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血性休克时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季刚 阮灿平 +1 位作者 王元和 王来根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8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与肠道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通过股动脉插管放血的方法制作大鼠(实验前经胃灌入3H-TdR标记大肠杆菌)失血性休克模型,于不同时期取血和肠系膜淋巴结、肝、脾测定内毒素水平与3H-TdR放射性活性及细菌培养分类...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与肠道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通过股动脉插管放血的方法制作大鼠(实验前经胃灌入3H-TdR标记大肠杆菌)失血性休克模型,于不同时期取血和肠系膜淋巴结、肝、脾测定内毒素水平与3H-TdR放射性活性及细菌培养分类。结果:发现随着血压下降直至死亡大鼠血、肠系膜淋巴结、肝、脾3H-TdR放射性活性及内毒素水平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死亡时细菌培养与肠道内生菌相同。结论:实验表明失血性休克可造成肠道细菌易位及内毒素入血,这是失血性休克并发全身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易位 内毒素 失血性休克 肠道细菌易位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肠道细菌易位及通里攻下法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海龙 刘艳 +4 位作者 吴咸中 赵琪 周文络 李继坤 王民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42-346,共5页
肠道是全身感染的起源,细菌易位在MOD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以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致病Ecoli作示踪剂,研究不同剂量酵母多糖腹腔注射所致MODS时肠道细菌易位的途径和程度,并观察通里攻下中药和抗生素... 肠道是全身感染的起源,细菌易位在MOD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以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致病Ecoli作示踪剂,研究不同剂量酵母多糖腹腔注射所致MODS时肠道细菌易位的途径和程度,并观察通里攻下中药和抗生素对细菌易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能造成肠道屏障损伤引起细菌易位,细菌易位的程度具有剂量依赖性。细菌易位途径主要有两条,低剂量时细菌易位以肠系膜淋巴结途径为主,高剂量时以门静脉途径为主。予先应用新霉素和灭滴灵给肠道脱污染反而加重细菌易位,抗生素治疗对细菌移位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易位 通里攻下法 MODS
下载PDF
禁食降低肠黏膜屏障的形态学观察及对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果 伦明辉 +4 位作者 刘海光 杜丹 关莉莉 宫德正 邹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禁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制备小鼠及大鼠禁食 (4 8h)模型 ;取小鼠空肠和结肠肠壁组织 ,分别制备光镜及电镜标本 ,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 ;取大鼠肠系膜前淋巴结 ,细菌培养 4 8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结果 ]光... [目的 ]观察禁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制备小鼠及大鼠禁食 (4 8h)模型 ;取小鼠空肠和结肠肠壁组织 ,分别制备光镜及电镜标本 ,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 ;取大鼠肠系膜前淋巴结 ,细菌培养 4 8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结果 ]光镜下禁食组与对照组空肠相比 ,肠壁变薄 ,肠绒毛短细 ,间距变宽 ,肠黏膜上皮细胞严重缺损 ,肠组织有淤血及出血现象。结肠无明显变化。电镜下禁食组空肠和结肠与对照组相比均可见微绒毛缩短 ,数量减少 ,但紧密连接无明显变化。大鼠禁食组肠系膜前淋巴结细菌易位率为 7/ 8,较对照组 2 / 8明显升高 (P <0 .0 5 )。 [结论 ]禁食可降低肠黏膜机械屏障进而影响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食 肠黏膜屏障 形态学 细菌易位
下载PDF
益生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和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坚镪 汤瑾 蒋燕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细菌易位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经盲肠结扎穿孔法及颈静脉空肠置管制成腹腔感染模型后,单独给予肠外营养或加用益生菌,持续5 d。第6天处死,取盲肠内粪便做厌氧菌培养,...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细菌易位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经盲肠结扎穿孔法及颈静脉空肠置管制成腹腔感染模型后,单独给予肠外营养或加用益生菌,持续5 d。第6天处死,取盲肠内粪便做厌氧菌培养,取腔静脉血及匀浆后的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作细菌培养,检测细菌易位率。结果加用益生菌的大鼠,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除肠杆菌无明显差异外,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都较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多;肠道内的潜在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较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少(P<0.05)。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血、肺、肝和肠系膜淋巴组织的细菌易位率也明显高于加用益生菌的大鼠(P<0.05)。结论益生菌能纠正腹腔感染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减少细菌易位,从而保护肠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细菌易位 肠道菌群 大鼠 肠道菌群紊乱
下载PDF
小红参醌抑制烫伤小鼠肠道细菌易位 被引量:8
5
作者 施志国 王亚平 +5 位作者 于勇 兰复生 祝小枫 常国友 马诺山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机制,本文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能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PMN功能的小红参醌进行试验。试验分为两组,Ⅰ组26只Balb/C小鼠管饲小红参醌液(5mg/ml)0.5ml三...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机制,本文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能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PMN功能的小红参醌进行试验。试验分为两组,Ⅰ组26只Balb/C小鼠管饲小红参醌液(5mg/ml)0.5ml三天,Ⅱ组21只Balb/c小鼠管饲无菌蒸馏水0.5ml三天,而后行25%Ⅲ°烫伤。伤后24小时处死,观察细菌易位发生率,回肠MDA和SOD含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的结果为:Ⅰ组肠道细菌易位至MLN发生率为15.4%,Ⅱ组为57.1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MDA含量为7.25±1.74n mol/克蛋白,Ⅱ组为11.00±1.74n mol/克蛋白,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SOD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支持了上述结果。提示小红参醌具有抑制伤后小鼠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参醌 肠道细菌易位 烫伤
下载PDF
脓毒症时肠道细菌易位发生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炳强 赵允召 +2 位作者 赵坤 李秋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的部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各组内随机分为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空肠组大鼠于Treitz韧带处空肠置管,距离Treitz韧带20cm处造口;回肠组于回盲部上20cm处肠道置管,末端回肠造...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的部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各组内随机分为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空肠组大鼠于Treitz韧带处空肠置管,距离Treitz韧带20cm处造口;回肠组于回盲部上20cm处肠道置管,末端回肠造口;结肠组行盲肠置管。各组分别于肠道置管口灌入绿色荧光标记的大肠杆菌和乳果糖/甘露醇,于术后行肠道通透性检测,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组织中标记细菌的数量,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大鼠肠黏膜的通透性和肠系膜淋巴结荧光细菌计数存在差异,回肠组明显高于空肠组和结肠组。结论:脓毒症时,各肠段细菌易位程度不同,回肠内易位细菌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易位 绿色荧光蛋白 脓毒症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肠道细菌易位 被引量:21
7
作者 郑跃杰 段恕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肠道细菌易位 微生态失衡 创伤 烧伤 感染
下载PDF
大黄对肠道细菌易位预防作用及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英谦 田利远 胡皓夫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大黄 肠道细菌易位 药理 预防作用 中药
下载PDF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原庆 孙天燕 王惠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8-990,共3页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商品名:美常安)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40% 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采用改良鲎试验测定血清内毒素,无菌操作取肠系膜...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商品名:美常安)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40% 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采用改良鲎试验测定血清内毒素,无菌操作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组织分别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易位情况。结果: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组的内毒素血症阳性率为35.29%,明显低于肝硬化组的73.33%(P<0.05);细菌易位率为47.05%,明显低于肝硬化组的93.33%(P<0.05)。结论: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能够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内毒素,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大鼠 内毒素 细菌易位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组胺对失血-感染模型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兴兰 陈晓理 +1 位作者 张正 冯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组胺对失血感染模型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从颈静脉插管放血制成单纯失血模型;经十二指肠插管灌注标准大肠杆菌液制成单纯感染模型;放血加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液制成失血感染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失... 目的:观察组胺对失血感染模型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从颈静脉插管放血制成单纯失血模型;经十二指肠插管灌注标准大肠杆菌液制成单纯感染模型;放血加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液制成失血感染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失血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和不同浓度组胺治疗组共7个组。组胺治疗组分别用1×10-4mol/L、1×10-6mol/L和1×10-8mol/L的组胺对已制成的失血感染模型大鼠进行肠道内灌注。观察模型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匀浆体外培养后的细菌量。结果:假手术组无细菌生长;单纯失血组和单纯感染组各有50%大鼠组织培养细菌阳性;失血感染组全部大鼠组织出现细菌生长,该组平均组织含菌量在肝、淋巴结分别为82.62×106CFU/g和48.86×106CFU/g;组胺治疗各组的平均组织含菌量在肝、淋巴结分别为(0.68~1.21)×106CFU/g和(0.25~1.89)×106CFU/g,均明显低于失血感染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组胺灌注各组间的平均组织含菌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道给予小剂量组胺有保护肠粘膜屏障、抑制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临床使用H2受体阻滞剂增加感染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感染 细菌易位 组胺 肠粘膜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对腹内感染炎症反应及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刚 吴荣德 +2 位作者 于启海 郭宗远 陈新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41-844,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CO_2)气腹对腹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分别注入新西兰白兔腹腔各30只,建立2种腹内感染动物模型,各型再分为开腹组、气腹组和对照组各10只。于注射前,术后1、2、4、7 d取周围动脉血行白细胞计数,同时...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CO_2)气腹对腹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分别注入新西兰白兔腹腔各30只,建立2种腹内感染动物模型,各型再分为开腹组、气腹组和对照组各10只。于注射前,术后1、2、4、7 d取周围动脉血行白细胞计数,同时以ELISA法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7 d后处死并解剖动物,取内脏行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结果在2种细菌模型中,开腹组术后第1天白细胞总数均显著高于气腹组(P<0.05),第4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开腹组CRP水平在术后第1、2、4、7天均显著高于气腹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开腹组8例、气腹组9例、对照组2例发生细菌易位,以肝、肾为主,仅气腹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1),开腹组与气腹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1.000,0.065)。结论在腹内感染动物模型中,气腹组较开腹组炎症反应轻,免疫功能受影响小,恢复快,脏器细菌易位发生率并不高于开腹手术。气腹并不会加重炎症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腹腔镜 细菌易位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质粒载体示踪法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易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承堂 黎沾良 +3 位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陆连荣 马诺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8期501-50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易位情况,探讨肠道是否为继发性胰腺感染的细菌来源。方法:采用PUC18质粒载体大肠肝菌(JM109)示踪法,将质粒菌JM109定植于15只犬肠道后,随机分为ANP组(8只...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易位情况,探讨肠道是否为继发性胰腺感染的细菌来源。方法:采用PUC18质粒载体大肠肝菌(JM109)示踪法,将质粒菌JM109定植于15只犬肠道后,随机分为ANP组(8只)及对照组(7只),前者复制ANP模型。每日进行血培养,第7日活杀后作脏器细菌培养。对耐氨苄青霉素菌株进行酶切分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胰腺炎犬除肾及脾脏外,其余脏器均发现有JM109菌易位,以胰腺易位率最高(75%,6/8);发病后24小时血培养中找到质粒菌JM109阳性率高达50%。结论:ANP发病后24小时即可出现细菌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坏死性 肠道细菌易位 质粒载体示踪
下载PDF
中药三七总苷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熊进文 沈文律 +2 位作者 陈耿臻 文军 刘少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三七总苷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 逆行胆胰管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制成ANP模型。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 30只。每组 10只观察 1周生存率 ;另... 目的 探讨中药三七总苷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 逆行胆胰管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制成ANP模型。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 30只。每组 10只观察 1周生存率 ;另每组各 2 0只观察术后不同时相血清淀粉酶及胰腺、肝、脾、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ANP组 ,术后 12h及 2 4h血清淀粉酶明显低于ANP组 ,治疗组胰腺、肝、脾、肺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亦低于ANP组 ,治疗组病理损害明显轻于AN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三七总苷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大鼠 肠道细菌易位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移植小肠通透性及细菌易位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可洲 李宁 +2 位作者 黎介寿 鲍扬 李幼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移植小肠通透性及细菌易位的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20只为受体,SD大鼠20只为供体行异位全小肠移植,并以环孢素A(6mg/kg.d)肌注抑制排斥反应。HGF组(n=10)用微量输液泵持续均匀...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移植小肠通透性及细菌易位的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20只为受体,SD大鼠20只为供体行异位全小肠移植,并以环孢素A(6mg/kg.d)肌注抑制排斥反应。HGF组(n=10)用微量输液泵持续均匀输入HGF(150μg/kg.d),对照组(n=10)输入等量生理盐水,随机选取同批正常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基准(n=10)。第7天两组实验动物均分别以乳果糖/甘露醇液2ml(含乳果糖100mg、甘露醇50mg)行移植小肠灌注,采集24h尿液检测乳果糖、甘露醇含量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第8天采集移植小肠肠系膜淋巴结及门静脉血行细菌培养,小肠组织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尿液中乳果糖含量为0.0931%±0.0085%,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为0.132±0.021,与正常基准0.0150%±0.0020%和0.020±0.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组乳果糖含量为0.0396%±0.0090%,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为0.056±0.013,与正常基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HGF组移植小肠肠系膜淋巴结细菌阳性率为10%,对照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组门静脉血细菌阳性率为10%,对照组为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小肠组织学观察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HGF能够降低同种移植小肠的通透性及细菌易位率,改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小肠移植 通透性 细菌易位
下载PDF
CO_2气腹对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远 赵锦程 +3 位作者 刘明远 张波 杨玉 孙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81-2082,共2页
目的观察CO_2气腹不同压力和不同持续时间对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低气腹压组40只、中气腹压组40只和高气腹压组40只。闭合法建立CO_2气腹,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5 mmHg,10 mmHg,15 mm... 目的观察CO_2气腹不同压力和不同持续时间对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低气腹压组40只、中气腹压组40只和高气腹压组40只。闭合法建立CO_2气腹,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5 mmHg,10 mmHg,15 mmHg,持续时间设定为0.5,1.0,2.0,4.0,24 h后处死动物,取大鼠门静脉血、回肠及肠系膜淋巴结,测定血中内毒素含量,并进行肠系膜淋巴结和门静脉血细菌培养,计算阳性率。结果高气腹压4.0 h组门静脉血中内毒素水平、淋巴结和门静脉血培养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别(P<0.01);中气腹压4.0 h组血中内毒素水平、淋巴结和门静脉血培养阳性率高于中气腹压2.0 h组(P<0.01);低气腹压4.0 h组血中内毒素水平高于低气腹压2.0 h组(P<0.01)。结论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压力和持续时间 细菌易位 内毒素
下载PDF
阻断肠道淋巴通道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新泽 毛勤生 +2 位作者 倪耀辉 于秀 陈瑞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从细菌易位途径的角度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细菌易位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发大鼠SAP模型,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SAP+乳糜管结扎组,每组各12只,于术后16h剖腹分别抽取下腔静... 目的从细菌易位途径的角度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细菌易位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诱发大鼠SAP模型,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SAP+乳糜管结扎组,每组各12只,于术后16h剖腹分别抽取下腔静脉血、门静脉血及乳糜管中收集淋巴液,检测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并对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胰腺组织行细菌培养,对肺组织、胰腺组织及末端小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诱发SAP16h,外周静脉血、淋巴液及门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均明显升高,同时外周静脉血浆TNF-α、IL-6含量、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及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亦明显升高,肺损伤及胰腺病理损害严重;乳糜管结扎阻断肠道淋巴通道虽不能阻止SAP所致的肠黏膜病理损害、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但可显著降低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6含量,明显减轻肺、胰细菌易位率及其病理损害程度。结论阻断肠道淋巴通道可减轻SAP时肠道细菌易位所致的高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过表达,改善肺损伤及胰腺病理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型 细菌易位 内毒素血症 胸导管 肠黏膜
下载PDF
神经降压素对失血—感染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文黎明 张正 +1 位作者 陈先菊 赵世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降压素 (Neurotensin,NT)对肠道细菌易位 (Bacterialtranslocation,BT)的影响。方法 :8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失血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及 NT1 、NT2 、NT3 7个组 ,NT组均先制成失血—感染模型 ,... 目的 :探讨神经降压素 (Neurotensin,NT)对肠道细菌易位 (Bacterialtranslocation,BT)的影响。方法 :8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失血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及 NT1 、NT2 、NT3 7个组 ,NT组均先制成失血—感染模型 ,然后分别用 NT 10μg/kg、NT 3 0μg/kg、NT3 90μg/kg皮下注射 ,3 h后取各组肝、肠系膜淋巴结 (mesenteric L ymph node,ML N)制成匀浆进行细菌培养 ,抽门静脉血测定血内毒素水平 ,7组均取未段回肠 1cm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除 NT1 外 ,失血—感染组 BT率、组织细菌含量、血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有统计学差异。NT3 组 BT率、组织细菌含量、血内毒素水平均最低 ;病理结果显示 :NT1 、NT2 、NT3 组肠粘膜受损伤较单纯失血、单纯感染、失血感染组均轻 ,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T能加速损伤肠粘膜修复 ,增强小肠粘膜屏障功能 ,阻止细菌易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失血 感染 大鼠 肠道细菌易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岳超 赵允召 +2 位作者 马炳强 李秋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H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GH组,再将各组随机分为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空肠组大鼠取Treitz韧带处空肠置管,距离Treitz韧带25 cm处造口;回肠...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H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GH组,再将各组随机分为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空肠组大鼠取Treitz韧带处空肠置管,距离Treitz韧带25 cm处造口;回肠组大鼠自回盲部向上25 cm处置管,末端回肠造口;结肠组大鼠行盲肠置管。脓毒症组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5 mg/kg建立模型,GH组和脓毒症+GH组皮内注射GH1 U/kg。各组分别于肠道置管造口处灌入绿色荧光标记的大肠杆菌。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结中标记细菌的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脓毒症时,大鼠肠系膜淋巴结中荧光细菌计数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增加,回肠组更加明显。GH可减少脓毒症大鼠细菌易位,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论:GH能降低脓毒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脓毒症 细菌易位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多黏菌素E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对肠屏障功能和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宏刚 张伟 +1 位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应用多黏菌素E给小鼠灌胃诱导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肠黏膜屏障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多黏菌素E按0.2 g/kg加入0.2 ml等渗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对照组用... 目的:应用多黏菌素E给小鼠灌胃诱导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肠黏膜屏障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多黏菌素E按0.2 g/kg加入0.2 ml等渗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对照组用等剂量等渗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实验结束次日观察两组小鼠回肠黏膜病理形态、肠道菌群、回肠黏膜组织紧密连接(TJ)蛋白表达和器官(肝、脾、肾、淋巴结)细菌易位率等。结果:实验组小鼠盲肠黏膜和盲肠内容物的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常规病理检查发现,实验组小鼠回肠黏膜充血明显,绒毛稀疏,尖端有少量上皮坏死脱落,与对照组比损伤明显。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小鼠回肠上皮TJ的电子致密物质明显减少,TJ破坏。回肠黏膜组织中TJ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表达显著下降,器官细菌易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多黏菌素E灌胃能够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且导致肠屏障功能损伤和细菌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肠道菌群 肠屏障功能 紧密连接 细菌易位
下载PDF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易)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三)肠道细菌易位和生态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德鑫 吴孙堂 +1 位作者 祝小枫 黎沾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7-9,共3页
我们使用带标记(耐氨苄青霉素)的大肠杆菌制备的急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大肠杆菌易位和生态防治的研究,结果证实双歧杆菌合剂和中药具有预防内源性感染的作用。
关键词 创伤 肠道菌群 细菌易位 微生态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