 张春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特异性投射神经元转录组测序的单细胞分离方法。方法:用逆行示踪腺相关病毒(AAV)特异性标记成年小鼠丘脑底核(STN)投射至丘脑前核(ANT)的神经元,通过梯度离心将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显微操纵器逐个吸取被荧光标...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特异性投射神经元转录组测序的单细胞分离方法。方法:用逆行示踪腺相关病毒(AAV)特异性标记成年小鼠丘脑底核(STN)投射至丘脑前核(ANT)的神经元,通过梯度离心将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显微操纵器逐个吸取被荧光标记的神经元,运用Smart-seq2构建基因文库并进行质检和测序。结果:利用该方案成功分离到STN投射至ANT神经元;所构建的cDNA文库质量满足测序要求;通过测序结果比对,在目标神经元内检测到病毒表达的荧光蛋白基因。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转录组测序的单细胞分离方法,可高效、高质量分离特异性投射神经元,为未来在靶细胞数目稀少的组织样本中进行转录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投射神经元 细胞测序 丘脑底核 丘脑前核 小鼠
下载PDF
微生物单细胞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坤 闫畅 田新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自然界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未培养状态,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随着微生物单细胞分离方法的不断更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应对微生物纯培养的挑战获得了重要进展,这些新的分离及培养策略对推动微生物资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宏... 自然界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未培养状态,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随着微生物单细胞分离方法的不断更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应对微生物纯培养的挑战获得了重要进展,这些新的分离及培养策略对推动微生物资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宏基因组学和基因组学数据相关成果日益增多,但微生物单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对于系统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功能、遗传进化等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使用的或正在研发的膜扩散培养法、微流控分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单细胞拉曼分选、光镊技术、显微操作技术等单细胞分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及其在微生物单细胞分离和培养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展望了这些单细胞分离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暗物质 细胞分离 未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选择性分离
下载PDF
三种血细胞分离机在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的溶血率分析
9
作者 师青泉 莫心南 +2 位作者 梁映媚 麦伟珍 郭建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后引起的溶血情况,分析和探讨不同单采血小板采集设备及程序造成的溶血差异、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措施是否能减少溶血的发生。方法选择本站三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血细胞分离机共8台,其中Terumo的Trim...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后引起的溶血情况,分析和探讨不同单采血小板采集设备及程序造成的溶血差异、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措施是否能减少溶血的发生。方法选择本站三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血细胞分离机共8台,其中Terumo的Trima共4台,Fresenius Kabi的AmiCORE共3台及Amicus 1台,每台设备各采集健康献血者的血小板10例,共采集健康献血者80例。又单独考虑Trima的血浆还输模式影响,故每台Trima又各采集健康献血者10例,总计研究例数120例。比较三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后的游离血红蛋白(Hb)水平、Hb阳性率、在相同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后回血管道游离Hb水平、Trima设备在开启和未开启血浆回输模式下采集后回血管道游离Hb水平和阳性率。结果采集前,游离Hb均为阴性(<0.06 g/L);采集后,在3台AmiCORE和1台Amicus设备的回血管道中测得游离Hb水平均低于标准水平,但在4台Trima设备的回血管道中均测到游离Hb水平高于标准水平。Trima品牌型号的4台仪器回血管道内游离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考虑献血者个体差异的情况下,Amicus与Trima、AmiCORE与Trima的血细胞分离机回血管道内的游离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a设备开启血浆回输模式的游离Hb水平为(0.093±0.065)g/L,低于未开启血浆回输模式的(0.157±0.0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a设备开启血浆回输模式后回血管道游离Hb的阳性检出率下降到40%,明显低于未开启血浆回输模式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单采血小板采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红细胞破坏,造成回血管道内溶血。为避免溶血可能对献血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对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应当尽可能减少使用Trima设备,或使用Trima设备时开启血浆回输模式,有助于减少溶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单采血小板 溶血率
下载PDF
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治疗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婷 郑妍 +2 位作者 任冬霞 王晓清 王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10期55-58,共4页
目的:比较COM.TEC和COBE Spectra 2种型号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治疗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选择某院2022年3—7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用新型连续流动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COM.TEC行血浆置换治疗(10例,治... 目的:比较COM.TEC和COBE Spectra 2种型号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治疗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选择某院2022年3—7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用新型连续流动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COM.TEC行血浆置换治疗(10例,治疗次数为42次),B组采用老式连续流动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行血浆置换治疗(10例,治疗次数为36次),比较2组患者的抗凝剂用量、血浆置换用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每升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为(76.83±7.80)mL,B组每升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为(83.89±1.16)mL,A组低于B组(t=5.040,P<0.05)。液体平衡设置为100%情况下,A组置换每升血浆用时为(38.39±5.74)min,B组置换每升血浆用时为(42.30±5.35)min,A组少于B组(t=3.528,P<0.05)。A组发生不良事件11次,包括过敏反应2次、仪器报警9次;B组发生不良事件8次,包括过敏反应4次、仪器报警4次。结论:COM.TEC和COBE Spectra 2种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临床开展血浆置换治疗时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细胞分离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血浆置换 置换液 抗凝剂
下载PDF
低体重女性单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针对MCS^(+)血细胞分离机UPP程序
11
作者 韩烨 牛校敏 +2 位作者 张超 魏晓丽 常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目的 降低低体重高血小板计数的女性献血者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舒适度,增加重复献血者比例。方法 采取对照组(n=32)、观察组(n=18)对比方法,利用Mcs^(+)中的血液采集过程程序软件,寻找... 目的 降低低体重高血小板计数的女性献血者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舒适度,增加重复献血者比例。方法 采取对照组(n=32)、观察组(n=18)对比方法,利用Mcs^(+)中的血液采集过程程序软件,寻找采集循环中可能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通过增加10%葡萄糖酸钙的口服次数,增加采集循环数,降低最后1个循环的峰值血浆量等改善措施,对比观察献血反应发生率是否减少。结果 每一循环的峰值血浆量能够体现影响诱因,两组人群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3/18),对照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2%(26/32);观察组再次献血人数比例为77.7%(14/18),对照组的再次献血人数比例为31.2%(10/32),提高献血者献血满意度,可有效提高再次献血者比例。结论 低体重,高血小板计数的女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应在采集过程中被给予更多的关怀,增加10%葡萄糖酸钙的口服次数,工作人员应主动增加一个采集循环,降低每个循环内献血者峰值血浆量的收集,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补充上盐水,可有效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献血满意度,增加再次献血人群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血细胞分离 UPP程序 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在急危重血液病抢救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智明 纪树荃 +2 位作者 谢艳 李玉云 武瑞华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4-45,共2页
60年代中期Freireich首先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过多的粒细胞,并将采得的粒细胞输入白细胞减少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电脑自动控制血细胞分离机问世,使血成份分离更加方便、安全,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难治性和急危重... 60年代中期Freireich首先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过多的粒细胞,并将采得的粒细胞输入白细胞减少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电脑自动控制血细胞分离机问世,使血成份分离更加方便、安全,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难治性和急危重病症。我院自1989年11月~1991年3月应用血细胞分离机治疗血液病急危重病症8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急救 单采白细胞输注 危单采红细胞输注 急危重血液病 血浆置换 临床应用 细胞分离 细胞分离
下载PDF
提高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率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鹏 刘映峰 +1 位作者 梁东辉 陈允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07-708,共2页
目的:对常规的单核细胞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单核细胞的分离率,减少分离时间和实验耗材。方法:以改进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为实验组,常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为对照组,评价与对... 目的:对常规的单核细胞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单核细胞的分离率,减少分离时间和实验耗材。方法:以改进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为实验组,常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为对照组,评价与对比两种方法的单核细胞分层效果、单核细胞分离率、所需时间和耗材,以及细胞收集率等内容和指标。结果:抗凝血离心结束后,实验组离心管中内容物清晰地分为上、中、下三分层。在上、中层液体交界处可清晰地见到环状乳白色的单个核细胞层,分层效果较常规对照组理想。在对20mL/管抗凝全血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的过程中,实验组平均耗时(1.18±0.08)h(n=5),对照组为(1.50±0.07)h(n=5),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2~4h内收集到的贴壁单核细胞在实验组为(2.12±0.13)×106/mL(n=5),对照组为(1.60±0.16)×106/mL(n=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的Ficoll-Hypaque密度分离法和塑料吸附法可明显提高单核细胞的分离率,减少了分离的时间和原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核细胞的收集率。该法对于需要从较大量的血液中分离出较多量的单核细胞时尤为适用,可为基础与临床细胞学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细胞获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细胞分离 人淋巴细胞分离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不同采集程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晓宁 姚建娜 +7 位作者 刘芳 王晓娟 马娟娟 郭彩利 刘华胜 贺鹏程 张梅 孙春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采集对象分别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采集对象分别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观察3种采集程序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采集后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的差异以及3种采集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全血处理量及采集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MNC数较COBE Spectra Auto PBSC程序采集的数高,但采集的CD34^+细胞数均低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终产物体积大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终产物体积。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相比,采集的M NC数无显著差异,但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 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大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较采集前下降幅度最低(P<0.05)。3种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和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优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损失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 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 MNC程序 Auto PBSC程序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曾丹 李晓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血细胞分离技术在收集成分血,如血小板、血浆以及红细胞等,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它还可以保障临床血液的供给,为患者提供干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等有效的治疗,经常运用于白血病、中毒性高脂血症、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血细胞分离技术在收集成分血,如血小板、血浆以及红细胞等,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它还可以保障临床血液的供给,为患者提供干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等有效的治疗,经常运用于白血病、中毒性高脂血症、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它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病人的住院周期,缓解病人的不适,对疾病的转归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拯救疾病。血细胞分离指的是利用离心的原理,把血液按比例的比例进行分离,它的方法比较精密、科学,可以在临床上使用,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项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大约五十年代才被开发出来,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能够在不影响人体血液结构的前提下,从人体内分离出某些特殊的物质,为病人的诊断和用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血液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技术 血液 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自动流量管理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效果的应用与分析
16
作者 郦曼桐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618-621,共4页
目的比较Trima血细胞分离机V6.4和V5.1版本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0名采集2个治疗单位的男性固定无偿献血者。TrimaV6.4组和V5.1组各300名,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2组献血者的资料、血常规指标、采集参数、采集效果等数... 目的比较Trima血细胞分离机V6.4和V5.1版本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0名采集2个治疗单位的男性固定无偿献血者。TrimaV6.4组和V5.1组各300名,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2组献血者的资料、血常规指标、采集参数、采集效果等数据分析。针对V6.4和V5.1版本单采血小板低压报警情况,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情况的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于采集结束后15 min,重新采集献血对侧手臂2 ml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系统升级至V6.4版本后,循环血量、抗凝剂ACD使用量、采集时间、采集效率(CE)、采集速率(CR)、每小时血小板采集量与V5.1版本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在TrimaV6.4采集过程中发生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情况减少,V6.4版本在采集过程中发生压力报警情况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级后的Trima V6.4版本,更加细化单采血小板采集程序,优化采集的质量、提高采集效率、缩短采集时间、优化细节体验。有效确保血液质量和献血者的良好感受与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采集时间 采集效率 低压报警 自动流量管理
下载PDF
白细胞分离术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广强 王立茹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急性白血病患者周围血象中白细胞计数〉100×10~9/L时称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acute leukemia,HAL)。HAL发病率占白血病总数的5%~2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发生率为10%~3... 急性白血病患者周围血象中白细胞计数〉100×10~9/L时称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acute leukemia,HAL)。HAL发病率占白血病总数的5%~2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中发生率为10%~3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为5%~13%^([1])。因为白血病细胞的极度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急性白血病 细胞计数 MYELOID BLASTIC lympho 早期死亡率 细胞分离 微循环障碍 细胞瘀滞症
下载PDF
美国血液MCS+血细胞分离机故障处理与使用技巧 被引量:2
18
作者 刁春红 常群英 麻淑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7期120-120,共1页
MCS+血细胞分离机采用单针间歇式采集的方式.采集步骤简单,启动快捷.操作简便.采用方便的人机对话式控制面板,可以在采集过程中,随时查阅最新统计数据,可靠性高,在国内很多血站已广泛使用。我血站自2002年开始使用MCS+血细胞... MCS+血细胞分离机采用单针间歇式采集的方式.采集步骤简单,启动快捷.操作简便.采用方便的人机对话式控制面板,可以在采集过程中,随时查阅最新统计数据,可靠性高,在国内很多血站已广泛使用。我血站自2002年开始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现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血细胞分离 故障处理 细胞分离机采集 血液 美国 控制面板 人机对话 统计数据
下载PDF
用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混入量的对比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育淼 李浩泷 樊晶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MCS+、Trima、Amicus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混入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血液中心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机采血小板)的432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MCS+、Trima、Amicus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混入量。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血液中心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机采血小板)的432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Trima血细胞分离机和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为这432名献血者中的144名献血者采集血小板,然后观察并统计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混入量及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检出率。结果:与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为这432名献血者采集血小板相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和MCS+血细胞分离机为其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混入量均更少,P<0.05。与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为这432名献血者采集血小板相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和MCS+血细胞分离机为其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检出率均更低,P<0.05。结论: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和MCS+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混入量较少,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的混入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血细胞分离 Trima血细胞分离 Amicus血细胞分离 血小板 细胞
下载PDF
应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牛巧红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10期2683-2683,共1页
关键词 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分离机采集 护理干预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采集 细胞 免疫功能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