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细菌叶绿素a和镁细菌叶绿素a氧化还原势的比较
1
作者 赵东霞 朱尊伟 杨忠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在光合体系中,叶绿素分子可以和不同的氨基酸配位.笔者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与镁细菌叶绿素a和锌细菌素a配位时,离解能和氧化还原势的变化情况.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镁细菌叶绿素a分子中的金属镁原子被锌原子取代后,氧化还原... 在光合体系中,叶绿素分子可以和不同的氨基酸配位.笔者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与镁细菌叶绿素a和锌细菌素a配位时,离解能和氧化还原势的变化情况.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镁细菌叶绿素a分子中的金属镁原子被锌原子取代后,氧化还原势变化不大.并且不同氨基酸分子与2种细菌叶绿素分子配位时,所引起氧化还原势的变化可以弥补因镁被锌取代所引起的变化.这2种互补的作用使得锌细菌叶绿素a分子在光合作用中仍然是一种很好的电子传递体.最后用TDDFT方法,计算了2种细菌叶绿素a分子在气相中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锌细菌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相对于镁细菌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有6~7nm的蓝移,这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a 细菌叶绿素a 离解能 氧化还原势 吸收光谱
下载PDF
光合细菌叶绿素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尽哲 陈国平 +1 位作者 胡宗利 王万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49,共4页
细菌叶绿素和捕光蛋白及类胡萝卜素一起组成色素蛋白复合物,进而构成完整的捕光单位进行光合作用。简述了细菌叶绿素合成途径及其中关键的酶,并从分子水平上介绍了细菌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细菌叶绿素 合成途径 表达调控
下载PDF
金属细菌叶绿素的合成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梦亮 常如波 刘滇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0-923,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光动力学疗法光敏剂。方法采用从光合细菌中分离纯化的脱镁细菌叶绿素为配体,与金属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了Cu,Zn,Co,N i 4种金属细菌叶绿素,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研究。此外还研究了4种金属细菌叶绿素...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光动力学疗法光敏剂。方法采用从光合细菌中分离纯化的脱镁细菌叶绿素为配体,与金属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了Cu,Zn,Co,N i 4种金属细菌叶绿素,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研究。此外还研究了4种金属细菌叶绿素对K562和HL60两种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4种金属细菌叶绿素的光谱图都有可预见的漂移,证明金属已配位到细菌叶绿素的卟啉大环上。同时,4种金属细菌叶绿素都有很强的抑瘤作用,光照可以明显提高其抑瘤率。结论金属细菌叶绿素作为一种新型光敏剂具有优良的性质,是新一代光敏剂发展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 过渡金属 光谱 肿瘤细胞
下载PDF
LDAO对Rhodobacter azotoformans外周捕光复合体LH2构象及其细菌叶绿素解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艮贵 董彦敏 +2 位作者 杨素萍 焦念志 曲音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07-2811,共5页
为探求LDAO与LH2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深入认识LDAO对LH2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光谱法系统地研究了LDAO对Rhodobacter azotoformans134K20菌株LH2构象及其在极端环境中细菌叶绿素(BChl)解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室温pH 8.0缓冲... 为探求LDAO与LH2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深入认识LDAO对LH2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光谱法系统地研究了LDAO对Rhodobacter azotoformans134K20菌株LH2构象及其在极端环境中细菌叶绿素(BChl)解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室温pH 8.0缓冲溶液中,LDAO导致LH2构象变化,α-螺旋含量提高,Tyr和B850细菌叶绿素特征峰蓝移,能量传递效率提高。(2)在60℃pH 8.0缓冲溶液中,LH2B800和B850细菌叶绿素可解离为游离BChl。LDAO能增加LH2的高温稳定性,延缓并改变B800和B850解离过程和行为。(3)在室温强酸和强碱溶液中,LDAO加剧了B800和B850的解离并分别转化为游离细菌脱镁叶绿素(BPhe)和游离BChl,表现出不同的解离行为。在不含LDAO的强酸溶液中,B850呈现先解离再自组装的过程。LDAO作用于LH2,可使其B800和B850在不同极端环境中的解离行为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捕光复合体 细菌叶绿素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氧化物
下载PDF
金属细菌叶绿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梦亮 常如波 刘滇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关键词 金属 细菌叶绿素 DNA 紫外可见光谱 电泳
下载PDF
在吡啶溶液中细菌叶绿素a分子S_3-S_1转换过程的实时观测(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英 刘建勇 +1 位作者 韩克利 楼南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飞秒荧光亏蚀技术研究细菌叶绿素a在吡啶溶液中的内转换过程 .我们用 40 0和 80 0nm飞秒光作为泵浦与探测光 .该研究给出了细菌叶绿素a分子的S3 S1转换过程的实时观测 ,同时观测到随后的两个弛豫过程 .细菌叶绿素a在吡啶溶液中的内... 采用飞秒荧光亏蚀技术研究细菌叶绿素a在吡啶溶液中的内转换过程 .我们用 40 0和 80 0nm飞秒光作为泵浦与探测光 .该研究给出了细菌叶绿素a分子的S3 S1转换过程的实时观测 ,同时观测到随后的两个弛豫过程 .细菌叶绿素a在吡啶溶液中的内转换时间为 2 2 6f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a 飞秒荧光亏蚀 内转换
下载PDF
细菌叶绿素c分子单体结构的STM研究
7
作者 江雅新 徐庆敏 +5 位作者 万立骏 王琛 方晓红 白春礼 王征宇 NozawaTsunenori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638-1641,共4页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研究了细菌叶绿素c在石墨(HOPG)表面的自组装结构.研究发现,与叶绿素a,c以及细菌脱植基叶绿素c,d分子通常形成的二聚体结构相比,细菌叶绿素c的结构有其特点.细菌叶绿素c分子在石...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研究了细菌叶绿素c在石墨(HOPG)表面的自组装结构.研究发现,与叶绿素a,c以及细菌脱植基叶绿素c,d分子通常形成的二聚体结构相比,细菌叶绿素c的结构有其特点.细菌叶绿素c分子在石墨表面自组装,形成了大范围的二维有序结构.分子以单体而非二聚体形式存在.分析认为,此差别与实验中以极性较强的甲醇做溶剂,并且分子与石墨基底间的作用力在自组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 单体结构 扫描隧道显微镜 自组装结构 c分子
原文传递
金纳米粒子降低吸附态细菌叶绿素a荧光量子效率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权 翁羽翔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1,共8页
本文通过比较细菌叶绿素a(BChl a)吸附于Au纳米颗粒表面前后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绝对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变化,研究金纳米颗粒表面对吸附态细菌叶绿素a(BChl a)自发荧光辐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BChl a吸附到Au纳米颗粒表面后,单体... 本文通过比较细菌叶绿素a(BChl a)吸附于Au纳米颗粒表面前后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绝对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变化,研究金纳米颗粒表面对吸附态细菌叶绿素a(BChl a)自发荧光辐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BChl a吸附到Au纳米颗粒表面后,单体和二聚体BChl a吸收峰位均红移约3nm;BChl a单体发射的荧光峰位置从784nm红移到791nm,BChl a二聚体发射的荧光峰位置从684nm红移到689nm,二者荧光均发生淬灭;荧光量子效率降低;荧光寿命在误差范围内保持不变。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BChl a吸附到Au导电表面后使得与自发辐射跃迁速率相关的光子能态密度变小,从而使BChl a自发辐射速率降低;(2)BChl a与纳米Au颗粒表面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导致吸附态BChl a非辐射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BChl a 纳米金 自发辐射速率 非辐射速率 绝对量子产率
原文传递
十二烷基硫酸钠诱导Rhodobacter azotoformans外周捕光复合体LH2 B800细菌叶绿素特异性解离
9
作者 董彦敏 崔小华 +4 位作者 杨素萍 岳慧英 赵春贵 焦念志 曲音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诱导Rhodobacter azotoformans外周捕光复合体LH2细菌叶绿素(bacteriochlorophylls,BChls)的解离行为和规律.结果表明:室温下,在10mmol?L-1Tris-HCl(pH8.0)缓冲液中,低浓度SDS只诱导LH2中B800... 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诱导Rhodobacter azotoformans外周捕光复合体LH2细菌叶绿素(bacteriochlorophylls,BChls)的解离行为和规律.结果表明:室温下,在10mmol?L-1Tris-HCl(pH8.0)缓冲液中,低浓度SDS只诱导LH2中B800细菌叶绿素解离生成游离BChls,而B850不受影响;当浓度达到0.08%(w/V)时,能特异性地诱导B800缺失,其缺失过程和游离BChls的生成过程均符合单指数模型,且二者的速率常数近似相等.高浓度SDS能同时诱导B800和B850解离生成游离BChls,其中B800可发生缺失,而B850则不完全解离,解离过程均符合单指数模型;B800对SDS更敏感,其解离速率常数约是B850的4倍,游离BChls生成速率常数明显低于B800解离速率常数,而与B850解离速率常数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2 SDS 细菌叶绿素 RHODOBACTER azotoformans
原文传递
绿硫细菌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伟 于仁成 +2 位作者 亢振军 孔凡洲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1009,共9页
绿硫细菌(green sulfur bacteria)的特征色素及其衍化产物,如细菌叶绿素d、细菌叶绿素e、绿硫菌烯(chlorobactene)和异海绵烯(isorenieratene)等可以作为标志物,指示水体真光层的无氧事件,以及水生生态系统在缺氧环境下的演变过程。但是... 绿硫细菌(green sulfur bacteria)的特征色素及其衍化产物,如细菌叶绿素d、细菌叶绿素e、绿硫菌烯(chlorobactene)和异海绵烯(isorenieratene)等可以作为标志物,指示水体真光层的无氧事件,以及水生生态系统在缺氧环境下的演变过程。但是,由于缺少色素标准品,相关研究工作受到制约。为此,本研究培养了两种典型绿硫细菌——Chlorobium phaeovibrioides(DSM269,褐色菌株)和Prosthecochloris vibrioformis(DSM260,绿色菌株),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两种细菌所产色素情况。结果在两株细菌中检测到了细菌叶绿素d(DSM260)、细菌叶绿素e(DSM269)和异海绵烯(DSM269),并获得各类色素的特征吸收光谱和保留时间。依据上述方法,对底层水体缺氧问题突出的长江口南部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未检测到绿硫细菌色素。考虑到长江口邻近海域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在不断加剧,有必要将绿硫细菌色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指标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硫细菌 细菌叶绿素 异海绵烯 高效液相色谱 无氧 缺氧
下载PDF
光合细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堂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光合细菌(Photsynthetic Becteria简称PSB)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光合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是地球上物质和能量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群微生物。因其细胞内具有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光合细菌自下... 光合细菌(Photsynthetic Becteria简称PSB)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光合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是地球上物质和能量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群微生物。因其细胞内具有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光合细菌自下而上的水体或固体呈现出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水产养殖业 应用 类胡萝卜素 细菌叶绿素 原核生物 光合作用 能量循环
下载PDF
3种紫细菌天然光合色素敏化DSSC光电转化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乔明 赵春贵 杨素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202-3211,共10页
基于自然界光合作用机理的DSSC研究备受关注。不产氧光合细菌中的紫细菌是研究光合作用机理的良好模式生物。从3种典型紫细菌中获得了7种具有不同吸光范围、极性和结构的细菌叶绿素a(B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以及3种改性BChl a。在此... 基于自然界光合作用机理的DSSC研究备受关注。不产氧光合细菌中的紫细菌是研究光合作用机理的良好模式生物。从3种典型紫细菌中获得了7种具有不同吸光范围、极性和结构的细菌叶绿素a(B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以及3种改性BChl a。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比较了天然与改性BChl a、多组分与单一组分Car、BChl a色素浓度、BChl a和Car共敏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并对色素与半导体材料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00 mW·cm-2入射光强下,在不添加任何分散剂(spacer)的条件下,具有近红外吸收的天然BChl a光电转化性能较优,光电转换效率为1.26%。单一组分Car比多组分Car具有较高的光电性能,玫红品Car光电转换效率最佳。BChl a敏化TiO2薄膜电极,吸收光谱红移,800 nm特征荧光淬灭。BChl a与Car共敏TiO2薄膜电极,拓宽了可见光吸收光谱,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比BChl a提高了12%和7.3%。紫细菌天然色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不仅能吸收可见光,而且能有效利用红外光,这对研制响应可见光-近红外的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细菌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细菌
下载PDF
紫细菌B800缺失LH2能量传递模型的构建及性质
13
作者 李凯 赵春贵 +3 位作者 岳慧英 杨素萍 曲音波 焦念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5-880,共6页
构建B800缺失LH2对于阐明光合作用中光能传递的分子机制与捕光复合体组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子筛层析、超滤和SDS-PAGE等方法研究了紫细菌两个典型种外周捕光复合体(LH2)约800nm特征光谱(B800)细菌叶绿素(BC... 构建B800缺失LH2对于阐明光合作用中光能传递的分子机制与捕光复合体组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子筛层析、超滤和SDS-PAGE等方法研究了紫细菌两个典型种外周捕光复合体(LH2)约800nm特征光谱(B800)细菌叶绿素(BChl)缺失能量传递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性质。结果表明:在pH 8.0Tris-HCl(10mmol·L-1)缓冲液中,0.08%SDS能够使来自Rhodobacter azotoformans的LH2B800BChl特异性解离,解离体系中加入10%(φ)甲醇,通过超滤脱除游离BChl,构建了B800缺失LH2,但该缺失模型不够稳定。在pH 1.9缓冲液中,来自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的LH2B800BChl能够特异性解离,通过层析得到两个组分。一个组分的B800BChl不能通过层析脱除,能够重新自组装成LH2。另一个组分为B800缺失LH2,该缺失模型稳定。两种LH2均存在2类以上B800BChl结合位点,并得到了两类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B800BChl解离的LH2,但未发现类似紫色硫细菌中的B800吸收光谱劈裂现象。B800缺失LH2均未呈现约800nm特征荧光光谱。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两个物种B800缺失LH2能量传递模型。利用BChl与缺失B800LH2结合能力不同的特性,将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中的LH2分成两个类型,实现了异质性亚基LH2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捕光复合体 细菌叶绿素 固氮红细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下载PDF
细菌色素在水体环境中的指示作用与意义
14
作者 阚家薇 段丽琴 +2 位作者 宋金明 袁华茂 李学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49-4858,共10页
细菌色素(Bchl)作为厌氧光合细菌(APB)的主要色素,其在沉积物中的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系统总结了细菌色素的来源、APB的分布、色素分析测定方法及其在指示古海洋、古湖泊以及现代水生环境的水文条件、极地冰盖变化和... 细菌色素(Bchl)作为厌氧光合细菌(APB)的主要色素,其在沉积物中的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系统总结了细菌色素的来源、APB的分布、色素分析测定方法及其在指示古海洋、古湖泊以及现代水生环境的水文条件、极地冰盖变化和水体缺氧事件发生中的应用.细菌色素主要来源于水体化变层处的绿硫细菌(GSB)和紫硫细菌(PSB)等厌氧光合细菌;PSB的碳同位素分馏较GSB的高.因APB独特的生存环境,产生的色素能够指示湖泊的化变层深度变化及半混合历史.目前针对细菌色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法、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色素定性和定量上有绝对优势.细菌色素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保存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干扰,其稳定性还存在不确定性,且其分析方法还在摸索中,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和优化测定方法和降解保存机制,以便将其广泛运用到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 厌氧光合细菌 化变层 水体缺氧 古环境
下载PDF
HL-LH2中色素分子间的单重激发态能量传递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晓辉 梁俊 +5 位作者 马菲 苏文杰 王鹏 付立民 艾希成 张建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观测了在500和800nm激发下高光培养的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Rps).palustris外周捕光天线LH2(HL—LH2)中不同共轭链长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简称Car)和细菌叶绿素α(Bacteriachlorophy...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观测了在500和800nm激发下高光培养的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Rps).palustris外周捕光天线LH2(HL—LH2)中不同共轭链长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简称Car)和细菌叶绿素α(Bacteriachlorophyll α,简称BChl α)的特征吸收光谱,光谱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L—LH2中不同Car分子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单重激发态能量平衡过程,Car分子同时向BChl α分子发生多途径的单重激发态能量传递,B800主要接受来自Car的S2和S1态能量;B850则主要接受来自长共轭链Car(共轭双键数目n=13)的S1态和B800的激发态能量,整个能量传递过程在3~5ps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捕光天线 细菌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激发态能量传递 时间分辨光谱
下载PDF
新型长波长光敏剂对HL-60细胞光毒作用的参数研究
16
作者 王梦亮 苏小睿 +1 位作者 王京伟 任振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90-392,435,共4页
细菌叶绿素锌作为一类潜在的长波长光敏剂,具有重要生物医学研究价值。本文采用MTT法研究Zn-BCA-PDT灭杀HL-60细胞的浓度、暗孵育时间、照光时间和光波长等参数,总结对HL-60白血病肿瘤细胞进行Zn-BCA-PDT的较佳处理方案:细胞密度1×... 细菌叶绿素锌作为一类潜在的长波长光敏剂,具有重要生物医学研究价值。本文采用MTT法研究Zn-BCA-PDT灭杀HL-60细胞的浓度、暗孵育时间、照光时间和光波长等参数,总结对HL-60白血病肿瘤细胞进行Zn-BCA-PDT的较佳处理方案:细胞密度1×105个/mL,Zn-BCA浓度10μg/mL,暗室孵育3h,照光时间50min,光源波长为8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 HL-60 MTT 细胞光毒作用 Photodynamic treat(PDT)
下载PDF
新金属菌绿素对HL-60肿瘤细胞光毒作用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锐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0-33,共4页
细菌叶绿素锌作为一类潜在的长波长光敏剂,具有重要生物医学研究价值.采用MTT法研究Zn-BCA-PDT灭杀HL-60细胞的浓度、暗孵育时间、照光时间和光波长等参数,总结对HL-60白血病肿瘤细胞进行Zn-BCA-PDT的较佳处理方案:细胞密度1×105个... 细菌叶绿素锌作为一类潜在的长波长光敏剂,具有重要生物医学研究价值.采用MTT法研究Zn-BCA-PDT灭杀HL-60细胞的浓度、暗孵育时间、照光时间和光波长等参数,总结对HL-60白血病肿瘤细胞进行Zn-BCA-PDT的较佳处理方案:细胞密度1×105个/mL,Zn-BCA浓度10μg/mL,暗室孵育3 h,照光时间50 min,光源波长为8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 HL-60 MTT 细胞光毒作用 Photodynamic treat(PDT)
下载PDF
光合细菌应用概况
18
作者 朱寿龄 《百泉农学院学报》 1977年第1期38-39,共2页
光合细菌是具有和高等植物相类似的光合器官,这种器官能够利用光能固定碳和氮,或者能将有机物进行光合同化而主长繁殖的细菌.这种细菌分为红色硫细菌、红色无硫细菌和绿色硫细菌.红色硫细菌和红色无硫细菌具有细菌叶绿素a(和高等植物的... 光合细菌是具有和高等植物相类似的光合器官,这种器官能够利用光能固定碳和氮,或者能将有机物进行光合同化而主长繁殖的细菌.这种细菌分为红色硫细菌、红色无硫细菌和绿色硫细菌.红色硫细菌和红色无硫细菌具有细菌叶绿素a(和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在绪构上相似,但有若干不同)和类胡萝卜系色素,绿色硫细菌具有细菌绿啶(或称细菌叶绿素c或d).光合细菌就是靠这些细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细菌 细菌叶绿素 工业废水 有机废水 硫黄细菌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光合器官 植物相
下载PDF
Distance-Dependent Long-Range Electron Transfer in Protein:a Case Study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l Light-Harvesting Antenna Complex LH2 Assembled on TiO 2 Nanoparticle by Femto-Second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
19
作者 翁羽翔 张蕾 +9 位作者 杨健 全冬晖 汪力 杨国桢 藤井律子 小山泰 张建平 冯娟 余军华 张宝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4期488-493,共6页
The function of protein in long-range biological electron transfer is a question of debate. We repor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in femtosecond spectroscopic study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l light-harvesting antenna co... The function of protein in long-range biological electron transfer is a question of debate. We repor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in femtosecond spectroscopic study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l light-harvesting antenna complex assembled onto TiO2 nanoparticle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8 nm in diameter.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photosynthetic bacterial antenna complex LH2 has a ring-like structure composed by alpha- and beta-apoprotein helices. The alpha- and beta-transmembrance helices construct two concentric cylinders with pigments bacteriochlorophyll a (Bchl a) and carotenoid (Car) buried inside the protein. We attempt to insert TiO2 nanoparticle into the cavity of the inner cylindrical hollow of LH2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th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he excited-state Bchl a and the TiO2 nanoparticle.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ground state bleaching recovery time constant for Bchl a at 850 run (B850) in respect to that of the Bchl a in free LH2 has been observed. By using the relation of distance-dependent long-range electron transfer rate in protei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onor B850 and the acceptor TiO2 nanoparticle has been estimated, which is about 0.6 nm. The proposed method of assembling proteins onto wide-gap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can be a promising way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the protein playing in biological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nanoparticle LH2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 charge transfer energy transfer protein
下载PDF
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20
作者 徐婷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62,共2页
海洋微型生物个体极小、数量极大、功能特殊,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营养循环、物质转化、能流传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系列前所未知的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涉及到海洋碳循... 海洋微型生物个体极小、数量极大、功能特殊,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营养循环、物质转化、能流传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系列前所未知的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涉及到海洋碳循环、资源环境效应乃至气候变化.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微型生物 营养循环 环境效应 细菌叶绿素 碳循环 前所 物质转化 超微型浮游生物 综述论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