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应用微生物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876例子宫内膜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1.子宫内膜细菌 L 型感染病例中,32.5%的内膜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或伴有浆细胞浸润。尚有部分病例虽有感染,但无慢性炎细胞浸润。2....本文应用微生物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876例子宫内膜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1.子宫内膜细菌 L 型感染病例中,32.5%的内膜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或伴有浆细胞浸润。尚有部分病例虽有感染,但无慢性炎细胞浸润。2.细菌学检查阴性病例,内膜间质无慢性炎细胞浸润。3.病原微生物培养显示70.8%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L 型感染。4.免疫组织化学证明子宫内膜间质细菌型和 L 型的检出率高于腺体。作者提出子宫内膜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滤泡形成系细菌 L 型感染的病变特征。故也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应用微生物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876例子宫内膜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1.子宫内膜细菌 L 型感染病例中,32.5%的内膜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或伴有浆细胞浸润。尚有部分病例虽有感染,但无慢性炎细胞浸润。2.细菌学检查阴性病例,内膜间质无慢性炎细胞浸润。3.病原微生物培养显示70.8%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L 型感染。4.免疫组织化学证明子宫内膜间质细菌型和 L 型的检出率高于腺体。作者提出子宫内膜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滤泡形成系细菌 L 型感染的病变特征。故也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依据。